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复习信息筛选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阅读ppt课件(13页)

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阅读ppt课件(13页)

二、深入阅读
〔一〕说出以下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作的高等动物。 〔下定义〕 2.笑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反射作用。 〔作诠释〕 3.食物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下定义〕 4.铀,是银白色的金属。〔作诠释) 5.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
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四、互助释疑
1.师友共同讨论并解答复习过程中存在的 疑惑。〔友好提示:围绕说明文的知识点、 考点和选文来讨论〕
2.全班交流释疑。
五、总结归纳
1.师友之间互相谈本节课的收获,然后全 班交流。
2.师友互评。
感谢各位领导、 老师莅临指导!
abc
3.有关亭的艺术性,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亭子是园林景观中的一种建筑小品,它小巧玲珑,造型丰富秀美,给人视觉上的美
感。 B.亭子在整个园林的构景上,使园中景致张弛有致,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愉悦。 C.亭子具有凭眺的艺术功能。人在亭内,凭眺园内诸景,或是远眺湖光山色,有“快
哉〞之感。 D.亭子的原始艺术功能是供人歇脚休息的,也就是它的有用性,并没有其它的审美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成人们熟悉事物的过程来 安排说明顺序。由总到分〔由分而总〕、由主而次、由 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各别到一般〔或由一般 到各别〕、由抽象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 具体〕等。〔一般适用于事理说明文〕
一、巩固基础
7.说明方法
1.举例子 2.分类别 3.列数据 4.列图表
堂。 〔列数字〕 6.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 〔打比方〕 7.在建筑技术上,有好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
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 〔举例子〕 8.按屏屏的…建…造〔材分料类及别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 9.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ppt课件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ppt课件

摹写事物的形状、体貌,使说明的事物更生动、形象、逼真,使人有鲜明深刻的印象。《中国石拱桥》写卢沟桥石柱上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字态万状,惟妙惟肖”,很好地展现了卢沟桥形式的优美。
作诠释:
下定义VS作诠释
下定义”:揭示被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 下定义:甲是乙=乙是甲√,作诠释:甲是乙=乙是甲×。 “作诠释”:解说事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说明顺序
理清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近→远、前→后、左→右、南→北、 低→高…… (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 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结果→原因) ☆逻辑顺序 概括→具体 主要→次要 整体→局部 …… ☆时间顺序: 年代:古→今; ↑ 季节:春→冬; …… (程序顺序:先后安排,如“不倒翁的制作过程”、“蚕茧到成虫的过程”等)
易混知识清单
下定义
作诠释
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
真题演练
三、说明文的语言:
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严密、简明 典型试题: 限制性词语可否删除及其作用。 如:更、大约、估计、常常、估计、大约、也许等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科学的特点。 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 表估计:大约、可能、左右、可算…… 表时间:当时……
说明内容:就是说明了什么,什 么怎么样 。
说明对象:就是说明了什么。
说明特征:就是说明对象的特点。
4
3
练一练
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一幅完美的图画
漂亮、驯良、乖巧
明确下列说明文说明对象的基本特征: 《中国的石拱桥》 《苏州园林》 《松鼠》
01
02
03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说明文信息的筛选与概括 PPT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说明文信息的筛选与概括   PPT
(八下《大自然的语言》)
答案要点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 物候。作为物候学的研究对象,物候就是指动植物等随着气候变 化而在生长、发育、迁徙、繁殖等生命活动方面做出的反应。
(筛选关键词、整合)
(二)通过读课文,你从文中了解了哪些有
关大雁的知识?
(八下《大雁归来》)
参考答案 (1)大雁三月份从南方飞到北方繁殖,十一月份从北方飞 到南方越冬; (2)大雁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 (3)雁队以6只或以6的倍数组成; (4)春天大雁喜欢在沼泽中聚会,大雁的迁徙是全球性的 。
(关键句整合要全面
(三)你能根据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概括石烂 到新生的过程吗? (八下《时间的脚印》)
参考答案 岩石-小石子-砂砾、泥土-沉淀-重压-胶结-新岩石
(答题范围,关键词及先后关系)
四、以文测法,内化能力
(一)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2018·福建中考真题)
1.请简要概括拼爵输入法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6分
现象,你能概括一下“物候”是什么吗?
八下 《时间的脚印》 阅读提示:大量独立成段的单句,有提示重点内容、标
示层次结构等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晰,便于阅读理解。
发现
1.说明文信息的筛选与概括是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 2.说明文信息的筛选与概括题干中往往有“关键语句 ”“概括”“重点内容”等词语出现; 3.说明文信息的筛选与概括需要明确答题范围,找关 键句、中心句,注意提示性的词语(首先、其次、最后) 、分层标点等,再全面归纳、字重码率高,输入效率低;借助互联网
的优势,智能化程度较高;初步具备智能回复功能。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2.文章最后一段是历史学家汤姆马拉尼的评价, 其中包含几层意思?请简要概括(3分)

