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中药与食疗

合集下载

【五运六气】运气十六方总览(陈无择)

【五运六气】运气十六方总览(陈无择)

【五运六气】运气十六方总览(陈无择)
(国内权威传承与学习平台,搜索“哲医论坛”一键关注)
运气十六方总览
运气十六方为宋代陈无择所创,是将运气理论拉进临床的有益尝试。

现将十六方总结如下:
更多:
1.解读“阴阳五行学说”用于养生的理论依据
2.解读:哲医理念十四条
3.最好的中医形象宣传片(新中医模式简介)
4.脾湿的人喝水都长肉!究竟为什么?
5.是谁灭掉了中医?去哪里找好中医?(深度好文)
6.《伤寒论》治各种“拉肚子”的经典妙方,居家常用赶快收藏!
7.钱学森论中医:人体科学的方向是中医
8.“补血”佳品——“五红补气养血汤“
9.中医所说的“湿气”,到底是个什么病?
10.(面诊+舌诊)中医养生望诊实用大全(二)!
11.(国医世家)谈古今历史文化差异与国运发展之间的关系
谈《道德经》思想如何践行之大国崛起!
权威公众号:哲医论坛
学习专业养生知识,获得权威专家咨询的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中药化煞改运的原理

中药化煞改运的原理

中药化煞改运的原理
中药化煞改运是指使用中药材或中药制剂来化解煞气,改变运
势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药化煞改运的原理与中医的理论有关。

中医认为,人
体的健康与周围环境的气场有着密切的关系。

煞气是指一种不利于
人体健康和运势的负面能量,它可能来自于环境中的某些不良气场,比如阴气过重、污浊气体等。

中药具有调和人体气血、调整阴阳平
衡的作用,因此可以通过中药的熏煮、熏烧或者摆放来中和煞气,
改善周围环境的气场,从而改善人体的运势。

其次,中药化煞改运的原理与中药材的特性有关。

许多中药材
具有驱邪化煞的功效,比如檀香、没药、乳香等,它们被认为具有
辟邪净化、祛煞消灾的作用。

通过熏煮或者熏烧这些中药材,可以
释放出药材的香气和有效成分,达到净化环境、驱散煞气的效果。

此外,中药化煞改运的原理还与中药制剂的特性有关。

一些中
药制剂,比如香囊、药囊等,是将多种中药材制成的囊袋,具有驱
邪避煞、祈福祛灾的功效。

人们可以将这些中药制剂放置在家中、
办公室或者车内,起到化解煞气、改善运势的作用。

总的来说,中药化煞改运的原理是基于中医理论、中药材的特性和中药制剂的功效,通过中药的熏煮、熏烧或者摆放,来中和煞气、改善环境气场,从而达到改善人体运势的目的。

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环境气场和人体健康的关注,同时也体现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药饮食中的药食同源理念

中药饮食中的药食同源理念

中药饮食中的药食同源理念药食同源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药物和食物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营养成分和药理作用,可以同时作为药物和食物来使用。

中药饮食以中药为基础,结合健康饮食搭配,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

中药饮食强调药物和食物的相互作用,旨在通过食物的药用价值实现药食同源的理念。

不同的中药食材有不同的功效,例如山药有益气养阴、健脾益肺的作用;红枣有补脾养胃、提高免疫力的功效;枸杞子有明目、润肺、补肝肾等作用。

结合合理的食用方法,这些中药食材可以帮助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在中药饮食中,有一些常见的中药食材,被广泛应用于日常饮食中。

比如,黄豆是常见的补品之一,以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而闻名。

中药认为黄豆具有补气养阴、健脾益胃、降低胆固醇等功效。

黄豆可以食用,也可以作为中药的补药使用。

另外,桂圆是一种常见的水果,也是中药常用的药食同源食材。

中医认为桂圆具有补脾益血、安神养心的功效。

桂圆可以单独食用,也可以用来煮粥或炖汤,增加食物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除了以上的例子,中药饮食中的药食同源理念还可以通过搭配不同的食材来实现。

