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方案设计

旬阳县双河镇望月大桥建设工程方案设计

陕西能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二月

一、项目概况

拟建项目位于旬阳县双河镇境内,南北向跨越双河,起点位于河流南岸接蜀(河)小(河)公路K17+650处(蜀小路里程),桥梁终点端位于河流北岸,通往望月村、平河村。望月村、平河村共有村民3500余人,由于没有桥梁跨河连接蜀小路,目前仅能通过设置简易便涵、便道跨河,因陕南地区雨季持续时间长、雨量大、河水暴涨便桥很容易被冲毁,严重影响村民正常生活,制约了经济发展。村民翘首以盼能有一座跨双河的桥梁,直达蜀(河)小(河)公路。

二、建设条件

(一)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旬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巴山区东段,汉水上游。该区域汉江以北,属于秦岭山脉南岭,汉江以南,属于巴山山地。全境地貌以中山为主,兼有低山、丘陵、河谷地形。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南北向地形剖面呈“V”形,海拔高度

(二)地质概况

1.地质构造

该区域地质构造属秦岭印支褶皱带,构造线大部分呈NWW 方向,以紧密线状褶曲和大规模压扭性断裂为主。较大的褶曲构造有旬阳-双河复背斜,除此之外,还发育小规模的背、向斜。较大规模的断层有数十条,节理、裂隙发育,总体上大致可分为3组:①层面裂隙,发育,产状NW280°~320°,倾向SW~NE ∠20~65°;②张裂隙,发育,产状NE40~80°∠40°~80°,基本顺岸坡向发育,成为岸坡岩块体稳定控制性结构面;③剪裂隙,较发育,产状SN~NE35°∠55°~72°,倾向变化较大。该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2.地层岩性

该区域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主要有:

(1)志留系(S):区内广泛出露志留系下统(S1)地层,大面积分布于汉江两岸。岩性主要为白云母石英片岩、绢云母千枚岩、炭泥质板岩等,局部其间穿插宽20~50cm的石英岩脉。

(2)泥盆系(D):区内出露泥盆系中统韩城沟组(D2h)地层,主要分布于火烧沟一带汉江两岸,分布范围受断层控制。岩性以碎屑岩为主,局部夹少量泥质碳酸盐岩,岩相及厚度变化较大。

(3)第四系:①上更新统(Q3)地层分布于汉江两岸Ⅲ级以上阶地,为河流堆积的砂卵砾石、粘性土或含碎石粘土层。砂卵砾石颗粒成份为花岗岩、砂岩、片岩、泥质岩、石英岩等,厚度不均,上覆粘性土或含碎石粘土层。②全新统(Q4) a.洪积:多分布于各冲沟沟底及沟口处,组成物以块碎石土为主,局部夹大块石,厚度多在3~12m之间,结构松散。b.冲积:分布于河床、河漫滩及河流Ⅰ~Ⅱ级阶地上,河床和河漫滩组成物质主要为砂粒、砾石、卵石,零星分布漂石,厚度多在5~23m之间。阶地砂卵砾石零星出露,大部分被粘性土所覆盖。c. 崩积:主要分布于高陡岸坡的坡脚处,以块石、碎石为主,其间多具架空现象,厚度5~25m不等。d.坡积物:块碎石土,主要堆积于山麓缓坡及低洼地带,一般厚度3~15m,结构松散。e.滑坡堆积物:多沿山麓边坡堆积,组成物为碎裂岩块、巨块石、块石、碎石土等,

局部巨块石、块石集积,结构疏松,一般厚度8~25m,局部达30~45m。

总体而言,桥位处岩性相变稳定,岩土体工程性质良好。

(三)气候及水文条件

项目区地跨北亚热带边缘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局部气候受秦岭和巴山制约,具有温暖湿润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量mm,多集中在5~9月份,最多年降水量mm(1979年)。

桥址区地表水丰富,主要为双河河水,其主要为大气降水汇集与河道。

旬阳县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境内河沟密布,水量丰盈。桥梁跨越双河,流域长度60千米,桥梁上游流域长度42千米,流域面积平方公里,调查历史最大洪水位米。

三、项目建设方案

(一)技术指标

1.公路等级:四级;

2.桥梁宽度:净6+(防撞护栏)=7m;

3.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

4.桥面横坡:2%双向横坡;

5.设计洪水频率:1/50;

6.行车速度:20Km/h;

7.设计地震参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动加速度峰值为。

(二)桥型结构

拟建望月大桥全长,上部采用5×20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下部结构为柱式墩、桩基础;0号桥台采用桩基接盖梁、钻孔灌注桩基础,5号桥台采用肋式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⑴结构特点

20m跨径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高,板宽。

⑵结构计算

①、设计计算采用平面杆系结构计算软件计算,桥面现浇层参与结构受力,荷载横向分配系数,跨中采用铰接板梁法,支点采用杠杆法计算。

②、采用较宽而深的铰缝,铰缝内配置钢筋并与预制板的伸出钢筋绑扎在一起,在铰缝上缘将相邻板伸出的钢筋相焊接,以防止铰缝开裂、渗水和板体外爬等弊病。

③、预制板顶面应设置U形剪力钢筋,浇注时与板顶钢筋固定牢靠。

(三)桥位平面图、桥型总体布置图

四、环境保护

桥位附近分布有村庄,项目施工期间会对居民夜间休息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建议在施工中加强噪声跟踪监测,根据敏感点的具体情况,夜间禁止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对有可能引起污染的工序,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筑路材料应集中堆放,不得粉尘飞扬。拉运水泥、石灰等材料时,要求加盖布或采取其它措施;各种混合料拌和场位置应远离居民区。在居民区附近,应限定产生高噪音的施工机械的作业时间。用于钻孔的泥浆应设专门的泥浆池,待沉淀后再排出,严禁泥浆沿河水漫流,污染河道。

施工完毕必须注意场地清理,恢复自然状态。

五、施工组织

本项目计划2014年6月开工,至2014年7月底完成桥梁桩基础,至2014年9月底完成桥墩,至2014年11月底完成上

部结构的主体工程,2014年12月底完成其它所有工程并建成通车。

六、筑路材料

全线调查块片石、碎石料场, 主要采用附近石料厂,储量丰富,运输方便。材料开采以自采、自加工、自运输和当地自采集中收购相结合的方式。砂、砂砾主要分布在汉江河滩中,沿现有旧路直接上路,运输方便。

