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水电代谢紊乱知识点与习题

合集下载

病理生理学简答题

病理生理学简答题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低渗性脱水引起休克和脱水貌的机制?休克由于丢失的主要是细胞外液,严重者细胞外液将显著减少,同时由于处于低渗状态,导致水分向细胞内渗透,进一步减少细胞外液量,并且因为液体的转移,致使血容量进一步减少,故容易发生低血容量型休克。

脱水貌由于血容量减少,组织间液向血管内转移,使组织间液减少更为明显,因而患者皮肤弹性减退,眼窝和婴幼儿囟门凹陷。

2.为什么高渗性脱水易发热?高渗性脱水时由于细胞外液高渗,可使渗透压相对较低的细胞内液向细胞外转移,引起细胞脱水,此时汗腺细胞中水减少,则导致排汗困难,机体热量无法由此散发,引起发热。

3.高钾和低钾引起肌无力的机制?低钾血症时出现超极化阻滞,其机制根椐Nernst方程, Em≈59.5lg [K+]e/[K+]I,[K+]e减小,Em负值增大,Em至Et间的距离加大,兴奋性降低。

轻者肌无力,重者肌麻痹,被称为超极化阻滞。

高钾血症时出现去极化阻滞,高钾血症使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变小,按Nernst方程,静息膜电位负值变小,与阈电位的差距缩小,兴奋性升高。

但当静息膜电位达到-55至-60mv时,快Na+通道失活,兴奋性反下降,被称为“去极化阻滞”。

4.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对心肌收缩分别有什么影响?5.什么是反常性酸性尿和反常性碱性尿?低钾血症时,细胞外液K+浓度减少,此时细胞内液K+外出,而细胞外液H+内移,引起细胞外液碱中毒,肾小管上皮细胞内K+浓度降低,H+浓度增高,造成肾小管K+-Na+交换减弱而Na+-H+交换加强,尿排K+减少,排H+增多,加重代谢性碱中毒,且尿液呈酸性。

高钾血症时,细胞外液K+浓度升高,此时细胞外液K+内移,而细胞内液H+外移,引起细胞外液酸中毒,肾小管上皮细胞内K+浓度增高,H+浓度降低,造成肾小管K+-Na+交换增强而Na+-H+交换减弱,尿排K+增多,排H+减少,加重代谢性酸中毒,且尿液呈碱性。

6.机体优先维持血容量细胞外液容量的变化可以影响机体对渗透压变化的敏感性。

病理生理学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试题和答案

病理生理学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试题和答案

28.高渗性脱水时体内出现:
D.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310mmol/L,
A.细胞内液减少,细胞外液明显增多
血钠<150mmol/L
B.细胞内液减少,细胞外液正常
E.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310mmol/L,
C.细胞内液明显减少,细胞外液也减少
血钠>150mmol/L
D.细胞内液明显增多,细胞外液明显减少
20.水的生理功能有:
D.120mmol/L
A.良好溶剂
B.调节体温
E.130mmol/L
C.生化反应场所 D.润滑作用
15.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低于:
E.以上都有
A.140mmol/L
21.全身性水肿患者出现:
B.135mmol/L
A.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
C.130mmol/L
B.血钠浓度正常的细胞外液增多
D.兴奋性降低,传导性降低,自律性升高,
D.Em 负值↑,Et↑,Em-Et 距离↑
收缩性降低
E.Em 负值↓,Et 不变,Em-Et 距离↓
E.兴奋性先高后低,传导性降低,自律性
57.关于钾代谢紊乱错误的说法是:
降低,收缩性降低
A.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为低钾血症 60.低钾血症对酸碱平衡的影响是:
D.125mmol/L
C.伴有细胞外液增多的高钠血症
E.120mmol/L
D.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高钠血症
16.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也可称为:
E.伴有细胞外液增多的低钠血症
A.原发性脱水 B.慢性水中毒
22.低渗性脱水的特征是:
C.等渗性脱水 D.高渗性脱水
A.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310mmol/L,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试题库及答案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试题库及答案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试题库及答案一、A 型题1.体液中各部分间渗透压关系是A.细胞内高于细胞外B.细胞内低于细胞外C.血浆低于组织间液D.组织间液低于细胞内液E.细胞内外液基本相等[答案]E[题解]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成分虽有明显差异,若按毫摩尔浓度表示,细胞内液电解质总量大于细胞外液,但由于细胞内液含二价离子和蛋白质较多,这样细胞内外所产生的离子数目基本上相等,而渗透压大小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

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以总渗透量压计算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仍基本上相等。

2.细胞内外液渗透压的平衡主要靠哪一物质的移动来维持A、Na+B、K+C、CI-D、葡萄糖E、水[答案]E[题解]细胞内外液渗透压的平衡主要水的移动来维持3.组织间液和血浆两者含量的主要差别是A.Na+B.K+C.有机酸D.蛋白质E.尿素[答案]D[题解]组织间液和血浆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浆含有较高的蛋白质(7%),而细胞间液含蛋白质仅为0.05%~0.35%,这与蛋白质不易透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间液有关。

4.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是A白蛋白B.球蛋白C.Na+D.K+E.尿素[答案]C[题解]细胞外液中Na+最多,占阳离子总量的90%以上,构成了细胞外液的主要晶体渗透压,而蛋白质产生的胶体渗透压与晶体渗透压数值相比,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细胞外液Na+的浓度是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

5.正常成人的每天最低尿量为A.1000mlB.800mlC.500mlD.300mlE.100ml[答案]C[题解]一般情况下,正常成人每天随尿排出的水量为1500ml左右。

尿量的多少受饮水量和经皮肤与粪便两条途径排水量的影响。

成人每天须经肾排出35g左右的代谢最终产物,而每克代谢最终产物须溶解于15ml的水才能随尿排出,故成人每天至少要排出500ml,称为最低尿量。

6.一般情况下正常成人每天出入水量约为A.3000~4000mlB.2500~3000mlC.2000~2500ml。

病理生理学练习题之水电代谢紊乱

病理生理学练习题之水电代谢紊乱

一、选择题1.高热患者易发生 (A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细胞外液显著丢失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最主要的影响是 ( C)A.酸中毒B.氮质血症C.循环衰竭 D.脑出血E.神经系统功能障碍3.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失衡最容易发生休克 (A )A.低容量性低钠血症B.低容量性高钠血症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低钾血症4.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时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B )A.细胞内液和外液均明显丢失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C.细胞内液丢失,细胞外液无丢失D.血浆丢失,但组织间液无丢失E.血浆和细胞内液明显丢失5.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的特征是 ( D)A.组织间液增多B.血容量急剧增加C.细胞外液增多D.过多的低渗性液体潴留,造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均增多E.过多的液体积聚于体腔6.低容量性高钠血症脱水的主要部位是 ( D)A.体腔B.细胞间液C.血液D.细胞内液E.淋巴液.7.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可能是 ( C)A.肾炎性水肿B.肾病性水肿C.心性水肿D.肝性水肿E.肺水肿8.易引起肺水肿的病因是 ( D)A.肺心病B.肺梗塞C.肺气肿D.二尖瓣狭窄E.三尖瓣狭窄9.区分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最主要依据是 (C )A.晶体成分B.细胞数目C.蛋白含量 D.酸硷度E.比重10.水肿时产生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 (E )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加B.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C.淋巴回流张障碍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E.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11.细胞外液渗透压至少有多少变动才会影响体内抗利尿激素(ADH)释放(A )A.1%~2%B.3%~4%C.5%~6%D.7%~8%E.9%~10%12.临床上对伴有低容量性的低钠血症原则上给予 (E )A.高渗氯化钠溶液B.10%葡萄糖液C.低渗氯化钠溶液D.50%葡萄糖液E.等渗氯化钠溶液13.尿崩症患者易出现 ( A)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等渗性脱水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低钠血症14.盛暑行军时大量出汗可发生 (B )A.等渗性脱水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低容量性高钠血症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水肿15.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患者的处理原则是补充 ( D)A.5%葡萄糖液液B. 0.9%NaClC.先3%NaCl液,后5%葡萄糖液D. 先5%葡萄糖液,后0.9%NaCl液E.先50%葡萄糖液后0.9%NaCl液.16.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最重要的蛋白质是 (A )A.白蛋白B.球蛋白C.纤维蛋白原D.凝血酶原E.珠蛋白17.影响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因素中下列哪一因素不存在 (B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B. 血浆晶体渗透压C.血浆胶体渗透压D. 微血管壁通透性E.淋巴回流18.微血管壁受损引起水肿的主要机制是 ( D)A.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B. 淋巴回流障碍C. 静脉端的流体静压下降D. 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增高E. 血液浓缩19.低蛋白血症引起水肿的机制是 (B )A. 毛细血管内压升高B.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C. 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升高D. 组织间液的流体静压下降E.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20.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主要是因为 (C ) A.肾小球滤过率升高 B. 肾血浆流量增加C.出球小动脉收缩比入球小动脉收缩明显D.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血浆渗透增高E.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升高21.血清钾浓度的正常范围是 (C )A.130~150 mmol/LB.140~160 mmol/LC.3.5~5.5 mmol/LD.0.75~1.25 mmol/LE.2.25~2.75 mmol/L22.下述哪项不是低钾血症对骨骼肌的影响 (D )A.肌无力B.肌麻痹C.超极化阻滞D.静息电位负值减小E.兴奋性降低23.重度高钾血症时,心肌的 ( D)A.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B.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C.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D.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E.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24.重度低钾血症或缺钾的病人常有 (B)A.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升高B.心律不齐C.胃肠道运动功能亢进D.代谢性酸中毒E.少尿25.“去极化阻滞”是指 ( B)A.低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B.高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C.低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D.高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E.低钙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26.影响体内外钾平衡调节的主要激素是 (D )A.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D.醛固酮E.甲状腺素27.影响细胞内外钾平衡调节的主要激素是 ( A)A.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D.醛固酮E.甲状腺素28.“超极化阻滞”是指 (A )A.低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B.高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C.低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D.高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E.低钙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29.钾代谢障碍与酸碱平衡紊乱常互为影响,下述何者是正确的 (E ) A.低钾血症常引起代谢性酸中毒B.高钾血症常引起代谢性碱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常引起高钾血症D.代谢性酸中毒常引起低钾血症E.混合性酸中毒常引起高钾血症30.高钾血症对机体的主要危害在于 (D )A.引起肌肉瘫痪B.引起严重的肾功能损害C.引起血压降低D.引起严重的心律紊乱E.引起酸碱平衡紊乱一、选择题1.A 2.C 3.A 4.B 5.D 6.D 7.C 8.D 9.C 10.E 11.A 12.E 13.A 14.B 15.D 16.A 17.B 18.D 19.B 20.C 21.C 22.D 23.D 24.B 25.B 26.D 27.A 28.A 29.E 30.D二、问答题1.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易引起失液性休克,因为:①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无口渴感,饮水减少;②抗利尿激素(ADH)反射性分泌减少,尿量无明显减少;③细胞外液向细胞内液转移,细胞外液进一步减少。

