古代文学 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习题答案集宋元辽金

中国古代文学史习题答案集宋元辽金

第五篇宋代文学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名词解释西尾体1、以杨亿等人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2、“西昆”因创始人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3、代表作家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

4、作诗宗主李义山,讲究辞采, 以偶丽为工,好用事,以表现才学和工力。

危体功夫昆体功夫是西昆体在艺术上的表现:一、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作家在艺术上讲究藻饰、多用故事。

二、作诗注意修辞,重格律和借代,颇具李商隐的“沉博绝丽” 之风。

三、大量用典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简述欧阳修散文“六一风神”的美学风格1.欧阳修的散文措辞平易,用词造句精练而有变化,自然地叙事、自然地抒怀。

这标志着他的散文创作从崇尚骨力到倾心于风神姿态、从阳刚到阴柔的转变。

2.k质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

3.文章结构层次清楚而转折,语言层次平易自然。

这些都是“六一风神”的构成要素,这种特点偏于阴柔之美。

简述王安石的“王荆公体”诗有何特点1.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中的“奇崛气似瘦劲刚健为特征,是王安石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但进入老年后,却视奇崛为平常了。

即寓悲壮于闲淡,既有清新闲适,又有沉郁悲壮,被称为“半山诗气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靛为《半山集》亦称“半山诗气主要体栽是绝句02.“王荆公体”即“半山诗” 或“半山绝句二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而言。

特点是重炼意,如《登飞来峰》通过写登临山塔远眺,反映出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险的胸襟气魄。

又重修辞,如《泊船瓜州》,还有用事、造语、炼字等。

主要载体是其晚年雅丽精绝的绝句。

“王荆公体”的长处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既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为江西派的先驱。

第三章苏轼试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宋代古文家苏轼各体散文众多,大致可分为议论文、记叙文和小品文等,这些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宋代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和完全胜利。

一、议论文,以政论、史论为突出。

中国古代文学之秦汉文学课件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学之秦汉文学课件完整版
更是常常出现于《淮南子》中。《淮南子》中的
作品又时而带有楚骚之风韵。道家文辞与楚骚风 韵的结合造成《淮南子》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引譬连类是《淮南子》中运用得最多的表达方式。 在《淮南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比喻、寓言、 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它们出现于文中,大大增 强了作品的形象性。作者非常重视这种“揽物引 类”、“引譬援类”的表达方式,《要略》说: “言天地四时而不引譬援类,则不知精微。” 《淮南子》这种表达方式打破了自然、社会与人 的界限,在天地与人事、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 幻的事物之间博采旁搜,纵横驰骋,形成酣畅淋 漓、广博宏富的审美特征。
汉武帝时,“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 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使得“天下 轶闻旧事,靡不毕集太史公”。司马迁以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为目的,“网罗天下放佚旧闻”,写成卓 绝千古得《史记》一书。
此外,在大一统局面下,封建专制统治加 强了,很多知识分子感到行动不自由,思 想受限制,有一种有志难伸的压抑感,因 而出现了一批感慨怀才不遇的作品。
走向独立的趋势,人们在观念上开始把文 学和学术著作加以区分,出现了“文章” 和“文学”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
司马相如、司马迁、王褒、刘向等以散 文或辞赋著名的作家被看作是文章之士, 在人们心目中与公孙弘、董仲舒、萧望 之、梁丘贺等以儒术进身的人有明显的 区别。
通过总结辞赋的创作,人们开始认识到 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如司马相如认为 赋的特点是:“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 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汉宣 帝认为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 丽可喜”,能够“虞悦耳目”。
大一统的局面造成了一种恢宏开阔的时 代精神,人们踔厉奋发,积极进取,重 视名节,普遍带有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 感和历史责任感,有一种雄骏豪迈的气 概。这种时代精神在汉代文学中表现为 富于气势和激情、浑厚朴拙、奇肆雄健 的审美特征。

2022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古代文学(B)(1)》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

2022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古代文学(B)(1)》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

2022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古代文学〔B〕〔1〕》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22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古代文学(B)(1)》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 说明:试卷代号:2409;资料整理于2022年10月14日。

