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三才管理大智慧
《周易》论天地人三才之道

《周易》论天地人三才之道钱耕森1,沈素珍2(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230031;安徽大学马列部,安徽合肥230031)摘要:《周易》最早最明确最系统最深刻地提出了“天、地、人三才之道”的伟大学说。
这个学说早就深入中华民族之心,贯穿于中华民族的人伦日用之中,牢固地培育了中华民族乐于与天地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对天地与自然持有极其虔诚的敬爱之心。
中华民族与天地和谐相处的高智慧,对于今后改进、调整、理顺、整合、协调人与天地即自然环境的平衡和谐发展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人心与人身的平衡和谐发展的关系(即使生态、世态、心态的三态都得到同步平衡和谐发展),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实现世界和平发展,对创造人类更美好的明天,必将具有巨大的启迪。
关键词:周易;三才之道;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所谓“三才”,在《周易》中是指“天”、“地”、“人”三者而言的。
所谓“三才之道”,在《周易》中是专指“天道”、“地道”、“人道”三者而言的。
“才”,一本作“材”,二者通用。
天、地、人三才以及天、地、人三道,在《周易》中,决非只是一般性的问题而已,而是《周易》这部书所专门研究的重要问题。
《周易》正是通过对它们的阐述,才建构了自己的体系、结构与内容及其价值。
所以,我们对于《周易》中天、地、人三才及其三道,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住《周易》的本义及其价值,并弘扬出其现代的意义与价值。
一“《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兼三材而两之,故六。
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
”(《系辞下》)这就是说,《易》这部书的内容之所以广大而完备,博大而精深,就因为它专门系统地研究了天、地、人三才之道。
六画卦之所以成其为六画卦,就是由于它兼备了天、地、人三才之道而两两相重而成的。
所以说,六画卦,并非是别的什么东西,而就是天、地、人三才之道。
《系辞》接着说道:“道有变动,故曰爻。
”就是说,天、地、人三才之道是处于生生不息的永恒的变化发展之中的,反映在六画卦里就叫作“爻”。
周易的管理智慧

启示:动态开放地对整体环境的把握。 从整体看局部,树立企业的基本理念和
价值观
树立企业太极观 企业是一太极,生产与管理是两仪; 管理为一太极,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两仪; 企业目标是一太极,企业利润与人的自我价值
的实现是两仪。
2、三才管理 ——分层,组织结构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
(《乾·象传》) 万物都受天道变化支配,适应天道变化而运动就各得
其属性之正。而保持阴阳的协和统一,使“太和” 之气常运不息,永远融洽无偏,万物各得其所,和 谐通泰,这样才有利于万物生成,并使其性命正固 持久而不夭折。——自然之保合太和
和合:合而不同,求同存异 ——中华传统的最高价值原则
• 社会的保合太和 ——国家的安定繁荣,人民 的安居乐业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 之。” ——《说卦传 》 高层——中层——下层
各在其位,不得越位、失位、错位
——三才合一 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天时、地利、人和
3、阴阳并存的组织原则——易道以阴阳 “刚柔者,立本者也”。 阳:积极,天、日、多、男、刚健、进取,生长等 阴:消极,地,月,少、女、柔弱、退步,灭亡等。 乾坤并建:孤阴不立,独阳不长。
广业”“盛德大业”等。
5、商业。旅·六三: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 6、占卜:蒙卦辞:“初筮告,再三渎,渎则
不告” 7、农业。
无妄·六二:不耕获,不菑畲(she) ,则利有攸 往?
离卦卦辞:畜牝牛,吉。 8、历史事件、占卜、哲理格言等。
四、基本思想
宇宙发展:天地絪缊,万物化醇。
变化发展:“穷则变,变则通,通则化”。“刚柔相推,变在 其中”。
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
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
周易智慧与管理之道

企业没有规避、控制风险的能力,就不可能有赢利能力。企业内部的风险控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企业家善于根据市场变化调整自己的工作,经常性地进行管理咨询风险控制,2/3的破产是可以避免的,本课依照八卦卦象的基本特征,论述了企业管理的八大系统,及其相互关系,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管理思想框架。同时也列举了各式各样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摆事实,讲道理,真人真事,既有生动事实,又有理论分析,处处给人以有益的启迪。
3、《周易》智慧造就“基业长青”
4、《周易》智慧在“全球化和知识化”管理环境中的应用
5、《周易》智慧对科学、哲学的启发
6、“物学”与“人学”相对应的“西方科技”与“东方管理智慧”
二、《周易》中的智慧
1、如何用《周易》智慧着眼于21世纪
《周易》的“象、数、理”的启示
2、易道的基本原理:
一阴一阳谓之道、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无穷谓之通
3、 易学世界观与易学思维
天人观、太极观、阴阳观、变易观、五行观……
4、“五行”的相互关系
5、“周易”与波浪理论
6、《周易》八卦与生死轮回
三、《周易》智慧与管理之道
1、《周易》之东方管理哲学
(1)《周易》之“太极阴阳”
北京朝阳区育慧里5号 邮编110101
电话:(010)84643811 传真(010)84643760
周易智慧与管理之道
主讲人:韩枫
北京时代光华咨询有限公司特聘高级讲师;沙盘模拟训练专家;易道管理实战顾问;
易经三才之道的主要内容

