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部分重点知识点

合集下载

唐宋文学复习大纲

唐宋文学复习大纲

一、文学史常识:作家字号、称谓、别集名称二、唐宋文学名词解释:近体诗:也称“今体诗”。

诗体名。

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

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初唐四杰:是指我国初唐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他们的诗歌虽然还没有脱尽齐梁诗风影响,但题材广泛,能从狭隘的宫廷走向广阔的现实生活,作品较清俊、有风骨。

沈宋:初唐诗人沈佺期、宋之问的合称。

二人都是宫廷诗人,他们对律诗的定型作出了重大贡献。

文章四友:初唐四位宫廷诗人杜审言、李峤、崔融、苏味道的合称。

四人的作品风格较接近,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但有的也透露出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

吴中四士:指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四人,他们都是江浙(古代也叫吴中)一带人,因此人称“吴中四士”。

四人诗多具浪漫色彩,往往透露出一些新的气息和情趣,体现了唐诗从初唐到盛唐过渡的特色。

诗作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最为著名。

山水田园诗派:唐代诗歌流派。

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以及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

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

其中以王维成就为高。

他的诗诗中有画,富有禅趣,而且还常采用以动衬静的手法,具有音乐美,对后世影响很大。

边塞诗派:盛唐诗歌流派。

以高适、岑参成就最高,所以也叫“高岑诗派”。

他们的诗歌主要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诗风雄浑豪放,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

代表作家除高、岑外,还有王昌龄、李颀、崔颢、王之涣、王翰等。

李杜:盛唐时期两位著名的诗人李白、杜甫的合称。

李诗豪放飘逸,充满浪漫色彩;杜诗沉郁顿挫,而且能集前人诗歌艺术之大成。

二人是唐代艺术成就最高的诗人,被称作“李杜”(区别于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

郊寒岛瘦:指中唐二位以苦吟著称的诗人孟郊和贾岛的合称。

唐宋文学复习提纲

唐宋文学复习提纲

唐宋文学复习提纲一、文史知识1、什么是上官体,其特点是什么?184上官体:上官,指初唐诗人上官仪,工于五言诗,好以婉媚绮错为本。

上官仪显贵,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人称“上官体”。

特点是:细致体察,情思婉转,对偶工整,致力于修辞性和装饰性的美而缺乏激情与生气。

代表作:《早春桂林殿应制》《奉和山夜临秋》。

2、“孤篇横绝”、“宫体诗的自赎”是对哪首诗的评价?《春江花月夜》3、最后完成五律定型的诗人是?(沈佺期和宋之问)4、孟浩然诗歌特点,李白对他的评价?自然平淡。

地道的隐逸诗人,李白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5、杜甫的《北征》、《咏怀五百字》是什么样的诗,写法有何不同?咏史诗,《北征》从一人一个家庭写起反映战争带给人沉痛的遭遇与悲酸;而《咏怀五百字》具体描绘玄宗皇帝沉湎声色的情景,直接控诉统治阶级的荒淫腐败。

6、什么是“郊寒岛瘦”?郊寒岛瘦指唐朝著名的两位诗人孟郊和贾岛,二人以苦吟著称,因其平生遭际大体相当,诗风相似,被后世并称为“郊寒岛瘦”。

郊、岛之诗风格清奇悲凄,幽峭枯寂,格局狭隘窄小,破碎迫促,且讲究苦吟推敲。

锤字炼句,往往给人以寒瘦窘迫之感,称故7、韩愈《祭十二郎文》为什么被誉为“千古绝调”?写些什么?韩愈七言古诗散文化的典范之作是哪篇?(山石)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包含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

文章语决反复而一气贯注,最能体现在特定情景下散文的优长,具有抒情色彩。

因而在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祭文中的千年绝调”8、沈宋对诗歌的贡献?主要是声律上的贡献。

