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及案例介绍
氨氮废水常用处理方法

氨氮废水常用处理方法氨氮废水是指废水中含有氨氮化合物的废水。
氨氮废水的处理是保护环境、减少对生活水源、地下水和环境的污染的重要过程。
以下是常用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一、化学法处理1. 氧化法氧化法是将含有氨氮化合物的废水中的氨氮氧化为硝酸盐,进而使得氨氮被转化为无害物质。
常用的氧化剂有氯和臭氧。
此外,还可以利用高锰酸钾氧化废水中的氨氮。
2. 硫酸铵沉淀法硫酸铵沉淀法是一种将氨氮转化为与之反应生成固体沉淀的方法。
该方法中,硫酸铵与废水中的氨氮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硫酸铵、硫酸铁、硫酸铵铁等盐类沉淀,从而将氨氮从废水中去除。
二、生物法处理1. 厌氧处理法厌氧处理法是利用厌氧条件下的微生物,将有机废物和氨氮一起去除。
在厌氧生物反应器中,废水中的氨氮会被微生物利用作为能源和氮源,通过微生物代谢的产物来将氨氮去除掉。
2. 高效曝气活性污泥法高效曝气活性污泥法是一种通过生物氧化反应将氨氮去除的方法。
在高效曝气活性污泥法中,通过添加活性污泥,在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利用曝气设备对污水进行充分曝气,促使废水中的氨氮通过厌氧-好氧反应达到去除的目的。
三、物理法处理1. 吸附法吸附法是通过吸附剂表面的孔隙结构和化学性质,将废水中的氨氮物质吸附到吸附剂上,使氨氮物质从废水中转移到吸附剂上,并通过后续的处理将吸附剂中的氨氮去除。
2.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利用半透膜将废水中的氨氮物质分离出来的方法。
通过调整操作条件,如压力差、温度等,使得废水中的氨氮物质能够透过半透膜,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
四、辅助方法1. 灭活法灭活法是指通过添加酸、碱等化学物质,改变废水中的pH值,使得废水中的氨氮化合物发生离子化反应,从而改变其活性,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
2. 稀释法稀释法是指通过将废水与其他水源进行混合,降低废水中氨氮的浓度,以达到减少氨氮的目的。
上述是常用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具体选择何种方法应根据废水中氨氮浓度、处理效果要求和经济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氨氮去除解决方案(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工业生产和农业发展的不断推进,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其中,氨氮污染是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氨氮是一种有机氮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养殖业废水等。
氨氮在水中容易转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对水生生物产生毒害作用,影响水体的生态环境。
因此,研究氨氮去除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针对氨氮去除问题,介绍几种常见的氨氮去除解决方案。
二、氨氮去除原理1. 物理法物理法是利用物理作用去除氨氮,主要包括沉淀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等。
(1)沉淀法:利用氨氮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反应,生成难溶的沉淀物,从而实现氨氮的去除。
常见的沉淀剂有硫酸铝、硫酸铁、硫酸铜等。
(2)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对氨氮进行吸附,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
常见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沸石、树脂等。
(3)膜分离法: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将氨氮从水中分离出来。
常见的膜分离技术有反渗透、纳滤、电渗析等。
2. 化学法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去除氨氮,主要包括化学沉淀法、化学氧化法等。
(1)化学沉淀法:利用化学沉淀剂与氨氮反应,生成难溶的沉淀物,从而实现氨氮的去除。
常见的化学沉淀剂有硫酸铝、硫酸铁、硫酸铜等。
(2)化学氧化法:利用氧化剂将氨氮氧化成无害的氮气或亚硝酸盐,从而实现氨氮的去除。
常见的氧化剂有臭氧、氯气、高锰酸钾等。
3. 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去除氨氮,主要包括硝化反硝化法、生物膜法等。
(1)硝化反硝化法:利用硝化菌将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再由反硝化菌将亚硝酸盐还原成氮气,从而实现氨氮的去除。
(2)生物膜法:利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对氨氮进行转化,实现氨氮的去除。