易经三才之道的主要内容
易经中的三才之道是指天、地、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它是易经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涵盖了宇宙、自然和人类的综合性原理。
以下是三才之道的主要内容:
天:天代表宇宙的自然法则和宏观的力量。
它象征着无限的创造力和变化,是宇宙的根源和支配者。
天的特点是刚健、刚强、刚直,代表阳性的力量。
地:地代表大地、自然环境和微观的力量。
它象征着生命的孕育和滋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地的特点是柔顺、包容、温和,代表阴性的力量。
人:人代表人类自身,是天地之间的连接和调和者。
人具有自由意志和选择能力,可以通过修身养性、顺应天地之道来实现和谐与发展。
人的特点是灵活、智慧、自主。
三才之道强调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认为宇宙和人类的发展需要依靠天地之道的调和和平衡。
它提倡人类应当顺应自然法则,与天地相应,追求和谐、平衡和发展。
通过修身养性、顺应天地之道,人可以实现自身的成长和进步,同时也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三才之道的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道德伦理、社会治理、个人修养等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
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倡人类与自然共生共荣,追求整体的平衡与发展。
易经中的三才学说天地人的关系

易经中的三才学说天地人的关系在古代中国哲学和文化中,易经是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经典著作。
易经中包含了丰富的智慧和思想,其中三才学说尤其重要。
三才学说探讨了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宇宙的运行规律和人类生活的意义。
本文将对易经中的三才学说进行深入探讨,以加深我们对天地人关系的理解。
一、天地人的本质首先,让我们了解天地人的本质。
易经中认为,天地人都有其独特的属性和功能。
天象万物,宇宙的起源和运行可以被视为天的属性。
地孕万物,代表了大地的属性。
而人则是处于天地之间,有着通天地之灵性。
这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宇宙的整体。
天体代表了普遍的规律和秩序,它是无所不在的,支配着一切事物的运行。
地则是养育万物的母亲,孕育出各种生命的根基。
而人则是具有思维和意识的存在,拥有理性和自主性。
天地人三者之间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和谐有序的世界。
二、天地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易经的三才学说中,天地人之间存在紧密的相互关系。
天作用于地,地孕育人,人受天地影响。
1. 天作用于地天的属性和规律作用于地,影响了地的运行和变化。
例如,天气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地的气候和环境。
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也会给地带来周期性的变化。
天地相互作用,使得地的属性和功能受限于天的支配。
2. 地孕育人地作为孕育生命的母亲,滋养着人类的存在。
人类在地上生活,依赖着地提供的物质资源和生存条件。
人从地中获得食物和水源,借助地的能量和资源发展自己。
地的属性和功能为人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3. 人受天地影响作为处于天地之间的存在,人类常常受到天地的影响。
人类在生活中会受到自然界的限制和规律制约。
同时,人类的行为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自然界。
人类的活动可能破坏自然环境,但也可以依靠聪明才智改善环境。
人既是天地的产物,又有能力去改变和影响天地。
三、三才协调与平衡三才学说强调了天地人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只有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才能形成和谐的世界。
1. 天地融通天地之间的融通是宇宙运行的基础。
周易中的企业管理智慧

