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当前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

试谈当前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
试谈当前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的结合日趋紧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尺度。要赢得激烈的国际竞争,文化产业的兴盛和文化实力的强大不可或缺。

一、文化产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地位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生活幸福安康,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也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当今世界,文化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一)文化与经济交融日趋明显,文化与科技结合日益紧密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但文化本身所蕴藏的巨大生产力价值一直未被认可。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得到应有的重视,对文化的经济属性和价值发掘不够。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化的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已充分显现,文化与经济的交融日趋紧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充分释放文化本身所蕴含的经济能量。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没有文化力量支撑的经济缺乏创意,是没有持续发展后劲的。另外,随着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快和3G时代、Web3.0时代的到来,CMMB、IPTV、网络广播电视、手机广播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业态风起云涌。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交融,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产品形态,催生新的文化业态,文化与科技的结合将产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力。

(二)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低碳产业

文化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鲜明特征,是典型的绿色经济、低碳产业。其发展主要依靠精神成果和智力投入,而不以消耗物资形态的资源为主。文化产业所满足的文化消费是一种可持续的消费,它将消费和人类自身的发展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不但对环境、资源的破坏作用小,而且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规律。正是由于文化产业的优良经济特性使得文化产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动力引擎,在经济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

(三)文化产业是凝聚人心、继承传统、弘扬中华美德、振奋精神的重要承载

文化产业是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必然。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文化的功能十分重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方式所依据的共同观念体系。在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发展意味着继承和拓展民族的习俗、道德、文明,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在当代,文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维度。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环境与文化的协调发展,都已成为当今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趋势。文化产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已得到普遍认同。

(四)文化产业的活力和潜能有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文化产业作为正在成长的产业形态,正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是现代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也在逐年大幅度攀升,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等省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突破5%,成为区域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产业经济的新增长点。

二、文化产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

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在现代工业商品中,文化的含量越来越多

在现代经济中,商品中的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越来越高,商品的文化内涵、文化个性和文化特色,不仅构成了产品生产中的创意、特色,也成为商品流通和布局的内在依据。根据当代经济学家的研究,在人均GDP达到1500美元以上阶段,人们对精神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大为提高,进入追求时尚和个性的需求阶段,要求现代商品不仅要有实用性,还要有美观性、趣味性,要求多品种的生产方式与之相适应,促进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的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当前,文化、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智力优势正在取代传统的自然资源优势。商品市场的发展也要求企业更加重视消费者的心理和审美要求,现代经济发展中文化纽带、精神纽带、道德纽带与产权纽带、物质纽带、利益纽带起着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文化、精神、道德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二)文化需求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以后,社会对文化产品的消费会有一个跳跃式发展,而且人均GDP越高,文化消费占的比例越大。文化需求的增加,将推动社会增加文化供给,扩大文化市场。我国人均GDP在2008年已超过3000美元,社会对文化的需求已出现“井喷”趋势。江苏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2009年全省人均GDP已超过6400美元。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强烈,文化消费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用于文化教育、文化消费的支出越来越多,文化消费呈现出多元化。目前我国文化消费总量在7000亿元左右,而实际的文化消费应该在4万亿元左右,由此可见,增长空间极大。

(三)文化产业市场广阔,渗透到各个领域

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它涉及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旅游、艺术表演、休闲健身、工艺美术、广告、书法、绘画、教育、娱乐等众多行业领域,是一个有巨大增长空间的新兴产业形态。另外,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内在需要与外在压力增

加,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显得尤为迫切。制造业、建筑业、旅游业、农业等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需要注入新兴产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内涵,增加文化附加值,使其重新焕发经济活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这就给文化产业发掘了渗透机会,创造了用武之地,提供了广阔市场。

(四)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趋重要

我国文化产业持续高速增长,增速明显高于GDP与部分新兴产业的增长速度,近年文化产业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7%以上,比同期GDP增速高出10个百分点左右,不仅高于传统产业的增长速度,而且还高于同为朝阳产业的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发展速度。文化产业有力促进了就业增长和税收增加,2001年我国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人员总数为145万多人,到2008年这一数字已变为1200万人(不完全统计)。文化产业也促进了税收增长,仅2005年我国文化产业贡献的利税就已达500多亿元(1998年为7.9亿元)。另外,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快速增长,国际文化市场份额显著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

三、广播影视业对经济发展及经济转型的推动作用

广播影视业包括了广播、电影、电视、影视动漫、以数字、信息、网络技术支撑的新媒体、新业务、新服务、新业态。目前有拉动效应的具有产业特质的为以下十个方面。

(一)电影产业

中国拥有13亿人口,中国的电影市场是世界上最大最具潜力的文化市场。2009 年,中国电影全面产业化改革进入了第七个年头。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相关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电影逆势上扬,出现“井喷式”增长。各方面数据表明,中国已经从电影生产大国开始走向电影产业强国。2009年全年故事片产量达到456 部,全国城市的电影票房收入达到62.06 亿元,同比增幅达42.96 % ;国产电影的海外销售收入27.7亿元;全年电影综合效益106.65 亿元,同比增幅26.47%。国产电影占据全年票房总额的56.6%,已连续7年超过进口影片,扭转了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市场中长驱直入的格局。2009年全国共放映农村电影781.0334万场,观众人次达18.15 亿。特别是数字电影,制作、存储、传播成本大大降低,复制几乎无成本,用卫星和有线电视网可进行大跨度的迅速传播。

江苏电影产业近年来也得到较快发展。当前,要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提出的要求和部署,尽快组建江苏影视集团,以电影制片业为龙头,以高效的发行放映网为保障,以多层次开发、多渠道经营为支撑,打造电影产业链,构建战略投资者,从现在起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把江苏影视集团打造成为主业一流、多业并举、国内领军、国际知名的影视文化产业集团,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电影生产制作

中心、最具规模和实力的电影传播中心、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影视创意中心、最具特色和竞争力的电影娱乐中心、最具先进性和应用性的电影高新技术研发中心。