三、氨氮去除解决方案1. 沉淀法(1)硫酸铝沉淀法: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铝,使氨氮与硫酸铝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铝氨氮沉淀物,从而实现氨氮的去除。
(2)硫酸铁沉淀法: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铁,使氨氮与硫酸铁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铁氨氮沉淀物,从而实现氨氮的去除。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方法氨氮质量浓度大于500mg/L 的废水称为高浓度氨氮废水。
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中氨氮的含量急剧上升,呈现氨氮污染源多、排放量大,并且排放的浓度增大的特点。
针对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技术主要使用吹脱法、化学沉淀法等。
一、吹脱法将空气通入废水中,使废水中溶解性气体和易挥发性溶质由液相转入气相,使废水得到处理的过程称为吹脱,常见的工艺流程见图1。
吹脱法的基本原理是气液相平衡和传质速度理论。
将氨氮废水pH 调节至碱性,此时,铵离子转化为氨分子,再向水中通入气体,使其与液体充分接触,废水中溶解的气体和挥发性氨分子穿过气液界面,转至气相,从而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
常用空气或水蒸气作载气,前者称为空气吹脱,后者称为蒸汽吹脱。
蒸汽吹脱法效率较高,氨氮去除率能达到90%以上,但能耗较大,一般应用在炼钢、化肥、石油化工等行业,其优点是可回收利用氨,经过吹脱处理后可回收到氨质量分数达30%以上的氨水。
空气吹脱法的效率虽比蒸汽法的低,但能耗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在氨氮总量不高的情况下,采用空气吹脱法比较经济,同时可用硫酸作吸收剂吸收吹脱出的氨氮,生成的硫酸铵可制成化肥。
但是在大规模的氨吹脱-汽提塔生产过程中,产生水垢是较棘手的问题。
通过安装喷淋水系统可有效解决软质水垢问题,可是对于硬质水垢,喷淋装置也无法消除。
此外,低温时氨氮去除率低,吹脱的气体形成二次污染。
因此,吹脱法一般与其他氨氮废水处理方法联合运用,用吹脱法对高浓度氨氮废水进行预处理。
吹脱法处理氨氮技术参数:(1)吹脱法普遍适宜的pH 在11 附近;(2)考虑经济因素,温度在30~40 ℃附近较为可行,且处理率高;(3)吹脱时间为3 h左右;(4)气液比在5 000∶1 左右效果较好,且吹脱温度越高,气液比越小;(5)吹脱后废水的浓度可降低到中低浓度;(6)脱氮率基本保持90%以上。
尽管吹脱法可以将大部分氨氮脱除,但处理后的废水中氨氮仍然高达100 mg/L 以上,无法直接排放,还需要后续深度处理。
氨氮废水排放的解决方案之碳酸钠沉淀

氨氮废水排放的解决方案之碳酸钠沉淀氨氮废水是指含有高浓度氨氮的废水。
氨氮污染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废水污染问题,对水体和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因此,寻找有效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碳酸钠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之一碳酸钠沉淀法是指在氨氮废水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通过与废水中的离子反应,生成一种不能溶解的沉淀物。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氨氮,降低废水中氨氮的浓度,达到废水排放标准。
碳酸钠沉淀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PH调节:将酸性的废水调节为碱性,pH值控制在9-11之间,以利于氨氮的沉淀反应的进行。
2.加入碳酸钠溶液:在废水中缓慢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通过与废水中的氯化物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根离子。
3.沉淀反应:随着碳酸钠的加入,废水中的氨氮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固体沉淀物氨基碳酸盐。
氨基碳酸盐是一种不能溶解的化合物,能够有效地将氨氮从废水中沉淀下来。
4.分离沉淀物:将产生的沉淀物与废水进行分离,可以通过沉淀、过滤等方法进行分离。
分离后的沉淀物可以经过处理后作为肥料等再利用。
碳酸钠沉淀法的优点包括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等。
1.沉淀条件选择:碳酸钠沉淀法适用于处理低浓度的氨氮废水。
对于高浓度的氨氮废水,则需要进行稀释处理或者采用其他方法进行处理。
2.沉淀物的处理:产生的沉淀物需要进行处理,不能简单地进行随意排放。
可以选择进行固化处理后再进行处置,或者进行资源化再利用。
3.碳酸钠用量的控制:碳酸钠的加入量需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过量的碳酸钠会导致废水中的其他离子沉淀,从而使处理效果下降。
