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高餐后血糖正常说明什么

空腹血糖高餐后血糖正常说明什么
所说的空腹血糖就是人体正常的血糖值。
主要显示出的是是干糖维持血糖的状态,所以影响空腹血糖的主要原因就是肝脏对糖的分解。
而有时也并不是胰岛素所决定的。
空腹血糖的检测结果如果为高血糖,即高于6.1mmol/L,即说明受试者的基础血糖确实较高,证明患者的胰岛功能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损害,且并非由于进食引起。
人体的胰岛功能对于血糖的维持是以从餐后到空腹这样的顺序逐渐衰退的。
当人体的胰岛功能刚刚开始衰退时,空腹血糖仍然能够维持正常,但是餐后血糖已经升高。
如果把胰岛功能形象地比作一个人的体质,那么空腹血糖就相当于休息状态,而餐后血糖就相当于做爬楼梯这样的运动。
当我们的体质刚开始变差,休息的时候感觉不会很明显,但是爬楼梯时就会感到非常疲惫;当体质进一步变差后,即使不做运动只是休息也会觉得十分辛苦。
糖尿病也是如此,当胰岛功能进一步衰退后,空腹血糖的异常才会逐渐体现出来。
对于糖尿病的控制而言,胰岛功能已损害严重,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一定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

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作者:暂无来源:《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第1期糖尿病患者生活中想要更好的管理病情,最关键的是做好自我血糖的监测工作。
一方面,自我监测能够及时掌握血糖的变化,更好的阻止并发症的产生,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出现低血糖的危险。
血糖监测是维持良好血糖的必要工具,任何一种治疗计划都必须有监测的指标来获知成效,血糖监测是最直接的指标。
经常的血糖监测除了可以避免高血糖带来的问题外,还可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有规律地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有助于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糖尿病管理,为医护人员的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但是,且不论是那些刚起病的新糖友们,即便是很多老糖友们可能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医生通常会要求病人每周测几个空腹血糖、几个餐后血糖来观察自己的血糖情况,那么究竟是哪一个更为重要呢?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是指8小时以上没有进食而测得的血糖值。
而吃过早饭,到午饭前胃已排空时的血糖不能视作空腹血糖,只能称为餐前血糖。
同理,晚餐前血糖也不能当作空腹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从进餐第一口计时间,进食后2小时测得的血糖。
空腹血糖作为一天中血糖变化的起点,与餐后血糖关系密切。
空腹血糖对于餐后血糖水平和餐后血糖的漂移程度具有预测作用。
但是,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有关,监测餐后血糖一方面可以了解血糖控制状况,另一方面,对于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不同种族的糖尿病患者,其高血糖的表现类型不同。
来自我国人群的研究发现,在糖尿病的早期,往往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而空腹血糖大多可以在正常范围。
此外,中国人的饮食结构特点是以米、面为主食,富含碳水化合物,因而更易出现餐后高血糖。
可见,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在血糖监测中具有同等地位。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区别和意义作为糖尿病的诊断,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
如果有典型的糖尿病“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的临床表现,只要空腹血糖大于7毫摩尔/升,或餐后血糖大于11.1毫摩尔/升,即可诊断为糖尿病;如果没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只要空腹或餐后血糖证实达到上述标准,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2023年ADA最新糖尿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2023年ADA最新糖尿病诊断与治疗指南一、糖尿病的诊断1. 空腹血糖: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
空腹血糖: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
2. 餐后2小时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l)。
餐后2小时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l)。
3. 任意时刻血糖:任意时刻血糖≥11.1mmol/L(≥200mg/dl)且伴有糖尿病典型症状。
任意时刻血糖:任意时刻血糖≥11.1mmol/L (≥200mg/dl)且伴有糖尿病典型症状。
4. 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
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
以上各项均需复查并再次确认。
二、糖尿病的治疗1. 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控制、适度的运动和控制体重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策略。
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控制、适度的运动和控制体重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策略。
2. 药物治疗:一线药物为二甲双胍,如果糖控不佳,可添加其他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
药物治疗:一线药物为二甲双胍,如果糖控不佳,可添加其他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
3. 定期监测:定期监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监测:定期监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调整治疗方案。
三、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1. 心血管疾病:控制血压、血脂,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患者,应使用降低心血管风险的降糖药。
心血管疾病:控制血压、血脂,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患者,应使用降低心血管风险的降糖药。
2. 肾病变:控制血糖和血压,降低尿蛋白,对于有肾病风险的患者,应使用保护肾脏的降糖药。
肾病变:控制血糖和血压,降低尿蛋白,对于有肾病风险的患者,应使用保护肾脏的降糖药。
3. 神经病变:控制血糖,对于有症状的周围神经病变,可使用药物缓解疼痛。
神经病变:控制血糖,对于有症状的周围神经病变,可使用药物缓解疼痛。
糖耐量异常检测标准