(二)影视动漫产业

影视动漫产业是资金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消费群体广、市场需求大、产品生命周期长和高成本、高附加值、高国际化等特点,是开发潜力巨大的新兴文化产业。动漫产业及其衍生产品、相关的附属产品,覆盖面非常大。动漫产业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全球动漫产业(包括网游)保持着每年50%以上的增长速度。动画产品的直接消费对象以青少年为主。目前,中国共有0—14岁人口2.8亿左右,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1.5%。由此可见,中国动漫产品的消费市场极为庞大,客观上为发展动漫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和发展前景。江苏动漫产业发展具有起步迟、抓得实、基础好、增长快、潜力大、前景广等特点。目前,江苏省拥有南京、无锡、常州、苏州4个国家级动画产业基地,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影视动画创作生产和相关产业开发企业约300多家,是产业基地最集中的省份,已形成了华东地区极具影响力和产业辐射能力的国产原创影视动画产业集群。2009年江苏原创电视动画全年产量达69部40314分钟,位居全国第一,还生产了14部动漫电影。江苏影视动漫产业下一步的发展将重点抓好影视动画原创、衍生产品综合开发、市场营销、重要节展组团参展、优秀动画片的评选推荐表彰、影视动画工作政策研究制定以及骨干企业培育等方面的工作,继续全力打造“江苏动画”的品牌形象,充分发挥影视动漫在动漫产业中的拉动作用。

(三)电视剧产业

我国是电视剧的生产和消费大国,收看电视剧是中国百姓日常生活中最经常最普遍的文化活动之一。统计数据显示,在全国1974个电视频道中有1764个播放电视剧,约占频道总数的89.4%。2009年,全国电视剧播出23.8万多部次、605万集次。在类型多样的电视节目中,电视剧的收视市场份额占据第一。由电视剧带来的广告收入占全国各级电视台广告总收入的50%以上,超过200亿元。作为当今最活跃的文艺样式,最大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最强势的文化产业之一,电视剧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而独特的地位。以电视剧为中心,包括创作、制作、融资、经营、播出、数据调查和衍生产品开发等各个环节,逐步成熟完善,已形成了一个各环节紧密相连、分工细化的产业运行体系。江苏现有110多家电视剧制作机构,电视剧的生产位居全国前列,此外江苏还有一批业内知名的编剧、导演,具有显著的人才优势。近年来,江苏坚持走正道、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打造出了不少在全国叫好又叫座的电视剧作品。此外,我们还要重视的是纪录片的繁荣和发展。推进纪录片产业繁荣发展,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促

进国际文化交流合作,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纪录片的产业属性也十分明显,江苏省也是纪录片创作生产大省,这方面潜力很大。

(四)IP电视

IP电视能提供交互式业务,发展前景看好。理论上测算,IP电视的潜在用户规模应为城市电视用户的10%左右。在业务种类方面,IP电视除了提供视频类业务外,还能提供游戏、教育、医疗、商务、金融服务等数据业务和增值业务。在节目内容方面,IP电视与传统电视相比将更加呈现差异化和个性化,传统电视频道未播出的视频节目、播客内容、付费频道等都有可能成为IP电视的节目源。IP电视将成为推动三屏融合的核心业务,根据电视、电脑、手机不同的特性,以用户为核心,在三屏之间形成视频资讯相互补充,实现三屏之间的互动。

(五)网络电视、网络广播

截至2008年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以22.6%的增速首次超过21.9%的全球平均水平,中国网民数达到2.98亿,宽带网民数达到2.7亿,国家CN域名数达到1357.2万,三项指标继续稳居世界排名第一。目前,我国网络视频用户已突破2亿,网络视频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为67.7%,用户量年增长率为25.5%。截至2009 年年底,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网站达398 家,其中主流媒体213 家,占总数53 .5%,网络视频市场总体收入规模达到8 .44 亿,同比增长95.4%。互联网以“多对多、自传播”的方式,改变了广电“一对多、点对面”的传播模式,满足了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个性化的新需求。近年来,广电系统结合广电自身的节目制作优势,大力发展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等新媒体业态,不断提升了广播影视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六)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

按国际电联的定义,手机电视也是IP电视的一种,是运行在可管理的无线IP网上、以手机为接收终端的多媒体业务。由于手机庞大的用户基数及中国人对手机偏爱,手机电视的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在现有的手机用户群体中,真正使用手机电视功能的只占0.25%,手机电视市场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与基于移动通信网的手机电视相比,移动多媒体广播具有高覆盖率、低成本、高质量、易接收、可移动、便携带、服务广等优势,是继有线、卫星电视之后又一新的传播手段,可以填补广播电视对移动人群覆盖和服务的空白,是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目前我国手机用户已达7.4亿,其他移动显示终端的数量也很庞大,每年的移动人群数量超过千亿人次。这些均是CMMB发展的良好条件和潜在用户市场。目前,全国已有300多个城市开通了CMMB信号,30个省份完成了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建设和运营签约,并与中国移动一道,全面推动CMMB与TD-SCDMA这两项自主创新技术的融合发展,使手

机用户通过有CMMB功能的手机就可以实现通话、上网、看电视、听广播、看报纸、读杂志等多种愿望。

(七)地面数字电视

目前,全国已有100多个城市开通了地面数字电视,今年底所有地级市都将开通地面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将最终实现电视终端从“到户”至“到人”的根本性转变,与有线电视相比较,地面数字电视具有投资少、见效快、费用低、技术领先等优势。江苏加快推进地面数字电视发展有利于解决江苏省广播电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突出问题,推进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实现数字电视城乡一体化,有利于加快推进江苏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江苏。同时在应对突发自然灾害时能发挥特别的作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八)高清电视

高清电视在发达国家已逐步成为主流。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从标清电视到高清电视,都是根本性的技术变革,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清电视是数字电视的最大亮点,对于拉动内需、带动电子产品制造业和民族工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009年,全国已开办13套高清节目。“十二五”末,预计可有100套高清节目频道满足需求。随着技术进步,立体电视进入家庭也指日可待,“十二五”末将可提供10套左右的立体电视频道节目。

