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7.2.2食物链和食物网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冀教版

合集下载

7.2.2+食物链和食物网+课件-2023-2024学年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2+食物链和食物网+课件-2023-2024学年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1.你连接的食物链有多少条?它们是互不相关的吗?
提示:图中一共有11条食物链,它们之间相互交错。
食物网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相互连接的复杂营 养关系,叫做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观察与思考
2.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 发生怎样的变化? 从理论上分析,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猫头鹰的数量会减少; 青蛙、鼠的数量会增加;各种生物的数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讨论 1.水箱中各种动物如何获得维持生命 活动的能量? 2.水箱中各种植物如何获得维持生命 活动的能量? 3.能量如何在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中 流动?
水族箱
能量来源: 太阳能 能量流动的起点: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 能量流动的渠道: 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
(图中的红点代表有毒物质)
随堂巩固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植__物___;在生态系统中,还有一类对物质 循环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我们看不到的生物,它们是__细__菌___、__真__菌____。 (2)该食物网中有__4___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是 ___植__物__→___昆__虫__→__青__蛙___→__蛇__→__猫___头__鹰______。 (3)这个生态系统的两个功能是能量流动和_物__质__循___环__。能量流动的 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效率是1__0_%__~__2__0_%__。
来自太阳 的能量
通过呼吸作 用散失
通过呼吸作 用散失
被兔吃掉
被狐吃掉
通过呼吸作 用散失
植物的残枝落叶

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二节食物链和食物网

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二节食物链和食物网

C.生物依赖环境
D.生物适应环境
黄螳 雀螂 在捕 后蝉
情境导入
请你用一个成语来说说这幅图讲的是哪个故事吗?
这句话反 映了生物之间 普遍存在捕食 与被捕食的关 系。那么在一 个生态系统中, 各种食物由于 食物关系会形 成怎样的关系 呢?
食物链和食物网
目标导航
1、掌握食物链和食物网。 2、理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生物适应环境 生物影响环境
温故知新
4、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与环境中水分变化相适
应的现象是( C )
A.秋天植物落叶
B.蛾类夜间活动
C.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得多
D.苍耳果实的表面生有倒钩
5、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
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的肥力。这说明( B )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 5、 淤泥→小虾→小鱼→大鱼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淤泥)
2、富集物质的特点: 容易吸收,不易排出
3、富集规律:
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 物质的浓度越高
4、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盐的污染,那
么在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

E

总结收获
看看我们学到了什么?
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功能
物质循环
(1)特点:往返循环,重复利用 (2)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
3、有毒物质的富集
E
D C
B
A
• 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毒物质如 铅、汞、铜等重金属和某些杀虫 剂(DDT),一旦进入生态系统, 会沿着食物链越积越多,越是处 于较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有毒 物质的浓度就越高,这种现象叫 有毒物质的富集。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二节《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冀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二节《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冀教版
4) 针对学生行为习惯方面的不足,教师应加强课堂管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应加强对学生作业完成质量和预习复习习惯的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和实验法。
首先,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得比较合理,从食物链的书写方法开始,逐步引入食物网的概念,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样的教学顺序有助于学生逐步建立起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认识。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讲授法、讨论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讲解食物链的书写方法时,我通过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在讨论食物网的构成时,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实验环节,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加深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理解。
(1)知识掌握:
-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食物链,理解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
- 学生能够理解食物网的构成,分析食物网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
- 学生能够举例说明食物链和食物网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
(2)能力培养:
- 学生能够在实验中正确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
- 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和分析能力,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题目:请举例说明食物链和食物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
- 农业:通过控制害虫数量,保护作物,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渔业:合理捕捞,保护渔业资源,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食物链和食物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并掌握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反思:

八年级生物下册 7.2.2 食物链和食物网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冀教版-(新版)冀教版初中八年级

八年级生物下册 7.2.2 食物链和食物网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冀教版-(新版)冀教版初中八年级

