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

合集下载

伟人事迹李四光

伟人事迹李四光
李四光身上有着我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所必备的以身许国、刻苦钻研的精神。1949年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即,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然而做好回国准备时却被伦敦的朋友告知,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其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职务,否则将被扣留。李四光当机立断,只身离开伦敦来到法国。两星期之后,夫妇二人在巴塞尔买了从意大利开往香港的船票,于1949年12月启程秘密回国,直到1950年5月6日,李四光终于到了北京,投身到了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之中,根据李四光提出的理论,我国的石油大会战获得成功,成功发现了大油田,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使国家拜托了石油需要大量进口的被动局面,有力地支援了新中国的国家建设。
李四光先生在旧社会走过的道路,尽管有些曲折和坎坷,但他毕生努力的方向和最终达到的高度,以及对祖国和人民做出的贡献,在当代中国科技界、知识界,的确是一面旗帜,无愧于党和人民给予的高度评价。他作为革命先驱者敢于向旧事物挑战的精神,作为教育家诲人不倦、孜孜追求的品德,作为事业家从人民需要出发强烈的责任感,和作为一位地质学家在科学实践中贯穿了前面所说的革命、育人、为人三者辩证统一的科学思想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像任何一位思想家一样,不仅留给我们许多还要去认识、去判断、去解决的地质问题,而且也留给我们认识、判断、解决的思想。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去铭记。
伟人事迹李四光
李四光先生是原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他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

李四光

李四光

国旗下的讲话是李四光生辰:1889年忌日:1971年4月29日地区:湖北省黄冈县职业:地质科学家李四光推翻洋人的断言石迹耿千秋毕生作写照李四光早年为悼念一个好学生曾写过此诗,亦为其毕生从事地质科学研究的光辉写照。

崎岖五岭路,嗟君从我游。

峰峦隐复见,环绕湘水头。

风云忽变色,瘴疠蒙金瓯。

山兮复何在,石迹耿千秋。

李四光,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者和领导人。

他毕生从事地质科学的研究和教育事业,成就卓著,蜚声海内外,是我国冰川学研究的奠基人。

他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生平■他是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

孙中山送他八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

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

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1904年,李四光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派到日本留学。

他在日本接受了革命思想,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

孙中山赞赏李四光的志向:“你年纪这样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气。

”还送给他八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1910年,李四光从日本学成回国。

武昌起义后,他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又当选为实业部部长。

袁世凯上台后,革命党人受到排挤,李四光再次离开祖国,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

1918年,获得硕士学位的李四光决意回国效力。

途中,为了解十月革命后的俄国,还特地取道莫斯科。

■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接到密令,要李四光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新中国的政协委员职务,否则予以扣留……从1920年起,李四光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又到南京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

他带领学生和研究人员常年奔波野外,跋山涉水,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川。

中国现代地质学家:李四光人物简介

中国现代地质学家:李四光人物简介
• 他在科研工作中始终坚持严谨的态度 • 勤奋刻苦,不畏艰难,不断追求科学真理
李四光对后人的启示与教诲
李四光的事迹启示我们要热爱祖国,献身科学事业
• 他热爱祖国,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 我们应该学习他的精神,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做出贡献
李四光的治学态度启示我们要严谨治学,勤奋刻苦
• 他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勤奋刻苦 • 我们应该学习他的精神,为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李四光的构造地层学在石油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 为石油地质勘探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 • 有助于提高石油地质勘探的效率
李四光石油地质研究的影响与价值
李四光的石油地质研究对国际石油地质学的影响
• 李四光的理论在国际石油地质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为国际石油地质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四光的石油地质研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四光的地壳构造理论为中国地质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他的理论为中国地质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为中国地质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02
李四光的地壳构造理论
李四光的地壳构造理论概述
李四光的地壳构造理论主要包括
• 地壳波浪状运动 • 构造地层学 • 地壳演化
李四光的地壳构造理论是中国现代地质学的奠基之作
CREATE TOGETHER
DOCS
DOCS SMART CREATE
中国现代地质学家:李四光人物简介
01
李四光的生平与成就
李四光的出生背景与成长经历
李四光回国后投身地质事业
• 1927年回国 -先后在中山大学、清华大学任教 • 开始了他的地质学研究生涯
李四光出生于1899年
• 中国湖北省黄冈市 • 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 • 早年在家乡接受教育

李四光人物生平

李四光人物生平

李四光人物生平李四光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领导人。

李四光1889~1971年,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造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

他以独到的学术见解创立的地质力学,不仅圆满地解决了各种地质构造型式的形成机制,而且成功地指导了找矿工作。

根据他的理论,我国相继发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等重要油田,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国际上他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李四光在农村生活了近14个年头。