病理生理学 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习题带答案

病理生理学 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习题带答案

病理生理学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习题带答案选择题A型题1.体液是指A.细胞外液体及溶解在其中的物质B.体内的水与溶解在其中的物质C.体内的水与溶解在其中的无机盐D.体内的水与溶解在其中的蛋白质E.细胞内液体及溶解在其中的物质2.电解质是指A.体液中的各种无机盐B.细胞外液中的各种无机盐C.细胞内液中的各种无机盐D.一些低分子有机物以离子状态溶于体液中E.体液中的各种无机盐和一些低分子有机物以离子状态溶于体液中3.正常成年男性体液含量约占体重的A.40%B.50%C.40%-50%D.60%E.70%4.细胞内外液的含量A.是固定不变的B.是处于不平衡状态的C.主要由动脉血压变化来决定其动态平衡D.主要由细胞膜两侧渗透压决定其动态平衡E.主要由肾排出尿量的多少决定其动态平衡5.关于胃肠道分泌液中电解质浓度的下列说法中,哪项是错误的A.胃液中H+是最主要阳离子B.胃液中HCO3-是最主要阴离子C.肠液中Na+是最主要阳离子D.胃肠道各种消化液中含K+量高于或与血清中K+大致相等6.血浆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A.Na+B.K+C.Mg2+D.Ca2+ A.H+7.血浆中含量最多的阴离子是A.HCO3-B.HPO42-C.SO42-D.Cl-E.蛋白质阴离子8.组织间液和血浆所含溶质的主要差别是A.Na+B.K+C.有机酸D.蛋白质E.尿素9.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是A.蛋白质B.球蛋白C.K+D.Na+E.Ca2+10.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是A.细胞内液大于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大于细胞内液C.血浆大于细胞内液D.基本相等E.组织间液小于细胞内液11.高渗性脱水是指A.失水>失钠,细胞外液渗透压>310mmol/L[310mOsm/(Kg.H2O)],血清>145mmol/L的脱水B.失水>失钠,细胞外液渗透压>280mml/L[280mOsm/(kg.H20)].血清钠>135mml/L的脱水C.失钠>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310mml/L[310mOsm/(kg.H2O)],血清钠<135mmol/L的脱水D.失钠>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280mml/L[280mOsm/(kg.H2O)],血清钠,<145mmol/L的脱水E.失钠<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280mmol/L[280mOsm/(kg.H2O)],血清钠=135mmol/L的脱水12.高渗性脱水患者尿量减少的主要机制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渴中枢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C.肾血流减少D.细胞内液减少E.细胞外液减少13.脱水热产生的原因是A.散热减少B.产热增加C.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D.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E.产热增加和散热减少14.患者口渴,尿少,尿中钠高,血清钠>145mml/L,其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类型是A.等渗性脱水B.水中毒C.高渗性脱水D.水肿E.低渗性脱水15.高烧患者出汗多,呼吸增快易出现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低钠血症16.低渗性脱水时,首先出现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C.血浆渗透压增加D.组织间液渗透压增加E.细胞外液渗透压正常17.低渗性脱水时主要脱水部位是A.细胞内液B.细胞外液C.血浆D.淋巴E.细胞内外液18.低渗性脱水的婴儿发生皮肤弹性降低眼窝凹陷,前囟下陷主囟下陷主要是由于A.血容量减少B.细胞内液减少C.淋巴减少D.组织间液减少E.细胞外液减少19.下列哪一类水及电解质代谢紊乱早期易发生休克A.低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C.水中毒D.低钾血症E.高钾血症20.低渗性脱水时体液丢失的特点是A.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但以细胞内液减少为主B.细胞内液并未丢失,主要是细胞外液明显减少C.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仅丢失血浆D.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仅丢失组织间液E.细胞内外均明显减少21.不同类型脱水的分型依据是A.体液丢失的总量B.细胞外液丢失的总量C.细胞外液的渗透压D.细胞外液的胶体渗透压E.细胞内液丢失的总量22.给严重低渗性脱水患者输入大量水分而未补钠盐可引起A.高渗性脱水B.等渗性脱水C.水中毒D.低钾血症E.水肿23.下列哪一项不是低钾血症的原因A.长期使用速尿B.代谢性酸中毒C.禁食D.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E.代谢性碱中毒24.急性轻度低钾血症对心肌组织的影响是A.心肌兴奋性增高,传导性增高`自律性增高,收缩性增高B.心肌兴奋性增高、传导性降低、自律性增高、收缩性增高C.心肌兴奋性降低、传导性降低、自律性降低、收缩性降低D.心肌兴奋性增高、传导性增高、自律性降低、收缩性降低E.心肌兴奋性降低、传导性降低、自律性增高、收缩性增高25.低钾血症时,心电图表现为A.T波低平、Q-T间期缩短B.T波高尖、Q-T间期缩短C.S-T段压低,T波压低或双项、T波后出现U波D.T波高尖、Q-T间期延长E.S-T段压低、T波高尖26.低血钾通过哪项异常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A.神经递质合成障碍B.糖代谢障碍C.磷脂合成障碍D.蛋白质合成障碍E.水平衡障碍27.某患者作消化道手术后禁食一周,仅静脉输入葡萄糖盐水,此患者最容易发生的电解质紊乱是A.低血钠B.低血钙C.低血镁D.低血磷E.低血钾28.经肾丢失钾过多可见于A.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B.长期应用一些噻嗪类利尿剂、利尿酸、速尿C.用安体舒通利尿D.用氨苯蝶啶利尿E.垂体功能低下29.细胞内的钾转移到细胞外引起高钾血症见于A.碱中毒B.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C.静脉输入大量胰岛素D.血管溶血E.静脉输入大量氨基酸30.大面积肌肉挤压伤患者易出现A.低钾血症B.低镁血症C.低钠血症D.高钠血症E.高钾血症31.高钾血症心电图表现为A.T波狭窄高耸、Q-T间期缩短B.T波压低、Q-T间期缩短C.T波压低、Q-T间期延长D.T波狭窄高耸,Q-T间期延长E.T波压低双相,出现U波32.正常血清钾浓度的范围是A.3-5mmol/LB.3.5-5.5mmol/LC.5-7mmol/LD.7-9mmol/LE.小于3.5mmol/L33.急性轻度高钾血症对神经肌肉的影响是A.兴奋性增高,肌肉软弱无力B.兴奋性降低,肌肉迟缓性麻痹 C.兴奋性增高,肌肉迟缓性麻痹D.兴奋性降低,肌肉软弱无力E.兴奋性增高,感觉异常,肌肉疼痛,肌束震颤34.下述哪种情况易产生低镁血症A.甲状腺功能减退B.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C.严重脱水伴少尿D.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E.各种原因引起的多尿35.低镁血症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的产生机制是A.静息电位负值变小B.阈电位降低C.γ-氨基丁酸释放增多D.乙酰胆碱释放增多E.ATP生成增多36.因为体液内起渗透作用的溶质主要是电解质,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95%来源于A.K+、HPO42-和蛋白质离子B.Na+、Mg2+C.Na+、Ca2+D.Na+、K+E.Na+、Cl-、HCO3-37.下列何种情况最易引起高钾血症A.急性肾衰多尿期B.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大量应用速尿D.大量应用氨苯蝶啶E.大量应用胰岛素38.细胞内液中含量占第二位的阳离子是A.钾离子B.钠离子C.钙离子D.氢离子E.镁离子39.下列哪项不是引起外科手术后低血钾的原因A.术后禁食或厌食B.胃肠引流C.术后注射大量葡萄糖液D.呕吐E.术后肾衰竭少尿40.低渗性脱水早期出现循环衰竭症状是由于A.细胞内液减少B.细胞外液增加C.组织间液减少D.血浆减少E.细胞内、外液减少41.低渗性脱水早期症状可有A.口渴、尿少、比重低B.口渴、尿少、比重高C.口不渴、尿不少、比重低D.口不渴、尿少,比重正常E.皮肤弹性差、尿少42.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均可引起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肾小管泌氢增加D.心律失常E.肾小管泌钾增加B型题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水肿1.血钠浓度正常而细胞外液减少见于2.血钠浓度增高而细胞内液减少见于3.血钠浓度降低而细胞外液减少见于4.血钠浓度降低而细胞内、外液均增加见于A.尿量减少而尿钠偏高B.尿量减少而尿钠偏低C.尿量增多而尿钠偏高D.尿量增多而尿钠正常E.尿量不减少而尿钠降低5.高渗性脱水早期6.高渗性脱水晚期7.等渗性脱水8.低渗性脱水早期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水肿9.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摄入水过多可发生10.丧失大量消化液只补充水可发生11.麻痹性肠梗阻时易发生12.极度衰弱病人自己不能饮水可发生A.骨骼肌静息电位负值增大B.骨骼肌静息电位负值减少C.骨骼肌阈电位负值减少D.骨骼肌阈电位负值增大E.骨骼肌的神经接头处乙酰胆碱释放增多13.急性轻度高钾血症14.急性低钾血症15.急性重度高钾血症16.低镁血症A.口渴、尿少、脱水热B.皮肤弹性降低、眼窝凹陷、前囟下陷等脱水症,外周循环衰竭C.凝视、失语、精神错乱、定向失常、烦躁、抽搐、昏迷及视神经乳头水肿D.肝大、腹水E.口渴、尿少、脱水症、外周循环衰竭17.低渗性脱水患者易出现18.高渗性脱水患者易出现19.急性水中毒患者易出现20.等渗性脱水患者易出现A.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B.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C.神经肌肉兴奋性变化不明显D.神经肌肉兴奋性先降低后升高E.神经肌肉兴奋性先增高后降低21.急性低钾血症22.急性轻度高钾血症23.慢性低钾血症24.急性重度高钾血症A.低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C.低钾血症D.高钾血症E.低镁血症25.口服补钾或静脉低浓度、慢速补钾可治疗26.补水为主、补钠为辅可治疗27.葡萄糖和胰岛素静脉输入可治疗28.适量补充盐水以恢复细胞外液渗透压和容量可治疗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水肿29.细胞内外液量均增加而渗透压均降低可见于30.以细胞外液丢失为主,细胞内液变化不大可见于31.组织液的生成大于回流可引起32.细胞外液明显减少,渗透压降低,细胞内液不减少甚至有增多可见于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水肿33.任何等渗性液体大量丢失的早期可引起34.肾排水能力降低时摄水过多可引起35.肾排钠、水减少致钠、水在体内潴留可引起36.水的摄入不足及经皮肤、肺丢失水分过多可引起参考答案:A型题:1-5.BEDDB 6-10.ADDDD 11-15.ABACA 16-20.BBDAB BBC 26-30.AEBDE 31-35.ABEAD 36-40.EDEEB 41-42.CDB型题:1-4. CABD 5-8.ABBE 9-12.DBCA 13-16.BABE 17-20.BACE 21-24.ABCA 25-28.CBDA 29-32.DCEB 33-36.CDEA填空题1.细胞外液的阳离子以_______为主,正常血浆钠的浓度______mmol/L.2.血浆和组织间液的渗透压90-95%来源于单价Na+、Cl-和HCO3-,正常血浆渗透压范围是____mmol/L.3.细胞内、外液渗透压是______。