一、填空题 1.《诗经》分为三局部,共305篇诗歌作品。

其中的民歌主要保存在《_____》里,《_____》里也有局部是民歌作品。

国风;小雅 2.“岂日无衣?_____。

王于兴师,_____,与子同仇。

”〔《诗经•秦风•无衣》〕与子同袍;惰〔修〕我戈矛 3.战国时期的散文主要包括两大类:_____散文〔即哲理散文〕和_____散文。

诸子;历史 4.屈原之后的楚辞作家中最重要的是_____,他的代表作是《_____》。

宋玉;九辩 5.枚乘的大赋代表作《_____》是汉赋史上带有转折性的作品;张衡的《_____》是魏晋以后大兴于世的所谓“抒情小赋”的先驱。

七发;归田赋 6.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赞扬《史记》是“史家之_____,无韵之《_____》”。

绝唱;离骚 7.汉代两位最出色的史学家是_____和_____。

他们的史学著作里的许多人物传记是传记散文的杰作。

司马迁;班固 8.汉代民歌《上山采蘼芜》的最后六句:“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

_____,_____。

” 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9.魏晋南北朝时期四部最重要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是《典论•论文》《_____》《_____》和《诗品》。

文赋;文心雕龙 10.建安文学中的“三曹”是指曹操和他的儿子_____和_____。

他们都是建安时期的著名的诗人。

曹丕;曹植 1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可以分为两类:即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

前者以干宝的_____成就最高,后者的代表作那么是刘义庆的_____。

《搜神记》;《世说新语》 12.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_____,_____。

中国古代文学之【秦汉文学】练习题库(选择题)

中国古代文学之【秦汉文学】练习题库(选择题)

中国古代文学之【秦汉文学】练习题库(选择题)1、为汉代文学创作揭开序幕的作家是A 、陆贾B、贾谊C、晁错D、邹阳2、把汉代政论体散文的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的作家是A、贾谊B、晁错C、枚乘D、邹阳3、给汉初文学发展以巨大推动力的人当受推A、梁孝王刘武B、贾谊C、枚乘D、邹阳4、贾谊可视为汉初散文的典范之作的作品是A、《过秦论》B、《论积贮疏》C、《陈政事疏》D、《时变》5、《淮南子》原称《淮南鸿烈》,“鸿”的意思是A、广大B、光明C、鸿沟D、鸿鹄6、下列作品的作者为东方朔的是A、《答客难》B、《难蜀父老》C、《解嘲》D、《解难》7、刘向所讲的“洁妇秋胡”的故事,载于他的A、《列女传》B、《新序》C、《说苑》D、《战国策叙录》8、刘向所讲的“叶公好龙”的故事,载于他的A、《列女传》B、《新序》C、《说苑》D、《战国策叙录》9、下列作品的作者为王符的是A、《潜夫论》B、《政论》C、《昌言》D、《论衡》10、说“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的赋家是A、司马相如B、枚乘C、扬雄D、张衡11、赋的鼻祖是A、宋玉与荀子B、宋玉C、荀子D、屈原12、汉代文坛成果最多的作家是A、枚皋B、枚乘C、司马相如D、张衡13、司马相如创作《子虚赋》和《上林赋》的宗旨是A、艺术地再现盛世景象B、生动地描绘奢华生活C、彰君恶D、通过以上表现作者的讽喻之意14、司马相如以一个受到冷遇的嫔妃口吻写成的一篇赋是A、《长门赋》B、《大人赋》C、《美人赋》D、《哀二世赋》15、晚年认为辞赋是“童子雕虫篆刻”,无补于规谏,又不能匡正时俗,愤而不作辞赋的作家是A、扬雄B、司马相如C、东方朔D、王褒16、开创京都赋范例的作品是A、班固的《两都赋》B、张衡的《二京赋》C、杜笃的《论都赋》D、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17、被称为“京都赋之极轨”的作品是A、张衡的《二京赋》B、班固的《两都赋》C、杜笃的《论都赋》D、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18、有“辞赋英杰”声誉的作家是A、王延寿B、张衡C、班固D、杜笃19、纪行赋源于A、刘歆的《遂初赋》B、班彪的《北征赋》C、班昭的《东征赋》D、蔡邕的《述行赋》20、《归田赋》是A、张衡的一篇述志赋B、汉代第一篇比较成熟的骈体赋C、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D、以上都对21、《史记》的体例有五种,其中起纲领作用的是A、“本纪”B、“世家”C、“列传”D、“表”与“书”22、《史记》之后的史传文学著作,唯一可与《史记》比肩的是A、班固的《汉书》B、赵晔的《吴越春秋》C、袁康、吴平的《越绝书》D、以上都不是23、作为史传文学,《汉书》有不少传记写得很成功,但最著名的是A、《苏武传》B、《李陵传》C、《朱买臣传》D、《霍光传》24、一般认为,“乐府”一名最早见于A、秦代和汉初B、汉武帝时C、汉成帝时D、汉哀帝时25、西汉乐府的扩充和发展,始于A、汉初B、汉武帝时C、汉成帝时D、汉哀帝时26、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总集是A、(宋)郭茂倩《乐府诗集》B、(梁)沈约《宋书·乐志》C、(梁)萧统《文选》D、(陈)徐陵《玉台新咏》27、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是A、五言诗B、七言诗C、四言诗D、杂言诗28、从内容到形式都模仿乐府民歌《陌上桑》的文人五言诗是A、辛延年的《羽林郎》B、宋子侯的《董娇饶》C、张衡的《同声歌》D、秦嘉的《赠妇诗》29、下列诗作的作者是蔡邕的是A、《翠鸟诗》B、《见志诗》二首C、《疾邪诗》二首D、以上都是30、《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A、(梁)萧统《文选》B、(宋)郭茂倩《乐府诗集》C、(梁)沈约《宋书·乐志》D、(陈)徐陵《玉台新咏》【参考答案】1.C2.B3. B4.A5. 6 A. 7.A 8. B 9. 10. 11.C 12.C13.D 14. A 15.A 16. A 17. A 18. A 19. A 20.AC 21.A22.A 23.A 23A 24A. 25.B 26.A 27. B 28. A 29. A 30.A。

