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件外观检验规范标准
铸件质量检验标准

铸件质量检验标准铸件是一种常见的生产工艺,广泛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铸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因此进行铸件质量检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铸件质量检验的标准和方法。
一、铸件质量检验的重要性铸件质量检验的目的是确保铸件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和机械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一方面,铸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装配和使用;另一方面,对于承受重载或高温等极端工况的铸件来说,其机械性能的好坏关系到产品的安全可靠性。
二、铸件质量检验的标准铸件质量检验的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自身标准。
国家标准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具有强制性,是衡量铸件质量的重要依据。
行业标准是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由行业协会或行业组织制定的,作为行业内铸件质量的参考指南。
企业自身标准是企业根据生产情况和需求制定的,用于规范和管理内部质量控制。
在铸件质量检验中,常用的国家标准有《铸造铁件技术条件》、《铸铝合金件技术条件》等,而行业标准包括《汽车铝合金压铸铸件技术规范》、《船用铸铁件技术条件》等。
企业自身标准则根据企业具体的生产工艺和要求制定,例如《XX公司铸件质量检验标准》。
三、铸件质量检验的方法铸件质量检验的方法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测和性能测试。
1.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铸件质量检验中最简单直观的方法。
通过肉眼观察铸件的外观,检查是否有裂纹、砂眼、气孔、夹渣等缺陷。
外观检查可以用目视检查或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
2. 尺寸检测尺寸检测是铸件质量检验中最常见的方法。
主要是测量铸件的外形尺寸、孔径尺寸和壁厚尺寸等。
常用的尺寸测量工具有游标卡尺、内径卡尺、外径卡尺、深度尺等。
尺寸检测可以帮助判断铸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 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是铸件质量检验中最关键的方法,主要包括力学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和金相组织分析。
力学性能测试主要是测试铸件的拉伸、弯曲、冲击等力学性能。
化学成分分析可以确定铸件的材料成分是否符合要求。
金相组织分析可以观察铸件的金相组织结构,评估其机械性能。
铸件检验标准

铸件检验标准铸件作为机械制造中的重要零部件,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因此,对铸件的检验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铸件检验的目的、方法和标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铸件检验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铸件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满足使用的需要。
在铸件生产过程中,通过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不合格品,保证产品质量。
其次,铸件检验的方法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材质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等。
外观检查是通过肉眼或辅助工具对铸件表面进行检查,以发现铸件表面的缺陷或异物。
尺寸测量是通过测量工具对铸件的尺寸进行检测,以确保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材质分析是通过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等手段对铸件材质进行检测,以确定材质是否符合标准。
力学性能测试是通过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等手段对铸件的力学性能进行检测,以确保其强度和韧性符合要求。