中考复习说明文信息的筛选与归纳PPT优秀课件下载(15张)

中考复习说明文信息的筛选与归纳PPT优秀课件下载(15张)
说明文信息的筛选与归纳
学习目标:
掌握筛选和归纳说明文信息的一般方法。
信息筛选归纳的常见题型 (1)填写结构图表 (2)概括说明中心 (3)拟写段落标题 (4)诠释词语含义
阅读步骤
• 1、整体阅读 • 2、审明题干 • 3、筛选信息 • 4、归纳答题
阅读与发现一: •作去污剂 •有药用价值 •作饲料、肥料
风筝的现代 意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警句 5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5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53.不断反思自己的弱点,是让自己获得更好成功的优良习惯。 54.垃圾桶哲学:别人不要做的事,我拣来做! 55.不一定要做最大的,但要做最好的. 56.死的方式由上帝决定,活的方式由自己决定! 57.成功是动词,不是名词! 28、年轻是我们拼搏的筹码,不是供我们挥霍的资本。 59、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 60、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61、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篇》 62、孩子:请高看自己一眼,你是最棒的! 63、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64、活鱼会逆水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65、怕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苦的人苦一阵子。 66、有价值的人不是看你能摆平多少人,而是看你能帮助多少人。 67、不可能的事是想出来的,可能的事是做出来的。 68、找不到路不是没有路,路在脚下。 69、幸福源自积德,福报来自行善。 70、盲目的恋爱以微笑开始,以泪滴告终。 71、真正值钱的是分文不用的甜甜的微笑。 72、前面是堵墙,用微笑面对,就变成一座桥。 73、自尊,伟大的人格力量;自爱,维护名誉的金盾。 74、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75、懂得回报爱,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76、读懂责任,读懂使命,读懂感恩方为懂事。 77、不要只会吃奶,要学会吃干粮,尤其是粗茶淡饭。 78、技艺创造价值,本领改变命运。 79、凭本领潇洒就业,靠技艺稳拿高薪。 80、为寻找出路走进校门,为创造生活奔向社会。 81、我不是来龙飞享福的,但,我是为幸福而来龙飞的! 82、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83、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 84、不想当老板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85、志存高远虽励志,脚踏实地才是金。 86、时刻牢记父母的血汗钱来自不易,永远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需要报答。 87、讲孝道读经典培养好人,传知识授技艺打造能人。 88、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89、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90、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91、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92、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93、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 托尔斯泰 94、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95、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96、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 —— 华 梅 97、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 惠特曼 98、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 保 罗 99、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 萧伯纳 10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课件(共115张PPT)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课件(共115张PPT)

