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商品学复习资料

中药商品学复习资料
中药商品学复习资料

中药商品学参考复习资料2

1、中药商业的机构按工作性质可分为行政管理机构和企业经营机构两大类。

2、中药商业企业分类:

①按照生产资料所有制分为国有、集体和民营;②按经营方式分为专营、代营、联营企业;③按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地位分为批发、零售、批零兼营、行栈企业等。

3、中药商业的经营特点:

①必须持有商业药品经营许可证;②营业执照;③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认证证书。

4、中药市场流通规律一般经过采购、运输、储存(必须遵循保证供应、分类储存、保证质量、以销定进的原则)和销售4个环节。

5、中药商品广告宣传的基本原则:

要有思想性、真实性、艺术性、时效性。目的和作用:中药商品广告是为商业企业传递信息的一种手段,利用各种媒体把其产品的优点、用途、价格、用法、用量等信息,多方面多层次多形式地灌输给广大消费者,从而扩大商品流通,促进消费和生产,对于提高文明经商水平、消费服务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均有明显的作用。

6、药品广告不能含有下列容和表述:

①对功效的断言或保证;②有效率或治愈率的说明;③与其他药品的功效和安全性比较;④不能利用医药科研机构的专家或医生的名义做广告;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药品不得做广告)。

7、中药商业竞争围:销售品种的竞争、商品质量的竞争、商品价格的竞争、时

间竞争、服务竞争。

如何竞争:①企业决定进入市场前必须熟知营销理论、做市场调研确定目标;②采用合适的宣传和促销手段;③完善严格的药品质量管理体系,注重品牌的建立与维护。

8、医疗用毒药管理:

第一类毒、限剧药只限供应医疗单位和有关医药门市部配方使用,不得在门市零售。

第二类毒、限剧药可由医药门市部经营销售,但必须凭盖有公章的医生处方才能发售,处方一次有效。

毒剧品种有:一类有信石(红、白砒)、水银;二类有生白附子、生附子、生马钱子、生乌头、生川乌等(九分散、龙虎丸、九转回生丹、四生散为四个成药)

9、制定中药商品质量标准的原则:技术先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在制定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时,仍以传统的外观质量和性状特征为主。药材商品规格与等级制定的基本原则为:以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为依据制定,要体现按质论价的特点,有利于促进优质药材的生产,不断改进加工技术和提高生产效益,在质量稳定的条件下为求简化标准,标准要便于量化,新标准要有试用期并不断修订。

10、堆码要求:整齐、规;目的是有条理、方便存取、计数、提高仓库、安全。

11、我国主要进口的中药品种:西洋参、高丽参、海马、乳香、没药、沉香、肉桂、蛤蚧、胖大海、西红花、番泻叶、羚羊角、海狗肾、燕窝等

主要出口的中药品种:甘草、当归、三七、牡丹皮、附片、白药、蜂蜜、天麻、

金银花、枸杞子等。

12、有害物质检测:包括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检测、黄曲霉素检查、砷盐和重金属检查等。

水分测定方法:烘干法、甲苯法、减压干燥法和气相色谱法。烘干法在100—105度干燥。

灰分测定:经高温500—600度灰化至恒重的残渣重量。药用部位检测:穿心莲的叶不得少于35%,薄荷的叶不得少于30%。

14.蕴藏量在40万吨以上的有甘草、麻黄、罗布麻、刺五加4种;

四大北药:潞党参、北(西)大黄、北黄芪、岷当归;

四大怀药: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

四大南药:槟榔、阳春砂、巴戟天、益智;

四大藏药: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西红花;

四大药市:安国、樟树、百泉、禹县;

四大蕲药:蕲龟、蕲竹、蕲蛇、蕲艾。

我国栽培的药材有万吨以上的有:地黄、山药、茯苓、党参、当归、干、薏苡仁7种;

规模化的产区有:东北人参、枸杞子、附子等;

生产专业县有:抚松产人参、岷县产当归、灌县产川芎。

15、大黄、白芍、丹皮、肉桂、苦楝皮,蟾酥等药材在采收加工时忌用铁器。

16、干燥方法:晒干、烘干、阴干、焙干、远红外加热干燥、微波干燥。

晒干时要注意:①含挥发油的药材不宜采用此法;②易变色者不宜用此法;

③暴晒后易爆裂;④药材晒干后,要凉透,才能包装,以防结霜、发霉、酶解。

烘干一般温度以50—60度为宜。

名词解释

1、中药商品:医药市场流通、交换和经营的特殊商品,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2、药用部位检测:是指对药材的某些特定药用部位在总药材中所占比例的检测。

3、蛋片吉:为纵切成瓣的半圆形块状西大黄。

4、边条参:是指具有芦长、身长、腿长特点的人参。

5、枫斗:指铁皮石斛的嫩茎,经炒至柔软,趁热扭成螺旋状的商品石斛。

6、乌皮:指花鹿茸表皮棕黄色,因受加工影响,部分皮色变成乌黑色。

7、存折:指鹿茸部已折断,而表皮未开裂,但有痕迹。

8、吃胆牛黄:质较硬,断面似胶状,显黑色或墨绿色,同心性层纹不明显,无清香气。

9、葫首归:当归的主根。

10、普通红参:由普通参除去艼和支根,蒸3小时左右晒干或烘干而形成的红参商品。

11、剪口:三七茎基(芦头)部分习称“剪口”。

12、油条:北沙参等由于堆存发热,烘炕不当,气候影响等因素引起的返油变色者。

13、油果:指枸杞由于成熟过分或炕晒不当,保管不好,氧化发油变黑色之果。

14、条草:指单支顺直的圆柱形甘草。

15、粉丹皮:牡丹皮趁鲜刮去外皮,纵剖,抽取木心,习称“粉丹皮”。

16、蔸朴:为厚朴靠近根部的干皮和根皮,似靴形,习称“蔸朴”。

17、再生鹿茸:一年之中第二次采收的鹿茸称为再生鹿茸或二茬茸。

鉴别

1、虫草与虫草、虫草?

先介绍冬虫夏草的性状特征。

虫草:虫体较细,大小不均匀,表面色泽较暗,呈黄色带褐,子座较长。

虫草:虫体较粗,表面色泽金黄,子座较短。

虫草:虫体较粗,表面色泽金黄,子座也较短。

2、金银花与山银花?