在铸件检验标准方面,国家和行业都有相应的标准规定。
国家标准主要包括GB/T、GB、JB等标准,而行业标准则是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要求而制定的标准。
在铸件检验标准中,通常包括了铸件的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材质成分、力学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对于不同类型的铸件,其检验标准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执行。
在实际操作中,铸件检验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检验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检验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合适的检测设备和工具,以提高检验的精度和效率。
总的来说,铸件检验标准对于保证铸件质量和产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标准要求,才能有效地提高铸件的质量,并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能够对铸件检验标准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各个相关行业能够重视铸件检验工作,共同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铸造毛坯件检验规范

1、目的为了规范公司对铸造件质量的检验。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球墨铸铁材质的产品。
3、引用标准GB /T5612-2008 铸铁牌号表示法GB/T1348-1988 球墨铸铁件GB 231-84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法GB/T9441-2009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GB/T6414-1999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GB 6060.1-85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4、验收标准4.1 铸件材质检验标准:4.1.1 球墨铸件材质验收标准应符合GB1348-1988 球墨铸铁的标准,以机械性能(抗拉强度、延伸率)、金相组织为验收依据,硬度及化学成分做为参考。
4.1.1.3 壳体毛坯件的球墨铸铁材质正火后其珠光体(正火索氏体)组织等级在3级以上。
4.1.2 材质检验取样规范4.1.2.1机械性能检查:机械性能测试的试块,每班次每种牌号至少浇注三根,若铸件进行热处理,必须连同试块一同进行热处理。
二根用于生产厂测试性能(第一根合格则该批次合格,余下试块(留有生产日期、包次标识)留存。
若第一根试块不合格,测试剩余二根,若第二根不合格则该批次产品全部报废,若第二根合格,应加试第三根,合格则判定该炉产品合格,若第三根不合格则该批次产品全部报废)。
材质检验报告(原档)保存期为5年。
4.1.2.2金相组织检查:球铁铸件从每包铁水的最后一型附铸金相试块或铸件本体进行金相检验,依次往前直到合格(或本包铁水所浇铸件检验完)为止。
附铸试块应能代表本体。
若试块不好,应对铸件本体破件进行检验。
若金相检验由问题,加倍抽查。
金相本体试块应按天分类以月为单位保存,保存期为6个月,检验报告保存期5年。
球化等级要求在3级以上,石墨大小要求为5~7级。
4.1.2.3化学成分检查:每天必须分析每炉铁水(炉前)及至少两炉铸件(炉后)的化学成分。
炉前主要化验C、Si和S,炉后所有元素全部化验。
每天第一炉溶清后必须检测C、Si、Mn、P和S,之后C、Si每炉化验检测。
压铸件检验规范

1/10
1/5
所在面上不允许超过的数量
2处
2处
离铸件边缘不小于mm
4
4
两冷隔间距不小于mm
10
10
3
擦伤
深度不大于mm
0.05
0.1
0.25
浇口部位增加一倍可接受
同上
面积不大于总面积的%
3
5
10
4
凹陷
凹陷深度不大于mm
0.1
0.3
0.5
装饰面不允许,非装饰面1~2级,内表面3级。
0.2mm2
任意1平方厘米的范围内≤3个
合格(装饰面)
0.3~0.6mm2
整个被检面积≤10个(占总面积的1/6)
合格(非装饰面)
小于1mm2
任意1平方厘米的范围内≤3个砂眼的密集性不超过所在面积的1/6
非直观面
注:大于1mm以上的砂眼允许的数目;各产品在设计加工时,在总技术要求里具体写出。也可与厂家协商后确定。
14
16
18
20
>400~1000
—
—
—
—
—
2
3
4
5
6
8
10
12
14
16
18
>1000~400
—
—
—
—
—
—
2
3
4
5
6
8
10
12
14
16
>4000~10000
—
—
—
—
—
—
—
2
3
4
5
6
8
铸件外观质量检验规范