2018-千钧一发成语解释-范文模板 (1页)

2018-千钧一发成语解释-范文模板 (1页)

2018-千钧一发成语解释-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千钧一发成语解释
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

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释义比喻极其危险
故事西汉时期有个著名的文学家名叫枚乘,他擅长写辞赋。

开始他在吴王刘濞那里作郎中,刘濞想要反叛朝廷,枚乘就劝阻他说:“用一缕头发系上千钧重的东西,上面悬在没有尽头的高处,下边是无底的深渊,这种情景就是再愚蠢的人也知道是极其危险的。

如果在上边断了,那是接不上的;如果坠入深渊也就不能取上来了。

所以,你反叛汉朝,就如这缕头发一样危险啊!”枚乘的忠告并没有得到刘濞的采纳,他只好离开吴国,去梁国作梁孝王的门客。

到了汉景帝时,吴王纠合其他六个诸侯国谋反,结果被平灭。

“千钧一发”这条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

“钧”,是古代的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扩大知识面,拓宽人文视野,可以说是小朋友们的一笔财富。

希望提供的成语千钧一发的讲解,能让大家更加了解中国语言的博大精神,享用这一笔知识财富!。

《背影》01

《背影》01

慈 父
语言品味 语言质朴无华,却包含真挚感情
“回家奔丧”
“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 路!” 这时候,父亲心里一定比儿子更加悲伤愁苦, 可是,当他看见儿子流泪的时候,便强抑悲 苦,反过来安慰儿子,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是 多么的体贴、爱护。
“浦口送别”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 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 咐茶房,甚是仔细。
思考:
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以背影为线索。 2、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背影? 出现了四次背影。 3、本文着重写的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 方看见的那个背影? 父亲买橘子爬月台的时候。 4、文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挚感情,抒发 了对父亲深切怀念之情。
概括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1段): 开篇点题,思念父亲,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 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如果换成父亲年轻,身体健康,家庭生活富 裕,平静,好不好,为什么?
这部分为全文设置了暗淡的气氛,悲凉的环 境,与父亲对独生子的满腔温情形成对比。对一 个人来说,失业、奔丧、典卖、借钱是最不幸的 遭遇,然而在这惨淡的光景中,父亲并不怨天忧 人,一如既往地爱护着自己的儿子。
“望父买橘”
我的眼泪又来了。 结构上与上文相照应,突出即将分 别之时,我与父亲依依不舍之情。
“别后思念”
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 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 我的儿子。
父亲因为年事已高,而年老伤怀, 倍加思念亲人,也就只记得我的好, 盼着早日能后再见。
提问:本文的感情基调忧伤而哀愁,由何而来? 从文中找一句话。
朱 自 清
子一 影 里 点 的 以 《 之道 力 , 上 重 在 背 心情 敌 背 。 锤 文 影 。感 万 影 父 , 坛 》 的语的子重不, 闪千一亲重朽一 电言瞬情地?篇 ,的化,敲正娓 照倾作工击在娓 彻诉了笔在于道 千。永难人它来 千背恒书的是的 万影,。心一文 万,一但灵记字 颗恰个在共情, 赤似背这鸣感何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二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二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二汉代文学本次形考任务按百分制计,实际占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的2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汉代的论说文主要分__哲理文_____和__论证文____两大类。

