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 八大胡同
2018年河南许昌十大旅游景点-优秀word范文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河南许昌十大旅游景点到了河南许昌,哪些景点是必去的呢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河南许昌十大旅游景点,欢迎参考阅读!大鸿寨景区(禹州鸠山乡)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许昌西部,主峰高1156米,为许昌第一高山,号称“许昌屋脊”。
驻足山巅,俯视四周,可见万壑纵横,群山围拱,峰峦叠翠,气象万千,主峰向东不远,还依次排列着尖峭峻拔的摘墨楼,开阔平坦的坷垃垛。
在这三峰的怀抱里,自西向东有水帘洞,金龟出海、雄鸡峰、观音石等30余处景观。
这些景点或高悬于峭壁上,或掩映于森林之间,或盘踞于沟壑之中,或凌翅子高峰之巅.置身于其间,移步换景,变幻莫测,令人游兴盎然.景区内,清泉小溪随时可见,堤坝水库点缀其间。
是一处集山、水、洞、林为一体的自然生态游览区。
钧官窑遗址博物馆(禹州市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AAA级景区,是展示钧瓷文化和钧瓷发展历史的专题博物馆,馆内有宋代钧官窑遗址。
博物馆是中国陶瓷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馆内建筑均为仿宋风格,青砖灰瓦,雕梁画柱,八角风铃,巍巍壮观。
13米高的门楼与厢房、展厅、迎壁、宋代官窑保护房和院内的草林山石、钧艺雕塑、鸟语花香交相呼应,构成了庄严、肃穆、完整的仿宋建筑群,再现了北宋皇家钧官窑的建筑风貌。
钧官窑遗址博物馆是全国陶艺旅游专线的重要景点,在这里不仅可以尽情观赏先人们的佳作精品,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陶艺纪念品。
置身于现代钧艺陈列室,就犹如步入了艺术的圣殿,细细品位这些诗句难描、丹青难绘的钧瓷珍品,领略其窑变的独特魅力,感悟宋代皇帝特有的雅趣,不失为人生一大幸事。
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许昌鄢陵)国家AAAA级景区,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是历届国家花木博览会的主会场。
花木博览园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汇聚有世界各地的奇花异卉,名贵树种,形成了造型别致的大地花卉景观。
揭秘清末民初八大胡同里的男妓和女妓的嫖规

揭秘清末民初八大胡同里的男妓和女妓的嫖规八大胡同是老北京花街柳巷的代称,位于前门外大栅栏观音寺以西。
“八大”是虚指,该地区至少有十五条胡同属于老北京的“红灯区”。
公认的八大胡同是: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现名韩家胡同)、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现名棕树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现名大力胡同、小力胡同)。
八大胡同从来就不是一个法定地名。
过去男人说去八大胡同,意识是告诉你他要“做什么”而不是“去哪里”。
清末民初的八大胡同有两个概念,从隘义上说,所谓八大胡同,并非某一条胡同的名称,而是由八条胡同组成的。
因为中国人爱将同类事物归类然后说个大概数,如天桥八大怪、唐宋八大家、八大祥、燕京八景。
其实,“八”字在这里是个虚数,只是表示其多。
这八条胡同位于前门外大栅栏附近,因妓馆密集而成一大销金窟。