第二节食物链和食物网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A.草→虫→鸟B.阳光→草→虫→鸟C.虫→草→鸟D.阳光→鸟→虫→草2.下列各项中,属于食物链的是()A.草→昆虫→青蛙→蛇→鹰 B.昆虫→蛇→鹰C.阳光→草→兔→狼 D.草→兔→狼→细菌3.请你指出能正确表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谚语的食物链()A.阳光→蝉→螳螂→黄雀 B.树→蝉→螳螂→黄雀C.蝉→螳螂→黄雀 D.树←蝉←螳螂←黄雀4.食物链中第一位的生物通常是()A.食草动物 B.食肉动物C.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 D.腐生的菌类5.下列关于草原某食物链的写法,正确的是()A.鼠→蛇→鹰 B.草→鼠→蛇→鹰C.鼠←蛇←鹰 D.草←鼠←蛇←鹰6.这条“青草→昆虫→蛙→蛇”食物链中,含能量最多的是)A.昆虫 B.蛇 C.蛙 D.青草7.假定一个草原是由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若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A.迅速上升 B.缓慢上升C.保持相对稳定 D.上升后又下降8.如图所示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9.下表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海水和一条食物链上几种生物体内的DDT含量,其中存在的食物链可能是()名称海水生物A 生物B 生物C 生物D 生物E DDT含量(μg/mL) 2A.A→B→C→D→E B.B→D→A→C→EC.E→C→A→D→B D.B→A→D→C→E10.以下关于食物链“野草→食草昆虫→鸡→人”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是生产者B.昆虫、鸡和人都是消费者C.人的能量最终来自鸡D.这条食物链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11.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图中共有()条食物链?A、3B、4C、5D、二、综合题12.如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1)这个生态系统中,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是.(2)个体数目最多的是,最少的是.(3)此生态系统中兔与草的关系是.(4)如果由于自然灾害使草的数量大减,则狼的数量会.(填“增加”、“减少”或“不变”)(5)停止围猎后,经过若干年恢复,狼和狐的数量显著增加,草原植被也得到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6)在该生态系统中,缺少的生物成分还有,如果没有它们动植物的尸体将堆积如山.(7)若有毒物质进入了这一生态系统,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最多的生物是.13.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2024年八年级生物下册7.2.2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设计(新版)冀教版

2024年八年级生物下册7.2.2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设计(新版)冀教版
-学生在小组讨论环节表现出较高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但在课堂展示环节,部分学生表达能力较弱。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更多口头表达练习,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展示。
-通过课后作业的批改,我发现部分学生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理解不够深入,可能是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无法充分消化和理解所学知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课后自主学习环节,提供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以加深学生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理解。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在构建食物链和食物网时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方面。这表明我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对这些概念的解释和实例说明。
-在案例分析环节,我发现学生在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时,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批判性思维。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更多实例分析,并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
5.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作用;
6.分析实例,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冀教版教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生态学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生态意识:使学生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认识到生物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培养其生态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与策略

冀少版-科学-八年级下册-《食物链和食物网》同步练习2

冀少版-科学-八年级下册-《食物链和食物网》同步练习2

第二节食物链和食物网一、选择题1.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肯定不正确的是()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甲→乙→丁B.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C.丙固定的太阳能是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能量来源D.甲、乙、丙、丁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了生态系统2.下图能表示出一个生态系统的()A.食物链与食物网B.物质循环C.组成成分及关系D.能量流动3.太阳的能量最先进入该食物网的哪一生物体内()A.小麦B.鼠C.鼬D.鹰4.在一片稻田中,人们总是让能量流向()A.稻子B.所有植物C.所有生物D.人类5.在生态系统中,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的过程是()A.吸收作用B.光合作用C.蒸腾作用D.呼吸作用6.“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在人体细胞的组成成分中,有许多含碳元素的物质(如糖类)。