病理生理学试题(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doc

病理生理学试题(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doc

[A 型题:单选]1. 缺钾性碱屮毒时,尿液呈现: A.酸性尿B.碱性尿C.酸、碱度正常D.蛋白尿E.血尿2. 输入人:W:库存全血引起的代谢性碱中毒的机制是: A. 氢离子经消化道丢失过多 B. 氢离子经肾丢失过多C. 柠檬酸盐经代谢后生成HCCV 增多D. 碳酸根离子在血中含量过多E. 库存血屮钾离子含量低A3. 经消化道丢失氢离子过多,引起代谢性碱中毒的原因不包括: 幽门梗阻高位肠梗阻出现的剧烈呕吐易引起: 代谢性酸屮毒 呼吸性酸屮毒代谢性酸屮毒合并呼吸性碱屮毒 甘草摄入过度引起的代谢性碱中毒, 对用生理盐水治疗有效 E.尿中氯含量高6. 二氧化碳结合力增高提示:A. 代谢性酸中毒或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B. 呼吸性碱中毒或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C. 代谢性酸屮毒或代偿性呼吸性碱屮毒D. 代谢性碱中毒或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E. 代谢性酸屮毒合并呼吸性酸屮毒7. 碱中毒时,出现祌经肌肉应激性亢进,手足抽搐的主要原因是: A.血清K 1减少 B.血淸C1减少C. 血清Ca 24减少D.血淸Na ‘减少E.血淸H 1减少8. 引起急性呼吸性酸屮毒的原因包括: A.老年性肺气肿 B.气道异物堵塞D. 重症低钾血症E.重症肌无力9. 呼吸性酸中毒时,血浆生化指标变化是:A.胃管引流C.大量应用PH 离子交换树脂B.高位肠梗阻 D.氯摄入不足B.代谢性碱屮毒 D.呼吸性碱屮毒卜*述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B.对用生理盐水治疗后无效 D.尿液酸碱度正常4A C E 5 A 尿液呈碱性 C.胸廓畸形A.血浆P H趋于降低而S B、AB、BB和PaCO2均下降B.血浆PH趋于降低,而A B升高并大于SBC.血浆PII趋于降低,而AB升高并大于SB, PaCO2>6.25kPaD.血浆PII趋于降低,而AB升高并大于SB,经调节BE负值增大E.血浆PH趋于降低,AB、P a CO2升高,SB、BB降低10.代谢性酸中毒吋,肺功能化及调节,下列哪一种代偿意义项相对较大:A.氢离子的作用引起呼吸深度增加B.絚离子的作用引起呼吸频率增加C.二氧化碳的作用引起呼吸深度增加I).二氧化碳的作用引起呼吸频率增加E.氢离子与二氧化碳引起的呼吸深度、频率均增加11.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大量应川易引起:A.AG正常型低氯性酸中毒B. AG正常型高氯性酸中毒C.AG増大型高氯性酸中毒D. AG增大型低氯性酸中毒E. AG减少型低氯性酸中毒12.摄入过S:阿斯匹林的酸碱平衡紊乱的特征是:A.AG增大,高氯性酸中毒B.AG增大,血氯正常性酸中毒C.AG正常,血氯正常性酸中毒D.AG正常,高氯血性酸中毒E.AG减少,氯血升高型酸屮毒13.急性呼吸性酸巾毒时,AB和SB变化特征为:A.AB (实际碳酸氢盐)升高B.SB (标准碳酸氢盐)升高C.AB<SBD. AB>SBE. AB I、SB I、AB=SB14.呼吸性碱中毒时,血中下列指标变化特征是:A.PaCO2下降,AB、SB正常B.PaCO2下降,AB、SB 减少C.PaCO2下降,AB〉SBD.PaCO2下降,A B<S BE.PaCO2升高,A B>S B15.&儿过度啼哭易引起:A.代谢性酸屮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R.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16.慢性呼吸性碱中毒时机体强有力的代偿方式是:八.细胞内外离子交挽 B.血液中缓冲系统缓冲的缓冲作用C.肾脏代偿性调节D.肺脏代偿性调节E.以上都不是17.癔病时岀现的呼吸运动急促常引起:A.呼吸性碱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酸屮毒D.代谢性碱屮毒E.代谢性酸屮毒合并呼吸性碱屮毒18. 严重复合性创伤患者,抢救时呼吸停止,应用人工呼吸造成通气过度,使患者酸碱 平衡紊乱的类型为:A. 呼吸性酸中毒B. 呼吸性碱屮毒C. 代谢性酸屮毒D. 代谢性碱屮毒E. 代谢性酸屮毒合并呼吸性碱屮毒19. 标准碳酸氢盐和实呩碳酸氢下列哪一种变化能说明体内酸碱紊乱是以急性呼吸性碱 中毒为主:A. AB 升高B. SB 升高C. AB <SBA.HCOV 缓冲系统 B.血浆蛋白缓冲系统 C.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D.磷酸盐缓冲系统E.HbO,缓冲系统25. 某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测定结果如下:PH7.40 PaCO 2 67mmHg , HCOIf 40mmol/人血 Na +140mmol/人CT 90mmol/人诊患者的酸碱平衡诊断为HCO <: A. 呼吸性酸屮毒 B. 代谢性碱中毒C. 代谢性酸屮毒合并代谢性碱屮毒D.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 呼吸性碱中毒26. 某肺心病患者,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测定结來如下:PH 7. 26, PaC0285.8minHg, HCO :f 37. Snimol/人 Cl90mmol/人 NaD. AB>SBE. AB I 、SB t 、AB=SB20. 标准碳酸釭盐和实际碳酸氢盐值均下降说明:A. 代谢性酸屮毒B. 呼吸性酸屮毒C. 代谢性酸中毒或代偿后呼吸性碱中毒D. 代谢性酸屮毒或代偿后呼吸性酸屮毒 R.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21. 引起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因不包括: A.脑血管意外 D.呼入过量的二氧化碳22. AB 〉SB 能有: A.代谢性酸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23. 对呼吸性H+的缓冲,主要靠:A.HCO^l 冲系统C.血浆蛋白缓冲系统 E.其他缓冲系统24. 对代谢性H+的缓冲主要靠: B.气道异物堵塞E.严重气胸B.呼吸性酸中毒 E.混合性碱中毒C.慢性肺气肿C.呼吸性碱中毒B .HCO.<以外的缓冲系统 D.磷酸盐缓冲系统14 Ommo 1 /人下列诊断中最有可能是哪一种:A.呼吸性酸屮毒B.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酸屮毒合并代谢性酸屮毒D.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呼吸性碱屮毒27.肝功能异常并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在纠正酸中毒时,不宜采用下列: 哪一种药物:A.0. 9% NaClB. 1. 5%NaHCOC.乳酸钠D.三羟中基氨基甲烷E.鉍化镁28.代谢性酸中毒吋,二氧化碳结合力为45〜30%状态下,中枢神经系统常出现:A.轻度的烦躁B.蒌糜C.昏睡D.昏迷E.精神错乱29.呼吸性酸中毒吋,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影响较大的因素是:A.氢离子浓度升高B. r—氨基丁酸减少C.PH下降D.二氧化碳升高R.高血钾30.酸屮毒时对机体影响危害最大的是:A.对中枢的抑制作用B.对血管的扩张作用C.高血钟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D.低血钾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R.溶骨作用31.急性碱中毒时出现手足搐搦和四肢抽动的主要原因是:A.血清K+减少B.血清C1 减少C.血清Ca2"减少D.血清Na’减少E.血清Mg2减少32.下列指标中哪一项是反映酸碱平衡呼吸凼难的最佳指称:A. pHB. PaCOC. SBD. AB33.低血钾引起的酸碱失衡紊乱的特点是:血浆HCO3- 血浆FT 细胞闪H' 尿液H hI I t t tB.I t I IC. f 1 1 1D.t 1 t tE.I t t t34.血气分析测定结果为PaC02降低,同时伴有HC03-升高,可诊断为: A.呼吸性酸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碱屮毒D.代谢性碱中毒E.呼吸性碱屮毒合并代谢性碱屮毒35.碱中毒时血红蛋白氧离曲线呈现:A.右移B.左移C.先左移后占移D.先右移后左移E.不移动36.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主要代偿方式是: A.细胞外液缓冲 B.呼吸代偿 C.细胞内缓冲D. 肾脏代偿E.骨骼代偿37.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可见于:A. 慢性肺心病患者长期服用利尿剂B.水杨酸中毒C.心跳呼吸聚停 D .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E. 幽门梗阻长时间进含少38. 血液屮pH 值主要取决于血浆中: A. CO 2CP B.PaCO 2 C.HCO<D. HCO<与 H 2CO 3 的比值E. H 2CO 339. 反映血浆中HC03-实际量的指标是:A. 碳酸氢盐缓冲系统B.磷酸盐缓冲系统C. 血红蛋白缓冲系统D.氧合血红蛋白缓冲系统E. 其他缓冲系统40.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吋,机体代偿的主要方式:A.细胞外液缓冲 B .呼吸代偿 C.细胞|A )缓冲 D.肾脏代偿E. 血液系统的缓冲41 .某溺水窒息患者,经抢救后其血气分析结果为:PH 7.15 PaCO2 80mmHg ,HCO<27mmol/L 应诊断: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D.慢性呼吸性酸中毒E. 呼吸性碱中毒42. 碱巾毒时出现神经肌肉应激性亢进,手足抽搐的主要原因是:A.血清K+减少B.血清CT 减少C.血清Ca 2+减少D. 血清Na +减少E.血清Mg2+减少43. 不同类型脱水的分型依据是:A .体液丢失的总垃B .电解质丢失的总y:E. 细胞外液的胶体渗透压44. 血浆中含量S 多的阴离子是:A.HCOfB.HPO?'C.SO 42-D.crE.NO 245. 体内体液中各部分间渗透压关系是:B. 细胞|Aj 低于细胞外D. 组织间液低于细胞内液E. 细胞内外基本相等46. 细胞内外漆透压的平衡主要靠哪一种物质的移动來维持:A.Na+B.K+C.H20D.葡萄糖E.Ca 2+47. 组织间液和血浆所含的溶质含量的主要差别是: A.Na +B.CIC.蛋白质D.有机酸E.Ca 2+48. 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是:C.细胞外液的总量D.细胞外液的晶体渗透压A.细胞lAl 高于细胞外 C.血浆低于组织间液A.球蛋白B.白蛋白C.Na +D.K"E.Ca 2+ 49. 屮度高渗性脱水患者的失水量相当于体重的:D. 10 〜15%E. 15%〜20% 50. 低滲性脱水时,下列描述哪项正确: A. 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容量降低 B. 细胞内液渗透压增高,容:W:降低 C.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容量降低 D. 细胞P 、j 液滲透压降低,容:W:降低 E 细胞内液渗透压不变,容量不变 51. 高渗性脱水患者的处理原则是补充: A. 5%葡萄糖液 B. 0. 9%NaCl 液C. 先5%葡萄糖液后0. 9%NaCl 液D. 先3%NaCl 液后5%葡萄糖液E. 同时给予5%葡萄糖液和3%NaCT 液52. "失盐性肾炎"患者的肾脏lAl ,哪一部位对钠重呼吸发生障碍: A.近曲小管 B.髓袢升支粗段C.髓袢降支D.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E.髓袢升支细段53. 低渗性脱水患者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A. 细胞内液和外液均有明显丢失 B. 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 C. 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血浆 D. 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组织间液 E. 细胞内液丢失,细胞外液无丢失54. 下列哪一种怡况的早期岀现精神神经症状: A.急性水屮毒 B.高渗性脱水C.低渗性脱水D. 等渗性脱水55. 急性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组织屮生理的影响是:静息电位(负值)阈电位 静息电与阈电位差值A. t不变 t B. 1 不变1C. t t 不变D. 1 1 不变E. 1I不变A. 1 〜2%B. 2〜5% C. 5 〜10%B.I ID. I tE.不变不变57.低钾血症对心肌的影响是: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收缩性A. t t t tB.t t t C. t 1 t t D. t t 1 t E.1III58.尚狎血症对心肌的影响是: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收缩性A. 卜1 1 1 1B. 卜t1 I I C. I t t t D. t 1 1 1 E.1I1159. 神经肌肉应激性增强可见于: A. 低血磷 B.低血钾60. 下列哪种情况可产生低镁血症:A.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C. 