总的来说,碳酸钠沉淀法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考虑废水的具体情况、处理量、处理成本等因素,结合其他废水处理方法,综合采用,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物化法去除氨氮废水方法综述及工程实例

物化法去除氨氮废水方法综述及工程实例陈建(上海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摘要:本文针对实际工程中不适合采用生物脱氮的情况下,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去除氨氮的物理化学方法,并列举了国内外的工程实例,对含不同浓度氨氮的工业废水的工艺选择及工程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物化法氨氮化学沉淀氨吹脱折点氯化离子交换1 前言废水中的氮常以含氮有机物、氨、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等形式存在。
从工业废水中去除氨氮已有多种方法,如:离子交换法、反渗透、电渗析、氯化法、蒸馏、氨吹脱、焚烧、催化裂解、电化学处理、土壤灌溉、藻类养殖、生物硝化等[1]。
对一给定的废水,氨氮处理技术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水的性质、要求达到的处理效果、经济性、处理后出水的最终处置方法等。
根据目前的经验,较适用的去除氨氮的方法有:生物脱氮、化学沉淀法、氨吹脱法、折点氯化法、离子交换法。
虽然生物脱氮是目前较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有些场合却不适用。
比如间断性的小水量,像电厂检修废水含有较高浓度的氨氮,一年检修一两次,每次水量几百吨,原本没有生物处理系统的水处理工艺此时不可能再加生物处理系统,即使用了生物系统,可能其水量还不够调试用。
再如高浓度的氨氮废水,像垃圾渗滤液,过低的C/N比使得系统的脱氮效率不高,高浓度的氨氮对系统的生物活性也有抑制作用[2]。
诸如此类情况下物化法就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本文着重介绍常用的几种物化法去除氨氮的方法。
2方法综述及工程实例2.1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用于废水处理,随着对化学沉淀法的不断研究。
发现化学沉淀法最好用H3PO4和MgO。
通过投加Mg2+和PO43-,使之与废水中的氨氮生成难溶于水的复盐沉淀物MgNH4PO4·6H2O(Magnesium Ammonium Phosphate 简称MAP)再通过重力沉淀使MAP从废水中分离,其反应式为:Mg2++NH4++HPO42-+6H2O →MgNH4PO4·6H2O ↓+H+Mg2++NH4++PO43-+6H2O →MgNH4PO4·6H2O ↓Mg2++NH4++H2PO4-+6H2O →MgNH4PO4·6H2O ↓+2H+MgNH4PO4·6H2O俗称鸟粪石,溶度积2.5×10-13。
高氨氮废水处理案例分析

高氨氮废水处理案例分析随着化肥、石油化工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壮大,高氨氮废水也成为行业处理难题之一。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福建某化工厂含氨废水处理案例。
1.项目背景福建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工总厂含氨污水总排放量为173 m3/h,甲醇残液排放量为2m3/h,另有甲醇油废液400kg/d(内含二甲醚、烷类等有机物20%)。
2.废水处理工艺对于一些含氨氮高于200mg/L,水量小的部分废水先在车间进行预处理,以回收其中部分的氨,然后再与综合污水一同按下图的工艺处理。
因考虑到工厂废水排放的不稳定性,设计了一事故池。
当工厂废水量超过调节池的调节容量或者出现污染负荷过大的事故排放时,过量的废水排入事故池暂时储存起来。
事故消除后,事故池中的废水进入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由于工厂废水排放可能具有一定的波动性,水量和水质不稳定,因此利用调节池来调节废水水质和水量,使进入后续处理设施中的废水保持稳定。
由于CASS池为间歇出水,为了后续处理的连续性,在CASS池后设置调节池以调节水量。
CASS池处理后出水中SS约为20—30 mg/L,在其后设置一过滤罐进一步去除剩余的固体颗粒。
过滤罐采用陶粒为滤料,其表面积同体积石英砂的2—3倍,空隙率为石英砂的1.3—1.7倍。
故此滤罐滤速高、产水量大。
本工艺采用二氧化氯为消毒剂以降低有病原菌,使水得以回用。
CASS池在运行时,分曝气、沉淀和排水三阶段,依次在CASS反应池中周期性进行,故CASS反应池不需专设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
在CASS池的三个运行阶段都连续进水,由于进水流速很小,水流呈层流状态,因此排水时也不影响污泥的沉淀。
由于该厂处理的废水中,氨含量较高,因此利用CASS工艺可以在同一周期内通过调节曝气量以改变运行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氨的去除率,以保证出水有较好的水质。
CASS反应池采用鼓风机和微孔曝气头进行充氧,具有氧利用率高、鼓风机功率低等特点,整套系统采用PLC中央控制来实现。
常见的4种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常见的4种氨氮废水处理方法水体中的氮元素作为造成富营养化和发黑发臭的元凶之一,往往是污水处理工作中的重点关注对象,其重要性甚至不亚于有机污染物。
