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合滴定习题与答案

络合滴定习题与答案
络合滴定习题与答案

第六章思考题与习题

1.填空

(1) EDTA是一种氨羧络合剂,名称,用符号表示,其结构式为。配制标准溶液时一般采用EDTA二钠盐,分子式为,其水溶液pH为,可通过公式进行计算,标准溶液常用浓度为。

(2)一般情况下水溶液中的EDTA总是以等型体存在,其中以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最稳定,但仅在时EDTA才主要以此种型体存在。除个别金属离子外。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时,络合比都是。

(3) K/MY称,它表示络合反应进行的程度,其计算式为。

(4)络合滴定曲线滴定突跃的大小取决于。在金属离子浓度一定的条件下,越大,突跃;在条件常数K/MY一定时,越大,突跃

(5) K/MY值是判断络合滴定误差大小的重要依据。在pM/一定时,K/MY越大,络合滴定的准确度。影响K/MY的因素有,其中酸度愈高愈大,lg/MY

; 的络合作用常能增大 ,减小 。在K /MY 一定时,终点误差的大小由 决定,而误差的正负由 决定。

(6) 在[H +]一定时,EDTA 酸效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 解:(1) EDTA 是一种氨羧络合剂,名称 乙二胺四乙酸 ,用符号 H 4Y

表示,其结构式为 HOOCCH 2

-

OOCCH

2

CH 2COO -CH 2COOH

+

+HN CH 2CH 2

NH

。配

制标准溶液时一般采用EDTA 二钠盐,分子式为O H Y H Na 2222?,其水溶液pH 为 ,可通过公式5

4

][a a K K H ?=+进行计算,标准溶液常用浓

度为 ?L -1 。

(2) 一般情况下水溶液中的EDTA 总是以 H 6Y 2+、H 5Y +、H 4Y 、H 3Y -、H 2Y 2-、HY 3-和Y 4-等 七种 型体存在,其中以 Y 4-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最稳定,但仅在pH ?10时EDTA 才主要以此种型体存在。除个别金属离子外。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时,络合比都是1∶1。

(3) K /MY 称 条件形成常数 ,它表示 一定条件下 络合反应进行的程度,其计算式为 Y M MY MY K K ααlg lg lg lg /--=。

(4) 络合滴定曲线滴定突跃的大小取决 金属离子的分析浓度C M 和络合物的条件形成常数MY K /。在金属离子浓度一定的条件下,

MY K /值 越大,突跃 也越大 ;在条件常数K /

MY 一定时, C M 越大,

突跃 也越大 .

(5) K /MY 值是判断络合滴定误差大小的重要依据。在△p M /一定时,K /MY 越大,络合滴定的准确度 越高 。影响K /MY 的因素有 酸度的影响、干扰离子的影响、配位剂的影响、OH -的影响 ,其中酸度愈高, H +浓度 愈大,lg /MY 值越小 ; 螯合 的络合作用常能增大 K 稳 ,减小 K 离 。在K /MY 一定时,终点误差的大小由△pM /、、C M 、K /MY 决定,而误差的正负由△pM / 决定。

(6) 在[H +]一定时,EDTA 酸效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Y

H Y Y Y H Y H HY Y Y Y δα1

][][][][][][][62')

(=

+????+++==。 2. Cu

2+

、Zn 2+、、Cd 2+、Ni 2+等离子均能与NH 3形成络合物,为什么不

能以氨水为滴定剂用络合滴定法来测定这些离子

答;由于多数金属离子的配位数为四和六。Cu 2+、Zn 2+、Cd 2+、Ni 2+等离子均能与NH 3形成络合物,络合速度慢,且络合比复杂,以氨水为滴定剂滴定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不高。不能按照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完成,无法判断滴定终点。

3. 不经具体计算,如何通过络合物

ML N 的各βi 值和络合剂的浓度[L]

来估计溶液中络合物的主要存在型体 答:各型体分布分数:

n

n M M L L L C M ][][][11

][2210βββδδ+???+++==

= ][][][][1][]

[122111L L L L L C ML o n

n M L M βδββββδδ=+???+++==

= …

n n o n

n n

M n L L L L L n C MLn ][]

[][][1][][221βδββββδ=+???+++== 再由[MLi]=δi C M 得,溶液中络合物的主要存在型体由δi 决定。故只要那个i i L ][β越大,就以配位数为i 的型体存在。

4. 已知乙酰丙酮(L )与

Al 3+络合物的累积常数lgβ1~lgβ3分别为,

和,AlL 3为主要型体时的pL 范围是多少[AlL]与[AlL 2]相等时的pL 为多少pL 为时铝的主要型体又是多少

解:由

]

][[]

[11L M ML K =

=β ,

2

2212]][[][L M ML K K =

=β,

3

33213]][[]

[L M ML K K K =

由相邻两级络合物分布曲线的交点处有 pL=lgKi

① AlL 3为主要型体时8.5lg lg lg ,lg 2333=-==ββK K pL

∴在pL<时,AlL 3为主要型体。

② ][][2AlL AlL = 时, 9.6lg lg lg 122=-==ββK pL

③6.80.10,6.8lg lg 11=>====pL pL K pL β

∴ Al 3+为主要型体。

5. 铬蓝黑

R (EBR )指示剂的H 2In 2-是红色,HIn 2-是蓝色,In 3-是橙色。

它的pK a2=,pK a3=。它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MIn 是红色。试问指示剂在不同的pH 的范围各呈什么颜色变化点的pH 是多少它在什么pH 范围内能用作金属离子指示剂 解:由题-=-=35

.1324

.7232In HIn

In

H a a pK pK

(红色) (蓝色) (橙色)

14

3382210

2.3,5.13100.4,4.7--?==?==Ka pKa Ka pKa

①pH <6时呈紫红色,pH=8~11时呈蓝色,pH>12时呈橙色;

②变色点的pH=10:

③铬蓝黑R 与Ca 2+、Mg 2+、Zn 2+和Cd 2+等金属离子形成红色的络合物,适宜的酸度范围在pH=8~11之间。

6. Ca

2+

与PAN 不显色,但在pH=10~12时,加入适量的CuY ,却可以

用PAN 作为滴定Ca 2+的指示剂,为什么

解:pH=10~12在PAN 中加入适量的CuY ,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CuY(蓝色)+PAN(黄色)+M = MY + Cu—PAN

(黄绿色)(紫红色)Cu—PAN是一种间接指示剂,加入的EDTA与Cu2+定量络合后,稍过量的滴定剂就会夺取Cu—PAN中的Cu2+,而使PAN游离出来。

Cu—PAN+Y= CuY +PAN 表明滴定达终点

(紫红色)(黄绿色)

7.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FeCl3溶液中游离的HCl时,Fe3+将如何干扰加入下列哪一种化合物可以消除干扰EDTA,Ca-EDTA,柠檬酸三钠,三乙醇胺。

解:由于Fe3+和NaOH溶液生成Fe(OH)3沉淀,导致游离的HCl的浓度偏小,可以用EDTA消除干扰,EDTA和Fe3+形成络合物,稳定性大,减少了溶液中的有利的Fe3+。

8.用EDTA滴定Ca2+、Mg2+时,可以用三乙醇胺、KCN掩蔽Fe3+,但不使用盐酸羟胺和抗坏血酸;在pH=1滴定Bi3+,可采用盐酸羟胺或抗坏血酸掩蔽Fe3+,而三乙醇胺和KCN都不能使用,这是为什么已知KCN严禁在pH<6的溶液中使用,为什么

解:由于用EDTA滴定Ca2+、Mg2+时,pH=10,用三乙醇胺和KCN 来消除,若使用盐酸羟胺和抗坏血酸,则会降低pH值,影响Ca2+、

Mg2+滴定;三乙醇胺是在溶液呈微酸性时来掩蔽Fe3+,如果pH越低,则达不到掩蔽的目的;pH<6的溶液中,KCN会形成HCN是弱酸,难以电离出CN-来掩蔽Fe3+。所以在pH<6溶液中严禁使用。

