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内容和意义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

内容和意义

1、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意义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中的具体应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精神,促进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可以使你清楚地了解自己体质与健康的状况,还可帮助你监测自己的体质与健康状况的变化程度。这些都有助于你在新的一年里有的放矢地设定自己的锻炼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锻炼策略,制定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

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及评价要求

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大学生需要完成六项测试,分别是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试验、50米跑或立定跳远(选测一项)、握力或仰卧起坐(女生)或坐位体前屈(选测一项)。

表1-1《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

在进行评价时,对五项指标进行评价: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台阶指数、

50米跑或立定跳远(选评一项)、握力体重指数或仰卧起坐(女生)或坐位体前屈(选评一项)。

表1-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学生评价项目

在评价后,以100分进行记分,各项评价分数的权重系数是:身高标准体重15分;台阶指数20分;肺活量体重指数15分;50米跑或立定跳远30分;握力体重指数或仰卧起坐(女生)或坐位体前屈20分。

表1-3《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学生评价项目权重

3、测试与评价的理念与内容

●●测试和评价涉及到身体形态和身体成分、心血管系统功能、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以及身体的柔韧性这四个方面。

●●测试和评价所涉及的四个方面都与你终生健康的每个特定状况有密切联系,而每一项测试内容又都反映了你身体健康素质的一个或多个要素。

●●测试和评价标准根据你的年龄、性别不同而有

所差异。

●●测试和评价的结果是自己的事,不要同其他同

学比,应着眼于自己的进步和提高。

●●测试和评价的结果最终解释不只是你得了多少分,更是对你身体健康素质现状的分析。

●●测试和评价的结果是可信的,它可作为你设定

锻炼目标的依据和自我评价的基点。

身体健康素质是与身体健康关系密切的一些要素,包括身体成分、

心肺循环系统的功能、肌肉的力量、耐力和柔韧性。身体运动素质是人体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速度、力量、耐力、灵

敏、柔韧、平衡、协调等素质。

4、各项测试指标的意义

●身高标准体重

身高标准体重是指身高与体重两者的比例应在正常的范围。它通过身高与体重一定的比例关系,反映人体的围度、宽度和厚度以及密度。身高标准体重是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及身体匀称度的重要指标。它可以间接地反映人体的身体成分,其测量方法简便易行。如果你所测得的身高标准体重数值小于或大于同年龄段的身高标准体重的范围,就说明你身体的匀称度欠佳,需要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或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来增加肌肉组织或减少体内多余的脂肪。

身体成分是指人体总体重中脂肪成分和非脂肪成分的比例,它可以十分准确地评价人体的胖瘦状况。通常用体脂百分比,即

总体重中体脂的比例来表示。

●台阶试验指数

台阶试验指数是反映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状况的重要指数。台阶试验指数值越大,则反映你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水平越高,反之亦然。

经常参加有氧代谢运动,可以提高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水平,

其表现为在完成台阶试验定量负荷工作时脉搏搏动次数下降,在试验结束后脉搏的搏动次数恢复到安静状态所用的时间缩短,台阶试验指数增高。

有氧代谢代谢运动是指运动时人体需氧量和摄氧量达到动态平衡

的运动。做有氧运动时,体内不产生乳酸堆积,心率和呼吸保持

在稳定的状态,因而持续运动时间长,安全性高,脂肪消耗多,

利于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肺活量体重指数

肺活量是评价人体呼吸系统机能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科学家指出:肺活量低的人难以与肺活量高的人一样同享高寿。肺活量的大小与体重、身高、胸围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为了将学生身体发育的不同步因素在肺脏机能的评价中得以体现,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选用了肺活量体重指数。

肺活量体重指数=肺活量(ML)/体重

●50米跑

50米跑成绩可综合反映神经过程的灵活性、身体的协调

性、关节和肌肉的柔韧性以及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它既能部分地反映身体运动的综合素质,也是人从事体育活动、学习运动技能所必须具备的身体基本素质。

●立定跳远

立定跳远主要是测量向前跳跃时下肢肌肉的爆发力。力量(最大力量)在体育运动和日常生活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身体素质。腿部的爆发力是以腿部的力量为基础,没有力量就谈不上爆发力,也谈不上肌肉的耐力。

●握力体重指数

握力体重指数反映的是肌肉的相对力量,即每公斤体重的握力。握力主要反映人前臂和手部肌肉的力量,同时也与其他肌群的力量有关,而且还是反映肌肉总体力量的一个很好的指标。

