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罗华(利妥昔单抗)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利妥昔单抗用药注意事项培训课件

利妥昔单抗用药注意事项培训课件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利妥昔单抗处,常请联见系网副站或作本人删用除。及防治措施
(二)低血压
原因:由于美罗华对心血管有一定的扩张作用,故 可导致低血压。
预防措施:全程使用心电监测24小时,建立特护单 ,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用药前2 小时每15分钟记录1次。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利妥昔单抗处,常请联见系网副站或作本人删用除。及防治措施
(三)过敏反应
治疗措施: 1.立即停止输入美罗华 2.吸氧、吸痰 3.肾上腺素1mg静推、氢化考的松75-100mg静推 4.沙丁胺醇气雾剂喷雾吸入
必须重视的是: 过敏反应一般是在输注后几分钟即会发生,所以在输液最初15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利妥昔单抗处,常请联见系网副站或作本人删用除。及防治措施
(一)发热寒战
治疗措施: 低热者---多饮水、物理降温、适量补液; 中热者---予解热镇痛药物;补充液体量;如持续不
退者予地米10mg静推;同时做好保暖工作。 观察指标:
用药后观察体温变化,30分钟测量1次。超过38℃ 以上应积极处理,如超过38.5 ℃,暂停药物。待 体温降至37 ℃继续用药,调整为原滴速的1/2。
周围的环境。CD20不以游离抗原的形式在血浆中 循环,因此不可能与抗体竞争性结合。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利妥昔单抗药理机制
5.利妥昔单抗是一种人鼠嵌合性单克隆抗体,能特 异性地与跨膜抗原CD20结合。
6.利 妥昔单抗与B细胞上的CD20抗原结合后,启动 介导B细胞溶解的免疫反应。

医学课件美罗华利妥昔单抗

医学课件美罗华利妥昔单抗
得性)、儿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Burkitt淋巴瘤、慢性移植物抗宿主 病、特发性膜性肾病、肾病综合征、FSGS、寻常天疱疮、移植后淋巴细 胞增生性疾病、脾边缘区淋巴瘤、巨球蛋白血症
6
儿童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 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狼疮性肾炎 • ANCA相关性血管炎 • 肾病综合征(激素依赖、频复发、激素耐药、移植后复发) • 肾移植(移植后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PTLD、抗体介导的排斥反
应、ABO血型不合移植的诱导和脱敏治疗)
Tullus K, Marks S D. Indications for use and safety of rituximab in childhood renal diseases[J]. Pediatric Nephrology, 2013
7
RTX治疗机制
• 随访12个月时:20/24例(83.3%)缓解,激素减至0.3~0.5 mg/kg,隔 日;12个月期间复发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治疗前(4.0±0.4)次/(人·年) 治疗后(0.2±0.3)次/(人·年),P=0.000]
12
相关报道
• 2012年Kemper等报道,37例SDNS患儿,每周375 mg/m2,1~4个疗程; • 35例(94.5%)在RTX治疗后1.3(0.37~6.00)个月停用激素,22例患儿停
用免疫抑制剂; • 在12个月时26/37例(70.3%)患儿持续缓解; • 复发率为24/37例(64.8%),复发的时间为5.2~64.1个月,平均9.6个月; • 复发时间与RTX起始使用的次数有关:距第1次复发时间,16例首次接受1、
10
儿童肾病综合征
激素耐药相关报道 激素依赖及频复发相关报道
11
相关报道

