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的组织结构
(二)肾的组织结构

(二)肾的组织结构肾实质由许多迂曲的泌尿小管(uriniferoUs tubule)构成,其间有血管和少量结缔组织。
泌尿小管包括肾单位和集合小管两部分。
肾单位起始部为膨大的小球,称肾小体,与肾小体相连的一条长而弯曲(30—40mm)的管道称肾小管。
根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肾小管又依次分为近端小管、细段和远端小管,末端与集合小管相连。
沁尿小管各段在肾实质内分布是有规律的。
肾小体位于皮质迷路和肾柱内。
近端小管在皮质迷路内蟠曲于肾小体附近,成为近端小管曲部(近曲小管)随后离开皮质迷路入髓放线直行而下进入髓质,为近端小管直部。
在髓质内,近端小管直部管径骤然变细,称细段。
细段返折上行,管径又变粗,为远端小管直部。
由近端小管直部、细段和远端小管直部三者共同组成“U”形袢状结构,称为肾单位袢或髓袢(nephron loop,medullary loop)。
远端小管直部在髓质或髓放线内上行,重返皮质迷路,在肾小体附近又蟠曲而行,称远端小管曲部(远曲小管)。
远端小管末端接集合小管。
集合小管的起始部为弓形集合小管,在皮质迷路内呈弓形弯入髓放线,其后沿髓放线直行向下达髓质,为直集合小管,沿途又汇集其他集合小管,最后汇成乳头管开口于肾乳头(图7—7)。
根据肾小体的所在部位及肾小管髓袢的长短不同,肾单位分为两种:①皮质肾单位,位于皮质浅层,肾小体较小,髓袢短细段短或缺少,只伸至髓质的外1/4区;②髓旁肾单位,肾小体较大,位于皮质深层,近髓质区,髓袢长,细段长,伸至髓质乳头区。
在人肾,髓旁肾单位约占14%。
两类肾单位虽有上述差异,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1.肾单位(nephron)每个肾约有100—200万个肾单位。
每个肾单位由一个肾小体及其连接的肾小管构成。
1)肾小体(renal corpuscle)又称肾小球位于皮质和肾柱内。
肾小体由血管球和肾小囊组成。
横断面呈圆形,直径约200μm。
肾小体的一侧是形成血管球的血管出入处,称血管极;另一侧是肾小囊与肾小管连接处,称尿极(图7—8)。
9.1.1 肾脏的组织结构

血管球毛细血管壁为滤过膜 (filtering membrane):
内皮细胞 基底膜 脏层上皮细胞
肾小球血管系膜:
将毛细血管袢联系在一起 系膜细胞:收缩、吞噬、增殖、
合成系膜基质和胶原、 分泌生物活性物质 系膜基质
泌尿系统疾病
肾脏的组织学结构:
肾 小 球 肾 单 位
血管球:4-5初级分枝 网状毛细血管袢
肾小囊 脏层:足细胞
肾小管
壁层上皮细胞
正常肾图小11-1 球正常肾小P球APASSM M染色染色
肾小球毛细血管:
◆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带负电荷唾液酸糖蛋白
◆肾小球基底膜(GBM):
内疏松层
成分: Ⅳ型胶原、LN、
致密层
硫酸肝素、FN、
外疏松层
内动蛋白等。
◆脏层上皮细胞(足细胞)(Visceral epithelial cell): 胞体: 伸出足突 细胞表面:覆盖带负电荷唾液酸糖蛋白 滤过隙: 足突间20--30nm 滤过隙膜:滤过隙近基膜侧足突间 拉链状膜状电子致密结构链接 nephrin分子、podocin、CD2AP构成
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肾脏是人体内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位于腰部,左右各一,是人体的排泄器官,主要功能是排泄代谢产物和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是人们了解肾脏的重要基础。
一、肾脏的基本结构肾脏由肾实质和肾盂组成。
肾实质是肾脏的主要组织,由肾小球、肾小管、集合管和肾间质组成。
肾小球是肾脏的过滤器,由肾小球囊和肾小球滤过膜组成。
肾小管是肾脏的排泄管道,由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组成。
肾间质是肾脏的支持组织,由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等构成。
肾盂是肾脏的集合管道,将肾小管排泄出来的尿液收集起来,经过输尿管排出体外。
二、肾脏的基本功能1.排泄代谢产物肾脏是人体内代谢产物的主要排泄器官,包括尿素、肌酐、尿酸等。
这些代谢产物在肾小球滤过后,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最终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2.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肾脏通过调节尿液的排泄量和成分,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当体内水分过多时,肾脏会增加尿液的排泄量,以减少体内水分;当体内水分不足时,肾脏会减少尿液的排泄量,以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同样,肾脏还可以调节体内钠、钾、氢离子等电解质的浓度,以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3.调节血压肾脏通过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调节血容量和血管阻力,从而影响血压的调节。
当血容量不足时,肾脏会分泌肾素,促进血管紧张素的合成,进而促进醛固酮的分泌,增加体内水钠的重吸收,从而提高血容量和血压;当血容量过多时,肾脏会减少肾素的分泌,降低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的合成,增加尿液的排泄量,从而降低血容量和血压。
4.合成激素肾脏还可以合成一些激素,如促红细胞生成素和维生素D3等。
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促进骨髓中红细胞的生成,维生素D3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从而维持体内的钙平衡。
肾脏是人体内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对于人们了解肾脏的重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们应该注意保护肾脏,避免肾脏疾病的发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肾脏疾病。
肾脏的结构与功能