握力体重指数=握力(公斤)/体重×100

●仰卧起坐

仰卧起坐测试是评价力量和耐力的方法之一。由于它能比较安全的测试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同时在做仰卧起坐时主要是腹肌在起作用,髋部肌肉也参与工作,因此这种测试既评价人腹肌的耐力,也反映了髋部的耐力。由于女生这两部分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与其某些生理功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将仰卧起坐单独列为女生的一个选测项目。

●坐位体前屈

柔韧性差意味着相应的关节和肌肉缺乏运动。长时间缺乏发展柔韧性的练习,可导致关节或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变性、孪缩、甚至粘连,因而限制了关节的运动幅度,牵拉时必然产生疼痛,所以扩大关节运动的幅度即扩大了人体活动的无痛范围。

柔韧性指身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跨过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

皮肤和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是一个重要的体能成分。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测试题

一,填一填。 1、交通安全不容忽视。据统计,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全国每年意外死亡人数的103。10 3 是把( )看作单位“1”。 2、在 53、73、3018、156、30 11这几个分数中,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有( ),( )和( )的大小相同。 3、如果把一袋5千克的瓜子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那么每个小朋友分得这袋瓜子的 () () ,是 ()() 千克。 4、()15=3÷5=()18=( )÷60=( )(最后一个括号里填小数) 5、21时是( )分,3 2 时是( )分。 6、自然数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1,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自然数X 和Y 的最小公倍数是Y ,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 7、分数单位是 9 1 的最小真分数是( ),最小假分数是( )。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带分数是( )。 8、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8分米=( )米 720千克=( )吨 450mL=( )L 9、在Ο里填上“>”“<”“=”。 7 6 1 Ο 732 121 5Ο1260 24117Ο5 947Ο9 67 二,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 1、分子、分母都是合数的分数,一定不是最简分数。 ( ) 2、因为 76>53,所以76的分数单位大于53 的分数单位。( ) 3、5米的81的1米的85 一样长。 ( ) 4、大于72且小于74的分数只有7 3 。 ( ) 5、两个整数(0除外)的乘积一定是这两个整数的公倍数。( ) 三、选一选。 1、分数的分母是9的最简真分数有( )个。 ①6 ②8 ③9 ④无数 2、一个分数,分子不变,分母扩大到原来的3倍,这个分数值就会( )。 ①不变 ②扩大 ③缩小 3、下面各组数中,( )的最大公因数是6。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第1课时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1)内容体系 在小学教材中,学习分数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侧重理解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把一个物体均分后用分数表示。第二阶段是五下《分数的意义》,就是在学生已对分数获得一些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单位“1”,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为系统学习分数的四则运算和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时编排 本课呈现了分数的五幅直观图示,分别是单个图形的正方形、圆、线段和多个物体,意在让学生通过直观表征、语言表达、符号表达等多元表征之间进行转化,实现对概念的理解。学生在初步认识中已经基本从过程描述中,建立了分数可以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此通过素材的“一到多,多归一”的变式,意图帮助学生建立分数中“单位1”的概念,以此深化分数的意义。 (3)领域迁移 “数起源于数,量起源于量。”分数、小数、整数都归于数的意义,那么意义建立的本质是相同相通的,在整数和小数意义建立的起始处,计数单位的建立往往是数概念建立的核心。分数是用来计数的,那么它的计数就要有单位,计数的过程一定是单位个数累加的过程,所以分数单位概念是否理解,是关系分数意义是否真正理解的一个指标。因此,分数单位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但是,本课在分数意义归纳后呈现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是不是学生会说“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什么,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表示学生已经理解分数单位了呢?以及在后续的四则运算中能迁移而来理解算理呢? 我们知道,整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进位置值原则,而分数的计数单位是变化的,随着平均分的份数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分数的计数单位应该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思考。 2.学情分析 理解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的头脑中关于分数还知道些什么?不同的学生对分数又会有什么不同的理解呢?于是我在课前对学生进行了前测。 (1)前测内容:你能举例说明4 1的含义吗? (2)前侧目的:让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式表示出 41的含义,寻找不同的学生理解分数意义的差异。 (3)前侧对象:五年级两个班级学生。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其中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整个单元的重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和后面“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学生开始系统地学习分数的起始,在系统认识了小数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等技能;真分数与假分数是分数意义的引申;约分和通分则是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则是沟通了两者在形式上的相互联系,得出小数与分数的互化方法。整个单元的内容,基本是由概念到性质,再到方法、技能这样的递进发展关系编排的。 一、与实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同)的主要区别 (一)分数大小比较,不再设置在第1节中单列一段,而是充分利用前面学习分数初步认识时打下的基础,把有关内容与通分结合在一起学习。这样既简化了第1节的内容,也体现出通分的作用。 (二)增加了带分数的概念。虽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分数运算中不含带分数,但考虑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容易看出这个假分数的大小在哪两个整数之间,以及便于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从而有利于数感的形成。因此,教材增加了带分数的认识。 (三)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先给出概念和求法,再应用到解决问题中。原来将解决问题与概念引入结合在一起,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所以,教材先给出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突出概念的本质,然后探索它们的求法,最后在解决问题的应用中体会它们的现实意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二、教材例题分析 (一)分数的意义 本节由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三个层次的内容组成,帮助学生比较完整地建立起分数的概念。 1.分数的产生。首先,从历史的角度、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的需要出发,呈现分数的现实来源,让学生了解分数产生的背景和过程。使学生感受到在进行测量或分物时,往往不能刚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需要用分数来表示,有了分数,这些结果就能准确地表示出来。教材这样通过测量与分物的实例,引入分数的编排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感悟到分数是适应现实需要而产生的,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并受到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分数的意义。通过举例说明的含义,它可以是一个物体(如一张正方形纸、一张圆形纸、一条线段)的,也可以是一个整体(如一把4根的香蕉、一盘8个面包)的,引出分数概念的描述。教学中,应注意结合实例理解、归纳分数的意义,并重点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3.分数与除法。前面是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揭示分数的意义。这里,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揭示分数另一方面的意义,以加深和扩展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为学习假分数化为整数或带分数做好准备。 例1和例2都是把一个物体(如1个蛋糕、3个月饼)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学生根据整数除法的含义,列出除法算式,容易理解为什么用除法算,但根据图示或分数的意义说出结果,将除法与分数联系起来,要相对困难些。因此,教学中要结合操作和直观图示,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结果的理解。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弄清谁是单位“1”,如例2,这里要求每人分得多少个,是看每人分得的月饼是1块月饼的几分之几,就是把1块月饼看作单位“1”。学生容易出现这样的错误:把3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就是12小块,每人3小块,得到错误的结果,就是把12小块也就是3个月饼看作了单位“1”。正确的是把1个月饼也就是4小块看作单位“1”,3小块是1 个月饼的。最后在两个实例的基础上概括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让学生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强调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测试卷

