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意义及价值

合集下载

中学语文教学中理应重视文学教育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中理应重视文学教育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中理应重视文学教育【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是以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基础,加以教师的引导和教育,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全面提升文化素养。

另外,文学教育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中深层次的精髓,并大力弘扬世界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加强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升。

本文仅就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重要性做以浅要分析。

【关键词】文学教育;中学语文secondary language teaching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literary educationzhang jing-li【abstract】language teaching in secondary schools,literary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one. chinese teaching in ancient and modern literature education is the basis of good literature,guidance and education to teachers so that students in the language learning process to enhance the cultural quality. in addition, the literary education can also guid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literary works deep essence and vigorously carry forward the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world,thereby strengthening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and quality improvement.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chinese teaching literature in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to do with shallow analysis.【key words】literary education; secondary language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美不胜收,是我们美妙的精神食粮。

刍议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刍议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 以及 《 呐喊 》 中对 “ 国民性 ”的批 会、 时代 、 人生息息相关的。学 生要 正确理解 、 掌握并 合 一”的和谐 思想 ;
和这些作 品发生共鸣 ,必须透过作 品的表层含义 , I 去 判和 “ 立人” 思想的吁求 ; 女神》 《 中对 “ 个人” “ 、自 I 情感 的赞美 ; 边城 》 由” 《 中对 道义的担 当与职责 的 理解 、 领会 、 感悟作品 中的深层 含义 , 来体认文学独有
世提供 借鉴 , 促使人思考现实 的意识 ; 集 ” “ 蕴含着对 教 育受体的身心发展 , 健康 完整 的人格 , 塑造 中学语 f 社 而 经 史 子 集 在 文 教学 中文学教育对 我国 当下素质 教育的推行 具有 : 会人 生公 正评 价 意 识 等 等 。 “ 、 、 、 ” 现 代 这 十分重要 的意义 。那么 , 中学语文教学 中的文学 1 看来 又是 文 学 经 典 , 些 人 文 精 神 要 被 教 育 受 体 较 当下 教育应如何做呢?笔者认为 , 以下三方面做起。 l 地接受 , 应从 好 完全可以通过 中学语文教学 中文学教育的 中学语 文教学 中文学教 育的 内容应是 “ 美” J 个渠 道 来 完 成 , 且 中学 语 文 教 学 中文 学 教 育 在 一 这 并
个个灵魂高贵行 为高 尚的人 。可以说 , 一个没有文学 l 。如 中国 的 “ 、 、 、 ”中 “ ” 含 着 关 注 国 性 经 史 子 集 经 蕴
家 “ 见 不 艺术的民族 和社会是不可思议 的, 而没有文学教育则 : 、 民族 的使 命 意 识 ; 子 ”蕴 含 着 “ 从 己 出 , 曾 依傍半 个古人 ” 个性 张扬意识 ; 史 ”蕴含着 的为后 “ 必然又是一种不健全不正常的教育 。因此 , 了促进 l 为