他们使律诗得到了定型。

五言律到他们手里,已完全定型化,七律也基本成熟。

继承和发展南朝沈约等人开创的“永明体”,使诗歌在声律方面真正成熟,标志着律体诗(又称“沈宋体”)真正形成。

9、陈子昂诗歌理论及其代表作?《登幽州台歌》《感遇》更加彻底地否定齐梁遗风,提倡把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结合起来,“风骨”正式形成。

中国文学史之唐宋古代文学重点整理

中国文学史之唐宋古代文学重点整理

古代文学(简答、论述)简答:♥初唐四杰的文学史意义:四杰分别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他们的出现,是唐代文学史上第一次文学革命的标志,但也不免有很多问题。

其作用具有两面性。

在文学实践上,一方面“长风一振,众萌自偃”,强调作诗要有刚健骨气,对旧的宫廷文学进行革命,建立新的文学观念;另一方面“时带六朝锦色”,在理念和文学观念上更有矛盾。

卢骆主要负责革除旧弊,使用七言长篇扫荡上官体旧制的五言短篇。

在这之后,王杨才有条件从容地构建新体,建构符合规范的五言近体,这时候一直以来混淆的文体才开始清晰地分离出来,唐代文学是本质真正确立。

♥唐传奇历史地位和影响:传奇即小说,起源较晚,至唐代才形成规模。

唐代小说的创作是贯穿始终的,是中国小说发展的重要阶段,具有转折意义。

历史地位:1、改变了六朝以来中国小说长期停留于神怪世界,唐传奇靠近现实生活,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主人公由神变成了人。

2、重要的文人参与传奇的写作,包括韩愈、元稹,创作主题的层次大大提高。

3、艺术表现上实现了大的进展,六朝志怪小说手法单调,而唐传奇在小说结构、语言运用、情节安排、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都很出彩。

影响:1、对唐以后的小说产生很大影响。

中国小说分白话小说和文言小说两条线索,唐传奇对二者皆有影响,如文言小说《聊斋》的志怪,白话小说《三言二拍》的取材。

2、对戏曲产生很大影响,元杂剧中很多著名作品取材于唐传奇。

♥古文运动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历史地位?影响:1、散文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

古文运动出现后,对六朝以来的骈文的统治地位取而代之,古文成为主导体式。

2、总结了散文的创作经验,奠定了散文的理论基础,而不是空洞的散文说教。

3、在创作实践上,扩大了散文功能和表现范围。

古文运动在六朝古文的说理、传记散文的基础上又有叙事、写景、抒情、言志等类型几乎把古文的功能和范围扩大到文学所能表现的所有领域。

当世影响:影响当世的文体“以文为诗”、“以文为戏”。

后世影响:影响了明代的唐宋派,再远之到清代的桐城派。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部分)复习提要(2015年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部分)复习提要(2015年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要2016.1.8一、名词解释题1.上官体:①指初唐宫廷诗人上官仪及其效仿者的诗体。

②风格上以绮错婉媚为本,重视诗的形式与技巧,追求诗的声律辞采之美,笔法精细而秀逸浑成;题材上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洞贫乏,缺乏慷慨激情和雄杰之气;体裁上多为五言诗体。

③影响:将六朝以来的对仗程式化,为创作律诗提供了一种规范,对唐诗的演进有着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

2.初唐四杰:①初唐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

②“四杰”皆是富有才华、积极进取而又命途多舛、遭遇坎坷的人。

他们反对当时诗坛上的六朝余风,慨叹“天下之文,靡不坏矣”,不满“骨气都尽,刚健不闻”,主张革新除弊。

③“四杰”的诗歌虽“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未洗净齐梁习气,然从宫廷走向市井,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题材颇为广泛,内容比较充实,其优秀之作富于真情实感,风格刚健俊逸,在初唐诗歌园地中散发出一股清新气息,为五律的定型和七言歌行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3.律诗:律诗又称为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

它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

自南北朝开始发展起来,到沈、宋定型,成为了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

4.山水田园诗:源于陶渊明以来的田园诗与谢灵运以来的山水诗。

在唐代,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多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表现自然之美和闲适心情,偶或反映农家生活现实。