1 / 6 五年级数学下册阶段性评估复习资料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班级: 姓名: 亲爱的同学,这份复习资料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请认真审题,看清要求,仔细答题,祝你成功! 一 、仔细推敲,我会填。 1、85里面( )个81,有( )个40 1。( )个111是1。 2、一箱苹果吃去了 4 3 ,是把( )看成单位“1”。 3、把8个苹果看作单位“1”,一个苹果是它的 )( )(,( )个苹果是它的8 5。 4、一堆煤重2吨,用去了总数的53,还剩总数的) ()(;如果用去了53 吨,还剩下( )吨。 5、一袋白糖40kg ,用了53 ,还剩( )kg 。 6、0.56里面有( )个百分之一,这个小数化成分数是( )。 7、1110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 )个这样的分 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8、把10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占苹果总数的( ),也就是( )个苹果。 9、把5千克白糖平均分成8包,每包重( )千克。 10、53米可以看作是1米的)()(,还可以看作是3米的) ()(。 11、把一根木料平均锯成10段,每次锯的时间相同。锯一次的时间占总时间的 ) () (。 12、一根绳子对折3次,每小段是全长的 ) () (。 13、3m 的 51与1m 的5 3 的大小关系是( )。 14、53=( )÷( )= ) ( 15 = 15 ) (=( )(填小数)。

3=1)(=3)(=8)(=19 ) ( 0.875=8 ) (=)(28=40) ( 1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分数。 25厘米=( )米 600千克=( )吨 12分=( )时 2时45分=( )时 125mL=( )L 625dm 3 =( ) m 3 16、小明每天睡9小时,他一天的睡眠时间占全天的 ) () (。 17、长方形的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是它周长的 ) () (。 18、相交于同一顶点的长方体的三条棱长之和是长方体总和的 ) () (。 19、红星村要修一条300米长的水渠,已经修了179米,还剩 ) () (没有修。 20、分子是1的真分数一共有( )个。 21、分数单位是91 的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假分数( ),最小带分数是( )。 22、如果7a 是假分数,8a 是真分数,那么a 是( )。 23、在7a 这个分数中,当a 是( )时,它可以化成最小带分数;当a 等于( )时,它可以化成整数;当a 是( )时,7a =0。 24、一个分数的分子扩大为原来的5倍,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 )。 25、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26、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和分母的积是8,这个分数( )。 27、一个分数是1812 ,如果将它的分子减少6, 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减去( )。 28、一个分数化简后等于94 ,原来分数的分子与分母之和是52,这个分数原来是( )。 29、化简一个分数时,用2约了两次,用3约了一次,得83 。原来的分数是( )。 30、相邻两个自然数(0除外)的最大公因数是( )。 31、a 、b 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

