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冷战”格局的形成

合集下载

主题48美苏争锋(两极格局、冷战)

主题48美苏争锋(两极格局、冷战)
在战争期间英美苏三 巨头开会时,丘吉尔 坐在斯大林和罗斯福 中间,他曾诙谐地说 道:“我一边坐的是 饥饿的俄国北极熊, 一边坐的是强悍的北 美野牛,被他们夹在 中间的是可怜的英国 小毛驴”。
雅尔塔三巨头会议
“冷战”的概念(Cold war)
• 是指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展开的 除战争以外的政治、军事、外交、意识形 态、经济等方面的较量和对抗。
局 部 热 战
美苏全球对抗的冷战格局
二. “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表现一、美苏之间——军备竞赛
项目 原子弹
热核炸弹 洲际弹道导弹(ICBM ) 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 多弹头导弹(MRV) 反弹道导弹(ABM) 多弹头分导式导弹(MIRV) 远程巡航导弹
全面冷战
苏联(年)
1949 1953 1957 1968 1968 1968 1975 1984
1949年, 美国 、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个国家 的代表在 华盛顿 集会,签定了《 》, 北大西洋公约 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得力工具,它是遏制 苏联的 军事政治 集团。
知识小结
对象: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美 国 的 “ 冷 战 政 策 ”
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 形式: 形式,进行遏制 杜鲁门主义 (全面开始)
美国(年) 1945
1952 1958 1960 1966 1972 1970 1982
-------- L· S· 斯塔夫里阿诺斯(L· s· stavrianos) 《全球通史》(下)
表现二、德国分裂——柏林墙
全面冷战
柏林墙于1964年建成。 柏林墙全长169.5公 里。沿墙修建了253 个了望塔、136个碉 堡、270个警犬桩。 此外,还有一接触时 就会发出信号的铁栅 栏119.5公里。

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四单元“冷战”时期的东西方世界第16课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名师获奖课件

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四单元“冷战”时期的东西方世界第16课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名师获奖课件

1946年2月
拉科西
1946年9月 季米特洛夫
1947年12月 乔治乌-德治
1949年10月16日 与中国建交 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共和国(The Czechoslovakia People's Republic)
1948年5月 哥特瓦尔德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美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 2)1955年5月14日签署了《华沙条约》 苏联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华约)。 3)两大条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以美、苏为 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全面对峙的两极格局最终形 成,同时也把“冷战”推向了高潮。
标志着“冷战”正式爆发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冷战”演说
波兰人民共和国(The Polish People's Republic)
1944年7月
贝鲁特
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The Federal People's Republic of Yugoslavia) 1945年11月
铁托
欧 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Albania)
苏 相对较弱 联
拥有最强大的陆军
在1945年五月时苏联武装 力量总人数为1136.5万人
安理会常任理 事国
控制了东欧地 区

··· ··
“铁幕”实际上是指苏联对东欧各国实行的所斯谓“高压控

制”。所以丘吉尔号召西方国家联哈合起来,依靠美伦国实力,反
对苏联和东欧各国,对抗世界共产里S主义运动。
纳 德
演讲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的
“全世界都在注视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形势的发展使 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1947年4月5日杜鲁门的一次演讲 1.“自由国家”是什么性质的国家? 指资本主义国家

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经互会的作用
对促进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发 展有一定作用,但苏联的一些不 平等交易损害了其他成员国的利 益。
5、军事方面: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1)、柏林危机
1948年,西方国家 将在德国占领区合 并,实行货币改革。 苏联切断西方占领 区同西柏林间的水 陆交通,并发行了 新货币,这就是 “柏林危机”。
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美苏曾是并肩作战的盟友,二 战结束之后双方却形成了对峙局 面,为什么同盟关系会破裂呢?
资本主义国家一向视苏联为“洪水 猛兽”,政治格局的这一变化更让他们 感到局势严重,面临二战后的这种情况,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忧心忡忡, 担心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会危及资产 阶级的统治;特别是美国,认为苏联为 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是美国称霸全球的最 大障碍,于是千方百计,不惜以各种手 段加以阻挠——冷战政策就是在这种背 景下提出的。
北约成员国还包括美国
阿 尔 巴 尼 亚
土 耳 其
两极格局形成对世界产 生了什么影响?
消极方面:
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积极方面:
1、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
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客观上两强竞争促进了军事科 技的发展。
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冷战表现)
美国及其盟国方面
苏联及其盟国方面
“铁幕演说”揭开冷战序幕
1955年5月,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等8国 在华沙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 约》,成立了华沙组织,总部设于莫斯科。
冰 岛 中立国 北约成 员国 华约成 北 约 与 华 约 的 对 峙 员国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挪 威
麦丹 联 民 邦 德 德 国 瑞士
英 国
苏 联

冷战与两极格局

冷战与两极格局

冷战与两极格局冷战时期是20世纪下半叶国际关系中一个重要的时期,特点是以美国和苏联为代表的两大超级强国之间的对抗。

冷战期间,世界呈现出两极格局,即东西方阵营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意识形态上的明显对立。