促性腺激素分泌过多 E. 高血钾61. AG 增高反映发生了: A.高鉍血性代谢性酸屮毒 C. 代谢性碱中毒 E. 呼吸性碱中毒 62.从动脉抽収血样后,如不与大气隔绝,下列哪一项指标将受影响: A. SBB. ABC. BED. BBE. BD63. 急性代谢性酸中毒,最主要的代偿方式是:A.肾脏代偿B.血液代偿C.呼吸代偿D.细胞外液缓冲 E.骨骼缓冲64. 某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因上腹部不适呕吐而急诊入院,血气分析结果十H 7.39 PaC02 43. 8mmHg HCO 3" 26. 6mm O l/人Na* 142mmo1/人Cl 96. 5mmol/人诊C.高血钙D.低血镁E.高血钾B.中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D.肾上腺功能减退B.正常鉍血性代谢性酸屮毒 D.呼吸性酸中毒断属哪一种酸碱失衡:A.AG增商性代谢性酸屮毒B.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C.AG增高性代谢性酸屮毒合并代谢性碱屮毒D.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AG增岛性代谢性酸屮毒合并呼吸性酸屮毒65.下列疾病中哪一种不引起高输出fi性心衰:A.甲状腺功能亢进症B.贫血C.心肌病D.维生素B1缺乏E.动-静脉瘘66.常引起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的疾病是:A.严重的肝功能衰竭合并败血症B.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中毒性休克C.糖尿病患者合并剧烈呕吐D.剧烈呕吐伴有严重腹泻E.严重高热67.剧烈呕吐伴有严重腹泻的患者可引起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为:A.代谢性酸屮毒合并代谢性碱屮毒B.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呼性碱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E.代谢性酸中毒68.剧烈呕吐合并感染并有发热时,易引起:A.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C.代谢性碱屮毒+呼吸性酸屮毒D.呼吸性酸屮毒+代谢性酸屮毒E.代谢性碱屮毒+代谢性酸屮毒69.下列哪一项混合性酸碱失衡不可能出现:A.代谢性酸屮毒合并代谢性碱屮毒B.呼吸性酸屮毒合并呼吸性碱屮毒C.代谢性酸屮毒合并呼吸性碱屮毒D.代谢性酸屮毒合并呼吸性酸屮毒E.代谢性碱屮毒合并呼吸性碱屮毒70.对代谢性H+的缓冲主要依靠:A. HCO-3缓冲系统B.血浆蛋白缓冲系统C.Hb缓冲系统D.磷酸盐缓冲系统E.HbCM^冲系统71.机体新陈代谢时产生的挥发性酸是:A.r-羟丁酸B.H2CO3C.H2SO4D.尿酸E.磷酸72.肾脏产氨的主要部位是:A.远曲小管B.近曲小管C.集合管D.髓袢E.肾小球73.关于PH值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PH值代表[H ]的负对数B.可itl Henderson-Hasselbalch 公式计算C.PH值的变化不能区别代谢性或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D.PH值正常表明无酸碱平衡紊乱E.PH值正常不排除有酸碱平衡紊乱74.下述哪种情况不引起呼吸性碱中毒:A.大气氧分压过低B.人工呼吸时过度通气C.忪时间在密闭小室中D.癔病发作E.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75.血液中具有最强缓冲能力的缓冲对是:A.NaHCO3/H2CO3B.Na2HPO4/NaH2PO4C.Na-Pr/H-HbD.KHCO3/H2CO3E.K-Hb/H-Hb76.下列哪•-项混合性酸碱失衡不可能出现:A.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B.呼吸性酸屮毒合并呼吸性碱屮毒C.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D.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E.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77.PaC02升高至何种程度能使肺的通气量增加2倍:A.PaCO2为5.32kPaB.<5.32KPaC.>5.32kPaD.〉8.3kPaE.>9.0kPa78.下列哪一种对血PH意义是错误的:A.PH= -Log[H+]B.PH= LoglH+JC.PH= pka +Log[HCO J/0.03 X PCO2D.PH= 6.1+LogLHCO 'J/H CO JE.PH= 6.1 +Log[HCO _]/ a X PCO79.对二氧化碳结合力的表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其正常范围是25〜35mmol/LB.是指血浆中化学结合的二氧化碳y:C.以容积表示时正常值为50-70ml%D.可以反映血浆中碳酸氢钠的含量E.正常血浆平均为27mmol/L80.能反映血液中全部缓冲碱的指标是:A. ABB. PaCOC. SBD. BBE. BE81.PaCO <4. 39KPa(33mmHg)常提示:A.代谢性碱中毒B.呼吸性碱屮毒C.呼吸性酸中毒D. 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E. 代谢性酸屮毒合并呼吸性酸屮毒 82. AG 增高提示机体可发生: A.高氯血性代谢性酸屮毒 C. 代谢性碱中毒 E. 呼吸性碱屮毒83. 酸屮毒时血钾的变化规律是: A.升高 B.不变 C.降低84. 严重的心力衰竭患者发生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A.乳酸增多的代谢性酸中毒 B.酮体增多的代谢性酸中毒 C. 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酸中毒E.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85. 溃疡病并发幽门梗阻患者,因反复呕吐入院,血气分析结果如下: PH>7. 48, PaC026. 4kPa(48mmHg), HCO- 3 36mmol/L 该病人酸碱失衡的类型是: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 E.混合性酸碱中毒86. 氯摄入不足引起代谢性碱中毒的机制是:A. H*经消化道丢失过多B. H+—Na +交换加强致重吸收HCO 3-C. H+—Na +交换减少,致HCO 重吸增加D. H+—Na +交换减少,致HCO重吸收减少E. H : — Na 1交挽无改变而致HCO 重吸收增加87. 呼吸性碱屮毒,经肾脏代偿调节后,血生化指标常为: A. AB. SB. BB 和CO CP 均正常,BE 正常C P 均升高,BE 负值升高 C P 均下降,BE 负值增大 C P 均下降,BE 増大 C P 均正常,BE 减小88. 饥饿引起的酸碱平衡紊乱属于:A.乳酸酸中毒B.酮症酸中毒 D. 呼吸性碱中毒 E.代谢性碱中毒89. 严重腹泻常引起: 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 AG 正常高氯血性酸屮毒D. AG 增大低氯性酸屮毒E. 呼吸性酸中毒90. 阴离子间隙(AG)增髙的代谢性酸中毒常见于: A.腹泻B.使用乙酰唑胺利尿 D. 肾小管性酸屮毒E.大g:输入生理盐水B.正氯血性代谢性酸屮毒 D.呼吸性酸屮毒D.先升后降E.先降后升 B. AB. SB. BB 和 CO C. AB. SB. BB 和 CO D. AB. SB. BB 和 CO E. AB. SB. BB 和 CO C.呼吸性酸中毒C.糖尿病91.输入大S生理盐水引起:A.AG增大,高氯性酸中毒B.AG正常,低氯性中毒C.AG增大,低鉍血性酸中毒D.AG正常,高鉍血性酸中毒E.AG降低性高氯性酸中毒92.应用人工呼吸机治疗呼吸袞竭和无自主呼吸的病人,若通气量过小,可导致A.呼吸性酸中毒B.呼吸性碱中毒C.代谢性酸中毒D.代谢性碱屮毒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93.矿井塌陷引起通风不良可引起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是:A.呼吸性碱屮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酸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E.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94.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代偿的主要方式是:A.细胞外液缓冲B.呼吸代偿C.细胞内缓冲D.肾脏代偿E.骨骼代偿95.下列哪-项不是呼吸性酸中毒病因:A.呼吸中枢及呼吸肌麻痹B.气道阻塞C.肺部疾患通气障碍D.肺泡弥散障碍E.通风不良96.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代偿的主要方式是:A.细胞外液缓冲B.呼吸代偿C.细胞内缓冲D.肾脏代偿E.骨骼代偿97.酸中毒对心肌收缩性的影响是:A.先增强后减弱B.先减弱后增强C.减弱D.增强E.不变[X型题:多选]98.阴离子间隙增大型正常血氯性酸中毒常见于:A.酮症酸中毒患者B.晚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C.乳酸酸中毒患者D.水杨酸中毒患者E.呕吐患者99.呼吸性碱屮毒时机体的代谢调节包括:A.细胞内外离子交换代偿增强,细胞外液絚离子升高,钾离子下降B.细胞内外离子交换代偿增强,细胞外液氢离子钾离子均升高C.经肾脏代偿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排氢离子减少D.呼吸运动加快,二氧化碳排出过多R.呼吸运动减弱二氧化碳排出减少100.呼吸性酸中毒初期表现为:A.血浆巾H2CO3浓度原发性降低B.血浆中H2CO3浓度原发性增高C.PaCO2〉6.25kPa,AB < SBD.PaCO2〉6.25kPa,AB〉SBE.PaCO2<6.25kPa,AB〉SB101.代谢性酸中毒时,对中枢神经系统危害较大的因素是:A.pII下降 B.高钾血症 C.CO2升高D.r-氨基丁酸增多E.r-氨基丁酸减少102.低氯性碱中毒常见于:A.使用过多的速尿、利尿酸等利尿剂B.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 Cushin氏综合症D.碳酸氢盐摄入过多E.纠正酸中毒时,乳酸钠溶液输注过量103.对氯反应性碱屮毒时,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A.补充生理盐水可纠正低鉍性代谢性的碱屮毒B.补充生理盐水后不能纠正低氯性代谢性碱屮毒C.速尿利尿剂应用过多可引起低鉍性代谢性碱屮毒D.严重呕吐可引起低鉍性代谢性碱屮毒E.碱性液体输注过量104.阴离子间隙(AG)正常型高氯性酸中毒见于:A.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B.急性重症性肾功能衰竭C.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D.严重腹泻E.急性呼吸道阻塞105.高热时可引起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有:A.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B.代谢性酸屮毒合并呼吸性碱屮毒C.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D.代谢性酸中毒R.代谢性碱中毒[B型题:单选]A.血液中缓冲系统的作用B.肺的调节作用C.肾的调节作用D.组织细胞的缓冲作用E.中枢祌经的调节作用106.对排出挥发性酸性物质具有重要作用的是:A.缓冲能力最持久B.缓冲能力强,但有一定限制C.缓冲作用发生最快D.调节能力最强E.缓冲能力最小,调节能力也小107.肺的调节作用:108.细胞的缓冲作川:109.肾的调节作用:110.骨骼的缓冲:111.血液的缓冲系统:A.代谢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112.HCOf原发性减少见于113.^1(20.<原发性增加见于114.HC(V继发性增加见于A.代谢性酸屮毒 D.呼吸性碱屮毒115.碳酸根离子原发性减B.代谢性碱中毒R.酸碱平衡正常C.呼吸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屮毒R.酸碱平衡正常C.呼吸性酸屮毒少见于:116.碳酸根离子原发性增加:117.碳酸根离子继发性增加:A.呼吸系统代偿B.细胞内、外液缓冲作用C.肾脏代偿D.骨骼缓冲作用E.心血管代偿作用118.急性呼吸性酸屮毒时机体对酸碱平衡紊乱的主要代偿方式是:119.慢性呼吸性酸屮毒时机体对酸碱平衡紊乱的主要代偿方式是:120.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A.心跳,呼吸骤停B.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急性胃肠炎剧烈加腹泻D.发热呕吐121.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名词解释]122.代谢性酸中毒123.呼吸性碱屮毒124.二氧化碳结合力125.标准碳酸氢盐(SB)126.实际碳酸氢盐(A B )127.缓冲碱(B B )128.碱剩余(BE)129.阴离子间隙(AG)[填空题]130.乳酸性酸中毒时,反映酸碱平衡紊乱的生化指标变化特征是PH [HCO3]_________ ,血氯」AG131.