(九)信息网络产业

广播电视网在构建现代传播体系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目前全国有线电视网络400多万公里,有线电视用户约1.74亿,分别占全球的三分之一。江苏省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已达32万余公里,有线电视用户总数达1770万户,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位居全国第一,其中数字电视用户总户数超过744万户,亦位居全国第一。有线电视网络已成为江苏省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苏作为东部地区发达省份,根据国家要求,在2010年要基本实现全省有线电视数字化。有线电视数字化将促进文化产业和民族工业的发展,提升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新的文化娱乐消费市场,促进节目制作、内容服务、信息服务等产业的发展,带动文化、教育、媒体、资讯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对有线数字电视设备的需求可以促进电子产品制造业、软件业等自主创新产业的发展。经预测,有线电视数字化仅数字机顶盒、数字电视机就能形成上万亿元的市场,有利于拉动内需和扩大就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大大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当前,江苏要以现有的有线数字电视网络为基础,以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核心技术为支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加快全省NGB试点工作,积

极构建NGB框架下的物联网研究,争取成为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并大力推进,努力使电视机成为多媒体信息终端。

(十)电视购物产业

近年来,国内的电视购物行业可谓“一日千里”。2006年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电视购物占全国销售总额的0.1%;而2007年的数字显示,突破105亿元的年销售额已经占到国内零售业销售总额的0.39%,发展势头异常迅猛。业界分析,只要能占据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5%,电视购物年销售额就可以达到2700亿元。电视购物作为一种全新的无店铺零售形态,已成为世界零售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正被作为一种成熟有效的新型商业销售方式大力推广。国外已经把该行业视为可以和大型商场、减价超市竞争的“第三势力”。目前,由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三部分组成的电视购物产业链已初具规模,并日臻完善。电视购物打破了电视台过分依赖广告收入的盈利模式,已成为电视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被称为电视媒体维持自身发展的第三条道路。江苏电视购物业起步稍晚,但后劲很足,要紧紧把握电视购物品牌化、集团化、规模化、专业化、数字化、多媒体化的发展趋势,力争将电视购物打造成我省广电产业发展新亮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我们和清华、上海交大等研究机构共同研究测算:到2010年底,全国数字电视视听产业的总产值可达到2万亿元,其中江苏约为1800亿元,而地面数字电视视听产业约为1000亿元,其中:消费电子产业260亿元、前端设备产业16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160亿元、消费多媒体节目160亿元、无线多媒体新业务110亿元、政府部门专项应用50亿元、技术服务产业和其他共100亿元。由此可见文化与科技的结合,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对占领舆论导向新阵地关系重大,对转换经济发展方式,拉动GDP的增长作用也是巨大的。

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途径

(一)加快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首先,要打破多头管理,部门分割,地方保护的局面,建立统一高效的管理体制。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实现政府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直接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其次,要实现文化产业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建立和完善各种文化生产要素市场,实现文化产业要素的合理流动。经营性的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使文化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生产者和管理者。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转变经营和管理方式,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探索建立保证文化产业正确导向、富有经营活力的微观运行机制。第三,要以资产为纽带,按照专业分工和规模经营的要求,组建并大力扶持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强化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江苏文化产业走向世界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力量。

(二)建立高效的文化产业融资方式

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首先,政府投资是直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保证。特别是对公益性文化、高雅艺术和严肃的学术研究等等,必须由政府予以保护性投入和管理。其次,利用好资本市场这个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文化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或者社会集资,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第三,积极引进外资,以提升文化产业资源配置的国际化程度。与此同时,为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进一步拓宽渠道,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或兴办国家政策许可的文化企业,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实现集约集聚发展

近年来,江苏省把各类园区作为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首先,通过高新技术园区、科技园区、创业园区等各级各类园区建设,集聚资源、要素、人才和政策,从孵化器到加速器、产业基地,对新兴产业发展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支持和服务。其次,文化产业园区作为特色产业基地,要以“特”见长、以“新”抢先、以“高”制胜,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第三,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要从投资驱动走向创意驱动、从工业经济走向知识经济、从工业园区走向科技新城。通过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最终使文化产业园区成为产业高地、创新高地、人才高地,成为江苏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引擎”。

(四)积极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人才,打造文化产业的人才队伍

抓住人才这一核心环节,首先,确立文化产业人才规划,认真落实江苏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加大人才培养体系和机制的创新力度,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库。其次,积极实施人才吸引战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引进和配置一批海外和国内优秀文化人才来我省创业。第三,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艺术创作和工程技术人才设立奖励基金。研究制定技术、创作成果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办法,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做到一流人才,一流贡献,一流报酬,充分调动各类文化人才的积极性。

(五)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运用最新科技成果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

高新科技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在文化产业领域从内容到形式、从生产方式到传播方式都得到广泛运用,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江苏是科技大省,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大力提高江苏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首先要注重科技创新,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科技进步,加强艺术科技的研究和开发,使文化自身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其次要加强对其他领域新技术的研究,注意运用其现代高科技手段,加大文化制作、包装、传播等环节的科技含量,使文化产业发展始终与科技进步同步合拍,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以适应现代人

不断提高的审美品位和心理期待;第三,建立科技与文化的对应沟通机制,文化部门和科技部门要加强协调、沟通,为文化产业发展争取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

(六)加快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的制定

根据新的形势和产业发展的需要,首先,及时建立一套有效的产业经济政策体系,对于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来说,十分紧迫,至关重要。其次,完善文化市场法制法规,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文化产业涵盖面广,牵涉到众多业务主管部门,如果没有一套科学、完善、系统的“文化产业市场法规”,是不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三,充分重视文化产业自身特性,文化产业既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又具有公司性质,它既要按照《公司法》、《合同法》、《证券法》等基本法规运作,又要遵循其自身运行规律如知识产权保护和文化市场需求运行。应当在法规、政策支撑方面下大力气做工作,为文化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时,千万不要忘记坚持“四双”原则:

一要准确把握双重属性,正确处理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的关系。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大力发展产业。但必须始终坚持把喉舌性质和意识形态属性放在第一位,坚持党管媒体、以宣传为中心,把正确导向作为最大政治、最硬道理、最根本的任务。二要坚持双重效益,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三要遵循双重规律,即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特别是要努力找到文化发展规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结合点。四要完成双重任务,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统筹发展公益性事业与经营性产业,努力做到两手抓、两加强。只有始终坚持这四项重大原则,文化产业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分析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分析 中国贵阳政府门户网站 | 更新时间:2018-03-25|来源:中经网 字号:【大】【中】【小】【复制本页地址】【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摘要]现阶段,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具有脆弱性、区域特色的显著性、快速成长性、发展阶段递进性、产业结构的相对稳定及演进性等特质。本文在全面审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和趋势的基础上,对推动农村文化产业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中经评论·北京)我国农村人口众多,但市场化的文化消费贫乏,文化产业落后,与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相比存在严重不平衡,因此,深入研究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相关问题显得十分重要。从已经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看,一些学者已经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独到的思考和探讨,郭玉兰<2007)就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逻辑合理眭、政策支持度以及经营操作环节等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发达国家农业文化产业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李新市<2006)认为应当采取激发农村文化人才创新能力、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形成产业链和集约化发展等措施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刘彦武<2008)强调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阶段性、差异性、组合性和客观性问题。但是关于农村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还刚刚起步,公开发表的成果数量非常有限,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新的视角对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态势作出研判,并提出发展思路。 一、农村文化产业的脆弱性:微观基础薄弱及产业体系耦合不牢 <一)农村文化产业的微观基础比较脆弱 产业发展的微观基础是企业,农村文化产业的主要微观基础包括农民<农户)、个体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等。但是“为数不多的农村文化经营者大都是分散的个体户,所经营的文化活动多数品位不高,有些甚至可能有害。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不少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仍然单调乏味,加之现代文明知识缺失,很多农民的精神领域出现了空白和断层。”从整体来说,许多农村地区的文化产业仍然带着小农经济的典型特征,以小型化、松散化为主要特点。以家庭为单位,以户主为主管,以亲朋为主力,在原材料采购、生产组织、市场营销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没有形成完整的价值链。有的企业虽然有电脑,能上网,但对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经营知之甚少,也缺乏相应的人才来搜集信息,销售渠道单一。企业融资能力差,主要靠自筹资金及贷款,吸引外资能力弱。高新技术文化企业比例很低,企业实力不强,抵御风险能力差,谈判能力弱。农村文化产业组织形式还存有一定局限,农民往往处于产业供销链条的最低端。由此可见,目前,农村文化产业的微观基础正在逐渐发育和成长,但仍然十分脆弱。 <二)农村文化产品核心竞争力不足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重要核心竞争力,是市场竞争中的利器,别人无法模仿。相当多的农村文化企业不重视商标注册,品牌无形资产得不到有效保护,缺乏核心竞争力,产品容易被仿制,如果效益显著,极易被具有雄厚资本和技术实力的企业掌握生产技术并进行规模化生产。同时,因为科技和人才力量十分薄弱,以及现代经营理念和创新意识缺乏,导致农村文化资源产业化程度低,许多文化产品加工手段和制作水平不高,产品生产主要依靠传统经验,技术含量低,缺乏原创性或个性化的文化产品和文化精品,优秀文化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影响力有限。“农村文化产品在开始难免会形成低俗、陈旧、庸俗、落后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缺乏时代气息和精品文化烧香拜佛、占卦算命、看风水封建迷信仍然盛行,聚众赌博、色情演出违法事件时有发生。” <三)农村文化市场体系不完整 我国的农村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比较落后,市场主体不够成熟,如前所述,大量的农村文化生产主体是农户、个体户、私营小企业,他们视野狭窄,缺乏现代经营理念,经营条

乡村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论文 题目:乡村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姓名:学号:专业:指导教师:2014年7月8日

摘要 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乡村文化建设得如何,事关农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事关乡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事关和谐社会在农村的构建。中国乡村文化在新世纪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这就为乡村文化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也使乡村文化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发展农村文化就必须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同时,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两个轮子一齐转,才能推动农村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正文 一、加快农村文化产业开发的意义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在整体上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目前,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已趋明显,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能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提供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实现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于调动农民自身积极性,文化建设必须与农民发展经济,与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因此,发展农民文化的关键在于培育文化市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只有与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结合,农村文化建设才有生命力。一些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也因考量指标的影响而忽视乡村文化的建设,有的地方甚至只字不提乡村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现代城市加速扩张的危机日益明显,“城市病”日趋严重,向自然回归、远离都市、重返乡村,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加速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解决城乡矛盾的路径之一,而且是保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致泯灭的战略举措。 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由此我们可以从狭义上理解为:文化

产业园区资本运作方式和园区运营模式

产业园区资本运作方式和园区运营模式 目录 第一部分概况篇 一、我国产业园区的常见资本运作模式 二、产业园区通过资本运作进行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部分经验篇 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互助担保基金 2、苏州工业园:发挥国有资本优势 吴川:加大投资重在引民资 耒阳:加强政银企沟通 怀化工业园区:完善园银合作互动模式破解后发展地区工业园区建设资金瓶颈义乌第三代创意产业园区运营:“灵狮模式” 深圳文博宫文化创意产业园:高端化、精品化、国际化 上海市工业园发展商务区发展态势和趋势 第三部分制度篇 杭州市信息服务业特色产业园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 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区域生物产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 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鼓励投融资发展暂行办法 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政府投融资平台融资管理暂行办法 第四部分理论篇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运营模式的思考

