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支出相关数据

合集下载

人均GDP和旅游消费关系

人均GDP和旅游消费关系

2010年旅游业数据资料1、人均GDP和旅游需求的关系旅游行业一般要经历“观光游-休闲游-度假游”三个发展阶段。

世界旅游组织研究表明,当人均GDP 达到2,000 美元时,休闲游将获得快速发展;当人均GDP 达到3,000 美元时,旅游需求出现爆发性需求,旅游形态出现以度假游为主时期;当人均GDP 达到5,000 美元时,步入成熟的度假旅游经济,休闲需求和消费能力日益增强并出现多元化趋势。

人均GDP和旅游需求、旅游形态和出行方式的关系人均GDP旅游需求主要旅游形态出行方式1000美元国内旅游需求增长期,有出境游动机观光旅游团队2000美元出国旅游增长期休闲旅游散客、家庭自助式、自驾游比例增加3000美元旅游需求爆发性增长,出国旅游井喷行情度假旅游散客、家庭自助式、自驾游比例增加5000美元成熟的度假经济时期休闲需求与消费能力日益增强并多元化我国居民人均GDP逐年提升2、我国人均GDP已达3000美元,旅游行业迎来需求多元化共同爆发增长性的机遇自1989年20年以来,我国人均GDP已从408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3377美元,翻了将近10倍左右。

从1998年改革开放10年来,人均GDP平均增速达16%左右。

人民生活质量逐渐改善,中国已经步入消费升级黄金时代,旅游作为一种休闲和生活质量提高的消费,在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的背景下,三大旅游市场过去和未来发展趋势也都将是逐步上升的。

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达3300美元,上海、深圳、北京人均GDP高达1万美元,东部沿海地区如广东、江苏、浙江人均GDP也突破5000美元大关,旅游行业迎来需求多元化共同爆发增长性的机遇。

我们预计未来10年中国观光游增速将逐渐趋缓,休闲度假游增速逐渐加快。

我国主要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居民人均GDP(美元)我国历年来国内旅游人数和未来增长趋势图我国历年来国内旅游收入增长趋势图我国历年来国内居民出境游增长趋势图我国历年入境游人数和增长趋势图3、根据2009年11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制订的关于旅游业的发展目标:2015年,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人数达33亿人次,年均增长10%;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达9000万人次,年均增长8%;出境旅游人数达8300万人次,年均增长9%。

城镇、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分析

城镇、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分析

城镇、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对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

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方面,主要集中在食品、居住和交通通信等方面;而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中,食品支出占比较高。

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城镇居民更倾向于消费高端产品和服务,而农村居民更注重基本生活消费。

影响因素分析包括收入水平、消费观念等因素。

提出了消费结构调整建议,如加强金融支持农村消费、推动城镇居民多样化消费等。

在结论部分总结出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对政策制定和市场发展的启示。

通过本文分析可以更全面了解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特点,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城镇、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分析、比较分析、影响因素、调整建议、结论总结、发展趋势、启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代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改变了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逐渐提高,消费观念也越来越国际化和多元化,消费结构逐渐向高端化和品质化发展。

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低,消费水平较为保守,消费结构仍然以生活必需品为主导。

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差异明显,不同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也反映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不同。

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现状,本文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对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不同消费结构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建议,为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转轨提供参考,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部分结束。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指研究所取得的目的和意义。

城镇、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帮助政府制定更加精准的消费政策。

通过对城镇、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研究分析,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不同居民群体的消费倾向和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促进消费升级,推动经济发展。

我国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本文采用我国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收入的实际数据为依据,从实证的角度就人均GDP、旅游人数和国内物价水平对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分析结果表明,人均GDP、旅游人数和国内物价水平都与国内旅游收入显著正相关。

最后,针对我国目前的国内旅游现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标签:旅游收入人均GDP 旅游人数物价水平一、引言旅游业作为一个具有很强关联性的产业,其对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国外一些学者认为,旅游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

国内学者也就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分别在整体层面和省际(或地区) 层面上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作为一种资金流入,旅游外汇收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提升了旅游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并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动了总体经济增长。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旅游业也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

1991年~1995年间,城镇居民收入逐年增加,人均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加之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以及旅游交通设施的完善,是我国国内旅游业大力发展的时期。