所作以五言为主,风格多清淡恬静,具有较高的艺术技巧和审美价值。

5.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唐逐渐兴盛。

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盛唐形成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他们大都有边塞生活的经历,多采用七言歌行和绝句体裁为诗。

代表作为王昌龄《从军行》组诗、高适《燕歌行》、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6.盛唐兴象:指盛唐时期诗人常见的兴发物象,它能透过外在事物表象的描绘,导引和展示出内部涵蕴丰富、包孕宏深的艺术境界——格调高远,声律气骨兼备,符合整个盛唐时期的精神风貌。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部分重点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部分重点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部分重点知识点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黄金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学作
品和文学家。

以下是关于唐宋古代文学史的重点知识点:
1.唐宋诗歌:
-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代表着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水平。

唐代有许多伟大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王之涣等。

他们的作品表现了广
阔的社会视野、深刻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达方式。

-诗的题材多样,有田园诗、山水诗、咏史诗、抒情诗等。

其中,咏
史诗是唐代特有的创作形式,以描绘历史事件和人物为主题,代表作有杜
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唐代还出现了律诗,它是一种严格的诗体,有特定的格律和押韵规则。

代表作包括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和杜审言的《访
戴天山道士不遇》。

中国古代文学唐宋部分复习资料超全要点

中国古代文学唐宋部分复习资料超全要点

初唐:一、初唐四杰:炯、骆宾王、卢照邻、王勃的并称,活泼于高宗武后时期,才高位低,名大官卑。

他们有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审美追求一致,反对纤巧绮糜,提倡刚健骨气,在诗歌的题材、风格、形式上都有新的开拓和奉献。

题材上“由宫廷走向市井〞、“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容上代表了当时文学革新的方向;风格上与宫体诗的绮糜不同,而是真实情感的抒发;形式上王、长于五律,卢、骆长于歌行,改造了宫体诗。

二、初唐四杰的出色成就:三、子昂:A:在"与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提出:风雅兴寄与建安风骨相合〔既有美刺比兴,又不乏大方,注重声律、辞采之美,提倡**而瑰丽的文字〕B:"感遇诗十八首"上承阮籍,下启九龄;〔十五〕: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C:"登幽州台歌"四、"春江花月夜":A:假设虚〔吴中四士之一〕B:“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唐诗杂论" “以孤篇压全唐〞C:诗歌意境创造方面取得的成就:1、以月起题,以月结,使整首诗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2、予旧题以新意,融诗情、画意与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风光,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起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

盛唐:盛唐气象指盛唐诗歌容丰富,思想深刻,体制大备,艺术精湛,思想和艺术都超越前代而臻于唐五代诗的顶峰。

欣欣向荣的时代造就了一代人胸襟开阔、抱负远大、热情开朗、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也激起了他们入世与出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从而在容方面形成盛唐诗歌所特有的理想主义、英雄性格和浪漫色彩,在艺术上那么表现出清新自然、雄健高华、兴象超妙、声律圆融的鲜明特色。

一、山水田园诗派:王维、孟浩然是盛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以他们为中心,还有一批与他们诗风相近的诗人,如裴迪、储光羲、常建、丘为等人。

古代文学唐宋史考试重点

古代文学唐宋史考试重点

古代文学唐宋史内参梦回大唐1.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1).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政治的开明,思想的宽松活跃,为唐代文学辉煌繁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

(2).统治阶级的提倡与重视,对外来文化采取兼容的政策,有利于文学风气的形成。

唐代开科取士,士人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文学本身的发展演进为唐代文学的繁荣作了准备。

南北文化的合流、儒、释、道思想融合,创造、促进了唐代文学发展。

2.初唐四杰: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简称“王杨卢骆”。

创作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

3.陈子昂的诗歌理论:继承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批判齐梁藻饰的文风,倡导风骨和兴寄思想,创建健康而瑰丽的文学。

