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垂表计算公式
档端档外档内弧垂测量

作业:制作弧垂测量记录表
.
一、档内弧垂测量法
1、(观测切角为俯角)
根据计算公式: f =[ a1—tgθ2×L1 + (tgθ1 + tgθ2) ×L2 ]2/4 L---被检测档档距;
L1---测量点距被检测档两基杆塔中最近杆塔间的水平距离; L2---测量点距被检测档两基杆塔中最远杆塔间的水平距离; θ1---最远杆塔导线悬挂点的角度值;
延伸:档外法的特殊情况隔档法,.应用较为频繁。
一、档内弧垂测量法
1、(观测切角为仰角)
根据计算公式: f =[ a1+tgθ2×L1 + (tgθ1—tgθ2) ×(L—L1) ]2/4 L---被检测档档距; L1---测量点距被检测档两基杆塔中最近杆塔间的水平距离;
L2---测量点距被检测档两基杆塔中最远杆塔间的水平距离; θ1---最远杆塔导线悬挂点的角度值; θ2---导线弧垂切点的角度值;.
1、(观测切角为俯角)
将仪器支在被检测相悬垂串的正下方,观测出 ①对侧导线悬挂点的仰角θ1; ②导线弧垂切点处的俯角θ 。
2
根据计算公式:f= (√a + √b )2 /4
b
=
L×(tgθ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gθ ) 2
a = 该基塔被测量相导线距仪器横轴中心的垂直距离;
.
一、档外任一点弧垂测量法
根据计算公式: f =[ (tgθ1—tgθ2)×L1 + (tgθ3—tgθ2) ×(L+L1) ]2/4 L---被检测档档距; L1---测量点距被检测档两基杆塔中最近杆塔间的水平距离; θ1---最近杆塔导线悬挂点的角度值; θ2---导线弧垂切点的角度值; θ3---最远杆塔导线悬挂点的角度值;
输电线路导线地线光缆弧垂尺度计算公式模板2

(导线弧垂)
冰 区
杆塔 号
呼高 (m)
塔位高 程
(m)
观测 档距 (L)
代表 档距 (LP
)
-20℃
小大 值值
-15℃
小大 值值
-10℃
小大 值值
-5℃
小大 值值
0℃
小大 值值
5℃
小大 值值
10℃
小大 值值
15℃
小大 值值
20℃ 25℃
小大小大 值值值值
30℃
小大 值值
35℃
小大 值值
40℃
小大 值值
本表上传为了网上查看更直观已将表格折叠使用时需将表格展开填写数据(因表格太长打印时需将表格折叠),按照杆塔明细表填写杆塔号、呼高(悬挂点至地面高度,直线塔为挂线 度)、塔位高程、观测档距、代表档距,仿照下面架线弧垂表填写代表档距各温度下的弧垂值。
1注:本表只适用于下表架线弧垂公式、如下表一样的相邻代表档距差值为50m的弧垂表(如果弧垂表差值不一样需将表格展开把AH-AT对应列公式里的50改为所在工程弧垂表代表档距 表格计算前需用计算器计算确认无误后使用表格以免出现错误。
小值 (lr
)
-20℃ -15℃ -10℃ -5℃
0℃
观测档弧垂(m) 5℃ 10℃
(导线弧垂)
冰 区
杆塔 号
呼高 (m)
塔位高 程
(m)
观测 档距 (L)
代表 档距 (LP
)
-20℃
小大 值值
-15℃
小大 值值
-10℃
小大 值值
-5℃
小大 值值
0℃
小大 值值
5℃
小大 值值
10℃
弧垂计算简易公式