1996年~1999年间,新工时制度的实行、有薪假期时间的增多,以及旅游交通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旅游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时尚。

然而我国的国内旅游还存在问题,许多因素影响着旅游消费的实现。

本文主要根据我国近几年来的国内旅游收入、人均GDP、旅游人数和物价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对我国的旅游收入进行研究,以期对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建议。

二、数据及模型的构建中国国际旅游收入从1994年开始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抽样调查统计方法。

本文选择1994年作为分析的起点时间,1994年到2006年中国国内旅游收入的年度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5年~2007年)。

为了对影响我国国内旅游收入的因素进行研究,建立下面的计量模型:其中,LS表示旅游收入,PGDP表示人均GDP,LR表示旅游人数,WS表示物价水平。

2021年旅游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2021年旅游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2021年旅游消费情况调查报告【工作汇报】旅游是我们娱乐身心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介绍旅游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旅游消费情况调查报告第一篇:江西省赣州市辖1区2市_县,总人口88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近6_万),国土面积、人口分别占全省四分之一和五分之一,是我国东南部最大设区市._年,该市提出了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拉开赣州特大城市框架,用_年左右的时间把赣州建设成为特大城市的奋斗目标,全面启动新一轮城市建设._年赣州市城市化率为35%,_年则达到了44%,城市人口持续增长.本文选择江西省赣州市中心城区的章贡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_年城市化率高于赣州市平均水平的宁都县、大余县、龙南县、会昌、信丰县、于都县,以及城市化率低于赣州市平均水平的赣县、瑞金市等_县、市、区市民化农民集中居住的小区抽取样本,运用市场调查的方法,实证研究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借助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动,在户籍等方面获得市民身份的传统农民,即市民化农民旅游消费者行为特征.发放问卷3_份,回收273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54份.问卷发放方式为多人多点同一时期进行的方式.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市民化农民群体在旅游消费情况、旅游消费决策中所涉及的经济因素、忧虑因素、旅游目的地喜好等相关问题表现出的主要特征,对各种旅游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差异,以及在旅游资讯传输方式的选择偏好,为企业拓展市场提供实证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从市场学和消费的角度,_65岁的市民化农民从消费能力以及对整体市场的影响力都具有决定意义,其市场消费力较大,故将调查对象界定于_65岁之间的市民化农民.在受访的254名市民化农民中,男性_7人,占54%;女性_7人,占46%.1市民化农民旅游消费的条件已然成熟1.1市民化农民文化素质较高将受教育程度分为5个层次.受访人群中,受教育程度达大专及以上的占_.2%;受教育程度达高中或中专的占24.4%;受教育程度达初中的占39.3%;受教育程度达小学的占_.9%;未受过学校教育的占3.2%.大学、中专、高中程度的人数达到38.6%.文化程度较高者容易转变消费观念,接受新的消费方式,乐于通过旅游增长见识、放松身心,较容易使旅游成行.1.2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受访者中,主要有经商、打工、房屋出租、社会救助和其它等五种类型的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来源.调查结果显示,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以经商和打工为主,分别为占33.1%和41.7%.以房屋出租为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来源的占_.7%.政府救助的占1.6%,其它(如受子女赡养、家庭妇女等)的占5.9%.说明受访者居住区域就业率较高,就业环境较好,因而有着较为稳定的经济来源.官方数据表明,_年赣州市城镇就业率达到96.8%.同时,受访者认为家庭人均收入增加了的占75.2%;认为基本持平的占_.5%;认为减少了的占4.3%.说明从农民身份转变为城市居民后,家庭人均收入普遍有了增加,经济条件得到比较明显改善.1.3市民化农民与城市融合度好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作为城市居民,跟以前比,心理感受的回答,表示更自豪的占44.9%;表示更受歧视的占25.2%;表示变化不太明显的占29.9%.少部分人成为市民后有较强的城市弱势群体心理.总体上,市民化农民与城市的融合度尚可.2市民化农民旅游消费行为分析2.1预期支出对市民化农民旅游消费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调查结果显示,表示储蓄是着眼于购建住房的占_.3%;为了防病养老的占27.2%;为了购置家用电器的占_.1%;为婚嫁教育准备的占26.0%;近期可以考虑存钱去旅游的占_.4%.