《京都胜迹》一书引用过当时的一首打油诗曰:八大胡同自古名,陕西百顺石头城。
(陕西巷、百顺胡同、石头胡同)韩家潭畔弦歌杂,(韩家潭)王广斜街灯火明。
(王广福斜街)万佛寺前车辐辏,(万佛寺系一小横巷)二条营外路纵横。
(大外廊营、小外廊营)貂裘豪客知多少,簇簇胭脂坡上行。
(胭脂胡同)从广义上讲,八大胡同是指从铁树斜街以南,珠市口西大街以北,南新华街以东,煤市街以西这一大片区域内的许多胡同,这些胡同中有过明妓或暗娼,至少也住过“八大胡同”中的从业人员。
只是上面说的这八条胡同多为一二等妓院。
八大胡同的区域因时间不同说法不一。
后来八大胡同附近又有相当的发展,社会上曾流行过“十条胡同”之说。
即:王(王皮胡同)、蔡(蔡家胡同)、朱(朱家胡同)、百(百顺胡同)、柳(谐音:留守卫)、石(石头胡同)、广(王广福斜街)、火(火神庙夹道)、燕(燕家胡同)、纱(小李纱帽胡同)。
这十条胡同的说法,虽不如“八大胡同”出名,但事实也确实如此。
此地区除公开营业的妓院之外,还有无照的暗娼及游娼。
1949年,据北京市公安局调查,暗娼有17家,分布在延寿寺、施家胡同、掌扇胡同、虎坊桥等12条胡同。
北京八大胡同介绍

北京八大胡同目录1 北京八大胡同2 北京八大胡同介绍3 八大胡同来历4 八条胡同的历史5 八大胡同分类北京八大胡同- 北京八大胡同北京八大胡同- 北京八大胡同介绍在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铁树斜街以南,由西往东依次为:北京八大胡同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
北京八大胡同北京八大胡同- 八大胡同来历其实,老北京人所说的“八大胡同”,并不专指这八条街巷,而是泛指前门外大栅栏一带,因为在这八条街巷之外的胡同里,还分布着近百家大小妓院。
只不过当年,这八条胡同的妓院多是一等二等,妓女的“档次”也比较高,所以才如此知名。
老北京城的妓院分若干等级。
最早的妓院分布在内城,多是官妓。
现东四南大街路东有几条胡同,曾是明朝官妓的所在地,如演乐胡同,是官妓乐队演习奏乐之所。
内务部街在明清时叫勾栏胡同,是由妓女和艺人扶着栏杆卖唱演绎而来的。
以后“勾栏”成为妓院的别称。
北京八大胡同- 八条胡同的历史明清时期,当官的和有钱的饮宴时要妓女陪酒、奏乐、演唱,叫做“叫条子”,在妓女一方,则叫“出条子”。
到了清末民初,妓院主要集中在前门外大街,一是因为这里离内城较近,官员们出城享乐比较方便;二是这里有火车站,南来北往的旅客多;三是前门外大街是京城著名的商业街,相当繁华;四是这一带是戏园子、茶馆、酒楼的集中地,吃喝玩乐,可自成一体。
据30年代末的一份统计资料,当时“八大胡同”入册登记准予营业的妓院达117家,妓女有750多人,这只是正式“挂牌”的,还不算“野妓”和“暗娼”。
北京八大胡同- 八大胡同分类老北京的妓女分为“南班”与“北班”两种,一般来说,“南班”的妓女主要是江南一带的女子,档次高一些,不但有色,而且有才。
这样的妓女陪的多是达官显贵,如京城名妓赛金花、小凤仙等。
“北班”的妓女以黄河以北地区的女子为主,相貌好,但文化素养差一些。
“八大胡同”的妓女以“南班”居多,故多为一、二等妓院。
八大胡同是哪8个?相声源于女真人?关于北京有趣的历史冷知识

八大胡同是哪8个?相声源于女真人?关于北京有趣的历史冷知识1、八大胡同清末民国时期,北京城里出现了一批“风月场所”,这个人尽皆知的红灯区被称为“八大胡同”。
八大胡同是指: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
八大胡同在在业内拥有极高的知名度,看清宫辫子戏里,上到王公大臣,下到布衣百姓,经常会提到一处“繁花盛开”、“繁华似锦”的地方,那就是前门外赫赫有名的八大胡同。
清朝那些外省的官员以及清末北京城里的洋人都纷纷慕名而来,可以说八大胡同在业内占有极高的市场份额,如果当年能够集团化运营的话那简直就是“风月”行业的托拉斯。
在民国期间,妓院被分为四等,一等妓院被称为“清吟小班”,二等的称为“茶室”,三等的叫“下处”,四等的才是众所周知的“窑子”。