比如,中药方剂中常用的四物汤,是由当归、熟地、白芍、桂圆等中药食材组成的。

四物汤具有补血养颜、调经养肝的功效。

可以将四物汤的中药食材与糯米、红枣一起煮粥食用,既保留了中药的药效,又增加了食物的营养价值。

中药饮食中的药食同源理念也强调食物的合理搭配。

中医认为不同的食材之间存在相互促进或相互制约的关系,可以通过合理的搭配实现药食同源的效果。

例如,枸杞子和山药的搭配可以更好地达到养肝补肾的功效;红枣和黑芝麻的搭配则可以起到养血益气的作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中药饮食中的药食同源并非所有人都适用。

每个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不同,对中药的反应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选择中药食材搭配时,最好咨询中医师或专业人士的建议,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中药食材。

总而言之,中药饮食中的药食同源理念旨在通过合理的食用中药食材,达到调节身体机能、预防疾病的效果。

五运六气详解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汇总

五运六气详解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汇总

五运六气详解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汇总五运六气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它描述了自然界和人体内
部的五种气和运动变化的规律。

在医学上,五运六气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1.诊断: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来判断疾病的发展和变化趋势。

根据气
候的寒热、干湿、早晚等变化,结合患者的体温、汗液、尿液等指标,可
以判断疾病的属性、轻重和病程。

例如,夏季患者出汗多、皮肤湿滑、舌
苔黄腻,可以判断为暑湿之邪。

2.治疗: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选择对应的疗法。

根据五行学说,用相
生相克的方法调节五脏的功能。

例如,在冬季患者出现畏寒、肢冷等寒症时,可以使用温阳之法,采用温热的方法来调节体温。

3.预防: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预防疾病的发生。

根据气候的变化选
择合适的保健方法,如春季多风,容易上火,可以适当补充清凉食物,调
节体内的阴阳平衡。

4.中药治疗:五运六气与中药学有密切关系。

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
选择适当的中药进行治疗。

例如,在夏季的湿热环境中,患者容易出现湿
热症状,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气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

5.饮食调理: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调节饮食结构,保持身体的阴阳
平衡。

例如,在春季的木气旺盛时,应多食用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类、蔬菜等,以保持身体的生机勃发。

需要注意的是,五运六气是一种辅助诊断和治疗方法,在实际应用时
需要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方法。

此外,每个人的体质和环境都有所不同,需要个体化的调整和治疗方案。

健康饮食如何搭配中药来调理身体

健康饮食如何搭配中药来调理身体

健康饮食如何搭配中药来调理身体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我们不仅要关注日常的饮食选择,还可以巧妙地结合中药,以达到更好地调理身体的目的。

健康饮食与中药的搭配并非随意而为,而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了解自身的体质是关键。

中医将体质分为多种类型,如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等。

不同的体质在饮食和中药的选择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对于阳虚体质的人来说,常常表现为手脚冰凉、怕冷、容易腹泻等。

在饮食上,应多食用温热性的食物,如羊肉、韭菜、核桃等。

同时,可以搭配一些温阳的中药,如肉桂、附子、干姜等。

比如,在冬天可以煮一碗肉桂羊肉汤,将肉桂 5 克、羊肉 200 克一同炖煮,既能享受美食,又能温阳散寒。

阴虚体质的人则容易出现口干咽燥、心烦失眠、手脚心发热等症状。

他们适宜多吃一些滋阴的食物,如银耳、百合、雪梨、甲鱼等。

中药方面,可选择麦冬、玉竹、石斛等。

比如,用麦冬10 克、玉竹10 克、雪梨 1 个,煮成麦冬玉竹雪梨汤,有很好的滋阴润燥的效果。

气虚体质的人通常感到乏力、气短、容易出汗。

饮食上要多吃一些具有补气作用的食物,如山药、大枣、鸡肉等。

中药可以选用黄芪、人参、党参等。

例如,用黄芪 15 克、大枣 5 枚、鸡肉 100 克煲汤,能起到不错的补气作用。

痰湿体质的人多形体肥胖、腹部肥满、痰多等。

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薏米、冬瓜、芹菜等。

中药可选择茯苓、泽泻、陈皮等。

像用薏米 30 克、茯苓 15 克煮粥,有助于健脾利湿、化痰去浊。

在搭配健康饮食和中药时,还需注意季节的变化。

春季是阳气生发的季节,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升发阳气作用的食物和中药,如韭菜、春笋、薄荷等。