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A.大气中二氧化碳中的碳B.燃烧中的碳C.生物遗体中的碳D.食物中的碳7.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是()A.虽然二者是各自独立的过程,但它们是同时进行的B.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储存、转移和释放C.先有物质循环,然后才有能量流动D.由于有了能量流动,所以才有了物质循环8.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各个环节传递,其特点是()A.单向传递,逐级不变B.单向传递,逐级递减C.循环流动,逐级增加D.循环流动,逐级递减9.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转化不可缺少的是()A.生产者和消费者B.消费者和分解者C.生产者和分解者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二、非选择题10.兴趣小组为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对某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并绘出下图所示食物网简图,请分析:(1)生态系统中,草、鼠、兔、蛇、狐、鹰展现出勃勃生机,它们的生活质量受到_______________(列举两个)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2)青草在阳光的沐浴下,将自然界中的无机物转化成自身的_____________而茁壮成长,并通过_____________的关系,构成食物链,延续着草原上其他生物的生命。

生物冀少版八年级下册7.2.2 食物链和食物网 同步练习(含解析)

生物冀少版八年级下册7.2.2 食物链和食物网 同步练习(含解析)

生物冀少版八年级下册7一、选择题1.生态系统的重要功用是()A. 物质循环和能量活动B. 物质活动和能量循环C. 物质分解和能量积聚D. 物质分解和能量释放【答案】A【解析】【解答】生态系统的重要功用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活动。

故答案为:A【剖析】物质循环和能量活动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用。

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经过光协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经过食物链〔网〕传给消费者、分解者,在这个进程中停止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活动。

2.高残留农药在以下食物链中正确累积的是〔〕A. 植物→真菌→田鼠→蛇B. 植物→田鼠→蛇→猫头鹰C. 阳光→草→野兔→狐狸D. 黄鼠狼→蛇→田鼠→植物【答案】B【解析】【解答】A、真菌属于分解者,食物链的概念未包括分解者,故不契合题意。

B、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消费者植物与消费者田鼠、蛇、猫头鹰它们四者的关系,故契合题意。

C、阳光是非生物局部,既不属于消费者也不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概念未包括非生物局部,故不契合题意。

D、黄鼠狼是植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需从消费者末尾;把食物链都写反了.故不契合题意。

应选:B【剖析】食物链反映的是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局部.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消费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留意起始点是消费者,农药随食物链的活动而积聚。

3.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表示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该食物网中包括4条食物链B. 蛇和鹰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C. 没有分解者,图中所示各食物链均不完整D. 假定该生态系统被污染,那么蛇体内有害物质的浓度最高【答案】B【解析】【解答】A.依据题图可知,该食物网中包括5条食物链。

A不契合题意。

B.鹰和蛇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处在不同营养级;鹰以蛇为食,为捕食关系;同时又处于同一营养级,都以鼠为食物,故又为竞争关系。

B契合题意。

C.生态系统的成分有消费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只要消费者和消费者,消费者作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可分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等等。

冀少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七单元第二章第2节食物链和食物网同步测试

冀少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七单元第二章第2节食物链和食物网同步测试

第2节食物链和食物网一、单选题1、在草→蝗虫→青蛙组成的食物链中,若青蛙的体重增加10克,则最少需消耗蝗虫( )A。

25克 B、50克 C。

100克 D、 125克2。

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A、草→虫→鸟 B、阳光→草→虫→鸟C、虫→草→鸟 D、阳光→鸟→虫→草3、如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未显示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ﻫB。

在该食物网中共包含2条食物链C。

该系统中的所有能量都是由生产者固定的,并单向传递给消费者ﻫD、过度放牧、鼠害等会使草原生态系统出现荒漠化,说明生物会影响环境4。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食物网中共有四条食物链ﻫB、假如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草的数量会减少ﻫC、该食物网只缺少生态系统组成中的非生物部分ﻫD、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汞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鹰5、如图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关系图,其中丙是生产者,这些生物在一条食物链上、若该生态系统受到含汞的废电池浸出液污染后,生物体内含汞最多的是( )A。

