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记忆的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影响儿童错误记忆的因素及其理论解释

影响儿童错误记忆的因素及其理论解释

影响儿童错误记忆的因素及其理论解释作者:贾宏燕来源:《学前教育研究》2010年第08期[摘要]有关儿童错误记忆的研究是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促使儿童产生错误记忆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易受暗示性、压力、访谈技术、认知不成熟等。

源检测理论和模糊痕迹理论是目前解释儿童错误记忆产生机制的两种主要理论,前者认为根据记忆的特征判断记忆的来源可以检测记忆的真实程度,后者则认为记忆痕迹的强弱决定了个体记忆编码与提取的准确度。

目前有关儿童错误记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都存在一些缺陷,研究者应当更加注重自然情境下儿童锚误记忆的真实表现。

[关键词]错误记忆;源检测理论;模糊痕迹理论一、引言心理学家对错误记忆的研究贯穿了整个20世纪,但是直到现在仍未就造成错误记忆的原因形成一致的理论解释。

比奈(Binet,1900)最早研究了儿童因其易受暗示的心理特征而产生的错误记忆,他发现,一旦儿童对重复的问题作出了错误的回答,这一回答就将和他对该事件的记忆相混淆,使其产生错误记忆。

德国的斯特恩(stern,1910)用实验证明了儿童的记忆并非总是准确无误,如他先向儿童呈现事物,而后用一系列具有误导性的问题检验其记忆,发现儿童记忆存在歪曲现象。

缪斯特伯格(Munsterberg,1908)在其著作《目击者的立场》中指出由于记忆可能存在错误而使得目击者证词不一定可靠,这使儿童的错误记忆在随后的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心理学家和法律工作者的关注,因为许多针对儿童的犯罪行为需要儿童提供证词,而证词的有效性是法庭判案的重要依据。

基于这一现实需要,记忆心理学家们开始从探讨影响幼儿错误记忆的因素着手,分析儿童错误记忆产生的内在机理。

二、儿童错误记忆的影响因素(一)易受暗示性(suggestibility)儿童错误记忆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易受暗示性被普遍认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塞西和布鲁克(ceci&Bruck,1993)发现,当个体努力去回忆一个事件的时候,在该事件之前和之后接受的信息都有可能影响个体对该事件的回忆。

什么使记忆出错——错误记忆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什么使记忆出错——错误记忆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第36卷第3期2021年3月靠R评乾曇俛学报Journal of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No.3Vol.36Mar.,2021DOI:10.16069/ki.51-1610/g4.202L03.017什么使记忆出错?——错误记忆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谭成慧1,幸琪琪2,宋欢织必(1, 2.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3.重庆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重点实验室,重庆401331;4.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四川内江641100)摘要:根据提取准确性,记忆可分为错误记忆和真实记忆,错误记忆是指个体在记忆中错误地把未曾发生过的事件当作发生过,或对事件的记忆与其本身并不相符。

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总结了影响错误记忆的年龄、人格和情绪等内部因素,以及呈现方式、预警提示、加工水平和时间压力等外部因素。

基于各种影响因素,以多样化形式呈现并注意信息的多元特征,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有意识的认知监控,同时尽量避免在高唤醒状态下记忆和回忆重要信息等应对策略能够预防错误记忆的产生。

关键词:错误记忆;影响因素;应对策略中图分类号:G4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8666(2021)03-0122-07记忆通常是可靠的,但有时候人们也会对自己并未经历过的事件产生错误的回忆,认为以前未发生过的事曾经发生过,或对事件的记忆与其本身并不相符,这就是错误记忆(false memo­ry),也是记忆的主要内容之—[1]o Roediger和McDermott在模糊痕迹理论(fuzzy-trace theory, FTT)和来源监控理论(source monitoring frame-work)的基础上,提出错误记忆的产生是编码和提取两个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1]O目前对错误记忆的研究广泛采用的范式为DRM范式(Deese-Roediger-McDermott),包括学习和测验两个阶段,主要用于研究个体内部自发产生的错误记忆。

为什么人类对事物的记忆有时会出现偏差?

为什么人类对事物的记忆有时会出现偏差?