夏季炎热,容易耗气伤津,可多吃西瓜、绿豆、荷叶等清热解暑、益气生津的食物,搭配中药如西洋参、麦冬等。

秋季干燥,适宜多吃梨、百合、银耳等润燥的食物,搭配沙参、玉竹等中药。

冬季寒冷,是进补的好时节,可食用羊肉、牛肉等温热食物,搭配肉桂、附子等中药。

中医食疗解密中草药与食物的黄金搭配

中医食疗解密中草药与食物的黄金搭配

中医食疗解密中草药与食物的黄金搭配中医食疗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大瑰宝,它以食物作为药物,通过合理搭配,发挥食疗的疗效,帮助人们改善身体健康。

中医食疗中,草药与食物的黄金搭配是关键,下面就来为大家解密一下中草药和食物的黄金搭配。

1. 人参与糯米人参是中药中的珍贵品种之一,被誉为“天然的补品”。

人参具有补气、益精、养心的功效。

而糯米则具有补脾开胃、益气养血的作用。

因此,将人参与糯米一起煮粥,不仅可以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还可以补充气血,对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人群特别适用。

2. 大枣与生姜大枣被誉为“天然的胃药”,具有补脾养胃、健脾和胃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人非常有益。

而生姜则具有温中散寒、助消化的功效。

因此,将大枣和生姜一起煮水,每日饮用,可以起到健脾养胃、助消化的效果。

3. 陈皮与柠檬陈皮是中药中的一味常用药材,具有理气消食、化痰止咳的功效。

而柠檬则富含维生素C,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将陈皮与柠檬一起泡水,不仅可以帮助消化,还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感冒。

4. 薏米与山药薏米是一种常见的粗粮,具有清热利湿、健脾和胃的作用。

山药则被誉为“健脾胃的首选食品”,具有补脾养胃、健脾燥湿的功效。

将薏米与山药一起煮粥,不仅可以改善湿热、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等问题,还可以增加营养,提高体质。

5. 黄芪与鸡肉黄芪是中药中的常用药材之一,具有补气养血、益阳固表的功效。

而鸡肉则具有滋阴补肾、益气补虚的作用。

将黄芪和鸡肉一起炖汤,不仅可以补气养血,还可以增强体力,改善体质。

6. 何首乌与黑豆何首乌是中药中的常用药材之一,具有补肝肾、养血润燥的功效。

而黑豆富含蛋白质、铁、钙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滋补肾阴、养肝明目的作用。

将何首乌和黑豆一起煮粥,不仅可以滋补肝肾,还可以改善失眠、盗汗等问题。

总结起来,中草药与食物的黄金搭配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增强草药的功效,使人体得到更全面的营养补充。

在搭配时要注意食材的属性、功效和相克相济的关系,合理搭配可以发挥最好的效果。

学中医不可不知的五运六气临床用药

学中医不可不知的五运六气临床用药

学中医不可不知的五运六气临床用药五运六气临证方药是在学习《内经》理论的基础上,应用五运六气理论,药用《神农本草经》性味功效,结合临床实践创制,临床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素问·六节藏象论》云:“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运用运气学说治疗疾病,首先要认识疾病与运气的关系,确定发病病机,制定治疗原则,选择对症方药。

邹氏五运六气临证方药1.运用运气学说治疗疾病具体方法:(1)先用天干确定岁运岁运“太过”、“不及”会影响人体相应脏腑:土运太过,雨湿流行,易伤脾、肾;土运不及,风乃大行,易伤肝、脾、肾。

