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
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

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气管支气管结核(Tuberculosis of the trachea and bronchus)是一种罕见的肺结核的亚型,其感染病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进入患者的气道并定居在气管和支气管上。
气管支气管结核在临床上表现为气道狭窄和痰中有结核杆菌阳性。
本篇文章将介绍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一、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诊断1.临床表现2.X线胸片和CT扫描X线胸片和CT扫描是最常用的肺部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显示气管支气管的异常情况。
X线胸片主要用于评估气道狭窄和肺部病变的程度。
CT扫描则能更详细地显示气管支气管的病理改变,如壁结节、狭窄和溃疡等。
3.痰液检查痰液检查是确诊气管支气管结核的关键步骤,可以通过痰培养、抗酸染色和基因检测等方法检测到结核杆菌的存在。
但是,痰液检查的敏感性不高,可能需要多次采样或采取其他检查方法来提高诊断率。
4.气管支气管镜检查二、气管支气管结核的治疗1.抗结核药物治疗抗结核药物是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主要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等。
治疗方案通常是在初始2个月联合应用4种药物,然后再继续使用两种药物至少4个月。
治疗的总疗程为6到9个月。
2.支持治疗支持治疗包括维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摄入、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并定期复查病情。
对于有严重气道狭窄或阻塞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或支气管扩张等手术治疗。
3.随访和复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肺部影像学和痰液检查来评估病情的进展。
治疗期间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并定期复查。
总结:气管支气管结核是一种肺结核的亚型,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评估和多种检查方法。
通过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抗结核药物治疗是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主要治疗方法,通常需要联合使用多种药物,并按照规定的疗程进行治疗。
治疗期间需要进行定期复查和随访,以及做好支持治疗的工作。
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

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一、定义气管支气管结核是结核病的特殊临床类型,属于下呼吸道结核。
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临床表现往往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具有一定局限性,目前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确诊仍依赖于支气管镜检查及细菌学或病理学证据。
二、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证1.肺结核患者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与肺部病灶范围、严重程度不相符。
2.肺结核患者抗结核化学治疗后,肺内病变吸收好转,但咳嗽等症状仍无明显改善。
3.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患侧病灶增多、增大,出现支气管播散病灶、张力性空洞。
4.肺结核患者X线胸片等影像学检查提示阻塞性肺炎、肺充气不良、肺不张、局限性肺气肿及多叶段广泛病灶。
5.肺结核患者胸部CT平扫、高分辨率CT、气管及支气管多维重建技术等,提示气管、支气管内壁粗糙、不光滑或伴有叶、段支气管狭窄及闭塞。
6.不明原因慢性持续性咳嗽、咳痰、咯血、喘鸣、声嘶及呼吸艰巨,特别是痰抗酸杆菌阳性而肺部无结核病灶。
三、诊断标准1.结核病临床表现及临床治疗反应。
2.痰涂片、集菌抗酸杆菌阳性,最好是造就MTB阳性。
3.影像学改变。
4. PPD实验阳性。
5.支气管镜下直视的气管、支气管典型病变。
6.支气管刷片或支气管冲洗液抗酸杆菌阳性。
7.经支气管镜活检组织提醒结核性病理改变。
具备上述5+6、5+7、5+2为确诊标准,1+2+3、1+3+4、2+3、3+4、5、6、7为高度疑诊标准。
分型1. I型(炎性浸润型)2. II型(溃疡坏死型)3. III型(肉芽增殖型)14. IV型(瘢痕狭窄型)5. V型(管壁软化型)6. VI型(淋巴结瘘型)分期:气管支气管结核可分为临床举动期、好转期及不乱期。
四、鉴别诊断1.支气管哮喘2.支气管扩张症3. COPD4.气管支气管真菌感染5.气管支气管肿瘤6.气管支气管其他病变五、治疗㈠治疗目的1.治愈结核病患者、减少结核病流传、防止耐药性产生、预防结核病复发。
2.治愈、预防气管支气管结核合并气道局促、闭塞、软化及引发的肺不张等,纠正肺通气功能不良。
气管—支气管结核病ppt课件

-
33
(二)普通气管支气管体层摄片检查
可显示气管、支气管有无管腔狭窄、阻塞、管腔壁隆 起、不光滑等。但应注意,导致气管、支气管广泛性狭窄 的病变除结核性病变外,亦可见于恶性肿瘤,淀粉样变性、 复发性多软骨炎,胸内剑鞘状气管等。因此必须结合临床 其它资料综合分析判断。
-
34
(三)支气管造影检查 能显示支气管溃疡、淋巴结支气管瘘病变
指继发于肺结核者。 (3)淋巴结性支气管结核
指继发于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二)按切除肺和剖检肺病理标本: (1)继发性支气管结核 (2)单纯性支气管结核 (3)孤立性支气管结核 (4)淋巴结性支气管结核
-
16
(三)按支气管镜检下分:
1998年,有作者提出支气管结核
分为
(1)充血水肿型。管壁粘膜局部充
-
29
-3
0 七、影像学检查及其评价
(一)普通X线胸片检查 1、普通X线胸片检查对气管、支气管结核的
诊断缺乏特征性,且发病早期的胸片检查常无 异常,是导致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之一。
2、气管、支气管结核一般所见的异常改变多为 肺不张、肺膨胀不全、阻塞性肺炎、局限性肺 充气过度、肺内炎性病灶、纵膈淋巴结肿大、 张力性空洞、毁损肺等。
-
32
4、2001年6月湘雅医院呼吸内科报告,145例患者的 胸部X线表现各异,计有:12例胸片无明显异常, 肺内片状阴影51例(上肺野10例,中肺野8例,下 肺野24例,双侧中,下肺野散在点片状影9例); 肺不张37例(上叶肺不张19例,中叶不张14例, 下叶不张2例,全肺不张2例);肺门增大7例; 肺门块影21例,肺内块影13例,纵膈增宽3例,左 下肺囊肿切除术后左肺膨胀不全1例。
据国内外资料显示,支气管结核 发病率农村高于城市,城郊高于城市。