常 考 题 型 一
本文或本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回归课本: 《苏州园林》全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有何作用?
全文是按从整体到局部、从总到分、从主到次的逻辑顺 序,对苏州所有园林的特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常 考 题 型 一
本文或本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 本文或本段使用了____说明顺序,先介绍 ____,
空 间 顺 序
《故宫博物院》——介绍太和殿的内部构造 大殿的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
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 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 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 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 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姿多彩,龙身周围还衬托着 流云火焰。
标记词:表时间的词语。(早晚、先后、古今) 注意:并不是有年代,就是时间。
时 间 顺 序
立春之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
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 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 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 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就是 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 春天提前九天。
二 、 答 题 思 路
1.理清说明顺序,首要的任务是读懂文章,逐 段概括内容要点,再看文章可以分为几大部分,每 部分写什么内容,这样之后想想便明确了。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说明文阅读技巧课件(共31页)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说明文阅读技巧课件(共31页)
无牙教研工作室
04 强化训练 综合经典题型强化能力
04 强化训练-1
洞悉宇宙,天眼已开 ①2016年9月25日,是举世瞩目的“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竣工的日子。这只在贵州的群 山之中凝视着宇宙的“天眼”,即将开始追寻宇宙最深邃的过去,搜索地外文明的踪迹。 ②FAST“藏在”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群山环绕的天然喀斯特洼坑里。这个巨大的洼坑本身,就是FAST的三大 创新之一。选择把“天眼”安放在这里,不仅节省了巨额的工程开支,环抱的群山还为“天眼”的观测创造了宁静的 工作环境。 ③“天眼”的工作原理其实跟咱们平时常见的锅式天线差不多,通过抛物面把采集到的信号反射到接收信号的馈源舱 里,再由相应的信号处理系统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只不过,“天眼”有世界级的超大口径,采集的是来自宇宙 的海量信息,而它的大脑,是曙光超级计算机。 ④这只大眼睛是由4450块反射面板拼在一起组成的。与普通的锅式天线相比,它的反射面是个球面。说得再通俗一 些,从侧面看,“天眼”要比普通的锅式天线更深一些。这个巨大的反射面摊开来足有30个足球场那么大。真真是一 口“名副其实”的“大锅”。 ⑤FAST的第二大创新,是为了让这口大锅能更好更精确地采集来自天空中某个区域的信号。首先,这口“大锅”被 “端起来”架在一个周长1600米的环形圈梁上。离开地面的“锅底”上的每一块反射面板都被一根根钢索迁拉着,
1 调动日常积累有关说明文类型的相关知识。
2 阅读文章,把我文章的说明对象及内容,以此判断。
答题模板
公式:说明对象/内容+说明文体+理由 模板:本文从……方面写了……(说明对象/说明内容),因此本文是一篇……(类型) 说明文。
03 例题套练
喝果糖饮料让人更想吃 ①为什么富含果糖的饮料让你想要摄入更多食物? ②一项新的研究发现,饮料中所含糖的类型可能影响人们对食物的需求量。研究人员发现,与饮用含葡萄糖的饮料相 比,当人们饮用含果糖的饮料时,会想吃更多的高热量食物。 ③在这项研究中,24名参与测试者一天喝了含有75克果糖的饮料,另一天则喝了含有同等重量的葡萄糖的饮料。研 究人员还向这些人展示了一些高热量食物的图片,如糖果、饼干、比萨饼和汉堡包,并让他们评估自己的饥饿程度和 想吃多少这类食物。 ④在喝了含果糖的饮料后,参与者描述的饥饿感比喝了葡萄糖饮料后更强烈,而且想吃图片上食物的愿望更迫切。 ⑤研究人员说,果糖和葡萄糖似乎对人们的饥饿感及摄入高热量食物的愿望产生不同影响,这或许是因为这两种糖与 控制饱腹感的激素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研究报告的作者、南加州大学临床医学助理教授凯瑟琳。佩奇说,与葡萄糖 不同的是,“果糖无法刺激像胰岛素这样的激素,而胰岛素能够向脑部传送饱 腹信号”。她说,因此在摄入果糖后, 大脑或许不会接收到让人觉得自己已经吃饱了的信号。 ⑥研究人员还发现,参与者在饮用果糖饮料后,血液中胰岛素的水平比饮用葡萄糖饮料后显著降低。胰岛素水平的高 低或许有助于解释他们对食物做出的不同反应。在此前的研究中,注入胰岛素的啮齿动物 对美食的摄入量减少,在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ppt课件共22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ppt课件共22页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4、阅读《你的唾液贵如金》,结合具体 内容分析本文语言特点。
A、分析说明语言的平实、准确性
B、分析说明语言的生动、准确性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方法归纳
1定性。本文语言平实、准确或生动、准确。 2列举修饰限制性词语、句子或具有比喻拟人
等修辞手法的句子 3分析词语、句子的表达作用,体现语言特点
待”一词语气强烈,写出了我国传统能源结构急
需转变的紧迫性,强调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意义。
如果改为“需要”一词,语气平淡,不能很好地
表现能源结构转变的急迫。原词表达准确、严密。
方法归纳:
1表态:不能替换; 2定性:解释原词意思或带词解释句子; 3定性:解释所换词语意思; 4若替换,句子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 际; 5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示例: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准确。例如“唾液 是消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帮手 ”、“研究 证明,唾液是你宝贵的信息库,是反应你 健康状况的一扇窗。 ”等语句中把“唾液” 比作“帮手 ”“信息库”“窗”,生动、 形象地说明了唾液可以帮助消化、传递珍 贵信息、反应健康状况的重要作用。语言 表达生动、形象。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很可能”有何表达作用?
“至少” 这个词用得准确,它起到限制作用, 强调了经济损失之大, 如果去掉这个词, 意思 变成“我国每年被污染的粮食合计经济损失刚好 是200亿元”,太绝对了,表达就不准确,不严密 了。
“很可能”一词表估计,它说明月球成为人 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不一定能够实现,表达 准确,严密。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ppt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阅读技巧及其训练》ppt课件

《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阅读技巧及其训练》ppt课件
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 1 不可以,
2 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 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 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
1 表态 删还是不删 ,
2 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