乙 B、丙 C。

甲D、丁6。

如图曲线反映某生理过程或现象、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ﻫA、若y表示胸腔容积,则bd段表示呼气过程ﻫB。

若y表示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变化,则能够用ac段表示进食后一段时间内血糖的浓度变化C、在某封闭草原,有食物链:草→兔→狼,若大量捕杀狼群,则能够用ac段表示在一段时间内兔的数量变化ﻫD。

若y表示某温室大棚二氧化碳浓度,则b点是傍晚时段7。

在下列食物链中,假设第一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哪一条食物链提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 )A、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蛇→猫头鹰B、绿色植物→蚱蜢→青蛙→蛇→猫头鹰ﻫC、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 D。

绿色植物→鼠→猫头鹰8、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这些生物构成一个食物链、能正确反映其取食关系的是( )ﻫA、甲→乙→丙→丁 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食物链和食物网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A.草→虫→鸟B.阳光→草→虫→鸟C.虫→草→鸟D.阳光→鸟→虫→草2.下列各项中,属于食物链的是()A.草→昆虫→青蛙→蛇→鹰 B.昆虫→蛇→鹰C.阳光→草→兔→狼 D.草→兔→狼→细菌3.请你指出能正确表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谚语的食物链()A.阳光→蝉→螳螂→黄雀 B.树→蝉→螳螂→黄雀C.蝉→螳螂→黄雀 D.树←蝉←螳螂←黄雀4.食物链中第一位的生物通常是()A.食草动物 B.食肉动物C.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 D.腐生的菌类5.下列关于草原某食物链的写法,正确的是()A.鼠→蛇→鹰 B.草→鼠→蛇→鹰C.鼠←蛇←鹰 D.草←鼠←蛇←鹰6.这条“青草→昆虫→蛙→蛇”食物链中,含能量最多的是)A.昆虫 B.蛇 C.蛙 D.青草7.假定一个草原是由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若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A.迅速上升 B.缓慢上升C.保持相对稳定 D.上升后又下降8.如图所示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9.下表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海水和一条食物链上几种生物体内的DDT含量,其中存在的食物链可能是()名称海水生物A 生物B 生物C 生物D 生物E DDT含量(μg/mL)0.00005 0.5 0.005 2 0.04 75.5A.A→B→C→D→E B.B→D→A→C→EC.E→C→A→D→B D.B→A→D→C→E10.以下关于食物链“野草→食草昆虫→鸡→人”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是生产者B.昆虫、鸡和人都是消费者C.人的能量最终来自鸡D.这条食物链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11.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图中共有()条食物链?A、3B、4C、5D、二、综合题12.如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1)这个生态系统中,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是.(2)个体数目最多的是,最少的是.(3)此生态系统中兔与草的关系是.(4)如果由于自然灾害使草的数量大减,则狼的数量会.(填“增加”、“减少”或“不变”)(5)停止围猎后,经过若干年恢复,狼和狐的数量显著增加,草原植被也得到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6)在该生态系统中,缺少的生物成分还有,如果没有它们动植物的尸体将堆积如山.(7)若有毒物质进入了这一生态系统,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最多的生物是.13.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属于消费者的是鼠、蛇、食草昆虫、青蛙、和。

(2)该食物网中若青蛙的数量大量减少,在短期内,食草昆虫的数量会。

(3)该生态系统中属于草食性的动物有食草昆虫、和。

14.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1)从组成上看,该图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分解者以外,还缺少.(2)图中有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

三、中考跟踪15.(成都)“蝗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可以体现这一现象的正确食物链是()A.螳螂→蝉→黄雀B.树→螳螂→蝉→黄雀C.蝉→螳螂→黄雀D.树→蝉→螳螂→黄雀16.(长沙)端午假期,雨后初晴.刘霞和同学到屋后树林中采蘑菇时,发现几只鸟正在松树上扑食松毛虫.请据资料回答:(1)请写出其中的食物链。