水泥、钢材等材料均可从旬阳县或安康市等地采购。

七、项目投资估算

(一)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JTG M20-2011;

2.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执行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和《公路工程估算指标》的通知陕交函[2012]419号文

3.《陕西省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补充规定》,陕交发[2008]117号文件。

4. 《公路工程估算指标》JTG/T M21-2011。

5.《公路工程概算定额》JTG/T B06-01-2007。

6.《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JTG/T B06-03-2007。

7.《关于公布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财综[2008]78号,一下简称“财综[2008]78号”。

8.本次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工程设计图及工程数量。

(二)编制中有关问题的说明

1.人工工资:根据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执行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和《公路工程估

算指标》的通知人工工资为元/工日。

2.材料费

材料价格参考陕西省交通厅定额站发布的二○一三年第六期价格信息,采用地方调查的工地实际单价确定。部分地材采用料场运至工地的价格,运杂费按陕交发[2008]117号文件计取。

3.机械费

按《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JTG/T B06-03-2007执行,车船使用税和养路费标准按陕交发[2008]117号文件进行调整。

4.间接费按《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规定计取

5.税金按《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规定计算;

6.设备、工具、器具及家具购置费

按《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规定计取。

7.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计取;工程质量监督费和工程定额测定费不计。

8.预留费:按编办规定以9%计取。

(三)估算算总金额及人工、主要材料

估算总金额:万元

人工工日:7226工日木材:11立方米钢筋:128吨碎石:1727立方米水泥:654吨

桥梁设计流程

桥梁设计流程 1.设计资料和技术指标(地形、地质、气象水文、活载、道路等级等) 2.总体方案设计(纵向线路、桥式方案比选、横断面设计等) 3.详细设计(重要构件的尺寸拟定和细节设计) 4.手算或软件计算(成桥阶段内力和变形、施工阶段内力和变形) 针对软件计算: (1)建模 (2)荷载输入 (3)边界条件 (4)运行分析 5.根据相关规范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验算(钢结构还应做疲劳验算) 我国桥梁设计程序,分为前期工作及设计阶段。前期工作包括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阶段按"三阶段设计"进行,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与施工设计。 一、前期工作-- 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与可行性研究报 告均属建设的前期工作。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工程可行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建设上的必要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可行性研究报告则是在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后,在必要性和合理性得到确认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工程上的和投资上的可行性。 这两个阶段的研究都是为科学地进行项目决策提供依据,避免盲目性及带来的严重后果。 这两个阶段的文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工程必要性论证,评估桥梁建设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工程可行性论证,首先是选择好桥位,其次是确定桥梁的建设规模,同时还要解决好桥梁与河道、航运、城市规划以及已有设施(通称"外部条件")的关系。 3、经济可行性论证,主要包括造价及回报问题和资金来源及偿还问题。 二、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三阶段设计) (1)初步设计按照基本建设程序为使工程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或目的而编制的第一阶段设计工 作文件。该设计文件应阐明拟建工程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要对建设中的一切基本问题作出初步确定。内容一般应包括:设计依据、设计指导思想、建设规模、技术标准、设计方案、主要工程数量和材料设备供应、征地拆迁面积、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设程序和期限、总概算等方面的图纸和文字说明。该设计根据批准的计划任务书编制。 (2)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分为三阶段设计时的中间阶段的设计文件。它是在已批准的初步设计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的调查、测量和计算而进行的。其内容主要为协调编制拟建工程

大学生桥梁设计方案 精选范文

大学生桥梁设计方案 作为一个土木学子,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土木工程师,因此我们想通过参加这样的一次结构设计大赛,提前感受下“工程师”的滋味。我们设计并制作了这座模型桥。这座桥,我们采用了悬索与斜拉结合的方式固定,使桥身更具有力度感。桥梁设计的基本要求有: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美观。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桥梁是铁路、公路或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大、中桥梁的建设对当地政治、经济、国防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公路桥梁应根据所在公路的作用、性质和将来发展的需要,除应符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的要求外,还应按照美观和有利环保的原则进行设计,并考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和养护等因素。 1.安全可靠所设计的桥梁结构在强度、稳定和耐久性方面应有足够的安全储备。防撞栏杆应具有足够的高度和强度,人与车流之间应设 防护栏,防止车辆撞人人行道或撞坏栏杆而落到桥下。 对于交通繁忙的桥梁,应设计好照明设施,并有明确的交通标志,两端引桥坡度不宜太陡,以避免发生车辆碰撞等引起的车祸。 对于河床易变迁的河道,应设计好导流设施,防止桥梁基础底部被过度冲刷;对于通行大吨位船舶的河道,除按规定加大桥孔跨径外,必要时设置防撞构筑物等。对修建在地震区的桥梁, 应按抗震要求采取防震措施;对于大跨柔性桥梁,尚应考虑风振

效应。 2.适用耐久桥面宽度能满足当前以及今后规划年 页 1 第 限内的交通流量。桥梁结构在通过设计荷载时不出现过大的 变形和过宽的裂缝。桥跨结构的下方要有利于泄洪、通航或 车辆和行人的通行。桥梁的两端要便于车辆的进入和疏散, 而不致产生交通堵塞现象等。考虑综合利用,方便各种管线 的搭载。 3.经济合理桥梁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 材和方便施工的原则。经济的桥型应该是造价和养护费用综 合最省的桥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维修的方便和维修费用少,维修时尽可能不中断交通,或使中断交通的时间最短。所选择 的桥位应是地质、水文条件好,并使桥梁长度较短。桥梁应 考虑建在能缩短河道两岸运距的位置,以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最大的效益。对于过桥收费的桥梁就能吸引更多的车辆通过,达到尽快回收投资的目的。 4.技术先进在因地制宜的前 提下,桥梁设计应尽可能采用成熟的新结构、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在注意认真学习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充分利用最新科学技术成就的同时,努力创新,淘汰和摒弃原来落后和不合理的设计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贯彻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提高我国的桥梁建设水平,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5.曼观一座桥梁应具有优美的外形,而且这种外形从任何角度看 都应该是优美的。结构布置必须简练,并在空间上有和谐的比例。桥型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城市桥梁和游览区的桥梁,可较多地