肾脏的结构与功能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具有过滤血液、排泄废物、调节体液平衡等重要功能。
本文将从肾脏的结构以及其功能两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一、肾脏的结构肾脏位于腰部后腹膜腔内,左右对称地分布于脊柱两侧,形状呈豆状。
一般而言,成年人的肾脏长度约为11-12厘米,宽度约为5-6厘米,厚度约为3-4厘米。
肾脏的外部结构可分为皮质与髓质两部分,而内部则有集合管、小管等组织结构。
皮质位于肾脏的外侧,呈红褐色。
皮质中存在许多肾单位,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球和肾小管,在血液过滤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髓质则位于皮质的内部,呈现放射状排列的纹理,髓质中含有集合管和小管。
肾脏的功能肾脏是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其功能主要包括:1. 血液过滤:肾脏通过肾小球对血液进行过滤,将其中的废物、余氮和过剩的水分排出体外,同时保留需要的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和某些离子。
2. 尿液排泄:在血液过滤的过程中,有害废物和多余水分形成尿液,通过肾小管进入集合管,最终由输尿管排出体外。
3. 维持体液平衡:肾脏调节体液中水分和溶质的含量,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当体内水分过多时,肾脏会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的水分;而当体内水分不足时,肾脏则减少尿液排出,保留更多水分。
4. 调节血压:肾脏通过调节尿液中水分和盐类含量,控制血液中容量和血液压力的平衡,从而影响血压的稳定。
5. 激活维生素D:肾脏中的细胞能够转化维生素D成为活性的形式,维生素D在体内有促进钙吸收和骨骼形成的重要作用。
总结:肾脏作为人体内部的重要器官,其结构和功能相辅相成。
肾脏的结构包括皮质和髓质,而功能则涉及血液过滤、尿液排泄、体液平衡调节、血压调节以及维生素D激活等。
了解肾脏的结构与功能对于人们更好地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肾脏解剖结构图PPT课件

肾蒂内结构的排列关系
• 自前向后 肾静脉 肾动脉 肾盂
• 自上而下 肾动脉 肾静脉 肾盂
二、肾的位置与毗邻
• 位于脊柱两 侧,腹膜后
间隙内。 • 左高右低。
上端 左肾 平T11下缘 右肾 平T12上缘
下端 平L2下缘 平L3上缘
第12肋斜过 左肾后面中部 右肾后面上部
肾区:在腰背 部,肾门(平 L1)的体表投 影点在竖脊肌 外缘与第12肋 的夹角处,称 肾区。
外 侧 缘
下端
前面观
内 侧 缘
后面观
概念
肾门(renal hilum):肾的内侧缘中部的 凹陷称肾门,为肾的血管、神经、淋 巴管及肾盂出入之门户。
肾蒂(renal pedicle):出入肾门的结构被 结缔组织包绕称肾蒂。
肾窦(renal sinus):由肾门深入肾实质 的凹陷称肾窦,内含肾动脉分支、肾 静脉属支、肾小盏、肾大盏、肾盂
观察肾的结构范文

