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ppt1 人民版

一、杜鲁门主义
1.提出背景: (1)欧洲的衰落; (2)美国“二战”中实力膨胀,在全球范围推 行霸权主义政策. (3)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 大国. (4)东欧有系列国家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国际 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增强。 (5)希腊内战和苏土纠纷。(导火线)
一、杜鲁门主义
2. “马歇尔计划”提出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1947年6月提出“欧洲复兴 计划”。 目的是,一方面是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 防止革命爆发,巩固西欧 资产阶级统治;另一方面 是通过美国的援助,打开西欧门户,控制西欧各国 。
3.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自1948年至1952 年,美国用于马 歇尔计划的实际 拨款达130亿美元
美国的“冷战”(资本主义阵营) 苏联的反击(社会主义阵营) ①揭幕: (丘吉尔”铁幕”演说) ②政治:杜鲁门主义(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 1947.3) 1947.9) ③经济: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1947.6) 1949.1) ④军事: 北约的成立( 华约的成立( 1949) 1955) 两极对峙局面最终形成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 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 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 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 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 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 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 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 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 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 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 16、即使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 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 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 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 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 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 25、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 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 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 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30、一个崇高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 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32、您得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果戈理 33、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 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 3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 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 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 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 42、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 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 44、有志者事竟成。 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 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 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 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 1、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2、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3、不好企图永远活下去,你不会成功的。——萧伯纳 4、忧劳能够兴国,逸豫能够亡身。——《新五代史· 伶官传序》 5、如果愉悦在于肉体的快感,那么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是愉悦的。——赫拉克利特 6、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苏格拉底 7、要循序渐进!我走过的路,就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华罗庚 8、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 修身》 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10、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 儒效》 1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12、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13、对于要检查别人心灵的人,柏拉图要求他具备三样东西:知识仁慈胆量。——蒙田 14、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高永祚 15、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高尔基 16、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好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鲁迅(家具广告) 17、平凡的脚步也能够走完伟大的行程。 18、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19、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 处事》 20、咱们爱咱们的民族,这是咱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 21、贤者能自反,则无往不善;不贤者不能自反,为人子则多怨,为人父则多暴。——袁采 22、在真实的性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2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4、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 25、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弗洛伊德 26、行动不必须带来愉悦,而无行动则决无愉悦。 27、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肯研究利用它们,便能从失败中培养出成功。 28、人类的期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个性是在这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巴金 29、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领悟的过程,咱们应当在这过程中,领悟稳定冷静,领悟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席慕蓉(心情说说) 30、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告子下》 31、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 32、如果咱们都去做自我潜质做得到的事,咱们真会叫自我大吃一惊。 3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励志名言——lz,)——罗大经《鹤林玉露》 34、你的选取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35、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发奋,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 36、构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就应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郭沫若 3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8、咱们是国家的主人,就应处处为国家着想。——雷锋 39、把自我当傻瓜,不懂就问,你会学的更多。 40、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1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第16课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⑵图上的花和夹板分别代表什么? 花:二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发展 夹板:马歇尔计划 ⑶该图的寓意是什么? 在马歇尔计划的扶持下,欧洲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⑷美国的目的是什么? 达到控制西欧、对抗苏联和称霸世界的目的。