第一部分概况篇 经向有关部门的多位专家咨询,目前我国关于各类产业园区的行业管理是多头管理的模式,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统一的行业监管部门。在国家层面,产业园区的综合监管和指导由国家发改委来承担。各专门的产业园区分别由不同的行业主管部门来负责政策指导、资格认定、日常监管和产业扶持。目前,医药生物类产业园区主要由卫生部、国家药监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来负责行业管理;高科技产业园区主要由科技部来负责行业管理,钢铁等工业生产型产业园区主要由工业与信息化部来负责行业管理;文化创意类产业园区主要由文化部来负责行业管理;物流产业园区主要由商务部来负责行业管理。 根据产业园区的实际运作经验和各地发展情况,产业园区的资本运作和园区运营主要有以下一些方式。 一、我国产业园区的常见资本运作模式 产业园是世界各国发展地方产业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也是全国发展地方经济最有力的战略。实践证明在我国经济转型阶段,产业园区这种形式有效地提高了行政效率、创造了局部的良好基础设施条件、聚集了科技和产业的资源,迅速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目前近年来产业园区的资本运作已经走上了成熟和多元化的道路,总的来说有如下模式: 1.政府主导园区开发模式 目前我国各级地方政府最常使用的工业地产开发模式,也是我国目前工业地产市场的主要载体,其运作主体一般是开发区或工业园区管委会下设的开发公司。其特点是由一地或几个地方政府主导出资开发,如靖江开发区。 2.工业地产商模式 指房地产投资开发企业在工业园区内或其他地方获取工业土地项目,在进行项目的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乃至厂房、仓库、研发等房产项目的营建,然后以租赁、转让或合资、合作经营的方式进行项目相关设施的经营、管理,最后获取合理的地产开利润。如普洛斯,全球最大的工业房地产开发商,北京固安产业园。 3.主体企业引导模式 指在某个产业领域具有强大的综合实力的企业,为实现企业自身更好的发展与获取更大的利益价值,通过获取大量的工业土地,以营建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业园区;在自身企业入驻且占主导的前提下,借助企业在产业中的强大的凝聚力与号召力,通过土地出让、项目租售等方式引进其他同类企业的聚集,实现整个产业链的打造及完善。如上海金山的上海石化工业园区。 4.综合运作模式 指对上述的园区开发模式、主体企业引导模式和工业地产商模式进行混合运用的工业地产开发模式。如北京大兴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 5.私人业主开发模式 目前在小厂房这一块,私人业主开发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主要是因为厂房租金持续上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深厚的历史资源,丰富的景观资源。但在文化产业方面,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的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都把文化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纷纷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扶持文化发展的文化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占据着重要地位,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形成了一种强势文化,构成了对世界的控制力量。最具代表性的应属美国的文化产业。美国政府实行文化全球化战略,形成了一种文化巨无霸,从各个方面构成了一种强势文化和话语霸权而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种国际环境下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重中之重。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虽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文化产业有所发展,但真正得到重视、得到快速发展应是在21世纪。而且一些重要的文化政策法规也是在新的世纪颁布的。2000年,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我国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后的重要会议内容中政府都会提到文化产业,并把它上升为一种国策。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的文化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就各个城市来说。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璀璨的中华文化。但由于各个地方的民族风情、地理情况、历史资源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各个城市都在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四川是一个自然资源大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如四川的宜宾市在由亚太旅游联合会、中国生态学会旅游专业委员会和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08中国文化生态旅游高峰论坛上被评选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宜宾市有世界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湿地公园2处。 再如山东的临沂,众所周知,临沂是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临沂市政府就在一点上大做文章,发展红色旅游。临沂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这里诞生了与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的沂蒙精神。近年来临沂市先后将孟良崮战役纪念地、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山东省政府旧址等36处红色旅游景点命名为沂蒙精神教育基地,并对全市100多处红色景点进行了重新整合规划,使全市红色景点形成完整统一的旅游网。临沂市主打沂蒙品牌的产品现在已达到600多个,涉及食品、工艺品、文化用品、旅游

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五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这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生机勃勃,新兴业态不断涌现,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日益加深,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已经具备了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巨大潜力。但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与我国丰厚的文化资源、与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相适应,需要进一步加大力

度,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发展。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加强内容引导和建设,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文化产业承载的是思想观念、审美情趣、价值选择,内容是根本的、核心的要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着力提升文化产品内涵和质量,在弘扬主流价值观的基础上,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需求。要注重挖掘文化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汲取一切有益的文化营养进行创作生产,增强文化产品的思想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要注重提升文化创意,把传统元素与时尚元素结合起来,把民族特色与世界潮流结合起来,用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表达、符合广大受众心理的情感抒发来创作生产更多具有原创价值的文化产品。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改造提升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影视制作、演艺娱乐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网络文化等最具活力

关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探索

关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探索 [ 摘要 ]农村文化产业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由于文化经费普遍投入不足、认识偏差、缺乏人才、农民文化消费观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相比严重滞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来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 关键词 ]农村文化产业;因素;措施 一、推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和种类众多,拥有文化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条件,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意义重大。一是农村文化产业具有能耗低、污染少、附加值高、收益多等特点,有望成为不少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二是农村文化产业在解决农民就业上具有一定优势,农村富余劳动力可以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实现就业;三是随着人们对娱乐性、消费性文化产品需求上升,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可以满足文化需要和精神需求;四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不仅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还可以保护传统文化,增进文化交流。 二、制约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贫富差距较大。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撑。只有经济实力增强,农民收入增加,农村文化消费才有足够的增长空间,农村文化建设才能长足发展。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地区贫富差距较大,有些农村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由于资金

缺乏而无力开发。同时,由于经济贫困,许多农民还在为温饱苦苦挣扎,对文化的消费便成为奢望了。 (二)文化产品质量不高,发展氛围不浓。目前,从整体上看,农村文化产品质量普遍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大多数农村,特别是文化资源相对丰富的地方,大都比较封闭,交通不便;二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农民整体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小农意识严重,文化精品意识淡漠。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浓厚的氛围,一些农村,农民缺少高层次、高质量的娱乐活动,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不多,健康地、高层次的文化活动未能占领文化市场的主阵地。 (三)产业基础薄弱,发展任务艰巨。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文化产业发展配套条件差,城乡公共服务分配的不均等,导致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较差,制约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很多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公路、电力、广播电视、通讯等建设滞后。例如,我国中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有相当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用来发展文化产业,但是由于其主要分布在交通闭塞的山区,基础设施的落后致使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配套条件不能满足,导致文化产业发展无从下手,即使有了较好的发展也很难实现“走出去”的目标。 (四)管理相对薄弱,服务还不到位。对于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一些地方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管理机构缺失,有的地方虽然设立的管理机构,但人员配备不足,人员素质较低,管理手段滞后,服务还不到位。对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管理停留在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没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转模式加强管理,管理缺少必要的制度保障,文化产业法制法规还不健全。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厅关于 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 知 桂发改规划〔2011〕607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8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由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治区文化厅联合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七日

