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练习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练习.doc

九年级历史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练习.doc

人教九年级历史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练习含答案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2课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2课1.1928年后,苏联为实现工业化重点发展的是()A.农业B.重工业C.轻工业D.商业2.苏联的成立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苏联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时间和标志是()A.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B.1922年苏联成立C.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D.1937年农业集体化3.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是在()A.十月革命后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C.苏联成立后D.两个五年计划后4.苏联新经济政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A.把大型工矿企业交给国家经营B.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C.实行全国电气化D.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5.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A.1919年B.1921年C.1928年D.1933年6.苏联基本上完成农业集体化的时间是()A.1928年B.1933年C.1937年D.1945年7.苏维埃国家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时间是()A.十月革命胜利后的1918年B.内战结束后的1921年C.苏联成立时的1922年D.列宁逝世后的1924年8.1940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的是()A.德国B.英国C.法国D.苏联9.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建立的时间是()A.1917年B.1919年C.1920年D.1922年10.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首先加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国家有()①白俄罗斯②哈萨克③立陶宛④俄罗斯联邦⑤乌克兰⑥外高加索联邦A.①④⑤⑥B.①③④⑤C.①③④⑥D.②④⑤⑥11.在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以后,苏俄进入了和平建设的时期,此时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B.颁布新宪法C.恢复经济D.开展外交工作12.下列关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国家B.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C.是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方针D.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13.1922年,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成立了苏联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当时加入联盟的有、、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中考历史 世界历史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专项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中考历史 世界历史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专项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世界历史-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无论从哪个方面看,罗曼诺夫王朝最后一个沙皇尼古拉二世都远远比不上他那些伟大的祖先。

”尼古拉二世的专制统治是被哪场革命推翻的()A.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B.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C. 法国大革命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社会主义社会曾经是过去几代人的梦想。

然而,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梦想变成现实的社会主义革命是()A. 巴黎公社B. 俄国二月革命 C. 俄国十月革命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3.苏联刚成立时的加盟共和国不包括()A. 俄罗斯联邦B. 乌克兰 C. 白俄罗斯 D. 亚美尼亚4.苏联工业总产值由1927年的世界第5位上升到1937年的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大约2%上升到大约10%。

这说明()①苏联执行了工业化方针②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③苏联由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国④苏联继续实施了新经济政策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5.在苏俄实行某一政策后,农民可以公开售卖他们的产品,零售店和雇工少于20人的小工厂又可以在私营企业主的经营下营业,重工业、银行和矿山仍然保留在政府手中。

由此可见当时苏俄实行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自由放任政策6.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1928—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1928年1932年1937年年份项目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工业生产总值5 3 2 2 1机器制造业 4 2 1 2 1拖拉机 4 2 1 2 1电力10 7 4 3 2石油 3 2 1 2 1钢 5 5 4 3 2①计划经济取得伟大成就②斯大林模式具有优越性③重工业发展速度快④农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A. 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7.十月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开创的革命道路相比较,最突出的特点是()A. 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 B.走由中心城市突破,进而扩展到农村的道路C.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 受到帝国主义的干涉8.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测试题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测试题 新人教版

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在斯大林的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1928—1937年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与此同时,加快了实现农业集体化的步伐。

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也称为“斯大林模式”。

例题1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主要有()①允许多种经济并存②优先发展重工业③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④大力发展商品经济A.①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主要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答案B。

例题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令世界惊讶和赞叹,其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这一成就得益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斯大林模式C.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D.戈尔巴乔夫改革答案:B解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这一成就得益于斯大林模式,答案B。

1. 以下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属于斯大林实施的是()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行新经济政策C.成立苏联D.实行五年计划2. 下列符合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情况的是:()A.重工业由外国资本家经营B.市场经济繁荣C.经济危机严重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3.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虽然使苏联取得巨大的建设成就,但这一模式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的弊端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B.排斥市场调节C.权力高度集中D.民主法制健全4. 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直接促成这一飞跃的是A.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模式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农业集体化1.D 解析:斯大林在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实现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答案D。

2.D 解析:斯大林领导下,苏联进行工业化建设,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答案D。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含解析) 新人教版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选择题1.如今我们纪念十月革命的理由不正确的是()A. 推动了马列主义在世界的传播B. 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 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D. 是一次农民阶级领导的伟大革命。