为什么人类对事物的记忆有时会出现偏差?当我们回忆过去的事情时,往往会发现我们对某些细节记错了,或者干脆忘记了一些重要的事件,这就是人类记忆的偏差。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

一、记忆编码过程中的偏差1.个人经验和情感体验的影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和情感体验,这些经验和感受往往会影响记忆的编码过程。

比如,如果一个人对某件事情的情感体验非常深刻,那么他对这件事情的记忆就会更加清晰和深入。

2.注意力分散的影响当我们的注意力分散时,我们对周围的事物的感知就会出现偏差。

因此,在记忆编码的过程中,如果我们的注意力无法集中,那么就可能会忽略掉一些重要的细节,从而导致记忆失真。

3.记忆复制和维护的影响人类的大脑会将重要的信息复制到多个区域,并在这些区域中存储这些信息。

但是,当我们试图回忆这些信息时,这些不同区域的记忆片段就可能会产生偏差。

在维护这些信息时,也需要考虑记忆的更新和清除,否则这些信息过时或者过时就会影响我们的记忆。

二、记忆检索过程中的偏差1.心理设置的影响人类的记忆是由记忆片段组合而成的,这些片段中包含了不同的信息。

但是,当我们回忆这些片段时,我们的心理设置会影响我们对这些片段的选择,从而导致记忆出现偏差。

2.环境和情境的影响当我们回忆过去的事情时,环境和情境也会对我们的记忆产生影响。

比如,当我们回忆某个特定的事件时,我们的记忆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情境的影响,从而导致记忆出现偏差。

3.记忆失真的影响人类的记忆是可以被重新编码和更新的,当我们重复回忆某个事件时,我们的记忆容易受到新的信息的影响,以至于记忆会出现失真。

总结:人类的记忆出现偏差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大脑的复杂性和记忆的多样性。

这也说明了人类的记忆是一项非常神奇而又复杂的活动。

我们应该注意保持一个清晰的大脑和注意力集中,才能更好地记录和回忆我们的记忆。

心理学对人类记忆失误与回忆变形的解释

心理学对人类记忆失误与回忆变形的解释

心理学对人类记忆失误与回忆变形的解释人类的记忆是非常复杂和脆弱的,尽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依靠记忆来辅助决策和信息存储,但是记忆并不是完美可靠的。

很多研究表明,人类的记忆存在失误和回忆变形的问题。

在心理学领域,人们对这一现象的原因和解释进行了广泛探索。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对人类记忆失误和回忆变形的解释。

一、记忆失误的解释1. 遗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忘记一些信息或经历。

有时候,这种遗忘是由于时间的推移和记忆的淡化导致的。

此外,遗忘也可能与记忆的干扰有关,当我们同时获得大量信息时,旧信息与新信息会相互干扰,导致旧信息的遗忘。

2. 干扰干扰是导致记忆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

干扰可以分为主动干扰和迁移性干扰。

主动干扰指的是当新的信息干扰了旧信息的记忆,造成旧信息的遗忘。

迁移性干扰指的是相似的信息在记忆过程中相互干扰,导致记忆的混淆。

3. 提取困难有时候,我们可能记得一些信息,但无法准确提取出来。

这可能与记忆的编码和存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有关。

例如,当记忆的编码不够深入时,我们可能无法正确提取出信息。

二、回忆变形的解释1. 内隐记忆内隐记忆是指我们无意识中产生的回忆。

它与外显记忆相对,后者是我们有意识地回忆和表达的记忆。

内隐记忆对于回忆变形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内隐记忆的影响,我们可能对经历的顺序、细节或特定信息进行改变或遗漏。

2. 重构记忆根据心理学家巴特里特的观点,我们的回忆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先前的经验、个人信念和情感状态。

因此,在回忆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回忆的变形。

3. 社会压力社会压力也可能导致回忆的变形。

当人们受到他人的质疑或压力时,他们可能会无意识地改变或修饰自己的回忆,以符合社会期望或他人的期待。

三、应对记忆失误与回忆变形的策略1. 多次回忆通过多次回忆同一个事件或信息,可以提高信息的记忆和存储,减少遗忘和回忆变形的可能性。

2. 使用提示和提醒使用提示和提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回忆过去的信息。

为什么人类的记忆有时候会产生错觉?

为什么人类的记忆有时候会产生错觉?