桥梁初步设计方案比选

一.桥梁初步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册设计为猛河大桥初步设计,猛河位于湖南省境内。大桥的建设对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桥设计综合考虑该地区地形、地貌、通航、河床特征、泄洪要求,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结构经济安全,施工方便。 二设计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2004);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2004); 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1985); 5.《公路工程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50283-1999); 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7.《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6-90); 8.《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5-96); 9.《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 三技术标准 根据设计要求,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设计荷载:一级公路,双向六车道; 2.设计车速:80km/h; 3.桥面宽度:双幅分离式,每幅桥宽17.5m:0.5m防撞栏+2m人行道+2.5m 右路肩+11.25m行车道+0.75m左路肩+0.5m防撞栏,两幅桥之间间距 0.5m. 4.桥面坡度: 纵坡3%,横坡1.5%;

5.通航标准:III-(2)级1个航道 ,双向通航孔,净高H为10m,净宽B为150m,上低宽b为131m,侧高h为6m,通航水位为326.473m;航道等级 Ⅲ-(2) 6.设计洪水频率: 按百年一遇洪水频率,设计水位为337.765m; 7.设计基准期:100年。 四水文地质概况 本桥工程区段为K3+700~K4+400,桥址位于内陆河,环境类别为Ⅰ类(温暖或寒冷地区的大气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接触的环境),桥位与河道两岸顺直。两堤间距约700m,桥址河床断面属宽滩式河床断面。 地质勘探结果表明,桥位区地质情况一般,河滩位置依次是低液限黏土,容许应力[σ0]=250 KPa;弱风化泥质灰岩,容许应力[σ0]=1000 KPa;微弱风化泥质灰岩,容许应力[σ0]=1200 KPa;微风化白云质灰岩,容许应力[σ0]= 2000 KPa,河槽部分依次是砂砾层,容许应力[σ0]=550 KPa,砂卵层,容许应力[σ0]=1200 KPa,根据上述地质条件,设置端承桩。 五大桥设计方案 5.1 大桥总体方案构思 全面贯彻“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技术方针。 (1)造价要求。所选桥型力求技术先进, 结构独特有别于附近已建桥梁, 同时满足工程数量省、造价低、投资少、经济合理的原则。 (2)施工要求。所选桥型应满足有成熟施工经验、所需施工设备少、工艺简单的要求, 以减小施工难度、加快施工进度、节省投资金额、保证施工质量。 (3)通航要求。为减少船舶撞墩的机率, 确保桥梁的安全, 适当增大和合理布置通航孔跨径, 并且抵抗船舶撞击具有足够的安全, 同时所选桥应保证在施工时不能影响船只通行。 (4)景观要求。桥梁作为一种功能性的结构物,同时也是一种美学的艺术。所以在满足桥梁实用功能和桥下通航要求的前提下,力求桥梁造型美观,使大桥

桥梁毕业设计方案比选参考

第1章基本资料 1.1基本资料 1.1.1设计标准 荷载:公路-I级+人群作用; 桥面宽度:双向两车道14+2×2m人行道,单车道宽度为3.5米,自行根据规范设计其它细部构造尺寸; 地震荷载:按六度设防; 桥面纵坡:2%,对称设置,需采用圆弧线或缓和曲线连接,曲线设置需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桥面横坡:1.5%。 1.1.2地质情况 表1.1 里程桩号与地面高程 1.1.3 气象情况: 年平均气温20~30℃;月平均高温32.5℃;月平均低温10.6℃;最高温度42℃,最低温度3℃。 1

1.1.4通航要求 V级航道,净宽38m,净高5.0m,航道断面为矩形截面。最高通航水位6.94m。 1.2 设计依据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T B02-01-2008) 4、《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G D61-2005) 5、《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3-2005) 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61-2005)

第2章方案比选 2.1 方案拟定 2.1.1设计原则 桥梁设计必须遵照“实用、经济、安全和美观”的基本原则。 (1)符合当地复杂的地质条件,满足交通功能需要。 (2)设计方案力求结构安全可靠,具有特色,又要保证结构受力合理,施工方便,可行,工程总造价经济。 (3)桥梁结构造型简单,轻巧,并能体现地域风格,与周围环境协调。 2.1.2 方案简介 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和技术标准,且由于该桥有通航要求,在布跨的时候桥墩的位置不能影响通航,拟选出以下六个初选方案分别为: 1、方案一:45m+70m+45m连续梁桥; 2、方案二:45m+70m+45mT型刚构; 3、方案三:35m+90m(拱桥)+35m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 4、方案四:50m+80m+30m主跨80m边跨50m的独塔斜拉桥; 5、方案五:35m+90m+35m双塔悬索桥; 6、方案六:50m+110m单塔悬索桥。 从总体布局、环境协调、技术先进性、施工可能、景观要求、技术经济等多方面考虑,且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方案一、二、三来作工程量计算,作进一步比较。 2.2方案比较 2.2.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方案 1、孔径布置 此方案的桥孔径布置主桥为45m+70m+45m连续梁桥。该桥跨越河道是V级航道,设计时必须考虑满足通航净空的要求,还要考虑与两岸接线道路的衔接。采用预应力连续梁桥可以很好的满足上述空间限制的要求,而且施工方便,经济实用。 2、桥跨结构构造 桥跨采用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中跨Lmax=70m,边跨与中跨比为0.64,即 3