【答案】D【解析】略2.“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

”这几个片段组合在一起描述的是下列哪个国家的历史A. 德国B. 苏联C. 美国D. 中国【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苏联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依据材料“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

斯大林在位时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抵挡住了德国的进攻,在莫斯科保卫战中打败了德国“无敌神话”的传说,鼓舞了反法西斯国家胜利的信心。

为赢得二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

由此可知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运动的说法,不恰当的是A. 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B. 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D.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全面失败【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运动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A项正确,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B项正确,1917年爆发了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项正确,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D项错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了巨大挫折,但中国却找到了一条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正沿着这条道路健康的发展,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运动全面失败,本题选D 。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相关中考题)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相关中考题)

中考历史试题集锦: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011·福州)从“l917年”、“列宁”、“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信息可以联想到的是A.俄国十月革命 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解析:俄国十月革命是由列宁领导的,发生于彼得格勒,时间是1917年11月7日(俄历十月10月25日),故选A。

◆(2011·襄阳)1917年,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是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2011·福建龙岩)18.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CA.巴黎公社B.俄国二月革命C.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11·泰安)5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是A.巴黎公社B.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C.十月革命D.俄国二月革命◆(2011·泸州)19.“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是因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发生而名扬世界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B.凡尔登战役C.攻占巴士底狱。

D.莫斯科保卫战解析: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的炮声为信号开始的;凡尔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在法国的一次重大战役,时间是1916年2月开始,历时10月之久,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攻占巴士底狱发生于1789年7月14日,是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莫斯科保卫战发生于1941年10月到12月,最终苏联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011·阜新)12.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利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A.俄国十月革命B.罗马尼亚革命C.法国大革命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011·张家界)16.创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是发生于1917年的A.巴黎公社B.德国十一月革命C.法国大革命D.俄国十月革命◆(2011·菏泽)15.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有直接关系的事件是A.巴黎公社B.十月革命C.科索沃战争D.斯大林模式◆(2011·雅安)21.人类历史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的历史事件是A.巴黎公社的成立B.俄国二月革命的胜利C.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D.苏联的成立解析:巴黎公社只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十月革命的胜利后才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国二月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它推翻了沙皇长达370年的专制统治;苏联成立于1922年12月。

中考复习九年级历史《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中考复习九年级历史《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中考复习九年级历史《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命题点一革命类1.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A.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B.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 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 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2.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它对中国革命的最主要影响是()A. 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寻求救国道路B.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C. 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民族解放道路D. 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命题点二人物类3.列宁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

他的主要贡献是()A. 起草了《共产党宣言》B. 领导了十月革命C. 建立了巴黎公社D. 制定了苏联新宪法命题点三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4. 1921年,苏俄政府公布《租借条例》,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公民、合作社和其他联合组织。

这反映了当时苏俄正在实施()A. 新经济政策B. 斯大林模式C. 赫鲁晓夫改革D. 戈尔巴乔夫改革命题点四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弊端5.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的某种政治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说,成绩是辉煌的,但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成功的。

该模式是指()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新经济政策C. 斯大林模式D. 罗斯福新政答案命题点一革命类1. A【解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

根据所学可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由此可以排除B、C两项;俄国十月革命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现实,D项说法错误。

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 C【解析】本题考查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给一直在不断探索救国之路的中国人提供了一条新的救国之路。

选项A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寻求救国道路始于鸦片战争后;选项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和选项D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是五四运动。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全册练习题(有答案) 第2课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全册练习题(有答案) 第2课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2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选择题1. 1921年,苏俄农民谢廖沙说:“我交了粮食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

多打粮就能多得粮,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生活也好了。

”谢廖沙的话反映的是苏俄政府实施的(D)A.第一个五年计划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余粮收集制D.新经济政策2.苏联第一、二个五年计划取得的巨大成就是(C)A.完成了中小企业国有化B.实现了农业现代化C.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D.废除了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3.社会主义在苏联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B)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成功B.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4.1936年《苏联宪法》规定苏联的国家性质是(B)A.独立国家联合体B.工农社会主义国家C.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D.工农共产主义国家5.苏联一切社会团体和国家机构的领导核心是(A)A.苏联共产党B.俄国社会民主党C.苏维埃政权D.俄国社会革命党二、综合题6.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