为什么人类的记忆有时候会产生错觉?记忆是人类思维的关键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拥有着独特而丰富的记忆,但却无法保证其准确性。

我们经常会产生错觉,即记忆出现了错误的处理和储存,最终影响了我们对过去事件的理解和认知。

那么,为什么人类的记忆有时候会产生错觉呢?以下是几个关键原因。

一、时间的消磨时间的推移会让人类的记忆经历时间淘汰和重塑的过程,这种经历会使得我们对过去事件的记忆变得模糊和混乱。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脑海中存储的那些记忆可能会受到时间磨损和减弱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和偏差。

二、语言和措辞的误导语言和措辞的差异也会对记忆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一个人的记忆可能会受到他们所处的文化和语言环境的影响,导致他们在描述和回忆过去事件时,使用了不同的措辞和语言,这就会影响他们的记忆,使之产生偏差。

三、外界的影响外界的影响是人类记忆出现错觉的常见原因之一。

回想起过去事件时,我们所处的情境、媒体报道和社交圈子,以及其他人对事件的描述,都会影响我们的记忆和回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会被误导和混淆,产生错误的回忆,将某些事件想象成不同的形式和途径。

四、大脑的处理最后,大脑的处理也会对记忆出现错觉产生影响。

我们的大脑对真实和想象的事件进行处理,将它们转化成电信号储存在神经元中,然后再通过反复激活和加工,形成长期记忆。

但这个过程并不完美,很容易受到其他刺激的影响,从而使得我们的记忆产生不准确的偏差和错误。

结语:记忆的错觉常常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决策,了解错觉的形成原因并进行更好的记忆管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处理和理解过去事件。

虽然人类记忆有时候会出现错觉,但我们可以通过保持激活和加强记忆、少受外界干扰以及使用正确的措辞和语言等方法,减少记忆产生的偏差和错误。

影响植入错误记忆的因素

影响植入错误记忆的因素

如何 消除它, 而是要 充分利 用错误记 忆的有利的一面 , 它为我们服 务。 让 【 关键 词】 错误记 忆; 因素 ; 植入 影响分析
【 中图分 类 号】 F7. 24 3
【 献 标识 码】 A 文
The I fu nc n a t r pl n i g Fa s e o y n e i g F c o sofI l m a tn l e M m r
自己在两 岁时被 诱拐过 ,甚 至还可 以回忆 出警察 追捕拐
卖 者 的情节 。但后 来 , 的保姆 在多年 后承认 到 , 他 是她 设
人的误导信息干扰范式。Lf s Pl e 17) ou& a r 94 t m ( 研究了诱导
性 的问题对记 忆事件 的影 响。该研 究 的程序 为先让所 有
车事件 的记忆 根据 其记得 的损 坏程 度发生 了改变 。由于
使故事听起来更加合理和连贯 。也就是说被试的记忆失 真了, 对故事情节的记忆发生了歪曲。 alt Br t t 的研究揭开 e 了记忆的面纱 , 使得记忆错误浮 出水面, 也使得人们逐渐 意识到记忆的不可靠性,自此之后有很多研究应用不同 的实验材料开始进行验证错误记忆存在的研究 。一般认 为, 当一个人声称从未发生过的事情发生了, 或是声称看 见了从未学习过的新词, 都可以称为发生了错误记忆。其
最早对错 误记忆进 行研 究 的是 F . re( 3) . B tt1 2的著 C a lt9
通事 故现场看 到了撞碎 的玻璃 ? 时 , 现接受 问题 为“ ” 发 碰 撞 ”的那组被试 中有 1%作 了肯定 回答 ;而接 受问题 为 4 “ 毁” 撞 的那 组 被试 中有 3 %作 了肯定 回答( 实上 录像 2 事 中并没有撞 碎 的玻 璃) ou 认 为动 词 “ 。Lfs t 撞毁 ” “ 或 碰撞 ”

影响儿童错误记忆的因素

影响儿童错误记忆的因素

影响儿童错误记忆的因素有关儿童错误记忆的研究是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写影响儿童错误记忆的因素,一起来看看吧![关键词]错误记忆;源检测理论;模糊痕迹理论一、引言心理学家对错误记忆的研究贯穿了整个20世纪,但是直到现在仍未就造成错误记忆的原因形成一致的理论解释。

比奈(Binet,1900)最早研究了儿童因其易受暗示的心理特征而产生的错误记忆,他发现,一旦儿童对重复的问题作出了错误的回答,这一回答就将和他对该事件的记忆相混淆,使其产生错误记忆。