观察肾的结构范文肾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位于腹腔内,起着过滤血液、排除废物、调节体液平衡等重要功能。
本文将对肾的结构进行观察和描述。
一、肾的位置与外观肾位于腹腔后壁,腰椎的第一和第三节之间,距肋骨下缘约2.5cm。
两个肾脏位于脊柱两侧,呈豆形,左肾略大于右肾。
肾的外表被包裹着一层纤维膜,称为肾囊膜。
二、肾的分层结构1.肾脏外膜:肾脏外膜又称为透明静脉丛膜,是一层光滑的结缔组织膜,包裹在肾脏的外表。
2.肾皮质:肾脏外膜下方是肾皮质,呈红棕色,由许多位于皮质部分的肾实质组成。
肾皮质富含血管和肾单位。
3.肾髓质:肾皮质下方是肾髓质,它分为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
-肾小体:肾小体是肾脏的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囊和肾小管组成。
肾小体囊是由一个扭曲的小动脉(肾小球)和围绕小动脉的肾小管组成。
肾小体的形状如同一个结构完整的球体。
- 肾小管:肾小管起源于肾小体囊,分为近曲小管、髓袢(Henle弯曲的一部分)、近曲小管。
近曲小管离开肾小体并延伸进入髓质,髓袢负责浓缩尿液,远曲小管与其他肾单位相连。
三、肾的血供肾脏是全身最丰富的血供器官之一,它的动脉血由体腔大动脉供应。
左肾的供应动脉是腹主动脉的一个分支,称为肾动脉,右肾的供应动脉是肝动脉的一个分支,称为肾动脉。
肾动脉进入肾脏后分为越来越小的动脉,最后进入肾小球,在肾小体内供应血液。
四、肾的尿道系统1.肾盂:肾盂是肾脏的内部腔隙,类似一个漏斗形的结构,位于肾脏的中央。
肾盂与肾小管相连,用于收集肾单位产生的尿液。
2.输尿管:输尿管是肾脏连接到膀胱的管道。
它起源于肾盂,穿过膜肌层和腹膜,将尿液输送到膀胱。
3.膀胱:膀胱是一个储存尿液的器官。
尿液通过输尿管流入膀胱,并在此处暂时储存。
4.尿道:尿道是连接膀胱和外界的管道,负责排泄尿液。
男性的尿道与生殖系统有共同通道,而女性的尿道较短。
综上所述,肾脏的结构由外层的肾囊膜、中间的肾皮质和肾髓质,以及内部的肾小体和肾小管等组成。
肾脏通过肾小球和肾单位的功能协调,从血液中过滤废物,将其转化为尿液并排出体外。
肾的组织结构.

•
3.球外系膜细胞 因位于肾小体血管极的三角区内,又称极垫细胞。细胞着色
较淡,胞质内有时可见分泌颗粒,功能尚不清楚。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单位和集合小管两部分。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肾小体 肾单位 泌尿 小管
血管
Hale Waihona Puke 肾小囊近端小管曲部 直部 降支 髓袢 直部 升支 曲部
肾小管
细部
远端小管
集合小管 弓形管 直管 乳头管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球旁复合体
• 亦称肾小球旁器,是指位于肾小体血管极附近一些结构的总称,由球旁细胞、 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组成。 • 1.球旁细胞 人球小动脉进入肾小囊处,其管壁的平滑肌细胞转变为上皮样细 胞,称为球旁细胞。细胞呈立方形或多边形,核为球形,着色淡。胞质弱嗜碱 性,内含有多量的PAS阳性颗粒,颗粒内含肾素。 • 2.致密斑 远端小管靠近肾小体血管极一侧的管壁上皮细胞,由立方形变为高 柱状,排列紧密,胞核深染,称为致密斑。致密斑是一种化学感受器,可感受 尿液中钠离子榷度的变化,对球旁细胞的肾素分泌起调节作用。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肾的组织结构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 肾脏由被膜和实质两部分构成。被膜是包在肾表面的结缔
组织,实质由皮质和髓质构成。髓质由很多小管组成,呈
条纹状结构,并深入到皮质称髓放线。两条髓放线之间的 皮质称皮质迷路。每个髓放线与皮质迷路之间构成肾小叶 ,小叶间有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静脉。 • 每个肾实质主要由泌尿小管和间质组成。泌尿小管包括肾
肾实质的组织结构(组织胚胎学)