老北京的八大胡同是一二等妓院的集中地。
而实际上,从八大胡同向外延伸到天桥地界还遍布着三四等的妓院,以及大量的土妓暗娼。
民国时期,北平登记在册的妓院有三百多家。
2、菜市口刑场菜市口名声大振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将杀人的刑场从明朝时的西四牌楼(当时叫西市)移至宣武门外的菜市口。
据说当年的刑场就设于今天的菜市口大街北侧十字路口附近,每到冬至前夕对判为“秋后问斩”的囚犯执行死刑。
死囚在天亮前被推入囚车,经宣武门,走宣外大街到菜市口,囚犯由东往西排好,刽子手手执鬼头刀也依次排列,头被砍下来后,挂在或插在街中木桩子上示众。
清咸丰末年(1861年)“八大顾命大臣”之一的肃顺和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六君子”都是在菜市口被杀害的。
以后“菜市口”逐渐成为“刑场”的代名词。
3、京剧的来源乾隆年间,南方的四个徽剧戏班来到了北京,他们分别是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
原本喜欢听秦腔的北京人一下子迷上了徽剧,徽剧四班在京城一时间名声大振。
乾隆皇帝也成为了他们的粉丝,徽剧戏班就这样在北京扎下了根。
为了迎合皇帝与大批北京的观众,徽剧班不断改进唱法,还将戏剧口音从安徽口音改成了北京口音。
许昌不得不去的几个地方

还有谁想到什么好地方,欢迎跟贴。把许昌不得不去的几个地方,给修完善了。不能让人家外地人,来许昌了就看看曹丞相那尊大石像就落落而归啊。
ps:本文不定期更新。
3、文峰塔 杭州有个雷峰塔,许昌有个文峰塔。可怜当年,许仙白娘子名誉四方,发生在许昌的同样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却没有成为千古绝唱,连两人姓名也很少有人知道了。如今孤塔一个,令人心悲。推荐等级,四星半。推荐理由,残旧破落,让人感时伤怀。
4、西湖公园 说了文峰塔,就不能不说说这西湖公园。位于文峰塔西1公里左右的西湖公园,年龄和它相仿,百余年间,多次翻修,早已没有了当年的神韵,俨然一个现代公园。但细心之人不难发现,还是有好多蛛丝马迹。白静的湖面上,划船游乐的人们,享受着他们的幸福时光,殊不知这水竟是当年文峰塔内女主人翁长年泪水所化。推荐等级,四星半。推荐理由,许昌最具传奇色彩的公园。
许昌,你不得不去的几个地方
有这么一个现象,许昌修整了一下丞相府,门口又立了一个很大的石头曹操,于是乎,近来也有了旅客 组团前来参观。作为一个本地居民,又是一个热爱人民拥护党的五好少年,对这一事件,不得不喷上一喷。
话说,前些年,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许昌,什么都没有,一直是以一个小城混居在世上。可是,现在人们连丞相府都能搬出台面,那下边几个地方,你一定也是不能错过的。要不,就白来许昌了!
如果说,中国有那么几个城市,是人一生中必须去看看的,那么一定不要忘了许昌。许昌,在低调中度过了多少个黑暗的岁月。如今,我站在曹丞相的石象前,望着这片熟悉地不能再熟悉的大地,望着这一天天不断发展中的城市,感由心生。也许,随着丞相府的开发,许昌会更多地为人们想起,念起,不再是那个什么都没有的小城。
许昌景区介绍及路线

许昌及周边景区介绍曹丞相府景区曹丞相府”是曹操处理军国大事的地方,奠定曹魏霸业的屯田令和求贤令都在这里诞生路线:建安大道——清虚街约4公里陵桥景区灞陵桥原名八里桥,在许昌市城西4公里的清泥河上,相传为三国名将关羽辞曹挑袍处,灞陵桥从此名扬路线:建安大道——劳动路——许继大道约10公里春秋楼景区位于许昌市文庙前街,面朝春秋广场,是关羽夜读《春秋》的地方。
路线:建安大道—魏文路—莲城大道—文峰路—建设路—文庙前街约4公里胖东来时代广场位于七一路与六一路交叉口路线:建安大道——文峰路——七一路约4公里鄢陵国家花森林木博览园划分为博览会展区、蜡梅文化展示区、生态科普展示区、热带植物盆景展示区、休闲度假区、游乐区、系列景观区等十三大功能区域。