利妥昔单抗护理PPT课件

利妥昔单抗护理PPT课件
利妥昔单抗护理
利妥昔单抗包装
利妥昔单抗:美罗华 Mabthere 规格: 100 mg/10 mL x 1瓶
500 mg/50 mL x 瓶
利妥昔单抗储存及使用
保存 : 2-8°C 避光 配置好的药液,室温可存放12小时,药液 不能立即使用,可存放于冰箱中,可保存 24小时 稀释液:0.9%的生理盐水 使用:通过静脉给药
利妥昔单抗的药理作用
利妥昔单抗是一种嵌合鼠/人的单克隆抗体, 能以极高亲和力和淋巴细胞的CD20抗原特 异性结合,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肿 瘤消退的目的 适用于:复发或耐药的淋巴瘤的治疗 临床上常与CHOP方案合用,有效率达 96%
利妥昔单抗的配置
首次使用时 100mg/ml利妥昔单抗液体+ 0.9%的生理盐水
利妥昔单抗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消化道的护理
1 2 3
用药前遵 医嘱予止 吐药。
少量多餐、 注意饮食 卫生 清淡易消 化饮食
利妥昔单抗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骨髓抑制的护理
密切观察血 象的变化, 遵医嘱正确 使用升血药 物 每日紫外线消 注意个人卫生, 毒病房,开窗 做好口腔、皮 通风,消毒液 肤及肛周护理 注意保暖 擦拭桌面及地 面,减少探视
利妥昔单抗副反应
过敏反应
73% 38%
最常见发热和寒颤
主要发生在第一次滴注时,通常在2个小时内
表现:轻者可出现荨麻疹、发热、寒颤、潮红,重 者支气管痉挛、喉头水肿、呼吸困难。
利妥昔单抗副反应的使用解热镇痛 药和抗组胺药,使用地塞米松抗过敏治疗 输注过程中出现发热和寒战,立即停止输 注,遵医嘱予吸氧、抗过敏药,必要时给 予生理盐水或支气管扩张药,注意保暖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必要时使用输液泵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

美罗华利妥昔单抗

美罗华利妥昔单抗
用免疫抑制剂; • 在12个月时26/37例(70.3%)患儿连续缓解; • 复发率为24/37例(64.8%),复发时间为5.2~64.1个月,平均9.6个月; • 复发时间与RTX起始使用次数相关:距第1次复发时间,16例首次接收1、
2次RTX治疗患儿短于11例接收3、4次治疗时间[(10.3±3.5)个月比 (23.3±18.7)个月]。
• 白细胞分化抗原:血细胞在分化 成熟为不一样谱系、不一样阶段 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细 胞表面标识分子
• CD:应用以单克隆抗体判定为 主方法,未来自不一样试验室单 克隆抗体所识别同一分化抗原归 为一个分化群。
• CD20:表示于除浆细胞外发育 分化各阶段B细胞,可能经过调 整跨膜钙离子流动直接对B细胞 起作用,在B细胞增殖分化中有 主要调整作用。
1.补体介导细胞毒性作用:RTX与B淋巴细胞表面CD20抗原结合并与补体C1q结合,激活补体级
联反应形成膜攻击复合物;
2.直接诱导B淋巴细胞凋亡:开启Caspase-3介导信号转导通路诱导细胞凋亡;
3.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细胞毒性作用:RTX与B淋巴细胞表面CD20抗原结合,巨噬细胞、自然杀
伤细胞、单核细胞经过其Fc受体与RTXFc段结合而聚集,诱导CD20+B淋巴细胞溶解。
• 免疫球蛋白吸附疗法治疗FSGS患儿,能够显著减轻尿蛋白 • MCD患儿中可溶性CD23(B淋巴细胞活化标志物)和CD25(T淋巴细胞活化
标志物)均升高 • 有研究表明CD20也在T淋巴细胞表面表示 • 发觉RTX还能够直接与足细胞结合,经过与足细胞表示鞘磷脂磷酸二酯酶
酸样3b蛋白(SMPDL一3b)相互作用,稳定足细胞骨架,预防细胞凋亡
➢因造血干细胞和浆细胞不表示CD20,所以美罗华是靶向治疗B 淋巴细胞恶性肿瘤理想药品

美罗华-淋巴瘤的靶向治疗ppt课件

美罗华-淋巴瘤的靶向治疗ppt课件

美罗华作为一种靶向性的治疗手段,提高 了CHOP方案化疗的缓解率,而且美罗华不 增加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从而提高患者的 生存质量。但是美罗华可能引起一系列副作 用,所以临床上使用美罗华,作为护理人员 掌握美罗华的作用机理、使用方法和药物副 作用及护理等相关知识对减轻患者痛苦、提 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很大意义。
②纵隔 也是好发部位,多数患者在初期无明显症 状,现为 X 线片上有中纵隔和前纵隔的分叶状阴影。 有的患者可有急剧发展的上腔静脉压迫征或气管、 食管、膈神经受压的表现;
五、临床表现
(2)全身表现 ① 30 % -50 %的患者以原因不明的持续或周期 性发热、皮痒、盗汗及消瘦等为主要起病症状; ②皮肤瘙痒:HD较特异表现,多见青年女性; ③贫血 10%-20%的患者就诊时即有贫血,还 可发生于淋巴结肿大前几个月; ④酒精疼痛:是 HD 特有症状,饮酒后 20min 病变局部(淋巴结)发生疼痛 。
三、病因
1、病毒感染:疱疹型DNA病毒、C型逆转录病毒、 EB病毒等。 2、免疫抑制:器官移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 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原发性免疫缺陷及获得免疫缺陷患 者。 3、环境因素:电离辐射、临床上曾接受放射及 化学治疗病人。 4、其他:幽门螺旋杆菌。
四、分类
①霍奇金病(HD)
病史介绍:


患者08年体检时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脾脏 重度肿大,伴有盗汗,3月内体重下降14kg。 08年12月行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示:颈部淋 巴结小B细胞淋巴瘤,安医附院骨髓活检:慢 性淋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此后 患者行多次化疗,主要有CHOP方案、“褔达 华+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方案,化疗后脾肋 下未及,颈部淋巴结稍缩小。
用药护理

利妥昔单抗护理PPT课件

利妥昔单抗护理PPT课件

美罗华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静脉炎的观察及护理
建议患者使用PICC中心静脉置管 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局部情况,严防药物外渗
利妥昔单抗的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 和接受能力给予宣教,讲解各项预防性用药的目 的及意义,利妥昔单抗的主要作用及用法,输注 过程中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 ,如出现副作用经积 极处理后能及时得到改善,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 积极配合
利妥昔单抗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消化道的护理
1 2 3
用药前遵 医嘱予止 吐药。
少量多餐、 注意饮食 卫生 清淡易消 化饮食
利妥昔单抗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骨髓抑制的护理
密切观察血 象的变化, 遵医嘱正确 使用升血药 物 每日紫外线消 注意个人卫生, 毒病房,开窗 做好口腔、皮 通风,消毒液 肤及肛周护理 注意保暖 擦拭桌面及地 面,减少探视
26利妥昔单抗的配置首次使用时首次使用时100mgml利妥昔单抗液体利妥昔单抗液体09的生理盐水的生理盐水14mgml的利妥昔单抗溶液的利妥昔单抗溶液轻轻颠倒轻轻颠倒混匀溶液混匀溶液防止起泡沫防止起泡沫严格无菌操作吸净药液避免浪费利妥昔单抗给药方法首次输注50mgh随后可每30分钟增加50mgh的幅度逐步增加直至最大滴速400mgh以后的输注100mgh每30分钟增加100mgh的幅度逐步增加直至最大滴速按375mgm给药于每次化疗周期的第一天使用利妥昔单抗副反应过过敏反敏反应应最常见最常见发热发热和和寒颤寒颤主要发生在第一次滴注时通常
利妥昔单抗护理
利妥昔单抗包装
利妥昔单抗:美罗华 Mabthere 规格: 100 mg/10 mL x 1瓶
500 mg/50 mL x 瓶
利妥昔抗储存及使用
保存 : 2-8°C 避光 配置好的药液,室温可存放12小时,药液 不能立即使用,可存放于冰箱中,可保存 24小时 稀释液:0.9%的生理盐水 使用:通过静脉给药

美罗华ppt课件

美罗华ppt课件
减慢,调整为原滴速的1/2。。
15
美罗华常见副作用及防治措施
(三)过敏反应 ❖ 原因:美罗华是一种生物制剂,含有异种蛋
白,可导致Ⅰ型过敏反应,轻者出现荨麻疹, 重者出现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喉头水肿。 ❖ 预防措施:用美罗华前30分钟给予非那根2550mg肌注,地米10-15mg静滴,口服解热镇 痛药物。
(五)肝脏毒性 ❖ 多发生于有慢性乙肝病人; ❖ 原因:美罗华致B细胞溶解,导致乙肝病毒激
活,可引起肝坏死甚至暴发性肝炎。 ❖ 预防措施:
1、合并有乙肝者,尽量不选择美罗华; 2、确需应用,须先抗病毒治疗(拉米夫 定)。
20
美罗华常见副作用及防治措施
(六)其他副作用
1、肌肉和骨骼系统: 肌痛7%。 2、神经系统: 头晕7%。 3、消化系统: 恶心18%,呕吐7%。 4、血管性水肿13%。
25
美罗华应用注意事项
❖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美罗华加入生理盐水中稀释,配置浓
美罗华及应用注意事项
1
美罗华(利妥昔单抗)药理机制
❖CD20抗原位于前B和成熟B淋巴细 胞表面;
❖造血干细胞、前前B细胞、正常浆细 胞或其它正常组织不表达CD20。
❖95%以 上的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 瘤瘤细胞表达CD20。
2
美罗华(利妥昔单抗)药理机制
❖CD20不会发生内在化,也不从细胞 膜上脱落进入周围的环境。CD20不 以游离抗原的形式在血浆中循环, 因此不可能与抗体竞争性结合。
(100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500mg加 入500ml中,一次共600mg美罗华),应将 针尖深入液面下方注药,可避免起泡沫; ❖ 加药后轻轻摇匀,严禁剧烈晃动。
23
美罗华应用注意事项