金运太过,燥气流行,易伤肺、肝;金运不及,炎火大行,易伤心、肺、肝。

水运太过,寒气流行,易伤肾、心;水运不及,湿乃大行,易伤脾、肾、心。

木运太过,风气流行,易伤肝、脾;木运不及,燥乃大行,易伤肺、肝、脾。

火运太过,炎暑流行,易伤心、肺;火运不及,寒乃大行,易伤肾、心、肺。

(2)根据岁运太过、不及,制定五运太过、不及临证方药。

2.五运太过方药(1)岁木太过《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

”岁木太过,乘土侮金,理论上以泻肝、补脾、润肺为法,临床实际以泻肝为要,岁木太过,肝气上从,解决发病原因为肯綮,临证结合实际加减。

自拟方:1)芍术汤:芍药、生白术。

芍药酸以抑木,芍药之苦以泻子抑母;白术甘土以养。

2)乌萸汤(乌梅、山茱萸):以乌梅、山茱萸酸抑风木。

常用抑木药物:乌梅、生白芍、山萸肉。

常用扶土药物:白术、人参、山药、大枣。

常用润金药物:天冬、麦冬、沙参、生地。

(2)岁火太过《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火太过,炎暑流行,金肺受邪。

”岁火太过,心气上从,乘金侮水,火乘金则愈燥,火侮水则交争。

理论上考虑心、肺、肾,临证实际以泻火为要。

自拟方:1)连冬汤(黄连、天冬):黄连苦寒泻火,天冬甘土生金。

2)连栀汤:黄连、栀子苦寒泻火。

常用泻火药物:黄连、竹叶、栀子等。

中药饮食文化的经典药食组合

中药饮食文化的经典药食组合

中药饮食文化的经典药食组合中药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医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几千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中药饮食文化强调药食同源,认为食物有药用价值,合理的使用药食组合可以起到预防疾病和健康养生的作用。

下面介绍几种经典的中药饮食组合,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健康有所启示。

1.桂圆红枣薏米粥桂圆红枣薏米粥是一种常见的养生粥品,以桂圆肉、红枣、薏米为主要材料熬制而成。

桂圆具有补气养血、益肾补脑的作用;红枣有健脾养胃、补血调气的功效;薏米有利水消肿、清热健脾的作用。

这种药食组合能够调理脾胃,益气养血,适合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人食用。

2.黄芪炖鸡汤黄芪炖鸡汤是一道常见的中药炖汤,将黄芪和鸡肉一同炖煮,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

黄芪具有补气养血、益气固表的功效;鸡肉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

这种药食组合适合体弱多病、气虚血虚的人食用。

3.枸杞山药粥枸杞山药粥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养生粥品,以枸杞和山药为主要材料熬制而成。

枸杞具有滋阴补肾、明目养颜的功效;山药具有益气健脾、润肺止咳的作用。

这种药食组合对于肾虚、脾虚、肺虚的人有较好的滋补作用,尤其适合青少年和中老年人食用。

4.当归煮鸡蛋当归煮鸡蛋是一种简单的药食组合,将当归与鸡蛋一同煮熟,能够起到补血养颜的作用。

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养颜的功效;鸡蛋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含有的优质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对身体有益。

这种药食组合适合女性朋友食用,尤其是经期血虚的女性。

5.茯苓猪蹄汤茯苓猪蹄汤是一道常见的中药炖汤,以茯苓和猪肉蹄筋为主要材料炖煮而成。

茯苓具有利水消肿、健脾安神的功效;猪肉蹄筋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对皮肤有益。

这种药食组合适合患有水肿、脾胃湿热的人食用。

总结起来,中药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许多经典的药食组合。

这些药食组合运用中药的药用价值,结合食物的营养价值,能够起到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作用。