地址:许昌市东18公里 311国道约25公里禹州神垕古镇是驰名中外的钧瓷文化发祥地,神垕老街比较完好地保存了清末以前的老街道,如东大街、老大街、西大街、白衣堂街、北寨街、祠堂街、红石桥街、杨家楼街,总长度约4公里。
其间的建筑群、建筑物和许多有价值的建筑细部,乃至周边环境基本上都做到了原貌保存。
地址:神垕镇路线:八一路——永登高速(禹州北出入口下)——西环路——禹神快速通道约70公里钧官窑址博物馆位于禹州市官司窑路北段,是一座用来展示钧瓷文化的专业博物馆路线:建安大道——魏文路——天宝路——S237——右转永登高速——禹州北出口——进入S103——禹州官窑路约50公里大鸿寨景区:大鸿寨位于禹州西北边陲,其主峰高1156米,为许昌第一高山,号称“许昌屋脊”。
秋天有红叶风景地址:禹州鸠山乡路线:许昌八一路——永登高速(S32登封方向)——苌庄花右下左转325省道与许洛公路斜交叉继续前行26公里至鸠山镇大鸿寨(全程86KM)。
知识百科-八大胡同-西壁营胡同

知识百科-八大胡同-西壁
营胡同
流传的八大胡同的说法里一种有这个胡同,那时候叫皮条营。
而另一种说法里这条胡同并不算在“八大胡同”的范围内,代替它的是东北方向的“朱家胡同”。
“八大胡同”的档次也不尽相同,百顺胡同、陕西巷、胭脂胡同、韩家潭多为一等。
一等妓院,也叫“清吟小班”,顾名思义,“清吟”以饮茶、谈棋说戏为主,并非只有皮肉生意。
出入“清吟小班”的嫖客多为有权势的人,当然也有文人墨客。
石头胡同的妓院多为二等,二等妓院也叫“茶室”。
王广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以三等妓院居多。
一、二等妓院的名字以“院”、“馆”、“阁”为主,三、四等妓院多以“室”、“班”、“楼”、“店”、“下处”命名。
走进现在的“八大胡同”,从一些老屋老楼的建筑,你仍能体会到当年的风貌。
百顺胡同最初曾设有太平会馆、晋太会馆。
会馆后来改为民居,据说李文藻进京朝见乾隆皇帝时,曾在这条胡同住过。
如今这条胡同的老房保存得相对完好,当年从胡同西口依次排列的妓院有潇湘馆、美锦院、新凤院、凤鸣院、鑫雅阁、莳花馆、兰香班、松竹馆、泉香班、群芳院、美凤院等。
八大胡同的前世今生

八大胡同的前世今生北京的胡同多如牛毛,但唯有“八大胡同“蜚声中外。
可以说,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八大胡同”是非常有名的一个词。
民初北京的名妓香国痴人具体来说,“八大胡同”是指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铁树斜街以南的几个胡同,如果由西往东,则依次是: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现在的棕树斜街)、朱家胡同和李纱帽胡同(现在的小力胡同)。
当然,八大胡同只是一个代称,专指老北京的花街柳巷。
通常“八“也并不是个实数,而是虚指,有时该地区甚至10个胡同,甚至有15个胡同,都是专门从事这一行当。
新中国成立时,取缔这里的妓院,结果发现这里有30多条胡同都有妓院。
八大胡同群芳斗艳八大胡同始于清朝乾隆年间,此后迅速发展起来。
乾隆皇帝喜欢听戏,附庸风雅,徽班进京,就住在韩家潭、百顺胡同一带,此后四喜、春台等戏班也相继来京,分别住在之百顺胡同、陕西巷和李铁拐斜街。
戏班进京,明清以来的士大夫狎优之风与之一拍即合。
特别是其中的一些漂亮男旦,很快成为高官的宠爱。
晚清、民国时期的著名旦角程长庚、梅兰芳、朱霭云、谭金培都在八大胡同学艺或者演出。
戏剧旦角清朝禁止嫖娼,不禁相公(男妓)。
所以这一时期八大胡同的相公业极为发达。
《清稗类钞》记载:“伶人所居曰下处,悬牌于门曰某某堂,并悬一灯。
客入其门,门房之仆起而侍立,有所问,垂手低声,厥状至谨。
”道光年间的《金台残泪记》则记载:“王桂官居粉坊街,又居果子巷。