金银花:外表淡黄色或黄棕色,密生短柔毛及腺毛。花萼裂片有毛。味微苦。含绿原酸≥1.5%;含木犀草苷≥0.10%。

山银花:为忍冬科植物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华南忍冬或黄褐毛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含绿原酸≥2.0%,含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的总量≥5.0%。灰毡毛忍冬:表面绿棕色至黄白色。总花梗集结成簇。质稍硬,手捏之稍有弹性。味微苦甘。红腺忍冬:表面黄白至黄棕色,无毛或疏被毛,萼筒无毛,裂片被毛,花柱无毛。华南忍冬(山银花):萼筒和花冠密被灰白色毛,子房有毛。黄褐毛忍冬:花冠表面淡黄棕色或黄棕色,密被黄色茸毛。

3蜡片与粉片

蜡片:角尖部切片习称嘴片或蜡片,为圆形薄皮,表面浅棕色或黄白色,半透明,微显光泽,外围红棕色或棕色,质坚韧。

在蜡片之后切制的习称粉片。

4、南大黄与北大黄?

南大黄:为蓼科植物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表面棕褐色、黄色或黄绿色,锦纹不明显。质轻、结实或松泡,根茎断面黄褐色或黄绿色,根茎中心收缩凹陷成马蹄形。气微香。

北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削去外皮,锦纹(类白色网状纹理)明显。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根茎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有特异清香气。

5、钩藤与毛钩藤?

钩藤:呈类方柱形或圆柱形,表面红棕色至紫红色,有时可见白色点状皮孔,茎节枝节上对生两个或一个向下弯曲的钩(不育花序梗),钩长1—2cm,断面稍呈圆形。质轻而坚韧,断面黄棕色,皮部纤维性,髓部黄白色。无臭,味淡。毛钩藤:呈方柱形或近圆柱形,表面灰白色或灰棕色,有疣状突起,被褐色长粗毛,以钩端为多;钩长 1.2—2cm,断面呈长椭圆形。茎断面髓部淡棕色。

6、尖叶番泻叶与狭叶番泻叶?

尖叶番泻叶:呈披针形或长卵形,叶片两面均有细短毛绒。质地较脆薄。气微,味微苦。狭叶番泻叶:呈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5cm,宽0.4—2cm。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浅黄绿色,无毛或近无毛。革质。气微弱而特异,味微苦,稍有黏性。

7、蚕羌与条羌?

蚕羌:羌活根茎略弯曲,环节紧密似蚕,体轻,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有放射状裂隙,皮部棕黄色,可见黄色分泌腔。气香,味微苦而辛。根茎环节疏生似竹节状者,习称“竹节羌”。条羌:宽叶羌活根茎及根呈类圆柱形,根茎部具茎

基及叶鞘残基,根部具纵纹及皮孔。质松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味较淡。根茎顶部具数个茎基,根较细。习称“大头羌”。

8、枳壳与川枳壳?

江枳壳:呈半球形,直径3—5cm。外果皮褐色或棕褐色,表面有颗粒状突起,突起的顶端有凹点状油室,切面中果皮黄白色,边缘散有1—2列油点。气清香,味苦,微酸。

川枳壳:个大,直径3.5—6cm。表面青绿色至绿褐色,皮细有光泽,肉厚。质坚实。气香。

9、光山药与毛山药?

光山药:选择肥大顺直的毛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用硫黄熏后,用木板搓成圆柱形,切齐两端,晒干,打光者。

毛山药:采挖山药切去芦头,除去外皮及须根,洗净,水浸2—3小时,取出,用竹刀刮去外皮,反复用硫黄熏后,晒干者。

10、光知母与毛知母?

光知母:百合科植物知母鲜时剥去外皮晒干者。

毛知母:百合科植物知母除去残基及须根,去掉泥土晒干者。

11、皮与广皮?

皮:剥成数瓣,基部相连,有的呈不规则的片状。皮厚1—4mm。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久贮后颜色变深,有细皱纹及凹下的点状油室,表面浅黄白色,粗糙。质稍硬而脆。气香,味辛而苦。

广皮:常3瓣相连,形状整齐,厚度均匀,约1mm。点状油室较大,对光照视,透明清晰,质较柔软。气香浓郁。

12广地龙沪地龙

广地龙:呈长条状薄片,弯曲,边缘略卷,长15-20cm。全踢具环节,背部棕褐色至紫灰色,腹部浅黄棕色。第14-16环节为灰白色生殖带,习称白颈,较光亮。体轻,略呈革质,不易折断。气腥,味微咸。

沪地龙:呈条状拨片长达8-15cm,全体具环节,背部棕褐色值黄褐色,腹部浅黄棕色。受精囊孔3对,在6、7至8、9环节间,第14-16环节为生殖带,不明显。

13甘草东草和西草

主产于西部及、、、、新疆等地者为优质草,习称西草

产于于东部及东北三省、、等地者,习称东草。

大黄西大黄北大黄

西大黄多来源于掌叶大黄,为主流商品,主产于阿坝甘牧等地

南大黄多为栽培,主要产于等地多自产自销。

简答题:

1、简述中药商品学的定义和任务。

定义:中药商品学是一门以中药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为核心容来研究其鉴别特征和使用价值的应用学科。

任务:①研究和制订中药商品的质量管理标准;②鉴别中药商品的品种和质量。③研究中药商品的道地性、适宜的采制方法、必要的包装和贮藏条件等。

2、中药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存在的问题:①商品信息不通畅,价格起伏波动大;②交通运输不发达,中间盈利;③经销商素质大,短期行为盛行;④药材规格退化;⑤优质不优价;⑥管

中药商品学(重点)

中药商品学 1、道地药材:称那些来自一定产地,生产历史悠久,生产和加工技术精细,品质优良,疗效显著的药材为地道药材。 2、成方资源:历代方书著作和民间单方、验方与秘方。 3、名优中成药:指某一种或在不同厂家生产的品种中,具有质量优良,疗效特好,产量较大,销路较广的传统或新制的著名中成药。 4、名优中成药的分级:1)国有金奖(东阿阿胶),2)国优银奖(力牌玉泉丸),3)部优产品(灌河牌乌鸡白凤丸),4)局优产品(双鹤牌板蓝根冲剂),5)省优产品(南丰牌感冒冲剂) 5、为什么说包装是产品的一部分:包装影响商品销路,影像产品价格,影响企业的成败。 6、包装设计:装储方便,使用方便,携带方便,提供信息,便于鉴别,树立形象。 7、包装策略:类似包装策略。多种包装策略,再使用包装策略,附赠包装策略,改变包装策略。 8、最佳采收季节:丹参(11月)甘草(花前期)麻黄(9月,8月赤峰)槐米(花盛期)茵陈(花果期)薄荷(花盛期)益母草(花盛期) 9、开办药品经营的必备条件:1)人员条件:具有依法经过资格认证的药学技术人员,2)硬件条件:具有与所经营的药品相适应的营业场所设备仓储设施和卫生条件,3)质量保证组织条件:具有与所经营的药品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或者人员,4)质量保证制度条件:具有与所经营的药品质量的规章制度。 10、开办药品经营机构的申办程序:办理一证一照(《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营业执照》 11、国家对药品经营企业经营中的规定:1)合法销售药品(合法的销售单位、客户、经营范围),2)经营合格的药品(不合格的不购进,不合标准的不购进、假药劣药不购进、副作用大的进口药品不购进、检验手续不全的进口药不购进、新药未经检验的不购进、虫蛀霉变药不购进、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不调配、经营中药材应标明产地) 12、1)江西樟树药市“药都”:独特的药材加工炮制,精湛的切制技术(槟榔不见边,白芍飞上天,黄柏骨排皮,甘草柳叶片,半夏鱼鳞片,肉桂薄肚片)2)河北安国药市“药都,天下第一药市”:规模宏大档次高,种植业发达品质优良,药材加工炮制别具特色,药交大会广涞客商。 3)安徽亳州药市“药乡” 4)河南禹县药市“药城”: 5)其他药市:成都荷花池药市,哈尔滨三棵树药市,广州清平药市,兰州黄河药市。 13、市场研究包括那两个方面:市场调查,市场预测。 14、市场调查的基本要求:实事求是,讲究时效,针对性要强。 15、准备经营某一种中药材或中成药应首先做那些调查:1)消费需求调查(需求量、结构、时间),2)市场经营条件的调查(流通渠道、资源、对手情况、经营能力与管理水平)3)用户情况调查(人口、收入、习惯、生活方式),4)中药市场销售调查,5)中药商品生产情况的调查。 16、定性预测与定量预测的不同:定性预测是依靠预测人员根据历史的资料和现实情况的分析判断,对未来市场变化经行粗略估计的一类预测方法,其特点是简