弧垂计算简易公式弧垂是指从圆弧上某一点到弦线的垂线长度,是在工程测量中常用的一种计算方法。
弧垂计算简易公式是指通过一定的公式计算出弧垂的长度,本文将详细介绍弧垂计算的公式及其应用。
一、弧垂计算公式弧垂计算公式是通过圆弧的半径、圆心角和弦长来计算弧垂的长度。
具体公式如下:h = R - Rcosθ其中,h表示弧垂的长度,R表示圆弧的半径,θ表示圆心角的大小(单位为弧度)。
这个公式的推导过程比较简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得到:1. 画出圆弧和弦线,并标出圆心角θ。
2. 连接圆心和圆弧上的某一点,得到垂线。
3. 根据正弦定理可得:sin(θ/2) = h/2R4. 化简得:h = 2Rsin(θ/2)5. 再根据半角公式可得:sin(θ/2) = cos(π/2 - θ/2)6. 代入上式得:h = 2Rcos(π/2 - θ/2)7. 化简得:h = R - Rcosθ这就是弧垂计算的简易公式。
二、弧垂计算的应用弧垂计算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道路、铁路、桥梁等工程建设中。
下面以道路工程为例,介绍弧垂计算的应用。
在道路工程中,弧垂常用于计算曲线的设计和施工。
曲线是指道路中的弯道,它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考虑到车辆的行驶安全和舒适性。
曲线的设计需要满足一定的几何条件,其中之一就是弧垂的限制。
具体来说,曲线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曲线的半径不能太小,否则车辆容易失控。
2. 曲线的弧垂不能太大,否则车辆行驶不稳定。
3. 曲线的长度不能太长,否则车辆行驶时间过长。
因此,在曲线的设计中,需要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车辆类型和道路的地形条件等因素,计算出合适的曲线半径和弧垂。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 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车辆类型,确定曲线的设计速度。
2. 根据曲线的设计速度和地形条件,确定曲线的最小半径。
3. 根据曲线的最小半径和设计速度,计算出曲线的最大弧垂。
4. 根据曲线的最大弧垂和设计速度,计算出曲线的最大长度。
5. 根据曲线的最小半径、最大弧垂和最大长度,确定曲线的具体形状。
架空导线弧垂计算公式:

架空导线弧垂估计公式:之阳早格格创做档端角度法瞅测弧垂
θ=arctan
l af
f
h4
4+
-
±
b=(2a
f-)2
l——档距
f——弧垂
h——下好
θ——瞅测角度
a——悬挂面到仪器笔曲距离
α——下好角度
±——仪器近悬面较近悬面为矮时,与“+”,反之与“-”
1、前提根启是指前提相临天足螺栓几许核心之间的距离,它与塔腿主材角钢沉心线沉合.
2、相临二杆塔核心桩之间的距离称为档距.
3、收电线路中杆塔的火仄档距为杆塔二侧档距少度之战的一半.
4、收电线路中杆塔的笔曲档距为相临档距中二弧垂最底面之间的档距,决断导天线自沉、冰沉的档距.
5、收电线路中导线正在悬面等下的情况下,杆塔的火仄档距与笔曲档距相等.
6、导线的最矮面应力决断以来,为了使悬挂面应力没有超
出许用应力,档距必须确定一最大值,称为极限档距.
7、代表档距是指一个耐弛段中各档距的几许仄衡档距.
8、杆塔的呼称下是指下层导线横担下仄里到大天的下度.。
弧垂算法

一、前言架空线路设计和施工都需要进行导线力学计算.笔者编制了导线应力、弧垂计算的BASIC 程序,用户只需按屏幕显示的表格键入导线参数、气象条件,计算机即能完成计算全过程,并将计算结果打印制表。
各种计算项目采用菜单选择,用户使用非常方便。
本文就该程序的设计方法及特点作一简单介绍,以供参考.二、架空导线应力、孤垂的计算机算法1.导线比载计算导线的综合比载是垂直比载(自重、冰重)、水平比载(风压)的矢量和.对各种气象情况的综合比载可用下式表示:式中:q——导线的单位重量(千克/千米)S——导线的计算截面(毫米2)d——导线的计算外径(毫米)b——导线覆冰厚度(毫米)v——设计风速(米/秒)C——风荷载体形系数,当线径d<17毫米时,C=1.2,当线径≥17毫米时,C=1.1;覆冰时不论线径大小C=1.2α——风速不均匀系数,根据不同风速取值。
(程序框图略)2.临界档距计算及有效临界档距判别根据工程需要,导统应力孤垂的计算项目有时多达十种,即最大风速、覆冰情况、安装情况、事故断线、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外过电压(有风、无风)、内过电压、平均气温。
这十种情况对应十种气象条件.但导线选用应力的控制条件只可能是其中的4种情况,即最低气温、最大风速、覆冰情况和平均气温.这4种控制条件的两两组合有6个临界档距。
一般地n种控制条件有=n(n-1)/2个临界档距,其中有效临界档距有0~(n—1)个。
两个控制条件的临界档距为式中:E——导线弹性模数(千克/毫米2)a——导线温度线膨胀系数(l/℃)δi、δj——两种控制条件的限定应力(最大使用应力或年平均运行应力上限)(千克/毫米2)ti、tj——两种控制条件的气温(℃)gi、gj——两种控制条件的比载(千克/米•毫米2)。
由式(2-1)可知,若将n个控制条件的g/δ值由小到大排列,再比较各δ+aEt,并满足下式:不满足式(2-2)的控制条件不起作用舍去。
当两种控制条件的g/δ相同时,舍去δ+aEt 较大者;若两者的δ+aEt相同,舍去g/δ较小者,则所有满足式(2-2)的控制条件均有实数解的临界档距,把满足(2-2)式的控制条件由小到大编为序号1、2、3、…c(c≤n),并相应建立C-l个临界档距数栏。
导线弧垂计算