【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综合测试题

【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综合测试题 一、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解决实际问题. 有一种黄豆,每1千克中大约含有400克蛋白质、290克淀粉和200克脂肪.蛋白质的含量是________,淀粉的含量是________,脂肪的含量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解答】解:1千克=1000克,蛋白质的含量:400÷1000=;淀粉的含量: 290÷1000=;脂肪的含量:200÷1000=。 故答案为:;; 【分析】用三种物质的质量分别除以黄豆的质量即可求出三种物质的含量,用分数表示得数时用被除数作分子,除数作分母。 2.一个分数的分子加1,这个分数是1.如果把这个分数的分母加1,这个分数就是,原来的这个分数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解答】解:分母加1,分母就比分子大2,2÷(8-7)=2,,分母减去1就是原来的分数。 故答案为: 【分析】原来分母比分子多1,分母再加上1,现在分母就比分子多2,这样就能计算出约分时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2;把现在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2,然后把分母减去1就是原来的分数。 3.在长240米的马路两旁每隔4米载着一棵树(首尾都栽),现在要改成每隔6米栽一棵。共有________棵不需要移栽。 【答案】 42 【解析】【解答】解: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 公路一旁不需要移栽的棵树:240÷12+1=21(棵) 公路两旁不需要移栽的棵树:21×2=42(棵) 故答案为:42。

【分析】先算出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即可得出改成间隔4米或间隔6米会重复栽的棵树是间隔12米栽的树木,再按照植树问题中栽的棵树=总长度÷间隔数+1解答即可。 4.填上“>”“<”或“=”。 ________ 1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 【解析】【解答】解:、,所以。,,所以 。。 故答案为:<;>;=。 【分析】第一个小题两个分数为异分母分数,所以通分比较大小。第二个小题因为左边是带分数肯定大于1,右边是真分数肯定小于1,所以可直接判断。第三小题左边可约分为分母跟右边相同的分数进行比较。 5.下列分数中,最简分数是(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B、D中的分数都不是最简分数,C中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故答案为:C。 【分析】最简分数是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或者说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 6.把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6段,每段长()米。 A. B. 1 C. 6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把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6段,每段长1米。 故答案为:B。 【分析】把6米长的绳子当做单位“1”,平均分成6份,每段占总长的,即1米。 7.一堆沙子重2吨,第一次运走它的,第二次运走了吨,两次运走的沙子相比,()。 A. 第一次运得多 B. 第二次运得多 C. 无法比较 【答案】 A