02 集合管
弓形集合管 直集合管 乳头管
立方上皮→柱状上皮→高柱状上皮。细胞 分界清,胞质清亮核圆色深居中。
受醛固酮和抗利尿素的调节,重吸收 Na+,排出K+,进一步浓缩尿液。
03 球旁复合体
位于肾小体血管极处 球旁细胞(中膜平滑肌转变为
上皮样C,分泌肾素)
致密斑(远端小管近肾小体血
管极侧的上皮细胞增高变窄, 胞核密集形成椭圆形的斑)
球外系膜细胞(信息传递作用)
小结
1. 肾单位是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肾小体由血管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管分为近端小管、细段 和远端小管三部分。
2. 集合管分为弓形集合管、直集合管和乳头管三部分。 3. 球旁复合体包括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等。
肾实质的组织结构
目录
CONTENT
01 肾单位
02 集合管
03 球旁复合体
01 肾单位
概念
肾单位是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皮
质
每侧肾有100万-140万个肾单位。
根据肾小体在皮质内的分布部位,
可将肾单位分为2种,即浅表肾单位
髓
和髓旁肾单位。
质
01 肾单位
组成
肾小体
肾单位
肾小管
血管球 肾小囊 近端小管
细段 远端小管
曲部 直部
直部 曲部
01 肾单位
血管球 肾小体
肾小囊
出球微动脉(细长)
血管球是入球微动脉和出 球微动脉之间蟠曲的毛细 血管团,位于在肾小囊内。
入球微动脉(粗短)
血管球
出球微动脉
入球微动脉
01 肾单位
血管球 肾小体 肾小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髓旁肾单位
1.1 肾小体
血管球(肾小球)
由入球微动脉进入肾小体后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网 毛细血管网汇合和形成一条出球微动脉 入球微动脉比出球微动脉粗 血管球毛细血管属于有孔毛细血管
肾小囊
为肾小管起始端膨大凹陷形成的双层杯状囊 囊壁分为壁层和脏层
壁层:覆盖单层扁平上皮 脏层:为1层多突的扁平细胞,称为足细胞。电镜下可见 足细胞伸出几个大的初级突起,每个初级突起又垂直伸出 许多指状的次级突起。次级突起相互交错嵌合排列,形成 栅栏状。突起间的间隙称为裂孔,裂孔上覆盖有裂孔膜。
滤过屏障
肾小球毛细血 管的有孔内皮 细胞 基膜 裂孔膜
1.2 肾小管
近端小管
曲部(近曲小管)
管径较粗,管腔不规则 上皮细胞大,立方型或锥体形,细胞界限不清,游 离缘有刷状缘,基底部有纵纹 细胞质嗜酸性 细胞核大而圆,着色淡,位于细胞基部
直部
结构与曲部基本相似
壁层 肾小囊 肾小体 被膜 肾单位 肾小球(血管球) 近端小管 肾小管 实质:泌尿小管 曲部 脏层
肾
直部 降支 髓袢
细段 远端小管 直部
升支
曲部
弓形集合小管 集合小管
直集合小管
乳头管
1 肾单位的组织结构
根据肾单位的位置,可分为2类
皮质肾单位(浅表肾单位)
分布于皮质浅层 髓袢短 分布于皮质深部,靠近髓质处 髓袢很长 对尿的浓缩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3 球旁复合体(肾小球旁器)
指位于肾小球血管极附近的一些结构的总称,包括:
球旁细胞
位于入球微动脉进入肾小囊处,由平滑肌细胞转变而来,细胞 呈立方形或多边形,核球形,着色淡,细胞质呈弱嗜碱性 功能:可分泌肾素 为远端小管靠近肾小球血管极一侧的管壁上皮细胞,由立方形 变为高柱状,排列紧密,核深染 功能:为化学感受器,可感受尿中Na+的浓度变化,调节肾素 的分泌
近端小管的功能
重吸收:水分(>80%);营养物质(葡萄糖、氨基 酸);无机盐 分泌:马尿酸、肌酐
细段
由近端小管直部在髓质延续而来 呈U形,管径很小 管壁细胞为单层扁平上皮,细胞质很少,着色很浅, 细胞核呈椭圆形突向管腔中 主要功能是重吸收水分,使尿液浓缩
远端小管:
特点:管径较近端小管细;由单层立方上皮围 成,无刷状缘;细胞着色较浅,细胞核圆形, 位于近腔面 分段
直部 曲部
2 集合小管
弓形集合管
管壁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逐渐过渡到单层柱状,细 胞大,界限明显,核圆位于细胞中央 管壁上皮特征与弓形集合管相似
直集合小管
乳头管
管壁上皮由单层高柱状过渡为复层柱状上皮,靠近 开口处,转变为变移上皮
致密斑
球外系膜细胞
位于肾小体血管极的三角区内,又称极垫细胞。 细胞着色较淡,细胞质内有时可见分泌颗粒,功能 目前不清楚
4 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血流量大 肾小球毛细血管两端都是动脉 出球微动脉两端都是毛细血管网
肾小球 球后毛细血管网
入球微动脉口径大于出球微动脉
由髓旁肾单位发出的直血管与髓袢平行,有助于 水分重吸收和尿液浓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