糖耐量异常检测标准一、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是指禁食8-10小时后的血糖值,正常范围通常为3.9-6.1mmol/L (70-110mg/dL)。
当空腹血糖值在6.1-7.0mmol/L(110-126mg/dL)时,被认为是空腹血糖受损(IFG);而空腹血糖值大于7.0mmol/L(126mg/dL)则可能被诊断为糖尿病。
二、餐后2小时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在进餐后2小时测量的血糖值,正常范围通常为4.4-7.8mmol/L(80-140mg/dL)。
当餐后2小时血糖值在7.8-11.1mmol/L (140-200mg/dL)时,被认为是糖耐量异常(IGT);而餐后2小时血糖值大于11.1mmol/L(200mg/dL)则可能被诊断为糖尿病。
三、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反映过去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的指标,正常范围通常为4.0%-6.0%。
当HbA1c水平在6.0%-6.5%时,可能被认为是糖尿病前期;而HbA1c水平大于6.5%则可能被诊断为糖尿病。
四、胰岛素释放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是通过测定空腹及餐后各个时间点的胰岛素水平,了解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
正常人的胰岛素分泌曲线呈峰值曲线,而糖尿病患者或糖耐量异常者的胰岛素分泌曲线可能存在峰值延迟或无峰值的情况。
五、C肽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与胰岛素释放试验类似,通过测定空腹及餐后各个时间点的C 肽水平,了解胰岛β细胞分泌C肽的功能。
C肽的测定有助于排除外源性胰岛素对结果的影响,更准确地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
六、葡萄糖耐量试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一种评估人体对葡萄糖处理能力的试验。
正常人在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血糖会暂时升高,但在2小时左右会恢复至正常范围。
而糖尿病患者或糖耐量异常者的血糖水平可能长时间无法恢复至正常范围。
七、糖化白蛋白糖化白蛋白是反映过去2-3周平均血糖水平的指标,正常范围通常为11.0%-16.0%。
糖化白蛋白的测定有助于鉴别急性或慢性高血糖,以及评估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关系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关系糖尿病的真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mmol/L或者是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但是患者对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的时间概念比较模糊,比如空腹血糖为什么需要禁食8小时以上?餐后2小时血糖是从放下碗筷开始算起还是说从吃第一口食物开始算起,确诊糖尿病又为什么要选取这两个时间点的血糖数值呢?空腹血糖是人体的基础血糖空腹血糖代表的是人体的基础血糖值,反映的是一夜不进食后通过肝糖输出维持血糖的基础状态。
因此,影响空腹血糖的主要因素是肝糖的分解,而并非是胰岛素分泌功能,更不是胰岛储备功能。
空腹血糖是人体的一种基础状态,因为进食后血糖的波动往往比较明显,与进食多少、进食种类均有关,因人而异,个体化程度比较强。
而空腹血糖则因为至少8个小时(通常为十几个小时)不进食,食物对其的影响很小,因此可以作为一个稳定性较好的标准,特异性比较强。
空腹血糖的检测结果如果为高血糖,即说明受试者的基础血糖确实较高,且并非由于进食引起。
进一步说,由于空腹状态不仅排除了食物的影响,还因为夜间人们普遍都处于休息的状态,也排除了体力活动、情绪变化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几乎不存在个体化干扰,因此我们一般体检的化验常用空腹状态作为基础监测,如血脂、肝功等。
餐后血糖是人体的负荷血糖餐后血糖与空腹血糖不同,食物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我们进食后,食物经过肠道,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进食量即是“糖负荷”。
对于胰岛功能完好的健康人来说,虽然进食后血糖上升,但是由于食物的刺激胰岛素很快分泌,血糖便可很快降回正常范围;而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虽然和健康人进食相同的量,但是由于胰岛素功能受损,食物刺激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以使血糖降回正常范围,便出现了餐后高血糖。
举个通俗的例子来说,把空腹状态比作走平路,进食后的状态比作爬楼梯,健康人的胰岛是小伙子,糖尿病患者的胰岛是老奶奶。
那么在走平路时,小伙子和老奶奶都能走;但是爬楼梯时,小伙子轻松就上去了,而老奶奶可能气喘吁吁上不去,这就是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差异所在。
糖友为何餐后血糖比空腹血糖低