2.汉代诗坛最重要的诗歌是汉代_____乐府___________民歌和《__古诗十九首_____》。

3.贾谊的政论文,标志着中国散文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代表汉初政论文的最高成就,他的代表作是《__治安策_____》和《__过秦论_____》。

4.汉赋从其思想内容和其艺术形式看,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__骚体赋________,另一类是___散体大赋_____。

5.标志汉大赋形成的第一篇作品是___枚乘___的《__七发___》,此后主客问答成了大赋一种固定的结构形式。

6、《___子虚赋____》和《___上林赋_______》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也是汉赋具有开拓意义和典范作用的成果。

7.班固的《___两都赋___》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而张衡的《__二京赋___》以规模宏大被称为京都赋之极轨,推动了以京都、都会为题材的文学创作的发展。

8.汉代两位最伟大的历史散文作家分别是西汉的__司马迁___和东汉的___班固______。

9.张衡的《__归田赋___》是魏晋时期流行的“__抒情小赋__”的先驱。

10.班固的《__汉书___》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是继《___史记___》以后出现的又一部史传文学典范之作。

11.“乐府”原是__音乐机关__的名称,始创于__秦___代,在汉武帝时期发展成一个庞大官署。

12.郭茂倩编《__乐府诗集__》,汉乐府民歌多收入其中的“相和歌辞”、“___鼓吹曲辞__”和“杂歌谣辞”三类中。

13.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____班固__的《咏史》,秦嘉的《___赠妇诗___》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14.《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___叙事诗___,最早见于南朝末期徐陵编的《__玉台新咏____》。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考点缩印版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考点缩印版

古一名词解释1试36.孔子删诗说:⑴关于《诗经》编订的一种说法。

最早提出此说的是汉代的司马迁。

⑵实际上此说难以成立。

它应是经过周王朝乐官的筛选、整理和加工,逐步编写而成。

⑶经手者非一人,完成也非一时。

37.楚辞:⑴战国后期楚国屈原开创的一种新体诗。

当时,它没有特定的名称。

“楚辞”这一名称始见于西汉。

⑵“楚辞”又是一部诗集的名称。

东汉时,刘向始编集屈、宋等人作品,又把西汉贾谊等人的骚体赋纳入进来,辑为十六卷,命名《楚辞》。

东汉王逸又加入自己一篇作品,成十七卷,并为之作注,名为《楚辞章句》。

⑶作为一种诗体,楚辞句式参差,多用兮字,语言铺排夸饰,主观抒发韵味浓38.韩孟诗派⑴中唐一个著名的诗歌流派。

代表诗人韩愈、孟郊。

⑵主张以文为诗,尚怪奇、重主观,鄙视元白的浅近之作。

⑶对促成中唐诗歌创作的新变和繁荣有重大贡献39.花间词派⑴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得名于后蜀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

⑵我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收录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五百首词。

词多用华丽的字面和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她们的离愁别恨。

⑶花间派开启了词为艳科的传统,对后世词的发展影响深远。

40《诗经》抒情与写实统一的特点。

⑴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是真实的。

⑵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

⑶叙事性诗作中也饱含着作者的感情。

41.简述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⑴格调鲜丽明快,不仅再现了南方的自然风光之美,也表现出南朝女子的浪漫情怀。

⑵语言上清新流丽,多用双关比喻。

(⑶体制多为五言四句语短情长,对唐代绝句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42.简述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