桥梁设计初步设计说明修改

六、桥梁、涵洞 一、设计标准 1、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2、设计洪水频率:大、中桥1/100;涵洞1/50。 3、桥涵宽度:与路基同宽。 4、桥面横坡:双向坡2.0%; 5、抗震设计:歙县地处地震基本烈度小于6度区,桥梁抗震设防分类为丁类,抗震设计方法分类为C类,即桥梁抗震设计应满足相关构造和抗震措施的要求,不需要进行抗震分析和验算; 6、桥梁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7、桥梁结构设计基准期:100年;桥梁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 8、结构耐久性:Ⅰ环境条件; 9、桥面防水等级:Ⅱ级; 二、设计规范 1、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编制办法》(2007); 2、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3、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5、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6、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7、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8、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预算编制办法》(JTG B06-2007)。 三、桥梁设计原则 1、桥梁构造物设计遵循“结构安全、适用、美观、方便施工,与景观协调”的原则。同时,重要桥梁应突出造型,做到结构新颖,具有现代气息,并与周边景观、地形和谐统一。 2、跨线桥结构设计应满足建筑限界设计要求,并结合沿线周围环境,管线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 3、结构设计力求加快施工速度,做到技术合理、先进,有利于标准化、规范化、机械化施工,便于维修、养护,降低工程造价。 4、桥梁结构应满足通行净宽、净高的要求和桥址处规划要求。 5、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本项目桥梁结构设计中的推广运用,力求使桥梁结构朴实、经济。 6、桥梁结构应注意景观效果。在选用结构型式时,要考虑桥位与所处的环境、地形,和谐统一。 7、重视桥梁结构安全性设计。桥梁结构设计应采取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确保本工程结构和用路者的安全。 8、树立保护环境的理念。桥梁结构形式的选择要尽可能减少施工期和营运期道路对环境的破坏。 9、体现舒适、和谐的要求。桥梁设计尽可能减少车辆的冲击和振动,以体现城市快速路便捷、舒适的特点。 10、重视桥梁结构的耐久性和可维护性。如加大桥梁刚度、减少裂缝发生等。

桥梁设计方案说明书

桥涵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与设计内容: 本座桥梁地处广西境内,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较高,雨量充足,雨 季较长。本次设计的桥梁属于一期建设范围。提供1:2000现状地形图; 本路段有大桥一座,中心桩号为:K0+750.00先张预应力砼空心板简支梁桥, 总跨180米,跨度采用9×20m,桥长192.0m,下部构造为柱式墩配桩基。 本路段主线共设涵洞2道,其中:钢筋砼圆管涵1道、倒虹吸1道。 涵洞结构类型和孔径的选择主要依据汇水面积、水力性能、水文计算、地质 情况、涵顶填土高度、沿线筑路材料分布及施工难易程度等因素。从结构安全、 保证农田灌溉和泄洪需要,尽量减小冲刷的角度出发。 钢筋砼圆管涵:孔径:1-1.5m;用途:灌溉、泄洪。 倒虹吸:孔径:1-1m;用途:过水。 二、技术标准及技术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 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三、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表 四、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两岸高差较大,地势有起伏,地面标高为33.05~71.00,相对高差约为32m,未见岩石出露,拟建场地位于相对稳定的区域地质构造部位,无区域性大断裂及地裂通过,经调查场地及附近未发现崩塌、滑坡、岩溶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区域稳定性好,对桥梁施工期间及建成使用期间无影响。 桥梁主体工程范围内岩土体种类较简单,地面以下第一层为中砂,厚0.82m,汛期含沙率为7kg/m3;第二层粗砂含卵石土厚=1m;第三层土角砾含砂稍含土厚0.6m;第四层强风化泥岩,成土状,厚2m;第五层弱风化泥岩,棕红色,裂隙发育,厚2.2m;第六层弱风化粉砂质泥岩,厚5m,以下为灰紫色砂岩。两岸为棕红、紫色

纸质桥梁设计方案

科技创新活动 题目:纸质桥梁模型制作 年级专业: 2011级水利水电工程 班级:一班 学生: * * *(组长) * * * * * * * * * * * * * * * 指导教师: * * * 日期: 2013年7月11日 城乡建设与工程管理学院

11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1班科技创新活动任务书 ——之纸质桥梁模型制作 1、桥梁模型要求: (1)桥梁模型总长度1000mm,制作误差不得超过10mm总宽度250mm,制作误差不得超过5mm,可采用多种桥梁型式。 (2)桥面须是水平的。 (3)桥的制造必须保证假设小车的正常通过。假设小车的尺寸是长30cm宽21cm高19cm的平板小车。 2、材料要求:A0绘图纸及白乳胶 3、加载方法:在桥梁跨中逐渐加载直至模型失效。失效标准为: (1)模型无法按照现场条件正确安装就位; (2)因模型的部件障碍或变形过大或模型发生破坏等原因,使得小车不能顺利到达彼岸。 (3)桥梁在加载的过程中最大挠度超过2.5cm。 (4)超出正常允许情形的其它失效情况。 4、分组要求:全班57人分成10组,其中7组6人,3组5人。 5、模型加载时间:星期四下午2点开始。 6、评分标准:本活动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团结协作为目的,评分根据学生的作品及在活动中的参与表现综合评分。

科技创新活动报告 ——纸质桥梁模型设计一、模型结构分析 (一)、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纸作为模型材料,其力学性能特点是受拉性能良好,抗撕裂能力差,抗弯压能力近似为零。将纸折成圆筒并用乳胶粘结后,可承受一定的压力,但受长细比的限制,多为压杆失稳状态的受力破坏。可承受少许弯矩。 乳胶的粘接性能:纸带对接时强度降低,纸带侧接时,强度较高,认为与母材强度相同。 (二)、构件力学性能 经过分析,纸卷成圆筒后,承拉能力远大于承压能力。在此构件力学性能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一致认为:方案应多选择为拉杆,压杆短而受力小,尽量不使其受弯矩。 二、设计方案分析 在模型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以下几种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 1.简支梁。简支梁受部分均布荷载。由于构件受弯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如果选用简支梁的形式,梁纵截面应选用鱼腹梁的形式。但制作难度大。如果梁为几片相同形状的纸粘接加厚而成,则侧面易失稳。因此不便采用。 2.拱形结构。拱桥最适于承受均布荷载,但在制作上较费材料。由于拱桥需要由很密的拱作片拼成,中间加肋,因此桥的自重较大,不便

桥梁初步设计方案比选

桥梁初步设计方案比选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一.桥梁初步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册设计为猛河大桥初步设计,猛河位于湖南省境内。大桥的建设对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桥设计综合考虑该地区地形、地貌、通航、河床特征、泄洪要求,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结构经济安全,施工方便。 二设计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2004);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2004); 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1985); 5.《公路工程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50283-1999); 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7.《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6-90); 8.《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5-96); 9.《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