目录一、发展基础和形势 (一)发展基础 (二)发展形势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总体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发展六大重点文化产业 (二)实施七大重点工程 (三)建设一批重点项目 (四)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三)加大政府投入 (四)落实税收政策 (五)保障文化产业项目用地 (六)加大金融支持 (七)成立广西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八)加强立法工作 (九)建设信息服务平台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根据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立足现有基础,分析发展形势,提出“十二五”时期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一、发展基础和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文化产业规模逐步壮大。2009年全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198.7亿元,约占全区GDP的2.6%。2009年我区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约2万个,从业人员约30万人。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桂林愚自乐园、临桂五通农民三皮画、百色靖西旧州绣球街、广西钦州坭兴陶艺有限公司入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引领发展、带动就业的新载体。 ——文化市场主体培育取得重要进展。广西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电影制片厂、广西演出公司完成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全区7家经营性图书出版社和仍属于事业体制的19家新华书店顺利转制为企业;原有的9家音像电子出版单位中4家停办注销、5家完成转制为企业;组建了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广西正泰印刷包装集团,涌现了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市场主体。2008年,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广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作业1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作业1 1、文化产业的概念是什么?文化产业有哪些类别? 答:文化产业属于社会文化中的经营性文化部分,是文化的经济属性的集中体现,一般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为。可将其定义为:以生产和经营文化商品和服务为主要业务,以创造为核心,以文化企业为骨干,以文化价值转换为商业价值的协作关系为纽带,所组成的社会生产的基本组织结构。 文化产业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的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等)。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形象设计、文化旅游等)。 2、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遵循哪些规律? 答: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以下功能: 1、可以规模化生产。即可以按照一定的工业化标准对农村文化产品进行批量生产,如民间 饮食、农村手工艺等。 2、可以市场化经营。农村文化产品具有商业性,大批的农村文化产品要以市场为依托,通 过市场送达消费者手中。 3、可以复制。农村文化产品必须进行标准化生产,确保公众享受到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和 公众要求的高质量服务。 4、具有创造性。就农村文化产业及产品所承载的内容而言,它必须凝结当地人们的创造性 劳动并不断深化与提升。 5、具有层次性。农村文化产业具有基础层(地方文化资源)、核心产业层(地方文化产品)、 和延伸产业层(如民族服饰设计中蕴涵的时尚文化)三个基本层次。农村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涉及文化和经济两个领域,这种边缘性和交叉性的特点,决定了研究农村文化产业时既要以经济的眼光看待文化,又要用文化的眼光看待经济。 3、简述农村文化产业的功能有哪些? 答:总体来看,农村文化具有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 一、经济功能A、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B、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C、产业承 接功能 二、社会功能A、休闲娱乐功能B、文化传承功能C、教育功能 三、政治功能A、繁荣农村物质经济,保证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资金投入B、发展农村 文化基础,推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建设C、满足农民双重需求,提升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群体D、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生成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动载体。 4、从你所在地方来看,可能发展哪些文化产业?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意义在哪些? 答:可发展的文化产业有:一、徐沟的背棍、铁棍。二、清徐的醋文化教育。三、农村的生态园。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意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农村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拔。 一、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现实意义A、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B、带动农民就业创业C、拓宽文化产业空间D、形成农村新型产业;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长远意义。A、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1)体现民族的精神和品格(2)扩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力(3)保护民族文化遗产B、促进农村文化建设C、培育农村新型农民D、构建和谐乡村。 5、什么是农业跨界理论?如何应用到农村文化产业中? 答:都市农业跨界发展是指以都市农业为主体,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进入农业为突破口,

产业园区运营模式

产业园区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完整版) 产业园作为一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组织形式,在各地区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模式上具有很大的差别,其管理及开发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过程。 1984年我国开始设立第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后产业园一直作为中国经济的一种特殊的产业形态,成为各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然而,产业园作为一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组织形式,在各地区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模式上具有很大的差别。 一、政府部门在对园区进行不同定位的同时,园区也会产生五种不同的运营模式 第一种模式:政府运营模式。这里的政府运营模式与前面所说的行政主导型园区有关联,但却是不同概念。政府运营模式往往在行政主导型园区比较常见,园区由政府投资开发,园区为入驻的公司提供一些税务代理、行政事务代理的服务,然后收取一些服务费用,同时政府部门也会给园区一些招商代理费用和税费收取的优惠。政府运营模式适合于一些规模小,管理简单的园区。对于一些大型的园区,这样的运营模式无法保证园区的长期运营。广州天河软件园就属于这类运营模式。 第二种模式:投资运营模式。投资运营模式是通过政府投资建设园区,然后通过房租、固定资产等作为合作资产,孵化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在企业获得成长后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或上市,实现资产增值并收回投资。这是一种长期投资的理

念,园区在中短期很难有可见的回报,但是对于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因为园区的发展是建立在企业投资成功的基础上的。浦东软件园就属于这一模式。 第三种模式:服务运营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只是投资还是不能满足很多企业的需要,很多企业对园区的服务环境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出现了服务运营模式的园区。园区为入驻企业提供人才招聘、人才派遣、信息提供等软服务,为企业提供更佳的生存发展环境。服务运营模式强化了园区与企业的合作,增加了园区的收入渠道。杭州软件园就属于这一类运营模式。 第四种模式:土地盈利模式。随着近十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热起,土地增值的盈利能力远远超过了很多行业的盈利水平。一些园区获得了土地收储、初步开发、拍卖的功能,所以一些园区通过控制大面积的土地,在进行初步开发后,短期内提升土地的价值,然后进行地产开发或转让。这种模式更像一个有规划的地产开发商,获利能力非常的强大,同时也为园区后期的开发奠定了雄厚的财力基础。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是中关村软件园。 第五种模式是产业运营模式。一些重要的开发区其实承担了调节、完善、强化区域产业链运营的作用,园区设立的目的就是要做一个产业链,比如一些新能源产业园、创意产业园、物流产业园等,这些产业园在投资初期就会进行招商引资,引入企业资本一起搭台,然而园区也做好了与企业一起唱戏的准备。园区会对一些有实力的入驻企业进行投资,甚至直接投资一个全资公司在园区内运营一个重要的产业项目。这种运营模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深厚的历史资源,丰富的景观资源。但在文化产业方面,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的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都把文化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纷纷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扶持文化发展的文化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占据着重要地位,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形成了一种强势文化,构成了对世界的控制力量。最具代表性的应属美国的文化产业。美国政府实行文化全球化战略,形成了一种文化巨无霸,从各个方面构成了一种强势文化和话语霸权而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种国际环境下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重中之重。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虽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文化产业有所发展,但真正得到重视、得到快速发展应是在21世纪。而且一些重要的文化政策法规也是在新的世纪颁布的。2000年,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我国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后的重要会议内容中政府都会提到文化产业,并把它上升为一种国策。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的文化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就各个城市来说。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璀璨的中华文化。但由于各个地方的民族风情、