可见,教育、医疗、建房、购置家电、防病养老等预期支出对市民化农民旅游消费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2有旅游经历的人为数不少调查结果显示,关于旅游频率问题的回答,没有旅游经历的占38.2%;近1年内旅游过的占8.3%;近24年内旅游一次的占_.8%;上一次旅游是在五、六年以前的占32.7%.有过旅游经历的人达到61.8%,近4年内旅游过的达到29.1%.2.3许多人希望能够到外面去逛逛调查结果显示,表示愿意接受旅游消费的占73.6%,表示不愿意接受旅游消费的占4%,表示没想过的占_.4%.表现出对旅游消费较高的接受度.2.4大多数人认为旅游应该过夜,因此至少需两日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中,认为最合适的旅游时间长度是1日的占7.9%;24天的占37.8%;5_天左右的占45.3%;_天以上的占9.1%.因此,认为旅游需要2日以上(过夜)的达到92.1%.多数人认为24天或5_天左右是较适合的旅游时间长度,将旅游的目的定为休闲娱乐的占多数.2.5可承受的单人旅游费用主要集中在1_0元以内,总体消费水平较低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可承受的单人旅游费用在5_元以内的占48.4%;在1_0元以内的占37.8%;在_元以内占_.6%;在3_0元以上的占3.2%.认为可承受的单人旅游费用达到1_0元以内的占86.2%.市民化农民对于1_0元左右的出游费用较为接受.同时,在特定的人群中会有较高消费倾向的需求出现,但总体消费水平较低.2.6认为旅游比较花钱的消费项目是购物、交通和住宿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旅游中旅游比较花钱的项目是购物的占_.1%;是交通的占23.2%;是餐饮的占_.1%;是住宿的占_.6%;是景区门票的占_.0%.2.7旅游消费的兴趣点比较单一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最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是都市风情游的占_.4%;健康疗养游的占_.0%;历史古迹游的占_.8%,致富样板游的占24.0%;自然风光游的占_.6%;宗教民俗游的占23.2%.旅游消费的兴趣点比较单一,主要集中于致富样板游和宗教民俗游.2.8比较认同清闲时候或业务淡季为最适合的外出旅游时间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外出旅游的最佳时间为黄金周的占23.6%;为传统节日期间的占5.5%;为清闲时候或业务淡季的占43.3%,对于出游时间无特别考虑的占27.6%.2.9最切合个人实际的旅游目的地与可承受的单人旅游费用高度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切合个人实际的旅游目的地为赣州市内或不想外出旅游的占_.7%;为赣州市外江西省内的占33.1%;为其它省份的占49.2%;为国外的占2.0%.多数人认为切合个人实际的旅游目的地是赣州市外江西省内或其它省份,与可承受的单人旅游费用高度相关,旅游选择的空间范围还不够大.2._旅游的最大阻碍因素是价格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旅游最大阻碍因素是价格问题的占48.4%;是时间问题的占_.9%;是旅游项目问题的占5.1%;是服务质量问题的占4.3%;是个人消费观念问题的占4.3%,是安全问题的占_.3%;是生活问题的占5.1%;是语言问题的占1.6%.阻碍出游的最大因素是价格(经济问题),闲暇时间有限或亲友间的闲暇时间难以同步等时间问题也成为阻碍旅游的重要因素.2._最喜欢的旅游组织形式为旅行社组织亲友邻里结伴旅游调查结果显示,最喜欢的旅游组织形式为旅行社组织散客拼团的占_.5%;为旅行社组织亲友邻里结伴旅游的占42.5%;为亲友结伴自助游的占_%;为不知道的占_%.出游时多数会选择与亲朋结伴同行,主要是怕被瞧不起、生活习惯不同、语言不同,多数愿意邻里乡亲组团出游.2._最信任的旅游信息获取渠道是亲朋介绍、推荐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最信任的旅游信息获得途径是亲朋介绍、推荐的占44.1%;电视广告的占36.6%;报纸杂志的占4.8%;旅行社宣传的占7.0%;互联网的占7.5%.信息渠道的获取方式上,被访者比较信任亲朋推荐、介绍,总体上还是对传统的信息获取渠道比较依赖和信任.由上可知,市民化农民虽然实现了户籍身份的转变,但在社会地位、消费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还处于向市民角色转换的过程中.表现在旅游消费上,一是向往旅游消费带来的体验,未曾有过旅游经历的人希望出去看看,有过旅游经历的人可能计划下一次旅游体验,而高收入的市民化农民群体、年轻一代及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等,对旅游消费的接受程度接近于城市居民.二是因旅游消费的异地性带来的高风险性而保持着对旅游消费的高度谨慎.如在最喜欢的旅游组织形式、最信任的旅游信息获取渠道等方面,表现出对旅游消费相当谨慎的态度.三是认为旅游消费完全是一种成本,是一种净消耗.如在可承受的单人旅游费用、最切合个人实际的旅游目的地等方面表现出浅尝辄止的态度.开拓市民化农民旅游消费市场,有助于增进市民意识,加快市民化农民与城市融合.市民化农民旅游是旅游消费市场的重要细分,是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_年9月在赣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未来的五年内,要努力实现赣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_元,城镇化率提高到52%以上,中心城区人口倍增至_万.农民市民化是人口倍增的必由之路.市民化农民旅游市场的培育、开发将大有可为,值得业界认真探讨,精心谋划,全力应对.旅游消费情况调查报告第二篇:第一部分调查概况一、调查目的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收入提高,广州市旅游市场蓬勃发展,旅游消费已成为人民群众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1《新高考政治》最新时事政治—恩格尔系数的单元汇编及答案解析