三技术标准 根据设计要求,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设计荷载:一级公路,双向六车道; 2.设计车速:80km/h; 3.桥面宽度:双幅分离式,每幅桥宽:防撞栏+2m人行道+右路肩+行车道+左路肩+防撞栏,两幅桥之间间距. 4.桥面坡度: 纵坡3%,横坡%; 5.通航标准:III-(2)级1个航道 ,双向通航孔,净高H为10m,净宽B为150m,上低宽b为131m,侧高h为6m,通航水位为;航道等级Ⅲ-(2)6.设计洪水频率: 按百年一遇洪水频率,设计水位为; 7.设计基准期:100年。 四水文地质概况 本桥工程区段为K3+700~K4+400,桥址位于内陆河,环境类别为Ⅰ类(温暖或寒冷地区的大气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接触的环境),桥位与河道两岸顺直。两堤间距约700m,桥址河床断面属宽滩式河床断面。 地质勘探结果表明,桥位区地质情况一般,河滩位置依次是低液限黏土,容许应力[σ0]=250 KPa;弱风化泥质灰岩,容许应力[σ0]=1000 KPa;微弱风化泥质灰岩,容许应力[σ0]=1200 KPa;微风化白云质灰岩,容许应力[σ0]= 2000 KPa,河槽部分依次是

桥梁方案设计说明

桥梁方案设计说明 导语:桥梁方案设计说明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桥梁的设计。那么,现在,XX要和你们分享有关桥梁方案设计说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桥梁方案设计说明本工程位于泉州南安滨海工业园区,跨越三号排洪渠,桥梁中心设计桩号K0+。结构形式采用两跨20m预制空心板,全长47m,桥面总宽度为10m,桥面布置: ++++=。桥梁中心线与排洪渠正交。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J B01-XX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XX 3).《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l一XX 4).《公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规范》JTG D62-XX 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XX 6).《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XX 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XX 8).《城市桥梁设计规范》 CJJ 11-XX 跨径的比选 桥梁的跨径选择主要从桥梁结构的受力性能、经济性,桥梁景观等方面考虑。 a、受力性能 从受力结构角度考虑,通常跨径35m范围内都是桥梁结

构的常见跨径,无论是现浇结构还是装配式结构都可以满足结构的受力要求。 b、经济性 桥梁的跨径对桥梁工程的造价影响较大:减小跨径可以减少上部结构的费用,但会增加下部结构的费用;反之则相反。因此,从经济性上考虑,桥梁跨径的选择是上下部结构费用平衡的结果。 结合考虑,本桥采用2跨20米简支梁桥。 上部结构的比选 城市桥梁的选型除了要满足以前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以外,还要综合考虑桥梁结构在运营期间的服务水平,耐久性,后期养护,对环境、交通的影响等因素。本工程的桥梁结构形式选择即依据这样的原则进行。 a、结构的材料比选: 桥梁结构从材料类型上区分可以分为钢结构、混凝土结构以及钢-混凝土叠合结构。相对于混凝土,钢材具有强度-密度比大,跨越能力强,结构高度低等特点,因此对桥梁结构具有较高的适应性。但由于其造价相对昂贵,而且运营维护期内需多次涂装防护,费用较高。尤其泉州地区位于晋江、洛阳江入海口,钢结构的防腐问题尤其突出。另外,钢结构桥梁的桥面铺装施工工艺复杂,要求较高。因此除非节点跨径要求较高、结构高度受到控制、施工条件较差等因素

桥梁方案设计构思

桥梁方案设计构思 设计构思是设计过程即根据设计对象的要求进行构思,并绘制出效果图、平面图,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桥梁方案设计构思,欢迎来参考! 桥梁方案设计构思加固措施:通过体外预应力索施加反向荷载的方法对该桥进行加固,此外考虑箱梁两侧腹板出现大量的斜剪裂缝,为了约束斜裂缝进一步发展,加强对腹板混凝土的约束,增强腹板抗剪承载能力和刚度,采用腹板内侧粘贴钢板。预应力施工工艺1.锚固端部横梁与跨中转向横肋!墩顶导向槽的施工2.钢绞线下料与穿束3.钢绞线张拉4预紧5.高应力张拉6.压浆 缺点: 1.预应力的施工工艺,在钢绞线下料与穿束中粘接段段的长度和位置,新老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后加预应力对原预应力的影响,很难确定。 2.施加预应力索加固现在存在的问题:如合理的加固预应力筋的位置和数量后加固的预应力钢筋对已经存在的预应力钢筋的影响 3.体外预应力钢筋松弛、断筋等失效的现象也较为常见 1、弯曲加强 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法可提高结构构件的受弯承载力。

预应力筋布置应符合优化布置原则,即加固筋外形与外荷载产生的弯矩图形相似。因此,加固梁式结构时,体外预应力筋多采用折线形连续筋,以充分发挥加固筋的抗拉强度。体外筋的灵活布置,可以有效地补强加固不同受力情况的简支梁和连续梁。若连续梁中仅有个别跨需要加固,则可采取在这些跨上单独布置预应力筋进行局部加固;若连续梁普遍较差,则可用各跨布置给予整体加固,若连续梁普遍较弱,但个别跨更弱,则可采取通长布置与局部布置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加固。 2、剪切加强 梁的剪切强度可通过外部加设扁钢!钢板和钢箍等方法来提高。扁钢通常箍在构件上用后张法拉紧并已开发了一种后张不锈钢钢箍的方法。后张法能使新材料平分恒载及活载,这样就能更有效地利用新增材料。提高剪切强度的另外一种方法为采用后张的附加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可以加在垂直和倾斜方向上,而且既可安装在梁腹板内,又可安装在箱内。施加预应力时应当小心谨慎,避免结构某些部分出现超限应力。若构件中存在裂缝,一个好的实施方法是在施加预应力之前,先在裂纹上注射环氧树脂。 加强法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均是将其增强材料粘贴在混凝土结构的受拉边缘或薄弱部位,使之与结构形成整体,代替需增设的补强钢筋,提高梁的承载能力达到补强的目