美罗华(利妥昔单抗)课件

美罗华(利妥昔单抗)课件
美罗华(利妥昔单抗 课件
目录
• 美罗华(利妥昔单抗)简介 • 美罗华(利妥昔单抗)的药理学 • 美罗华(利妥昔单抗)的临床研究 • 美罗华(利妥昔单抗)的处方信息与
使用方法
目录
• 美罗华(利妥昔单抗)的药品供应与 购买途径
• 美罗华(利妥昔单抗)的药品监管与 政策环境
01
美罗华(利妥昔单抗) 简介
用药周期
一般采用2-4个疗程的治疗方案,疗 程间隔根据医生建议而定。
不良反应与处理
常见不良反应
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皮疹等。
严重不良反应
呼吸困难、心脏疾病、肺部感染等。
不良反应处理
对于发热、寒战等症状,可给予解热 镇痛药处理;对于皮疹等过敏反应, 应立即停药并给予抗过敏治疗。
严重不良反应处理
对于呼吸困难、心脏疾病等严重不良 反应,应立即停药并给予相应治疗; 对于肺部感染等感染性疾病,应积极 抗感染治疗。
上市时间
1997年获美国食品药品监 督管理局批准上市
适应症与用途
1 2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美罗华主要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 ,如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美罗华也可用于治疗慢性淋 巴细胞白血病
3
其他适应症
美罗华还在一些临床试验中用于治疗其他B细胞 相关疾病,如免疫系统疾病等
VS
谈判机制
国家医保局与药品生产企业进行价格谈判 ,通过谈判确定医保支付价格,以减轻患 者和医保基金的负担。美罗华(利妥昔单 抗)已成功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为患者提 供了更广泛的治疗选择。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5
Mechanisms of B-cell killing
1.补体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RTX与B淋巴细胞表面CD20抗原结合并与补体C1q结合,激活补体
级联反应形成膜攻击复合物;
2.直接诱导B淋巴细胞的凋亡:启动Caspase-3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诱导细胞凋亡;
3.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RTX与B淋巴细胞表面CD20抗原结合,巨噬细胞、自然
得性)、儿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Burkitt淋巴瘤、慢性移植物抗宿主 病、特发性膜性肾病、肾病综合征、FSGS、寻常天疱疮、移植后淋巴细 胞增生性疾病、脾边缘区淋巴瘤、巨球蛋白血症
PPT课件
7
儿童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 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狼疮性肾炎 • ANCA相关性血管炎 • 肾病综合征(激素依赖、频复发、激素耐药、移植后复发) • 肾移植(移植后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PTLD、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 免疫球蛋白吸附疗法治疗FSGS患儿,可以明显减轻尿蛋白 • MCD患儿中可溶性CD23(B淋巴细胞活化标志物)和CD25(T淋巴细胞活化
标志物)均升高 • 有研究表明CD20也在T淋巴细胞表面表达 • 发现RTX还可以直接与足细胞结合,通过与足细胞表达的鞘磷脂磷酸二酯
酶酸样3b蛋白(SMPDL一3b)相互作用,稳定足细胞骨架,防止细胞凋亡
PPT课件
11
儿童肾病综合征
激素耐药相关报道
激素依赖及频复发相关报道
PPT课件
12
相关报道
• 2010年Gulati等报道,24例SDNS患儿激素诱导缓解后,给予RTX每周 375 mg/m2,2周;
• RTX治疗后口服激素1.50 mg/kg,隔日 2周→1.0mg/kg,隔日 4周 →0.75 mg/kg,隔日 4周→0.5 mg/kg,隔日;在RTX治疗后3个月钙调 磷酸酶抑制剂减掉50%,6个月时停药
• 白细胞分化抗原:血细胞在分化 成熟为不同谱系、不同阶段及细 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 表面标记分子
• CD: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 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 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 原归为一个分化群。