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全球广泛流行,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
肺结核是结核病最主要的类型,其病原菌为结核菌复合群,其中90%为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结核病患者,尤其是痰菌阳性者,主要通过把含有结核菌的微粒排到空气中进行飞沫传播。
肺结核是指发生在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的结核,包含肺实质的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占各器官结核病总数的80%~90%。
根据病变部位及胸部影像学表现的不同,肺结核分为以下类型:1.原发性肺结核:指初次感染即发病的肺结核,多见于儿童,胸部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肺内原发病灶及胸内淋巴结肿大。
2.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包括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亚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胸部影像学表现为两肺均匀分布的大小、密度一致的粟粒结节。
3.继发性肺结核:由于初次感染后体内潜伏病灶中的结核菌复燃增殖而发病,本型是成人肺结核的最常见类型。
继发性肺结核胸部影像表现多样,轻者主要表现为斑片、结节及索条影。
根据不同的影像学特点,继发性肺结核可分为5个亚型:1.浸润性肺结核:渗出性病变和纤维干酪增殖灶多发生在上叶,影像学表现为小片状或斑点状阴影。
我国是结核病的高负担国家之一,每年新增结核病患者约为90万人,约占全球总数的10%。
结核病在我国的分布不均,西部和中部地区的结核病患者比东部地区更多。
此外,我国还存在结核病的疫苗接种率低、结核病患者的就医率不高等问题,这都加剧了结核病在我国的流行。
据2010年的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我国结核病的发病率为78/10万,全国现有活动性结核患者达到499万例,患病率为459/10万。
此外,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为72万例,患病率为66/10万,而菌阴肺结核患者为129万例,患病率为119/10万。
结核病年死亡人数为5.4万例,死亡率为4.1/10万。
不同地区间的差异很大,西部地区的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痰涂片阳性肺结核和培养阳性肺结核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东部地区则低于平均水平。
慢性支气管炎医疗指南

慢性支气管炎医疗指南简介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为持续性咳嗽、咳痰和气道阻塞。
本医疗指南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简单和有效的治疗策略,以降低疾病的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诊断标准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应基于以下标准:- 持续性咳嗽和咳痰,至少连续3个月,每年发作至少2年;- 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如肺结核、肺癌等。
治疗策略1. 避免致病因素- 停止吸烟: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患者应尽量戒烟或避免二手烟暴露。
- 避免空气污染:尽量减少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呆的时间,如工业区、高污染地区等。
2. 药物治疗- 支气管扩张剂:常用的扩张剂有沙丁胺醇、茶碱等,可以通过扩张气道,减少阻塞和症状。
- 糖皮质激素:对于严重的慢性支气管炎,短期内可使用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以减轻炎症反应。
- 抗生素:仅在存在细菌感染时才使用抗生素治疗,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
3. 康复治疗- 体育锻炼:适量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肺功能和免疫力,建议每周进行至少3次锻炼,如散步、游泳等。
- 营养均衡: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免疫力。
- 定期随访:患者应定期复诊,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并接受相关的健康教育。
注意事项- 避免寒冷和潮湿的环境,以防诱发症状加重。
- 定期清洁居住环境,保持空气清新。
-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通风,预防感染。
以上是针对慢性支气管炎的医疗指南,希望对医务人员在治疗和管理该疾病时提供一些参考。
请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密切关注疾病的进展和病情变化。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完整版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完整版一、定义急性气管-支气管炎(acute tracheobronchitis)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
临床主要症状为咳嗽和咳痰。
常发生于寒冷季节或气温突然变冷时[1,2]。
二、病因(一)感染多由病毒所致,细菌、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少见[3]。
(二)物理、化学刺激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的吸入,均可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1]。
(三)过敏花粉、有机粉尘、真菌孢子等过敏原均可引起气管和支气管的变态反应[1]。
三、诊断、病情评估与转诊(一)临床表现1.症状:起病较急,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继之出现干咳或伴少量黏痰,痰量逐渐增多、咳嗽症状加剧,偶可痰中带血[1,4]。
咳嗽持续时间通常< 30 d[4]。
全身症状较轻,可有轻到中度发热,高热少见。
2.体征:两肺呼吸音多粗糙,部分可闻及干、湿性啰音。
(二)辅助检查1.外周血常规:多数病例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无明显改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可增多。
2.不建议对疑似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进行胸部常规影像学检查和肺功能检查[5]。
当出现咯血、呼吸困难、肺部实变体征等症状或体征时需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
