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装置技术规范(公布)

合集下载

建筑物电气装置规范

建筑物电气装置规范

建筑物电气装置规范
前言
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中,电气装置规范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电气装置的相关规范。

电缆敷设
1. 电缆的敷设应符合相关规范和国家标准,保证电缆的绝缘和
接地可靠。

2. 电缆敷设的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的型号和规格,以确保电缆
不受损坏。

3. 电缆的穿管、桥架敷设应美观、结实、使用寿命长,并符合
相关安全规定。

开关插座
1. 开关插座的选用应符号相关标准,结构牢固,绝缘性能良好。

2. 开关插座的敷设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以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开关插座的保护措施应当根据其用途合理选择,以达到防护和安全保障的目的。

照明系统
1. 照明系统的选型应根据场所的使用要求和效果,合理选择。

2. 照明系统的敷设应美观、结实、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3. 照明系统在安装前,应进行系统方案的设计、评审、验收等工作,并进行完整可靠的现场测试,以保证其使用安全。

结论
建筑物电气装置规范,是建筑物的一个重要部分,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和使用效果。

因此,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中,必须要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电气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DLT 5161.7—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7部分旋转电机施工质量检验

DLT 5161.7—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7部分旋转电机施工质量检验

DLT 5161P61备案号:J195—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PDL/T 5161.7—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7部分:旋转电机施工质量检验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quality checkout and evalation ofelectric equipement installationPart7:Electrical rotating machines2002-09-16公布2002-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布目次前言1 发电机2 电动机3 记录及签证前言《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是一套系列标准,用于电气装置安装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及评定。

该套标准由如下17部分组成:——第1部分:通则;——第2部分:高压电器施工质量检验;——第3部分: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质量检验;——第4部分:母线装置施工质量检验;——第5部分: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检验;——第6部分:接地装置施工质量检验;——第7部分:旋转电机施工质量检验;——第8部分: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质量检验;——第9部分:蓄电池施工质量检验;——第10部分: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质量检验;——第11部分:电梯电气装置施工质量检验;——第12部分:低压电器施工质量检验;——第13部分:电力变流设备施工质量检验;——第14部分: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质量检验;——第15部分:爆炸及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质量检验;——第16部分: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质量检验;——第17部分:电气照明装置施工质量检验。

本部分是该套系列标准中的第7部分:旋转电机施工质量检验,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1997年制、修订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的通知(综科教[1998]28号)编制的。

本部分是GB 5017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及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表格化表现型式,是用于旋转电机施工质量检验的电力行业标准。

gb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

gb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 - 2016条文说明修订说明《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16 ,经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 年8 月18 日以第1260 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规范是对《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06 的修订。

本规范上一版的主编单位是国网北京电力建设研究院(现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是广东电力试验研究所、东北电业管理局第二工程公司、湖北电力建设一公司、北京电力建设公司、甘肃送变电工程公司、上海电力建设一公司、广州供电分公司、乐清市华夏防雷器材厂、武汉岱嘉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欧地安科技有限公司等,主要起草人是陈发宇、李谦、孙关福、孙克彬、余祥、穆德龙、雷宗灿、朱有山、马庆林、章国林、汪海涛、屈国庆、宋美云、佟建勋等。

本规范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

为了方便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还着重对强制性条文的强制性理由作了解释。

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范规定的参考。

目次1 总则............................................................................................................................. - 4 -2 术语............................................................................................................................. - 5 -3 基本规定........................................................................................................................... - 6 -4 电气装置的接地............................................................................................................... - 8 -4.1 接地装置的选择..................................................................................................... - 8 -4.2 接地装置的敷设..................................................................................................... - 9 -4.3 接地线、接地极的连接....................................................................................... - 10 -4.4 接地装置的降阻.................................................................................................... - 11 -4.5 风力发电机组与光伏发电站的接地................................................................... - 12 -4.6 接闪器的接地....................................................................................................... - 13 -4.7 输电线路杆塔的接地........................................................................................... - 13 -4.8 主(集)控楼、调度楼和通信站的接地........................................................... - 15 -4.9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接地....................................................................... - 16 -4.10 电力电缆金属于户层的接地............................................................................. - 16 -4.11 配电电气装置的接地 ......................................................................................... - 17 -4.12 建筑物电气装置的接地..................................................................................... - 17 -4.13 携带式和移动式用电设备的接地..................................................................... - 18 -4.14 防雷电感应和防静电的接地............................................................................. - 19 -5 工程交接验收................................................................................................................. - 20 -1 总则1.0.1 本条阐明了本规范编制的原则:为了保证接地装置的施工和验收质量而制定。