原因可能是:
1.胰岛素分泌异常导致高峰期延迟。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在摄入食物后血糖值会升
高,进食后半小时血糖值会达到高峰, 然后呈下降的
趋势。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尤其是 2 型糖尿
病患者,会出现胰岛素分泌过量以及高峰延迟的情
况,在空腹时胰岛素维持在比较高浓度的水平下,这
样就出现在摄入食物后血糖不会再上升的情况。
测 有 帮 助 ,可 以 让 患 者 得 到 更 好 的 治 疗 。 如
研 究 显 示 ,重 症 自 身 免 疫 性 糖 尿 病(SAID)和
重症胰岛素缺乏糖尿病(SIDD)糖化血红蛋白
较 高 ,较 易 及
25%),而 其 他 类 型 的 则 <5% 。 所 以 SAID 有
糖 友
2.饮食控制后运动强度过大。 很多糖友为了控制血糖,一般会控 制饮食,并坚持运动。这是一个很好的
降血糖方法,但如果患者在运动的同时,
为
摄入的食物过低,就可能会出现餐后血
何
糖比空腹血糖低的现象。 温馨提示:糖友在坚持运动的时候
餐 后
摄入的饮食量要适当,不能过多也不能 过少。如果摄入食物量过少、运动量过 大,就容易引起低血糖,反而会让身体出
3. 重 症 胰 岛 素 抵 抗 糖 尿 病 (SIRD)。约占 15.3%,特点是有 胰岛素抵抗,体质指数高,发生肾 脏病变的概率最高。
类 或 ●李媛
许 更 精 准
4.轻度与肥胖有关的糖尿病
(MOD)。 约占 21.6%,特点是肥
胖,年龄较轻,非胰岛素抵抗。
5. 轻 度 与 年 龄 有 关 的 糖 尿 病(MARD)。
42%要用胰岛素,SIDD 则为 29%,而其他类使
用胰岛素者<4%。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哪个更重要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哪个更重要作者:悦铃来源:《养生大世界》2010年第01期糖尿病人群很重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衡量血糖高低的指标,也是糖尿病病情控制的监测指标,然而在诊断糖尿病时这两个指标哪个重要?如何定义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后,早餐前采的血,所检定的血糖值(也是基础血糖),为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反应胰岛B细胞功能,一般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餐后血糖是指吃完饭后的血糖,临床上是指餐后2小时的血糖。
计算时间是从吃第一口饭时至饭后2小时的血糖。
餐后血糖的正常与否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空腹及餐后血糖皆为诊断糖尿病重要指标很多糖尿病病人到医院看医生时,会主动表达:“医生,我特意空着肚子来的,帮我测一下血糖。
”病人为排除糖尿病,也会常规化验一个空腹血糖。
这说明,现在随着糖尿病科普知识的普及,多数病人认识到,空腹血糖控制很重要。
其实,餐后血糖同样重要。
因为,只有晨起时是严格意义上的空腹,我们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是处于“饭后”状态,不但空腹血糖要控制好,餐后2小时血糖更要控制好。
我们知道,在高血糖状态下,器官泡在“糖水”里久了,会出现各种并发症。
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一般在患糖尿病五年之后开始出现,其发生的早晚和严重程度与血糖、血脂、血压等控制好坏有直接关系。
仅仅空腹血糖得到控制,而不注意餐后血糖达标,就意味着糖尿病病人的脏器大多数时间仍被糖水浸泡,仍不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经年累月的高血糖,严重损害了体内的血管、神经,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失明、心肌梗塞和糖尿病足。
据统计,糖尿病使冠心病患病率增加2~4倍,心肌梗塞增加10倍,脑中风增加3~4倍,肢体坏疽增加15倍,尿毒症增加17倍,双目失明增加25倍。
有资料显示,美国如今每年有80000多例因为糖尿病造成的脚趾、脚或腿的截肢手术,是造成患者致残、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致死的主要原因。
针对糖尿病两项指标“相辅相成”如果“空腹血糖”的水平高,餐后血糖的水平也会相对升高。
血糖餐前餐后标准值

血糖餐前餐后标准值血糖是人体内重要的生理指标之一,对于血糖的监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监测血糖更是至关重要的。
血糖餐前和餐后的标准值是衡量血糖水平的重要指标,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血糖餐前餐后的标准值。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血糖餐前的标准值。
血糖餐前是指进食前的血糖水平,通常是在早晨醒来后的空腹状态下进行检测。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血糖餐前标准值应该在3.9-6.1mmol/L之间。
如果血糖水平低于3.9mmol/L,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头晕、出汗、乏力等;而如果血糖水平高于6.1mmol/L,可能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抵抗导致的高血糖,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就医。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血糖餐后的标准值。
血糖餐后是指进食后2小时内的血糖水平,通常是在早餐、午餐和晚餐后2小时进行检测。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血糖餐后标准值应该在3.9-7.8mmol/L之间。
如果血糖水平低于3.9mmol/L,可能是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多或者进食不足导致的低血糖,需要及时补充碳水化合物以提高血糖水平;而如果血糖水平高于7.8mmol/L,可能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抵抗导致的高血糖,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就医。
血糖餐前和餐后的标准值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导致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餐前和餐后的标准值,以便及时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控制血糖水平,避免发生并发症。
除了糖尿病患者外,其他人群也可以通过监测血糖餐前和餐后的标准值来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
血糖水平的异常不仅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征兆,还可能与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疾病密切相关。
因此,定期监测血糖餐前和餐后的标准值对于预防和早期发现这些慢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血糖餐前和餐后的标准值是衡量血糖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并监测血糖餐前和餐后的标准值,我们可以及时发现血糖异常,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保持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从而保障我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