地理情况、历史资源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各个城市都在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四川是一个自然资源大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如四川的宜宾市在由亚太旅游联合会、中国生态学会旅游专业委员会和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08中国文化生态旅游高峰论坛上被评选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宜宾市有世界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湿地公园2处。 再如山东的临沂,众所周知,临沂是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临沂市政府就在一点上大做文章,发展红色旅游。临沂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这里诞生了与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的沂蒙精神。近年来临沂市先后将孟良崮战役纪念地、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山东省政府旧址等36处红色旅游景点命名为沂蒙精神教育基地,并对全市100多处红色景点进行了重新整合规划,使全市红色景点形成完整统一的旅游网。临沂市主打沂蒙品牌的产品现在已达到600多个,涉及食品、工艺品、文化用品、旅游产品、工业品、服务业等上百个门类。一系列旅游和文化品牌的成功打造,奠定了临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

关于加快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于加快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我市已于2008年制订了《朝阳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市政府又下发了《朝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结合我们近期调研中了解的情况,现就实施、落实好《规划》和市政府的《意见》,提出如下建议。 一、按照国家统计规范,进一步明确我市文化产业的范围和门类,以及密切关联产业 借鉴陕西、上海、厦门等地的经验和做法,研究发展文化产业不能忽视整体旅游业,以及与娱乐业交叉、关联密切的休闲健身体育业。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共同发起、联合国内文化产业领域众多知名企业共同编纂的《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03)》所列的文化产业子行业就有:纸质传媒、影音传媒、网络传媒、广告产业、旅游产业、艺术产业、体育产业。国家统计局出台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权威性的解释说,旅游休闲活动包括:风景区游览活动、动植物观赏活动和休闲健身活动。所以应该按照国家统计规范,进一步明确,不仅对观赏人文景观的文化旅游业属于文化产业,对自然风光的观赏,对动植物(如花卉)的观赏及相关产业,也属于文化产业范围。休闲健身体育业即体育服务业,也是

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 从我市实际看,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景点也在加强文化内涵。在许多旅游线路上,既有人文景区景点,又有自然风光景区景点,很难将二者分开。 把体育服务业纳入文化产业的发展范围和研究视野之中,也符合我市实际。我市许多县区,文化、体育由一个部门管理。多数体育场馆也进行文化活动;一些娱乐业场馆中,又有体育活动项目,如体育馆、游泳池(馆)等。从本质上来说,休闲性健身体育活动也是一种娱乐性消费、文化消费。深圳市就明确把休闲健身和体彩业列在文化产业中。另外,文化用品的生产与销售,属于相关文化产业层,也应予以重视。 二、采取具体措施,实实在在地解决对文化产业的认识问题 市政府发出的《朝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中,明确指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和战略位置。现在的问题是,要实实在在地、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模糊观念和认识。要教育广大干部深刻认识文化消费的增长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国家间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早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已占GDP的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

学号《农村文化产业概论》

目录 摘要 (1) 一、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 (一)、农民的文化生活枯燥、单调 (1) (二)、农村文化队伍力量薄弱 (1) (三)、财政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农村文化活动设施匮乏 (2) (四)、目前的乡镇文化活动缺乏吸引力 (2) (五)、青壮年多外出务工,发展动力不足 (2) 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措施 (2)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2)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各项文化活动有序开展 (3) (三)、政府要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人才支撑 (3) (四)、制定文化产业优惠政策,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进度 (3) (五)、改革和调整乡镇文化管理体制,扩大乡镇文化机构职能 (3) (六)、实施品牌战略,走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之路 (4) 三、结论 (4) 参考文献 (5)

摘要: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农村的文化建设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因而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注重挖掘农村现有文化发展潜力,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布局出发,从较高的起点上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的思考。本文从研究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入手,论述了农村文化发展的出路及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与社会其他各部门应作出的贡献。 关键词:农村文化产业、现状、措施 一、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农村文化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相对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仍不尽如人意,大多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初级的状态,与县域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差距。许多地方的农民群众已经不满足于吃饱穿暖,他们想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精神文化生活,但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农村的文化建设从总体来说还比较薄弱,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还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突出表现在: (一)、农民的文化生活枯燥、单调,文化消费偏低 农民劳作之余,除看电视外最主要的消遣活动是串门、聚众喝酒、打麻将、打牌等活动。多数农民没有文化消费概念。 (二)、农村文化队伍力量薄弱 农村专业文化干部人员少,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人才瓶颈使得农村文化产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如原材料的供应链和加工环节,而高附加值的创意、研发和品牌营销即“微笑曲线"的两端多在城市的文化企业或公司。近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工作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文化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桂政办发[2011]86号 【发布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 【发布日期】2011.05.22 【实施日期】2011.05.22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XP10 【失效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宣布失效一批自治区人民政府文件的决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 (桂政办发〔2011〕86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直属机构: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二日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决定》(桂发〔2010〕34 号,以下简称《决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0〕63号,以下简称《意见》)精神,推动我区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打造千亿元产业的目标,以文化企业为主体,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手段,以政策法规为保障,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和大企业、大集团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加快推进文化产业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使我区文化产业总体实力达到全国中上水平。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摘要]:2005年我国掀起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序幕,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呈现集群式发展,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众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本文从目前国内业已形成的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产业园区入手,分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的发展模式,指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功能及存在不足,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从2005年起,受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文化创意产业思潮的影响,我国内地城市也吹响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结号”,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集群发展。随着北京、上海建立其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其他城市纷纷效仿,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目前我国业已形成首都创意产业集群、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滇海创意产业集群、川陕创意产业集群及中部创意产业 ) 期) 文化创意产业是产业集群的新成员,它是指一定时间内生存和坐落于特定区域或环境内的各种文化创意产业实体所形成的空间聚合体。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式。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开始出现集群化发展趋势,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一些城市已经形成相当数量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化对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重要意义,集群发展有利于企业彼此协调竞争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张京城在《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8)》指出,由于文化创意产业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就自身体系而言也无法通过单体行为所能完成;某一单体只能完成产业内的部分内容,而只有通过打造创意产业集聚区,使企业和机构形成基于产业链条的协作关系,才能获得群体竞争和发展优势。 [2]