引起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因包括 ________________ 或1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碱中毒吋,血红蛋白氧离曲线,血氧含量,血氧饱和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组织的供氧量是______ 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3.在排除普通膳食条件下摄取酸物质的因素,人体内酸物质來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 。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题病理生理学习题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题病理生理学习题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学习要求】掌握水、钠代谢障碍的分类矗掌握低钠血症的概念、发病机制及各类低钠血症的特点掌握高钠血症的概念、发病机制及各类高钠血症的特点掌握水、钠代谢障碍对机体的影响滋掌握水肿的概念、发病机制及水肿的特点掌握钾平衡的调节因素:钾的跨细胞转移及肾对钾平衡的调节掌握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概念掌握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对骨骼肌的影响:超极化阻滞和去极化阻滞及其发生机制掌握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对心肌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及收缩性的影响熟悉钾的生理功能熟悉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原因和机制滋熟悉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对酸碱平衡的影响熟悉重度缺钾对肾脏的影响熟悉正常镁代谢和钙磷代谢的调节掌握镁代谢和钙磷代谢紊乱的概念、原因、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了解各类水、钠、钾、镁和钙磷代谢紊乱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滋了解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对心电图的影响【复习题】一、选择题A型题1 •高热患者易发生()A.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等渗性脱水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 •细胞外液显著丢失2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最主要的影响是()A.酸中毒B.氮质血症C .循环衰竭D.脑出血E .神经系统功能障碍3 •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失衡最容易发生休克()A.低容量性低钠血症B.低容量性高钠血症C. 等渗性脱水D .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低钾血症4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时体液丢失的特点是()A.细胞内液和外液均明显丢失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C. 细胞内液丢失,细胞外液无丢失D.血浆丢失,但组织间液无丢失E.血浆和细胞内液明显丢失5 .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的特征是()A.组织间液增多B.血容量急剧增加C.细胞外液增多D.过多的低渗性液体潴留,造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均增多E.过多的液体积聚于体腔6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脱水的主要部位是()A.体腔B.细胞间液C.血液D.细胞内液E.淋巴液.7 .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可能是()A.肾炎性水肿B.肾病性水肿C.心性水肿D.肝性水肿E.肺水肿8. 易引起肺水肿的病因是()A.肺心病B.肺梗塞C.肺气肿D.二尖瓣狭窄E.三尖瓣狭窄9. 区分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最主要依据是()A.晶体成分B.细胞数目C .蛋白含量D.酸硷度E.比重10. 水肿时产生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加B.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C. 淋巴回流张障碍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E.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11 •细胞外液渗透压至少有多少变动才会影响体内抗利尿激素(ADH)释放()A.1 %〜2%B.3 %〜4%C.5 %〜6%D.7 %〜8%E.9 %〜10%12•临床上对伴有低容量性的低钠血症原则上给予()A.高渗氯化钠溶液B.10 %葡萄糖液C.低渗氯化钠溶液D.50 %葡萄糖液E.等渗氯化钠溶液13•尿崩症患者易出现()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 等渗性脱水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 •低钠血症14•盛暑行军时大量出汗可发生()A.等渗性脱水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低容量性高钠血症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 •水肿15•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患者的处理原则是补充()A.5 %葡萄糖液液B. 0.9 % NaCIC.先3%NaC液,后5%葡萄糖液D. 先5%葡萄糖液,后0.9%NaCI液E.先50%葡萄糖液后0.9%NaCl液.16 .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最重要的蛋白质是()A.白蛋白B.球蛋白C.纤维蛋白原D.凝血酶原E.珠蛋白17 .影响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因素中下列哪一因素不存在()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B.血浆晶体渗透压C.血浆胶体渗透压D.微血管壁通透性E.淋巴回流18. 微血管壁受损引起水肿的主要机制是()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B.淋巴回流障碍C. 静脉端的流体静压下降D.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增高E.血液浓缩19. 低蛋白血症引起水肿的机制是()A.毛细血管内压升高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C.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升高D.组织间液的流体静压下降E.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20. 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主要是因为()A肾小球滤过率升高B肾血浆流量增加C出球小动脉收缩比入球小动脉收缩明显D.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血浆渗透增高E.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升高21. 血清钾浓度的正常范围是()A. 130 〜150 mmol/LB. 140 〜160 mmol/LC. 3.5 〜5.5 mmol/LD. 0.75 〜1.25 mmol/LE. 2.25 〜2.75 mmol/L22. 下述哪项不是低钾血症对骨骼肌的影响()A.肌无力B.肌麻痹C.超极化阻滞D.静息电位负值减小E.兴奋性降低23. 重度高钾血症时,心肌的()A.兴奋性T传导性T自律性T B .兴奋性T传导性T自律性JC. 兴奋性T传导性J自律性T D .兴奋性J传导性J自律性JE. 兴奋性J传导性T自律性T24. 重度低钾血症或缺钾的病人常有()A.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升高B.心律不齐C.胃肠道运动功能亢进D. 代谢性酸中毒E.少尿25. “去极化阻滞”是指()A.低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J B .高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JC.低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T D .高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TE. 低钙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T26. 影响体内外钾平衡调节的主要激素是()A.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D.醛固酮E.甲状腺素27. 影响细胞内外钾平衡调节的主要激素是()A.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D.醛固酮E.甲状腺素28. “超极化阻滞”是指()A.低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J B .高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JC. 低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T D .高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TE. 低钙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J29. 钾代谢障碍与酸碱平衡紊乱常互为影响,下述何者是正确的()A.低钾血症常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B .高钾血症常引起代谢性碱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常引起高钾血症 D .代谢性酸中毒常引起低钾血症E.混合性酸中毒常引起高钾血症30. 高钾血症对机体的主要危害在于()A.弓|起肌肉瘫痪B.引起严重的肾功能损害C.引起血压降低D. 引起严重的心律紊乱E.引起酸碱平衡紊乱31. 细胞内液占第二位的阳离子是()A.Na+B.K+C.H+D.Mg2+E.Ca2+32•低镁血症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的机制是()A.静息电位负值变小B.阈电位降低C. 丫-氨基丁酸释放增多D.乙酰胆碱释放增多E.ATP生成增多33. 不易由低镁血症引起的症状是()A.四肢肌肉震颤B.癫痫发作C.血压降低D.心律失常E.低钙血症和低钾血症34. 对神经、骨骼肌和心肌来说,均是抑制性阳离子的是()A.Na+B.K+C.Ca2+D.Mg2+E.HCO3-35. 神经肌肉应激性增高可见于()A.高钙血症B.低镁血症C.低磷血症D.低钾血症E.酸中毒36. 临床上常用静脉输入葡萄糖酸钙抢救高镁血症,其主要机制为()A.钙能拮抗镁对神经肌肉的抑制作用B.钙能减少镁在肠道的吸收C. 钙能促进镁的排出D.钙能使静息电位负值变小E.钙能促进镁进入细胞内37. 急性高镁血症的紧急治疗措施是()A.静脉输注葡萄糖B.静脉输注碳酸氢钠C.静脉输注葡萄糖酸钙D. 静脉输注生理盐水E.使用利尿剂加速镁的排出38. 下述哪种情况可引起低镁血症()A.肾功能衰竭少尿期B.甲状腺功能减退C.醛固酮分泌减少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E.严重脱水39. 引起高镁血症最重要的原因是()A. 口服镁盐过多B.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未经治疗C.严重烧伤D. 肾脏排镁减少E.长期禁食40. 下述关于血磷的描述哪项不正确()A.正常血磷浓度波动于0.8〜1.3mmol/LB.甲状腺素是调节磷代谢的主要激素C. 磷主要由小肠吸收,由肾排出D.肾功能衰竭常引起高磷血症E. 高磷血症是肾性骨营养不良的主要发病因素41. 高钙血症对骨骼肌膜电位的影响是()A.静息电位负值变大B.静息电位负值变小C.阈电位负值变大D. 阈电位负值变小E.对膜电位无影响42. 高钙血症对机体的影响不包括()A.肾小管损伤B.异位钙化C.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D.心肌传导性降低E.心肌兴奋性升高二、问答题1.哪种类型的低钠血症易造成失液性休克,为什么?2.简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的原因?3.试述水肿时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