(完整)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测试卷 (时间:8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填空:(共25分) 1、根据分数的意义, 5 2 表示( )。 2、一袋白糖40千克,用了5 3 ,还剩( )千克。 3、2个单位“1”包含( )41,4个2 1 是( )个单位“1”。 4、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有( ),分子是8的最大假分数是( ),分母是8的最小带分数是( ),分母是8的最小假分数是( )。 5、5里面有( )个 7 1。 6、一个最简真分数,它的分子与分母的积是24,这个分数可能是( ),也可能是( )。 7、 24 18 的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 ),约分化成最简分数是( )。 8、两个连续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得( )。 9、在( )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50cm =( )m 36分=( )时 80毫升=( )升 5006米=( )千米 11时=( )日 67公顷=( )平方千米 800千克=( )吨 125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2时36分=( )时 10、7个 11 1 是( ),再填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二、判断题:(共5分) 1、分子与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能得到最简分数。( ) 2、分子与分母都是奇数,这个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 3、1千克的 87和7千克的81 一样重。( ) 4、大于41而小于43的分数只有一个,就是4 2 。( ) 5、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三、约分:(共4分) 4228= =12177 =5045 =136 68 四、通分:(共6分) 73和137 65和1211 1513和9 8 五、用短除法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共6分) 32和76 12和44 39和78 六、选择题:(共5分) 1、a ÷b=8那么a 和b 的最小公倍数是( )。 A 、a B 、b C 、8 2、a ×b=21,a 和b 是互质数,a 和b 的最小公倍数是( )。 A 、a B 、b C 、21 3、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是36,这两个数可能是( )。 A 、10和15 B 、32和12 C 、12和18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 ㈠分数的再认识 知识点: 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不一样,也就是分数具有相对性。 ㈡分饼(真分数与假分数) 知识点: 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 1123 像2、4、3、4,…这样的分数叫作真分数 3359 像 2、3、4、4 ,…这样的分数叫作假分数 像 211,5这样的分数叫作带分数 5 4 带分数的读法:2读作:二又四分之一。 ★补充知识点: 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 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 ㈢分数与除法 知识点: 被除数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除数(除数不为0)。 分数的分母不能是0。因为在除法中,0不能做除数,因此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分母也不能是0。 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 用分子除以分母,把所得的商写在带分数的整数位置上,余数写在分数部分的分子上,仍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 将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㈣分数基本性质 知识点: 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商不变”的规律,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因此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也是不变的。 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㈤找最大公因数 知识点: 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列举法:运用找因数的方法先分别找到两个数各自的因数,再找出两个数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内容包括: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 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 的倍数的特征。这些,都是本单元学习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技能。 这些知识在后面系统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及其应用时都要用到。因此,学好本单元的内容是顺利掌握分数四则运算并学会应用分数知识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必要基础。 本单元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教学重点: 1、理解分数的意义, 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2、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含义, 知道带分数是假分数的一部 分,能熟练地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 整数的互化。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能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教学难点:1、能根据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正确解答求一个书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2、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能根据分数基本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二、学生分析:

【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经典测试题

【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经典测试题 一、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一个最简分数是真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的积是15,这个最简分数是________或________。 【答案】; 【解析】【解答】解:15=3×5=1×15,所以最简分数是或。 故答案为:;。 【分析】分子和分母的积是15,15=3×5=1×15,则分子和分母的组合有4组,即,,,。真分数是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最简分数是分子与分母互质的分数,1和15互质,3和5互质,所以结果只能为:,。 2.要使是真分数,是假分数,x=________ 【答案】 9 【解析】【解答】解:要使是真分数,那么 要使是假分数,那么或者x=9.所以x=9 3.填上适当的分数. 143分=________时 3081立方分米=________立方米 【答案】; 【解析】【解答】143分=143÷60=,3081立方分米=3081÷1000= 【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1小时=60分,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然后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数表示各个数字即可。 4.有一筐桃,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正好还剩1个;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正好也剩1个。如果这筐桃的个数不超过50,那么这筐桃可能有________个,也可能有________个。【答案】 25;49 【解析】【解答】6=2×3;

8=2×2×2; 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3×2×2=24; 如果这筐桃的个数不超过50,那么这筐桃可能有25个,也可能有49个。 故答案为:25;49。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最小公倍数的应用,先求出6和8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在指定的范围内求出这筐桃的个数,据此解答。 5.两个连续偶数的最小公倍数是480,求这两个数.________ 【答案】 30,32 【解析】【解答】解:480=2×2×2×2×2×3×5,2×3×5=30,2×2×2×2×2=32,这两个数是30和32。 故答案为:30,32。 【分析】把480分解质因数,然后根据质因数的特点确定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和独有的质因数,试算后确定这两个数即可。 6.比较分数和、和的大小.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 >;< 【解析】【解答】解:,,所以; , 1-,因为,所以。 故答案为:>;<。 【分析】第一组通分后比较大小;第二组:用1分别减去这两个分数求出差,比较两个差的大小,被减数相同,差大的减数就小。 7.一个最简真分数,它的分子、分母的乘积是12,这个分数是________或________。【答案】; 【解析】【解答】解:这个分数是或。 故答案为:;。 【分析】乘积是12的两个数有:1和12、2和6、3和4,最简真分数是指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不能再约分,而且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

北师大分数的意义单元测试题

分数的意义综合测试A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19分) 1.(1)5个51是( ),( )个61是1. (2)87里面有( )个81,322里面有( )个31。 (3)18个91是( )。 2.(1)6支铅笔的3 1 是( )支,10支铅笔的( )是4支铅笔。 (2)一盘苹果的21是4个,2个同样的盘子里共有( )个苹果。 3.用假分数和带分数分别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 4.( )÷( )=53=10()=()21=100 () 5. 25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计10分) 1.小贝说自己吃了一块蛋糕的52,妈妈吃了这块蛋糕德尔 10 4,那么妈妈吃的比小贝多。( ) 2.任何两个相邻的自然数(0除外)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数就是132.( ) 3.如果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那么这个分数就是最简分数。( )