中药学专业(四年制)

中药学专业(四年制) 指导性教学计划 一、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的要求,围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理念,按照学校以培养学生较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和实践能力为主体、以较宽广的现代科学和医学知识以及创新思维为一翼、以较深厚的中医传统文化底蕴为另一翼的“一体两翼”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战略,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学分制实施规定》,特制定本专业教学计划。 二、专业培养目标 (一)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主义觉悟,能保持良好的中医药价值取向,并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较为系统的中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中医药思维的中药学专业人才,能够从事中药生产、检验及中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并为他们在中药教育、研究、管理、流通、国际交流及文化传播等行业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接受中医药学理论和现代医药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基本训练同时,掌握其相应的科学方法,能判断地接受正确信息、独立思考、独立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对中药相关课程交叉融合,具备中医药学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养,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三)按中药学专门技术人才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要求,加强科学思维和中医思维的培养与训练,重视其综合能力的发展,使其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较强的传承、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并能顺应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创新中药学专业人才。 (四)培养过程中努力体现“勤奋、仁爱、求实、创新”的校训,加强体现中医药院校特色的人文及通识教育,强化医药伦理、团队合作精神等环节教学,同时通过体育俱乐部制,使学生掌握中国传统健身锻炼方法以及中医特色养生的保健手段,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终身锻炼的意识,保持人才发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 三、指导性修业年限 修业年限为4年(允许延长至6年)。 四、课程设置与基本要求 【课程设置】 课程结构分为两大类:即必修课类与选修课类。 必修课程: 通识必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类、英语或日语、计算机应用基础。

中药商品学复习知识点

总论 名词解释 1、中药商品学:研究中药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经营与管理规律的一门应用学科。 2、中药商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传统药物商品。保证药材商品、饮片商品和中成药商品。 3、中药生产企业:从事中药商品生产的企业。 4、商标:为商品的标志,表明特征的符号,用文字、符号 图形或其组合构成,商标注册后受法律保护。 5、道地药材的含义:①产地历史悠久,具有相对固定产地 和生长区域②品种优良,具有产量高、能抗旱③疗效显著、临床效果好④生产技术成熟⑤加工技术成熟6、成方资源的含义:历代方书著作和民间单方、验方及秘 方成了中成药生产的源泉,这与药材商品多来源于天然药源的情况相似,是我过中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称成方资源。 7、名优中成药:指某一种或在某一种不同厂家生家的产品中,具有质量优良,疗效特好,产量较大,销路较广的传统或新制的著名中成药 8、盛装材料:直接盛装药品的包装材料,再分为包装和小包装两种,常见的见P22。 9、规格:一个品别的药材,人为的改变了原生药材的形态等。这种不同形态等方面的商品称为规格。 10、等级:统一规格商品的药材,区别其大小,好坏的标准称为等级。 11、中药市场研究:包括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是中药经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进行正确经营决策的科学依据。 12、对流:同种药品在同条运输线上进行先对方向的运输 13、倒流:同种药品由产地运到销售地,再有销售地运会原产地。 【中药商品学的主要任务】 1)经营管理:A研究中药商品的管理规律,实现管理现代化;B研究中药商品的经营规律,实现经营现代化 2)品质优劣:制定和完善中药商品的品质、规格标准、提高药品质量 3)规格等级 4)市场行情:加强中药市场的调查与预测,不断开拓新市场 5)价值规律:研究中药商品的价值规律,制定合理的价格 【各个历史时期《中药商品学》的发展和成就有哪些】 1、秦汉时期。 1)等级的研究:柏子仁分三等 2)价格的研究 3)已有专营中药的商人 4)重视中药商品品质的研究 5)第一部中药商品学专著《范子计然》。有了药价、等级之分。载药87钟。 2、晋唐时期: 1)道地性研究 2)加强中药商品对外交流 3)各种药品记载达到800多种。 3、宋元时期: 1)在广州设立“市舶司”统管对外贸易,相当于现今的外贸部。销售人参等。 2)北宋太医局在京城开封设立“太医局卖药所”——我国现知最早的官办的中药经营机构;1114年改卖 药场所为“惠民局” 3)出现了专营到底药材的市场。南宋迁都杭州后,有生药铺、熟药铺和“川广生药市”之分,说明出现 了川广地道药材的批发市场 4、明清时期 1)研究中药品质与采收关系(生产有南北,二八月不科存) 2)新建立了许多商业性经营上号 3)制药厂有进一步的发展 4)对外交流 5)加强中药与道地性的关系 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中药商品的发展:①中药材公司(药厂)的建立②药检机构的建立③中药经营管理机构的建立④有关专著的出版 【名优中成药分级】 1、国优金奖产品 2、国优银奖产品 3、部优产品:卫生部 4、局优产品 5、省优产品 【药材采收】 1、不同季节,有效成分含量不同 1)丹参11月份丹参酮ⅡA的含量是其他季节的2~3倍。 2、不同生长时期,其有效成分含量不同 1)茵陈在花期至果期,有效成分最高(在花期采) 2)益母草花盛期 3)薄荷花盛期 4)甘草在花前期采收 5)槐米花蕾期 6)金银花在花蕾期或刚开时采收;红花、菊花、洋金花、旋复花在黄盛开时采收 3、同种产品,不同产地,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时间不同 麻黄:大同麻黄9月含量最高,赤峰麻黄8月含量最高。

