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的-2
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评估价值

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评估价值摘要:目的:研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评估中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价值。
方法:择选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FBG、PBG2h、HbA1c检测,之后再进行眼底检查,将其中眼底正常的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2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比较2组FBG、PBG2h、HbA1c水平。
结果:两组FBG水平比较,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HbA1c、PBG2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FBG、PBG2h水平关键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评估糖尿病是严重威胁大众健康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其中以2型糖尿病最为多见,以前,糖尿病以老年人为主,而如今,糖尿病越来越倾向于中青年人群,作为终身性疾病之一,目前西医并无彻底的根治方法,经过规范用药、运动、饮食控制可将指标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减少疾病对指标的影响[1]。
糖尿病虽然表现为机体血糖升高,但其危害主要来自各类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眼病等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就是糖尿病眼病最常见的症状,而很多DR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可通过早期筛查来提高DR的检出率,而筛查过程中对筛查方法的选择比较高。
临床上可通过双眼免散瞳眼底照相筛查评价患者的眼底情况,但如何预防和监测DR的危害就非常重要了[2]。
本研究探讨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DR之间的关系,并对糖尿病患者DR风险进行评估,现就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进行眼底检查,将其中56例未发生DR的患者作为本研究对照组,将其中24例发生DR的患者作为本研究观察组。
糖尿病饮食治疗原则

• 正常: • 1.空腹血糖(FPG)<6.11mmol/L • 2.餐后2h血糖(2hPG)<7.77mmol/L • 确诊: • 1.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尿、多饮和不能解释的体重下降)者,任意血糖
≥11.1mmol/L • 2.空腹血糖(FPG)≥7.0mmol/L • 糖耐量异常: • 1.餐后2h血糖(2hPG)>7.77mmol/L,但<11.1mmol/L时为糖耐量损伤(IGT);
• 糖尿病饮食治疗的主要原则就 是要保持合理体重,做到全面 均衡营养,还要控制好血糖、 血脂以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 生。
• 饮食要根据病情、体重、饮食 习惯、文化程度、工作情况、 因人施教,制定饮食计划。通 过饮食调节,控制食物中糖、 脂肪、蛋白质含量。三餐内容 要求均匀,每餐均有蛋白质、 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做到菜谱 多样化。
• 膳食纤维并非多多益善,过量摄入 可能造成腹胀、消化不良
• 蔬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 和植物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
• 蔬菜可减缓餐后血糖吸收的速度 • 可适当多吃西红杮、黄瓜充饥 • 海藻类、魔芋、香菇、木耳、大蒜
有助降低胆固醇
8.水果限量
• 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少量进食水 果。比较安全的水果如黄瓜、 西红柿、桃、苹果、梨、柚子、 木瓜等,但原则是“用粮食换 水果”。水果所含的果糖比蔗 糖甜度高,但吸收却比葡萄糖 慢,升血糖的作用也很缓慢, 同时可以补充膳食纤维及维生 素。
• 应用低钠饮食联合高 果蔬
• 低脂乳制品可降低血 压
• 习惯过咸的食物者, 可在烹制肴时放少许 醋提鲜,使用酱油替 代食盐亦可
10.适当多喝水
• 喝水对糖友至关重要 • 不要怕多排尿而限制
糖尿病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性分析及用药指导

糖尿病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性分析及用药指导【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4月期间我院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安全性,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合理用药的依据,并评估用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6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
我们收集了患者的基本信息、血糖控制指标、药物不良反应记录以及用药依从性等数据,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学分析。
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分别从7.85±1.20 mmol/L和11.30±2.05 mmol/L 降至6.40±1.10 mmol/L和8.55±1.8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从8.20±1.35%降至7.00±1.15%。
药物不良反应中,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为13.33%,肝肾功能异常和胃肠道反应分别为8.33%和5.00%。
用药依从性良好,75%的患者完全依从医嘱。
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在总体满意度、日常活动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结论:研究表明,合理的用药管理和监测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优化治疗方案、强化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管理、提升用药依从性,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用药安全性;临床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的患病率持续攀升。