从五六岁起,他就在父亲教书的私塾里读书,还要帮着母亲打柴、舂米、推磨、提水……,艰苦的生活培养了他刻苦奋斗的精神和倔强的性格。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之后,洋务派兴起,湖北办起了许多新学堂,以讲新学而标新立异。

李四光被深深地吸引,他只身前去投考,以优异成绩被录取。

在新学堂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由于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被省里选作官费留学生,送到日本学造船。

李四光在日本度过了7年,在那里,他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

李四光回国后第二年,辛亥革命爆发,他参加了汉口的保卫战,作为新被任命的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他亲自组织码头工人和人力车夫运军火、上前线。

随后,他被选为湖北军政府实业。

正当李四光准备大干一番事业之时,辛亥革命失败了。

他发愤专心于科学技术的研究,走“科学救国”之路。

他去英国留学,先是学采矿,以后转到地质。

他祈盼着有一天,得见政治清明之世,为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留学生活并不轻松。

为了维持不断上涨的学费,李四光假期到矿山去做工。

在伯明翰大学的6年里,他不仅专业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熟练地掌握了英语,先后获得了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毕业后,他婉言拒绝了一家矿山的高薪聘请,接受了蔡元培先生的邀请,回到祖国,在北京大学地质系担任教授。

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名字真正为普通大众所熟知是在唐山大地震之后。

那次大灾发生后,坊间流传着李四光能够预测预报地震的说法,据说李四光曾经提醒从事地震研究的科研人员要注意河北河间、沧州,要注意渤海,要注意云南通海,要注意四川炉霍,要注意云南的彝良大关,要注意松潘,要注意唐山等等,这些被李四光点了名的地方后来大都发生了地震,不过,李四光是不是讲过这番话,何时讲这番话至今众说纷纭,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李四光主张地震是可以预测的。

李四光

李四光

李四光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谢谢观看!
作者 X班XXXX


创立地质力学,并以 此从理论上推翻了 “中国贫油论” 。 建国后担任地质部部 长,上世纪50—60年 代亲自主持石油普查 勘探工作,先后发现 了大庆、胜利等多个 大油田 。 首次在中国境内发现 第四纪冰川遗迹,开 创我国冰川学研究。 地震预报方面,提出 过地应力测量的概念。 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 地质工作奠基人。
中国著名地质学家
—李四光

李四光 1889年—1971年
李四光,中国地质事 业的奠基者和领导人。 他毕生从事地质科学 的研究和教育事业, 成就卓著,蜚声海内 外,是我国冰川学研 究的奠基人。他独创 的地质力学理论,为 我国的地质、石油勘 探和建设事业以及地 震预测做出了巨大贡 献。
主要贡献



建言领袖
为国找油
1952年,李四光同周恩来总理在一起 毛主席接见李Hale Waihona Puke 光建言领袖
为国找油
1953年,新中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但国内“工业血液”石油却十分 短缺,而“中国贫油论”、“东北贫油论”是当时国内外流行的观点。 “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没有石油都转不 动啊!”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说。 1953年底,毛邀请了李四光到中南海菊香书屋。 “主席、总理,我认为我国天然石油的前景是很好的。” 李四光对毛泽 东等人说:“只要具备了这些条件,不管是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不管 是海相、陆相,都可以形成石油。” 随后,中央政府就李四光的建议作出重 大决定:开展全国找油工作,李四光任 石油普查委员会主任。 李四光的“物探先行”的决策,在日后 的找油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努力,地质部和石油部终于 在国庆10周年前突破一个大型油气田— —大庆油田。 发现大庆油田之后,李四光指挥石油队 伍南下,沿新华夏系沉降带向华北、江 汉和北部湾推进,相继发现了胜利、大 港和江汉等油田。此间,李四光亲自选 定华北、江汉平原的突破点和关键井位 并打出高产油流。

李四光的故事3篇

李四光的故事3篇

李四光的故事李四光的故事(一):李四光小时候的故事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他是我国地球学和地质学的奠基人,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四光是湖北黄冈人,原名李仲揆(ku í).14岁那年,因他学业优秀,被保送去日本学习.在填写出国护照时,他把年龄"十四"误填入姓名栏里.怎样办?李仲揆灵机一动,把"十"加几笔成了"李"字.一看,名叫"李四",又太俗气了;又在后面加了一个"光"字.从此,他开始叫"李四光".李四光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兄弟姐妹7人,爷爷又卧床不起.父亲是教书先生,收入微薄,妈妈一人种田,日子很艰难.李四光排行老二,年岁很小,但十分懂事.他平时看到妈妈一人干活,心里难过,就千方百计帮忙妈妈干活.打柴,舂(chōng)米、推磨、扫地、提水、放羊、割草等,几乎样样事情都能干。