如果你遇到氮浓度丧心病狂的工业废水时,那么生物脱氮往往喜提下岗,物化脱氮这个迷人的小可爱就要闪亮登场了。
1.氨氮的危害在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氨氮可谓是日益猖狂,肆虐无数。
成为危害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的一大要素!它们广泛存在于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中。
主要有以下危害:①富营养化氮磷是藻类生长的必要营养元素,当水体中的氮含量超过0.2 mg/L,磷含量超过0.02 mg/L,水体就会营养化而导致藻类过量生长,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发生在内湖称为“水华”。
当藻类过量生长并死亡,将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使水质恶化,鱼虾死亡。
某些藻类还含有毒素,在贝类等软体动物体内富集,人若食用将导致严重的中毒反应,甚至死亡。
②水体发黑发臭在硝化菌的作用下,1mg氨氮完全氧化成硝态氮需消耗4.57mg溶解氧,当水体中的氨氮过多时,将导致水体呈缺氧状态,鱼类难以生存,从而发黑发臭,降低观赏和利用价值。
2.常见的物化脱氮技术(1). 反渗透法/RO对膜一侧的料液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从而在膜的低压侧得到透过的溶剂,即渗透液;高压侧得到浓缩的溶液,即浓缩液。
(2). 折点氯化法在中性条件下,次氯酸钠或氯气把氨态氮氧化成氮气,从水体中逸散。
其反应机理如下(以次氯酸钠为例)NaClO + H2O —→ HClO + NaOHNH3 + HClO —→ NH2Cl + H2ONH2Cl + HClO —→ NHCl2 + H2ONHCl2 + H2O —→ NOH + 2Cl- + 2H+NHCl2 + NOH —→ N2↑ + HClO + H+ + Cl-2NH3 + 2NaClO —→ N2↑ + 3H2O + 3NaCl(3). 鸟粪石法/MAP鸟粪石是磷酸铵镁的俗称,化学式为MgNH4PO4·6H2O,是由一些鸟类在海岛上排泄的粪便聚积风干后类似石头而得名,其溶度积常数为2.5×10-13,在碱性条件下容易形成沉淀。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高效低耗技术
研发更高效、低能耗的废水处理技术,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处理 效率。
组合工艺优化
针对不同水质和排放标准,采用多种处理方法的组合工艺,实现 最佳处理效果。
资化利用
探索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或资源,实现废水资源 化利用。
THANKS
氨氮废水中的氨和铵盐对人体健康有 潜在危害,如引起皮肤瘙痒、眼睛刺 激等症状。
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氨氮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转化为亚硝 酸盐,进而转化为硝酸盐,导致水体 富营养化,促进藻类过度生长。
氨氮废水处理的意义
01
02
03
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 ,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可持续发展
过固液分离实现废水净化。
吸附法
03
利用吸附剂的吸附作用,将氨氮从废水中吸附出来,达到净化
效果。
成功案例分析
某化工厂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项目
采用生物处理法,通过优化微生物种群和反应条件,实现了高效去除氨氮的目 标,出水氨氮浓度低于国家标准。
某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项目
针对原有工艺的不足,采用化学沉淀法进行升级改造,提高了氨氮去除率,降 低了运行成本。
实现废水中氨氮的去除。
03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预处理阶段
去除大颗粒杂质
通过筛网或过滤器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保 证后续处理的顺畅进行。
调节pH值
将废水的pH值调节至适宜的范围内,以满足后续 处理单元的需求。
沉淀分离
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重金属 离子沉降下来,以便去除。
主体处理阶段
生物处理
利用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将氨氮转化为氮气,实现废水中 氨氮的有效去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
氨氮废水主要来源于化肥、焦化、石化、制药、食品等行业废水,由于存在一定的隐患问题,因此人们对于这一废水的处理很重视,传统的处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以及生化法等。
(1)生物法
传统的生化法主要用于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它是利用微生物的硝化及反硝化作用使氨氮转变为氮气。
低浓度氨氮废水通常具有比低的特点,有些生产废水甚至不含COD,因此采用生物脱氮的方式处理,需要加入碳源,运行成本很高。