2021《新高考政治》最新时事政治—恩格尔系数的单元汇编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据统计数据显示,2016 年中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 30.1%,接近联合国划分的 20%至 30%的富足标准。

恩格尔系数反映A.一个国家或家庭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的高低B.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大小C.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变动情况和趋势2.恩格尔系数是指食物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

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高,说明A.该家庭的收入水平高B.用于食物支出的比例较高C.该家庭的消费意识强D.该家庭的消费意识落后3.下表是芜湖杨先生一家2015年和2018年家庭各项支出情况从表中可得出①杨先生一家2015年和2018年的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是75%和40%②杨先生一家2015年和2018年的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是60%和33.3%③杨先生一家的家庭消费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消费水平不断提高④杨先生一家消费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是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2014年至2017年,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动情况如下表。

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居民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城镇居民34.229.729.328.6农村居民37.833.032.231.2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②居民的消费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③我国经济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④近年来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增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变化如下表所示:2007年2010年2013年2016年恩格尔系数36.335.735.029.3(%)从数据看,2007-2016年年我国城市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

这表明A.贷款消费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B.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C.我国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D.消费品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6.扩大居民消费必须使居民“有更多钱花”“有钱更敢花”“有钱花得舒心”,与之相对应的有效措施是:①促进就业②提高恩格尔系数③规范市场秩序,打造良好消费环境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居民预期收入A.④—③—① B.①—③—④ C.②—④—③ D.①—④—③7.某市2014-- 2017 年人均消费支出及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如下:从表中可以推断出2014- 2017年该市①食品支出总量减少,家庭消费水平提高②居民的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比重可能增加③经济持续发展,居民收入稳步增长④居民的高档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趋势更加明显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8.近年来,我国以乡村旅居为主题的避暑游持续升温,归园田居、亲近自然已成为很多人旅游的首选。

旅游回归分析

旅游回归分析

关于国居民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数和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的论文摘要:文章以计量经济学的知识为基础,以我国居民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数和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的实际数据为依据,得出我国居民的国内旅游收入与国内旅游人数和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具有相关关系。

同时,针对我国目前的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数和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数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计量经济一、前言自从1998年以来,中国国内旅游收入迅速增长,1998-2007年的10年,增长了2.25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2.51%。

2007年底,中国国内旅游收入为7770.62亿元,旅游收入在GDP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越来越多,由1998年的69450万人次到2007年的161000万人次,10年之间增长了1.32倍。

在中国国内旅游人数增长的同时,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也在逐渐提高,由1998年的607元到2007年的906.9元。

国内旅游人数、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和中国国内旅游收入之间有没有关系,并且假如有关系,又是什么关系,这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模型设定1)影响因素分析首先,旅游人数越多,在人均旅游消费不变的情况下,旅游收入总量越大。