(三)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1、1955年,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立了华沙条约组
第十六课、美苏“冷战”对 峙局面的形成
一、丘吉尔与“铁幕演说” 1、背景:二战后,面对所谓“共产主义”的威胁
和社会主义国家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美国采 取了以遏制苏联为中心的“冷战”政策。 2、冷战政策:是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 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
3、最先发出冷战信号的人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
组织是( B )
A、华沙条约组织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欧洲共同体D、联合国 12、人们称美苏争霸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下面是同学们评论美
苏争霸对世界造成的消极影响,其中不正确的是( D )
A、浪费大量资源,不利于经济发展 B、使各国人民长时期处于核战争的恐惧中 C、导致世界多处地区局势紧张 D、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华约总部莫斯科
作业:
1、学习测评 2、2010年3月25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伏
尔加格勒举行的俄罗斯“胜利”组委会会议上发 表重要讲话。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伏尔加格勒发 生的战役是此次大战的转折点,请你判断这一 “转折点”C是( )
A、萨拉热窝事件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战役D、攻占柏林 3、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 ) A、杜鲁门主义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C、北约的建立D、丘吉尔“铁幕演说”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对苏联发动冷战的宣言书,又是 冷战开始的标志。(冷战开始时间:1947年)
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四单元“冷战”时期的东西方世界第16课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名师获奖课件

1946年2月
拉科西
1946年9月 季米特洛夫
1947年12月 乔治乌-德治
1949年10月16日 与中国建交 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共和国(The Czechoslovakia People's Republic)
1948年5月 哥特瓦尔德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美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 2)1955年5月14日签署了《华沙条约》 苏联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华约)。 3)两大条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以美、苏为 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全面对峙的两极格局最终形 成,同时也把“冷战”推向了高潮。
标志着“冷战”正式爆发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冷战”演说
波兰人民共和国(The Polish People's Republic)
1944年7月
贝鲁特
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The Federal People's Republic of Yugoslavia) 1945年11月
铁托
欧 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Albania)
苏 相对较弱 联
拥有最强大的陆军
在1945年五月时苏联武装 力量总人数为1136.5万人
安理会常任理 事国
控制了东欧地 区
温
··· ··
“铁幕”实际上是指苏联对东欧各国实行的所斯谓“高压控
顿
制”。所以丘吉尔号召西方国家联哈合起来,依靠美伦国实力,反
对苏联和东欧各国,对抗世界共产里S主义运动。
纳 德
演讲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的
“全世界都在注视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形势的发展使 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1947年4月5日杜鲁门的一次演讲 1.“自由国家”是什么性质的国家? 指资本主义国家
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华约 北约
北约和华约建立的影响
标志着二战后欧 洲出现了两个敌 对的军事集团, 以美国为首的资 本主义阵营和以 苏联为首的社会 主义阵营之间的 “冷战”对峙局 面最终形成。
北约
华约
(四)冷战的实质是什么
以美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
以苏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 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 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 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 各个领域。
(三)苏联的应对— 1、政治方面 苏联的反应强烈,并 于1947年9月成立多个 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 的情报局,协调各国 共产党的行动。
苏联的应对—
2、经济方面
经互会的成立
为了与西方咄咄逼人的经济封锁和遏 制政策相抗衡,1949年1月,苏、保、 匈、波、罗、捷六国代表在莫斯科举 行的经济会议上协议成立经济互助委 员会(简称经互会)。1949年4月, 该组织正式宣布成立,总部设在莫斯 科。经互会的宗旨是,通过经济互助、 技术合作和交流经验,促进会员国的 经济发展。
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冷战局面的形成-----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一) 形成原因: ①美苏均势是根本前提(军事上的暂时均势) ②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基础 ③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冲突是冷战的根源.
(二) 形成过程:
1、遏制理论的提出: 1946年,凯南八千字电报
1946年2月,美国驻苏联代办乔治· 凯南发回电报,
主张美国以武力为后盾,采用军事包围、经济封
锁等方式来遏制苏联。由此遏制理论出台。
⒉1946年,邱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拉开“冷战”序幕
丘吉尔在杜鲁门 陪同下前往富尔 敦发表《和平砥 柱》演说。
铁幕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至亚得里亚海的里雅 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在这条线的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 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 的势力范围之内 。
4.2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课堂结构
对点训练
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 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 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 ( )
2.影响:
1.促进了西欧的经济复兴。 2.西欧国家对美国的依赖加深,在国际事务上 唯美国马首是瞻。 3.美国文化在欧洲扩大了影响。
杜鲁门曾经说过,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 “一个胡桃的两半”,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之 间是怎样的关系?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实质上 都是要遏制苏联,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但杜鲁门主义是 在政治上公开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是采用隐藏的经 济手段控制西欧,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三、北约和华约——军事争霸
建立北约目的:
1.西欧各国为了防范德国,对付苏联。 2.美国想要控制西欧遏制苏联,建立全球霸权。
北约的建立
1949年4月,美国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 西洋公约》,8月,北约正式成立。
北约组织
北约旗帜
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
北约组织
影响:
1.是一个军事同盟性质的组织,是马歇尔计划在军事 上的发展,是美国实现以西欧为中心的全球战略的关键性 一步。