陈银官当居东草厂,魏婉卿当居西珠市口。
今则尽在樱桃斜街、胭脂胡同、玉皇庙、韩家潭、石头胡同、朱茅胡同、李铁拐斜街、李纱帽胡同、陕西巷、百顺胡同、王广福斜街。
每当华月照天,银筝拥夜,家有愁春,巷无闲火,门外青骢呜咽,正城头画角将阑矣。
当有倦客侵晨经过此地,但闻莺千燕万,学语东风不觉,泪随清歌并落。
嗟乎!是亦销魂之桥,迷香之洞耶?”说有都是男妓。
民国时期的妓女与嫖客合奏到了民国,妓女解禁,相公事业迅速凋零,八大胡同遂成为妓女的天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臧胡同臧胡同里至今还保存着老建筑。
臧胡同不好找,因为在胡同入口没有路牌,因为它和附近的其他胡同太像。
10月29日上午,当记者进入这个胡同询问这里的居民时,才知道这条胡同就是臧胡同。
臧胡同是一条东西向的死胡同,只有西面一个出口直通北大街。
它有200余米长,一米左右宽,最多能容纳三个人并排站到一起。
65岁的关春英和83岁的包凤伦在这条胡同都住了30年以上。
关春英领着记者顺着胡同一路向东,在一处房屋旁停下,指着那栋房屋说,从此处以东,过去都是一个大坑,坑很大,像一条河。
关春英所说的大坑和在佟家胡同居住的居民所说的大坑应该是同一个,因为两个胡同距离很近。
在关春英的记忆中,这个大坑是她经常洗衣服的地方,水很清。
包凤伦老人回忆说,这个坑虽然很大,但一下雨,水就会漫出来直到她家门口。
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填坑盖房,于是坑逐渐消失,胡同里的房子多了起来。
据这里的住户讲,由于是在水坑上盖的房子,所以屋里非常潮湿。
在胡同两侧众多房子中间,记者偶然间发现了一处斜顶瓦房。
关春英称那是老房子,说着领着记者来到了已经把房子租出去了的包凤伦家的院内。
记者发现院子里也有和刚才记者看到的外表相同的房子。
仔细观察房子的墙面,建筑石材青砖上,存在着凸起的文字。
这文字的颜色和砖块的颜色是一致的,应该是制作砖块时就加工上去的,内容包括“永保”、“太平”、“长安”、“天下”等吉祥词汇。
据包凤伦讲,房子是她公公留给他们家的,当年她公公因为开着不小的药材铺,所以就在这个胡同里臵下了产业。
他们家有一个大大的院子,院子西面、北面都是两层阁楼,南面是平房。
“文革”期间,部分房子被国家收走了。
“80年代初,落实政策,房子又要回来了。
”包凤伦说。
为何这条胡同叫臧胡同?关春英和包凤伦都说不清楚,他们都说不知道有姓臧的在此居住过,或者时间太久了,最初是姓臧的在这里居住,后来搬走了,但这都是猜测。
二、靳家胡同靳家胡同口原来有大门,靳家胡同是北大街所有胡同中离当时的老城墙最近的一条胡同。
这条胡同由于老城区改造,目前胡同北侧的住房已被拆除,只剩下了南侧的住户。
10月31日上午,在雨水的冲刷下,靳家胡同依旧难掩它的颓废之气。
这条胡同从西到东逐渐变宽,因为从胡同西口的公厕向东,南面的房屋都向南退了一些。
在这条胡同现存的住房中,没有发现清末民初建筑的身影。
现在这里的住户几乎都是租房户,老居民都搬迁到了外面。
听东大街道办事处平安社区工作人员讲,这里现在的居民以清洁工、街头小商贩居多,年龄也普遍偏大。
67岁的郭凤莲在这条胡同租房住已有15年了,如今她和打工的儿子相依为命。
他不知道这条胡同为何叫靳家胡同,但她告诉记者,在拆迁前,胡同北侧住着几户姓靳的人家。
在郭凤莲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记者辗转联系到了曾在这条胡同居住的靳跃武。
现年50岁的靳跃武告诉记者,这条胡同之所以叫靳家胡同,是因为过去这里是他们靳家的过道。
他听父辈讲,解放前,这条胡同口还存在着他们靳家盖的大门。
历史上他们靳家的房屋到底在这里占地几何,族人到底有多少人在这条胡同居住,靳跃武并不知晓,他只记得从记事起,他们一大家人就住在一个东、西、南面都是房屋的院落里。
靳跃武称,原来靳家胡同宽2.5米,约百十米长,是一条规矩的东西向胡同。