特别是2型糖尿病,由于其病程漫长、治疗复杂,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随着糖尿病治疗药物种类的增多,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这些药物,成为临床治疗中的一大挑战[1]。
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一直是医疗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因此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相对较高。
这些不良反应不仅可能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还可能降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一步影响治疗的长期效果。
因此,对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安全性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动态血糖图(已加说明)

一、正常健康人(1)全天平均血糖5.9mmol/L,全天血糖在4.3-7.5mmol/L之间,血糖波动幅度0.7mmol/L,血糖波动频次为0次,目标血糖(3.9-10.0 mmol/L)时间比例为100%,高血糖(>10.0 mmol/L)曲线下面积为0 d·mmol·L-1。
三餐前1h血糖分别为:5.4、4.9、6.6 mmol/L,三餐后3h 血糖分别为:6.5、6.2、5.9 mmol/L。
三餐血糖波动幅度分别为:1.1、1.3、-0.7 mmol/L。
正常健康人(2)正常健康人空腹血糖范围:3.9~6.1mmol/L,餐后血糖范围:3.9~7.8mmol/L,进食后血糖开始上升,血糖高峰出现在餐后30~60min,餐后2h血糖恢复至餐前正常水平。
国内研究[1]得出动态血糖参数正常参考值,包括全天最高血糖(7.8±1.4)mmol/L,全天最低血糖(3.9±0.7)mmol/L,全天血糖最大波动幅度(3.52±1.09)mmol/L,血糖波动系数(0.81±0.28)mmol/L,目标血糖时间比例为98%,高血糖曲线下面积为0.2 d·mmol·L-1,三餐前1h平均血糖分别为4.88±0.57、5.09±0.60、4.90±0.57 mmol/L,三餐后3h平均血糖分别为5.60±0.71、5.70±0.53、5.74±0.61 mmol/L。
[1]周健,贾伟平,喻明等.动态血糖参数正常参考值的建立及临床应用.中华内科杂志.2007;3,46(3):189-192.二、初诊2型糖尿病(1)全天平均血糖为6.5mmol/L,最高、最低血糖为11.8、4.1 mmol/L,血糖波动系数为1.8,血糖波动频次为2次,目标血糖时间比例为93%,高血糖时间比例为7%,高血糖曲线下面积为0.1 d·mmol·L-1,三餐前1h平均血糖分别为:6.7、6.2、6.3 mmol/L,三餐后3h平均血糖分别为7.8、6.9、9.2 mmol/L,三餐后血糖波动幅度分别为:1.1、0.7、2.9 mmol/L。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
观察和比较两组间糖尿病患者满意率、低血糖发生率,监测两组空腹前与餐后2h血糖水平。
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护理前组间比较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
结论: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认知情况,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糖尿病;护理;应用效果Application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diabetes nursingTian GuoshiPeople's Hospital of Mishan,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8300, Mishan, Heilongjiang Province[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diabetes nursing.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21 toApril 2022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40 cas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4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health education and clinical nursing path based on routine nursing care.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diabetes patients and the incidence of hypoglycemi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monitor the blood glucose levels before and 2 hours after meals i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diabetes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before nursing (P>0.05); There were differences after nursing (P<0.05). Conclusion: Theclinical nursing path of health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cognition of disease knowledge in diabetes nursing, and help to improve the patients' blood sugar level. The clinical effect is significant, 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applying.[Key words] Health education;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Diabetes; nursing; Application effect糖尿病在当今社会中常见疾病之一,是因为身体内血糖过高,胰岛功能障碍等引起的[1]。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苏绮萍、李佩贤、杜超华09医学检验2班,2009844228、2009844223、2009844225关键词:糖尿病诊断标准前言: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和WHO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比较,及对糖尿病的研究深入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进行了修改、补充。
正文: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
其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1. 主要诊断标准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制定的《糖尿病诊疗标准》——糖尿病领域最具权威性的临床指南之一。