药学类课程的形成性评价【药学论文】

药学类课程的形成性评价 摘要:分析了药学类课程形成性评价的现状。初步探讨了药学类课程形成性评价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期为中医院校药学类课程的教学评价提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药学类课程;形成性评价;问题;对策 1药学类课程形成性评价的现状 药学类多数课程不仅理论性强,实践性也强。以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相应的评价方式也多采取终结性考核的单一方式。随着形成性评价的开展,药学类课程的形成性评价也取得了一些经验。 1.1理论教学方面 理论教学历来在大学课程中占有较大比重,是人才培养课程的重要部分。在中药学教学中,石铖等[3]首先通过宣讲让学生了解形成性评价,并对学生的接受程度调查,发现70%以上的学生愿意接受,同时构建了分组讨论、案例教学、课堂测验、课后作业和调查问卷为主要指标的评价模式。同时,石铖等[1]还在临床中药学教学中构

建了以即时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测验性评价和档案袋评价为主体的评价模式。张芳等[4]采用随堂考试、分组调研与汇报、教学互动方式在中药商品学课程中进行形成性评价,发现开展形成性评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刘元元等[5]在药理学教学中研究了形成性评价的效果,试验组学生主要采用平时表现、随堂测试、汇报讨论、课后作业、其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形式,对照组主要采用终结性考核方式,通过总成绩、及格率和问卷等评价效果,发现采取形成性评价的试验组学生总成绩和及格率较高,主动性强,并且多数学生对形成性评价的方式也是认可的。何珊等[6]在中药化学课程的形成性评价中采用课堂提问、课堂测试、专题讨论、对分课堂和学生互评与自评的形式,结果显示能够提高学生的全面能力。郭龙等[7]采用课前交流、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形式开展了中药鉴定学课程的形成性评价,结果表明形成性评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能促进教学相长。此外,马丽华[8]设计了药用植物学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其中教师方面主要包括课堂评价、阶段测试和个体测评,学生方面包括小组合作学习和互评,以及学生自评。药学类课程的种类繁多,因此采用的形成性评价模式也不限于以上的方面。 1.2实践课程教学方面 实验教学是理论应用于实际的重要环节,在提高人才素质方面具

中药商品学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 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2.中药材:是天然来源未经加工或仅经过简单产地加工的药物,常分为植物药、动物 药和矿物药等三类。 3.饮片:是药材经净制、切制或炮炙处理后,供中医临床调剂及中成药生产的配方原 料。 4.中成药:是以中药饮片及其炮制品为原料,根据临床处方的要求,采用相应的制备 工艺和加工方法,制备成的随时可以应用的剂型。 5.中药商品:是指在医药市场流通、交换和经营中的特殊商品,也是国家及有关药品标 准中规定使用的所有中药。 6.中药商品学:是以中药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为核心内容的鉴别特征和使用价值的一 门应用学科。 7.重要商品名:是指在中药材市场上流通的中药商品别名。 8.中药商品规格名:是指在中药商业行业内部使用的中药别名,是全国药材市场通用的 行话。 9.特定药用部位检测:对药材商品某些特定的药用部位在总药材中所占比例的检测。 10.统货:药材的品质基本一致,或好、次差异不明显,常不分规格、等级,称为统货。 11.品别:只不同品种、不同生境、不同产地的药材类别,其下划分规格、等级。 12.水试:利用某些药材在水中或遇水产生的特殊现象。 13.火试:指药材火烧时,产生的气味、颜色、烟雾、闪光和响声等特殊现象。 14.松泡:指药材质地质轻而松、断面多裂隙,如南沙参。 15.粉性:富含淀粉,折断时有粉尘散落,如山药。 16.油润:质地柔软,含油而润泽,如当归。 17.角质:质地坚硬,断面半透明状或有光泽,如郁金。 18.四大藏药: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西红花。 19.四大南药:槟榔、砂仁、巴戟天、益智仁。 20.四大怀药:指生产于河南的药材,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 21.浙八味:杭白术、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浙玄参、浙贝母、温郁金、延胡索。 22.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23.条痕:是指矿物类药材在毛瓷板上划过后留下的粉末痕迹。 24.凤丹皮:生产于安徽铜陵凤凰山的丹皮。 25.枫斗:指铁皮石斛剪去部分须根后,边炒边拧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烘干,习称枫斗。 26.疙瘩丁:白芷根部明显突起的横生皮孔。 27.280:指每500克280粒以内的枸杞子等级。 二.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 (一)1.烘干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商品药材)的水分测定;甲苯法(含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法(含微量水分的);减压干燥法(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中药商品)2.位于安徽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的是(亳州药市);山东(垔城药市);四川(荷花池药市)3.重要商品的质量标准包括(国家药品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材标准)4.中药材的质量管理标准包括(重要购销质量管理;中药贮藏质量管理;中药运输质量管理)5.出口由经贸部签发许可证的中药材为(麝香;甘草;杜仲;厚朴)6.目前我国野生资源急剧减少的中药材商品有(甘草;川贝母;石斛;蟾酥)7.商品特征的描述包括(形状;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气味);观察内容(形状;切面;边缘;气味;类型)8.既有国产又有