文学教育的功能价值及其当下意义

文学教育的功能价值及其当下意义
值观 。
文 学 教 育 的辅 德 性 是 由 于 文 学 作 品 的 内容 和 形 式 决 定 的 。 从 内容 上 看 ,文 学 作 品是 美 的艺 术 结 晶 , 含着深 刻的思想 内涵 , 蕴 具 有 启 迪 人 、 染 人 、 冶 人 的 巨 大 感 陶 力 量 ,可 以通 过 文 学 教 育 引 导 学 生 吸收 优 秀 的人类 文 化成 果 , 丰 富 自身 的 人 文 素 养 。从 形式 上 看 , 文 学 教 育 以喜 闻 乐 见 的 形 式 寓 教 于乐 , 教 于 美 , 以 达 到 潜 移 默 寓 可 化 、 物无声的效果。 润 其 次 是 益 智 。 文 学 教 育 的 益 智 功 能 人 所 共 知 。 文 学 教 育 具 有 益 智 性 , 促 进 学 生 智 力 的开 发 。 能 脑科 学研 究表 明 ,充分发挥 右脑
文 学 教 育 的 地 位 与 作 用 文 学 是 艺 术 。 文 学 教 育 是 审 美 教 育 。 文 学 教 育 是 从 形 象 思 维 人 手 , 接 作 用 人 的 感 性 , 行 情 直 进
一 .
作为人 文素养 教育 的重要组 成 部分 ,文学教育 的功用 是多方
面的。
感教育 , 高人 的审美素质 。 提 首先 ,文学 教育是 从形 象思 维 人 手 ,培 养 形 象 思 维 能 力 的 学 科 。众 所 周 知 , 学 作 品 都 是 以整 文
体 的 具 象 的 形 式 呈 现 的 ,它 有 着
首先是辅 德 。文学教 育具有
与 抽 象 思 维 完 全 不 同 的 作 用 途 径 , 有着 完全 不 同 的功 用 。作 为 也 人 的一种高级 精神活 动 ,文学艺 术 能 够 极 大 地 促 进 和 提 高 人 的 思 维 能 力 , 养 人 敏 锐 的感 悟 力 、 培 丰 富 的想 象 力 和 无 限 的创 造 力 。 其 次 ,文 学 教 育 是 情感 教 育 。 丰 富 的 情 感 素 养 是 现 代 人 不 可 或 缺 的 条 件 。 学 教 育直 接 作 用 于人 文 的情感 , 能够使人 的情感得 到陶 是 冶 与 熏 陶 的教 育 形 式 。 学 作 品 的 文 功 用 不 仅 仅 可 以抒 发 作 者 的 情 感 , 更 重 要 的是 通 过 作 品 实 现 作 者 与 读 者 之 间 的情 感 交 流 , 读者 产 生 使 共 鸣 。读 者 接 受 文 学 作 品 , 与作 者 对 话 ,是 一 种 深 入 的审 美 活 动 , 更 是一 种 情感 陶冶 活 动 。 再次 , 文学 教 育 是 审 美 教 育 。 审 美 是 现代 人 的 必 备 条件 , 不 会

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在学生成长的作用

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在学生成长的作用

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文学教育是指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和创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它不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探讨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首先,文学教育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学习和掌握丰富的词汇、语法和修辞手法,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通过阅读古典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学习古典汉语的用词和句法,提升他们的文言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通过分析现代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和风格,提升他们的现代汉语写作和表达能力。

文学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口头表达能力,例如通过参与文学讨论和演讲比赛,学生可以练习和提升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其次,文学教育对于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具有深远影响。

文学作品通过描绘丰富的情感和人类经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审美感受,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例如,通过阅读和分析诗歌,学生可以体验和感受诗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情感表达,提升他们的审美感受和情感共鸣能力。

通过阅读和分析小说,学生可以了解和理解人物的命运和人性的复杂,提升他们的同情心和理解力。

文学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例如通过阅读和分析经典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和学习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人类社会的深刻思考,提升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再次,文学教育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文学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创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

例如,通过创作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他们对世界和人生的独特看法和感受,提升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学习和掌握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

文学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例如通过参与文学活动和比赛,学生可以学习和掌握组织、合作和沟通等综合素质,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作者:张芳云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40期摘要:本文在阐释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开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上,从内容、主体和客体三个角度深入探析了中学语文教学文学教育开展问题。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文学教育审美教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语文教材内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增加了大量文学作品,与文学审美相关的内容也随之在考试中出现,要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文学教育的诉求越来越普遍。

就语文教学发展历程和新课程改革实践来看,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开展并不顺利,特别在当下大量后现代主义思想观念渗透、经典文学作品遭到一定程度消解与解构的语境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文学教育有很大难度。

从世界各民族历史发展历程来看,文学艺术都能够给人以勇气和希望,保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情感诉求,进而构建纯洁、高尚的人文情怀,促进人格的发展,文学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促进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塑造完整的人格,有必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大力开展文学教育,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一、内容应是“美”的艺术品,蕴藉丰富的人文内涵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内容应该是各类经典文学作品,既要有古代人智慧的结晶,如:《诗经》、《庄子》、《史记》、《唐诗三百首》、《红楼梦》等艺术名篇精品,又要有现代经典,如《呐喊》、《女神》、《边城》、《家》、《四世同堂》等内容选段。

经典文学艺术作品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蕴藉了民族经验、情感和理性等高贵的精神;使学生在上述作品内容学习中受到思想与艺术的熏陶。

文学艺术同样不是一个独立门类,多种文化要素渗透其中,并保持不可分割的联系,正是这种不可分割的联系彰显了文学艺术作品的人文性,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文学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传承及现实意义。