本文将探讨冷战对两极格局的影响,并分析其历史背景、原因和特点。

一、冷战背景冷战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实力迅速崛起,分别代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在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区域势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对立。

随着争夺欧洲势力范围、经济实力竞争、核武器军备竞赛等因素的加剧,冷战逐渐形成并持续了几十年。

二、冷战两极格局的形成1. 政治对抗: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国际事务中形成了明显的政治对抗态势。

美国领导的西方阵营奉行民主自由的政治体制,国际上主张包括经济资本主义在内的自由主义,而苏联领导的东方阵营奉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倡导国家计划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

2. 军事对抗: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之间进行了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包括核武器的研发和部署。

双方在军事领域展开持续对抗,严重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3. 经济对抗: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经济上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对欧洲实施经济援助,扩大了其在欧洲的影响力;苏联则通过对东欧国家实施经济援助,扩大了其在东欧地区的影响力。

4. 意识形态对抗: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领域也展开了激烈的对抗。

西方民主自由的制度和文化价值观与东方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发生冲突,双方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对立。

三、冷战两极格局的特点1. 对抗性强: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之间的对抗呈现出极为强烈的特点。

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意识形态上形成了鲜明的对立,互相遏制和竞争,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区域势力分裂:冷战时期,世界呈现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之间的明显分裂。

各国在国际事务中选择站队,形成了两极格局,国际关系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对抗性格。

3. 战略军备竞赛: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之间展开了大规模的战略军备竞赛。

高一历史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试题

高一历史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试题

高一历史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试题1.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D.德国的分裂【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早于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所以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提出而不是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德国的分裂是美苏“冷战”的产物。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2.美国历史学家沃尔夫·拉弗贝在20世纪70年代说:“一部美国外交史,冷战绝非是其中值得大书特书的光辉篇章。

”可以为这一论点提供依据的首选历史事件是()A.柏林危机B.古巴导弹危机C.越南战争D.中东战争【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作者认为冷战并不是美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事件,言外之意是还有比冷战更光辉的事件,即是热战。

备选项中AB都是冷战的表现,所以排除AB两项,D项中东战争与冷战无关。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冷战3.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球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有人却称此时的全球化为“半球化”,其原因在于( )A.南北对话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B.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C.南、北半球经济发展差距悬殊D.宗教矛盾阻断东西方经济交流【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中关键信息的获取能力。

做好本题,关键抓住时间“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个时期美苏争霸的高潮时期,两大阵营的对峙,制约着全球化的进展。

所以答案选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两极格局的影响4.(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

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17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17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17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1.背景(1)实力变化①西欧和日本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②苏联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

(2)基础框架:雅尔塔体系以美、苏为主导,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3)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2.表现(1)开始标志: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

(2)对峙表现年“++++华约----”成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方法技巧]1.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措施2.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3.影响(1)世界局势紧张,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

①欧洲: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支持下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②亚洲:二战后朝鲜分裂;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爆发++++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③拉美: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美国发现并武装封锁古巴,苏联被迫撤走导弹。

(2)美苏未发生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思维导图]“冷战”下的国际关系[答题术语]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深刻影响了战后世界形势的发展。

2.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政府提出的对外政策纲领,是美国国家实力、国家性质及国家利益的体现,是美国对外扩张的表现。

3.马歇尔计划决不仅是一项紧急援助计划,实际上是通过经济手段达到稳定资本主义秩序、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的目的。

4.1949年,在美国的支持下,德国西部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国一分为二。

5.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考向预测:两极格局的形成《杜鲁门回忆录》:“(1947年)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与影响

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与影响

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与影响冷战是二战后世界格局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要时期。

在冷战期间,世界大国之间的对抗和竞争主导了国际政治舞台,给全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

一、世界格局的形成1945年二战结束后,苏联和美国作为当时的两大超级大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势不两立的对抗。

苏联在东欧建立了一系列卫星国,形成东欧集团,而美国则通过马歇尔计划等方式加强了与西欧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合作。

随着德国的分裂和朝鲜战争的爆发,冷战格局逐渐形成,东西方势力范围明显分割。

二、冷战的影响1. 全球政治格局的变化:冷战时期,世界被划分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两大阵营。

苏联与美国之间争夺全球霸主地位,导致了许多国家的被卷入其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阵营结构。

2. 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了在冷战中获得优势,苏美两国在科技和经济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美国提出了“亚当斯纳齐制度”,在科技和军事研发上投入了大量资源,苏联也不甘示弱,进行了太空竞赛等一系列活动。

3. 战略武器竞赛:冷战时期,苏美两国相互威胁,导致了大规模的核武器竞赛。

美苏两国相继研发出强大的核武器,对全球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4. 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冲突:在冷战时期,苏美两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美国推行西方民主、自由主义思想,苏联则倡导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念,两个阵营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分歧。

5. 全球性危机:冷战期间,世界出现了一系列的危机,如古巴导弹危机、柏林围墙建立等,这些危机造成了全球的紧张局势,给世界和平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三、结语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给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当今世界的格局和模式。

尽管冷战已经结束多年,但其留下的遗产和影响仍然存在,我们应当从中吸取教训,努力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课程标准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