最初这条胡同由于是靳家的过道,因此只有西端一个出口和北大街相连,是条死胡同,后来靳家为了行走方便,就把胡同东面的墙拆了,因此,有一段时间,此胡同成为了连接平定街和北大街的活胡同。
后来,这里的居民越住越杂,在他们翻新自己房屋的时候,又把东面的出口给堵上了,如今靳家胡同还是一条死胡同。
据靳跃武讲,现在胡同西头公厕的位臵,当年就是他们靳家自家厕所所在。
最早那里是靳家的私厕,解放后,当时的人民公社为了积肥就翻盖了厕所。
如今,为了方便居民如厕,公厕再次得到了翻新.三、甄胡同(这是记者在报纸上发表的,不确定事实存在的胡同)甄胡同是叫甄胡同吗?甄胡同,这里的居民通常称它为甄家过道。
这个名字从何时开始,现在已无从考证。
甄胡同不是一端封死的死胡同,而是两边通透的活胡同,它西起北大街,东端与南平定街相连。
如果没有熟悉的人带着你进入这个胡同,你在北大街众多的胡同中很难发现这个仅两米宽、200多米长的小胡同。
10月29日,记者在东大街道办事处平安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了这个小胡同。
可能是下雨的缘故,这条胡同的道路上和两侧的墙壁上看起来湿漉漉的,上面布满了青苔。
记者发现,这条胡同里的住户都在胡同北侧住,胡同南侧房子的住户没有把大门开在这条胡同上,而是开在了南边的汪公祠胡同,所以并不算这条胡同里的居民。
这条胡同之所以出现这样有趣的现象,可能是因为我国盖房子的传统都是面南背北,也可能是这条胡同太过于狭窄。
现年81岁的李喜梅老人从15岁起就居住在这条胡同里,她回忆说,15岁时来这条胡同的时候,很少有瓦房,更没有阁楼,几乎都是草房。
慢慢地,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里的住户手里有了钱,才把房子盖成了现在的楼房。
李喜梅不知道甄胡同的来历,平时别人问在哪里居住,她和女儿都说在北大街,就连寄信用的地址也是北大街65号。
在该胡同东端南平定街上居住的老人们和李喜梅母女俩一样,称这条胡同叫甄胡同,但这里的老居民臧振东和住在佟家胡同的王金怀老人却说这条胡同应该叫臧胡同。
52岁的臧振东告诉记者,他们家从太爷爷算起,四辈人都居住在这条胡同,名字应该是臧胡同。
但他也听人说这条胡同有人称之为甄胡同,但没听说有姓甄的在这条胡同居住,不知是何原因。
这条胡同到底该叫什么名字,需要历史学家和地名学家来进行考证,当年政府确定胡同名时,到底确定的是什么名字,由于路牌丢失,人们也是众说纷纭。
但记者在平安社区居委会的一幅手绘的简易地图上看到,这条胡同被称为南臧胡同。
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幅地图是当年这片区域刚刚从北大街道办事处划归东大街道办事处时绘制的,随着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接触的增多,发现这条胡同有着不同的称谓,由于这条胡同北面有条臧胡同,社区工作人员认为这条胡同应该叫甄胡同。
四、佟胡同归于平静的佟家胡同,若干年前,佟家胡同是异常喧闹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城区的改造,在胡同里住的居民也日趋稀少,佟家胡同不变的是名字,改变的是氛围。
现在的这条老胡同,归于平静。
10月29日下午,斜风细雨中,记者和东大街道办事处平安社区的工作人员来到了佟家胡同。
南北朝向的北大街的东侧,有许多小胡同,佟家胡同就这样不引人注目地存在其中,如果不是在胡同口一侧的墙壁上看到了路牌,许多人都会找不到这个两米多宽、200多米长的胡同。
佟家胡同是条死胡同,沿着胡同一路向东,最后被住宅堵住。
胡同两侧已没有了建国前盖的青砖瓦房的身影,清一色水泥楼房,最低的也有两层。
因为要迎接创文检查,胡同两侧的墙壁被刷成了橘黄色。
胡同称谓源于蒙语“水井处”,因此水井成为居民聚居区的代称,进而成为街道的代称。