4. 1812化成最简分数是9 6。( ) 5.分母是10的真分数共有10个。( ) 三、按要求解答。(45分) 1.在()里填上“>”“<”或“=”。(9分) 53( )64 831( )118 2016( )5 4 2.圈出最简分数,把其余的分数约分。(12分) 54 1612 408 2412 60100 131130 3.把95和 127都写成分母是36而大小不变的分数。(12分) 4.写出与5 3相等的三个分数。(12分) ( )( )( ) 四、我会解决问题。(26分) 1.在一次数学竞赛中,共有30道题。小红做对了18题,做错了12题。请你用最简分数表示小红做对的题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做错的题占总数的几分之几。(4分)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一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 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单位“1”: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也 就是把什么平均分什么就是单位“1”。) 3、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如54的分数单位是5 1。 4、分数与除法 A ÷B= B A (B ≠0,除数不能为0,分母也不能够为0) 例如: 4÷5=54 5、真分数和假分数、带分数 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1。 2、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1 3、带分数:带分数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带分数>1. 4、真分数<1≤假分数 真分数<1<带分数 6、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的互化 (1)假分数化为整数或带分数,用分子÷分母,商作为整数,余数作为分子, 如: 510=10÷5=2 5 21=21÷5=451 (2)整数化为假分数,用整数乘以分母得分子 如: 把2化成分母是4的假分数;2=4 8)( 2×4=8 (8作分子) (3)带分数化为假分数,用整数乘以分母加分子,得数就是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如: 551=5 26)( 5×5+1=26

(4)1等于任何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分数。如: 1=22=33=44=55=…= 100 100=… 7、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 的大小不变。 8、最简分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其他的质因数,就能够化 成有限小数。反之则不可以。 9、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如:3024=54 10、最简分数;分子分母互质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最简真分数、 最简假分数) 11、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如: 52和41 可以化成 208和205 12、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为分数:数小数位数。一位小数,分母是10;两位小数,分母是100…… 能约分的要约分 如:= 103 =1003 =1000 3 (2)分数化为小数: 方法一:把分数化为分母是10、100、1000……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测试及答案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一填。(36分) 1.根据分数的意义,5 2 表示( )。 2.把5kg 大米平均分成6份,这样的2份占这些大米的( ),是( )kg 。 3.在括号里填上最简分数。 5分=( )时 30千克=( )吨 】 53mL=( )L 13秒=( )分 25cm=( )m 48公顷=( )平方千米 4、五(1)班女生占全班总人数的9 4 ,男生占全班总人数的( ) 女生是男生的( )。 5、分母是8的最大真分数是( ),分母是8的最小假分数是( )。 6.小明存书的21是12本,小刚存书的3 2也是12本,小明有( )

本书,小刚有( )本书。 7.已知a=b+1(a ,b 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则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8.一个分数,它的分数单位是41,如果化成以12 1 作分数单位的 分数,则分子比原来的分子大6,这个分数是( )。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10分) ' 1.两个分数相等,它们的分数单位一定相等。 ( ) 2.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都是最简分数。 ( ) 3.整数都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 ( ) 4.大于1712而小于1714的分数只有17 13 。 ( ) 5.分数的分母越大,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小。 ( )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将一根绳子连续对折3次,每段是全长的( )。 A. 31 B. 91 C.81 D.4 1 *

2.小红的卧室长4m ,宽3m ,用边长为( )dm 的正方形地砖能正好铺满。 3.如果b a (b ≠0)的分子加上2a ,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 是( )。 A. 2ab +b D.不变 4.生产一个零件,甲要 32 小时,乙要 6 5 小时,( )做得快。 A.甲 B.乙 C.无法确定 ¥ 5.一个最简真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的和是9,这样的最简真分数有( )。 个 个 个 四、按要求完成练习。 1.写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8分) 8和24 7和13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测试卷 (时间:8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填空:(共25分) 1、根据分数的意义,5 2 表示( )。 2、一袋白糖40千克,用了5 3 ,还剩( )千克。 3、2个单位“1”包含( )41,4个2 1 是( )个单位“1”。 4、分 母 是 8 的 最 简 真 分 数 有 ( ),分子是8的最大假分数是( ),分母是8的最小带分数是( ),分母是8的最小假分数是( )。 5、5里面有( )个 7 1。 6、一个最简真分数,它的分子与分母的积是24,这个分数可能是( ),也可能是( )。 7、 24 18 的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 ),约分化成最简分数是( )。 8、两个连续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得( )。 9、在( )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50cm =( )m 36分=( )时 80毫升=( )升 5006米=( )千米 11时=( )日 67公顷=( )平方千米 800千克=( )吨 125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2时36分=( )时