文学教育确切地说是一种审美教育,学生在受文学艺术作品思想震撼的同时,也受文学艺术作品“美”的特质所熏陶。

阅读、鉴赏文学艺术作品,能够给学生带来美的愉悦感受,学生与文学艺术作品蕴含的思想、情感发生共鸣,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接受美的熏陶,在这种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谈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谈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谈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摘要】古代中国文学教育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传统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

通过培养传统文化传承意识,可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引导学生热爱文学艺术,提升审美情趣。

古代中国文学教育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还对当代教育和社会产生启示和影响。

它再现了中华文化的瑰丽风采,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学的热爱与尊重,激发了文学艺术的创造力和活力,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视野,提升了综合素养。

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体现在其对当代教育和社会的积极贡献,以及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并塑造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古代中国文学教育、价值、意义、传统文化、传承、学生素质、优秀文化传统、审美情趣、热爱文学艺术、教育启示、社会价值、再现意义。

1. 引言1.1 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背景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古代文化传统。

在古代,文学教育是贵族社会的一项重要传统。

贵族子弟在家庭教育或私塾学习中,接受文学经典的传授,学习诗词歌赋,修身养性,培养文学修养。

古代文学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文化传承和社会地位的提升上。

古代文学教育不仅是对文学艺术的传承,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培养未来社会精英的重要途径。

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背景是一个充满着传统文化熏陶与敬重的时代,是一个注重道德修养和文学修养的时代。

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遗产,对于深刻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

1.2 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发展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个时候文学已经成为了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文学教育也逐渐得到了重视和规范。

在秦汉时期,文学教育开始形成系统的体系,如儒家经典的传授和讲解,书法、诗词的学习等。

隋唐时期,文学教育更是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发展,其中的科举制度更是为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推动力。

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传 承优 秀文化 ,这离不 开优秀文 化 的载体——优 秀文化作 品 。因 此在高 中教 育教学 中加 强并 重视 文学教育是传 承优秀文化 的必然 途径和重要 手段 。学习 《 同文 胡 化》让我们 真切 地为 中国传 统而
又 极 具 生 活 化 的 胡 同文 化 正 在 慢
新课 改的逐步深入 ,文学 教育理
象的家 , 还应该是精 神的家 、 化 文
的根 。语 文是传承 民族文 化最重
要 的工 具 。 堂 语 文 课 , 果 洋 溢 一 如
着浓郁 的文化味 ,那么我们就 大 致可 以说它具有语文味 。 语文课 “
学 教 育
目的就是使 学生建构 自身 的文化 人格 , 对生命有 更高境 界的认识 。 语 文教学不 能墨守 “ 知的教育 ” 而 丢掉 “ 的教 育 ” 要 以 “ 的教 人 , 人 育 ”来认识语 文教育 对发展 学生 精 神生活 、建构学生 文化人 格 的 重要 性 。我们 应 当充 分地利 用优 秀的文学作 品 ,依靠 优秀文 学作 品中所蕴含 的文化精 神 、哲 学思
想、 民族 智 慧 和 理 想 人 格 , 积 极 去
步 达到用 审美 的眼光去欣 赏 自然 美 和社会美 。例如 小说《 边城 》 是 中国文学艺术 美 的象征 ,边 城那 纯美 的 山水 、 纯净的 自然 、 淳朴 的 人情 ,沈从 文 以优美 蕴藉 的文字 为 我们 构 筑 了一 方心 灵 的净 土 。 学生 要通过文 学作 品中描绘 的 自
西方 现代 主 义文学 的文 化特 征 ,
开 阔 了学 生 的眼 界 。
海德格 尔说 :语言是存 在的 “ 家” 。我想 , 这个“ ” 家 不仅仅 是现
括古代 的 ,也包括近 现代 的优 秀) 阅读与鉴赏 ” 在“ 部分指 出 : 学 习中国古代优秀作 品 ,体会其 中 蕴涵 的中华 民族精神 ,为形成一 定 的传 统文化底蕴奠 定基础 。并

中学语文中实施文学教育的价值与方法

中学语文中实施文学教育的价值与方法

中学语文中实施文学教育的价值与方法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佳作,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在优美的文学作品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中学语文教学,要增加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必须让学生多读些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文学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研究、改进、革新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