病理生理学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病理生理学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09年级病理生理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一、单项选择题1、低渗性脱水时A.血钠浓度↑,细胞外液↓ B.血钠浓度↓,细胞外液↑C.血钠浓度↓,细胞外液↓ D.血钠浓度↓,细胞内液↓E.血钠浓度↑,细胞内液↓2、最易引起口渴、少尿的是A.低渗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C.水中毒 D.水肿E.等渗性脱水3、易出现休克倾向的水、钠代谢紊乱是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 D.水中毒E.水肿4、严重腹泻患者,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血钠<130mmol/L, 脉搏快,血压88/ 69mmHg ,其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类型是A.休克 B.水中毒C.高渗性脱水 D.等渗性脱水E.低渗性脱水5、某肺炎患者,高热,口渴明显,少尿,尿钠浓度高,血清钠>150mmol/L,试分析该患者发生何种水、电解质平衡紊乱?A.休克 B.水中毒C.高渗性脱水 D.等渗性脱水E.低渗性脱水6、尿崩症患者易出现A.低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低钠血症7、昏迷病人易发生A.低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低钠血症8、哪一类水、电解质失衡会发生脱水热A.低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低钠血症9、盛暑行军时只饮用大量纯净水可引起A.低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低钠血症10、判断脱水类型的主要依据是A.体液丢失的总量B.细胞外液丢失的总量C.细胞内液丢失的总量D.细胞外液的渗透压E.细胞内液的渗透压11、哪一类水、电解质失衡在早期就出现神经精神症状A.低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急性水中毒E.慢性水中毒12、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高于A.2.0 mmol/L B.3.5mmol/LC.4.5 mmol/L D.5.5mmol/LE.6.5 mmol/L13、低钾血症可引起A.血pH↑,尿pH↑ B.血pH正常,尿pH正常C.血pH↓,尿pH↓ D.血pH↓,尿pH↑E.血pH↑,尿pH↓14、高钾血症可引起A.血pH↑,尿pH↑ B.血pH正常,尿pH正常C.血pH↓,尿pH↓ D.血pH↓,尿pH↑E.血pH↑,尿pH↓15、下列哪项原因既可引起低钾血症,又使机体缺钾A.醛固酮 B.酸中毒C.肾上腺素 D.胰岛素E.低钾性周期性麻痹16、低钾血症时心肌细胞会出现A.静息电位(│Em│)↓ B.静息电位(│Em│)↑C.阈电位(│Et│)↓ D.阈电位(│Et│)↑E.静息电位(│Em│)和阈电位(│Et│)均↓17、低钾血症时心肌电生理的变化是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收缩性A.↑↓↓↑B.↑↓↑↑C.↓↑↑↓D.↓↓↑↑E.↑↑↓↓18、高钾血症时心肌电生理特性的改变是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收缩性A.↓→↑↑↑↑B.↑↓↑↑C.↓↓↓↓D.↑→↓↓↓↓E.↑→↓↑↑↑19、大量输入库存过久的血会导致A.高钠血症 B.低钠血症C.低镁血症 D.低钾血症E.高钾血症20、引起高钾血症的最主要原因是A.输入库存过久的血 B.酸中毒引起细胞内钾外移C.胰岛素缺乏 D.肾脏排钾障碍E.组织细胞受损21、某食道癌患者术后禁食三天,仅静脉输入大量5%葡萄糖液和生理盐水,问此患者最易发生的电解质紊乱是A.低血钠B.低血钙C.低血镁D.低血磷E.低血钾22、低镁血症是指血清镁低于A.0.25 mmol/L B.0.75 mmol/LC.1.25 mmol/L D.1.75 mmol/LE.2.25 mmol/L23、高镁血症是指血清镁高于A.0.25 mmol/L B.0.75 mmol/LC.1.25 mmol/L D.1.75 mmol/LE.2.25 mmol/L24、下列哪项可引起神经肌肉应激性增强A.低血钠 B.低血钾C.低血磷 D.低血镁E.高血钙25、低镁血症时,发生神经-肌肉应激性增高的主要机制是A.膜电位升高B.阈电位降低C.γ-氨基丁酸释放减少D.乙酰胆碱释放增多E.ATP生成增多26、引起高镁血症的最主要原因是A.服用过多的含镁泻药 B.严重烧伤C.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肾脏排镁障碍E.恶性肿瘤骨转移27、增强肾小管重吸收镁的因素是A.降钙素 B.高血钙C.醛固酮 D.甲状腺素E.PTH28、甲状旁腺切除术后可引起A.低钾血症 B.高钾血症C.低镁血症 D.高镁血症E.以上都不是29、当血清镁浓度高于下列哪项时才会出现临床症状和体症A.0.25 mmol/L B.0.75 mmol/LC.1.25 mmol/L D.1.75 mmol/LE.3.00 mmol/L30、低镁血症对心血管的影响是A.心肌自律性降低 B.心动过缓 C.微小动脉扩张D.心肌兴奋性增高 E.有效不应期延长,超常期缩短31、某患儿腹泻4天,每天水样便10余次,口渴明显,试分析该患儿发生哪些水电解质紊乱?A.低钾血症、低渗性脱水 B.高钾血症、低渗性脱水C.低钾血症、高渗性脱水 D.高钾血症、高渗性脱水E.以上都不对32、构成人体内环境的是A.血液和细胞内液 B.组织间液和跨细胞液 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D.细胞外液 E.细胞内液33、急性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的影响A.阈电位(Et)↓,兴奋性增高 B.静息电位(│Em│)↑,兴奋性增高C.静息电位(│Em│)↑,兴奋性降低 D.静息电位(│Em│)↓,兴奋性增高E.静息电位(│Em│)↓,兴奋性降低34、急性低钾血症对心肌的影响A.阈电位(Et)↓,兴奋性增高 B.静息电位(│Em│)↑,兴奋性增高C.静息电位(│Em│)↑,兴奋性降低 D.静息电位(│Em│)↓,兴奋性增高E.静息电位(│Em│)↓,兴奋性降低35、严重呕吐、腹泻患儿有皮肤弹性降低,眼窝凹陷,前囟下陷,这主要为A.血容量减少 B.细胞内液减少 C.低钾血症D.低钠血症 E.细胞外液减少36、水肿是指A.水在体内积聚过多 B.细胞内液积聚过多C.血管内液积聚过多 D.组织间液积聚过多E.淋巴管内液积聚过多37、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取决于血浆中那种蛋白质的含量?A.白蛋白 B.球蛋白C.纤维蛋白 D.糖蛋白E.脂蛋白38、下列哪项不是影响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的因素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 B.血浆晶体渗透压C.血浆胶体渗透压 D.微血管壁通透性E.淋巴回流39、昆虫叮咬引起局部包块形成的主要发病机制是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 B.血浆胶渗压↓C.微血管壁通透性↑ D.淋巴回流受阻E.以上都不是40、肿瘤压迫血管可使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 B.血浆胶渗压↓C.微血管壁通透性↑ D.淋巴回流受阻E.水钠潴留41、引起钠、水潴留的基本机理是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 B.血浆胶渗压↓C.微血管壁通透性↑ D.淋巴回流受阻E.球—管失平衡42、维持正常机体钠、水动态平衡最重要的器官是A.肺 B.皮肤 C.胃肠道 D.肾 E.肝43、下述哪项不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因素A.肾小球滤过压下降 B.肾血流量减少C.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 D.肾小球囊内压下降E.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降低44、左心衰竭引起肺水肿的主要因素是A.肺毛细血管流体静压↑ B.血浆胶渗压↓C.肺毛细血管壁通透性↑ D.肺淋巴回流受阻E.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45、最常见的脑水肿是A.脑积水 B.血管性脑水肿C.间质性脑水肿 D.细胞中毒性脑水肿E.脑肿胀二、多项选择题1、大量出汗后可发生的水、电解质紊乱有A.低渗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 D.高钠血症E.低钠血症2、低渗性脱水患者早期临床表现有A.口渴 B.皮肤弹性差C.血压降低 D.脉细速E.少尿3、高渗性脱水患者早期临床表现有A.口渴B.休克C.