(三)诊断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咳嗽,有至少1种其他呼吸道症状如咳痰、气喘、胸痛,并且对于上述症状无其他疾病原因解释,可对本病作出临床诊断。
(四)鉴别诊断需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鉴别的疾病见表1。
(五)基层医疗机构转诊1.经过抗感染、镇咳、化痰和解痉抗过敏等治疗后症状没有改善而且持续进行性加重的患者。
2.初始诊断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患者咳嗽持续超过8周,需进一步明确病因或鉴别诊断的患者。
四、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治疗策略在于最大程度地减轻症状。
对于许多轻微咳嗽患者,日常活动及睡眠不受影响时,可选择观察。
对于显著的喘鸣、活动后或夜间咳嗽明显,影响学习、生活、工作和睡眠,甚至可能引起气胸、肋骨骨折、晕厥等并发症的患者可予相关对症治疗[1,6]。
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治

㊃专题㊃通信作者:谢兰品,E m a i l :x i e l a n pi n 2010@163.c o m 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治谢兰品,董雅坤(河北省胸科医院结核科,河北石家庄050041) 摘 要:我国结核病疫情一直居高不下㊂随着支气管镜诊断技术的广泛开展,气管支气管结核的发现率逐年增加㊂由于气管支气管结核(t r a c h e o b r o n c h i a l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T B T B )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易被漏诊㊁误诊㊂早期诊断㊁早期治疗可以避免支气管狭窄㊁闭塞㊁肺不张㊁呼吸衰竭等不良事件的发生㊂在全身抗结核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支气管镜下选择适当的的介入治疗方法,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大的收益㊂关键词:结核;气管;支气管;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中图分类号:R 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16)10-1058-05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16.10.004D i a g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 b r o n c h i a l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X i eL a n p i n ,D o n g Ya k u n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T ub e rc u l o s i s ,H e b e iP r o v i n c i a lC h e s tH o s p i t a l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050041,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X i eL a n p i n ,E m a i l :x i e l a n pi n 2010@163.c o m A B S T R A C T :T h e t u b e r c u l o s i sm o r b i d i t y o f C h i n a i s v e r y h i g h .A s t h e b r o n c h o s c o p e d i a g n o s i s t e c h n o l o g y i sw i d e l yd e v e l o p i n g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o ft r a c h e o b r o n c h i a lt u b e r c u l o s i si n c r e a s e s y e a r b y ye a r .A s t h e c l i n i c a lf e a t u r e a n d i m ag e o l o g i c a l e x a m i n a t i o no f t r a ch e o b r o n c hi a l t u b e r c u l o s i sa r en o t s p e c i f i c ,s o i t i se a s y t ob em i s s e d .E a r l y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c a na v o i d m a n y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s u c ha sb r o n c h i a ls t e n o s i s ,b r o n c h i a lo c c l u s i o n ,a t e l e c t a s i s ,r e s p i r a t o r yf a i l u r ea n ds o o n .O nt h e b a s i so fs t a n d a r d i z a t i o n s y s t e m i ca n t i -t u b e r c u l o s i st r e a t m e n t ,s e l e c t i n g t h ea p p r o p r i a t e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a lm e t h o d c a nb e n e f i t t h e p a t i e n t s .K E Y W O R D S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t r a c h e a ;b r o n c h i ;b r o n c h o s c o p e s ;t h e r a py谢兰品,河北省胸科医院结核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委员,中国防痨协会临床专业分会常务委员,河北省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石家庄市医学会结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㊂中国防痨杂志编委㊂气管支气管结核(t r a c h e o b r o n c h i a lt u b e r c u l o s i s ,T B T B )是指发生在气管㊁支气管的黏膜㊁黏膜下层㊁平滑肌㊁软骨及外膜的结核病[1]㊂因为从气管镜直接观察到的是气管㊁支气管黏膜受到侵犯,故曾称为 支气管内膜结核 ,随着对疾病的认识,发现病变往往不仅仅限于支气管的黏膜层,如治疗不及时,病变可进一步向下发展到黏膜下㊁肌层㊁软骨㊁甚至黏膜外,2009年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发表的‘支气管结核的几点专家共识“将 支气管内膜结核 改为 支气管结核㊂我国结核病疫情一直居高不下㊂随着支气管镜诊断技术的广泛开展,T B T B 