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 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 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 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 ××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 ××特点 地位、影响等 ,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 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 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 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 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 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 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 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 倒,
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 从内 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 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 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 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 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 的…… 对象加内容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考试时间10-12分钟,共3道题。 有效答卷共49份。试卷难度较低,偏容易。 2、想达A线,必须拿9-10分。1班人均8.89分; 2班人均8.44分;4班人均:8.2分。 得 10 9 8 7 6 5 4 3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人 23 7 2 10 4 2 0 1 数 3、第1题:D:42人;A:6人;C:1人。85% 第2题:C:36人;A:7人;B:3人;D:3人。73% 第3题:4分:35人;3分:12人;2分:2人。76%
12/1/2018
• 1、D.台风一方面可以缓解高温酷暑,缓解 了电力的紧张程度;同时,当其登陆时, 其陆地下垫面会迅速削弱风速,不但消除 了风害,还可用于风力发电。 • 原文:而且台风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迅 速削弱其风速,因此风害也被大大减轻, 甚至不再成害而可以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 。(第4段) 错因:程度不同
• 2 A.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 甚至大于过。如果没有了台风,人类就会 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 • 原文: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 大的生存危机。(第1段) 错因:程度不同 • B、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目前自然降水已 越来越少,而台风带来的暴雨性降水和风 能资源比重增大。 错因:时间不同 • 原文:未来,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自 然降水将越来越少,(第2段)
任务分配表
范围
1-2段 3-5段 6-8段
9-10 段
小组
1-2组 3-4组 5-6组 7-8组
• 选择题设置选项的错误类型有: • 程度不同、时间不同、速度不同、 • 范围不同、偷换概念等。
六、作业
完成《日常生活中的辐射对 人体有害吗?》剩下的内容。
本课学习目标: 1.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知识。 2.训练筛选关键信息、概括要点的 中考说明文做题技巧。 3.了解中考命题人的出题意图,提 高做题水平,增强做题信心。
•2 D.台风的气压引发地面上无法察觉 的“慢地震”,使地壳中的能量迅速释 放,从而避免产生大型地震。 • 原文:使地壳中的能量逐渐释放,避免 产生大型地震。(第6段) 错因:速度不同
• • • •
2、答题步骤: 审题、读文 定位:快速确定筛选信息的范围; 比较分析各种信息,并准确整合。
圈点勾画
• B.可见光以及频率低于可见光的电磁 波,频率高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损伤人 体。 • 错因:偷换概念 • 原文:所以这一类电磁辐射对人体是 否有害,取决于它们的功率有多高。 • (第4段最后一句)
• • •
• •
五、牛刀小试:我来当考官 1、时间:3分钟看文章,5分钟出题 内容:《垃圾分类》 题目:下列选项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要求:按题目要求,出一个选项,并标示 所设选项的错误类型。 答题格式:我们组的题目出自第_ _ _段, 选项内容为_ _ _ _ ,设置的选项错误类 型是 _ _ _ _。
12/1/2018
本课学习目标: 1.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知识。 2.训练筛选关键信息、概括要点的 中考说明文做题技巧。 3.了解中考命题人的出题意图,提 高做题水平,增强做题信心。
• • • • • •
三、技巧大搜查: 1、时间:8分钟; 内容:摸底测试题(选择题);第3页 形式: (1)自主学习,完成1、2题。(6分钟 (2)小组合作。找出错处。(2分钟) 任务分配:1-2组第1题,3-8组第2题 答题格式:A/B/C/D选项来自第_ _段,原文 的意思是_ _ _ _ ,选项的意思是 _ _ _ _ ,错在_ _ _ _ 。(小组分2分)
一、热身赛:说明文知识大比拼 • 方式:抢答;分值:每题1分。 • 1、说明文的说明顺序:空间、时间、逻辑顺 • 2、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 准确性、科学性、生动形象性
• 3、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有: • 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 • 下定义、打比方、作诠释、列图表、 • 作引用、摹状貌
• • • • • •
• • • •
小结: 选择题设置选项的错误类型有: 程度不同、时间不同、速度不同、 范围不同、偷换概念等。
• • • •
• •
四、中考训练场 1、内容:《日常生活中的辐射对人体 有害吗?》(练习卷1-2页) 自主做题:5分钟(选择题1) 小组讨论:2分钟 展示答案:A/B/C/D选项来自第_ _段, 原文的意思是_ _ _ _ ,选项的意思 是_ _ _ _ ,错在_ _ _ _ 。 (小组分:2分)
4、说明方法的作用: 打比方 具体准确 举例子 具体有力 分类别 生动形象 列1/2018
二、考纲要求:
1.整体把握实用类文本的主要 内容。 2.阅读科技、社科、新闻作品, 筛选信息,概括要点。 3.运用科技、社科、新闻作品 中的信息解决相关问题。
摸底测试结果反馈:
中考例题解析:
(2011)1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B.如果人类消灭了沙尘暴及沙漠干旱地区,也 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一切物种, 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原文:绝灭了适应干旱气候一切物种。
• 错因:范围扩大
(2012年)1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错因:偷换概念 (3分) C.“毒胶囊”的毒性难以检测,原因是工业用鞣制 试剂不纯,不可避免地含有六价铬,以及三价铬和 六价铬在使用和保存中可以互相转化。 原文:准确评估工业明胶的健康风险比较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