课程标准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

积极影响(1)----(5) 消极影响(1)----(3)
熟记密码 52页
幻灯片 22练习
【探究】 为什么在两极格局下未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1)美苏势均力敌,且双方都拥有大量核武器,发动战争 谁也没有取得胜利的绝对把握,大战有可能导致共同走向灭 亡,所以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2)双边盟国尤其是欧洲国家的极力反对。“冷战”重心在欧洲, 如爆发大战,欧洲首当其冲。 (3)第三世界国家和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 惨痛教训,世界人民反对战争,坚决维护和平,也制约了政府的对 外政策。 (4)虽然美苏两国矛盾尖锐,但一直保持着对话机制,保留着调 解、缓和矛盾的渠道,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双方能够达成妥协。
(2011·广东)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
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为了美国武
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
A.推行马歇尔计划
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949 1955
年年
华北
沙大 两
条西 约洋 组公
对德国及其柏林的分区占领
思考:造成德国和朝鲜分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美、苏两国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
美洲:古巴导弹危机
原因: 1962年,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 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以改变苏联在核力
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 结果: 美国武装封锁古巴,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
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
材料中提到的“铁幕”指的是什么?指苏联及东欧人民民主国家
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咨文,
要求美国援助“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 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团结 奋进 严谨 求实
三、美苏“冷战”的形成
(一)杜鲁门主义 1.背景:“铁幕演说” 希、土危机 美国称霸全球战略的需要 2.“冷战”宣言:杜鲁门主义 3.影响:同盟关系破裂;“冷战”全面展开
团结 奋进 严谨 求实
(二)马歇尔计划 对欧洲复兴起到了积极作用;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欧洲为美国 的全球战略服务。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 济上的大规模运用。
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专题四 第一课
敬 进 务 实 爱 生 奉 献冷战”格局的形成
学习目标:
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 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团结 奋进 严谨 求实
知识框架:
“冷战”的前夜 美苏 “冷战” 格局的 形成 “冷战”局面的 形成
团结 奋进 严谨 求实
团结 奋进 严谨 求实
团结 奋进 严谨 求实
团结 奋进 严谨 求实
一、西欧各国的衰落
德国被彻底摧毁 法国一蹶不振 英国成了小“伙伴”
西欧各国无力充当 资本主义世界的主 角,西欧不再是世 界的中心。已经处 在一个新的国际政 治格局之中。
团结 奋进 严谨 求实
经济:工业产量占53.4%; 出口贸易占32.4%;黄金储 备占74.5%;积极筹建以美 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 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 际贸易体系
军事:军队1200万;全球 有480多个军事基地;首先 拥有原子弹
政治:在战争发挥重要作 用,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社会主义制度越出一国范 围。 军事:苏军总数达1140万, 年产作战飞机40,000架; 驻军欧亚许多地区;解放 了大片东欧领土;扩展了 60万平方公里疆土
团结 奋进 严谨 求实
二、美苏的强盛
美、苏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安排战后世界,使雅尔塔 体制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德、朝、越分裂)促成 了美、苏为首的两大对立阵营的形成。
雅尔塔体制的确立意味着近三百年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 国际政治格局被以美、苏两极的新的世界格局取代,并持续 近半个世纪。
团结 奋进 严谨 求实
美苏“冷战”的原因:
1.雅尔塔体制的建立,为“冷战”局面的形 成奠定了基础。 2.美苏均势局面的形成 3.美苏矛盾的激化
团结 奋进 严谨 求实
(三) 北约和华约 北约是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同盟, 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 华约则是应对北约而产生的,具有军 事同盟性质,主要是防御性的。
团结 奋进 严谨 求实
“冷战”局势的形成:
①二战后,苏联实力增强,社会会主义革命、民族解放运 动等蓬勃发展,冲击着资本主义体系。为巩固资本主义体 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统治集团采取各种手段对社会主义 革命运动进行遏制。 ②“铁幕”演说拉开“冷战”的序幕;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标志着西方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正式推行“冷战”政策; 马歇尔计划则是在经济方面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手段。 ③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产生:北约与华约。两大集团处于 紧张的对峙状态。两大军事组织的形成,标志着冷战局面 的最终形成。 团结 奋进 严谨 求实
战后初期的世 界政治形势 雅尔塔体制的 建立 1.杜鲁门主义 2.马歇尔计划 3.“北约”与 “华约”
团结 奋进 严谨 求实
小组展示:
1.导学案问题(一) 2.导学案问题(二) 3.导学案问题(三) 4.导学案问题(四) 5.导学案问题(五) 6.导学案问题(六)1、2 7.导学案问题(六)3 8.导学案问题(七) 9.导学案问题(八)
——美苏对峙的背景
(一)美苏会从盟友走向对手
战时共同敌人消失了 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矛盾冲突 苏联成为美国独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二)雅尔塔体制的建立
团结 奋进 严谨 求实
雅尔塔体制建立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雅尔塔体制是美、苏、英相互妥协的产物,是建立在美、 苏战时军事实力均势基础之上的产物,在事实上划分了美、 苏在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是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支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