的发现率逐年增加㊂国外有学者报道,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0%~40%合并T B T B ,其中菌阳患者60%~70%,菌阴患者25%~30%,5%~10%的患者肺内未发现结核病灶而单纯表现为支气管结核[1]㊂国内相关报道相对较少,梅方荣[2]对200例肺结核患者行气管镜检查,发现明确合并T B T B 患者为97例,占48.5%㊂由于支气管镜检查为有创操作,非常规检查手段,因而无法实施大样本的T B T B 流行病学调查,但T B T B 引起的肺功能损害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㊂1 诊断诊断T B T B 需详细了解当地结核病流行病学及病史,结合临床表现㊁胸部影像学㊁支气管镜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诸如结核分枝杆菌㊁免疫学及病理学等相关检查仔细而全面的分析㊂1.1 临床表现 由于T B T B 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往往十分隐匿或表现不典型,部分患者临床表现缺如,其影像学检查也缺乏特异性,结合痰抗酸染色㊁痰T B -D N A 等常规检查有时也难以确诊,很容易被漏诊㊁误诊或延迟治疗而造成不可逆的支气管狭窄㊁闭塞及各种严重并发症㊂郭茹等[3]的研究在菌阳肺结核中,合并支气管结核者临床表现咳嗽㊁咳痰者占80.2%,胸部C T显示支气管壁增厚及支气管狭窄者占67.9%,存在肺不张者占63%,气管镜下表现瘢痕狭窄型占49.4%,肉芽增殖+瘢痕狭窄型占24.7%㊂目前支气管镜检查及细菌学或病理学证据[4]是确诊T B T B的黄金标准㊂支气管结核具有跟肺结核相似的临床表现,其典型症状是阵发性剧咳,气管及中心气道狭窄时,咳嗽声如 犬吠 ,反复持久咯血,喘鸣,胸骨后闷痛和呼吸困难等㊂体征局部可有哮鸣音,多在胸骨旁出现,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无效㊂夏青等[5]研究发现,支气管结核以咳嗽多见,支气管结核组中咳嗽184例(83.64%),与肺结核组有显著差异(P<0.05), 220例支气管结核,肺不张较肺结核组多,支气管镜检查前因肺不张疑似的83例(37.73%),后经支气管镜检查均确诊,所以对于有慢性咳嗽㊁肺不张以及症状与影像学表现不相符时,应高度警惕支气管结核的可能㊂但有部分支气管结核患者无症状,有研究发现2.6%~24%的患者临床无任何不适,金发光等[6]对150例气管㊁支气管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 49.3%的患者因症状不具特异性而被误诊,肺部或胸膜有结核病灶的患者15.3%被漏诊伴发支气管结核㊂国内还有文献报道误诊率和漏诊率更高,达68.9%和45.5%㊂1.2影像学表现支气管结核早期病变以充血及水肿为主时,胸部X线或C T无异常发现㊂合并气道狭窄时可导致阻塞性肺炎㊁肺充气㊁肺不张或局限性肺气肿的影像学表现,X线或C T易于发现,有经验的临床医生会考虑是否支气管结核,但大多数情况影像学仅表现为一般肺结核改变,甚至无明显异常,此时气管镜检查就具有了优势,梅方荣[2]比较了X线㊁螺旋C T及支气管镜对肺结核患者合并E B T B 的发现率分别为7.0%㊁25.5%㊁48.5%,胸部C T的发现率显著高于X线胸片,但仍然低于支气管镜㊂胸部高分辨C T扫描㊁多维重建㊁仿真支气管镜检查等影像学技术,对气管㊁支气管病变部位㊁范围㊁合并气道狭窄与否㊁狭窄程度及狭窄原因等诊断有帮助,可以为临床诊断是否需要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做出评估,同时为确诊后制定气道内介入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因此影像学检查是支气管结核诊断时不可缺少的手段㊂1.3病原学痰㊁支气管刷片或气管镜灌洗液结核分枝杆菌(M y c o b a c t e r i u mt u b e r c u l o s i s,MT B)检查阳性或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或X p e r tMT B/R I F阳性,组织病理学提示结核性病理改变是支气管结核诊断中不可缺少的确诊标准㊂经支气管镜留取相关刷片或灌洗液等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及相关检查,还可以在直视下获取活检组织进行病理学等检查㊂肺结核痰菌阳性率一般在30%左右,气管镜联合应用刷检㊁灌洗和术后痰检可提高抗酸杆菌检出率至58.9%[7]㊂因此,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支气管结核不可替代的确诊手段㊂1.4支气管镜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视气管㊁支气管内病灶情况,可确定有无支气管结核,可明确支气管结核的类型㊁部位㊁范围㊁严重程度㊁大致形成原因,可判断是否合并气道狭窄㊁软化及其程度等情况㊂同时留取相关刷片或洗液等标本进行MT B相关检查,获取活检组织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等检查,以确定及完善T B T B的诊断㊂故若无支气管镜检查绝对禁忌证,且高度怀疑支气管结核存在时,应尽早进行气管镜检查㊂杜秀然等[8]研究中发现年龄ɤ30岁的青年㊁女性且病程长㊁痰菌阳性㊁C T显示肺部病灶范围大者合并支气管结核比例高,应高度重视,提高警惕性㊂临床工作中常遇到少数患者因不愿耐受或者不能耐受支气管镜检查而延误诊断,所以应重视支气管镜检查术前与患者的充分沟通,减轻其心理压力,必要时可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㊂渗出㊁增生及变性坏死是结核病的3大病理特征㊂支气管镜下有时可以表现为混合出现的2种以上不同病理类型特征,随着疾病转归其镜下改变也可大不相同㊂依据支气管镜下观察到的主要大体改变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将支气管结核镜下分为以下类型㊂1.4.1 Ⅰ型(炎症浸润型)主要表现为病变支气管黏膜的充血与水肿㊂局部病灶黏膜表面可见灰白色粟粒状结节,黏膜下组织肿胀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狭窄(图1)㊂此型在病变支气管黏膜处刷检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率较高,活检可见支气管组织中以炎症细胞浸润为主,属结核病变早期组织学改变㊂此型支气管结核病变较轻者无需镜下处理,全身应用抗结核药即可㊂严重者可经支气管镜吸引清除气道分泌物,给予抗结核药物病灶表面局部喷洒,但目前一直无抗结核药物凝胶剂的产品面市,应采取措施预防结核分枝杆菌沿支气管路播散,如患者平卧15~ 20分钟,有利于药物局部吸收发挥作用㊂1.4.2 Ⅱ型(溃疡坏死型)主要表现为病变支气管黏膜的局部溃疡及坏死㊂在病变区域黏膜充血㊁水肿的基础上,出现大小㊁深浅不一的溃疡,常有灰白色干酪样坏死物附着,溃疡较轻者仅局限于黏膜层,溃疡严重者可深达黏膜下层,并可破坏气管㊁支气管的软骨,病灶触之易出血(图2)㊂此型抗酸杆菌检出率亦较高,属结核病变活动最严重的阶段㊂此型可经支气管镜吸引㊁清除气道分泌物,局部给予抗结核药物,钳取㊁冷冻术清除坏死组织㊂1.4.3 Ⅲ型(肉芽增殖型)主要表现为病变支气管黏膜的局部肉芽组织增生㊂随着气管㊁支气管黏膜的充血㊁水肿减轻,黏膜的溃疡面开始修复,可见肉芽组织增生,表面可见坏死物,部分阻塞管腔(图3)㊂此型为结核病变损伤向修复期的过渡阶段,活检常可见到较典型的类上皮细胞㊁多核巨细胞及朗汉斯巨细胞㊂此型可经支气管镜局部给予抗结核药物,冷冻消融或冷冻切除并钳取清除增殖的肉芽组织㊂因热消融疗法可刺激肉芽组织增生,仅用于清除较大的增殖肉芽组织,临床应慎用㊂1.4.4 