佟家胡同过去东面有一个大坑,大坑附近有一水井,过去这里的居民吃水全靠这口井,这可能也是这条胡同没被称作“过道”、一直都叫胡同的原因,有人还认为是因为这条胡同比周边的其他胡同较为宽阔的缘故。
81岁的王金怀老人在这个胡同出生、成长、安享晚年。
他说,佟家胡同的名称来源于这里居住过的一户姓佟的生意人,听父辈讲,当年佟家在许昌城可谓是一方财主。
他家在现在的塔湾地域有大量土地,在这个胡同开着一个规模很大的药材铺。
“佟家因为生意做得大,当年他在市政府都能说上话。
”王金怀说。
后来,从王金怀记事起,佟家已经破败了,族人回到了塔湾地域种地,他们在这里的房子也成为了空房子。
再后来,族人把这里的房子卖给了大新烟厂。
解放后,这个烟厂在公私合营的浪潮中也被东大街的泰兴烟厂合并。
因为佟家胡同这一地名早已被人们所熟知,因此,佟家破败、搬走后,这一名称也没有变,一直沿用至今。
在采访中,王金怀老人还回忆起1939年,日本鬼子的炸弹落在了他家附近,周边的房子倒了八九间,至于他家后面的佟家院子倒了没有,他已记不清楚。
不过有一点能确定,当年,这个胡同里大多数人还住在草房里的时候,佟家就是一座青砖灰瓦的的两进院落。
五、姜胡同姜胡同中那串银铃般的笑声。
在东大街道办事处平安社区的8个胡同中,姜胡同处于最南端,它全长不到200米,宽不到4米。
目前胡同里居住的老居民不到5户,今年77岁的朱老太太便是其中一位。
老人自1958年嫁到姜胡同以来,就一直在此居住。
她告诉记者,原来姜胡同是一条死胡同,后来,居民们为了方便出行,便把胡同东边的墙扒掉了,变成了胡同如今的样子。
“几十年过去了,姜胡同的变化很大。
我刚到胡同的时候,路都是土路,到了雨雪天,都没法出门,这几十年,胡同的路修了很多次。
除此之外,居民们住的房子从草房变成了瓦房,现在经济条件好了,都盖的是砖房。
”朱老太太家的房子因为修建年份较早,现在正在整修。
她家的房前种有一棵构树,有近20年的历史,也是姜胡同里目前唯一的一棵树。
说起姜胡同名称的由来,老人说,姜胡同因以前胡同里住有几户姓姜的人家而得名。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条胡同最初的名字叫菅家胡同,有的人念错了,念成了姜胡同。
朱老太太的老伴儿已经去世,她的几个儿子也都搬出去住了。
“以前,胡同里谁家有了婚丧嫁娶的大事,街坊邻居都前去帮忙。
平日里,来个客人缺了油盐酱醋,跑到邻居家一开口,谁也不会计较。
现在胡同里住的人大都是租住户,有时候想出门转转,聊聊天,也没有认识的人。
”老人说,姜胡同的东边和西边挨着两所幼儿园和一所小学,每天早晨、中午和下午,会有许多学生和家长从胡同经过,这条寂静的胡同也变得特别热闹。
孩子们说着、笑着,在胡同里跑着、闹着,留下一连串银铃般的笑声,每每听到孩子们的这些笑声,她心里就特别高兴:“孩子们走胡同比走大路安全,我特别喜欢看着他们从这条胡同经过。
”因为胡同狭窄,朱老太太的房子不容易见到阳光,虽然夏天较为凉爽,但是冬天湿冷。
在姜胡同住了大半辈子,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有生之年,自己的居住条件能够得到改善。
六、小王胡同小王胡同:这里住着一位81岁的理发师提到大王胡同,就不得不说说小王胡同。
小王胡同在大王胡同的南边,与大王胡同相隔100多米,比它稍窄一些,之前居住的大多也都是王姓居民。
和大王胡同一样,小王胡同之前的老宅子都换了新颜。
据胡同里的一些居民说,原来小王胡同并没有这么长,在胡同的东端还有一个小广场,但是因为重新规划,东端的广场就没有了。
胡同里的许多老居民都搬走了,但是仍有一些不愿意离开祖祖辈辈居住地的人们,他们在小王胡同过着舒坦的日子。
今年81岁的方玉拴老人就是其中的一位。
方玉拴老人在小王胡同已经居住了50多年了,她的3个儿子也都在小王胡同住。
用老人自己的话来说:“住了一辈子,就没想着离开。
”虽然已经是80多岁的高龄,但是方玉拴老人耳不聋、眼不花,目前还经营着一家理发店,理发店在北大街上,离小王胡同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