(完整版)GB50173-20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要求规范-D类表格

(完整版)GB50173-20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要求规范-D类表格

表D.0.1 路径复测记录表工程名称:线记1表D.0.2普通(掏挖)基础和拉线基础分坑及开挖检查记录表工程名称:线记2表D.0.3地基基坑(槽)检查记录表工程名称:线塔3表D.0.5铁塔基础浇筑检查记录表工程名称:线基2表D.0.6铁塔基础成型检查记录表表D.0.7混凝土电杆基础检查记录表表D.0.8铁塔组立检查记录表表D.0.9混凝土电杆组立检查记录表表D.0.10 铁塔拉线压接管检查记录表工程编号:线塔3液压管测点位置图备注1、外观检查包括管弯曲、裂纹等项目;2、管压接后推荐值: mm检查结论现场技术负责人专职质检员施工负责人监理工程师表D.0.11导、地线(光缆)展放施工检查记录表设计桩号:号至号放线段长: km 施工日期年月日检查日期年月日线类相别桩号线别导线左或上1(上或左)2(下或右)中1(上或左)2(下或右)右或下1(上或左)2(下或右)地线或光缆左右栏内以图表示:→耐张管;○直线管;●增加的直线管;□补修管;■预绞式接续条;W 缠绕补修序号检查(检验)项目性质质量标准检查结果损伤修补档数总档数1导地线严重损伤压接处理关键符合本规范第8.2.4条~第8.2.6条规定2 中度损伤压接处理关键符合本规范第8.2.4条~第8.2.6条规定3 轻微损伤压接处理关键符合本规范第8.2.4条~第8.2.6条规定4 同一档内链接管与补修管数量关键每线最多允许:连续管1个,补修管(预绞式连续条)3个5 各链接管与线夹间隔一般距耐张线夹大于或等于15m表D.0.13导、地线(光缆)紧线施工检查及验收记录表工程名称:线线3表D.0.14导地线(光缆)附件安装检查记录表工程编号:线线4表D.0.15光缆测试报告工程名称:线电1表D.0.16对地、风偏与交叉跨越检查记录表表D.0.17接地装置施工检查记录表表D.0.18杆上电气设备安装检查记录表。

广东电网公司防止电气误操作闭锁装置技术规范

广东电网公司防止电气误操作闭锁装置技术规范

广东电网公司防止电气误操作闭锁装置技术规范QB 广东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001.××××.×-2007广东电网公司防止电气误操作闭锁装置技术规范2007-XX-XX 发布2007-XX-XX 实施广东电网公司发布目次1 适用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术语与定义 (1)3.1 五防 (1)3.2 防止电气误操作闭锁装置 (1)Ⅰ3.3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五防子系统 (2)3.4 微机防误闭锁装置 (2)3.5 单元电气闭锁 (2)3.6 防误闭锁软件系统 (2)3.7 解锁工具 (2)3.8 智能解锁钥 (Ⅰ) (2)3.9 万能解锁钥匙 (2)3.10 逻辑表 (2)4 技术要求 (3)4.1 基本要求 (3)4.2 电气闭锁技术要求 (3)4.3 微机防误闭锁装置的技术要Ⅰ求 (3)5 配置原则 (7)5.1 配置基本原则 (8)5.2 变电站的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接地线)、网门的防误配置 (8)6 接地桩技术规范 (9)6.1 接地桩设置要求 (9)6.2 接地桩的布点要Ⅰ求 (9)6.3 接地桩的编号原则 (10)7 五防闭锁逻辑 (10)7.1 五防闭锁逻辑制定原则 (10)7.2 通用闭锁逻辑的要求 (10)7.3 典型闭锁逻辑关系 (11)Ⅰ附录A 500kV线—变串典型逻辑关系(二分之三接线类型) (13)附录B 500kV线—线串典型逻辑关系(二分之三接线类型) (15)附录C 500kV主变220kV侧典型逻辑关系 (17)附录D 220kV主变典型逻辑关系(双母分段接线方式) (18)附录E 220kV(110kV)线路典型逻辑关系(双母分段接线方式) (20)附录F 35kV侧典型逻辑关系(单母接线方式) (21)附录G 220kV(110kV)母线地刀和PT间隔典型逻辑关系 (23)附录H 220kV(110kV)母联或分段间隔典型逻辑关Ⅰ系 (24)附录I 220kV(110kV)线路典型逻辑关系(双母带旁路接线类型) (25)附录J 220kV(110kV)专用旁路间隔典型逻辑关系(双母带旁路接线类型) (26)附录K 双母带旁路类接线:主变间隔逻辑关系 (27)附录L 单母分段小车开关类型接线:10kV(35kV)线路、分段典型逻辑关系 (29)附录M 单母分段小车开关接线类型:电容器组及其网门典型逻辑关系 (30)附录N 单母分段小车开关接线类型:站变(接地变)及其网门典型逻辑关系 (31)附录O 单母分段带旁路接线类型:出线、分段、旁路间隔典型逻辑关系 (32)附录P 线路变压器组接线图:线变组典型逻辑关Ⅰ系 (33)附录Q 桥型接线类:110kV桥型接线典型逻辑关系 (34)附录R 接地桩形式图 (36)附录S 接地桩布置图 (37)附录T 接地桩编号原则 (38)Ⅰ前言防止电气误操作闭锁装置是变电站的重要设备,是防止电气误操作的必备技术手段。