内各档距之和,之后开根号 n〗^3)/(L1+L2……+Ln))
803 5E+08
516 354 508 447 562 538 324 383 1E+08 44361864 1.31E+08 89314623 1.78E+08 1.56E+08 34012224 56181887
向大号侧移动108米 插值计算 300 0.739
89-92
592 207 387 320 2.07E+08 9E+06 6E+07 AN4109-AN4120 3E+07 1186 4755 向小号测移动18米, 向大号侧移动108米 480.9219 538
L
各种温度对应代表档距弧垂值fD(米)F 0℃ 55.30 7.76 104.79 0.46 267.95 0.26 21.85 6.49 10℃ 60.51 8.46 97.66 0.52 286.43 0.29 24.23 7.19 20℃ 65.96 9.17 90.70 0.60 305.47 0.34 26.80 7.94 30℃ 71.59 9.90 83.94 0.71 325.07 0.40 29.52 8.74
各种温度对应代表档 观测档距L N1-N2 N2-N3 N3-N4 N4-N5 N5-N6 N6-N7 N7-N8 N8-N9 353 134 357 110 432 83 278 152
序号 1 2 3 4 5 6 7 8
耐张塔号 N1-N3 N3-N4 N4-N5 N5-N6 N6-N7 N7-N9 N9
(0.17) 0℃ 0.014 4.305 0.031 4.305 -0.03 7.504 0.209 0.377 -0.05 11.024 -0.12 0.372 -0 2.804 0.032 2.804
架空导线弧垂计算公式:

架空导线弧垂计算公式:
令狐采学档端角度法观测弧垂
θ=arctan
l af
f
h4
4+
-
±
b=(2a
f-)2
l——档距
f——弧垂
h——高差
θ——观测角度
a——悬挂点到仪器垂直距离
α——高差角度
±——仪器近悬点较远悬点为低时,取“+”,反之取“”
1、基础根开是指基础相临地脚螺栓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它与塔腿主材角钢重心线重合。
2、相临两杆塔中心桩之间的距离称为档距。
3、送电线路中杆塔的水平档距为杆塔两侧档距长度之和的一半。
4、送电线路中杆塔的垂直档距为相临档距中两弧垂最底点之间的档距,决定导地线自重、冰重的档距。
5、送电线路中导线在悬点等高的情况下,杆塔的水平档距与垂直档距相等。
6、导线的最低点应力决定以后,为了使悬挂点应力不超出许用应力,档距必须规定一最年夜值,称为极限档距。
7、代表档距是指一个耐张段中各档距的几何平均档距。
8、杆塔的呼称高是指下层导线横担下平面到空中的高度。
[架线]导地线各种弧垂的含义及计算方法(附计算表格),彻底弄懂弧垂
![[架线]导地线各种弧垂的含义及计算方法(附计算表格),彻底弄懂弧垂](https://img.taocdn.com/s3/m/d68a65c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5.png)
[架线]导地线各种弧垂的含义及计算方法(附计算表格),彻底弄懂弧垂01-导地线各种弧垂的含义弧垂,又叫弛度,行业外叫“挠度”。
一般定义为:导线悬挂曲线上任意一点到两侧悬挂点连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任意点弧垂)。
在工程设计、施工、运行中,涉及到观测弧垂、竣工弧垂、平视弧垂(分小平视弧垂和大平视弧垂)、任意点弧垂、最大弧垂、中点弧垂和百米弧垂等诸多术语。
我们施工平时常用的弧垂,有观测弧垂、竣工弧垂、百米弧垂。
为方便初学者使用,将各种弧垂的含义逐一解释如下。
1)观测弧垂,就是某一温度下,现场观测时需要达到的弧垂。
高差不大的情况下,观测弧垂=竣工弧垂,只有连续倾斜地形工况下,才需要区分观测弧垂和竣工弧垂。
施工时,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先计算竣工弧垂,然后根据计算出来的竣工弧垂,进一步计算出观测弧垂和线夹安装位置调整值(俗称“爬山值”)。
当导地线弧垂稳定达到观测弧垂时,停止紧线,开始进行附件安装,直线塔附件安装时,需要对线夹安装位置进行调整,也就是说线夹安装的位置不一定是导线与滑车的中心,正常线夹安装完毕,悬垂串应呈竖直状态,各档的弧垂由观测弧垂值变成竣工弧垂值。
观测弧垂、紧线弧垂、施工弧垂,基本上都是同一个意思。
孤立档的观测弧垂,在以前,孤立档或构架档紧线,是一端挂好耐张瓷瓶串,然后在另一端不带瓷瓶串紧线,弧垂紧到设计所规定的紧线弧垂时,再将耐张瓷瓶串挂到导线上,由于瓷瓶串自重比载往往比导线重很多,弧垂会发生变化。
紧线完毕挂耐张串前的弧垂,称之为观测弧垂、紧线弧垂或施工弧垂,两侧瓷瓶串均安装完毕后的弧垂,叫竣工弧垂。
如今的紧线施工工艺,是两端均带瓷瓶串紧线,其中一端事先压接完毕,另一端通过卡线器、钢丝绳短套临时与瓷瓶串金具连接,紧线完毕画印、断线压接,然后过牵引挂到金具上,弧垂直接定型,直接达到竣工弧垂。
2)竣工弧垂,附件安装完毕之后的弧垂值,是与观测弧垂、紧线弧垂、施工弧垂相对而言的。
通过上面观测弧垂的阐述,相信大家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弛度计算公式
弛度计算要考虑温度的变化. 温度(℃)
40
25
30
序号 代表档距区间(L0大) 450
5
1 代表档距区间(L0小) 400
弛度(f0大) 14.84 弛度(f0小) 11.9
14.1
13.59
11.18
10.7
2 代表档距(L0)
416
3 耐张段观测档距(L观) 322
7 弧垂值
7.69338 7.25817 6.96483
弛度计算公式
弛度计算要考虑温度的变化. 温度(℃)
35
25
30
序号 代表档距区间(L0大) 550
6
1 代表档距区间(L0小) 500
弛度(f0大) 21.13 弛度(f0小) 17.38
2.9 1.66
16.83 13.59
2 代表档距(L0)
524
3 耐张段观测档距(L观) 694
7 弧垂值
33.64379 3.95586 26.56632
弛度计算公式
弛度计算要考虑温度的变化. 温度(℃)
40
25
30
序号 代表档距区间(L0大) 300
4
1 代表档距区间(L0小) 250
弛度(f0大) 7 弛度(f0小) 5.046.37Βιβλιοθήκη 4.475.94 4.08
2 代表档距(L0)
285
3 耐张段观测档距(L观) 287
7 弧垂值
6.50231 5.88169 5.45780
弛度计算公式
弛度计算要考虑温度的变化. 温度(℃)
20
30
40
序号 代表档距区间(L0大) 400
1
1 代表档距区间(L0小) 380
弛度(f0大) 7.933 弛度(f0小) 7.011
2 代表档距(L0)
392
3 耐张段观测档距(L观) 383
8.414
8.894
7.476
7.941
7 弧垂值
7.22085 7.67391 8.12639
弛度计算公式
弛度计算要考虑温度的变化. 温度(℃)
20
25
30
序号 代表档距区间(L0大) 400
2
1 代表档距区间(L0小) 350
弛度(f0大) 10.2 弛度(f0小) 7.67
10.45
10.7
7.91
8.14
2 代表档距(L0)
350
3 耐张段观测档距(L观) 352
7 弧垂值
7.75791 8.00066 8.23329
弛度计算公式
弛度计算要考虑温度的变化. 温度(℃)
35
25
30
序号 代表档距区间(L0大) 550
7
1 代表档距区间(L0小) 500
弛度(f0大) 21.13 弛度(f0小) 17.38
2.9 1.66
16.83 13.59
2 代表档距(L0)
524
3 耐张段观测档距(L观) 694
7 弧垂值
33.64379 3.95586 26.56632
弛度计算公式
弛度计算要考虑温度的变化. 温度(℃)
20
25
30
序号 代表档距区间(L0大) 450
3
1 代表档距区间(L0小) 400
弛度(f0大) 13.08 弛度(f0小) 10.2
13.34
13.59
10.45
10.7
2 代表档距(L0)
416
3 耐张段观测档距(L观) 466
7 弧垂值
13.95573 14.27345 14.58716
弛度计算公式
弛度计算要考虑温度的变化. 温度(℃)
20
25
30
序号 代表档距区间(L0大) 500
6
1 代表档距区间(L0小) 450
弛度(f0大) 16.3 弛度(f0小) 13.08
16.57
16.83
13.34
13.59
2 代表档距(L0)
462
3 耐张段观测档距(L观) 402
7 弧垂值
10.48831 10.68698 10.87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