常见工艺有A/O或A2/O)和SBR工艺。
其缺点是处理过程对温度和工业废水中某些组分的干扰非常敏感,需要的反应器体积比较大,而且反硝化过程中会产生N2O,易转化为其它影响臭氧层的氮氧化物,反硝化把NH4+这种有价值的物质转化成N2逸入空气,造成浪费。
在A/O工艺中,为了促使反硝化反应顺利进行,一般要求C/N大于3。
(2)蒸汽汽提法
蒸汽汽提法是用蒸汽将废水中的游离氨转变为氨气逸出,其处理机理与吹脱法基本相同,也是一个气液传质过程,即在高pH值时,使废水与蒸汽密切接触,从而降低废水中氨浓度的过程。
传质过程的推动力是气相中氨的分压与废水中氨的浓度对应的平衡分压之间的差值。
蒸汽汽提法由于采用的工作介质是蒸汽,氨自废水进入蒸汽中,然后在塔顶精馏成为浓氨水回收,因此无需增加后处理工序。
蒸汽汽提所需蒸汽体积要比空气吹脱法中所需空气体积小得多,因此设备体积较小,占地面积较少。
汽提法比较适用于处理1000mg/L以上的高浓度氨氮废水,对氨氮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效率高,技术成熟度好。
但是,常规的汽提废水脱氨技术蒸汽消耗量大,处理废水单耗比较高。
蒸汽汽提废水脱氨技术的普及推广应用需要在节能降耗方面加大研究开发的力度。
(3)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适用于氨离子浓度在10~100mg/L的废水。
其原理是选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将水中的铵离子与树脂上的钠离子交换,从而达到去除铵的目的。
沸石具有从含钠、镁和钙等离子的溶液中有选择地去除氨离子的特点,因而选其作为交换树脂也叫有选择性的离子交换法,穿透的树脂要用2%的氯化钠溶液再生,再生液经过去氨处理后再循环使用,达一定的循环率后排放。
离子交换除氨法树脂的再生操作复杂,设备及管道的腐蚀严重,再生下来的氨回用价值不高,因此工业型规模应用很少。
(4)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是通过向水中投加化学药剂,使氨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从而达到废水脱氨的目的。
一般所用的化学药剂为镁盐和可溶性磷酸盐。
化学沉淀法的氨氮脱除率一般为80%-90%。
工艺比较简单、设备投资较少。
但是由于需要向废水中投加国家严格控制排放的磷酸盐(国家一级标准要求磷<0.5mg/L),后续除磷要求很高。
因此该工艺一般只适用于氨氮和磷同时存在的场合。
(5)膜分离法
采用膜分离技术处理氨氮废水是近几年来研究比较多的废水脱氨技术之一。
膜分离技术处理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比较好,条件温和。
由于氨氮废水中往往有较多的固体悬浮物及易于结垢的盐类,考虑到膜的阻塞及再生问题,膜分离技术对水质的要求较高。
(6)反渗透法和电渗析法
反渗透法和电渗析法的投资和运行费用都比较高。
而且,电渗析的预处理要求高,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短,目前在国内应用极少。
一般采用生化处理方式降低废水中的氨氮含量,随着化肥、石油化工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高氨氮废水生化处理不达标,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上述几种传统处理氨氮废水的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限制性,从而废水处理的效率并不高,为此新型的处理方式也随之产生,效果甚佳。
特种吸附材料能针对性地吸附废水中的氨氮物质,对氨氮物质能做到高效吸附且脱附彻底,脱附后的废水氨氮含量可达到排放标准。
采用吸附工艺处理氨氮废水时,将废水预先过滤去除其中的悬浮和颗粒物质,然后进入吸附塔吸附,吸附塔中填充的特种吸附材料能将废水中的氨氮吸附在材料表面,出水氨氮可达标排放。
吸附饱和后,再利用特定的脱附剂对吸附材料进行脱附处理,使吸附材料得以再生,如此不断循环进行。
氨氮废水吸附处理工艺流程见下图。
吸附法的优点
1. 高效去除废水中的氨氮物质,去除率高,严格控制出水的氨氮含量(出水氨氮含量<15mg/L );
2. 对生化尾水进行深度处理,浓缩比高,解决低浓度废水处理难题;
3. 设计投资低、运行费用低,工艺先进,无二次污染;
4. 工艺流程简单、可靠,占地面积小。
案例介绍
本新建氨氮废水吸附处理设施,总设计废水处理规模为300m3/d ,氨氮废水氨氮含量高,生化后氨氮含量超标,达不到排放标准,影响企业的稳定生产。
对该废水进行了定制化吸附塔
过滤器 氨氮废水
达标排放
氧化后返回生化系统 脱附液
的工艺设计,废水设计指标如下表。
案例1 吸附进出水数据
吸附工艺能深度吸附去除废水中的氨氮,氨氮的去除率稳定在90%以上,吸附出水氨氮含量远低于客户要求(<25mg/L),由图可以看出废水中的氨氮大部分被吸附脱除,氨氮被转移至少量脱附液中,脱附液氧化后可直接返回前端生化系统,满足客户排放要求的同时,不产生二次污染,保障了企业的正产运行。
江苏海普功能材料有限公司致力于高性能吸附剂和催化剂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通过多年的自主研发,在离子交换技术与吸附技术、纳米无机材料杂化技术等方面具有国际领先的水平,实现吸附和催化产品的系列化,并成功应用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领域,已经成为专业的绿色环保解决方案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