脑细胞水肿D.尿少E.尿钠浓度增高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发生高渗性脱水的主要机制是:A.经皮肤丢失水分B. 经呼吸道丢失水分C.经消化道丢失水分D. 经肾丢失水分E.饮水不足5、下列哪些是水中毒的发生原因:A.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增多 B.肾泌尿功能障碍C.水摄入过多 D.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减少E.渗透性利尿6、频繁呕吐发生低钾血症的机制是A.消化液的丢失B.肾脏排钾增加C.碱中毒D.细胞外钾内移E.酸中毒7、下列哪些原因可引起细胞内钾外移A.碱中毒B.酸中毒C.胰岛素缺乏D.挤压伤综合症E.血管内溶血8、低钾血症患者可有A.四肢肌肉软弱无力B.反常性酸性尿C.反常性碱性尿D.T波高尖E.T波低平9、高钾血症患者可有A.四肢肌肉无力B.反常性酸性尿C.反常性碱性尿D.T波高尖E.T波低平10、严重的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均可引起A.肌无力B.心律失常C.心电图改变D.尿酸碱度异常E.酸碱平衡紊乱11、低镁血症对心血管的影响有A.心动过速B.心动过缓C.心肌兴奋性增高D.血压升高E.外周小动脉舒张12、高镁血症对心血管的影响有A.心动过速B.心动过缓C.心肌兴奋性降低D.血压升高E.外周小动脉舒张13、低镁血症常引起A.低钠血症B.低钾血症C.低钙血症D.低磷血症E.低氯血症14、高镁血症的临床表现有A.嗜睡B.心动过缓C.反射迟缓D.血压升高E.肌肉震颤15、低镁血症患者常可伴有A.低钠血症B.低钾血症C.水中毒D.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E.水肿16、下列哪些情况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A.休克 B.DICC.心力衰竭 D.急性肾功能衰竭E.肝硬化后腹水形成17、心性水肿的发生机理包括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 B.肾小球滤过率↓C.醛固酮分泌↑ D.ADH分泌↑E.肾小球滤过分数↑18、醛固酮的作用是A.排氢B.排钾C.排钠D.保钾E.保钠19、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的机理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 B.血浆胶渗压↓C.微血管壁通透性↑ D.淋巴回流受阻E.球—管失平衡20、水肿发生的基本机制A.组织液的生成大于回流 B.血浆胶渗压↑C.微血管壁通透性↓ D.淋巴回流↑E.体内钠水潴留21、严重呕吐引起低钾血症的原因可能是A.消化液的丢失B.肾脏排钾增加C.碱中毒D.继发性醛固酮增加E.肠内Na+-K+交换增强三、名词解释1、脱水2、高渗性脱水3、低渗性脱水4、等渗性脱水5、water intoxication6、低钠血症7、高钠血症 8、低钾血症9、高钾血症 10、反常性酸性尿11、反常性碱性尿 12、肾小管性酸中毒13、低镁血症 14、高镁血症15、肾小球滤过分数 16、edema17、积水 18、隐性水肿19、显性水肿 10、球—管失平衡四、填空题1.低渗性脱水的特征是失钠失水,血钠浓度,血浆渗透压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水肿的概念 ❖ 水肿的分类 ❖ 水肿的病因 ❖ 水肿的发病机制
水肿液的性状
❖ 水肿的特点 水肿的皮肤特点
全身性水肿的分布特点
❖ 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 防治原则
3 水肿的发生机制
水肿
(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 --组织液生成多于回流
(2)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 --钠、水潴留
毛细血管
A 有效流体静压 - 有效胶体渗透压 V
机制: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影响因素:
(2)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钠水潴留 水肿
滤过率↓ 滤过率正常 滤过率↓
重吸收钠 水正常
重吸收钠 水↑
重吸收钠 水↑
球-管平衡
球-管失衡 球-管失平衡基本形式示意图
(2)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钠水潴留 水肿
机制: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2)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 3)远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
(2)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钠水潴留 水肿
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②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③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④淋巴回流障碍
水肿
(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的机制: 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常见原因: 全身或局部的静脉压↑ 充血性心力衰竭
全身V压↑ 全身水肿
水肿
(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的机制:
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常见原因: 全身或局部的静脉压↑ 充血性心力衰竭-全身V压↑ -全身水肿;
病理生理学 —水电代谢紊乱知识点和习题
【复习上次课内容】 名词解释
❖ 脱水 ❖ 脱水热 ❖ 水通道蛋白 ❖ 低渗性脱水 ❖ 高渗性脱水 ❖ 水中毒
【单项选择题】
1.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主要靠哪一种物质的移动来 维持? A.Na+ B.K+ C.葡萄糖 D.蛋白质 E.水
【单项选择题】
2.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是: A.白蛋白 B.球蛋白 C.Na+ D.K+ E.Ca++
水肿液的性状
❖ 水肿的特点 水肿的皮肤特点
全身性水肿的分布特点
❖ 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 防治原则
3.水肿的病因
水肿
(1)充血性心力衰竭 肾病综合征 肾炎 肝脏疾病 营养不良
全身性水肿
(2)器官组织的局部炎症 静脉阻塞 淋巴管阻塞
局部性水肿
问题:
●水肿是怎样产生的? ●与哪些因素有关?
【水肿的讲授内容】
肿瘤压迫静脉;静脉血栓形成
-局部Cap压↑ --局部水肿
动脉充血
- Cap压↑ --炎性水肿
水肿
(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的机制:
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②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③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④淋巴回流障碍
(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的机制: 水肿
②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血浆白蛋白的含量
水钠代谢紊乱
【水钠代谢紊乱的具体类型特点】
❖ 依体液容量和血钠浓度分类
血钠降低:低渗性脱水
脱水
血钠升高:高渗性脱水 血钠正常:等渗性脱水
体液容量
血钠正常:水肿 edema
血钠降低:水中毒 Water intoxication
【水肿的讲授内容】
❖ 水肿的概念 ❖ 水肿的分类 ❖ 水肿的病因 ❖ 水肿的发病机制
象皮肿
3 水肿的发生机制
水肿
(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 --组织液生成多于回流
(2)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 --钠、水潴留
(2)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钠水潴留 水肿
滤过与重吸收的关系:
重吸收60%~70% 滤过多重吸收也多 滤过少重吸收也少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一部分
0.5%~1% 球-管平衡
营养不良性水肿 淋巴性水肿 炎性水肿
(3)按发生水肿的器官 (4)按水肿液的性质
(5)按按压时有无凹陷
凹陷性水肿 非凹陷性水肿
肾性水肿 肝性水肿 心性水肿 皮下水肿 脑水肿 肺水肿