Ⅳ型(瘢痕狭窄型)主要表现为病变支气管黏膜瘢痕形成㊁管腔狭窄或闭塞㊂增生的纤维组织取代气管㊁支气管黏膜组织形成瘢痕,瘢痕挛缩导致所累及的支气管管腔狭窄(图4)或闭塞(图5)㊂此型病变结核趋于稳定或痊愈,刷检涂片检查抗酸杆菌多为阴性,组织活检几乎无异常发现㊂此型应用球囊扩张术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充分进行术前准备,评估球囊型号大小,把握扩张时机,防止在急性炎症期,气道黏膜溃疡㊁坏死的情况下,强行球囊扩张可致气道撕裂㊁大出血;相反如气道已完全闭锁则失去球囊扩张治疗的机会㊂1.4.5 Ⅴ型(管壁软化型)病变气管㊁支气管软骨环被破坏而缺失或断裂,因而失去支撑结构导致气管㊁支气管管腔塌陷,并形成不同程度的阻塞,尤以呼气相及胸内压增高时明显,影响呼吸功能及远端分泌物排出(图6)㊂确诊本型患者时,结核病变多已稳定或痊愈,可表现为反复非特异性感染㊂此型慎行支架置入术㊂由于支架置入后不可避免会出现肉芽组织增生导致再狭窄,且T B T B所引起的气道狭窄为良性狭窄,后续处理人力物力耗费很大,支架置入术应极为慎重㊂1.4.6 Ⅵ型(淋巴结瘘型)主要表现为纵隔或肺门淋巴结结核破溃入气道形成支气管淋巴结瘘(图7)㊂可因淋巴结结核处于破溃前期㊁破溃期及破溃后期局部支气管有不同临床表现㊂因此型处理原则与Ⅰ~Ⅴ型均不相同,所以2012年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制定的T B T B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将此型单独列出㊂淋巴结瘘破溃前期及破溃期可经支气管镜局部给予抗结核药物,酌情行冷冻术;破溃后期如存在瘘口肉芽肿形成,则给予冷冻术,若瘘口愈合闭塞仅局部遗留炭末沉着则无需特殊处理㊂1.5病理学支气管镜下行病变部位的支气管黏膜活检术,取得组织标本㊂组织病理学主要表现为渗出㊁增生及变性,可同时并存,发现类上皮细胞㊁郎汉斯巨细胞㊁干酪性坏死等对结核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㊂病变组织抗酸染色发现抗酸杆菌或P C R-T B D N A阳性支持T B T B的诊断㊂1.6免疫学1.6.1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P P D)试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一直是快速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传统方法㊂但是P P D试验中使用的纯蛋白衍生物的某些抗原成分与卡介苗和环境中的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抗原成分相同,易发生交叉反应,使P P D试验出现了较高的假阳性率,诊断特异性较低㊂可作为临床诊断结核病的参考指征㊂1.6.2γ-干扰素释放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是检测结核杆菌特异性T细胞的最敏感的方法之一㊂由于利用的是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不受卡介苗接种及其他大多数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影响,其特异性明显提高㊂文献报道其综合敏感性为90%以上,综合特异性为93%以上,在菌阴肺结核及肺外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㊂1.7诊断标准2013年版T B T B诊断和治疗指南(试行)的诊断标准:①结核病临床表现及临床治疗反应;②痰涂片㊁集菌抗酸杆菌阳性,最好是培养MT B阳性;③影像学改变;④P P D试验阳性;⑤支气管镜下直视的气管㊁支气管典型病变;⑥支气管刷片或支气管冲洗液抗酸杆菌阳性;⑦经支气管镜活检组织提示结核性病理改变㊂具备上述5+6㊁5+7㊁5+2为确诊标准,1+2+ 3㊁1+3+4㊁2+3㊁3+4㊁5㊁6㊁7为高度疑诊标准㊂1.8鉴别诊断支气管哮喘㊁支气管扩张症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 O P D)㊁气管支气管真菌感染㊁气管支气管肿瘤㊁非结核性病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疾病如结节病㊁淀粉样变㊁复发性多软骨炎㊁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㊁先天性气管支气管软化症等疾病需与T B T B相鉴别㊂2治疗2.1抗结核药物治疗 T B T B的治疗,根据初治㊁复治及耐药的情况,选择有效的抗结核化疗方案进行全身抗结核药物化学治疗㊂初治患者抗结核化学治疗总疗程要求不少于12个月,复治及耐药患者应适当延长,耐多药结核病(M D R-T B)㊁广泛耐药结核病(X D R-T B)患者要求至少24个月,甚至更长㊂对于活动期T B T B,早期诊断及早期全身抗结核药物化学治疗能够有效杀灭MT B,减轻临床症状,减少传播及避免耐药菌的产生,减少病变T B T B气道狭窄㊁闭塞㊁软化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完成疗程的非活动期T B T B,一旦形成了气道狭窄㊁闭塞㊁软化,抗结核药物化学治疗的作用就不大;对于未完成疗程的T B T B,应继续应用抗结核药物,巩固治疗并完成疗程,防止结核病复发及并发症发生㊂雾化吸入治疗也是目前治疗T B T B的常用方法㊂常用的药物有异烟肼㊁阿米卡星㊁左氧氟沙星㊂2.2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在抗结核药物全身化学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支气管镜下的气道内介入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支气管结核的疗效,减少其所致的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最大限度地保全患者的肺功能,同时还能有效地解决一些传统药物治疗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气道瘢痕狭窄㊁阻塞性肺不张等㊂支气管结核分型是实施气管镜介入治疗的依据㊂目前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T B T B的方法包括:经支气管镜气道内给药㊁冷冻术㊁球囊扩张术㊁热消融疗法(高频电刀㊁氩气刀及微波等)㊁气道内支架置入术等措施㊂分述如下㊂2.2.1经支气管镜直视下气道内给药具有部位准确㊁操作简便等优点,局部注药方法可直接清除局部分泌物及坏死物,可软化㊁稀释局部干酪物,使之易脱落㊂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提高了局部药物浓度,大大提高了杀菌和抑菌效果,可加速组织修复及痰菌转阴[9]㊂气管内给药药物选择宜选用易被支气管黏膜吸收㊁气道刺激较少的药物㊂目前常用药物为异烟肼㊁利福平㊁阿米卡星㊁左氧氟沙星等㊂但目前对气管内给药药物用量㊁浓度㊁疗程㊁用药后气管内药物存留情况以及单独气道内长期局部应用是否会诱发耐药等问题仍缺乏临床循证医学证据,有待于临床医生进一步研究㊂经支气管镜气道内给予抗结核药物分为病灶表面局部药物喷洒及病灶内抗结核药物加压注射,前者主要针对炎症浸润型和溃疡坏死型,因目前一直无抗结核药物凝胶剂的产品面市,此种方法应采取措施预防结核分枝杆菌病沿支气管路播散,后者主要适用于肉芽增殖型和淋巴结瘘型[1]㊂2.2.2冷冻术适用于肉芽增殖型㊁淋巴结瘘型㊁瘢痕狭窄型(管腔闭塞)T B T