9.用EDTA连续滴定Fe3+、Al3+时,可以在下述哪个条件下进行

a)pH=2滴定Al3+,pH=4滴定Fe3+;

b)pH=1滴定Fe3+,pH=4滴定Al3+;

c)pH=2滴定Fe3+,pH=4反滴定Al3+;

d)pH=2滴定Fe3+,pH=4间接法测Al3+。

解:可以在(c)的条件下进行。调节 pH=2~,用先滴定Fe3+,此时Al3+不干扰。然后,调节溶液的pH=~,,再继续滴定Al3+。由于Al3+与EDTA的配位反应速度缓慢,加入过量EDTA,然后用标准溶液Zn2+回滴过量的Al3+。

10.如何检验水中是否含有金属离子如何判断它们是Ca2+、Mg2+, 还是Al3+、Fe3+、Cu2+

答:由于Ca2+、Mg2+、Al3+、Fe3+、Cu2+都为有色的金属离子,在溶液中加入EDTA则形成颜色更深的络合物。可以检验水中含有金属离子。在pH=10时,加入EBT,则Ca2+、Mg2+形成红色的络合物;CuY2-为深蓝色,FeY-为黄色,可分别判断是Fe3+、Cu2+。

11.若配制EDTA溶液的水中含Ca2+,判断下列情况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以CaCO3为基准物质标定EDTA,并用EDTA滴定试液中的Zn2+,二甲酚橙为指示剂;

(2)以金属锌为基准物质,二甲酚橙为指示剂标定EDTA,用EDTA 测定试液中的 Ca2+、Mg2+合量;

(3)以CaCO3为基准物质,络黑T为指示剂标定EDTA,用以测定试液中Ca2+、Mg2+合量。

并以此例说明络合滴定中为什么标定和测定的条件要尽可能一致。

答:(1)由于EDTA水溶液中含有Ca2+,Ca2+与EDTA形成络合物,标定出来的EDTA浓度偏低,用EDTA滴定试液中的Zn2+,则Zn2+浓度偏低。

(2)由于水溶液中含有Ca2+,部分Ca2+与EDTA形成络合物,标定出来的EDTA浓度偏低,用EDTA滴定试液中的Ca2+、Mg2+,则合量偏低。

(3)用CaCO3为基准物质标定EDTA ,则CaCO3中的Ca2+被EDTA 夺取,还有水中的Ca2+都与EDTA形成络合物,标定出来的EDTA 浓度偏低,标定试液中Ca2+、Mg2+合量偏低。

12.若配制试样溶液的蒸馏水中含有少量Ca 2+ ,在pH=或在pH =10(氨性缓冲溶液)滴定Zn 2+ ,所消耗EDTA 的体积是否相同哪种情况产生的误差大

答:在pH=时,=ZnY K 'log )(log H Y Zn ZnY p p K αα--=在pH =10(氨性缓冲溶液)滴定Zn 2+ ,由于溶液中部分游离的NH 3与Zn 2+络合,致使滴定Zn 2+不准确,消耗EDTA 的量少,偏差大。

13. 将·L -1 Cu 2+ 溶液与· L -1 氨水相混后,溶液中浓度最大的型体是哪一种其平衡浓度为多少

解:假设溶液中Cu 2+与NH 3形成的配合物主要是以Cu(NH 3)42+形式存在。等体积相混合后,Cu 2+和NH 3的浓度分别为:

1010.02020

.02-?==+L mol c Cu 114.02

28.03

-?==L mol c NH

溶液中游氨的浓度为:

1

10.04010.014.03-?=?-=L mol c NH

查附录表五知Cu(NH 3)42+配离子的:β1=×104 β2=×107

β3=×1010 β4=×1012

根据式(6-15a )4433221)(][][][][1L L L L L M ββββα++++=

)

(443322101

][][][][11]'[][L M M L L L L M M αββββδδ=++++==

=

4

123102740)14.0(107.4)14.0(104.3)14.0(103.4)14.0(104.111

?+?+?+?+=

=Cu δδ

=×10-10 β1[L]= ×104×=×104 β2[L]2= ×107×=×105 β3[L]3= ×1010×=×107 β4[L]4= ×1012×=×109

故溶液中主要型体为[Cu(NH 3)42+]:

1

3109)(2431052.9010.01026.51081.1])([224

3---+

??=????=?=++

L mol c NH Cu Cu NH

Cu δ14. 在· L -1 Al 3+ 溶液中,加氟化铵至溶液中游离F -的浓度为· L -1,问溶液中铝的主要型体是哪一种浓度为多少

解:由教材344页知AlF 3-配离子61lg ~lg ββ分别为:

;;;;;

故β1~β6分别为:

61035.1?;111041.1?;151000.1?;171062.5?;191034.2?;191092.6?。 设 11100.0,010.03--?=?=-

+

L mol C L mol C F Al

根据 6

62

21]

[][][11

3---

+???+++=

+

F F F Al βββα

15

619211161079.2101092.6101041.1101035.111

-----?=??+???+??+??+=

再有式

1015161)

(1017.31079.2101035.1][32----?=????==++

-lc AlF

F αβα 61521122)

(1093.31079.2101041.1][32

----?=????==++

-Al AlF

F αβα

31531533)

(1079.21079.2101000.1][33

----?=????==+-

lc AlF

F αβα

1154174)

(1057.11079.2101062.5][344

----?=????==+-

-Al AlF

F αβα

11551955)

(1053.61079.2101034.2][325

----?=????==+-

-Al AlF F αβα 11561966)

6(1093.11079.2101092.6][333

----?=????==+-

-Al AlF

F αβα

故 31225251053.61053.610][2][3-------?=??=?=+

AlF C AlF Ac

所以,由上可知溶液中存在的主要型体为--25][AlF ,其浓度为

131053.6--??L mol 。

15. 在含有Ni 2+ -NH 3络合物的溶液中,若Ni(NH 3 )42+ 的浓度10倍于Ni(NH 3)32+ 的浓度,问此体系中有利氨的浓度[NH 3 ]等于多少 解:Ni(NH 3)62+配离子的lgβ1-lgβ6分别为:;;;;;。

得β1-β6 分别为: β1=×102 β2=×105 β3=×106

β4=×107 β5=×108 β6=×108

因 ++

=223

3333)

(][Ni NH Ni NH αβα (A)

++

=224

3433)(][Ni NH

Ni NH αβα (B) 根据 +

+

+=

22]

[2Ni Ni

C Ni α 得 [Ni(NH 3)32+]=+

+

?223

3)(Ni NH Ni C α (C)

[Ni(NH 3)42+]=+

+

?224

3)(Ni NH Ni C α (D)

由式(A)和(C)得

[Ni(NH 3)32+]=+

+

??22333][Ni Ni C NH αβ (E)

由(B)和(D)得

[Ni(NH 3)42+]=+

+

??22434][Ni Ni C NH αβ (F)

根据式(E)和(F)并由题意得 10[Ni(NH 3)32+]=]

)

([,424

3+

NH Ni β

10+

+

??22333][Ni Ni C NH αβ=+

+

??22434][Ni

Ni C NH αβ

[NH 3 ]=10β3/β4=10××106/×107≈ mol· L -1

16. 今由·L Zn 2+ 溶液,欲使其中Zn 2+ 浓度降至10-9 mol· L -1 ,问需向溶液中加入固体KCN 多少克已知Zn 2+-CN - 络合物的累积形成常数?4 = ,M KCN =·mol -1.

解:由题Zn 2+的分析浓度101.02-?=+

L mol c Zn

平衡浓度19210][--+?=L mol Zn 设需向溶液中加入固体KCN x g

则 11

.012.65][--??=

L mol x

CN

920021010][2--+=?==+δδZn c Zn 7010-=δ

Zn 2+与CN -一次络合,则 1

2401.0])([2--?==+

L mol c CN Zn Zn

7.16424410]

][[]

)([==

-+CN Zn CN Zn β

则 7

.97.16927.16244

1010101010][])([][---+-=?=?=Zn CN Zn CN

[CN -]=×10-3 mol· L -1 c CN-=×4+×10-3 =×10-2

mol· L -1

x=[CN -]××= g

17. 用CaCO 3 基准物质标定EDTA 溶液的浓度,称取 CaCO 3 基准物质溶解后定容为 。移取 钙溶液,在pH=12时用钙指示剂指示终点,以待标定EDTA 滴定之,用去 。(1)计算EDTA 的浓度;(2)计算EDTA 对ZnO 和Fe 2O 3的滴定度。

解:(1) 根据共反应关系应为1 :1 ,则 EDTA CaCO n n =3

EDTA C ?=???9.24251000100

09.1001005

.0

∴C EDTA = mol ?L -1.