德国的斯特恩(stern,1910)用实验证明了儿童的记忆并非总是准确无误,如他先向儿童呈现事物,而后用一系列具有误导性的问题检验其记忆,发现儿童记忆存在歪曲现象。

缪斯特伯格(Munsterberg,1908)在其著作《目击者的立场》中指出由于记忆可能存在错误而使得目击者证词不一定可靠,这使儿童的错误记忆在随后的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心理学家和法律工作者的关注,因为许多针对儿童的犯罪行为需要儿童提供证词,而证词的有效性是法庭判案的重要依据。

基于这一现实需要,记忆心理学家们开始从探讨影响幼儿错误记忆的因素着手,分析儿童错误记忆产生的内在机理。

二、儿童错误记忆的影响因素(一)易受暗示性(suggestibility)儿童错误记忆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易受暗示性被普遍认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塞西和布鲁克(ceci&Bruck,1993)发现,当个体努力去回忆一个事件的时候,在该事件之前和之后接受的信息都有可能影响个体对该事件的回忆。

因此,他们把易受暗示性定义为“一种影响儿童对某一事件的编码、储存、提取与报告的社会及心理因素。

”大量研究表明,易受暗示性的影响不仅发生在实验室里,而且也发生在现实世界里。

如海曼和比林斯(Hyman&Billings)经过研究发现,青年在接受重复的暗示性问题后,倾向于产生错误的有关儿童时代的记忆。

塞西和布鲁克在对以往的研究进行元分析后指出,儿童记忆中的关键事件易于受暗示的影响而产生错误的和不正确的解释,其原因是引导性问题或暗示性问题(leading or suggestive questions)中所包含的一些潜在信息使儿童感到困惑。

记忆存在的问题 (3)

记忆存在的问题 (3)

记忆存在的问题
记忆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遗忘:我们可能会遗忘一些记忆,无法回忆起或者保存起来。

这可能是由于时间的推移、干扰或者缺乏重复记忆等因素导致的。

2. 失真:我们的记忆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失真,包括干扰、时间的推移、个人偏见等。

这使得我们对过去事件的回忆可能不准确或者不完整。

3. 误导性记忆:有时我们可能会受到他人的影响或者外界信息的影响,导致对记忆产生误解或者错误回忆。

这可能是由于他人的引导、偏见信息等原因引起的。

4. 构造性记忆:我们的记忆有时可能是基于我们对事件的理解和解释而构建起来的,而不是真实的回忆。

这使得我
们的回忆可能会受到主观解释和个人经验的影响,导致记忆的不准确性。

5. 健忘症:某些疾病、创伤或者药物等因素可能导致记忆受损,无法正常保存或者回忆。

健忘症可能会使得人们无法记住新的信息或者无法恢复以前的记忆。

尽管存在这些问题,记忆还是人类非常重要的认知能力之一,它使得我们可以回忆过去的经历和知识,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效 , 且 不 同研 究 方 法 下 的 影 响 因 素 产 生 的 结 果 还 有 所 不 而
同。这一方 面要 求实验过程 中要更 有效地 控制无关 变量 的 干扰 , 另一方面也表 明可能还存 在其 他的影 响因素 , 这需要 我们作进~步 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 ] e s .O e rdc o f c urn eo rc lr eb 1 I D eeJ nt e i i o c r c p t ua ra h p tn o e f ai v
中图分类号 :8 2 3 B 4 .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0 7 3 (0 1 0 00 0 1 1— 86 2 1 ) 3— 12— 2 0
着学 习程度的增 加 , 错误再认率会显著下降。因此重复学 习