B,气道支架置入后再生肉芽肿的消除㊂冷冻术作用较弱,局部反应轻,并具有延迟效应,远期疗效较好,患者耐受性好㊂冷冻治疗一般不损伤气道软骨,发生气道穿孔的可能性极小,治疗后肉芽组织增生㊁纤维瘢痕形成率低,不影响心脏起搏器工作,不破坏金属㊁硅酮支架㊂曾剑锋等[10]报道冷冻疗法治疗支气管结核,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1%,明显高于对照组72.88%,观察组气道管径评分㊁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 E V1)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气促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㊂2.2.3球囊扩张术适用于T B T B引起的中心气道等较大气道瘢痕性狭窄,所属该侧肺末梢无损毁㊂应用球囊扩张术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充分进行术前㊃1601㊃‘临床荟萃“2016年10月5日第31卷第10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O c t o b e r5,2016,V o l31,N o.10准备,把握扩张时机,既不能操之过急(如急性炎症期)也不能延误扩张机会(如气道完全闭锁)㊂在全身及局部有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前提下,利用冷冻术等措施减轻水肿㊁清除坏死物㊁削减肉芽肿及纤维瘢块等,使气道内局部病灶得到控制后再行扩张可防止扩张后病灶播散㊁再狭窄的发生㊂2.2.4热消融疗法适用于T B T B肉芽增殖型,热消融疗法黏膜损伤范围较大,易刺激黏膜增生,导致再生肉芽肿发生,目前临床应用越来越少㊂但热消融疗法在紧急处理中心气道较大结核肉芽肿导致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方面疗效[11-12]是其他介入疗法无法取代的㊂2.2.5支架置入术适用于气管㊁主支气管等大气道严重狭窄导致呼吸困难㊁呼吸衰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T B T B管壁软化型合并远端气道反复严重感染;中心气道瘢痕狭窄经球囊扩张成形术等联合治疗反复多次仍难以奏效,并呼吸功能不佳者㊂由于支架置人后肉芽组织增生所致的再狭窄不可避免,尤其是无覆膜的金属裸支架刺激增生作用较强,管壁软化基础上可能继发Ⅲ型狭窄,且后续处理耗费人力物力较大,且T B T B所引起的气道狭窄为良性狭窄,支架置人术应慎之又慎㊁权衡利弊㊂应用介入治疗方法治疗T B T B时,临床医生必须明确患者是否具有所选择介入治疗技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若为支气管镜检查禁忌证,那么介入治疗也无从谈起㊂在选择具体实施措施时,均应针对患者气管支气管病变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采取多种措施联合应用的综合治疗措施,切不可断章取义㊂介入治疗措施的选择均应符合社会经济学及医学伦理学的要求,切不可单独因为对介入治疗热衷或为本部门经济利益等而不考虑临床疗效或成本一效益等因素,为介入而介入,如盲目支架置入㊁球囊扩张等㊂2.3手术治疗气管㊁支气管结核手术适应证为:毁损肺和支气管扩张者;气管狭窄或软化经内科保守(支架或扩张)治疗失败者㊂手术方法应根据病变的具体情况选择,主张术后应继续抗结核治疗9~12个月,防止复发和再狭窄㊂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委员会.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试行)[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8):581-587.[2]梅方荣.支气管结核影像学诊断的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06,7(12):155-158.[3]郭茹,杜亚东,黄学锐.81例菌阳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7:104-105.[4]丁卫民,傅瑜.支气管结核的诊断治疗评价[J].中国防痨杂志,2011,33(11).[5]夏青,韩莙,侯婧.支气管结核220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5,20(10):1763-1766.[6]金发光,刘同刚,谢永宏,等.气管㊁支气管结核误诊原因及早期诊断方法的探讨[J].中国内镜杂志,2006,12(5):449-455.[7]马刚,张淑香,郭丽萍.支气管镜检查对痰菌阴性拟诊肺结核的诊断价值[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37(8):969-971.[8]杜秀然,陈素丽,李振生,等.疑诊支气管结核患者360例临床资料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4):384-387.[9]刘斌远,史海霞,吕广波.支气管结核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与单纯全身化疗对比研究[J].河北医药,2012,34(6):852-853.[10]曾剑锋,邓群益,叶涛生.电子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6):92-93. [11]李幸彬,陈素丽,刘锐,等.高频电和冷冻疗法相结合治疗支气管结核[J].临床荟萃,2009,24(17):1517-1518. [12]张艳,孙炳华,卢乐平,等.电子支气管镜下高频电治疗支气管结核临床观察[J].临床荟萃,2009,24(20):1806-1807.收稿日期:2016-09-26编辑:姜恒丽㊃2601㊃‘临床荟萃“2016年10月5日第31卷第10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O c t o b e r5,2016,V o l31,N o.10。
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

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试行)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作者: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等一、定义气管支气管结核(tracheobronchial tuberculosis,TBTB)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的黏膜、黏膜下层、平滑肌、软骨及外膜的结核病。
气管支气管结核是结核病的特殊临床类型,属于下呼吸道结核。
气管镜下可直接观察到气管及支气管的黏膜受到侵犯,加之临床上支气管病变多于气管病变,故以往多称之为支气管内膜结核(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EBTB)。
二、流行病学我国尚缺乏气管支气管结核全国性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结核科及呼吸科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近几年来气管支气管结核发现率有明显增多趋势。
国外有学者报道,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0%-40%合并气管支气管结核,其中菌阳患者60%-70%,菌阴患者25%-30%,另外5%—10%患者肺内未发现结核病灶而单纯侵犯气管、支气管。