(2) 根据滴定度定义,得:

1410203.81000

38

.8101008.01000--??=?=?=

ml g M C T ZnO EDTA EDTA

1410048.81000

269

.15901008.01000

23

232--??=??=

??=

ml g M C T O Fe EDTA O Fe EDTA

18. 计算在pH=时草酸根的)

(242

lg H O

C -

α值.

解:由教材P 343表一查得 5221104.6,109.5--?=?=a a K K

根据公式 -

24

2O C α2

2122

1][][Ka Ka Ka H H K K a a ++=

+

+ 4

52225

210455.2104.6109.5109.51.01.0104.6109.5------?=???+??+???=

则 61.310455.2lg lg 4)

(242

-=?=--

H O

C α

19. 今有pH=的某溶液,其中Cd 2+,Mg 2+和EDTA 的溶液均为 ×10-2mol ?L -1.对于EDTA 与Cd 2+的主反应,计算其αY 值。 解:以EDTA 与Cd 2+的主反应,受到酸效应和共存离子的影响。

查附录一之表4 , pH=时,lg Y(H)=;

由附录一之表3可知,K CdY =, K MgY =,

由于络合物的形成常数相差很大,可认为EDTA 与Cd 2+的反应完成时,溶液中的浓度非常低,[Mg 2+]≈ mol ?L -1

由式(6—13)有:7.627.82)(1010101][1=?+=+=-+Mg K MgY Mg Y α 再由式(6—14)可以得出 : 73.67.651.5)()(10110101≈-+=-+=Mg Y H Y Y ααα 20.以NH 3-NH 4缓冲剂控制锌溶液的pH =,对于EDTA 滴定Zn 2+的主反应,(1)计算[NH 3]=?L -1,[CN -]=×10-3mol ?L -1时的αZn 和 logK’ZnY 值。(2)若c Y =c Zn =?L -1,求计量点时游离Zn 2+的浓度[Zn 2+]等于多少 解:(1)pH =,查表4.2lg )(=OH Zn α,NH 3的质子化常数K H =

188.0431020.010.010.0][][3--+

?==+=+=L mol NH NH c nh

根据式(6—11)和式(6—16)得:

07.01026.9)

(1010101][13=?+=+=-+H K H H NH

α 95

.007.088

.0)

(31010

10][33

--===

H NH

NH c NH α8.306.985.201.79.161.495.027.2)(101010101010101013

----?+?+?+?+=NH Zn α

=

此时 , 25.5)(103

=≈NH Zn Zn αα

当溶液pH =时,25.5lg ,lg 45.0lg )(===Zn Y H Y ααα, 故此时

80.1045.025.550.16'lg =--=ZnY K

(2)由)

(443322101

][][][][11]'[][L M M L L L L M M αββββδδ=++++==

= 所以 )

(]

'[]'[][L M M M M M αδ=

=

计量点时c Zn , Sp =c Zn/2 ∵c M =[M’]

则[Zn 2+]=[M’]/αM(L)=c Zn , sp /αM(L)== =×10-12 mol ?L -1

21.在20题提供的条件下,判断能否用?L -1EDTA 准确滴定?L -1Zn 2+;如能直接滴定,选择EBT 作指示剂是否合适 解:查表50.16lg =ZnY K , c Zn , Sp =c Zn/2.

pH =,45.0lg )(=H Y α,4.2lg )(=OH Zn α25.5lg ,=Zn α(由20题知)

80.1045.025.550.16'lg =--=ZnY K

lgc Zn , sp K ’ZnY =>6

结果表明,在pH =时,可以准确滴定Zn 2+ . 由20题知25.5)(103

=≈NH Zn Zn αα

pZn’sp =(pc Zn , sp +lgK’ZnY )=+=

由附录一之表7可知,用EBT 作指示剂,当pH =时, pZnt= 因为Zn 2+此时有副反应,

根据公式有:95.625.52.12lg '=-=-=Zn t ep pZn pZn α

由于ep pZn '与pZn’sp 相近,可见此条件下选择EBT 作指示剂

是合适的

?pZn’=pZn’ep - pZn’sp =故能进行直接滴淀。 且 %01.0%10010

10

1010%100'101080

.1000

.255.055.0,'

'=??-=

??-=

--?-?ZnY

sp Zn pZn pZn K c Et

22.若溶液的 pH= ,游离CN -浓度为×10-2mol ?L -1,计算HgY 络合物的logK’HgY 值。已知Hg 2+-CN -络和物的逐级形成常数logK 1-logK 2分别为:,16070,和。

解:根据Hg(CN)42-配离子的各级logK 值求得, Hg(CN)42-配离子的各级积累形成常数分别为:

β1=K 1=1018 β2=K 1·K 2=×1034

β3=K 1·K 2·K 3=340×1038 β2=K 1·K 2·K 3·K 4=×1041 根据公式

34

4

241323822342184

433221)(1082.2)

10(1020.3)10(1040.3)10(1001.5)10(1011

][][][][11

-----?=??+??+??++=

++++=

CN CN CN CN CN Hg ββββα 故55.33)(=CN Hg p α

得当 pH=时 07.0)(=H Y p α 将 55.33)(=CN Hg p α和07.0)(=H Y p α值及

8.21log 2'=-HgY K 值代入公式

=-

2'

log HgY K

)()(2log H Y L M HgY p p K

αα---

= =

23.若将?L -1EDTA 与?L -1Mg(NO 3)2(两者体积相等)相混合,问在 pH=时溶液中游离Mg 2+的浓度是多少

解:当EDTA 溶液与Mg 2+ 溶液等体积相混合之后,EDTA 和Mg 2+的浓度分别为:

L mol C EDTA /01.0202.0==

L mol C MgH /005.02

01

.0== 查表4得,当溶液pH=时 ,28.1)(=H Y p α 再由表3得 , 7.8log 2=-

MgY K

故由 =-

2'log MgY K )(2log H Y MgY p K α--

=故 7'1063.22?=-

MgY K

当EDTA 与Mg 2+混合后,发生如下配位反应:

Mg 2+ + Y 4- == MgY 2-

反应前: mol ?L -1 , mol ?L -1 0

反应后: x mol ?L -1 , mol ?L -1 mol ?L -1 当反应达平衡时:

1

87

7'

221080.310

63.21

1063.2005.0005

.0][][2----+

-??=?=∴?==?-

L mol x x

K c Mg MgY MgY Y

24.在pH=时,用 ?L -1EDTA 标准溶液滴定 L -1Fe 3+.问当EDTA 加入,和 时,溶液中pFe(Ⅲ)如何变化

解:当.pH =时 10.25log ,51.13)(==FeY H Y K p α

根据公式 59.1151.1310.25log 'log )(=-=-=H Y FeY FeY P K K α 得 1159.111089.310'?==FeY K

现分四个阶段计算溶液中pFe 的变化情况。

1) 滴定前溶液中

Fe 3+的浓度为:1302000.0][-+?=L mol Fe

pFe=-log[Fe]=

2) 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

加入 EDTA 时,溶液游离Fe 3+的浓度为:

1531000.102000.01000

1)98.1900.20(1000

100.2][--+

??=??

+?

=

L mol Fe

pFe=

3) 化学计量点:

由于FeY 配位化合物比较稳定,所以到化学计量点时,Fe 3+与加入的EDTA 标准溶液几乎全部配位成FeY 配合物。

于是:121000.102000.01000

1)00.2000.20(1000

100.20][--??=??

+?