该指南基本涵盖了糖尿病防治领域中的各个方面,而其2010版中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主要修改如下:1.1. 空腹血糖(FPG)测定:空腹血糖(FPG)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的血,或是至少8h未摄入热量,所检定的血糖值,为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反应胰岛β细胞功能,一般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血糖定量检查是糖尿病诊断及疗效判断的常规检测项目。
测空腹血糖最好在清晨6:00~8:00取血,采血前不用降糖药、不吃早餐、不运动。
如果空腹抽血的时间太晚,所测的血糖值很难真实反映患者的治疗效果,其结果可能偏高或偏低。
测定血糖的方法主要有:氧化还原法、缩合法、酶法等。
【参考范围】: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为3.89~6.1mmol/L。
●如大于6.1mmol/L而小于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如两次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考虑糖尿病;无高血糖症状,应在不同的时间内复检测进行确认。
孕早期空腹血糖、餐后2_h_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诊断价值

· 医学检验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2月DIABETES NEW WORLD 糖尿病新世界孕早期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诊断价值陈淑萍,丁锦根,郑珠莲三明市第二医院检验科,福建永安 366000[摘要] 目的 探讨孕早期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 )、餐后2 h 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 2 hPG )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 HbA1c )联合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三明市第二医院确诊为GDM 的75例孕妇的临床资料(GDM 组),选取同时期在本院产检健康的75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孕妇孕早期的FPG 、2 hPG 及HbA1c 检测结果,分析FPG 、2 hPG 及HbA1c 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
结果 GDM 组孕早期FPG 、2 hPG 及HbA1c 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FPG 、2 hPG 及HbA1c 联合检测的灵敏度(94.67%)、特异度(93.33%)、准确度(94.67%)均高于单一指标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
结论 孕早期FPG 、2 hPG 及HbA1c 指标对GDM 有较好的联合诊断价值。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4)02(b )-0053-03Diagnostic Value 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FPG, 2 hPG and HbA1c inGestational Diabetes during Early PregnancyCHEN Shuping, DING Jingen, ZHENG Zhulian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Sanming Second Hospital, Yong'an, Fujian Province, 366000 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 2-hour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 (2 hPG)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 (HbA1c) in early pregnancy for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75 pregnant women diagnosed with GDM in Sanming Second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2 to June 2023 were retrospectively selected (GDM group). The clinical data of 75 healthy preg⁃nant women who underwent prenatal examinations in the hospital as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sults of FPG, 2 hPG, and HbA1c detection in early pregnancy between two groups of research subjects were compared, and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of FPG, 2 hPG, and HbA1c combined detection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early pregnancy levels of FPG, 2 hPG, and HbA1c indicators in the GDM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0.05). The sensitivity (94.67%), specificity (93.33%), and accuracy (94.67%) of the combined detection of FPG, 2 hPG, and HbA1c combined detectio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single indicator detection,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0.05). Conclusion Early pregnancy FPG, 2 hPG, and HbA1c indicators have good combined diagnostic value for GDM.[Key words ] Gestational diabetes;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Fasting plasma glucose; 2-hour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是妊娠期发病率较高的一类代谢性疾病[1]。
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198例2型糖尿病确诊者(2型糖尿病组)、110例空腹血糖受损者(空腹血糖受损组)及118例健康者(正常对照组)进行FPG、2hPG及HbA1c测定,对检测结果进行计量资料统计学分析和各项诊断指标诊断糖尿病的确诊率及漏诊率分析。