铸件外观质量检验规范(ISO9001-2015)1、目的为加强本公司对铸件的质量控制,保证本公司产品的外观质量及加工性能,特制订铸件表面质量验收规范;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外来铸铁(钢)件的外观质量验收,包括表面缺陷、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的验收;3、引用标准(1)JB/T5000.4-2007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4部分铸铁件;(2)JB/T5000.6-2007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6部分铸钢件;(3)GB6414-1999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4)GB/T6060.1-1997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5)GB/T15056-1994铸造表面粗糙度评定方法;(6)Q/XC5101-2001铸铁件通用技术条件;(7GB/T11351-1989铸件重量公差4、名词解释(1)全数选别:检验项目100%检测;5、验收项目及标准铸件的表面质量主要包括铸件的表面缺陷、尺寸精度、形状偏差、表面粗糙度、表面清理质量等;5.1铸件表面缺陷的检验5.1.1表面缺陷检验的一般要求(1)铸件非加工表面上的浇冒口必须清理得与铸件表面同样平整,加工面上的浇冒口残留量应符合技术要求,若无要求,则按表8执行;(2)在铸件上不允许有裂纹、通孔、穿透性的冷隔和穿透性的缩松、夹渣等机械加工不能去除的缺陷;(3)铸件非加工表面的毛刺、披缝、型砂、砂芯等应清理干净;(4)铸件一般待加工表面,允许有不超过加工余量范围内的任何缺陷存在;重要加工面允许有不超过加工余量2/3的缺陷存在,但裂纹缺陷应予清除;加工后的表面允许存在直径*长度*深度小于等于2*2*2的非连片孔洞的铸造缺陷;(5)作为加工基准面(孔)和测量基准的铸件表面,平整度小于等于2.0毫米、粗糙度Ra50以内;(6)铸件表面气孔、砂眼、夹渣面积不大,但比较分散或者有连片麻点的表面不予接收;(7)除技术要求特别注明的铸件外,对于表面有气孔、缩孔、砂眼等缺陷的铸钢件允许补焊,但铸铁件未经允许不得焊补(铸铁件实行一案一判的原则)但补焊面积不允许超过铸件面积的10%,焊接质量应符合JB/T5000.7-2007标准要求,补焊后必须退火、机械性能达到图纸要求,且不得有渗漏及影响外观的缺陷;5.1.2铸件外观质量等级缺陷项目等级A B C飞边不允许飞边高度≤1.5毫米允许不易于伤手的飞边毛刺不允许允许不易于伤手的毛刺允许不易伤手的毛刺孔眼气孔 100cm 2面积内允许直径不大于φ2mm 深度不超过壁厚1/4的孔眼2个,两处距离>60mm ;整个铸件不超过4个100cm 2面积内允许直径不大于φ3mm 深度不超过壁厚1/3的孔眼2处,两处距离>60mm ;整个铸件不超过8个不致于影响强度,其余不做要求 针孔 渣眼 缩孔 不致于影响强度裂纹 不允许 不允许不允许 冷隔 沟槽 夹砂结疤 不允许 100cm 2面积内允许面积不超过8cm 2的缺陷2处;整个铸件不超过4处不致于影响强度 皱皮 不允许 不明显引人注意缩陷不允许不允许 不允许缺肉1、一般零部件采用B 级精度,在检查过程中,如有一个或多个项目超出B 级精度要求的零部件均判定为不合格;2、影响到零部件安全、性能的部位,外观质量采用A 级精度,如果有一个或多个项目超出规定级精度要求的零部件均判定为不合格;5.2铸件尺寸的检验 5.2.1铸件毛坯尺寸公差铸件尺寸公差应按毛坯图或技术条件规定的尺寸公差等级执行,当技术文件未规定尺寸公差时,则应以GB6414为依据,并按照下表选定公差值(粗线框内为推荐使用公差等级);毛坯铸件基本尺寸(mm )尺寸公差等级CT12CT13 CT14 CT15 CT16 ≤10~16 4.4 --- --- --- --- >16~25 4.6 6 8 10 12 >25~40 5.0 7 9 11 14 >40~63 5.6 8 10 12 16 >63~100 6 9 11 14 18 >100~160 7 10 12 16 20 >160~250 8 11 14 18 22 >250~400912162025>400~630 10 14 18 22 28 >630~1000 11 16 20 25 32 >1000~1600 13 18 23 29 37 >1600~2500 15 21 26 33 42 >25004000 17 24 30 38 49 >4000~6300 20 28 35 44 56 >6300~100002332405064注:1、毛坯铸件基本尺寸是指机械加工前毛坯铸件的尺寸,包括加工余量和起模斜度; 2、毛坯基本尺寸按铸件最大尺寸选取,该铸件较小尺寸公差等级与最大尺寸公差等级相同;3、壁厚采用低一级的公差等级;4、公差带应对称于毛坯铸件基本尺寸配置,例:基本尺寸30mm ,CT13公差值为±7mm ;如有特殊要求非对称式配置时,应在技术要求中单独列出公差范围;5.2.2铸件分型面处最大错型值应不得超过表2所示公差值,当需进一步限制错型量时,应从表中选取;公差等级CT 错型值(mm )11~13 1.5 