=L mol FeY

溶液中游离Fe 3+和C Y 的浓度相等,故

1131089.3][]

[?=?+

Y

C Fe FeY 112

32

1089.3]

[100.1?=?+-Fe 故 1731060.1][--+??=L mol Fe pFe=

4) 化学计量点以后各点的计算:

分析化学第六版络合滴定法及答案

第六章络合滴定法 一、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 1、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都是1:1 型的 ( ) 2、络合滴定中酸度越小,对滴定越有利,因此滴定时,pH 值越大越好( ) 3、络合滴定法可以测定许多金属离子,对于SO 4 2-等阴离子则不能测定( ) 4、EDTA 能与多数金属离子络合, 所以选择性较差。( ) 5、EDTA 滴定法测定自来水中Ca2+、Mg2+时, 用EBT 为指示剂, 若不加pH=10 的缓冲溶液, 终点时不会变色。 ( ) 6、络合滴定要求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MIn 的稳定常数越大越好( ) 7、若控制酸度使lg C M K′MY≥6,lg C N K′NY≤1, 就可准确滴定M 而N不干扰( ) 二、选择题 1.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其螯合比一般为() A.1:1 B.1:2 C.1:4 D.1:6 2.EDTA与金属离子络合时,一分子的EDTA可提供的络合原子个数为()A.2 B.4 C.6 D.8 3.在非缓冲溶液中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时,溶液的pH值将()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与金属离子价态有关 4.下列叙述α Y(H) 正确的是() A.α Y(H)随酸度减小而增大 B.α Y(H) 随pH值增大而减小 C.α Y(H)随酸度增大而减小 D.α Y(H) 与pH变化无关 5.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溶液滴定Mg2+,可选择的缓冲溶液为()

A .KHC 8H 4O 4~HCl B .KH 2PO 4~K 2HPO 4 C .NH 4Cl ~NH 3·H 2O D .NaAc ~HAc 6.用EDTA 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终点时所呈现的颜色是( ) A .游离指示剂In 的颜色 B .MY 的颜色 C .MIn 的颜色 D .a 与b 的混合颜色 7.Fe 3+、Al 3+对铬黑T 有( ) A .僵化作用 B .氧化作用 C .沉淀作用 D .封闭作用 8.在络合滴定中,用返滴定法测Al 3+时,以某金属离子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 ,最适合的金属离子标准溶液是( ) A .Mg 2+ B .Zn 2+ C .Ag + D .Bi 3+ 9.以EDTA 滴定同浓度的金属离子M ,已知检测点时,△pM=, K’MY =,若要求TE=%,则被测离子M 的最低浓度应大于 ( ) A .·L -1 B .·L -1 C .·L -1 D .·L -1 10.在Fe 3+、Al 3+、Ca 2+、Mg 2+混合液中,EDTA 测定Fe 3+、Al 3+含量时,为了消除Ca 2+、Mg 2+的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 ) A .沉淀分离法 B .控制酸度法 C .络合掩蔽法 D .溶剂萃取法 11.用EDTA 滴定Bi 3+时,消除Fe 3+干扰宜采用( ) A .加入NaOH B .加抗坏血酸 C .加三乙醇胺 D .加氰化钾 12.今有A ,B 相同浓度的Zn 2+ - EDTA 溶液两份:A 为pH=10的NaOH 溶液;B 为 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对叙述两溶液KˊZnY 的大小,哪一种是正确的 ( ) A .A 溶液的KˊZnY 和 B 溶液相等 B .A 溶液的KˊZnY 小于B 溶液的KˊZnY

络合常数

5.6 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途径 5.6.1 选择滴定的可能性 对混合离子的选择性滴定是络合滴定的重要问题。 设溶液中含有M、N两种金属离子,K MY>K NY时能否准确地选择性地滴定。可以计算络合剂的总副反应系数,求得K'MY之后,按处理滴定一种金属离子的方法处理有共存离子时的络合滴定问题。 溶液中含有共存离子N时,Y可能有两种副反应——共存离子效应及酸效应,其总副反应系数αY为 αY=αY(H)+αY(N)-1 (1)设溶液的酸度比较高,酸效应是主要的,αY (H) >>αY(N),则共存离子效应可以忽略。如果N与指示剂不起反应,则与单独滴定M的情况一样。 (2)如果溶液的酸度比较低,以致EDTA的酸效应可以忽略,αY (N)>>αY (H) ,此 时可只考虑共存离子的影响。 根据副反应系数的计算公式,得到 αYN =1+β1[N]+……+1+K NY[N] 求得αY (N) 之后,即可计算出K'MY,在滴定过程中,如果共存离子影响较大,则有: Log K'MY=log K MY-log K NY +pN=△log K +pN 可见,当αY (N)>>αY (H) 时,M的条件稳定常数只与共存离子N的浓度及其与M的 稳定常数的比值有关,与溶液的pH值无关。 在一般情况下,检测滴定终点的不确定性△pM=±0.2,要求误差≈0.1%,此时,根据K'MY及c M,可利用logc M K'MY≥6的原则来判断能否准确进行滴定。 另一种情况是αY (H)≈αY (N) ,这时,EDTA的酸效应和共存离子效应都应考虑,将 αY(H)及αY(N)相加,求得αY之后,再计算logK'MY。 5.6.2 共存离子存在时溶液酸度的控制 有共存离子存在时,可按照同样的原则来确定溶液的最高酸度、最低酸度及最佳酸度。

分析化学 配位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4.7 配位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在配位滴定中,采用不同的滴定方式,不仅可以扩大配位滴定的应用范围,而且可以提高配位滴定的选择性。 4. 7. 1直接滴定法 这种方法是用EDTA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待测金属离子。采用直接滴定法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①被测粒子浓度M c 及其与EDTA 形成的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MY K '的乘积应满足准确滴定的要求,即lgc MY K '≥6。 ②被测离子与EDTA 的配位反应速率快。 ③应有变色敏锐的指示剂,且不发生封闭现象。 ④被测离子在滴定条件下,不会发生水解和沉淀反应。 直接滴定法操作简单,一般情况下引入的误差较少,因此只要条件允许,应尽可能采用直接滴定法。表4-6列出了EDTA 直接滴定一些金属离子的条件。 表4-6 EDTA 直接滴定的一些金属离子 金属离子 pH 指示剂 其他条件 +3i B 1 XO 3HNO +3Fe 2 磺基水杨酸 50~60℃ +2Cu 2.5~10 PAN 加乙醇或加热 8 紫脲酸铵 +2n Z 、+2d C 、+ 2Pb 和稀土元素 5.5 XO 9~10 EBT +2Pb 以酒石酸为辅助配 位剂 +2Ni 9~10 紫脲酸铵 氨性缓冲溶液,50~60℃ +2Mg 10 EBT +2Ca 12~13 钙指示剂 例如水硬度的测定就是直接滴定法的应用。水的总硬度是指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由镁离子形成的硬度称为镁硬,由钙离子形成的硬度称为钙硬测定方法如下:现在pH ≈10的氨缓冲溶液中以EBT 为指示剂,用EDTA 测定,测得的是+2Ca 、+ 2Mg 的总量,另取同样 试液加入NaOH 调节pH >12,此时此时+ 2Mg 以2)(OH Mg 沉淀形式被掩蔽, 用钙指示剂,

第三章 络合滴定法习题

第三章 络合滴定法习题 一、填空题 1、在L m o l ??-3100.1铜氨溶液中,其中游离氨的浓度为L mol ??-2104.1。平衡时 ] )([243 + NH Cu = 1 -?L mol ,] )([233 + NH Cu = 1 -?L mol 。 (3 2NH Cu -+ 络合物的4 1lg ~lg ββ分别为4.30,8.0,11.0,13.3)。 2、二甲酚橙为一有机弱酸,在pH=5.0的缓冲介质中,) (XO ep pPb 为 。(XO 的3 .6=pKa ,3.8lg =-XO Pb K ) 3、某溶液含有M 和N 离子,且NY MY K K lg lg >>。MY K 'lg 先随溶液pH 增加而增 大,这是由于 。然后当pH 增加时,MY K 'lg 保持在某 一定值(N 在此条件下不水解),这是因为 。 4、在含有+ 2Zn 和+ 3Al 酸性混合溶液中,欲在pH=5~5.5的条件下,用EDTA 标 准溶液滴定其中的+ 2Zn 。加入一定量的六亚甲基四胺的作用是 ; 加入F NH 4 的作用是 。 5、在pH=5.0的- -Ac HAc 缓冲介质中,以EDTA 滴定+ 2Pb 至化学计量点时,当 溶液中 - Ac 浓度增大时,sp b pP '和 sp pPb 值的变化情况是:sp b pP ' ; sp pPb 。 6、采用EDTA 为滴定剂测定水的硬度时,因水中含有少量的+3Fe ,+ 3Al 。应加 入 作掩蔽剂;滴定时控制溶液pH= 。 7、EDTA 的酸效应曲线是指 ,当溶液的pH 越大,则 越小。 二、选择题 1、EDTA 的6 1 ~pKa pKa 分别为:0.9,1.6,2.0,2.67,6.16,10.26。今在pH=13时,以 EDTA 滴定同浓度的Ca 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滴定至50%时,pCa=pY ; B 、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pCa=pY ; C 、滴定至150%时,pCa=pY ;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当金属离子M 和N 共存时,欲以EDTA 滴定其中的M ,若N M c c 10=,TE=0.1%, 2 .0=?pM 。则要求K lg ?的大小是多少?( )