10、7个 11 1 是( ),再填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二、判断题:(共5分) 1、分子与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能得到最简分数。( ) 2、分子与分母都是奇数,这个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 3、1千克的 87和7千克的81 一样重。( ) 4、大于41而小于43的分数只有一个,就是4 2 。( ) 5、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三、约分:(共4分) 4228= =12177 =5045 =136 68 四、通分:(共6分) 73和137 65和12 11 1513和9 8 五、用短除法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共6分) 32 和76 12 和44 39和78

2017.3四下第五单元教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五、校园艺术节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单元的教学内容: 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假分数化整数或带分数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知道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地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经历“猜测—验证—结论—应用”的过程,积累活动经验,并运用分数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学习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初步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决有关分数问题的基础。因此,本单元的内容在以后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单元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单元教学难点:理解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教学建议:9课时

分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 63-64页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 一折、涂一涂等体验中理解单位”1”,感受什么是分数,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和对分数意义及分数单位含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出示信息窗:分发制作材料 仔细观察信息窗,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有关分数的数学问题 二、 合作探索: 1、 解决红点问题:把1块红色橡皮泥和4块黑色橡皮泥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红色橡皮泥的几分之几? 多媒体展示:把四块黑橡皮泥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1块占这样的1份,是整 体的 4 1 2、 教师:只要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4 1 3、 想一想:2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3份呢?4份呢? 4、 解决问题:把4张黄色纸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这些纸的几分之几?把6张绿纸平均分给3人呢? 5、 用学具分一分 21 3 1 6、提问:每份都是2张,为什么一个用 21 表示,一个用 31 表示呢? (同样是2张,因为整体不同,所以表示的分数也就不同) 7、试一试:用分数表示涂红色的部分,并说说什么是分数。 8、认识单位“1”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9、认识分数单位: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执教:通州小学谢开军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60-62页 学情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经历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分数的意义已经在五年级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概念。同时,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并能通过已往学过的知识,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这节概念课,教学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和分物,使学生感悟分数的产生; 2、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3、通过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类推的能力; 4、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单位“1”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理解 教具准备:课件、圆、正方形、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在课间的时候有2位一年级的小朋友请我帮他们点小忙,我呢求助于你们,看看你们是否能帮助他们,你们愿意吗 (出示帮忙分物品) 二、新授课 (一)分数的产生 师:为什么用分数呢 生:因为不能分到整数个,所以用分数 师:在我们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在测量、分物或计算的时候,往

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个时候我们就用分数来表示。分数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今天呀,我们要对这个老朋友来个更深入的了解。(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二)分数的意义 师:你还能写出其他的分数吗我们把一个蛋糕分给四个人,每个人分到是1/4个蛋糕, 那你说说1/4的意义吗 生:把一个蛋糕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就是蛋糕的1/4 师:那我可不可以随便分呢 生:不可以,我们要平均分。 师:说的非常好,我们要公正公平所以要平均分。(板书:平均)师:那你能说说1/4的意义吗 1.学生自己思考,教师指导. 2.学生汇报, 预设: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段,其中的一段就是1/4.把一个圆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4,把正方形或长方形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4. 师:现在谁能总结下我们在什么时候可以用分数表示呢 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师:那大家会读这个分数吗那你们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它们都有什么意义呢 (分数线表示的是平均分,分母表示的是把单位“1”分成几份,分子表示的是取了其中的几份) 师:刚才我们都是把一个物体给平均分了,现在看大屏幕:一些物体师: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师: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对分数了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了,下面我们一起来进行一些闯关游戏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本做一做。 (生独立完成,交流反馈,说一说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是什么) 5.第62页第1题。讲要求;自己填分数,并选一个讲意义。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测试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1×44=44分) (1) (2) 7 4 里有4个()2 5 里面有()个 5 6个 3 1 是() 2 1 里面有()个 8 1 (3)用最简分数表示: 45分=()时380千克=()吨 13时=()日50平方分米=()平方米 (4)在括号里添上“﹥”、“﹤”、“=”: 5 3 () 5 4 7 4 () 9 4 4() 3 14 8 3 ()0.375 7 22 ( ) 8 25 (5) 4 = () 4 = () 4=3() 58 3=6÷()=() 24 =()←(填小数) 15 ) ( ) ( 4 12 ) ( 3 2 = = = ) ( 16 4 ) ( 8 4 ) ( 8 ) ( 1 = = = = (6)在0.75、 8 7 、 4 3 、0.7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相等的数是()和()。 (7)如果a是b的8倍,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8)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9)分数 5 X ,当X=( )时,它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当X=( )时,它是最大的真分数;当X=( )时,它是最小的假分数;当X=( )时,它的分数值为0 。 (10) 4 3 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11)、24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12)一个分数的分子是12和60的最大公约数,分母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这个分数是(),化成最简分数是()。 (13)、小明把8米长的彩带分成12段,每段长()米,每段占总长的()。(14)把下列各组分数从小到大排列。(2×2=4分) (1) 4 3 、 5 2 、 5 3 (2) 7 4 、 5 4 、 8 3﹙﹚﹤﹙﹚﹤﹙﹚()﹤()﹤()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单元试卷