中药商品学期末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统货:对品质基本一致或部分经济价值低、优劣差异不大的药材,常部分规格等级,成为统货。 2四大藏药: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西红花 3林下参:栽培于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人参 4潞党:栽培于山西晋东南地区及河南新乡等地的党参。 5蛋吉:挑选大黄原药材中个大者,置竹笼中撞光,加工成卵圆形。 6蔸朴:厚朴靠近根部的干皮,呈靴形,一端呈卷筒状,另一端宽大似喇叭口。 7凤丹皮:主产于安徽铜陵凤凰山的丹皮。 8通天眼:羚羊角对光透视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 9荔枝黄:指牛黄胆黄的表面粗糙,具疣状突起,形似荔枝,故名。 10道地药材:产于一定地区,历史悠久、质量优良、久负盛名的优质药材。 11四大南药:槟榔、巴戟天、砂仁、益智仁 12星点:大黄根茎髓部的异常维管束,木质部在外,韧皮部在内。 13枫斗:指铁皮石斛剪去部分须根后,边炒边拧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烘干,习称枫斗 14乌金衣:指牛黄胆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 15条痕:矿物在白色毛瓷板上刻划后所留下的粉末痕迹。 16绵芪:主产于山西绵山的蒙古黄芪。 17四大怀药:怀山药、怀牛膝、怀地黄、怀菊花。 18春七:栽培3到7年的7到8月未开花前采收的为春七。 19狮子盘头: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根头部有许多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习称狮子盘头。 20济银花:(即东银花)产于山东平邑.苍山等地的称为济银花。 21规格:中药材行业当中对中药的别名,行业当中通用的名称。 二单选、 质量相关的,药材性状 (1)白芍(1、性状评价以根粗长、匀直、皮色光洁、质坚实、断面粉白色者为佳) (2)白芷(外观评价以根条单枝、粗壮、质硬体重、色白、粉性强、气香味浓者为佳。) (3)川贝母(外观评价以根条单枝、粗壮、质硬体重、色白、粉性强、气香味浓者为佳。) (4)大黄(1、性状评价以色黄棕、体重质坚实、锦纹星点明显、气清香、味苦而不涩、嚼之发黏者为佳。) (5)当归(性状评价以主根粗长、油润、色黄棕、断面黄白、气香浓郁者为佳) (6)党参(性状评价以条粗长、皮细、质柔韧、气味浓、嚼之无渣者为佳)。 (7)甘草(性状评价以外皮细紧、色红棕、质坚实、体重、断面黄白、粉性足、味甜者为佳。) (8)黄连(1、性状评价 ●味连以粗壮、连珠形、过桥短、须根少、质坚体重、断面红黄者为佳。 ●雅连以粗壮、色黄棕、形如蚕者为佳。 ●云连以条细节密、须根少、色深黄者为佳。) (9)黄芪(性状评价以条粗长、质坚而绵、断面色黄、粉性足、味甜、豆腥气浓者为佳。) (10)麦冬(性状评价以块根饱满、淡黄白色、半透明、有香气、嚼之发粘者为佳。) (11)牛膝(性状评价以块根饱满、淡黄白色、半透明、有香气、嚼之发粘者为佳)。 (12)人参(1性状评价○1生晒参以支大、质硬、皮细纹深、表面黄白、气香、味苦微甜者为佳。 ○2红参以身长、芦长、腿长、色棕红、皮细光泽、半透明、无黄皮者为佳。 2含量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13)三七(性状评价 生晒参以支大、质硬、皮细纹深、表面黄白、气香、味苦微甜者为佳。 红参以身长、芦长、腿长、色棕红、皮细光泽、半透明、无黄皮者为佳。) (15)天麻(1性状评价以个大、色黄白、有鹦哥嘴、质坚体重、断面明亮、气味浓者为佳。 2.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含天麻素不得少于%。) (16)冬虫夏草(性状评价以完整、虫体饱满肥大、色黄亮、断面充实色白、子座粗壮而短者为佳。通常认为西藏虫草和青海虫草质优)。 (17)枸杞子(性状评价以粒大、色红、肉厚、柔软滋润、糖分足、味甜者为佳。宁夏枸杞最优。) (18)苦杏仁(以个大完整、颗粒饱满、味苦者为佳。) (19)广藿香(性状评价以叶多、香气浓者为佳。) (20)麻黄(性状评价以茎淡绿或黄绿、内心色红棕、手拉不脱节、味苦涩者为佳。) (21)青蒿(1性状评价以身干、色绿、质嫩、香气浓郁者为佳。 2、浸出物含量无水乙醇(冷)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 (22)石斛(性状评价鲜石斛以青绿色、肥满多叶、嚼之发黏者为佳。 干品以色金黄、有光泽、质柔者为佳;耳环石斛以色黄绿、饱满、结实者为佳。)

中药商品学-复习资料

中药商品学 1.中药商品:是中药市场流通、交换和经营中的特殊商品。 2.中药商品学:是一门以中药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为核心内容来研究其商品特征和使用价值的应用学科。 3.中药是防治疾病的物质,属于特殊商品,具有如下特点: (1)中药质量的特殊性主要是其使用价值集中体现在为防治疾病。中药作为特殊商品,其质量涉及到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三个关键性问题。 (2)重要商品的经营活动与一辆卫生工作密切相关。 (3)中药绝大多数是有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经炮制、配伍并制剂而成,其品种繁多,商业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4)药材的加工炮制和生产工艺独特 (5)传统的野生药材资源逐渐匮乏,人工栽培和养殖的药用动、植物品种逐渐增多,直来那个标准不完善,导致中药商品的质量不稳定。 4.中药商品均有一定的规格标准,中药商品规格标准是国家指定的专业性标准。 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划分规格等级的依据。 6.药材的商品规格标准,主要是在药材的生产、加工、收购、调拨、批发等各个环节中使用。 7.重要商品的命名:(最少写出8种) (1)根据药材的产地或集散的命名。山西上党——上党人参 (2)根据药材形状命名。钩藤、乌头 (3)根据药材的颜色命名。紫草、黄柏 (4)根据药材的气味命名。五味子 (5)根据药用植物的生长特性命名。夏枯草、款冬花 (6)格局药用部位命名。桂枝、鹿角 (7)根据药材的功效命名。防风、泽泻 (8)根据进口药材名的译音命名。 (9)根据人名命名。徐长卿、何首乌 (10)根据传说故事命名。女贞子、相思子 8.商品规格名:是在中药商业行业内部使用的别名,是全国通用的“行话”。如“冬麻”、“二杠”。它们的特点是能够体现同一中药在质量、价格等方面的差异。在中药营销工作中,常用规格名代替正品名,故可视为别名。 9.拉丁文名称:为了使中药商品的名称统一化,有利于国际贸易和交流,可使用拉丁文名称。 10.明清时代,中药商业出现了区域性、垄断性的商品经营组织“十三帮”。 11.重要的本草学著作、 (1)《神农本草经》:我国已知最早的药学专著 (2)《新修本草》(唐本草):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3)《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 (4)《本草纲目》:我姑药学发展史上的传世巨作 12.中药商业企业按照所有制、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可分为多种类型,按照经营方式可分为专营、代营、联营企业,按照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通常将其分为批发、零售、批零兼营、行栈企业等。 13.中药商业的经营特点:医药商业首先要按照ISO9000国际标准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系统,按照GMP、GSP的要求组织生产和经营,也确保产品质量。 14.中药市场流通规律一般经过采购、运输、储存和销售4个主要环节,其中,购与销在

高职高专教育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设置基本要求

高职高专教育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设置基本要求(试行) 1 总则 1.1 指导思想和依据 为了加强高职高专药学教育的宏观管理,规范高职高专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设置,保证其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高职高专药学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高职高专教育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设置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要求”)。 本《要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以及教育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其它相关法规和文件的精神为指导。 1.2 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 申报设置本专业的学校必须达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的要求,并达到《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厅[2004]16号)的要求。 1.3 适用范围 本《要求》适用于已设置和申报设置高职高专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含民办高等学校)。