• CD20:表达于除浆细胞外的发 育分化各阶段的B细胞,可能通 过调节跨膜钙离子流动直接对B 细胞起作用,在B细胞增殖分化 中有重要调节作用。
• 随访12个月时:20/24例(83.3%)缓解,激素减至0.3~0.5 mg/kg,隔 日;12个月期间复发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治疗前(4.0±0.4)次/(人·年) 治疗后(0.2±0.3)次/(人·年),P=0.000]
PPT课件
13
相关报道
• 2012年Kemper等报道,37例SDNS患儿,每周375 mg/m2,1~4个疗程; • 35例(94.5%)在RTX治疗后1.3(0.37~6.00)个月停用激素,22例患儿停
PPT课件
3
利妥昔单抗:
• 人鼠嵌合性单克隆抗体,可与胸腺、脾脏、外周血和淋巴结的B淋巴 细胞上的CD20特异性结合,从而引起B细胞溶解。
PPT课件
4
结构
• 由鼠抗CD20单克隆抗体的 可变区Fab和人IgG1抗体恒 定区Fc片段构成
• 人源性区域可以介导正常的 宿主效应功能
Smith M R. Rituximab (monoclonal anti-CD20 antibody): mechanisms of action and resistance.[J]. Oncogene, 2003, 22(47):7359-7368.
PPT课件
9
Later models emphasize the nonantibody roles of B B淋巴细胞不仅通过产生抗体起到免疫调节作用,而且可与T淋巴细胞相互 作用产生细胞因子,起到抗原提呈和调节免疫的作用。
PPT课件
10
治疗难治性NS的可能机制
RTX通过清除B淋巴细胞,一方面减少抗体的产生,另一方面减轻B淋巴细 胞与其他免疫细胞如T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来发 挥其效应
美罗华 (利妥昔单抗)
Mabthera (Rituximab)
PPT课件
1
B细胞的产生、激活和分化:
1.骨髓中产生各种淋巴细胞的祖细胞、前体细胞 2.在抗原刺激和Th细胞辅助下B细胞被激活,进一步分化为分泌抗体的浆细胞或记忆细胞 3.淋巴结是成熟B细胞的主要定居部位
PPT课件
2
CD(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分化群)
因造血干细胞和浆细胞不表达CD20,因此美罗华是靶向治疗B 淋巴细胞恶性肿瘤的理想药物
但在一些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中,浆细胞和其产生的抗体在导 致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美罗华的具体疗效仍未明确
过去认为PNS中的微小病变和FSGS是一种T淋巴细胞功能紊乱导 致的疾病,但最近研究表明B淋巴细胞也起重要作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杀伤细胞、单核细胞通过其Fc受体与RTX的Fc段结合而聚集,诱导CD20+B淋巴细胞溶解。
• Antibody-dependent cell mediated cytotoxicity (ADCC) is believed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mechanism
Vital E. Rituximab[M]. Springer Healthcare Ltd. 2015.
用免疫抑制剂; • 在12个月时26/37例(70.3%)患儿持续缓解; • 复发率为24/37例(64.8%),复发的时间为5.2~64.1个月,平均9.6个月; • 复发时间与RTX起始使用的次数有关:距第1次复发时间,16例首次接受1、
PPT课件
6
适应症
说明书: • 复发或耐药的滤泡性中央型淋巴瘤(国际工作分类B、C 和D 亚型的B 细
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 CD20 阳性弥漫大B 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血管炎肉芽肿(GPA)和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 其他(Off-Lable):抗体介导的心脏移植排斥反应、ITP、LN、TTP(获
ABO血型不合移植的诱导和脱敏治疗)
Tullus K, Marks S D. Indications for use and safety of rituximab in childhood renal diseases[J]. Pediatric Nephrology, 2013
PPT课件
8
RTX治疗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