刖 昌
对项 目击 中率的提高和关键诱 饵虚报率 的下降都有显著影
响。根据激活/ 监测理论 , 重复学 习使被试 在细节监测和熟
2 情绪 。已有的研究表 明被试 的情绪对 作业 和记 忆有 . 时会起促进作用 , 有时则会起妨碍作用 。Sobc Coe trek和 lr 研 究 发现积极情绪组被试 比消极 情绪组 被试 会 出现更多 的错
误记忆效应 。原因在于积 极情感 状态 下 的被试容 易进行 整 体 的加工 , 注项 目之 间的关 系 , 关 而消 极情感 状态 下的被试 则更易对信息进 行局部的加工 , 注项 目的具体性。 关 3 .认知方式。杨娜 等指出认 知方式对 错误记 忆的影 响 体现着个体在组 织和表征 信息 时的差 异 j 。杨 建伟 的研究 均认为认知方式 与注 意水 平之 间存在 明显 交互 作用 ‘ 场 】 …, 依存一 场独立 的个体 , 在分散注意下场独立个体 的错误再认
黑龙江哈尔滨人 , 硕士研究生导师 , 博士 , 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 。
・- —— —
1 2 .— 0 - - —
多 , 目联系可觉察 度 的提 高 , 试觉 察到 的词表 的关联 性 项 被 更高 , 错误记 忆就更容 易发生 。学习材联 程度
内容与 来 源 的关 系 [ ] 心 理科 学 ,0 3 3 ( ) 4 1— J. 2 0 ,5 4 :6
4 O. 7
显著好 于场依存个体 的 , 而在集 中注 意下 , 两者 的错误 再认
没有差异 , 这是 因为 他们 在认知加工过程 中所惯用 的方式各
不相同。
( ) 验过 程 三 测
二、 错误记忆的影响因素
( ) 一 学习材 料 1 学 习项 目的内容。对错 误记忆 的研 究包括对 单词和 . 事件的错误记忆 , R 范式 中的学 习词表 中的学 习项 目可 DM 以是图片、 文字、 英文单 词 、 同时对 于 中文 , 同词性 也会产 不 生不同结果 , 已有研究表 明积极 词汇 、 消极词 汇和 中性 词汇
再认率低 。史小航和郝兴 昌的研究也证 实了加工水平对
错误记忆的影响 J 。同时重 复学习与学 习项 E呈现 的通道 t 之 间存在一定 的关系 , 他对视觉学 习与听觉学习的错误再认
得最广泛 的范式之一。错误记忆不是一个建构 的过程 , 一旦
产生就很难 消退 。
产生分离性影响 , 即重复学习降低 了视觉学习的错误再认 。 3 学 习项 目呈现的时间 间隔。郭 秀艳等采用 的是被试 .
收 稿 日期 :00— 8~l 21 0 5
5 学 习项 目的数量和关联性 。随着学习项 目的数量增 .
基金项 目: 获黑龙江省教育厅人 文社会科学面上项 目: 大学生错误记忆的 E P研究 的资助 R 作者简介: 晓华 ( 99一) 女 , 刘 17 , 黑龙江齐齐哈尔人 , 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 事教育心理 学研究 ; 从 郝兴 昌(9 3一) 男 , 16 ,
编 码 阶 段 容 易 产生 , 学 习 项 目的增 多 影 响着 被 试 对 材 料 的 因
编码 。 ( ) 试 二 被
三 、 论 结
研究者在研究过程 中通过改 变 白变量来 寻找是否存 在 错误记忆 以及 了解错误记忆产生 的机制 , 而得 出了不同影 从 响错误记忆的因素。但是有 些 因素只对 特定 的研究 方法有
内测试表明对关键诱 饵的错误再 认在两秒 内的保持时 间间 隔下 , 发现错误记 忆效应并没有减弱 j 。而杨治 良采用被试
间设计后 , 发现对关键诱饵 的错误再 认保持稳定 , 而对 中关 联词的错误再认依然 有所提 高。而采用被试 内设 计时被试
对两种关键项 目的错 误再 认 均 随着 时 间延 迟 的增加 而提
在2 O世纪初 ,att采用 “ B re lt 幽灵故事 ” 进行 了最早的错
误 记 忆 的 实 验 研 究 。 15 99年 D ee描 述 了 错 误 记 忆 (a e es fs l
悉感 的双重作用下 , 高了新 旧项 目间的 区分度 , 提 使错误记 忆降低。黄虹的研究表 明, 浅加工操作任务因在 加工的浅层
工, 有的认为视觉呈现更 容易产 生项 目特异性 加工 , 有的强 调在编码 中的区别性启发 式的作用 。
的增加而上升 , 事实是 中等关 联程 度的再 认率 最高 , 并且 显
著高 于关键诱饵的错误再 认率 。同时被 试对 熟悉 的材料 内 容记得会更快 , 再认和错误率也低 。原 因可能是错误记忆在
高 , 许 是 当采 用 被 试 内实 验 设 计 时使 被 试 进 行 了 重复 学 也
习。
的错误记忆存在着差别。刘希平 等人 的研究说 明编码过 程
和提取过程会共 同影响错误 记忆效应 。实验 中的学 习项
4 学 习项 目的呈现方式 。学 习项 目的呈现方式在顺 序 . 呈现条件下被试较难觉察学习项 目和关键诱饵间的联系 , 同 时呈现词表时项 目联系的可觉察度 提高 , 键诱饵更容易激 关