2 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 设置高职高专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必须符合国家医药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布局;适应所在社会区域、经济以及医药卫生发展规划;进行充分的医药市场人才需求调研、预测以及可行性论证;办学指导思想明确,有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规划和实施办法。有健全的专业教学组织、教学管理制度以及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符合教育部专业设置的有关规定和申报程序。 3 专业面向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药品生产企业,从事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药品营销等工作;药品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养护、药品营销、药事管理等工作。 4 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 4.1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药品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药品营销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4.2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药品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药物剂型和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方法和应用,接受药品工业化大生产的基本培训,具有药品生产、操作和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学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中药商品学》课程标准

《中药商品学》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205278B 建议课时数:72学时 适用专业: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 先修课程:中医药学概论、药物化学技术等 一、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 《中药商品学》是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树立安全用药观念,具备从事中药商品的生产、商贸、检验、临床应用和规格等级标准的制定等能力。它要以中医药学概论、药物化学技术的学习为基础,掌握中药商品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本专业学生应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相应模块考证的基本要求,并为从事药物购销工作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二)设计思路 该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本课程标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共包括中药商品的基础知识、经营管理、质量标准与质量管理、包装与贮藏、贸易、鉴定、资源、采收与加工、炮制、市场流通的常用中药材鉴别、中成药鉴别等14个学习项目,这些学习项目是以保证中药在流通领域中商品质量为线索来设计的。课程内容的选取按照满足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原则,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典型中药的质量管理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交替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强化实训,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72学时,顶岗实习200学时。 二、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和项目活动,使学生掌握药品经营管理、质量管理、包装与贮藏、贸易、鉴定;各类常用中药商品的来源、品质特征、质量要求;常用中成药鉴别等理论知识,能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药物购销工作打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环保、节能、安全意识,为发展学生的职

浅谈《中药商品学》特色教学

浅谈《中药商品学》特色教学 《中药商品学》为广西中医药大学开设的一门医药专业课程之一,其以中药中药来源、产地、外观性状、品质质量、规格等级及市场行情与使用价值等为主要对象,对目前常用的一些中药进行阐述,兼备中医药的专业性与商品学的独特性。其目的是从商品学的角度来研究中药,以保证中药的质量,并提供实用的鉴别技术要领。在我校的市场营销、中药学、传统中医等专业均开设有该门课程。本文就《中药商品学》的一些特色教学进行介绍,具体如下: 1 中药商品学的特殊性 中药由于与人民的健康与生命安危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药商品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要求从业人员应该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业务能力,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授予学生中药商品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法制观念与职业操守。同时,中药商品学是中药类学科和商业类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兼具了这两类学科的教学特点。教材内容信息量大,实用性强。其作为一门专业课,是培养既懂经营管理又懂中药商品知识的高级营销管理人才的关键。 2 教学内容层次分明 《中药商品学》分上篇(总论)、中篇(药材及饮片商品)、下篇(中成药商品)3篇和附录,共14章[1]。由于教材本身有一定局限性及授课学时的限制,本课程讲授过程中并不对上述内容进行全面讲解,而是以教材为主导,将各药材按照产地讲授,并添加一些广西特产的大宗药材如罗汉果、桂圆、莪术等药材,及各药材市场的需求和动态报价情况等。药材及饮片商品部分重新编排大致如下:关药(高丽参、鹿茸、西洋参、蛤蟆油、人参等)、北药(金银花、枸杞子、板蓝根、阿胶、党参、桔梗、黄芪、黄芩、大黄、甘草、当归、全蝎等)、怀药(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怀地黄等)、浙药(麦冬、浙贝母、白芍、白芷、温郁金、白术、延胡索、浙玄参等)、川药(川贝母、乌头、附子、黄连、川芎、黄柏、丹参、川牛膝等)、广药(珍珠、八角茴香、莪术、罗汉果、蛤蚧、龙眼肉、肉桂、巴戟天、南板蓝根、钩藤、金钱白花蛇、沉香等)、云药(三七、茯苓、石斛等)、贵药(厚朴、天麻、杜仲等)、西药(牛黄、甘草、大黄、黄芪、赤芍、当归等)、藏药(西红花、冬虫夏草等)等等。 3 教学材料特点鲜明 在《中药商品学》学习过程中所将的各种药材的特点非常鲜明,具有特色,如,党参有”狮子盘头”(指党参的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松贝有”怀中抱月”(指松贝外层鳞片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观音坐莲”(指松贝中心有一灰褐色鳞茎盘,贝体平放,形如观音打座。)的特征,而炉贝则有”虎皮斑”(指炉贝表面常具棕色斑点。)、”马牙嘴”(指炉贝大小鳞茎相等,底较尖,圆锥站立多开口。)的特征;云南产的茯苓具有”蟾蜍皮”

中药商品学实验重点

1(1)中药商品水分测定 1中药商品中水分测定通常有以下四种方法烘干法、甲苯法、减压干燥法 、气相色谱法 烘干法:丹参中水分的测定 取样品约2~5g ,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厚度不超过5mm ,疏松供试品不超过10mm,精密称定,记录;打开瓶盖在100~105℃干燥5h ,将瓶盖盖好;移置于干燥器中,冷却30min ;精密称定;再在上述温度下干燥1h ,冷却,精密称定;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 为止。根据减失的重量,计算供试品中的含水量(%)。 样品2~5g 置恒重的扁形称量瓶(称重)中精密称定;100~105℃干燥箱中5h ,盖好瓶盖; 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30min ,精密称定;100~105℃干燥箱中1h ,盖好瓶盖; 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精密称定;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 为止。根据减失水分的种类计算样品中的含水量。 含水量(%)= (2)中药商品中杂质的检查 《中国药典》规定, 番泻叶 杂质含量不得过6%; 细 辛 杂质含量不得过1%;丁 香 杂质含量不得过4%。 五味子 杂质含量不得过1%;山茱萸 杂质含量不得过3%; 红花 杂质含量不得过 2% 丹 参 以烘干法测定,水分不得过13.0%。 番泻叶 杂质主要包括小枝、叶轴或其他近缘种的小叶片、果实、泥砂等; 红花 杂质主要包括叶片、苞片、杂草等 细辛 杂质主要包括地上部分、杂草、泥砂等; 丁香 杂质主要包括花梗、泥砂等。 五味子 杂质主要包括果梗或其他物体。 山茱萸 杂质主要包括果核、果梗、泥沙等 酸枣仁 杂质主要包括果壳、泥沙等。 2中药商品的理化性鉴别 常用的理化定性鉴别方法包括:微量升华法、显微化学法、显色反应、沉淀反应、火试、水试等。 微量升华法 大黄 粉末升华,低温得黄色针状结晶,高温得羽毛状结晶。加碱(氢氧化钠)试液,结晶溶解并显红色。 显微化学实验 1牛膝1粉末滴加冰醋酸及浓硫酸,显紫红色。2取粉末0.5g ,置试管内,加水10mL ,强烈振摇,可产生持续性泡沫。 2黄连 粉末置于载玻片上,滴加乙醇1~2滴,再加30%硝酸1滴,加盖玻片,放置片刻,镜检。有淡黄色针状或针簇状结晶析出,加热,结晶消失,并显红色。 3槟榔 粉末0.5g ,加水3~4mL ,5%硫酸液1滴,微热数分钟,滤过,取滤液1滴于玻片上,加碘化铋钾试滴1滴,即显混浊,放置后,镜检,有石榴红色球晶或方晶产生。 4马钱子 取种子胚乳切片,1、加1%钒酸铵硫酸溶液1滴,胚乳即显紫色。 2、加发烟硝酸1滴,胚乳即显橙红色。 5茯苓、猪苓 取粉末分别置于载玻片上,加碘化钾-碘试液1滴,茯苓显深红色;猪苓显棕褐色。 6秦皮 药材少许浸入热水或者乙醇中,浸出液在日光灯下显碧蓝色荧光。 显色(沉淀)反应 1白芍 粉末加三氯化铁试液显蓝色。 2天麻 粉末1g ,加水10mL ,浸渍4h ,随时振摇,过滤,滤液加碘试液2~4滴,显紫红色或酒红色。苦杏仁与3桃仁 加水共研,产生苯甲醛的特殊香气。 4五倍子 取粉末0.5g ,加水4mL ,微热,滤过。1取滤液1mL ,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生成蓝黑色沉淀;2取滤液1mL ,加10%酒石酸锑钾溶液2滴,即生成白色沉淀。 火试、水试 1乳香、没药 1乳香加水研磨,成白色乳状液;火烧之香气明显,并冒黑烟。2、没药加水研磨则成黄棕色乳状液。 2血竭 颗粒置白纸上用火烘烤则熔化,但无扩散的油迹,对光照视呈鲜红的血红色。颗粒以火燃之则发生呛鼻烟气 3蟾酥 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用锡纸包碎块少许,烧之常有发泡现象,并熔为油状。 4青黛 粉末少量,置纸片中央,火柴点燃可见紫红色火焰,粉末边缘亦呈砖红色。 3 中药商品显微鉴别 大黄粉末 淡黄棕色 ①草酸钙簇晶 多,棱角大多短钝。 ②导管 多为网纹,具缘纹孔及细小螺纹导管,非木化。 ③淀粉粒 甚多,