周易中的企业管理智慧企业管理是一种科学,是一种文化,更是民族文化在企业行为中的表现。
而《易经》原理贯穿天、地、人三才之道,凝聚着中国文化在漫长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和人生规律探索的经验成果。
其中的易学思想可为中国化的企业管理提供崇高的价值理念和指导。
周易管理智慧在“道”的层面可以给管理者一双“法眼”,使管理者可以“走一步看两步”,未雨绸缪;周易管理智慧在操作层面可以为成长企业的“立项”把脉,为企业家提出组建生死团队的最佳方案,并为成长企业所处的环境提供咨询和建议等等。
当今社会,到处都是人才,却到处都缺乏人才,为什么?国际易学联合会孔令伟提示:因为各类专业、各类技术、各类人都有;但是能够德才兼备,摆正自己的定位、摆正自己的心态来工作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当我们接受一份工作时,就相当于站在了属于自己的舞台上,也就意味着承担了一项责任。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承担责任的工作。
事实上,我们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千万不要把自己当成是老板的配角,那就太悲哀了。
看看这个时代的成功人士,他们无不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工作态度一丝不苟,永远富有激情。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取得今天耀眼的成就。
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百分百地投入,却从来没有想过要投机取巧。
因为他们把自己当做舞台上的主角,一心一意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最终他们成功了,成为最耀眼的舞台明星!国际易学联合会孔令伟提示:“《易经》原理贯穿天、地、人三才之道,凝聚着中国文化在漫长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和人生规律探索的经验成果。
”易道的核心就是把对世界的认知和自身的价值,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密切结合的一种决策管理模式,包含着许多具体的经营策略,涉及了领导、计划、预测、决策、组织、平衡、沟通、变通、控制、用人原则等诸多现代管理学中关注的问题。
最后,笔者认为,“易”在《说文解字》中被写成大脑袋的蜥蜴,蜥蜴是一种在后面有追兵的危急之时可自断尾巴,用尾巴吸引追敌而使主体逃脱的动物,古人用蜥蜴来表征《周易》是一本在危机中求生存的智慧。
周易与管理智慧(灵雨)

● 管理的意义
“管理”首先是修己,而后安人。
修己
安人
消减不安以求和谐
立己先修己,而后安人 和谐——是指多道统一,有序运动。
“执行力”反思
1、《说文解字》曰:執,为幸得一丸,固执己见,待价 而沽。 2、从刑法上来说:押赴刑场,立即执行。 3、从音韵来说,“执”同“直”音,直直的意思。 4、从现在的字形来说:执,为手执一丸,直射人心。 执行”的过程大凡都是伤害他人的过程,
难道真的验证了现在“人伦”的“伦”字了吗? -----人字底下有“匕”首啊!
领导三力: 人格魅力 意志力 转化力
员 工------工薪------做工挣钱, 因我有口,要吃饭。
工匠、做工、工作 上有口下有贝,有一张嘴,要钱吃饭。
安 排:有序归队,人人都有相应的位置。 有序归队----为排
平和为安
周易与管理智慧(灵雨)
2021/7/14
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智慧 主讲:陶敬玉
• 南京祥名楼文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一:做人
要在情理之中
首先是“情”,尔后是“理”
“情”若错乱,用“理”来理情 情理“顺”了——则人生“畅” 人们常常谈“理”,追求“真理”
“讲理”讲得太过了,叫做“叫 真”
太“叫真”了,会“孤独”
我们不能改变事情,但可以改变其认知关 系,改变关系往往可以改变结果。
-------“关系”二字在中国显得特别神奇,并有 强大的功能。即中国人所谓的“潜规则”。
东西结合: --------阴阳合一,即潜规则与明竞争相结合
有“事”才可能有“事业”, “做事”才可能“成事”啊!
企业——企盼自己有“业”,有“事业” 。 “企”——既要志向高远,又要善于“止”。
_易经_三才思维在企业管理中的分析应用