【水肿的讲授内容】
❖ 水肿的概念 ❖ 水肿的分类 ❖ 水肿的病因 ❖ 水肿的发病机制
问题: ●从医学角度来看,什么是水肿? ●怎样知道患者有无水肿?
【水肿的讲授内容】
❖ 水肿的概念 ❖ 水肿的分类 ❖ 水肿的病因 ❖ 水肿的发病机制
水肿液的性状
❖ 水肿的特点 水肿的皮肤特点
全身性水肿的分布特点
❖ 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 防治原则
2.水肿的分类
全身性水肿 局部性水肿
水肿
(1)按水肿波及的范围 (2)按发病原因
=25 mmHg – 17mmHg = 8mmHg
=血浆胶体渗透
压(25mmHg)-
平均有效滤过压= 8mmHg 组织间液胶体渗
=Cap平均血压
透压(8mmHg)
(23mmHg)-组织间隙 流体静压(-2mmHg)
淋巴回流

● ●
● ●
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示意图
● ●

(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的机制:水肿
(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的机制:
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②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③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④淋巴回流障碍
水肿
(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的机制: ③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原因:直接损伤微血管壁或通过炎性介质 见于: 各种炎症和昆虫咬伤
水肿
(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的机制: ④淋巴回流障碍 原因:恶性肿瘤堵塞淋巴管; 乳腺癌根治术等摘除淋巴结; 淋巴管发育不全。 丝虫堵塞淋巴管。
白蛋白降低的常见原因: A 蛋白质摄入不足
(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的机制: 水肿
②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白蛋白降低的常见原因: A 蛋白质摄入不足 B 蛋白质合成障碍(肝硬化,严重的营养不良) C 蛋白质丧失过多(肾病综合征) D 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慢性消耗性疾病,
如慢性感染,恶性肿瘤等)
水肿
【单项选择题】
3.低渗性脱水对机体的主要影响是: A.酸中毒 B.循环衰竭 C.氮质血症 D.脑出血 E.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单项选择题】
4.代谢性酸中毒时过度通气可产生: A.水肿 B.水中毒 C.低渗性脱水 D.等渗性脱水 E.高渗性脱水
【单项选择题】
5.哪一种水电解质失衡会发生脱水热? A.等渗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 C.低渗性脱水 D.低血钠症 E.低血钾症
水肿液的性状
❖ 水肿的特点 水肿的皮肤特点
全身性水肿的分布特点
❖ 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 防治原则
问题: ●从医学角度来看,什么是水肿? ●怎样知道患者有无水肿?
五、水肿(edema)
水肿
1.概念: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
积聚的病理过程称为水肿。
积液(积水) (hydrops) 注意 水肿是等渗液的积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