⑴有抒情浓烈、气势流畅之美。

⑵注重锤炼字句,词采瑰丽。

⑶注意运用奇特大胆的想象和比喻。

(⑷对七言诗的发展贡献巨大。

变逐句押韵为隔句押韵,而且创造性的自由换韵。

43.简述唐传奇兴起的原因。

⑴城市经济的繁荣,推动小说文学的发展。

⑵得力于唐代科举,与唐代“行卷”(或温卷)之风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之无极之高,下垂之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马方骇鼓而惊之,系方绝又重镇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

其出不出,间不容发。

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脱。

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今欲极天命之上寿,弊无穷之极乐,究万乘之势,不出反掌之易,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难,此愚臣之所大惑也。

假设用一跟头发来绑住很重的东西(跟千钧一发类似,古人常说千丝万缕,“丝、缕”都有头发丝的意思,喻时间紧迫、情况危急的状态),将其悬挂在很高很高的地方(无极喻没有边际,很高很远,悬应该是悬挂的意思或者说是面对着),下方面临的是不知道深度的悬崖、深壑(两个连一起看,大概意思应该是将其悬空,上面没有任何东西托着,下面也没有东西垫着),即使再愚笨的人都知道那样肯定是行不通的(肯定会断开)。

敌方敲鼓来震吓,危急方(有可能是指我方)断然的再次改变策略(马方推测是指敌方,后面“绝又重镇之”觉得是贸贸然然的改变最初的策略,有可能是隐指,吴王的举棋不定,犹豫不决);(头发跟重物的系法)是已经决定好了不能再重新来过的,落入深渊是很难再重新启用的了。

在当出手(出兵)的时候没有出手(出兵),那时间是不容片刻耽搁跟考虑的(间隙容不下一丝头发,喻时间非常的紧迫)。

能够听进忠臣的话,采取措施是肯定能化险为夷的(百喻多)。

如果一定任由自己的性子来,为所欲为,危险就会一个个累积起来,很难有办法逃脱(很难逃出生天了);能够容忍性子,那跟翻手掌一样简单,(国家)安全如泰山了。

现在想要将命运跟天上寿星一样长,享受无尽的快乐,保住王族的大气势,不做出一点点力(不出如翻手掌那么最简单的力气是不行的),想要国家安泰(是不行的),反而想要趁着危机在累积的时候,来达到这个目的,这是愚臣(我)最不明白的地方了。

臣闻“得全者昌,失全者亡”。

舜无立锥之地,以有天下;禹无十户之聚,以王诸侯。

汤武之土不过百里,上不绝三光②之明,下不伤百姓之心者,有王术也。

故父子之道,天性也。

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则事无遗策,功流万世。

臣乘愿披腹心而效愚忠,惟大王少加意念恻怛之心于臣乘言。

我听说“能够行为完美无瑕的人一定会昌盛,做不到的人就会灭亡。

”舜没有立锥之地,而拥有了天下;禹没有十户人家那么大的村落,而能够在诸侯之间称王。

汤武的土地方圆不过百里,上天日月星辰运行正常,没有发生特异的自然现象,对下不伤害百姓的心,是因为用仁政来治理天下。

所以父子之道是人的天性。

忠臣不惧怕杀头而(对君主)进行直谏,处理事情没有缺漏或错误的谋划,功绩流传万世。

我愿意剖开自己的心腹献上愚
(2)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之无极之高,下垂之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马方骇,鼓而惊之;系方绝,又重镇之。

系绝于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

其出不出,间
不容发。

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脱。

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今欲极天命之上寿,弊无穷之极乐,究万乘之势,不出反掌之易;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难,此愚臣之所大惑也。

(3)人性有畏其影而恶其迹者,却背而走,迹逾多,影逾疾,不如就阴而止,影灭迹绝。

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欲汤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

不绝之于彼,而救之于此,譬由抱薪而救火也。

养由基,楚之善射者也。

去杨叶百步,百发百中。

杨叶之大,加百中焉,可谓善射矣。

然其所止,百步之内耳,比于臣乘,未知操弓持矢也。

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其基,绝其胎,祸何自来?
(4)泰山之霤③ 穿石,殚极之绠断幹④。

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夫铢铢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过;石称丈量,径而寡失。

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拔,据其未生,先其未形也。

磨砻底厉,不见其损,有时而尽。

种树畜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

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

臣愿大王熟计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注释】①枚乘,字叔,西汉淮阴(今属江苏)人,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