附注:“兴寄”的实质是要求诗歌发扬批判现实的传统,要求诗歌有鲜明的政治倾向。

“风骨”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

4.山水田园诗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

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

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柳宗元等。

内容大多表现自然之美和闲适心情,反映农家生活现实。

以五言为主,风格多清淡恬静,具有较高的艺术技巧和审美价值。

代表人物: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空明境界、宁静之美} 孟浩然{自然平淡、贴近生活}5..边塞诗派:诗歌主要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

诗风悲壮,格调雄浑、粗犷豪放。

代表人物高适、岑参、李颀、王之涣王昌龄。

6..李白诗歌的特征:(1).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人格力量(2).想象奇特,变幻莫测(3).雄奇飘逸,兼擅胜扬,各臻极致,表现出风格的多样化。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1).讴歌理想,抒发悲愤(2).蔑视权贵,追求自由(3).揭露现实,抨击时政(4).情绪起伏,充满矛盾7..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1).沉郁顿挫、深沉忧思、感情悲慨(2)语言上汇集众长、兼采百家,对后世的影响: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宋代是受杜甫影响最大的朝代。

古代文学唐宋复习重点

古代文学唐宋复习重点

古代文学1.元和体:广义义指元和时期的一切诗体风格,包括韩孟体、元白体、刘韦体等;狭义义则特指元白体,一般所说的元和体通常指其狭义义。

2初唐四杰:初唐著名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皆是年少高才成名,而又皆位卑官小,常有不平之音,是他们的的共同特点。

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体现出诗风的转变。

他们对唐诗的贡献是使唐诗从宫廷走到江山塞漠,极大的扩大了诗歌创作题材范畴。

3晚唐体;"晚唐体是宋初一个诗歌流派,诗作学习姚合、贾岛诗风,其特点是刻意苦吟、工巧精致长于五律、清雅有味,但题材狭窄,才思贫弱。

代表诗人有林逋、九僧等4辛派词人:这是南宋受辛弃疾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词派。

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

他们在辛弃疾的影响下,用词来抒发爱国情感,豪放慷慨如辛弃疾,但题材不如辛词广,风格不如辛词多样。

多以议论为词,以文为词,过于直率,不如辛词蕴藉。

5 郊寒岛瘦:是苏轼对孟郊、贾岛诗歌风格的概括。

主要指孟郊诗歌幽僻清冷苦涩意向及峭硬风格和贾岛诗歌那种类乎僧诗的清寂禅境风格。

他们都属于苦吟派诗人,内容多写饥寒穷愁,构思奇特尖新,意境清冷苦涩,风格孤峭瘦硬。

6屯田家法:柳永曾官至屯田员外郎,所谓屯田家法,就是柳永词的风格。

柳词以赋为词,用慢词铺叙、白描手法写景状物,言情叙事皆直抒胸臆,运用通俗化语言表现世俗化市民生活情调等7 豪放词:宋代形成的与婉约词对立的词学流派之一。

它的主要特点是,题材广泛的爱国进取方面的内容,铺叙直抒的表现方法,恢弘昂扬的美学风格,以及敢于打破格律框框等。

其代表人物为,北宋范仲淹首开其风,苏轼继之发扬光大,南宋辛弃疾将其推向最高峰。

此外还有张孝祥,陈亮,刘过,刘克庄,陆游,文天祥等。

8大历十才子:指以钱起卢纶为代表的大历初年在长安参加重要唱和活动而为世人瞩目的十位诗人,由于风格比较一致,故称。

他们不像盛唐诗人那样充满兼济理想,而是集情趣于山水,寄心绪于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隋朝:
薛道衡:被认为是隋代艺术成就最高的诗人。

作品《昔昔盐》
卢思道:代表作《从军行》
杨素:代表作《出塞》
初唐诗坛:
贞观后期上官仪形成上官体。

王绩散文作品《野望》成为唐代最早的合律诗。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主张拜托齐梁诗风。

歌行体:李白杜甫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盛唐诗坛:
山水田园诗人:
孟浩然:唐代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