然而,每个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都有所差异,所以在选择药食组合时,应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合理搭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气谈中药和食疗
-------运气无锡中医爱好群聊天记录整理篇
什么叫做“中药”!!!!!
“中药”以个体来讲,植物或者动物的某一部分所入之药,能纠正人体阴阳,叫做中药。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中药”的准确概念是以中医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通过辨证,确定病性,以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甚至数十个药物配伍的药的集合,叫做中药。

请注意这几个关键字“阴阳五行、辨证、阴阳、两个以上、配伍”。

特别是“配伍”二字,凡是不符合这个的单味药,我们和西医统称做植物药。

比如可以治疗痢疾的青蒿素;治疗腹泻的黄连素等。

当然有的人服用单味药肯定也会起到效果。

比如服用葛根粉可以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服用当归粉可以补血,治疗咳嗽。

如果这个病人单纯只是这样的病症,真的会起到疗效。

但是这个疗效和我们的打针,挂盐水,吃抗生素的性质是一样的。

这个不叫中药。

这个叫植物药。

同样治疗高血压,冠心病,以一个完全配伍并包含阴阳的药方治疗,它的效果可以比单味药提高50-200%以上。

更重要的是任何单味药物,都会长期使用以后形成机体的耐药性。

比如青蒿素,用来治疗痢疾。

这是中国人的发明,当年中国还没有打开国门,否则这个就是当年的诺贝尔奖。

这玩意救了非洲几亿人的生命。

但是随着年代推进,青蒿素有了I型II型III型,这些型号都是在青蒿科不同种类的植物当中提取出来的。

因为原来1型的疫苗几年后就被病毒免疫了,所以人们只好提炼2型。

到现在可能有十几型了。

另外有一样介于食物和药物之间的东西。

比如各种打着中药名号的保健食品,比如孢子粉、松粉、葛根粉、当归粉、薏米粉、木瓜粉等(你们知道我说什么)。

很多朋友选择冲服这些东西。

以达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很多养生讲堂也大肆鼓动购买,服用这些东西。

所以造成绿豆价格奇高!!我来揭秘一下吧,因为这些养生讲堂的老兄要
么自己不懂,要么故弄玄虚,要么知道吃这些东西死不了人。

大不了重伤,绝对死不了。

这些植物粉,有的人也许开始有效。

慢慢的,几个月之后,效果就越来越差。

与青蒿素形成机体的耐药性是一个原因。

那吃这些没有一点用吗?有用的。

可以药物介入,可以穴位介入。

因为有的人虽然吃这些东西,但是吃的另外的一些东西会抵消掉作用。

所以不如药物直指病灶穴位直达病所。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中药的配伍,直指病灶穴位、直达病所。

极大的降低了机体的抗药性,多味药复杂的配伍,改变了药物本身的性味,增加了药物的持久力和效力。

那么配伍有规律吗?有,以阴阳为规律,以五脏六腑为目标。

两三种随意放一起是不是就算配伍?这叫瞎配伍。

这个要大家学了以后才能了解。

我在这里普及一下,是告诉大家千万不要上当。

花了冤枉钱。

弄的现在药价这么高中药都快吃不起了。

(此乃肺腑之言,留待各位斟酌)。

说句心里话我就是想告诉大家对养生课堂不要偏听偏信。

真正的中医,是不会误导这些的。

不要去吃什么补品,调配好自己的情志,适当运动,适当饮食,适当心情。

啥叫养生?这叫养生!!!养生是在病之前,病之后的,那叫怕死!
再来说说食疗的问题吧。

首先食疗是现代才发展起来的,所以具备了一定的时代性。

虽然黄帝内经上也注有五禽五畜可以入五脏,但是这个五入是按五味是补五脏之平的,并不补五藏阴阳之差。

而现在的食疗方,参照的是药方的补养之法,标新立异,随意配伍,偏补一性,或偏阴,或偏阳。

食疗是个长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体的阴阳是会有变化的,造成阴阳变化的原因可以是天气,情绪,生活环境。