分析化学滴定方法

概述 一、络合滴定中的滴定剂: 络合滴定法:以络合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称为络合滴定法。络合剂:在络合反应中,提供配位原子的物质称为配位体,即络合剂。无机络合剂:⑴无机络合剂的分子或离子大都是只含有一个配位原子的单齿配位体,它们与金属离子的络合反应是逐级进行的; ⑵络合物的稳定性多数不高,因而各级络合反应都进行得不够完全; ⑶由于各级形成常数彼此相差不大,容易得到络合比不同的一系列络合物,产物没有固定的组成,从而难以确定反应的计量关系和滴定终点。 2、有机络合剂: ⑴有机络合剂分子中常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配位原子,称之为多齿配位体。 ⑵与金属离子络合时可以形成具有环状结构的螯合物,在一定的条件下络合比是固定的。 ⑶生成的螯合物稳定,络合反应的完全程度高,能得到明显的滴定终点。 三氨羧络合剂:它是一类含有氨基二乙酸—N(CH2COOH)2基团的 有机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氨氮和羧氧两种配位能力很强的配位原子。 能够用于络合滴定的反应,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形成的络合物要相当稳定,K形≥108,否则不易得到明显的滴定终点。 二、在一定反应条件下,络合数必须固定(即只形成一种配位数的络合物)。 三、反应速度要快。 四、要有适当的方法确定滴定的计量点。 二、EDTA及其二钠盐的性质: 乙二胺四乙酸是含有羧基和氨基的螯合剂,能与许多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螯合物。在化学分析中,它除了用于络合滴定以外,在各种分离、测定方法中,还广泛地用作掩蔽剂。 乙二胺四乙酸简称EDTA或EDTA酸,常用H4Y表示。白色晶体,无毒,不吸潮。在水中难溶。在22℃时,每100毫升水中能溶解0.02克,难溶于醚和一般有机溶剂,易溶于氨水和NaOH溶液中,生成相应的盐溶液。 一、EDTA的结构:在水溶液中,其以双偶极离子存在。 当H4Y溶解于酸度很高的溶液中,它的两个羧基可再接受H+而形成H6Y,这样EDTA就相当于六元酸,有六级离解平衡。 Ka1 Ka2 Ka3 Ka4 Ka5 Ka6 10-0.90 10-1.60 10-2.00 10-2.67 10-6.16 10-10.26 由于EDTA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小,通常将其制成二钠盐,一般也称EDTA或EDTA二钠盐,常以Na2H2Y·2H2O形式表示。 二、性质: 溶解度小难溶于酸和有机溶剂,易溶于碱。所以常用EDTA的二钠盐。(Na2H2Y·2H2O)以双极分子存在。在强酸溶液中,结合两个H而形成六元酸H6Y,存在七种型体,H6Y、H5Y、H4Y、H3Y、H2Y、HY和Y,六个解离常数分布分数的计算与多元酸的分布分数相同。 滴定时必须控制酸度。Y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最为稳定。三、二钠盐: 结构:HOOC-CH2 CH2-COONa

《水分析化学1》理论课讲稿

《水分析化学-1》理论课讲稿

第一次课(2h) 一、自我介绍 二、课程介绍 1、提问: (1)纯净水、自来水、地下水、矿泉水、河湖水、海水、城市污水等本质的区别是什么?科学的鉴别方法是什么? (2)环境水体质量如何表征?水中有哪些污染物?含量是多少?对环境、生物有没有危害?(3)城市给水、污水处理工艺的确定依据是什么?处理效果的如何评定? 春秋时的管子称:“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管子·水地篇》) 2、课程定位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是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定十门骨干课程之一。 ?教学时数56学时,其中课堂教学40学时,实验教学16学时。 ?先修课程:普通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 3、水分析化学课程的学习目标:“6、2、1“ ?掌握6个基本点: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方法、操作、技能 ?注重2个培养:注重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分析化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数据是决策依据和技术参考 ?树立1个“量”概念:强化并树立准确“量”的观念——避免工作失误 4、本课程与传统分析化学的关系 建立在传统分析化学基础之上,以水质指标体系为讲授脉络,突出水质指标的工程应用地位,由水质分析技术引出相关的分析化学理论内容。 5、授课内容及安排

?*第1章绪论(6h) ?*第2章酸碱滴定法(4h) ?*第3章络合滴定法(4h) ?阶段复习与习题课(2h) ?第4章沉淀滴定法(2h) ?*第5章氧化还原滴定法(6h) ?容量分析法总结与讨论(2h) ?*第6章吸收光谱法(4h) ?第7章电化学分析(2h) ?*第8章色谱法与原子吸收光谱法(6h) ?总复习(2h) 注:带星号章节为重点内容。 6、实验内容及安排 ?实验一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2h) ?实验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2h) ?实验三水中碱度的测定(酸碱滴定法)(2h) ?实验四水中硬度的测定(络合滴定法)(2h) ?实验五水中Cl-的测定(沉淀滴定法) (2h) ?实验六水中溶解氧的测定(或BOD5)(2h) ?实验七水中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2h) ?实验八分光光度法测水中的铁(2h) 7、教学方式

水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20 分) 1、在滴定分析法测定中出现的下列情况,哪种导致系统误差( D ) A 试样未经充分混匀; B 滴定管的读数读错; C 滴定时有液滴溅出; D 砝码未经校正; 2、滴定分析相对误差一般要求为%,滴定时耗用标准溶液体积应控制在:( C ) A 10ml 以下; B 10ml; C 10~40ml; D 50ml; 3、由计算器算得×/×的结果为 ,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应将结果修约为:( C ) A ; B ; C ; D 4、对______A____某试样进行三次平行测定,得CaO 平均含量为%,而真实含量为%,则%%=%为:( ) A 绝对误差; B 相对偏差; C 相对误差; D 绝对偏差; 5、用25ml 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 C ) A 25ml; B ; C ; D 。 6、欲配制2mol/LHCl溶液,应在10ml 6 mol/L HCl溶液中加水:( ) A 100ml; B 50ml; C 30ml; D 20ml;D 7、可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B ) A KMnO4; B K2Cr2O7; C Na2S2O3·5H2O; D NaOH。 8、间接碘量法测定水中Cu2+含量,介质的pH 值应控制在:( B ) A 强酸性; B 弱酸性; C 弱碱性; D 强碱性。 9、在滴定反应K2Cr2O7+FeSO4+H2SO4→Fe2(SO4)3+Cr2(SO4)3+K2SO4+H2O 达到等当点时,下列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 溶液中Fe2(SO4)3与Cr2(SO4)3的浓度(单位:mol/L)相等; B 溶液中Fe2(SO4)3与Cr2(SO4)3的浓度(单位:mol/L)之比为3:1; C 溶液中不存在Fe2+和Cr2O72-; D 溶液中两个电对“Fe3+/Fe2+”和“Cr2O72-/Cr3+”的电位不相等 10、共轭酸碱对的Ka 和Kb的关系是:( C ) A ka=Kb; B Ka·Kb=1; C Ka/Kb=Kw; D Ka·Kb=Kw。 11、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等当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A )