14~162.55.2.3铸件加工余量应符合表的规定,有特殊要求的表面应在技术要求中单独标注加工余量;最大轮廓尺寸加工余量一个面顶面加量≤30 4 2>30~50 5 >50~180 6 >180~315 7 >315~500 8 >500~800 103>800~1250 12 >1250~1600 144>1600~250016>2500~3150 18>3150~4000 205>4000~6300 25>6300~10000 30 7注:1、属于该铸件的较小尺寸的加工余量与最大轮廓尺寸的加工余量相同;2、此表加工余量仅指一个面的加工余量,对于柱面和两面加工的铸件,铸件轮廓尺寸应为最终机械加工后成品尺寸与两倍加工余量之和;5.3表面粗糙度检测表面粗糙度总体检测原则依据图纸要求,当图纸无要求是执行国标GB/T15056;5.3.1一般情况下,表面粗糙度要求Ra50,铸件难以清理的部位,局部允许Ra100,待加工表面允许降低1级;5.3.2.使用面积法作为验收依据面积法常用的比较样块评定铸件表面粗糙度;方法如下:(1)铸造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应符合GB6060.1-1997标准;(2)按照国标BWZ001-88评定铸件表面粗糙度的等级;(3)铸件的浇道、冒口、修补的残余表面及铸造表面缺陷(如粘砂、结疤等)不列为被检表面;(4)以铸造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为对照标准,对被检铸件的铸造表面用视觉或触觉的方法进行对比;(5)用样块对比时,应选用适于铸造合金材料和工艺方法的样块进行对比;(6)被检的铸造表面必须清理干净,样块表面和被检表面均不得有锈蚀处;(7)用样块对比时,砂型铸造表面被检点数应符合表的规定;特种铸造表面被检点数应按表8的规定加倍;被检点应平均分布,每点的被检面积不得小于与之对比面的面积;被检铸造表面面积(cm2)<200 200~1000 100~10000 >10000被检点数(个) 不少于2 每200cm2不少于1 每1000cm2不少于1不少于40 (8)当被检铸造表面的粗糙度介于比较样块两级参数值之间者,所确定的被检铸造表面的粗糙度等级为粗的一级;(9)对被检铸造表面,以其80%的表面所达到的最粗表面粗糙度等级,为该铸造表面粗糙度等级;5.3.3铸件表面清理检测5.3.1铸件几何形状必须完整,非加工面上的清理损伤不应大于该处的尺寸偏差,加工面上的损伤不应大于该处加工余量的1/2;5.3.2允许铸件表面有少量的局部低凹或打磨痕迹,在直径不大于8mm,并能保证铸件规定的最小的壁厚;5.3.3为去除铸造缺陷而打磨后的铸件表面粗糙度应与一般铸件表面粗糙度基本一致;5.3.4除特殊情况外,铸件表面允许残留的浇冒口、毛刺,多肉残余量应按表8的要求进行;类别非加工面凸出高度(mm)加工面凸出高度(mm) 外表面非外表面浇冒口残余量-0.5~0.5 <2 <2~4毛刺残余量0 <2 <1~2多肉残余量<1 <2 <25.3.5铸件表面须经过防锈处理,保证在铸件进入面加工时不得有任何的锈蚀;5.3.6铸件表面如有油漆要求的,必须按有关涂装规定执行;5.4铸件重量检测5.4.1对于没有特殊要求的铸件,重量偏差可以不作为验收依据;如果技术条件有要求,供需双方协商后,铸件的重量偏差也应作为验收依据,一般应符合表的规定;公称重量(Kg) ≤200>200~500>500~1000>1000~5000>5000~10000>10000~30000>30000~50000>50000铸件重量上偏差(%)8 7.5 7 6.5 6 5.5 5 4.5。
181226-压铸件外观检测标准

标准工时制作日期12/25/2018卡尺千分尺卷尺目测制作审核作业项目页次1/3版本A一.目的:明确客户外观判定标准,准确把握品质,以保证生产。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涵盖了所有压铸件外观的要求。
本规范参照美国材料实验协会标准ASTM E505的原始规范,但不取代原规范,仅提供更全面的说明,所以原规范必须使用。
当本规范和原规范的内容矛盾时,本规范要求取代原规范内容。
三.检验规范3.1 检验条件,3.1.1 检验角度:成45度目视检验 3.1.2 检验距离:距物品45—60CM 3.1.3 检验环境:日常日光灯光源下检验 3.1.4 检验工具:目视检验及使用样板对照。
3.2抽样依据3.2.1 抽样方案依据国标GB2828.1-2003抽样标准。
3.2.2外观按照正常一次抽样的一般II级抽样水准AQL=0.4验收四.名词定义4.1砂眼--压铸件中由夹带气体引起的表面缺陷。
4.2冷隔--由于金属的凝固速率不同,有时在压铸过程中产生的凝固金属重叠。
4.3内部缩孔--铸件冷凌期间的一种情况,铸件内部体积收缩补偿补助所形成的内部不规则空洞。
5.外观等级定义5.1 A级面:最终外观正面(有丝印/logo面),组装后外观可直接可视区域 5.2 B级面: 不最终外观侧面、底面,组装后外观需转换角度才可视区域5.3 C级面: 组装后再在内侧,需要换角度才能小面积可视区域及组装后看不见的区域注:客户有特别指定,按客户要求执行。
XY-GLOBAL压铸件外观检验通用标准零件名称压铸件外观检验通用标准使用工具检验指导bowen作业项目页次2/3版本A6.检测标准6.1产品表面不允许出现明显的脏污、毛刺、油渍、变形等异常问题。
6.2砂孔尺寸定义成3个区间的,0.3~0.5mm;>0.5~1mm;>1~2mm;当砂孔小于0.3毫米时,不做考虑。