结果2型糖尿病组的FPG、2hPG、HbA1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空腹血糖受损组的FPG和HbA1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PG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98例糖尿病患者中FPG确诊率为48.0%,2hPG确诊率为91.4%,HbA1c确诊率为89.9%,三者联合检测确诊率为98.5%,明显高于任一单项指标的确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FPG、2hPG及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指标,有其自身的诊断特点,联合检测能进一步提高糖尿病的检出率,在糖尿病的筛查、诊断和风险评估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value of 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2 h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 (2hPG)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 in the diagnostic of diabetes mellitus.Methods The FPG,2hPG and HbA1c of 19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11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mpaired fasting plasma glucose and 118 cases of healthy people was tested.The test outcomes and the positive rate and misdiagnosed rate of diabetes mellitus was analyzed.Results The FPG,2hPG and HbA1c in the group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group of healthy people respectively,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The FPG and HbA1c in the group of impaired fasting plasma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group of healthy people,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but the 2hPG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 diagnosis rate of the FPG in the group of 19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was 48.0%,the diagnosis rate of 2hPG was 91.4%,the diagnosis rate of HbA1c was 89.9%,and the diagnosis rate of all the three was 98.5%,which was evidently higher than any single index,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As diagnosis index of diabetes mellitus,FPG,2hPG and HbA1c all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mbined detection of the three can further enhance the prevalence of diabetes mellitus,which has major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value in screening,diagnosing and assessing toward diabetes mellitus.[Key words] Diabetes mellitus;Fasting plasma glucose;2 h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Glycosylated hemoglobin;Joint detection糖尿病是全世界流行的一种代谢性疾病[1],随着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2]及肥胖人口的增加,我国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 • FPG:是指至少8小时没有热量摄入的血 糖。一般指过夜空腹血糖。 • FPG与空腹(基础)胰岛素分泌、各种 拮抗激素的水平和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 性有关。 • 基础血糖是指食物吸收、处理完毕后的 血糖水平。
餐后2h血糖 (2h-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hPPG)
OGTT适应症
• 年龄在45岁以上,合并肥胖或超重者; • 有DM家族史者; • 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痛风、冠心病、 中风等病史者; • 有分娩过巨大儿史者; • FPG超过5.6mmol/L(合并IFG)者; • 有妊娠DM史的妇女。
OGTT的注意事项
• 试验前3天内不应过分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 入量,并禁食刺激性食物; • 试验前禁食10~16小时,试验前休息半小时; • 试验前应排除其他引起血糖升高的因素, 如内分泌疾病、应激等; • 试验前应禁用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 水杨酸制剂、口服避孕药等至少3~7天; • 试验中气温炎热时,应及时分离样本血浆 于冰箱冷藏暂时保存或直接测定(2h内)。
以OGTT2h血糖≥7.8mmol/L(≤11.1mmol/L)为IGR 诊断的标准
ROC曲线对应敏感性\特异性最理想的FPG分割点: 国内资料: 自然人群: 5.2~5.3mmol/L
高危人群: 5.6mmol/L
国内相关研究
• 国内贾伟平等从MS流行病学资料中,选取无DM病史的人群, 共5268例,以FPG与糖负荷后2hPPG ≧11.1 mmol/L对DM的诊 断率进行评价,旨在确定做OGTT的最佳FPG临界点。结果: 1. 当FPG ≧5.4 mmol/L时,预测单纯2hPPG升高型DM具有较好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2. 对FPG 5.4~6.1 mmol/L的人群实施OGTT,每21人即可检出1 例DM,而对FPG <5.4mmol/L人群进行OGTT,每135人才可检 出1例DM。 • 研究结果提示:可以将FPG5.4~ <7.0mmol/L作为适合的OGTT 筛查人群,这具有筛查面小、花费少及提高DM检出率的优点。