水分析化学复习题1

有机污染物综合指标有: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COD)、生物化学需氧量(BOD5)、总有机碳(TOC)、总需氧量(TOD)和氯仿萃取物(CCE) 《水分析化学》分章节复习 第一、第二章 1.PH=7.00,表示其有效数字为位。2 像pM、 pH、lgK等对数值时,有效数字位数仅取决于 小数部分(即尾数)的位数。 1.P H=7.0,表示其有效数字为位。1 2.数字0.0530表示其有效数字为位。3(P) 3.(24.00-8.00) ×0.1000= 。 1.600加减法中,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那个数字相同; 4.(14.00-5.00) ×0.1000= 。 0.900 乘除法中,有效数字最少的那个数字相同。 5.某水样含锌1.0mg/l,相当于含锌。1.0ppm。 6.在电子分析天平上称取样品能精确至。0.0001克。(T、P) 7.欲配制0.1000mol.L-1Na2CO3溶液150.0ml,应准确称取Na2CO3的质量为克。1.590(T) 8.供分析用的水样,应该能够充分地代表该水的。全面性。 9.水样保存时常采用、和的方法,抑制化学反应和生化作用。 加入保存试剂、调节PH值冷藏或冷冻(T) 10.误差根据来源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T) 11.随机误差的大小、正负无法测量,也不能加以校正。随机误差的大小、正负无法测量,也无法校正,过随机误差又叫不可测误差。 12.误差可用误差和误差表示。绝对相对 2.对某项测定来说,它的系统误差大小是不可测量的。(×)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重复性,为可测误差。 13.在化学定量分析中,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微量分析。(×) 14.准确度反映测定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精密度反映测定结果互相接近的程度。 真实值接近互相接近的程度 15.准确度由和决定,所以要获得很高的,则必须有很高的。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准确度精密度 16.校准、做试验,做试验,对分析结果加以能减少系统误差。 仪器空白对照校正 17.同一水样,多做几次取平均值,可减少,一般要求平行测定次。随机误差(平行样减少随机误差) 2-4(P)

分析化学第六版第6章络合滴定法及答案

第六章络合滴定法 一、判断题(对的打V,错的打X) 1、E 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都是1:1型的() 2、络合滴定中酸度越小,对滴定越有利,因此滴定时,pH值越大越好() 3、络合滴定法可以测定许多金属离子,对于SO42-等阴离子则不能测定() 4、EDTA能与多数金属离子络合,所以选择性较差。() 5、E DTA滴定法测定自来水中Ca2+、Mg2+时,用EBT为指示剂,若不加pH=10的缓冲溶液,终点时不会变色。() 6、络合滴定要求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Mln的稳定常数越大越好() 7、若控制酸度使?C M K M Y >6 IgCNK N Y< 1,就可准确滴定M而N不干扰() 二、选择题 1.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其螯合比一般为() A. 1: 1 B. 1: 2 C. 1: 4 D. 1: 6 2. EDTA与金属离子络合时,一分子的EDTA可提供的络合原子个数为() A. 2 B . 4 C. 6 D . 8 3?在非缓冲溶液中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时,溶液的pH值将() A.升高 B .降低C.不变 D .与金属离子价态有关 4. 下列叙述a(H)正确的是() A. a(H)随酸度减小而增大 B. a(H)随pH值增大而减小 C . a(H)随酸度增大而减小 D . a(H)与pH变化无关 5 .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溶液滴定Mg2+,可选择的缓冲溶液为() A . KHC8H4O4?HCI B . KH 2PO4?K2HPO4 6 .用EDTA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终点时所呈现的颜色是() C . NH4CI?NH3 H2O D . NaAc ?HAc A .游离指示剂In的颜色 C . MIn的颜色 7 .Fe3+、Al3+对铬黑T 有() A .僵化作用 B .氧化作用B . MY的颜色 D . a与b的混合颜色 C .沉淀作用 D .封闭作用

《水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水分析化学平时作业整理 第一章 1.简述水分析化学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性质:水分析化学是研究水及其杂质、污染物的组成、性质、含量和它们的分析方法的一门学科。 任务:通过水分析化学学习,掌握水分析化学的四大滴定方法(酸碱滴定法、络和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和主要仪器分析法(如吸收光谱法、色谱法和原子光谱法等)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掌握水质分析的基本操作,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介绍水质指标分几类,具体包括哪些指标? (1) 物理指标 1) 水温 2) 臭味和臭阈值 3) 颜色和色度 4)浊度 5)残渣 6)电导率 7)紫外吸光度值 8)氧化还原电位 (2)微生物指标 1) 细菌总数 2) 总大肠菌群 3) 游离性余氯 4) 二氧化氯 (3) 化学指标 1) pH 值 2) 酸度和碱度 3) 硬度 4) 总含盐量 5) 有机污染物综合指 标 6) 放射性指标 第二章 1.简述水样分析前保存的要点是什么? 水样保存希望做到:减慢化学反应速度,防止组分的分解和沉淀产生;减慢化合物或络合物的水解和氧化还原作用;减少组分的挥发溶解和物理吸附;减慢生物化学作用。 水样的保存方法主要有加入保存试剂,抑制氧化还原反应和生化作用;控制pH 值和冷藏冷冻等方法,降低化学反应速度和细菌活性。 2.测定某废水中的COD ,十次测定结果分别为50.0,49.2,51.2,48.9,50.5,49.7,51.2,48.8,49.7和49.5 mgO 2/L ,问测量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以CV 表示)各多少? 解:X = n 1 ∑=n i x 1 i =49.87 d i =X i -X d = n 1 i ∑=n i d = 10 37 .017.007.133.117.063.097.033.167.013.0+++++++++=0.684 d (%)= X d ×100=87 .49684.0×100=1.37% Sr= 1 n 1 2-∑=n d i i =9 37.017.007.133.117.063.097.033.167.013.02 222222222+++++++++

分析化学-中国海洋大学

003 化学化工学院 初试考试大纲: 619分析化学 一、考试性质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其中,分析化学是化学专业、分析专业与海洋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属我校命题的考试。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录取者具有较扎实的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 考试对象为报考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分析化学可分为定量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两部分。要求考生了解分析化学在科研及生产实际中的重要意义;能系统理解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提高定量处理水溶液中离子平衡关系的能力,准确树立“量”的概念;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构造和分析应用;能够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仪器分析方法。正确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操作,并初步具有解决某些实际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 三、适用专业 分析化学、海洋化学、海洋化学工程与技术 四、考试内容 《分析化学》部分:(50%) 第一章概论 1.分析化学的任务、作用和分析方法的分类;分析化学发展简史和现代分析化学学科发展趋势及特点; 2.定量分析的基本概念、定量分析过程,分析化学中的误差概念; 3.有效数字的概念及运算规则,滴定分析常用的几种滴定方式; 4.掌握滴定分析的基本计算,浓度换算。

第二章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1.定量分析的基本过程及各步操作的主要目标; 2.试样采集、制备、分解及预处理的基本操作。 第三章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 1.总体和样本的统计学计算; 2.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的特点及区间概率的概念; 3.t分布曲线,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显著性检验:t检验和F检验;异常值的取舍方法; 4.系统误差的传递计算和随机误差的传递计算; 5.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及线性相关性的评价; 6.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第五章酸碱平衡及酸碱滴定法 1.活度的概念及计算,酸碱质子理论; 2.酸碱的离解平衡,酸碱水溶液酸度、质子平衡方程; 3.酸碱平衡体系中各型体的分布分数的计算和用质子理论即PBE方程式处理酸碱平衡的基本方法; 4.酸碱平衡中溶液酸碱度的计算方法,包括强酸(碱)溶液、一元和多元弱酸(碱);酸混合溶液;两性物质溶液;酸碱缓冲溶液的pH计算; 5.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缓冲容量的计算;几种常用的缓冲溶液的配制和应用; 6.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及选择原则;常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终点变化情况; 7.酸碱滴定过程中氢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化学计量点、滴定突跃、滴定终点的含义、指示剂的选择。酸碱直接准确滴定、多元酸分步滴定的判别式。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8.酸碱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及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第六章络合滴定法 1.分析化学中的络合物:简单络合物与螯合物;EDTA及其络合物;络合物溶液中的离解平衡。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络合物的逐级平衡常数和积累稳定常数;溶液中各级络合物的分布;平均配位数; 2.络合平衡中的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的计算; 3.络合滴定基本原理:滴定曲线讨论;化学计量点pM计算;影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终点误差;准确滴定与分步滴定判别式;金属离子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及选择原则;常用的指示剂;指示剂的封闭与僵化; 4.络合滴定中的酸度控制:单一离子滴定的适宜酸度范围;分别滴定的酸度控制; 5.提高络合滴定的选择性的方法;选择滴定的可能性;酸度控制;掩蔽与解蔽;络合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 6.掌握络合滴定的方式及其应用和结果的计算。