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多发于青、中年女性,男女比例为1:2~1:3。
由于支气管镜检查为介入性操作而非常规检查手段,因而气管支气管结核流行病学调查实施困难.但气管支气管结核所致的肺功能损害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三、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依赖于对流行病学、病史、临床表现及诸如结核分枝杆菌、胸部影像学(X线、CR、DR及CT)检查、PPD试验及支气管镜等相关检查仔细而全面的分析。
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临床表现往往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具有一定局限性,目前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确诊仍依籁于支气管镜检查及细菌学或病理学证据。
(一)诊断依据1。
临床表现:因症就诊是目前临床上发现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主要途径之一。
典型临床表现可有刺激性剧烈咳嗽、咳痰、咯血及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
气管及中心气道(气管、主支气管和中间段支气管等)狭窄时,咳嗽声如“犬吠”。
部分患者伴有发热、盗汗、消瘦、月经不调等全身症状及变态反应性关节炎、结膜炎等变态反应性表现.临床可闻及肺部哮鸣音、干湿性哕音及呼吸音减弱,出现胸廓不对称、气管偏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试行)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作者: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等一、定义气管支气管结核(tracheobronchial tuberculosis,TBTB)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的黏膜、黏膜下层、平滑肌、软骨及外膜的结核病。
气管支气管结核是结核病的特殊临床类型,属于下呼吸道结核。
气管镜下可直接观察到气管及支气管的黏膜受到侵犯,加之临床上支气管病变多于气管病变,故以往多称之为支气管内膜结核(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EBTB)。
二、流行病学我国尚缺乏气管支气管结核全国性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结核科及呼吸科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近几年来气管支气管结核发现率有明显增多趋势。
国外有学者报道,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0%-40%合并气管支气管结核,其中菌阳患者60%-70%,菌阴患者25%-30%,另外5%-10%患者肺内未发现结核病灶而单纯侵犯气管、支气管。
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多发于青、中年女性,男女比例为1:2~1:3。
由于支气管镜检查为介入性操作而非常规检查手段,因而气管支气管结核流行病学调查实施困难.但气管支气管结核所致的肺功能损害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三、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依赖于对流行病学、病史、临床表现及诸如结核分枝杆菌、胸部影像学(X线、CR、DR及CT)检查、PPD试验及支气管镜等相关检查仔细而全面的分析。
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临床表现往往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具有一定局限性,目前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确诊仍依籁于支气管镜检查及细菌学或病理学证据。
(一)诊断依据1.临床表现:因症就诊是目前临床上发现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主要途径之一。
典型临床表现可有刺激性剧烈咳嗽、咳痰、咯血及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
气管及中心气道(气管、主支气管和中间段支气管等)狭窄时,咳嗽声如“犬吠”。
部分患者伴有发热、盗汗、消瘦、月经不调等全身症状及变态反应性关节炎、结膜炎等变态反应性表现。
临床可闻及肺部哮鸣音、干湿性哕音及呼吸音减弱,出现胸廓不对称、气管偏移等。
少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任何不适,多数因患肺结核等进行辅助检查而发现。
气管支气管结核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部分临床表现缺如,单纯从症状和体征上无法确诊气管支气管结核。
2.影像学:普通X线胸片一般表现为肺结核改变,也可无明显异常。
气管支气管结核合并气道狭窄时可表现为阻塞性肺炎、肺充气不良、肺不张或局限性肺气肿等。
气管、支气管的高分辨率CT、多维重建等影像学技术,对气管、支气管病变部位、范围、合并气道狭窄与否、狭窄程度及狭窄原因等诊断有帮助。
影像学不仅为临床诊断是否需要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做出评估,还可为确诊后制定气道内介入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但误诊率及漏诊率较高。
临床上气管支气管结核的定性诊断和分型诊断等仍需结合痰菌和(或)病理学,并依赖支气管镜检查来确定。
3.痰MTB检查:痰MTB检查阳性是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
痰菌阳性,对于肺部有病灶的患者可确诊肺结核且提示结核具有活动性,但不能区分是肺结核还是气管支气管结核;对于肺部无结核病灶者提示气管支气管结核可能性极大,但尚需进一步检查确诊。
痰菌阴性,尤其是伴有结核病典型临床表现者,不能除外气管支气管结核的存在。
临床表现、影像学等提示气管支气管结核,应首先进行痰抗酸杆菌检查。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涂片法、集菌法检测抗酸杆菌,有条件的单位应进行罗氏培养或快速培养、鉴定培养、培养物DNA测序及药物敏感试验等,以确诊为MTB感染而排除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以及MTB对抗结核药物是否具有耐药性。
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痰抗酸杆菌阳性率较低,加之MTB培养时间较长,过分依赖痰菌检查,往往延迟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诊断并导致误诊、漏诊,故应尽早进行支气管镜检查。
4.支气管镜: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必不可少的确诊手段。
经支气管镜直接观察,留取相关刷片或冲洗液等标本进行MTB相关检查,获取活检组织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等检查,以确定及完善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诊断。