一、文学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文学教育有开发语言运用能力的作用,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优秀的文学作品是运用语言的艺术,优秀的文学作品是运用语言的典范,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基本的、最好的材料文学教育能使学生从中吸取营养,也是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的最好途径,更是开发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语文素质的正确方式。

文学教育能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中学语文要求所有的中学生都要接受文学教育,这是因为文学教育的目的不仅要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文学主要培养形象思维,发展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文学作品之所以感人,主要是靠形象思维。

文学最能唤起们的联想和想象,进而诱发创造性思维,形象思维是创造的源泉,文学教育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文学教育能培养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

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多方面反映社会生活,同时也形象地告诉人们应该怎样认识生活,面对生活,创造生活。

中学生一般来说从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正是人生的花季,也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

他们开始关心社会,渴望了解生活,积累人生经验,需要得到启发帮助。

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从某一方面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是社会人生的浓缩,正可以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因此文学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认识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

文学教育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意义及价值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意义及价值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意义及价值
论文关键词:中学语文文学教育意义价值
论文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是以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基础,加以教师的引导和教育,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全面提升文化素养。

另外,文学教育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中深层次的精髓,并大力弘扬世界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加强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升。

本文仅就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意义及价值做以浅要分析。

在现阶段的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文学教育的意义及价值始终难以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而仅是被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辅助内容而展开。

文学教育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教师可以选取教材以内的文学作品,也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选取国内外优秀的文学作品[1]。

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的文学教育,不但可以引发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和爱好,而且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1探究文学作品的精髓,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世界文化的漫长发展历程中,世界各国都留下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其不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促进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的基础。

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文学教育的开展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扎实的文笔表达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境界和情感世界。

毛泽东主席曾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
和。

”由此可见,优秀文化作品的意义绝不仅是表现在文化理论方面,对于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文学教育的角度而言,中学生正处于身心、智力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深层次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而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和标准也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学生不但要具备基本的职业技能,而且要通过长时间的积累逐步形成有利于长期发
展的素养。

学生若想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精髓,必须经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和启发,进而才能是学生在文学作品的历史与文化氛围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将其与自己的生活、学习相联系。

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是建立于文学作品精髓的基础上,是学生精神层面感悟和理解能力的进步与发展。

由此可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文学教育,通过对于文学作品精髓的探究,具有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2文学教育具有深层次开发学生精神世界的意义
目前,在我国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文学教育的意义及价值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教师在进行文学教育时,只是将其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项内容来进行,而相对忽略了文学教育在学生精神世界开发中的潜在意义。

文学作品是创作者的心血结晶,更体现了创作者在精神层次上对于社会、人生、事物的理解和认知。

在受到社会风气及周围事物的影响过程中,精神世界尚未完全形成的中学生难以准确分辨出事物的好与坏,进而导致学生精神世界的形成与发展中与现实世界存在较大的差距。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学生作为可塑性极强的客体,其在对于文学作品的领悟中,那个主要依据为教师的讲解,并且与自己的实际感官能力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初级层次的精神世界观念,并且将其运用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例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会选择《浮士德》中的部分章节作为文学教育的基础内容,并且通过对于作品精神层面的深入剖析,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深层次、多角度的开
发。

《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之一,全剧共两部52场,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在德国和欧洲现实的社会背景下,描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追求理想的艰辛历程。

在《浮士德》中,歌德强调人生在世需要竭力克服堕落、努力向上,并为更多人谋得幸福,可是歌德还是强调,人不可能成为上帝,越是有理想性格的人,这一生就越需要经历谦卑的洗练。

歌德认为,我们这一生不可能有任何意愿,是完美无缺不具有任何伤害性的。

但他相信上帝的怜悯与爱,悔罪与这一生奋斗的过程,上帝会纪念,并接纳进永恒、给我们恩宠。

上帝接纳人此生的每个阶段,也乐意看见认真面
对生命的人,在这一生的各种经历中更接近善。

每一场奋斗都伴随着自我的软弱,而每一个经历都更看清自己也更认识上帝。

通过教师在文学教育课堂的系统讲解与引导分析,学生的精神世界中会逐渐形成对人生、生活、命运的深层次感悟,并且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中发挥重要的促进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