桥梁方案设计说明

桥梁方案设计说明 1 概况 本工程位于泉州南安滨海工业园区,跨越三号排洪渠,桥梁中心设计桩号K0+038.198。结构形式采用两跨20m预制空心板,全长47m,桥面总宽度为10m,桥面布置: 0.25m(栏杆)+1.25m (人行道)+7.00m(行车道)+1.25m(人行道)+0.25m(栏杆)=10.00m。桥梁中心线与排洪渠正交。 2 设计依据及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J B01-2003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 3).《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l一2005 4).《公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规范》 JTG D62-2012 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 6).《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 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8).《城市桥梁设计规范》 CJJ 11-2011 3 桥梁结构比选 (一)跨径的比选 桥梁的跨径选择主要从桥梁结构的受力性能、经济性,桥梁景观等方面考虑。 a、受力性能 从受力结构角度考虑,通常跨径35m范围内都是桥梁结构的常见跨径,无论是现浇结构还是装配式结构都可以满足结构的受力要求。 b、经济性 桥梁的跨径对桥梁工程的造价影响较大:减小跨径可以减少上部结构的费用,但会增加下部结构的费用;反之则相反。因此,从经济性上考虑,桥梁跨径的选择是上下部结构费用平衡的结果。 结合考虑,本桥采用2跨20米简支梁桥。 (二)上部结构的比选 城市桥梁的选型除了要满足以前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以外,还要综合考虑桥梁结构在运营期间的服务水平,耐久性,后期养护,对环境、交通的影响等因素。本工程的桥梁结构形式选择即依据这样的原则进行。 a、结构的材料比选: 桥梁结构从材料类型上区分可以分为钢结构、混凝土结构以及钢-混凝土叠合结构。 相对于混凝土,钢材具有强度-密度比大,跨越能力强,结构高度低等特点,因此对桥梁结构具有较高的适应性。但由于其造价相对昂贵,而且运营维护期内需多次涂装防护,费用较高。尤其泉州地区位于晋江、洛阳江入海口,钢结构的防腐问题尤其突出。另外,钢结构桥梁的桥面铺装施工工艺复杂,要求较高。因此除非节点跨径要求较高、结构高度受到控制、施工条件较差等因素制约而采用钢结构外,一般推荐采用混凝土结构。 b、结构的形式比选: 桥梁的选型除了要满足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外,还要综合考虑桥梁结构在运营期间的服务水平,耐久性,后期养护,对环境、交通的影响等因素。 常见桥梁上部结构桥型综合比较表 由以上表格,综合考虑本项目桥梁的受力性能、经济性及桥梁景观,本桥选用装配式预应力砼空心板梁。空心板梁结构由工厂预制后运输至施工场地,现场吊装完成施工,是目前采用较多的桥梁上部结构形式。其结构高度低,工厂化程度高,运输、吊装方便,对地面交通影响

纸质桥梁设计方案

科技创新活动 题目:纸质桥梁模型制作年级专业:2011级水利水电工程班级:一班 学生:* * *(组长) * * * * * * * * * * * * * * * 指导教师:* * * 日期:2013年7月11日

城乡建设与工程管理学院 11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1班科技创新活动任务书——之纸质桥梁模型制作 1、桥梁模型要求: (1)桥梁模型总长度1000mm,制作误差不得超过10mm总宽度250mm,制作误差不得超过5mm,可采用多种桥梁型式。 (2)桥面须是水平的。 (3)桥的制造必须保证假设小车的正常通过。假设小车的尺寸是长30cm宽21cm高19cm的平板小车。 2、材料要求:A0绘图纸及白乳胶 3、加载方法:在桥梁跨中逐渐加载直至模型失效。失效标准为:(1)模型无法按照现场条件正确安装就位; (2)因模型的部件障碍或变形过大或模型发生破坏等原因,使得小车不能顺利到达彼岸。 (3)桥梁在加载的过程中最大挠度超过2.5cm。 (4)超出正常允许情形的其它失效情况。 4、分组要求:全班57人分成10组,其中7组6人,3组5人。 5、模型加载时间:星期四下午2点开始。 6、评分标准:本活动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团结协作为目的,评

分根据学生的作品及在活动中的参与表现综合评分。. 科技创新活动报告 ——纸质桥梁模型设计 一、模型结构分析 (一)、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纸作为模型材料,其力学性能特点是受拉性能良好,抗撕裂能力差,抗弯压能力近似为零。将纸折成圆筒并用乳胶粘结后,可承受一定的压力,但受长细比的限制,多为压杆失稳状态的受力破坏。可承受少许弯矩。 乳胶的粘接性能:纸带对接时强度降低,纸带侧接时,强度较高,认为与母材强度相同。 (二)、构件力学性能 经过分析,纸卷成圆筒后,承拉能力远大于承压能力。在此构件力学性能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一致认为:方案应多选择为拉杆,压杆短而受力小,尽量不使其受弯矩。 二、设计方案分析 在模型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以下几种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1.简支梁。简支梁受部分均布荷载。由于构件受弯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如果选用简支梁的形式,梁纵截面应选用鱼腹梁的形式。但制作难度大。如果梁为几片相同形状的纸粘接加厚而成,则侧面易失稳。因此不便采用。 2.拱形结构。拱桥最适于承受均布荷载,但在制作上较费材料。由于

大学生桥梁设计方案

YOUR LOGO Your compa ny n ame 2 0 X X 大学生桥梁设计方案 姓名:XXX 部门:XX部

大学生桥梁设计方案 作为一个土木学子,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土木工程师,因此我们想通过参加这样的一次结构设计大赛,提前感受下“工程师”的滋味。我们设计并制作了这座模型桥。这座桥,我们采用了悬索与斜拉结合的方式固定,使桥身更具有力度感。桥梁设计的基本要求有: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美观。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桥梁是铁路、公路或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大、中桥梁的建设对当地政治、经济、国防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公路桥梁应根据所在公路的作用、性质和将来发展的需要,除应符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的要求外,还应按照美观和有利环保的原则进行设计,并考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和养护等因素。 1安全可靠 (1) 所设计的桥梁结构在强度、稳定和耐久性方面应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2) 防撞栏杆应具有足够的高度和强度,人与车流之间应设防护栏,防止车辆撞人人行道或撞坏栏杆而落到桥下。 (3) 对于交通繁忙的桥梁,应设计好照明设施,并有明确的交通标志,两端引桥坡度不宜太陡,以避免发生车辆碰撞等引起的车祸。 (4) 对于河床易变迁的河道,应设计好导流设施,防止桥梁基础底部被过度冲刷;对于通行大吨位船舶的河道,除按规定加大桥孔跨径外,必要时设置防撞构筑物等。 (5) 对修建在地震区的桥梁,应按抗震要求采取防震措施;对于大跨柔性桥梁,尚应考虑风振效应。 2.适用耐久 (1) 桥面宽度能满足当前以及今后规划年限内的交通流量( 包括行人通道) 。 (2) 桥梁结构在通过设计荷载时不出现过大的变形和过宽的裂缝。 (3) 桥跨结构的下方要有利于泄洪、通航(跨河桥)或车辆( 立交桥) 和行人的通行 第2页共2页