《宿建德江》
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山居秋暝》《鸟鸣涧》田园诗《渭川田家》
王维孟浩然并称为“王孟”
边塞诗人:
高适:成就最高《燕歌行》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王昌龄:“七绝圣手”《出塞》十分著名,誉为“唐人绝句压卷之作”
李颀:《古从军行》,盛唐诗坛上把难以名状音乐描绘生动具体第一人。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登鸛雀楼》
崔颢:唐人七律第一,《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
王翰:《凉州词》二首,葡萄美酒夜光杯。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行路难》
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登高》“沉郁顿挫”
中唐诗坛:
元洁:强调诗文的“美政”,主张是白居易现实主义诗歌理论的先声,被认为是新乐府运动的先驱。

顾况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自诩为“五言长城”
韦一物:《滁州西涧》
大历十才子:卢纶成就最高。

代表风格是羁旅、赠别和山水景物诗。

李益:中唐边塞诗代表,代表作《塞下曲》
白居易、元稹:新乐府运动
白居易:《秦中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新乐府五十首,《秦中吟》十首,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

讽喻诗:《卖炭翁》
元稹:《连昌宫词》,最具特色的是艳情诗和悼亡诗。

《离思五首》其四
中“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张籍:《野老歌》《山头鹿》
王建:既有新题乐府又有古题乐府。

李绅:与传统古题乐府区别开来是第一人。

《悯农》三首。

韩愈和孟郊被称为韩孟诗派。

孟郊:《游子吟》,奇险艰涩,精思苦吟。

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奇绝险怪。

贾岛:苦吟诗人,郊寒岛瘦。

《寻隐者不遇》《剑客》
姚合:与贾岛并称“姚贾”
李贺:浪漫主义诗人,《金铜仙人辞汉歌》
刘禹锡:《竹枝词》,咏史怀古之作最为人称道。

《西塞山怀古》。

柳宗元:空旷孤寂的意境,《江雪》
晚唐诗坛:
杜牧:《泊秦淮》《赤壁》,风格特征“俊,爽”,长于七绝。

李商隐:晚唐最出色的诗人。

《马嵬》。

朦胧形态表现复杂变换内心情绪是他对中国诗歌一大贡献。

温庭筠与李商隐并称为“温李”
宋朝:
晏殊:《珠玉词》,“富贵词人”
《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欧阳修:《集古录》
《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范仲淹:
《范文正公集》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苏幕遮》: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张先:
《张子野词》
柳永;
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大量创作慢词的大家。

对婉约词影响直接,宋词分为雅俗
词始于柳永。

《雨霖铃寒蝉凄切》《望海潮东南形胜》《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特点是:俗
苏轼:《东坡全集》《东坡易传》《书传》,对词风进行创新。

《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蝶恋花》: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北宋词风三变:柳永:市民入词苏轼:提高词品周邦彦:音韵格律
南宋:
晏几道:与晏殊合称为“大晏和小晏”,《小山词》,和李煜,秦观并成为“古之伤心人也。


秦观:《淮海词》,《满庭芳》:山抹微云。

《鹊桥仙》纤云弄巧
贺铸:《东山词》
周邦彦:《清真词》,有渭城三叠的美称。

《兰陵王柳》
李清照:词家三李之一,和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漱玉词》《词论》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声声慢寻寻觅觅》《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词评》我国女性所作的第一篇文学批评的专文。

“词别是一家”
辛弃疾:《稼穑词》标志着豪放派发展到登峰造极的高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清平乐茅檐低小》《青玉案》: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姜:《白石词》,清空骚雅。

《扬州慢》淮左名都。

宋诗:
北宋前期:白体晚唐体:学习贾岛姚合。

成就最高的寇准。

西昆体:学习李商隐。

北宋中期:欧阳修:反对西昆体,讲究复古。

北宋中后期: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宋诗鼎盛时期。

南北宋之交:江西诗派:一族三宗。

南宋中期;中兴四大诗人,诚斋体。

南宋末期;四灵诗派。

江湖诗派。

爱国遗民诗人:文天祥等。

陆游:《剑南诗稿》,爱国诗人,被喻为“诗史”。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铁马冰河入梦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