忆 的
影 响 因 素
刘晓 华 , 兴 昌 郝
( 哈尔滨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哈尔滨 10 8 ) 5 00
摘 要: 人们从单词和 事件 的角度对错误记 忆进行 了大量的研 究, 出了影响错误记忆的 因素。总结归为学习 得
的材料 、 被试 和测验过程等方 面的 因素 , 通过对不 同的影响 因素的探 讨, 我们 可以进一 步了解其与错误记 忆的 关系, 也为探讨错误记忆的机制和 实质提供 了有价值 的参考。 关键词 : 错误记 忆; 影响 因素 ; 学习材料 ; 被试 ; 测验过程
1 .预警 。由 已有 的研究 表 明错 误记 忆 十分顽 固, 经 一 产生便难以消退 , 即使是在严格 的有意识控制之下也依然存 在, 这表 明错误记忆与无意识加工有关 。于是人们在测试 前 对被试进 行预 警 , 王红椿 等 、 宏英 等 的研究 表 明警 李
[] 9 杨娜 , 秘晓冉. 知失 调 引起 的系列 次序错 误记忆初 探 认 [ ] 心理科 学 ,0 8 3 ( )5 4— 7 . J. 20 ,0 3 : 7 58
[] 3刘希平 , 李永梅. 要点表征与字词表征在错误记忆中的
作用 [ ] 心理科学 ,07 3 ( ) 19 19 . J. 2 0 ,0 5 :0 1— 04 [] 4 黄虹. 不同加 工水 平诱 发 的特异性启 发对错误记忆 的影 响[ ] 长沙 : D.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09 20 . [] 5 史晓航 , 兴 昌. 工水 平 与呈 现时 问对错 误记忆 的影 郝 加
的编码阶段产生 了对关键诱饵的连续激活 , 当词表项 目的随 机呈现阻断了连续 激活过 程 时 , 会有 效降低 错误记 忆效 便
应。
义等处理 , 因此 听觉通道对 文字 的记 忆效 果不如英 文 , 视 而
觉通道的加工对文字 的记忆效果更好 。 2 学习项 目的加 工程 度。被试对 未学 过 的项 目, 随 . 会
活, 则会导致 更多的错误记忆 。可能的原因是在对词表项 目
目使用汉字或者英文单词 , 因为两 者的信息加工 的方 式是不
同的。英文是典 型的拼音文字 , 字形 与发音之 间存 在一定 的
关联 , 所以听觉通道更有利于英文 材料 的记忆 。而中国文字 是象形文字 , 对文字 的记忆 加工更多 地涉 及 了视觉 字形 、 语

1 .年龄 。被试的年龄一直 是心理 学研究 的一个重 要的
自变 量 , 是 因 为 不 同 阶段 的 被 试 有 不 同 的心 理 和 生 理 的 变 这
化和成熟度 。李娟等指 出对不 同年龄 段人 的智力 和记 忆力 的研究表明随年龄的增长再认 的能力没有发生 显著下降 , 而 回忆 的能力随年龄 的增 长显著 下降 J 。所 以错误记 忆 的研 究应包括学期儿童 、 少年 和中老年 , 个 阶段 的错 误记忆 青 各 的程度也有所 区别 。年龄对关 键线 索 的 自由回忆 有显著影 响, 表明青年与 中年 、 中年与 老年之 间可 能都有 一个关 联性 错误记忆迅速发展 的过程 。这 也表明 , 随年龄 的增 大人们更 倾 向围绕一个 主题来组织信息进 行记忆。
Re mb r g w r s n t r s ne i s J u n l f p r me e i o d o e e t di l t . o r a o ei n p n s Ex —
me t P y h l g : L a n n , Me r na l s c oo y e rig moy,a d n Co n t n, g io i 1 9 2 8 3—8 4 9 5, 1: 0 1.
ituin ni nr s si mme it e a1 o r a o x e me t s— o dae rc l .J un fE p r na P y l i l
c o o y, 9 h lg 1 59, 58: 7 —22.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