所以很容易会出现偏差。

更严重的是,很多人通过食疗进补之后,一方面却没有节制其他的饮食,造成食物的阴阳相抵消,比如早上喝粥,中午吃油腻。

基本就白吃了;比如一到逢年过节,大鱼大肉,大摆筵席,又白吃了。

这其实是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一旦吃撑了,前面的食疗也基本白费了。

我比较建议大家提倡简单而高品质的生活,比如说吃:米吃最好的东北大米;蔬菜吃最好的无公害绿色蔬菜;肉少吃(并不是指食素,我用词一向注意精确),鱼虾适当;不认识的东西不吃;吃家常便饭,不外食;深海生物不吃。

吃这些简单不复杂高品质的食物,目的是减少食物对自己阴阳的影响。

例如,无锡的水质很差,那就装家用水循环系统,喝宜兴的桶装水。

上述指在传达一个理念:劝告大家要减少对物质的贪恋、对美食的贪恋。

粗茶淡饭,地道材料,精心配制----就是安心的食疗。

对食疗的痴迷,也正显示出对生活的不专一,不纯净。

对寒热交错的病,要平性饮食。

所谓平性的食物,指不要偏寒,不要偏热,学会四诊,便能辨清寒热。

通过四诊,确定脏腑的阴阳平衡,然后再配食。

例如,热症要确定是阴虚(阴虚之火是虚火,是阴液干涸而生之燥热)还是阳亢(阳亢之火是实火,是外力伤内或情志暴怒,气机壅滞而生);是肺热,还是胃热;是心阴虚,还是肝阴虚。

阴虚会引起阳气亢盛,阳亢则能使阴液耗损,两者互为因果。

这个。

这个。

不是打打字就能说清楚的。

通过医生把脉是最好的识别方法。

病人呢,不一定能识别出来,就不误导了。

网友问:手心热是虚火不?
运气答:手心热要流汗,才是阴虚之火,只是手心热,也很难判定的。

辩证是要几个因素结合而得出的结论。

比如不经过辩证随便艾灸基本就是错误,而艾灸错误也会导致阴虚。

要怎样来辩证?辩证就是要学习四诊。

初学者如何学习四诊?
对四诊越熟悉就越能真实感觉到身体的变化。

我们虽然现在也能感受到,但是很多时候都是假象。

那么四诊,我们初学要怎么学呢?我认为比较好的书籍可以看《医宗金鉴》的四诊部分:望闻问切,揭示的十分到位。

《医宗金鉴》是清朝的中医教科书,非常的精炼。

把脉虽然需要师傅带,不过前面三诊学得好,基本可以七七八八。

现代著作,我不是很熟悉。

大家可以百度查查看。

有网友畏难了,我认为凡事从零开始。

我师父教我的时候,就跟我说了三十分钟。

两年后。

他又教我一次,只说了十分钟。

所以一步一步来。

运气之感慨!!
《黄帝内经》不是养生,不是诊断,不是针灸,不是治病。

写的是人与自然的联系、阴与阳的关系、阴与阳在自然界的表达、阴与阳在生命的表达、阴与阳在宇宙规律下,在自然界和生命的同步表达。

如果看不懂是因为你还没有能从眼睛里找到自然界和生命的联系之
所在。

《黄帝内经》有重要的《运气七篇大论》,现在学校已经不教了。

《七篇大论》科学完整地介绍了生命和自然在宇宙规律的支配下,六十年一轮的进化规律。

掌握《七篇大论》才能有资格站在症候角度,纵观宇宙,自然对人类生命产生的预期影响,进行预测性防治和疾病的转归。

这些都是道家秘传的,社会上根本学不到。

建国时期,任应秋和方药中两位大师写过对运气七篇的书籍。

任应秋《五运六气》,方药中《运气七篇详解》。

《素问》中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七篇大论,是中医运气理论的奠基之作。

这七篇,其实占了黄帝内经5分之三的文字。

而我们现在所普及的内经,基本去除了这七篇大论。

为什么呢?因为涉及了对药物和疾病的预测。

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被打成伪科学、封建迷信。

所以现在了解的人很少、极少。

[感慨发完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