第29卷第5期2013年5月贵州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College Vol.29.No.5May.2013《易经》三才思维在企业管理中的分析应用曾庆佳(贵州财经大学,贵州贵阳550004)摘要:《易经》作为一本凝聚了古代圣贤智慧的哲学古籍,其三才思维在企业管理中有着巨大的作用。
通过从管理学角度阐述《易经》“天、地、人”三才思维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运用层次分析法(AHP )分析研究“天、地、人”三才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数据推理,得出三才的排序,并针对“天、地、人”三才思维在企业管理的应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易经;三才思维;企业管理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98(2013)05-0048-03Analysis Application of the Sancai Thinking inBook of Changes in Enterprise ManagementZENG Qing-jia(Guizhou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Guiyang ,Guizhou ,550004)Abstract :Book of Changes is a philosophical book collecting ancient sages'wisdom ,the Sancai thinking in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terprise management.This paper ,in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ement ,devotes to the role of Sancai thinking ,"heaven ,earth ,and human"in Book of Changes in enterprise management.With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it also analyzes the data reasoning of the application of "heaven ,earth ,person"in enter-prise management before it works out the ranking of "heaven ,earth ,and human"and offers proposals for Sancai thinking in enterprise management.Key words :Book of Changes ;Sancai Thinking ;Enterprise Management 《易经》作为中华文明思想的大道之源,它的思维哲学正逐渐被许多企业家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管理大智慧
上流的管理不是财物管理,不是制度管理,而是人文管理,人文管理其实就是用文化去感召人心,说到最后其实管人心。
老板除了要会招引人才和知人善任外,还要妥善合理的应对企业核心员工的流失和跳槽,使企业处于健康的新陈代谢的状态。
员工不流动是公司的错,员工太流动是老板的错。
现在很多老板以为只要做到让员工及人才舍不得离开企业,离不开企业就是企业最大的成功,企业就会立于不败之地,其实往往结果不如人意。
因为只利用高薪水好的福利去吸引员工让员工离不开企业,这样久而久之员工失去积极性就会把企业变成一潭死水而没有生气,企业倒闭是迟早的事。
太多老板把做到员工离不开企业引以为豪,其实他错了,最后企业垮了,老板还摸不着头脑搞不清是什么原因导致企业那么早就垮了。
公司企业绝不是把员工照顾好就可以长久运行下去的。
另外一种相反的情况就是人才太过于流动,补给跟不上流失,导致企业虚脱。
这样的企业也行将就木了。
管理的大智慧不是在于你能招收多少人才进来,而是如何合理妥当的去应对人才的流失和跳槽。
当核心员工提出辞职的时候。
笨的老板马上就批准了,这时员工一脸不高兴的离开。
因为他觉得自己这些年给企业做了那么多事立下许多汗马功劳,而老板想都不想就批准,根本就没有把他当回事是不尊重他。
聪明的老板会问清楚离开企业的原因,然后对他说你是企业的核心为公司贡献那么多,企业和我都舍不得你,你离开了我找不到再好的人去顶替你,这样的大事我考虑几天再决定吧。
几天过后老板找到他对他说,我再三考虑最后批准你离职,你执意要离开我留不住你,为了感谢你多年的贡献,公司给你一笔钱作为奖励。
就这样他感动的走了。
过了一段时间,他回来找老板说他在其他公司带了几个人才过来打算加入公司,这时老板笑了。
企业人员不流动,没有新陈代谢的企业就如同死人一样。
是因为没有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企业就没有生气和发展。
所以补救方法就是适当给员工一些压力和较高的目标,每隔一段时间就替换掉一些人让新鲜的血液流进来,而不是靠一味增加薪水和福利这样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老板要间接的点化员工,让他们明白不努力全力拼搏就只有死路一条。
企业人员太过流动是老板做的不好,补救方法是尊重员工,关心员工,把功劳下放给员工让员工有成就感这就是企业老板最大的成功。
这样员工就不会动不动想离开公司跳槽,人才就可以保住。
老板是开创平台给员工成长精进让他们进德修业,而不是霸占这个平台,因为平台的主角是员工而不是老板。
阴的意见复杂阳是无法判断拍板的,阳的意见太单一阴无法确切的执行。
所以需要一个中介来疏通阴阳。
阳只能看到阳的东西,看不到阴。
因为阳是善变的,所以领导下达任务怕出错所以只能给出一个马马虎虎的区间。
领导只能活在未来,未来是不确定的,他只重视小部分的变化之天,而忽略隐藏的大部分不变的本质。
领导很难讲真话和心里话,所以我们要知道领导不讲的才是真正的重点。
员工总是生活在过去,只有过去是稳定的员工做事都是以过去为参照物的。
员工能看到大部分不变的本质的细节,看不到小部分变化的假象。
员工总是说真话到处得罪人,员工其实只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去完成领导给你的指标就可以了。
少说话多做事就不会得罪人,别人就不会怕你。
干部总是活在当下,合理配合老板把老板的事业做好。
干部总把老板下达的指示补充完整后再交给员工落实。
这样做是弥补老板看不到细节和根本,尽量减轻老板的负担。
干部总是说妥当的话,不然里外不是人。
干部把员工意见上传到老板之前会自己简化一下再给老板看让老板拍板。
这样做是为了确保员工的意见的可执行性。
干部应该守分尽责。
干部不争权夺利这样才不会不三不四,干部不一根筋这样才不会老三老四,干部不黑白不分才不会颠三倒四。
企业管理的核心:小企业看老板是否舍得,中等企业看制度是否落实,大企业看人心是否安定。
判断一个企业的好坏要听员工如何评价,看员工生活的好坏。
问老板,老板只会说你进来了就知道了,而随机应变的干部说话是不敢去相信的。
只有基层的员工才会说真话。
一个成功的企业要看员工是不是有成就感而不是看老板有多大的成就。
一个好老板不是用高薪水好福利来吸引员工就会好,把员工照顾的太好往往是在害他们。
不要随便夸奖人更不要随便帮助人,这些都是要看场合看时间看关系。
要看到事情的动机而不是表面的行为。
不要好心做坏事。
无知使众知,无能使众能,无成使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