OG无水葡萄糖(儿童按1.75g/kg 体重,总量不超过75g),抽完空腹血后,与 250~300ml水混合+50ml水涮杯后饮用,5分钟 之内饮完,与饮糖水开始计时,0.5、1、2、3 小时分别取静脉血测血糖,必要时可延长到4~ 5小时。一般每次采血同时收集尿查尿糖;也 可同时抽血查胰岛素(INS释放试验)。整个 试验过程中,不能再进饮食、吸烟,也不能做 剧烈运动。
中国高血糖人群的临床特点(三)
• 高血糖与其他代谢异常合并存在: 约50%的DM患者、37%的IGR患者同时合并存 在高血压及高TG/低HDL血症,即表现为代谢 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MS); 约40%的DM患者、44%的IGR患者合并存在高 血压或高TG/低HDL血症; 仅10%的DM患者及19%的IGR患者表现为单纯 性血糖升高。
OGTT在DM流行病学中的应用价值
• 诊断IGR必须依据OGTT。 • 运用OGTT,使DM和IGR的检出率明显 提高。单用FPG,仅可检出约50%的DM 病人和20~30%的IGR。 • OGTT尚可用于评价糖代谢异常逆转或发 展和评价胰岛B细胞功能。
中国高血糖人群的临床特点(一)
• 糖尿病发病隐匿且年轻化: 约40~50%的DM病人无自觉症状,通过检测血糖 或OGTT而被确诊。 • 餐后高血糖是最常见的血糖表现类型: FPG正常而糖负荷后2hPPG升高; FPG升高而糖负荷后2hPPG正常; FPG和糖负荷后2hPPG均升高; 在新诊断的DM人群中,分别占49%、12%及39%。 而在IGR中,IGT、IFG及( IFG+IGT)分别占 75%、15%和10%。
馒头餐试验
• 用100g标准面粉的馒头进行试验: 其中含碳水化合物约74~75g,蛋白质 9.4~9.9g,脂肪1.3~1.8g。进食馒头可 适量饮水,并佐以少量咸菜。 • 其他同OGTT试验。
诊断糖尿病时应注意:
• 除非有显著高血糖伴急性代谢紊乱或明显症状,否则 应在另1日重复测定以确认符合诊断标准。 • 血糖为静脉血浆葡萄糖,测定方法为葡萄糖氧化酶法。 • 空腹指无热量摄入至少8小时。 • 随机是指任何时候,无须考虑与进餐的关系。 • 随机血糖不能用于诊断IGT和IFG。 • 诊断应在非应激状态(感染、创伤、手术等)下进行。 • 尿糖测定不能用于诊断。 • 糖化血红蛋白也不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
中国高血糖人群的临床特点(二)
IFG和IGT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危险标 志,但IGT与心血管疾病具有更强的相关性。 1. DECODE研究表明, 2hPPG较FPG是总体死 亡率更好的预测指标; 2. Funagata(日本)研究发现,由2hPPG诊断 的IGT患者死亡率增加,而IFG患者的死亡率 与FPG正常人群类似; 3. RIAD研究中,用IMT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指 标,发现2hPPG升高是IMT的重要预测指标。
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的 临床价值探讨
内容提纲
• • • • • • • FPG、 2hPPG及其两者的关系; FPG、 2hPPG对HbA1c 的贡献; 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OGTT在妊娠DM诊断中的应用; OGTT在DM流行病学中的应用价值; 合理应用OGTT的探讨; 有关FPG临界点的探讨。
以FPG≥6.1mmol/L为切割点的IGR状态 糖代谢异常的构成比(%)
糖调节受损
IFG/IGT 22%
新诊断糖尿病
IFH 29%
I-IFG 32%
IFH/IPH 47%
I-IGT 46%
IPH 24%
杨兆军 杨文英等,中华医学杂志,2003 (83) 24 2128-2131
FPG切割点下调的确定
The Expert Committee on the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Report of the Expert Committee on the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Diabetes Care.1997,20;1183–1197
在不同HbA1c水平,FPG和 PPG对 HbA1c的贡献不同
当A1C接近控制目标时,餐后血糖血糖贡献更大
100
贡 献 率
%
PPG 30% 50% 55%
FPG
80 60 40 20 0
60%
70%
70% 50% 45% 40% 30% > 10.2
< 7.3
7.3 to 8.4
8.4 to 9.3 HbA1c (%)
OGTT 结果
• 正常人(15~50岁)空腹血糖3.9~5.6 mmol/L; • 血糖高峰出现于0.5~1h,一般小于9.4 mmol/L, 最高不超过10 mmol/L; • 2h恢复正常范围或小于7.8 mmol/L; • 3h降至正常。 • 每次尿糖定性均为阴性。
OGTT 的临床意义
• 若FPG≧7.0 mmol/L,和/或服糖后2小时血 糖≧11.1 mmol/L者,可确诊为糖尿病; • 若FPG≧5.6、<7.0 mmol/L,而2hPPG <7.8 mmol/L者,为空腹血糖受损(IFG); • 2hPPG ≧7.8、<11.1 mmol/L ,而FPG<5.6 mmol/L者,为糖耐量低减(IGT); • IFG和IGT统称为糖调节受损(IGR); • IFG和IGT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对发展 成为临床糖尿病的预测价值更大。
9.3 to 10.2
Adapted from Monnier L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26:881–885.
葡萄糖耐量试验
• 是糖尿病的诊断性检查方法。 • 目前国内多采用: 1.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2. 馒头餐试验
• 指从进餐开始后2小时时的血糖。 • DM患者引起餐后高血糖的原因: 营养物质的摄入:进餐的种类和数量; 胃肠道吸收功能; 胰岛素分泌的缺陷;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肝糖输出:2型糖尿病患者不能被抑制。
FPG 和2hPPG的关系(一)
• 非DM患者, 2hPPG接近于进餐前水平, 升高幅度很少超过40~60mg/dl。 • 对于DM患者: 1. 当FPG<140 mg/dl (7.8mmol/L)或 HbA1c < 7~8%时, 餐后血糖升高且下 餐前不能回落到上餐前水平,是平均血 糖增高的主要部分。
OGTT在妊娠DM诊断中的应用
• • • GDM在孕妇中约占1~14%。 妊娠期末4~8周,若FPG>105mg/dl(5.8 mmol/L)胎 死宫内的危险性显著增加。 GDM的高危人群: 妊娠年龄≧25岁 妊娠年龄25岁< 25岁但肥胖 一级亲属有DM 既往曾发现尿糖阳性 有异常产史为自然流产、早产、胎死宫内等
有关FPG临界点的探讨研究
1997年ADA下调糖尿病诊断 标准—采纳“IFG”的概念
1997年 ADA 提出: FPG 从 7.8 mmol/L-7.0 mmol/L 基于: 1. FPG 与 PG2h有较好的相关性 2.FPG也与DR相关,在 >7.0mmol/L 开始 3. 2h PG >11.1mmol/L 相关的FPG介于 6.7- 7.0mmol/L 之间
合理应用OGTT的探讨
• 目前筛查DM多采用两步血糖检测法:即先检 测FPG,当FPG ≧6.1 mmol/L时则做OGTT。 • 2003年7月糖尿病学会推荐FPG ≧5.6 mmol/L 的个体均应接受OGTT检测。因为在新诊断的 DM中约50%仅表现为单纯2hPPG升高型DM,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FPG <6.1 mmol/L,如 不进行OGTT则易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