中药学专业简介(专科)

中药学专业简介(专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理念的不断更新,中药的药效越来越为世界所认同,发展前景将“越走越宽”。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还有一块就是生化药品,这是一个新兴也是尖端的行业,发展前景很好。中药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记载,古代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神农时代”大约相当于新石器时代。那时候,人们已经有了原始农业,对各中药种农作物和天然之物的性能逐步有所了解,对它们的药用性能也开始有所认识。所谓“尝”,指的就是当时的用药都是通过人体自身的试验来了解其治疗作用的。而一种药,能治两种截然相反的病,这是一些中药奇特的地方。 培养目标 培养系统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熟悉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技能,中药质量鉴定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中药药理学与毒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具有中药炮制加工、制剂制备和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了解中药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从事中药商品销售等工作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课程设置 主要学科:中药学、药学、中医 主要课程: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资源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分析 1、邓小平理论概论: 通过课堂讲授与讨论,理解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2、计算机应用基础: 通过课堂讲授与上机训练,要求了解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并能独立进行计算机操作。内容包括计算机基本知识、

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秋季学期 医药学院 药物分析 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药物分析 第一章绪论 1.性质及任务 药物分析的性质:研究药物及其制剂的组成,理化性质,鉴别真伪,纯度检查以及含量测定等,以确保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 任务:1. 药品的常规检验,以“药品质量全面监控”为中心,开展药品质量检验。 2. 为新药研究开发提供科学及质量控制方法。 3. 临床药学研究。 2.药品质量管理规范内容: 药品非临床研究管理规范—GLP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 3.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 取样、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检验报告 第二章药物的鉴别实验 1.性质和任务 药物的鉴别实验是根据药物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采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来判断药物及其制剂的真伪。、 2.药物鉴别实验的项目 a.性状:外观,溶解度,物理常数。物理常数包括:熔点,比旋度,吸收系数等。 b.一般鉴别试验:依据某一种药物的化学结构或理化性质的特征,通过化学反应来鉴 别药物的真伪。 c.专属鉴别试验:是证实某一种药物的依据,它是根据每一种药物化学结构的差异及 其所引起的物理化学特性不同,选用其某些特有的灵敏的定性反应,来鉴别药物的真伪。 *. 一般鉴别与专属鉴别的区别:一般鉴别试验是以某些类别的药物的共同化学结构为依据,根据其相同的理化性质进行药物真伪的鉴别,以区分不同类别的药物。而专属鉴别试验则是在一般鉴别的基础上,利用各种药物的化学结构差异来鉴别药物,以区别同类药物或具有相同化学结构部分的各个药物单体,达到最终确证药物真伪的目的。 第三章药物的杂质检查 1.药物杂质:药物的杂质是指药物中存在的无治疗作用、或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甚 至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2.药物杂质的来源:主要来源于药物的生产过程和药物的贮藏过程。 a.生产过程中引入的杂质:1. 精制时未能完全去除的未反应完全的原料,反应的中间 体和副产物。2. 制成制剂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杂质(如高温灭菌过程中水解)。3. 药物生产过程中,常需要用到试剂、溶剂,若不能完全去除也会成为杂质。4. 药物中存在的一些生物活性与有效成分相差很大的无效、低效异构体或晶型。 b.贮藏过程引入的杂质:药品因保管不善或贮藏时间过长,在外界条件如温度、湿度、

中药商品学(各论)