浅析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视角下的农村经济

浅析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视角下的农村经济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尤其是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推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有助于为农村经济持续增长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通过农村文化产业建设和发展,积极与新农村建设内容相契合,可以有效增加农户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本文就农村文化产业建设和发展进行分析,对于其中的问题,从源头上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予以改进,以求推动农村经济稳定增长。 标签:农村经济;文化产业;城镇化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农村文化产业建设和发展,是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关注和重视。由于农业在我国的地位,对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而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差异显著,如何对现有农村文化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利用,打造更具特色的农村文化产业,对于缩小城乡差异,提升农村经济水平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通过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下的农村经济进行研究,是迎合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对后续相关工作展开具有现实意义。 一、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 (一)传承和弘扬农村优秀文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传承五千年的国家,文化积淀深厚,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当前我国农村仍然流传着大量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资源丰富,包括民族活动、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等。而在现代化社会进步和发展中,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却濒临灭亡,人们更加倾向于新潮的理念和文化,不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需要注意得是,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数量占比较大,农村有大量优秀的文化资源,加强农村文化产业建设和发展,可以实现农村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对于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意义深远。 (二)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和新农村建设融合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按照生活富裕、生产发展和民主管理相关要求循序渐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间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留存和发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明确当前农村整体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支持。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需要加强整治力度,改善农村的陳规陋习,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和道德素养,对于后续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奠基作用。所以,只有不断加快新农村经济建设进程,才能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带

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运营策略研究

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运营策略研究 文化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的集聚或集群化发展衍生出文化产业园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我国也将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山东省省委、省政府也确定了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 枣庄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区位优越,素有“江北水乡·运河古城”之称。2009年枣庄市被国务院列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市,产业转型为该市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位于山东南部的台儿庄,形成于汉,发展于元,繁荣于明清。因运河而兴,因大战而成废墟。 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区是台儿庄历史文化的综合展示区,以台儿庄古城重建为切入点,依托丰富的运河文化、大战文化、鲁南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加快园区规划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拉动区域文化旅游、经济、社会的发展,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但在其运营过程中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为使其运营模式得以完善,推动园区平稳健康的发展。本文对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运营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目前,国内还没有系统对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的运营模式进行分析的文章。 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文化产业园运营的模式及相关理论,希望通过运用组织运营管理、产业集群、新公共管理以及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并结合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的现状,系统深入地研究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的运营模式,发现亮点和经验,找出不足和问题,提出改进策略。本文主要内容,第一章分析研究的背景、意义、思路、方法及研究框架,并概述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第二章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分析了文化产业的内涵、属性特征、文化产业园主要运营模式及文化产业园运营模式形成机理等,综合研究了组织运营管理、产业集群、新公共管理以及市场营销等理论,并系统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三章深入剖析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运营状况。 在对中外文化产业园的运营模式进行比较之后,选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分析园区总体布局、管理及支持体系、运营状况和园区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台儿庄文化产业园满意度调查分析。通过调查数据效度分析、信度分析、基本概况统计分析等,总结出园区运营中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概括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的运营优化策略,针对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优化策略。

广西文化产业发展与西部各省份比较分析_李雁

| 40 |广西经济  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文化产业也得到较快的发展。本文就广西文化产业增加值等相关指标与西部各省份进行比较分析,把握文化产业发展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以探索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在西部排第四位 近年来,广西经济发展较快,总量在西部排位处于前列, 2011年广西全区生产总值(GDP)11714.35亿元,总量在西部地区排第四位,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3%,连续7年保持12%以上的增长。 2011年,广西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217.64亿元,在西部12省份中排第四位,与2010年相比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36.65 %,增速高于同期现价GDP增长速度。 (二) 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在全国和西部排位前进 2011年广西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占GDP比重为 2.08%,高于青海、宁夏、内蒙、贵州、甘肃、新疆,低于陕西、云南、四川、重庆,在西部排位为第5 位,比2010年提前进1 位;在全国排第21位,比2010年前进 1 位。 (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 广西文化产业发展与西部各省份比较分析 文 \ 李 雁 产投资在西部排位靠前 近年来,广西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增速在西部靠前。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43.45亿元,比上年增长29.1%。按国家口径计算,增速排全国15位,西部第8位,2011年广西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118.54亿元,在西部地区排位靠前(缺 四川资料)。 (四)文化投入、居民收入、文化消费支出等均有增加 近年来,广西对文化产业投入增加,2011年,广西文化体育与传媒经费预算支出37.9亿元,在西部12省排第六位;同时, 居民收入增长也促进文化消费支出,2011年,广西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0846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5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23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5.1%。政府投入增加和居民收入增加也推动了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增加。2011年广西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为941元,比上年增加151元,在西部排第6位,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为219元,比上年增加36元,在西部12省排第8位。 (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广西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图书馆、博物馆、农家书屋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1年广西公共图书馆藏书量为1374.89万册,在西部各省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排第三位。体现广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从有关指标看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广西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与全国相比还有差距,占GDP比重偏低,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规模偏小,资金制约等因素仍影响着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人均文化体育与传媒经费预算支出不高 2011年广西地方财政支出为2545.28亿元,文化体育与传媒经费预算支出37.9亿元,在西部12省排第6位,但是文化体育与传媒经费预算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总支出比重为 1.49%,在西部12省排第10位,人均(按照常住人口计算)文化体育与传媒经费预算支出仅有8分钱,在有数据的9个省中排第8,情况不容乐观。资金是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最大需求,而文化企业因其行业投资风险高,文化产业无形资产比例重,一般投资者不敢轻言投资等因素的存在,使文化产业服务行业融资难度较大,发展较慢。 (二)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与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发展匹配性不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