支气管镜检查可直视气管、支气管内病灶情况,观察是否存在气管支气管结核,并判断其类型、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及大致形成原因,了解是否合并所属气道狭窄、闭塞、软化及程度等情况。
气管支气管结核在支气管镜下表现:根据气管支气管结核的发展进程、严重程度和类型等,可表现为气管、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肥厚、糜烂、溃疡、坏死、肉芽肿、瘢痕、管腔狭窄、管腔闭塞、管壁软化及支气管淋巴结瘘等。
5.病理学:经支气管镜可取得气管、支气管病变组织标本,组织病理学表现为渗出、增生及变性3种反应同时存在,发现类上皮细胞、郎汉斯巨细胞、干酪性坏死等有助于结核病的诊断。
病变组织抗酸染色发现抗酸杆菌支持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诊断。
6.PPD试验:PPD试验阳性只能证明机体存在MTB感染,当呈现强阳性时表示机体处于超敏状态,发病风险高,可作为临床诊断结核病的参考指征。
(二)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证临床高度怀疑气管支气管结核存在,应进行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证如下。
1.肺结核患者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与肺部病灶范围、严重程度不相符。
2.肺结核患者抗结核化学治疗后,肺内病变吸收好转,但咳嗽等症状仍无明显改善。
3.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患侧病灶增多、增大,出现支气管播散病灶、张力性空洞。
4.肺结核患者X线胸片等影像学检查提示阻塞性肺炎、肺充气不良、肺不张、局限性肺气肿及多叶段广泛病灶。
5.肺结核患者胸部CT平扫、高分辨率CT、气管及支气管多维重建技术等,提示气管、支气管内壁粗糙、不光滑或伴有叶、段支气管狭窄及闭塞。
6.不明原因慢性持续性咳嗽、咳痰、咯血、喘鸣、声嘶及呼吸困难,尤其是痰抗酸杆菌阳性而肺部无结核病灶。
(三)诊断流程认真重视以下几点并严格遵循诊断流程(图1),才能及时做出气管支气管结核的正确诊断。
图1 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流程1.提高医务人员对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认识。
2.对因慢性刺激性咳嗽、咳嗽、咯血及喘鸣等症状就诊者,尤其是青、中年女性,应高度警惕气管支气管结核。
3.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上述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而不能用原肺部病变解释者,应高度怀疑气管支气管结核存在。
4.对上述高度怀疑支气管结核患者,应先行痰菌及胸部影像学等检查进行大致判断,并尽早实施支气管镜检查。
5.结合支气管镜检查寻找微生物学或病理学确诊证据。
(四)诊断标准1.结核病临床表现及临床治疗反应。
2.痰涂片、集菌抗酸杆菌阳性,最好是培养MTB阳性。
3.影像学改变。
4.PPD试验阳性。
5.支气管镜下直视的气管、支气管典型病变。
6.支气管刷片或支气管冲洗液抗酸杆菌阳性。
7.经支气管镜活检组织提示结核性病理改变。
具备上述5 +6、5+7、5+2为确诊标准,1+2+3、1+3 +4、2+3、3+4、5、6、7为高度疑诊标准。
(五)分型由于结核病的病理特点可同时表现为渗出、增生及变性坏死等不同改变,支气管镜下有时可以表现为2种以上不同病理类型特征,随着疾病转归其镜下改变也可大不相同。
依据支气管镜下观察到的主要大体改变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分为以下类型。
1.Ⅰ型(炎症浸润型):病变以充血及水肿为主。
表现为气管、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病变局部黏膜表面见灰白色粟粒状结节,气道黏膜下组织肿胀而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图2)。
此型在支气管黏膜处刷检涂片有较高的抗酸杆菌检出率,活检可见支气管组织中以炎症细胞浸润为主,属结核病变早期组织学改变。
2.Ⅱ型(溃疡坏死型):病变以局部溃疡及坏死为主。
表现为病变区域在充血、水肿的基础上,局部出现边缘不整、深浅不一的溃疡,溃疡表面常有灰白色于酪样坏死物覆盖,溃疡深度随病变轻重各异,轻者仅局限于黏膜层,重者可深达黏膜下层,并可导致气管、支气管软骨的破坏,病变区域触之易出血(图3)。
此型抗酸杆菌检出率亦较高,属结核病变损伤的明显期。
3.Ⅲ型(肉芽增殖型):病变以局部肉芽组织增生为主。
气管、支气管黏膜的充血、水肿减轻,黏膜的溃疡面开始修复,病变明显处可见肉芽组织增生,表面可见坏死物,增生肉芽组织将管腔部分阻塞(图4)。
此时组织学改变处于结核病变损伤向修复期的过渡阶段,活检常可见到较典型的类上皮细胞、多核巨细胞及朗汉斯巨细胞。
4.Ⅳ型(瘢痕狭窄型):病变以瘢痕形成、管腔狭窄或闭塞为主。
气管、支气管黏膜组织被增生的纤维组织取代,形成瘢痕,纤维组织增生及瘢痕挛缩导致所累及的支气管管腔狭窄(图5)或闭塞(图6)。
此型病变结核趋于稳定或痊愈,刷检查找抗酸杆菌多为阴性,组织活检也多无异常发现。
5.Ⅴ型(管壁软化型):受累的气管、支气管软骨环因破坏而缺失或断裂,因失去支撑结构导致气管、支气管管腔塌陷,并形成不同程度的阻塞,尤以呼气相及胸内压增高时明显,病变远端支气管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支气管扩张(图7,8)。
本型患者确诊时,结核病变多已稳定或痊愈,可表现为反复非特异性感染。
6.Ⅵ型(淋巴结瘘型):纵隔或肺门淋巴结结核破溃入气道形成支气管淋巴结瘘。
淋巴结结核破溃前期表现为局部支气管因淋巴结结核外压、侵袭导致的黏膜充血、水肿、粗糙及管腔狭窄;破溃期表现为淋巴结破溃人支气管,局部溃疡形成,白色干酪样坏死物溢入支气管管腔,瘘口周围组织充血水肿;破溃后期表现为炎症消失,组织修复,瘘口肉芽肿形成,瘘口愈合闭塞,局部遗留有炭末沉着(图9,10)。
图2炎症浸润型图3溃疡坏死型图4肉芽增殖型图5瘢痕狭窄型(管腔狭窄)图6瘢痕狭窄型(管腔闭塞)图7管壁软化型(近端)图8管壁软化型(远端)图9淋巴结瘘型(破溃期)图10淋巴结瘘型(破溃后期)(六)分期依据患者临床和支气管镜下表现结合痰菌及治疗情况,气管支气管结核可分为临床活动期、好转期及稳定期。
临床活动期:具有气管支气管结核临床表现,支气管镜下为上述Ⅰ-Ⅲ及Ⅵ型改变,存在MTB或结核性病理改变,未经抗结核药物化学治疗及介入治疗或治疗未满疗程。
临床好转期:具上述活动期特点,经正规药物及介入治疗后上述表现有改善但治疗尚未结束。
临床稳定期:上述病变经正规抗结核药物化学治疗满疗程,镜下Ⅰ~Ⅲ及Ⅵ型改变改善、消失或形成Ⅳ、Ⅴ型改变。
(七)命名为便于明确诊断、合理治疗、规范措施选择及临床交流等需要,气管支气管结核具体做如下命名。
1.病因加病变具体解剖部位命名法,气管结核(tracheatuberculosis,TTB)、左或右主支气管结核(bronchailtuberculosis,BTB)、叶支气管结核(lobe bronchail tuberculosis,LBTB)、段支气管结核(segmental bronchail tuberculosis,SBTB)等,如:气管下段结核、左主支气管结核、左上叶支气管结核、右下叶背段支气管结核。
2.在上述命名基础上,结合支气管镜下表现、临床分期、并发症、痰菌、初复治及耐药情况等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