这是苏联人在冷战时期创作的漫画,揭露了美 国凭借强大的武力威胁世界和平的丑恶行径。
二、马歇尔计划——经济争斗
1.背景:
1.战后欧洲遭到严重破坏,西欧各国一片衰败。 2.社会矛盾激化,工人运动此起彼伏。 3.共产党力量在欧洲逐渐强大。 4.美国为了稳定西欧政局,控制西欧,以防止“共产 主义扩张”。
第13课 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第13课 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课标要求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教学重点和难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线索导入新课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美苏通力合作,结成反法西斯同盟。
在打败法西斯国家之后,战时同盟关系的美苏两国会走向何处?2.引用一个英国人的外交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二战结束后,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和国家利益的不同,美苏从战时盟友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完全成为敌对关系是从美国的“冷战”开始。
(二战后初期,还未完全成为敌对对手)3.参考教参P120第3段。
一、东西方“冷战”的概念和原因“东”和“西”各指什么? “东” 指的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西”指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冷战”?什么是“冷战”?原因二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昔日的强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被彻底击溃。
英、法虽然是战胜国,但是它们在战争中受到严重的削弱,战后实际上已降为“二等”国家。
只有美国和苏联战后成为世界上两个最强大的国家,其他国家均无法与之相匹敌。
战后国际力量的基本特征是“两极化”,即“新的权利天平上只剩下美苏两国”。
其中美国力量最强大。
①二战后,美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居世界之首,取得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
(本目第1段大字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得出: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材料:二战期间,美国军事实力膨胀。
1939年,美国武装部队总数只有33。
5万人,军费开支仅为12亿美元。
到1945年,武装部队总数达1230万人,军费开支达90多亿美元。
美国拥有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数百个军事基地分布在世界各地。
它垄断着原子弹。
————《教参P118页》得出:美国是世界头号军事强国。
综上:美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已居世界之首,取得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
专题四 二 美苏之间的冷战(详细备课资料)

专题四二美苏之间的冷战(详细备课资料)雅尔塔体系事实上划分美苏的势力范围,这样,在雅尔塔体系中,美苏逐渐成为处于支配地位的两极,形成两极格局。
所谓两极格局,是指二战后出现的美苏对抗的格局。
这种对抗不是直接的武力对抗,而是采取除此之外的一切方式。
相互遏制,却又不诉诸武力。
我们把这种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总称为冷战。
简单来讲,冷战是非战争的对抗,落脚点是对抗。
美苏在二战期间是盟友,二战结束以后,美苏之间为什么会出现冷战呢?即两国为什么会对抗呢?一、冷战局面的形成原因二战之后,美苏为什么展开对抗?将这一问题分为两层:(1)美苏两国为什么不继续合作了?(2)在不继续合作的同时,美苏两国为什么走向了对抗?首先思考二战以后,美苏两国为什么不继续保持以前的盟友关系,继续合作呢?①二战结束,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
二战期间,美国与苏联结成反法西斯同盟,合作的基础是抗击共同的敌人法西斯。
随着二战结束,共同的敌人法西斯被彻底打败,美国与苏联失去了战争时期结成的那种同盟关系的基础。
这只能解释在二战以后,美苏两国为什么不继续合作呢。
美苏在不继续合作的同时,为什么走向了对抗?②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两国对抗的原因之一是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
③国家利益的冲突:美国认为苏联是其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根本原因)根据政治学原理,外交政策制定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
美苏对抗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国家利益的根本对立。
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和军事强国。
美国实力的上升使其政治野心膨胀起来,美国力图称霸世界。
与此同时,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壮大,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并且积极扩大自己的势力。
美国统治集团认为强大的苏联已经成为它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于是美国采取种种措施遏制苏联,苏联针锋相对,采取反击措施,导致出现美苏两国对抗的局面。
所以美苏走向对抗的根本原因是两国国家利益的冲突。
(部编版)2020版高中历史专题2美苏对峙__冷战局面的形成教师用书人民版选修52

二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教材整理1 杜鲁门主义1.背景(1)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
(2)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主张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运动。
(3)土耳其、希腊发生政治危机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提供了契机。
2.提出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向国会发表咨文,表示要在世界各地“承担义务”,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
3.影响杜鲁门主义实际上是一篇冷战宣言,它标志着美国冷战政策的开始。
教材整理2 马歇尔计划1.背景(1)二战使西欧遭受沉重打击,战后西欧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
(2)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西欧各国社会动荡,而政府对此束手无策。
(3)美国意识到只有帮助欧洲恢复经济,才能稳定西欧政局,从而才能控制西欧并遏制共产主义。
2.提出1947年6月,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援欧演讲,在演讲中提出了援助欧洲的方案。
3.实施(1)1947年12月,杜鲁门向国会提交“美国支持西欧复兴计划”的咨文,要求拨款援助西欧,同时成立经济合作署。
(2)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了《1948年对外援助法》,同意援助欧洲。
(3)西欧16国也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推动成员国执行这一计划。
(4)1952年6月,计划实施完毕,美国共向西欧提供了131.5亿美元的援助。
4.影响(1)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帮助西欧渡过了难关,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复兴,推动了西欧经济的联合。
(2)美国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同时扩大了美国文化在欧洲的影响。
教材整理3 北约和华约1.北约的建立(1)背景①随着美苏对峙局面的形成,欧洲的国际政治格局也在发生重大变化。
②在美国的敦促和支持下,英、法、比、荷、卢在布鲁塞尔签订《布鲁塞尔条约》,条约表面是防范德国,其真实目标是对付苏联。
③美国需要控制西欧,建立由自己主导的安全体系,以对付苏联。
(2)成立①1948年7月,美、加、英、法、比、荷、卢在华盛顿举行7国会谈,就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问题进行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苏冷战的原因
1、二战后,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增,成 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盟主,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 称霸世界,苏联成为美国实现称霸野心的障碍。 2、双方实力均衡,战则两伤。
3、二战结束和法西斯国家被打败, 美苏失去了合作的基础。 4、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使美苏双方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冷战 对抗。
1955 年,苏联和 东欧等社会 主义国家签 订华沙《友 好合作互助 条约》。
社 会 主 义 阵 营
对峙
资 本 主 义 阵 营
苏联
美国
美苏冷战经过—激化之一:柏林危机
我来 说史
一件震惊世界的事情发生在1961年8月12日夜里,午 夜过后,一堵将东西方分隔长达28年的墙建了起来。
柏林危机使战争一触即发,但为何终 究没有发生世界性“热战”? 世界经济一体化抑制大战发生;
观察右图,图中站着 的人是医生,躺着的是病人,医生 正在给病人治病,病人身上贴着药 片,药片上的“$”是美元的标志。 该图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 美国与欧洲的关系,结合二战后初 期有关史实回答: 1.图中“医生”给“病人”开的“药”具体指什么? 2.“医生”所开“药”的作用是什么?