桥梁方案设计

WORD格式旬阳县双河镇望月大桥建设工程 方案设计 陕西能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二月

一、项目概况 拟建项目位于旬阳县双河镇境内,南北向跨越双河,起点位于河流南岸接蜀(河)小(河)公路K17+650处(蜀小路里程),桥梁终点端位于河流北岸,通往望月村、平河村。望月村、平河村共有村民3500余人,由于没有桥梁跨河连接蜀小路,目前仅能通过设置简易便涵、便道跨河,因陕南地区雨季持续时 间长、雨量大、河水暴涨便桥很容易被冲毁,严重影响村民正 常生活,制约了经济发展。村民翘首以盼能有一座跨双河的桥梁,直达蜀(河)小(河)公路。 二、建设条件 (一)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旬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巴山区东段,汉水上游。该区域汉江以北,属于秦岭山脉南岭,汉江以南,属于巴山山地。全境地貌以中山为主,兼有低山、丘陵、河谷地形。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南北向地形剖面呈“V”形,海拔高度185-2358.4m (二)地质概况 1.地质构造 该区域地质构造属秦岭印支褶皱带,构造线大部分呈NWW 方向,以紧密线状褶曲和大规模压扭性断裂为主。较大的褶曲 构造有旬阳-双河复背斜,除此之外,还发育小规模的背、向斜。较大规模的断层有数十条,节理、裂隙发育,总体上大致可分为 3组:①层面裂隙,发育,产状NW280°~320°,倾向SW~NE ∠20~65°;②张裂隙,发育,产状NE40~80°∠40°~80°, 基本顺岸坡向发育,成为岸坡岩块体稳定控制性结构面;③剪裂隙,较发育,产状SN~NE35°∠55°~72°,倾向变化较大。该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2.地层岩性 该区域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主要有: (1)志留系(S):区内广泛出露志留系下统(S1)地层,大面积分布于汉江两岸。岩性主要为白云母石英片岩、绢云母千枚岩、炭泥质板岩等,局部其间穿插宽20~50cm的石英岩脉。 (2)泥盆系(D):区内出露泥盆系中统韩城沟组(D2h)地层,主要分布于火烧沟一带汉江两岸,分布范围受断层控制。岩 性以碎屑岩为主,局部夹少量泥质碳酸盐岩,岩相及厚度变化较大。 (3)第四系:①上更新统(Q3)地层分布于汉江两岸Ⅲ级以上阶地,为河流堆积的砂卵砾石、粘性土或含碎石粘土层。砂卵 砾石颗粒成份为花岗岩、砂岩、片岩、泥质岩、石英岩等,厚度 不均,上覆粘性土或含碎石粘土层。②全新统(Q4)a.洪积:多 分布于各冲沟沟底及沟口处,组成物以块碎石土为主,局部夹大 块石,厚度多在3~12m之间,结构松散。b.冲积:分布于河床、河漫滩及河流Ⅰ~Ⅱ级阶地上,河床和河漫滩组成物质主要为 砂粒、砾石、卵石,零星分布漂石,厚度多在5~23m之间。阶 地砂卵砾石零星出露,大部分被粘性土所覆盖。c.崩积:主要分 布于高陡岸坡的坡脚处,以块石、碎石为主,其间多具架空现象, 厚度5~25m不等。d.坡积物:块碎石土,主要堆积于山麓缓坡 及低洼地带,一般厚度3~15m,结构松散。e.滑坡堆积物:多 沿山麓边坡堆积,组成物为碎裂岩块、巨块石、块石、碎石土等, 局部巨块石、块石集积,结构疏松,一般厚度8~25m,局部达30~45m。 总体而言,桥位处岩性相变稳定,岩土体工程性质良好。 (三)气候及水文条件

桥梁初步设计方案比选--149994237

桥梁初步设计 一工程概况 1.地理位置 拟建金沙江特大桥位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石鼓附近,桥梁全,桥宽12m,在线路测设里程K260+297~K260+897之间,桥轴线近斜50度跨越金沙江,该处江谷宽约70m,山坡地表植被不发育,河边有简易公路与国道相连,交通较便利。 2. 气象、水文 项目区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垂直气候分带显著,冬春季寒冷干燥,多寒潮入侵,夏无酷暑,常有劲风。区域性温差较大,自北而南,气温随海拔降低而升高,降雨量则相反。年平均气温~°C,极端最高气温°C,极端最低气温°C,年无霜期长达295~310天。年平均降水在800~1000mm之间,多集中于五至十月份。系云南省年平均气温低,降雨较少的地区之一。 金沙江发源于青海境内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冬雪山北麓,是西藏和四川的界河。它在西藏的江达县和四川的石渠县交界处(江达县邓柯乡的盖哈河口)进入昌都地区边界,经江达、贡觉和芒康等县东部边缘,至巴塘县中心线附近的麦曲河口西南方小河的金沙汇口处入云南,然后在云南丽江折向东流,为长江上游。金沙江在昌都地区段河长587公里,江面海拔自3340米至2296米,落差1044米,流域面积2 . 3万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为立方米/秒,年径流量亿立方米(巴塘站)。 金沙江落差3,300公尺,水力资源一亿多瓩,占长江水力资源的40%以上。流域内矿物资源丰富,但流急坎陡,江势惊险,航运困难。由于河床陡峻,流水侵蚀力强,金沙江是长江干流宜昌站泥沙的主要来源 二设计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4.《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桥型方案比选