北师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质量检测 班级 姓名 一、填空。 1.用分数表示下面图形的阴影部分。 2.24和6,( )是( )的倍数,( )是( )的因数。 3.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 ,它的最小倍数是( )。 4.分母是12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5. 的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 ),约成最简分数是( )。 6.一个最简真分数,它的分资和分母的积是24,这个分数是( )或( )。 子和分母的积是24,这个分数是( )或( )。 7.把4米长的彩绳剪成相等的8段,每段的长度是全长的( ),每段长 ( )米。 8.将下面的分数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73 85 65 34 32 49 52 4 1 1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分子、分母都是奇数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 ) 2.约分时,每个分数越约越小;通分时,每个分数的值越来越大。( ) 3.一个数的最小倍数与它的最大因数相等。 ( )

4.一个数的因数必定小于它的倍数。 ( ) 5.大于5 3的真分数只有54 。 (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下面( )图形的阴影部分可以用4 1 表示。 ① ② ③ ④ A .①和② B .②和④ C .①和④ D .①和③ 2.分子和分母都是合数的分数,( )最简分数. A .一定是 B .一定不是 C .不一定是 3.小于 而大于 的分数( )。 A .有1个 B .有2个 C .有无数个 4.96是16和12的( )。 A .公倍数 B .公因数 C .最小公倍数 D .最大公因数 5.甲是乙的2倍,甲和乙的最小公倍数是( )。 A .2 B .甲 C .乙 四、在直线上面的□里填上适当的带分数,在直线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假分数。

五年级下册_分数的意义和性质_讲义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讲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单位1的含义;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基本性质 难点:理解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之间的联系;假分数化整数或带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教学流程及授课详案 温故知新 知识点一、分数的意义 (一)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小数部分的最高计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计数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十) (二)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单位“1”与自然数1的区别 自然数的单位是1,任何自然数都是由1组成的。 在自然数中,1表示一个物体;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 过关精炼 1. 用分数表示各图形的阴影部分. 2.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1份的数是( )。 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是( )。 3.7 4 的分母是(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份;分子是( ),表示有这样的 ( )份。 4.6 5 的分母是(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份;分子是( ),表示有这样的 ( )份。 时 间 分 配 及 备 注 ( ) ( ) ( ) ( )

知识讲解 (三)分数单位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分母越小,分数单位越大。最大的分数单位是1/2.(如 32的分数单位是31,32里面有2个31;85的分数单位是81,85里面有5个8 1) 如:的分数单位____, 的分数单位是____, 的分数单位是____。 过关精炼 127 读做( ),它的分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单位。 5217 读做( ),它的分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单位。 73 1的分数单位是( ),再减去(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这个分数就变为0. 题海拾贝 (四)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表示除法算式的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 被除数 ) 分数可以用整数除法的商表示:用除数(不能是0)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即: 被除数÷除数= 除数 被除数 。用字母表示:a ÷b=b a (b ≠0) 如:3÷5=53 因此5 3 的意义是:把3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 分数与除法的区别: 除法是一种运算。 分数是一个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率)。 过关精炼: A .73 的意义是: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 )份的数。 15 13 的意义是: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 )份的数。 B .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3÷5= ()) ( 12÷13= )() ( 23÷56= )() ( 1÷37= )() ( C .把下面的分数用除法表示。 43=( )÷( ) 12 7=( )÷( ) 49 16 =( )÷( ) 9 9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