第一章川药 一、道地药材:川芎(都江堰);丹参(中江);川白芷(遂宁);麦冬(绵阳);黄连(石柱附子(江油); 花椒(汉源);白芍(中江);补骨脂(合川);使君子(合川);干姜(犍为);川牛膝(天全)二、集散地:由于历史习惯形成的药材集散市场。 主要产区:包括原产地和引产地。 大宗商品药材:产量大在国内外广泛进行经营和使用的药材。 川贝母 【产地】①炉贝(甘肃贝母):主产于四川、青海、云南; ②松贝(卷叶贝母、川贝母):主产于四川北部的松潘; ③青贝(暗紫贝母):主产于青海玉树、云南德钦、四川西部 【采制】栽培者多于下种3年后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收;野生在夏秋两季或积雪未融化前茎叶未枯萎采收。有晒干法、撞击法两种。 <加工注意>贝母忌水洗;切忌堆沤;不宜翻动,以免变成油子、黄子、花子。 △【商品规格】三种规格:松贝、青贝、炉贝。 1、松贝:分一、二等。 一等:类白色,外层外层两枚鳞叶相互抱合形似怀中抱月,顶端闭口,底部圆平, 断面粉白色。每50g在240粒以外,无黄贝、油子、破碎。 2、青贝:一至四等。 一等:或对合形似观音合掌,每50g在190粒以外 3、炉贝:一、二等。 一等:贝瓣略似马牙,俗称马牙嘴,断面粉白色。无黄贝、油子、破碎。 质量:松贝>青贝>炉贝 均以质坚实,色白、粉性,个完整不碎者,颗粒小者为优。 【贮藏】木箱或麻袋包装。本品在贮存中易虫蛀、发霉、变色。应防潮,置干燥处保存。 【其他】油子:表面颜色变深,呈油状的变质贝母。 黄子:颜色变黄的变质贝母。 花子:颜色色泽不一致的变质贝母。 天麻 【产地】四川宜宾,贵州毕节(道地产区) 【采制】冬麻:冬季或春初挖者,质优。(以冬麻质量为优) 春麻:春季或夏初挖者,质不及冬麻。 <加工注意事项>不宜用水煮;严格控制温度70~80℃;排气不可把天麻压破。 【商品规格】△两种规格:冬麻、春麻。二者按个头大小、肥瘦分为1~4等。 均以体粗大、肉肥厚、质坚实、色黄白、无空心、断面交织状、有光泽者为佳。 【贮藏】多用麻袋蔑席或木箱包装,本品易虫蛀、发霉,应置于干燥通风处保存。遇潮发霉。 △【其他】家种天麻(长身天麻);野生天麻(椭圆天麻),以野生天麻为优。 冬虫夏草 【产地】主要产于四川阿坝的松潘、理县,甘孜州的德格,青海玉树 【采制】实体(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采挖。多在4月中旬至6月底为采挖期。 【商品规格】按产地分:炉草(四川打箭炉集散)、灌草(四川都江堰)、滇草(滇西所产)

商品学期末论文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一、商品养护简述 (2) 二、库存商品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2) 三、库存商品养护方法 (3) 四、易燃易爆等危险商品的管理 (4) 五、仓库安全管理 (5) 【参考文献】 (6)

摘要 在商品日益丰富,各类商品日趋全球化、高速化的现代社会里,在运输和管理商品中,商品养护以及商品储运已显得十分重要。据此,本人针对商品养护以及商品储蓄做出点点看法和简述。 【关键词】商品养护、库存、损耗、湿度、仓库管理 Abstract Increasingly rich in goods, all kinds of goods increasingly globalized, high speed of modern society, and management of goods in transport,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of goods and commodities conservation has become very important. 【KeyWord】Conservation Of Goods, Inventory, Loss, Humidity, Warehouse Management

一、商品养护简述 1.概念 商品养护是指商品在储存过程中所进行的保养和维护。从广义上说,商品从离开生产领域而未进入消费领域之前这段时间的保养与维护工作,都称为商品养护。 2.目的 其一是研究商品在储存过程中受内外因素的影响,质量发生变化的规律。其二就是研究安全储存商品的科学养护方法,以保证商品的质量,避免和减少商品损失。 3.任务 ●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 ●加强商品的入库验收 ●适当安排储存场所 ●有效地苫垫堆码 ●加强仓库温湿度的管理 ●搞好环境卫生 ●做好在库商品的检验工作 二、库存商品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库存商品的变化主要分为质量变化和价值变化。而质量化又包括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生理生化变化、生物学变化。我们都知道,一旦商品质量发生变化,商品也就成了废品。商品质量变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我们不可能对它进行修补、弥补,因此,最基本的就是要防止商品变质导致商品失去使用价值。预防是最重要的课题。首先,我们得熟悉商品一些质量变化的根源。比如说,茶叶和化妆品放在一起,就会因为彼此吸收异味而失去各自的使用价值。还有就是像油、水、气等商品一般会因为温度和气压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物理状态。因此,根据商品不同的特性需要有不同的储运方式。 除了物理变化外还有化学变化,其主要包括:氧化、分解、锈蚀、风化、

中药商品学老师划得知识点

中药商品学知识点整理(按老师所划) 第一章: 1、中药商品学:是一门以中药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为核心内容来研究其商品特征和使用价值的应用学科。 2、中药商品学任务是1、研究和制定中药商品的质量管理标准;2、鉴别中药商品的品种和质量 3、中药商品学的研究内容:真伪鉴别、采收加工、商品流通、质量管理。 4、影响中药商品质量的因素有:药材的产地、生境、采收时间、产地加工、药用部位、炮制、调剂、运输、贮藏和中成药的处方、生产工艺、原料、检验、包装等。 5、《新修本草》(《唐本草》)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行的药典,作者是唐朝的李勣、苏敬等。 6、《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是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作者是宋朝的唐慎微。 7、《本草纲目》,明·李时珍著,成书于1108年,载药材1892种,药方1746种,集明代以前中药学知识之大成,是我药学发展史上的传世巨著,是当代研究中药的重要参考文献。 8、中药商业的机构,按工作性质可分为行政管理和监督机构和企业经营机构两大类。 第二章: 1、中药商业企业的分类: ①按照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分为:国有、集体和民营企业; ②按照经营方式,分为:专营、代营、联营企业; ③按照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分为:批发、零售、批零兼营、行栈企业。 2、药品经营企业必须持有的“三证”: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书、营业执照。 3、中药市场流通规律一般经过:采购、运输、储存和销售4个环节。 4、中药商品在储存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保证供应、分类储存、保证质量、以销定进。其中,最基本的原则是分类储存。 5、中药的价格:按照中药价格管理形式分为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 按照中药商品流通的过程分为:收购价格、调拨价格、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其中 (零售价格)是价格体系中政策性最强的价格。 6、中药商业的竞争有:销售品种的竞争、商品质量的竞争、商品价格的竞争、时间竞争、服务竞争。 7、一类毒剧药:信石、水银; 二类毒剧药:众多生药(指带生字的药品,如生附子)、斑蝥、红娘虫、洋金花、闹羊花、蟾酥、轻粉、红粉、红升丹、白降丹、九分散、龙虎丸、九转回生丹、四生散。 8、中药商品广告宣传的基本原则:要有思想性、真实性、艺术性、时效性。 9、(了解)药品广告不能含有下列内容和表述:①对功效的断言或保证;②有效率或治愈率的 说明;③与其他药品的功效和安全性比较;④不能利用医药科研机构的专家或 医生的名义做广告;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麻醉药品、精神 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药品不得做广告)。 第三章: 1、我国现行的中药质量标准:国家药品标准——药典;部(局)颁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标准(即参考标准);企业标准和医院制剂标准。 2、《中国药典》:是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是我国最高的全国性药品标准。至今已经颁布了9版,即1953年版、1963年版、1977年版、1985年版、1990年版、1995年版、2000年版、2005年版和2010年版,现行为2010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