(2)蘑菇是一类真菌,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

(3)刘霞想探究哪些环境因素影响蘑菇的生长,请你协助她作出假设:。

参考答案1.A【解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草→虫→鸟这条食物链正确。

2.A【解析】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A正确;昆虫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B不正确;阳光是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包括非生物部分,C不正确;细菌是分解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D不正确.3.B【解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讲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在生物学上,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物链的正确写法,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级消费者结束,并且箭头指向捕食者.例如:选项B.食物链只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选项A中缺少生产者,多了阳光(非生物),选项C中缺少生产者,选项D中的箭头没有指向捕食者.4.C【解析】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因此食物链中第一位的生物通常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如草.5.B【解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这种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能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在食物链中缺少生产者,为错误项.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草与消费者鼠、蛇、鹰它们四者的关系,故该选项正确。

在食物链中缺少生产者,箭头的方向标反了,故该选项错误.箭头的方向应指向被捕食者,标反了,为错误项.6.D【解析】能量沿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营养级越高流入的能量越少,在食物链“青草→昆虫→蛙→蛇”中营养级最高的是蛇.所以该食物链中流入蛇的能量最少.营养级最低的是青草,所以该食物链青草的能量最多.7.D【解析】因为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在该生态系统中存在:草→鹿→狼的食物链,全部捕杀狼群会使鹿的数量增加,从而使鹿场上的植物(鹿的食物)减少,以鹿为食动物也会随着鹿的增多而增多,后来鹿的数量会随着植物(鹿的食物)的减少而减少.8.C【解析】:由于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并且逐级递减.在食物链前端的生产者物质和能量最多,越往后物质和能量越少.根据能量的多少可以从多到少排序即食物链的顺序.因此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丁→乙→甲.9.B【解析】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毒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由表可知,该生态系统中存在的一条食物链是:B→D→A→C→E.10B【解析】、该食物链中野草是生产者,人是消费者,A错误;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昆虫、鸡和人都是消费者,B正确;人的能量最终来生产者野草,C错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中没有非生物成分,D错误.11.C【解析】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所以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

12.(1)草→昆虫→鸟→鹰(或草→鼠→蛇→鹰)(2)草;鹰(3)捕食(4)减少(5)自我调节;有一定的限度(6)分解者(7)鹰【解析】(1)图中的食物链有;①草→兔→狼;②草→鼠→狼;③草→昆虫→鸟→鹰;④草→鼠→鹰;⑤草→鼠→蛇→鹰;⑥草→鼠→狐.其中最长的是:③草→昆虫→鸟→鹰和草→鼠→蛇→鹰.(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又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低,生物的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为即草;营养级越高,生物的数量最少的是鹰.(3)在生态系统中,兔是以草为食,所以兔与草的关系是捕食关系.(4)如果由于自然灾害使草的数量大减,那么以草为食的动物的数量就会减少,而以食草动物为食的动物如狼等的数量会减少.(5)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这种现象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有一定的限度,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关,数量和种类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态平衡就越容易维持.(6)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将动植物的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在该生态系统中,缺少的生物成分还有分解者,如果没有它们动植物的尸体将堆积如山.(7)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毒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鹰的营养级最高,它的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13.(1)草;兔;鹰;(2)增加;(3)鼠;兔【解析】(1)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草,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因此属于消费者的是鼠、蛇、食草昆虫、青蛙、兔和鹰;(2)“该食物网中若青蛙的数量大量减少”,“在短期内”,食草昆虫的数量会随着捕食者的减少而增加;(3)草食性的动物直接吃植物如草,因此,该生态系统中属于草食性的动物有食草昆虫、鼠和兔。

14.(1)非生物部分;(2)5;草→鼠→蛇→鹰【解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解:(1)图中,草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从组成上看,该图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分解者以外”,还缺少非生物部分.(2)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所以,图中15. D【解析】螳螂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螳螂是肉食动物不吃树,蝉是植食性动物,吃树;蝉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树与消费者蝉、螳螂、黄雀它们四者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