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以对抗苏联为首的 社会主义力量。
在国际事务中起主要作用。
(3)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而表
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
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一、冷战的含义: 二、冷战政策出台的原因 : 三、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国推 行冷战政策的开始(了解其内容和实质)
四、冷战的全面展开:两大阵营对峙—— 经济、军事领域 柏林危机 五、冷战的激化:
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和变化……
双方军事力量均势、核武器等的制约…… 二战刚结束,人民厌战,和平成为时代潮 流,美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冷战的特点
(1)美、苏及其盟国互相对抗和争夺,阵线比 较分明和稳定。虽然每一方的内部也有分歧和矛 盾,但最终仍要服从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2)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
挪 威
丹 麦
英
1955年,华沙 条约组织(华约) 成立。
1949年8月,北 国 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约)成立。
苏 联
波 兰
法 国 瑞士 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两大军事集团。
西班牙
阿 尔 巴 尼 亚
联 民 邦 德 德 国
土 耳 其
北约成员国还包括美国和加拿大
1949年美 国与西欧 等12国签 约,成立 北大西洋 公约组织。
历史探 源
美苏冷战——原因
材料三:冷战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是两种社会制度 尖锐对立的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共产主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动在欧洲蓬勃开 展:东欧诞生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它们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西方感到,这是“共产主义扩张”的反映,威胁了资本主义制度,它 希望东欧仍“保持战前的社会结构”,即幻想在东欧重建西方的资本 主义制度。
材料一:二战结束后,美国拥有原子弹,30艘航空母舰,拥有近500 个海外军事基地;工业生产量占世界的2/3, 外贸出口额占世界 1/3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控制并操纵联合国。而苏军总数达 1140万,年产作战飞机40,000架,驻军欧亚许多区,解放了大片东 欧领土,扩展了60万平方公里疆土。苏联成为惟一能够与美国相抗 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材料二: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称。“美国今天是一个强 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 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历史探源:盟友为何成敌人?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 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 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 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 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 盟分裂。” ——斯大林 (1945年2月于雅尔塔)
什么是冷战(1947-1991底)?
定义: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 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为,以“遏 制”共产主义。 其实质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 制度的对立。
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
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课标: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 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A.1942年,成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1944年6月,美英联军诺曼底登陆,开辟欧 洲第二战场,配合苏军对德作战。 C.期间举行了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 会议、波茨坦会议,协调反法西斯的关系
• 1949年1月5-8日,苏、保、匈、波、罗和捷六 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经济会议,讨论有关经济合 作的问题,决定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会议公报 中指出,成立经互会是对马歇尔计划以及西方禁 运的反击,改组织的目的和宗旨是“为了实现人 民民主国家和苏联最广泛的经济合作”。
——孙颖 黄光耀 《世界当代史》
杜鲁门主义 1、“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
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极权主 义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 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落到 我们头上。” 2、“无论在何地爆发革命、发 生动乱,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 国政府都应进行干预。” ——杜鲁门(1947)
美国总统杜鲁门
1、“两种生活方式”指哪两种? 2、材料二说明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3、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有何意义? ——标志冷战开始
1.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 “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 战争才刚刚开始。”此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 指 A.一战 B.二战 C.“冷战” D.科索沃战争 2、“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北约的成立 C、“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D、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 对东欧国家来说,经互会……起了积极作用,长 期以来,苏联向它们提供燃料和原料,吸收其难 以打进西方市场的产品……基本上解决了这些国 家单干所不能解决的困难。……此外,苏联还可
以得到政治上的利益,使东欧国家对苏联又较大 的依赖性,政治上不得不向苏联作出某些让步。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
冰岛 中立国 北约成员国 华约成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