天刚亮,他就起床,把水缸装得的;上山砍柴,总要挑得满满的才回家.李四光从小爱动脑.他帮妈妈舂米,用脚踩踏板,人小踩不动,他动脑筋用绳子绑在石杵那一头的踏板上,当脚往下踩时,同时用手使劲拉绳子,这样石杵就动起了.他和小朋友去荷塘采藕,小伙伴大多嘻嘻哈哈,打闹取乐,半天只能采几节断藕带回家.而李四光精明能干,他先顺叶踩到藕,再用脚留意地探出藕的方向,然后依着它生长的方向一点点把泥踩去,收获一根根完整的鲜藕.之后,李四光独自一人到武昌,报考官办小学堂.考试发榜,李四光名列第一,在小学堂,他勤奋攻读,刻苦钻研,成为小学堂一位优等生.14岁那年,他被学校保送到日本深造.在日本上大学期间,他对地质学发生了兴趣,立志探索地质构造的奥秘.几十年后,他在地质构造上悉心研究,提出了地质力学的构造理论,并用这个理论去寻找石油天然气资源、矿产,预测地震,开发地热,在中国地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李四光的故事(二):李四光(1889-1971),中国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

在20年代,他首先发现了我国存在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提出了地质力学的构造理论。

李四光的成长故事

李四光的成长故事

李四光的成长故事李四光(1889—1971),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造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

他以独到的学术见解创立的地质力学,不仅圆满地解决了各种地质构造型式的形成机制,而且成功地指导了找矿工作。

根据他的理论,我国相继发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等重要油田,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国际上他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在我国湖北省武汉市的东南方,紧靠长江北岸有一个叫黄冈的地方,这里山川秀丽,人杰地灵,是历代州府所在地,史称黄州。

1889年10月26日,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李四光,就出生在黄冈县城北大约25公里的一个叫下张家湾的小村庄。

李四光童年的时候,家庭生活是非常艰辛的。

一家数口仅靠父亲办私塾收缴学生的一点学费来勉强维持,如果遇上灾荒年,私塾的学生少了,就有断粮断炊的危险,不得已时也只好从当地的地主家里租借。

所以,李四光的母亲也经常纺线织布,换些零用钱。

特别是李四光的父亲为人耿直,爱打抱不平,曾经因与黄冈的革命党人有来往而被迫逃离家乡,去南京躲了一年多,家庭生活就更加艰难。

这一切,对童年的李四光影响很大。

当他50多岁的时候,还不时想起幼年的苦难,深为自己的父母所忍受的种种苦楚而痛心。

正是在这个家庭的影响下,李四光从小就养成了勤劳的习惯。

他常常帮着妈妈打柴、舂米、推磨、扫地、提水、放羊、割草等,几乎样样事情都能干。

李四光的父亲李卓侯是秀才,思想进步,学识渊博,一生热心乡村教育事业,为黄冈培育了不少人才。

他原在新庙开设了一个私塾,后又将其改为学堂,并自任堂长。

由于他的学堂在鄂东一带很有名气,过了几年,县里将他的学堂改为公立,称“东乡小学”,并任命他为校长。

他为人正直,口才甚好,学生很喜欢听他讲课。

李四光6岁时到父亲的私塾里,随父亲念书。

李四光学习的时候,刻苦认真,勤奋用功。

每天从早到晚,朗读、背诵、练字、作文忙个不停。

他不贪玩,老师不在的时候,依然能独自学习,而不像别的孩子一样,爬桌子,踩凳子,闹翻了天。

李四光的故事简短30字

李四光的故事简短30字

李四光的故事简短30字
摘要:
1.介绍李四光的生平背景
2.阐述李四光的学术成就
3.分析李四光对中国科学事业的贡献
4.总结李四光的故事对我们的启示
正文:
李四光(1907-1987),原名李瑞,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

他在地质力学、地震预测、第四纪冰川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世界性的学术成果。

李四光生于湖北黄冈一个贫苦家庭,自幼勤奋好学,立志为国家繁荣富强做出贡献。

1923年,他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后转入地质系,成为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的弟子。

在留学日本期间,他深入研究了地质力学,并将其应用于我国的地质研究。

李四光在我国地质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部长等职务,领导并组织了一系列地质勘查工作,发现了大庆、胜利、辽河等大油田,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他在地震预测和第四纪冰川研究方面的成果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李四光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还是一位忠诚的爱国者。

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积极参与抗日宣传活动,带领地质队伍在后方开展勘查工作,为祖国的复兴储备资源。

新中国成立后,他致力于地质事业的开拓与发展,为我国的现
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四光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他一生勤奋好学,追求真理,锲而不舍,成为了一代科学巨匠。

他矢志报国,严谨治学,展现了一位知识分子的崇高精神。

李四光的一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激励着我们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