汉景帝时,他在吴王刘濞府中担任郎中。

汉景帝任用富有才能的政治家晁错为御史大夫,晁错主张削减各诸侯国的领地,加强中央的权力和威信,巩固国家的统一。

刘濞看到一些诸侯王纷纷被削减了领地,知道自己也在所难免,于是联络楚、赵、胶西、胶东等国的诸侯王阴谋策划叛乱。

于是,枚乘写了《上书谏吴王》对刘濞进行劝谏。

②三光:日月星。

③霤liù:本指水从屋檐流下来,这里指山水流下山。

④幹:通“榦”,指井梁
译文:我听说“能够行为完美无瑕的人一定会昌盛,做不到的人就会灭亡。

”舜没有立锥之地,而拥有了天下;禹没有十户人家那么大的村落,而能够在诸侯之间称王。

汤武的土地方圆不过百里,上天日月星辰运行正常(没有发生特异的自然现象),对下不伤害百姓的心,是因为有可以用来称王天下的策略(即仁政)。

所以父子之道是人的天性。

(如果)忠臣不惧怕杀头而(对君主)进
行直谏,那么,就没有被遗漏、谋划不周到的事情,功绩将流传万世。

枚乘我愿意剖开自己的心腹献上愚笨的忠心,希望大王以怜悯之心对我的话稍加考虑。

凭一根线的负重,系起千钧的重物,上面悬挂在没有顶点的高处,下面垂在不可测度的深渊,即使是非常愚笨的人,也知道担忧线将断绝。

马正惊骇,(却还)击鼓去惊吓它;系物的线就要断绝,(却)又去重压它。

系物的线在高处断绝,不能再接好;重物掉进深渊,难以再把它取出来。

能不能从灾祸中逃出来就在一念之间,十分危急。

假使能听从忠臣的话,所有的行动一定能够免于灾祸。

如果一定要顺着自己的想法去做,那就比堆叠起来的蛋还危险,比登天还难。

(但如果)改变自己想要做的,那比翻手掌还容易,使地位比泰山还安稳。

现在要享尽天赐的寿数,享尽无穷的乐趣,终保王侯的威势,(却)不从做翻掌这样的事情出发;居处得像泰山那样安稳,却要冒着如累卵的危险,经历如登天的困难,这就是我非常疑惑的。

有一个害怕自己影子和讨厌自己脚印的人,他转身奔跑,结果脚印却更多,影子随身在后,追逐得更快。

(其实)还不如在阴暗处歇息一会。

那样,影子与足印自然就消失无踪了。

想要别人听不到,不如不说。

想让别人不知道,不如不做。

想要热水凉下来,一个人烧火,百人把水舀起再倒下,也没有多大帮助,不如抽掉柴草停止烧火。

不在那里采取决断的措施,却在这边施救,就像抱着柴草去救火一样。

养由基,是楚国善于射箭的人。

距离杨叶百步远,射箭百发百中。

杨叶丁点大,(却)能够百发百中,可以称得上善射了。

可是他射箭的距离,只在百步之内罢了,和我(所见甚远)相比,(他)简直是不懂得拿弓持箭了。

福的产生有它的开端,祸的产生有它的起始,接受福的开端,止住祸的起始,祸从哪里来呢?
泰山上流下来的水能够穿透石头,拉到尽头的井绳可以磨断井栏。

水不是穿石的钻,井绳不是开木的锯,不断的摩擦才使它这样。

一铢一铢地称,称到一石一定会有差错;一寸一寸地量,到一丈就一定会有差错。

以石和丈来称量,
简捷又少差错。

周长十围的树木,开始生长的时候像树木被伐后新长出来的的嫩芽,用脚趾就可以把它挠断,用手指就可以把它拔出,这是凭借趁它还没有长成,没有成形。

打磨砥砺,(一下子)看不见它被损坏,(但)一段时间后终究会被毁坏;种树养畜,不能看见它的生长,(但)一段时间后它就长大了;积累德行,不能马上看见它的好处,(但)时间长了自会有作用;背弃理义,(一时间)不知道它的危害,(但)时间久了就会(因此而)灭亡。

我希望大王仔细考虑一下并且亲自施行,这是百世不变的道理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