桥型方案比选(参考示例)上 (设计原始资料 1.地形、地貌、气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地震烈度等自然情况 (1)气象:天津地区气候属于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部分地区受海洋气候影响。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旱,春季大风频繁,夏季炎热多 雨,雨量集中,秋季冷暖变化显著。年平均气温12.20C,最冷月平均气 温-40C,七月平均气温26.40C。 (2)工程地质:天津地铁一号线经过地区处于海河冲积平原上,地形平坦,地势低平,地下水位埋深较浅,沿线分布了较多的粉砂、细砂、粉土, 均为地震可液化层,局部地段具有地震液化现象。沿线地层简单,第四 系地层广泛发育,地层分布从上到下依次为人工堆积层、新近沉积层、 上部陆相层、第一海相层、中上部陆相层、上部及中上部地层广泛发育 沉积有十几米厚的软土。 a.人工填土层,厚度5m,?k=100KP a; b.粉质黏土,中密,厚度15m,?k=150 KP a; c.粉质黏土,密实,厚度15m,?k=180KP a; d.粉质黏土,密实,厚度10m,?k=190KP a。 第一章方案比选 一、桥型方案比选 桥梁的形式可考虑拱桥、梁桥、梁拱组合桥和斜拉桥。任选三种作比较,从安全、功能、经济、美观、施工、占地与工期多方面比选,最终确定桥梁形式。 桥梁设计原则 1.适用性 桥上应保证车辆和人群的安全畅通,并应满足将来交通量增长的需要。桥下应满足泄洪、安全通航或通车等要求。建成的桥梁应保证使用年限,并便于检查和维修。 2.舒适与安全性

现代桥梁设计越来越强调舒适度,要控制桥梁的竖向与横向振幅,避免车辆在桥上振动与冲击。整个桥跨结构及各部分构件,在制造、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3.经济性 设计的经济性一般应占首位。经济性应综合发展远景及将来的养护和维修等费用。 4.先进性 桥梁设计应体现现代桥梁建设的新技术。应便于制造和架设,应尽量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施工机械、设备,以利于减少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5.美观 一座桥梁,尤其是座落于城市的桥梁应具有优美的外形,应与周围的景致相协调。合理 的结构布局和轮廓是美观的主要因素,决不应把美观片面的理解为豪华的装饰。 应根据上述原则,对桥梁作出综合评估。 梁桥 梁式桥是指其结构在垂直荷载的作用下,其支座仅产生垂直反力,而无水平推力的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受力明确,理论计算较简单,设计和施工的方法日臻完善和成熟。 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混凝土材料以砂、石为主,可就地取材,成本较低;2)结构造型灵活,可模型好,可根据使用要求浇铸成各种形状的结构;3)结构的耐久性和耐火性较好,建成后维修费用较少;4)结构的整体性好,刚度较大,变性较小;5)可采用预制方式建造,将桥梁的构件标准化,进而实现工业化生产;6)结构自重较大,自重耗掉大部分材料的强度,因而大大限制其跨越能力;7)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可有效利用高强度材料,并明显降低自重所占全部设计荷载的比重,既节省材料、增大其跨越能力,又提高其抗裂和抗疲劳的能力;8)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所采用的预应力技术为桥梁装配式结构提供了最有效的拼装手段,通过施加纵向、横向预应力,使装配式结构集成整体,进一步扩大了装配式结构的应用范围。 拱桥 拱桥的静力特点是,在竖直何在作用下,拱的两端不仅有竖直反力,而且还有水平反力。由于水平反力的作用,拱的弯矩大大减少。如在均布荷载q的作用下,简直梁的跨中弯矩为qL2/8,全梁的弯矩图呈抛物线形,而拱轴为抛物线形

兰州市雁滩南河道桥梁工程设计方案说明

九曲黄河穿兰州城而过,南河道是偎依在黄河南岸的一条女儿河,同时她 又是一条生态河、景观河、文化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综合治理南河道,使南河道重获新生。 桥梁是河道的灵魂。 桥梁是城市的名片。 桥梁代表城市的品位。 中国的桥梁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记载最早的桥梁始建于《史记.周本纪》,所记载的桥梁在公元前1122年的商末周初时期。公元前3世纪四川已有竹索桥,公元前2世纪陕西已有铁链桥。 兰州是中国著名的桥乡,雷坛河握桥、中山铁桥、城关黄河大桥等都在中国桥梁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南河道蜿蜒委蛇,萦绕在黄河边,拱式桥以其曲美的造型,独特的表现形式成为南河道桥梁造型的首选。 引言 桥,英文:Bridge。桥是一种架空的人造通道。由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两部分组成。上部结构包括桥身和桥面;下部结构包括桥墩、桥台和基础。它们高悬低卧,形态万千,有的雄距山岙野岭,古朴雅致;有的跨越岩壑溪间,山川增辉;有的坐落闹市通衢,造型奇巧;有的一桥多用,巧夺天工。不管风吹雨淋,无论酷暑严冬,它们总是默默无闻地为广大的行人、车马跨江过河,飞津济渡。 说文解字段玉裁的注释为:“梁之字,用木跨水,今之桥也。” 第一章概述 兰州市雁滩南河道综合治理工程西起雁滩滩尖子水车博览园,东至雁儿湾草地公园东南角,河道长8240米,综合治理工程规划用地面积公顷,其中河道及边坡用地公顷,道路用地公顷,绿化及景观用地公顷,再开发用地130公顷。雁滩南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由河道疏浚、引水防洪、截污管道、路桥码头、景观绿化、湿地公园、灯光音乐、综合开发等八大工程组成。 雁滩南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是兰州市委市政府在新一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提出的一项和谐社会的民心工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发展抓项目”,有效改善人居环境的重大举措。综合治理要突出水环境和生态绿化景观,以拆迁征地为保障,以清淤疏浚为突破口,以截污工程为重点,以完善路桥为基础,确保防洪安全,根除南河恶臭,改善人居环境,达到“通、流、绿、美”。 桥梁工程是雁滩南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解决河道两岸的交通需要和居民出行,还对整个南河道的景观起到点缀作用,更加突出河道景观的立体美感。雁滩南河道沿线目前已有桥梁13座,其中人行桥5座(2座临时人行桥梁)。根据道路交通规划需建交通性桥梁4座:由西向东依次为604#路桥、606-2#路桥、601-3#路桥、5#桥(610#路);根据游览需要改建或新建人行桥梁3座:依次为商检便民桥、海慧桥和348-4#路桥。 第二章设计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