在此期间,苏联创造了世界工业发展的奇迹,发展的速度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十几倍,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请结合所学知识,(1)1928—1937年,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实施第一、二个五年计划,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2)苏联工业化采取了优先发展冶金、机械、电力、石油、采矿和运输等重工业的方针。

(1分)(2)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实施,苏联工业总产值达到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实现了由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强国的转变。

7.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从此人类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列宁、斯大林是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结果如何?列宁的探索:实施“新经济政策”。

用粮食税代替余量收集制,允许私人经营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配给制,允许自由贸易。

结果: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社会也稳定了。

斯大林的探索:1928年至1937年先后实施两个五年计划,采列宁向农民解释“粮食税”政策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三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_《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同步练习题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三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_《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同步练习题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同步练习题附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都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掀起巨大的浪花。

“浪花”的主要不同表现在()A. 建立的社会制度 B.革命进行的方式C.人民群众的参与 D.旧统治的结束2.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包括()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③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④鼓舞了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

这“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指的是A.苏联模式、国家干预模式B.新经济政策、新政C.斯大林模式、国家干预模式D.苏联模式、新政4.1920年,苏俄内战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于是,苏俄从第二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当时的最高领导人是()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5.某小论文的内容,主要是“宣扬人道的社会主义、放弃一党制、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可见,该文的主题是()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B.斯大林模式的形成C.赫鲁晓夫上台执政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6.前苏联有一个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

”伊万说:“那就煮。

”老婆说:“没锅。

”伊万说:“那就烤。

”老婆说:“没有柴。

”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

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反映的是()A.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B.个人崇拜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C.新经济政策恢复自由贸易的后果D.斯大林模式的弊端7.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对20世纪历史进程产生深刻影响的历史事件是()A.俄国农奴制改革 B.俄国二月革命C.戈尔巴乔夫改革 D.俄国十月革命8.下表格是斯大林l926~1940执政时期经济数据,可以看出斯大林执政时期有什么特点A.重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B.人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C.国民经济发展迅速D.经济部门发展严重失调9.某班举行历史辨论会,下图所示为双方辨手的主要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选择题1.1928年后,苏联为实现工业化重点发展的是()A.农业B.重工业C.轻工业 D.商业2.苏联的成立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苏联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时间和标志是()A.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B.1922年苏联成立C.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D.1937年农业集体化3.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是在()A.十月革命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C.苏联成立后 D.两个五年计划后4.苏联新经济政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A.把大型工矿企业交给国家经营B.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C.实行全国电气化D.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5.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A.1919年 B.1921年 C.1928年 D.1933年6.苏联基本上完成农业集体化的时间是()A.1928年 B.1933年 C.1937年 D.1945年7.苏维埃国家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时间是()A.十月革命胜利后的1918年B.内战结束后的1921年C.苏联成立时的1922年D.列宁逝世后的1924年8.1940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的是()A.德国 B.英国C.法国 D.苏联9.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建立的时间是()A.1917年 B.1919年 C.1920年 D.1922年10.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首先加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国家有()①白俄罗斯②哈萨克③立陶宛④俄罗斯联邦⑤乌克兰⑥外高加索联邦A.①④⑤⑥ B.①③④⑤C.①③④⑥ D.②④⑤⑥11.在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以后,苏俄进入了和平建设的时期,此时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颁布新宪法C.恢复经济 D.开展外交工作12.下列关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国家 B.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C是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方针 D.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13.1922年,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成立了苏联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当时加入联盟的有、、乌克兰和白俄罗斯.14.在全国基本实现和的基础上,1936年,苏联通过了,宣布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

15.1924年,逝世后,苏联人民在的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

1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时说:“共产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1)斯大林为什么要重点发展重工业?(2)这种政策对苏联以后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对我们有什么启示?17.列举苏俄(或苏联)在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分别采取的经济政策。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请回答:在“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以后,苏俄开始了什么政策?对苏俄产生了什么影响?19.苏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过众多不同的名字,请列举苏联在发展过程中分别采用的名字,并请同学们简介其由来。

20.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开始了崭新的探索,然而无论苏俄,还是苏联,社会主义探索和建设的道路却是曲折的,在二三十年代社会主义探索的道路上出现了两次重大转折,请分析这两次转折分别出现在哪位领导人时期,其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21.阅读下列材料:斯大林认为,俄国经济落后,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