6.3. A面不得有气孔;6.4.B面、C面、机加工面沙孔的要求如下: a)孔径尺寸:>0.5 mm,不得超过5个;b)孔径尺寸 >0.5~1mm,孔间距>50mm(同样不得超过3pcs); c)孔径尺寸>1mm的产品直接判断不合格;注:砂孔不允许延伸到其他区域的砂孔或表面。
铸件检验规范

8.1.、8.2不允许有
目视检查,放大镜
目视检查,内窥镜
残砂
9.1内腔面
不允许有
目视检查,内窥镜
锈蚀
10.1.外面
10.2内腔面
不允许有
目视检查,内窥镜
5、本规范未规定的检测项目及要求按JB/T5937-91标准执行
编制:
审核:
批准:
2.1.2加工面
2.1不允许有
2.1.1高于表面0.5mm以内
2.1.2顶端光滑带圆弧接近检查样件
目视检查,游标卡尺
标准样件,游标卡尺
2.2内表面
2.2.1非加工面
a、加工基准面
b、其它表面
2.2.2加工面
2.2不允许有
2.2.1接近检查样件
2.2.2接近检查样件
目视检查,游标卡尺
内窥镜,标准样件
项目
4.2几何形状和尺寸的检测
按铸件图样规定要求检测。
4.3表面质量检验
项目
分类
质量目标
检测仪器和方法
表面粗糙度
1.1外表面
1.2内腔面
*GB6060.1-85
Ra25um以下
Ra12.5um以下
用铸造表面粗糙度标准样板,目视和触摸检查。
飞翅与毛刺
2.1外表面
2.1.1非加工面
a、加工基准面
b、其它表面
分类
质量目标
检测仪器和方法
错型与错芯
3.1外型分型面
3.1.1砂型
3.1.2壳型
3.1.1、0.7mm以内
3.1.2、0.5mm以内
游标卡尺
3.2砂芯分合面
3.2.1手工芯合
3.2.2树脂砂金属芯合
压铸件检验规范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为了对压铸车间生产之产品进行有效地控制,其品质符合国标,行业及客户要求,特制定本规定;2、适用范围:本公司压铸车间均属之;3、职责:品质部负责压铸车间产品首件及巡检,压铸车间负责产品自检互检。
4、不合格品控制:按《不合格控制程序执行》。
原因分析部门:压铸车间,品质部,技术部。
5、引用标准:国家标准,工程图纸;样板;MIL-STD-105E;不良图示。
6、定义:致命缺陷(Critical):单件物料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或影响到安全性能时,定义为致命缺陷;严重缺陷(Major):单件物料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或单件物料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时,定义为严重缺陷;轻微缺陷(Minor):单件物料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或单件物料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时,定义为轻微缺陷;7、检验内容:一、铸件所需材料及化学成分应符合要求。
二、每批次铸件的机械性能应符合要求。
三、量检具测量铸件尺寸,尺寸公差符合GB/T 6414-1999《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及工程图纸要求。
四、齿轮类产品,必要时跳动测试仪检测跳动度,符合工程图纸要求。
(双齿轮类产品可分别测试大小齿轮跳动度)五、表面粗糙度可按GB/T 6060.1-1997《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评级。
六、外观质量:(不良图片见附件)1. 铸件上不允许有冷隔、裂纹、穿透性缺陷及严重的残缺类缺陷(浇不到、未浇满、机械损伤等)的存在.2. 在金属型铸件的非加工表面上,允许铸件有分型、顶杆及排气塞等痕迹。
但凸出表面不大于0.3mm或凹下表面不超过0.4mm,且布局合理协调。
3. 非加工表面的浇冒口,应清理到与铸件表面齐平;待加工表面的浇冒口残留量应不大于3 mm。
4. 铸件上作为基准用的部位应平整,不允许存在任何凸起痕迹,装饰面上不允许有推杆痕迹。
5. 非加工表面上,不允许有麻面和有色斑点。
6. 铸件待加工表面上,允许有经加工可去掉的任何缺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铸件外观检验规
一、围
本规适用于本厂产品的精铸件、砂型铸件的外观检验。
本规规定了精铸件、砂型铸件的外观检验要求和具体验收准则。
二、铸件外观缺陷名称及分类
铸件不得有明显孔眼(气孔、缩孔、缩松、渣眼、砂眼、铁豆),裂纹(热裂、冷裂、温裂),表面缺陷(粘砂、结疤、夹砂、冷隔),形状缺陷(多肉、浇不足、变形、料口毛刺)等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和强度缺陷。
四、具体验收准则
(一)手轮
(二)定位轮
(三)调整块
(四)尾环架
1 气孔
2 多肉
3 浇不足
4 料口毛刺
注:如出现其它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缺陷,一律不可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