水分析化学

分析学水化 主讲人:王玉兰

第一章绪论 z知识点 水分析化学的地位及作用 水分析化学分析方法的分类 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取水样保存预处理 取水样、保存、预处理 分析方法的评价体系 标准溶液

[2][2] 水分析化学分析方法的分类z 水中污染物包括 无机金属离子22重金属离子 ?无机:金属离子Ca 2+、Mg 2+ + 重金属离子:Pb 2+、Fe 3+、Mn 2+、Cd 2+、Hg 2+等 ?有机:酚、农药、洗涤剂等 以上污染物都需要水分析方法去定量 z 分析方法包括 用途:残 ?重量分析——称重的办法用途残渣分析 ?化学分析——借助化学反应?仪器分析

化学分析 z酸碱滴定——质子传递(最基础的滴定分析) 络合反应M Y MY z络合滴定——络合反应M+Y → MY ?用途:测定Ca2+、Mg2+、Fe3+、Al3+ 检验碱度、酸度?另外,络合反应可用于掩蔽技术,消除非测定离子的 用途:测定水中Cl-干扰 z沉淀分析—沉淀反应Ag++Cl-→AgCl z氧化还原滴定—氧化还原反应(特点:电子转移)?用途:测COD等有机污染指标 用途测等有机污染指标 ?氧化还原反应也用于废水的化学处理,(如脱CN-,CN- +ClO 2→N 2 )

仪器分析 用途:分析有机分子无机离子z吸收光谱法用途:分析有机分子、无机离子z色谱法 ?气相色谱用途:如氯仿测定 用途如多环芳烃测定 ?液相色谱用途:如多环芳烃测定 ?离子色谱用途:如阴离子测定 z原子吸收法用途:金属元素测定 用途H值的测定 z电化学分析法用途:pH值的测定

[3]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z水质指标 ?物理指标:不涉及化学反应,参数测定后水 样不发生变化 ?化学指标 ?微生物学指标 水质标准按不同用水目的制定的污染物的量z水质标准:按不同用水目的制定的污染物的量阈值。除余氯为下界,其他指标均为上界限值, 不可超越

水分析化学复习题,老师给的

习题 1.用0.1mol/L滴定0.1mol·L-1NaOH时的pH突跃范围是9.7~4.3,用0.01mol·L-1HCl滴定 0.01mol·L-1NaOH时的pH突跃范围是( ) A 9.7~4.3; B 8.7~4.3; C 9.7~5.3; D 8.7~5.3。 2.今有某溶液,酚酞在里面是无色的,甲基橙在里面是黄色的,它可能含有哪些碱度()A, OH- B,CO32- C,HCO3- D ,OH-+ CO32- E、CO32-+ HCO3- 3.某碱性样品用0.1000mol/L的HCl溶液滴至酚酞终点,用去20.00ml,加入甲基橙又用 0.1000mol/LHCl溶液滴至终点,又用去30.00ml,此样品为() A .NaCO3 B. NaCO3 +NaOH C. NaCO3 +NaHCO3 D.NaHCO3 4、某碱样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用HCl标准溶液滴定。先以酚酞为指示剂,耗去HCl溶液体积为V1,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又耗去HCl溶液体积为V2。V1与V2的关系是:() A、V1=2V2; B、2V1=V2; C、V1>V2; D、V1

配位滴定习题课_分析化学.ppt.Convertor

配位滴定法习题 1.计算pH5时,EDTA的酸效应系数及对数值,若此时EDTA各种型体总浓度为0.02mol/L,求[Y4 -] 2. 在0.10mol/L的AL3+溶液中,加入F-形成ALF63-,如反应达平衡后,溶液中的F-浓度为0.01mol/L,求游离AL3+的浓度? 3.在pH=11.0的Zn2+-氨溶液中,[NH3]= 0.10mol/L,求αM 4.计算pH=2和pH=5时,ZnY的条件稳定常数 5.计算pH=5的0.1mol/L的ALF63-溶液中,含有0.01mol/L游离F-时,AL Y-条件稳定常数 6.在NH3-NH4CL缓冲溶液中(pH=9),用EDTA滴定Zn2+,若[NH3]=0.10mol/L,并避免生成Zn(OH) 2沉淀,计算此条件下的lgK’ZnY 7.EBT为有机弱酸,其Ka1=10-6.3,Ka2=10-11.6,Mg-EBT络合物的稳定常数KMg-EBT =107.0,Mg-EDTA的稳定常数KMg-EDTA=108.64。当pH=10.0时(1)求Mg-EBT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2)用方程式表明EDTA滴定镁时,铬黑T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8.铬黑T与Mg2+的配合物的lgKMgIn为7.0,铬黑T的累计常数的对数值为lgβ1=11.6和lgβ2=17.9,试计算pH=10.0时铬黑T的pMgt值。 9.在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NH3]=0.2mol/L,以2.0×10-2mol/L的EDTA滴定2.0×10-2mol/L的Cu2+溶液,计算化学计量点时的pCu’。如被滴定的是2.0×10-2mol/L的Mg2+溶液,计算化学计量点时的pMg’。

分析化学试卷

1 选择题 1、采用EDTA 来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到达滴定终点时所呈现的颜色是----------------------------------------------------------------------------------------- -( ) (A) 指示剂-金属离子络合物的颜色 (B) 游离指示剂的颜色 (C) EDTA-金属离子络合物的颜色 (D) 上述B 与C 的颜色 2、用Fe 3+滴定Sn 2+时,下列有关滴定曲线的叙述中,其中不正确的是 --------------------------------------------------------------------------------------------------- ( ) (A) 滴定百分率为25%处的电位为Sn 4+ /Sn 2+电对的条件电位 (B) 滴定百分率为100%处的电位为计量点电位 (C) 滴定百分率为200%处的电位为Fe 3+ /Fe 2+电对的条件电位 (D) 滴定百分率为50%处的电位为Sn 4+ /Sn 2+电对的条件电位 3、以下标准溶液可以用直接法配制的是------------------------- ----- ------ ---- --- -- -( ) (A) KMnO 4 (B) NaOH (C) K 2Cr 2O 7 (D) EDTA 4、用标准NaOH 溶液滴定同浓度的HAc ,若两者的浓度均增大10倍,以下叙述滴定曲线 pH 突跃大小,正确的是 -----------------------------------------------------------------------( ) (A) 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 均增大 (B) 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 不变,后0.1%的pH 增大 (C) 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 减小,后0.1%的pH 增大 (D) 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 均减小 5、EDTA 的酸效应曲线是指----------------------------------------------------------------------( ) (A) αY(H)-pH 曲线 (B) pM-pH 曲线 (C) lgK'(MY)-pH 曲线 (D) lg αY(H)-pH 曲线 填空题 1、在 1 mol/L H 2SO 4 的介质中用0.1000 mol/L Ce 4+滴定20.00 mL 0.1000 0.1000 mol/L Fe 2+. (V III Ce IV Ce 44.1')(/)(=θφ, V III Fe III Fe 68.0' )(/)(=θφ.)化学计量点时该体系的电位为_______ V ;滴定分数为50%该体系的电位为__________V ;滴定分数为200%时,体系的电位为

水分析化学试题

《水分析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30分,每题1分) ( )1.在Fe3+、Al3+、Ca2+、Mg2+的混合液中,用EDTA测定Ca2+、Mg2+,要消除Fe3+、Al3+的干扰,在下列方法中最简便的方法是 A.控制酸度法 B.络合掩蔽法 C.沉淀分离法 D.溶剂萃取法( )2.在酸性介质中,用KMnO4溶液滴定草酸盐时,滴定速度应控制 A.象酸碱滴定那样快速进行 B.在开始是缓慢进行,以后逐渐加快 C.始终缓慢进行 D.开始时快,然后缓慢 ( )3.莫尔法测定Cl-含量时,要求介质的pH在6.5-10.0范围内,若酸度过高,则 A.Ag2CrO4沉淀不易生成 B.AgCl沉淀不完全 C.AgCl沉淀吸附Cl-增强 D.AgCl沉淀易胶溶 ( )4.氧化还原滴定的主要依据是 A. 滴定过程中氢离子浓度发生变化 B. 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发生变化 C. 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发生变化 D. 滴定过程中有络合物生成 ()5.对某试样进行平行三次测定,得CaO平均含量为30.6% ,而真实含水量为30.3% ,则30.6%-30.3%=0.3% 为 A. 相对误差 B. 绝对误差 C. 相对偏差 D. 绝对偏差 ()6.欲配制1000mL 0.1mol/L HCl 溶液,应取浓盐酸(密度1.18~1.19,含量36%~38%) A. 0.84ml B. 8.4ml C. 1.2ml D. 12ml ()7.一有色溶液符合比耳定律,浓度为C时,透光率为T,当浓度增大一倍时,透光率为 A. 1/2T B. 2T C. D. T2