因此必须高速发展国民经济……他把许多客观经济发展规律视为资本主义范畴的东西予以否定,主张用行政命令、指令性计划的办法加速发展经济……斯大林说,从轻工业开始工业化的道路是一条漫长发展途径,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作法……苏联可以从发展重工业开始自己的工业化……只要发展了重工业就是实现了工业化。

至于轻工业、农业等都是将要的、从属的、为发展重工业效力的部门;各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协调关系无需过多顾及。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十分巨大……1940年的工业总产值比1913年增加六倍多,超过法、英、德,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劳动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国民收入由1913年的210亿卢布增加到1937年的963亿卢布……城市普及了七年制义务教育,农村实行了四年制义务教育……但也存在重大缺陷和问题。

首先是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粮食产量从1925年—1927年间平均每年的7527年,降至二五期间的7290吨……轻工业产值虽然1940年比1913年增加了3.6倍,但同期的重工业却增长了12.4倍。

——摘自徐天新等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卷》请回答:(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最突出的是哪一方面?主要原因是什么?(2)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苏联后来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请回答:(1)材料中,邓小平同志说的“苏联后来僵化的模式”指什么模式?(2)苏联这个模式对苏联产生了什么影响?(3)苏联模式的政治特点导致了什么结果?我们如何才能避免这种现象?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进步,人类告别原始生活,进入农耕时代,又逐步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在向迈向工业化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差异。

请回答:(1)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是从什么事件开始的?是从什么部门开始的?(2)苏联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重点发展的是什么部门?(3)苏联为了实现工业化先后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什么成就?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

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的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

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

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请回答:(1)根据材料分析,上述材料中说的是苏联什么事情?(2)毛泽东评价“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的依据是什么?(3)中国也曾出现过“使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的事件,它是什么?这件事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25.1918年,小明的爷爷要往莫斯科寄包裹,他在收件人地址栏中应该写的国名是()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C.苏联 D.俄罗斯26.下列关于列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领导了著名的十月革命 B.实施新经济政策C.倡导成立了苏联 D.实行五年计划27.关于1940年的苏联,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建成了许多大型工矿企业B.农民在集体农庄劳动生活C.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D.农产品和日用品相当丰富28.下列关于苏联模式,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是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B.重点发展农业和轻工业C.极大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集约化经营,节约资源29.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留给我们有许多启示,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农轻重的比例要协调发展B.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资源的消耗C.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D.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30.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缔造者是()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参考答案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二课对社会主义的探索1.B 点拨: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1928年—1933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2.C 点拨: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苏联在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从此苏联成为社会主义国家.3.D 点拨:在1928到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两个五年计划后,苏联由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变为了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增加.4.B 点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维埃政权主要措施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征集农民手中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新经济政策实行后,农民在向国家交了粮食税以后,余粮归自己支配,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5.C6.C 点拨:为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到1937年,苏联全国完成了农业集体化.7.B 点拨:在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到和平建设时期,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8.D 点拨:在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后,苏联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到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法国,英国,德国,跃居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9.D 点拨:1922年底,在自愿平等前提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10.A 点拨:1922年,苏联成立,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苏联扩大到了15个加盟共和国.11.C 点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经济受到极大的打击,给本来脆弱的俄国经济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再经过三年的艰苦的国内战争,俄国经济面临巨大的考验,所以在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面对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 12.C 点拨: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在1921年,到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联盟,从此进入到社会主义时期.13.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 14.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新宪法;工农15.列宁;斯大林 16.点拨:抓住苏联的社会性质,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来分析此题。

(1)因为苏联受到法西斯侵略的威胁,必须要发展重工业才能实现自保;(2)使苏联很快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迅速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首先发展重工业,使苏联在二战中抵挡住了法西斯德国的猛烈进攻,为苏联的生存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革命形势发生了变化之后,苏联政府没有及时调整工作的重点,出现了一些弊端,即斯大林模式,从长远上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17.在国内战争期间,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特点是高度集中,主要措施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征集农民手中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对中小弄企业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一切生活必须品和食品。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实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和农业集体化政策。

社会主义工业化主要措施是实行了两个五年计划,并重点发展了重工业;农业集体化的主要措施是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一些地方甚至把农民的家禽和家畜等完全收归公有,富农阶级成为集体化过程中的打击和消灭对象。

18.新经济的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同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力下降,社会不稳定的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