因此旅游人数是是旅游收入的基础因素,是必须考虑的。

最后,在旅游人数不变的情况下,人均旅游消费越多,旅游收入总量越多。

因此旅游人数也是必须考虑的。

2)模型形式设计需要将被解释变量旅游收入(Y)与解释变量旅游人数(X1)和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X2)进行回归分析,并将其建立线性关系:Y = C + a X1 + b X2三、数据的收集本文收集了1998-2007年的数据如表1。

表1年份 Y(亿元) X1(万人) X2(元)1998 2391.2 69450 6071999 2831.9 71900 614.82000 3175.5 74400 678.62001 3522.4 78400 708.32002 3878.4 87800 739.72003 3442.3 87000 684.92004 4710.7 110200 731.82005 5285.9 121200 737.12006 6229.74 139400 766.42007 7770.62 161000 906.9注:Y为中国1998-2007年的国内旅游收入X1为中国1998-2007年的国内旅游人数X2为中国1998-2007年的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四、模型的估计与调整本论文主要研究国内旅游人数与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对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因此将其建立模型为:Y = C + a X1 + b X2EViews的最小二乘计算结果表见表2表2 回归结果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0/27/12 Time: 08:56Sample: 1998 2007Included observations: 10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C -3442.854 577.2025 -5.964724 0.0006X1 0.040187 0.003147 12.77093 0.0000X2 5.219171 1.172370 4.451814 0.0030R-squared 0.995236 Mean dependent var 4323.866Adjusted R-squared 0.993875 S.D. dependent var 1682.771S.E. of regression 131.6978 Akaike info criterion 12.84222Sum squared resid 121410.2 Schwarz criterion 12.93300Log likelihood -61.21111 Hannan-Quinn criter. 12.74264F-statistic 731.1925 Durbin-Watson stat 1.441333Prob(F-statistic) 0.000000从图中可以看出:Y = -3442.854 + 0.040187 X1 + 5.219171 X21)经济意义检验。

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因素

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因素

题目: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因素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班级:12级旅馆一班姓名:张永超学号:2012130101472015年1月1 日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因素【摘要】本文根据我国1994—2011旅游的相关数据,分析出影响我国旅游发展的部分因素。

根据对旅游发展的一些考证以及对影响我国旅游业收入的因素分析,同时综合了相关的消费分析理论,选取了国内旅游人数、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农村居民人均旅游花费、铁路里程等四个解释变量建立了理论模型。

在收集了相关的数据基础上,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

然后,对所得的结果作经济意义的分析。

【关键字】旅游收入旅游人数旅游花费交通多重共线性正文一、问题的提出随着国家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而旅游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在国内收入中占据着一个不可忽视的地位。

因此,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4.4%,远高于同期GDP9.76%的增长率。

为此,需定量的分析影响中国旅游市场的主要因素。

二、问题的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经济稳定快速的发展,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人们不再继续满足身体上的需求,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

而旅游业随机而猛速发展。

我国国内旅游现状主要有三个特点:(1)发展快,规模大,1990—2001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由2.8亿人次增加到7.84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也由1990年的170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3522亿元。

(2)覆盖范围广,东西南北遍地开花,形成了一个覆盖范围空前广大的态势。

(3)形式多样化,国内旅游不再是单一的以娱乐休闲为目的的活动,探亲访友、商务活动、学习考察、宗教朝拜、探险、保健等各种形式的旅游活动业已广泛的开展起来。

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也是促进旅游行业增长的又一助力。

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农村人民也加入到了旅游的大军,调查发现,农村旅游人数占全国中人数的20.2%。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对旅游消费的影响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对旅游消费的影响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对旅游消费的影响周笋芳;卞显红【摘要】Based on the econometric method ,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income of Chines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on tourism consumption and difference from the aspects of data stability and causality , as well as hori-zontal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income level and the marginal propensity of tourism consumption o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tourism consumption is obvious , to promote urban residents′tourism 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 and the rural residents′income level are the key to promoting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total tourism consumption in China;th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tourism consumption for the income of excessive sensitivity is too weak, we shoul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food, housing, medical care, ed-ucation and other living expenses , improve the incom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tourism consumption sensitivity level to promote the level of tourism consumption; the influenc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income structure o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tourism consumption has larger differences ,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 especially the tourism consump-tion level of rural residents will improve significantly , and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come doubled .%基于计量经济学方法,本文从城乡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数据稳定性与因果关系、城乡居民收入与旅游花费水平回归分析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对旅游消费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