()8.按酸碱质子理论,Na2 HPO4是 A. 中性物质 B. 酸性物质 C. 碱性物质 D. 两性物质 ()9.下列阴离子的水溶液,若浓度相同,则碱度最强的是 A. CN-(KCN-= 6.2×10 -10) B. S2- (K HS- = 7.1×10 -15 , K H2S =1.3×10 -7 ) C. F- (K HF = 3.5 ×10 -4 ) D. CH3 COO- (K HAc = 1.8 ×10-5 ) ( )10.在纯水中加入一些酸,则溶液中 A. [H+][OH-] 的乘积增大 B. [H+][OH-] 的乘积减小 C. [H+ ][OH- ] 的乘积不变 D. [OH-] 浓度增加 ( )11.在吸光光度法中,透过光强度和入射光强度之比,称为 A. 吸光度 B. 透光率 C. 吸收波长 D. 吸光系数 ( )12.用SO42-沉淀Ba2+时,加入过量的SO42-可使Ba2+沉淀更加完全,这是利用 A. 络合效应 B. 同离子效应 C. 盐效应 D. 酸效应 ( )13.络合滴定中,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是 A. 金属指示剂络合物易溶于水; B. 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显色络合物稳定性大于EDTA与金属离子 形成的络合物稳定性; C. 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不可逆; D. 金属指示剂本身颜色与显色络合物颜色相同 ( )14.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与_____有关 A. 温度 B. 催化剂 C. 电极电位 D. 指示剂 ()15.浓度为0.1mol/L HAc(pKa=4.74)溶液的pH是 A 4.87 B 3.87 C 2.87 D 1.87 ()16.摩尔法的指示剂是: A. K2Cr2O7 B. K2CrO4 C. Fe3+ D. SCN-

《水分析化学》课程__教学大纲

《水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水分析化学课程负责人:黄忠 二、学时与学分:理论教学56 学分3.5 必修课 三、适用专业: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计给排水专业 四、课程教材:《水分析化学》, 黄君礼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12 参考教材:《分析化学》, 薛华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8 五、开课单位:土木学院 六、课程的目的、性质和任务 水分析化学是研究水及其杂质、污染物的组成、性质、含量和它们的分析方法的一门学科。水分析化学是给水排水专业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必修课。主要培养学生的水质工程分析技能,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续论 2学时 ⒈教学内容 1.1 水分析化学的地位及作用 1.2水分析化学的分类 1.3 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 1.4 国内外水质指标体系 ⒉教学目的及要求 (1)理解水质分析的“眼睛”和“哨兵”作用,了解水质分析的一般过程; (2)掌握水质指标体系组成及常用的水质指标的分类及应用; (3)掌握常规有机物综合指标的概念和内涵; (4)熟悉色度、浊度、悬浮物的测定方法。 ⒊教学重点 (1)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主要方法; (2)水质的物理、化学、生物指标。 ⒋教学难点 残渣的分类 第二章水质分析测量的质量保证 6学时 ⒈教学内容 2.1 水样的采集 2.2 水分析结果的误差及表示方法 2.3 纯水和特殊要求的水 2.4 分析测量的质量评价方法 2.5 数据处理 2.6 标准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 2.7 本章小结与习题讲解 ⒉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水样的取样原则、保存方法及预处理要求及水样预处理方法;

分析化学第六版第6章络合滴定法及答案.doc

第六章络合滴定法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都是1:1 型的( ) 2、络合滴定中酸度越小 , 对滴定越有利,因此滴定时,pH 值越大越好( ) 3、络合滴定法可以测定许多金属离子,对于SO42-等阴离子则不能测定( ) 4、EDTA 能与多数金属离子络合 ,所以选择性较差。() 2+2+ 5、EDTA 滴定法测定自来水中 Ca 、Mg 时 ,用EBT为指示剂,若不加pH=10的缓冲溶液,终点时不会变色。() 6、络合滴定要求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MIn 的稳定常数越大越好 ( ) 、若控制酸度使 lg C M K′MY≥, C K′NY≤ 1, 就可准确滴定 M 而不干扰 ( ) 7 6 lg N N 二、选择题 1.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其螯合比一般为() A.1:1B.1:2C.1:4D.1:6 2.EDTA与金属离子络合时,一分子的EDTA可提供的络合原子个数为() A.2 B .4 C .6 D.8 3.在非缓冲溶液中用 EDTA滴定金属离子时,溶液的pH值将() A.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与金属离子价态有关 4.下列叙述αY(H)正确的是() A.αY(H)随酸度减小而增大 B .α Y( H)随pH值增大而减小 C.αY(H)随酸度增大而减小 D .α Y( H)与pH变化无关 2+ ) 5.以铬黑 T 为指示剂,用 EDTA溶液滴定 Mg ,可选择的缓冲溶液为( A.KHC8H4O4~HCl B . KH2PO4~K2HPO4 C.NH4Cl ~ NH3·H2O D .NaAc~HAc 6.用 EDTA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终点时所呈现的颜色是() A.游离指示剂 In 的颜色 B . MY的颜色 C.MIn 的颜色 D .a 与 b 的混合颜色 7.Fe3+、 Al 3+对铬黑 T 有() A.僵化作用 B .氧化作用 C .沉淀作用 D .封闭作用 8.在络合滴定中,用返滴定法测Al 3+时,以某金属离子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最

水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在滴定分析法测定中出现的下列情况,哪种导致系统误差?( D ) A 试样未经充分混匀; B 滴定管的读数读错; C 滴定时有液滴溅出; D 砝码未经校正; 2、滴定分析相对误差一般要求为0.1%,滴定时耗用标准溶液体积应控制在:( C ) A 10ml 以下; B 10ml; C 10~40ml; D 50ml; 3、由计算器算得(2.236×1.1124)/(1.036×0.2000)的结果为 12.004471,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应将结果修约为:( C ) A 12.0045; B 12.0; C 12.00; D 12.004 4、对______A____某试样进行三次平行测定,得CaO 平均含量为30.6%,而真实含量为30.3%,则30.6%-30.3%=0.3%为:( ) A 绝对误差; B 相对偏差; C 相对误差; D 绝对偏差; 5、用25ml 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 C ) A 25ml; B 25.0ml; C 25.00ml; D 25.000ml。 6、欲配制2mol/LHCl溶液,应在10ml 6 mol/L HCl溶液中加水:( ) A 100ml; B 50ml; C 30ml; D 20ml;D 7、可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B ) A KMnO4; B K2Cr2O7; C Na2S2O3·5H2O; D NaOH。 8、间接碘量法测定水中Cu2+含量,介质的pH 值应控制在:( B ) A 强酸性; B 弱酸性; C 弱碱性; D 强碱性。 9、在滴定反应K2Cr2O7+FeSO4+H2SO4→Fe2(SO4)3+Cr2(SO4)3+K2SO4+H2O 达到等当点时,下列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 溶液中Fe2(SO4)3与Cr2(SO4)3的浓度(单位:mol/L)相等; B 溶液中Fe2(SO4)3与Cr2(SO4)3的浓度(单位:mol/L)之比为3:1; C 溶液中不存在Fe2+和Cr2O72-; D 溶液中两个电对“Fe3+/Fe2+”和“Cr2O72-/Cr3+”的电位不相等 10、共轭酸碱对的Ka 和Kb的关系是:( C ) A ka=Kb; B Ka·Kb=1; C Ka/Kb=Kw; D Ka·Kb=Kw。 11、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等当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