C24A4对应的国标文件

C24A4对应的国标文件

C24A4对应的国标文件
GB/T 24A4—2005是一种有关电气装置的标准,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颁布。

此标准规定了电气装置的特性规范、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GB / T 24A4—2005标准包括以下内容:(1)电气装置的特性规范。

具体包括:电气装置的类别、结构和性能参数,以及电气装置的安全要求和抗静电性等。

(2)技术要求。

主要涉及电气装置的电气性能、结构和功能要求,以及安装、运行、维护和检验等方面的要求。

(3)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是用来确定电气装置的特性规范和技术要求的实验方法。

(4)检验规则。

检验规则指定了电气装置应遵循的检验程序,以及检验结果的合格标准。

实施GB/T 24A4—2005标准,有助于提高电气装置的安全性能,确保电气装置的正常使用。

因此,生产和使用电气装置的企业应当严格遵守此标准要求,以保证电气装置的安全。

C24A4对应的国标文件是《电气安全与低压电气设备》(GB7251.1-2005),该标准规定了低压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检验和使用等方面的安全技术要求,以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和安全性能。

DL/T 5161.6-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6:接地装置施工质量检验)

DL/T 5161.6-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6:接地装置施工质量检验)
接地装置与道路的距离 m
接地装置与主接地网的距离 m
避雷针接地装置接地电阻 Ω
隐蔽前检查结论: (经检查,上列接地装置隐蔽前检查项目,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规定,可以隐蔽,但回填土中不应含有
石块及建筑垃圾,回填后应分层夯实)
质检机构
验收意见
签名
工地
年月日
质检部
年月日
监理
建设单位
4.0.3
本条适用于接地电阻的测量(接地电阻测量报告附后),见表 4.0.3。 表 4.0.3 (分部工程名称)接地电阻测量签证
刷白色底漆并标以黑 色“兰”符号
采用镀锌件时锌层检查
完好
扁钢与扁钢

接 圆钢与圆钢或圆钢与


扁钢



扁钢与钢管(角钢)


焊接部位表面处理

焊接部位检查
≥2 倍宽度, 且焊接面≥3 面;
≥6 倍圆钢直径
接触部位两侧焊接,并 焊以加固卡子
刷防腐漆 牢固
用尺检查
观察检查 观察检查 扳动检查
与其他接地装置间连接点数

按设计规定 圆弧形
1/2 均压带间距离
≥5m (或按设计规定)
接地体与建筑物距离
按设计规定
通过公路、铁路、管道等交叉 处及可能遭机械损伤处的保护
用角钢覆盖或穿钢管
用尺检查 观察检查 用尺检查 对照图纸检查 观察检查
通过墙壁时的保护
有明孔、钢管或其他 坚固保护套
接地体引出线的防腐措施
刷防腐漆
引向建筑物的入口处和检修临 时接地点标记
2002-09-16 公布 2002-12-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公布

DL/T 5161.5-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5: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检验)

DL/T 5161.5-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5: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检验)
和交—1992 表 5.4.3 规定
观察检查 观察检查 用尺检查
用尺检查 观察检查 用尺检查
工序
电 缆 管 连 接
表 1.0.2(续)
检验项目
套 管 连 金接 属丝 管扣 连 接
套管长度
外观检查
管端套丝长度 mm
外观检查
防腐漆检查

套接


插接


插入深度
性质
质量标准 1.5D~3D 电缆管外径
防腐、统一 牢固
对照图纸检查 观察检查
用尺检查
观察检查 观察检查 对照规范检查 观察检查 用手扳动检查
3 电缆终端制作安装
3.0.1 本章适用于额定电压 35kV 及以下电力电缆及控制电缆的电缆终端与电缆中间接头 的制作安装。6kV 以上电力电缆终端或中间接头制作安装按 30%旁站检查,6kV 及以下电 力电缆终端或中间接头制作按 5%旁站检查,控制电缆终端制作按 3%旁站检查。 3.0.2 电力电缆终端制作安装检查见表 3.0.2。
该套标准由如下 17 部分组成: ——第 1 部分:通则; ——第 2 部分:高压电器施工质量检验; ——第 3 部分: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质量检验; ——第 4 部分:母线装置施工质量检验; ——第 5 部分: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检验; ——第 6 部分:接地装置施工质量检验; ——第 7 部分:旋转电机施工质量检验; ——第 8 部分: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质量检验; ——第 9 部分:蓄电池施工质量检验; ——第 10 部分:35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质量检验; ——第 11 部分:电梯电气装置施工质量检验; ——第 12 部分:低压电器施工质量检验;
工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装置项目安装工艺规范
一、安装工艺规范评分项目 电气装置项目安装工艺规范项目评分主要分为 6 个分标准,分别为安全、调 试与功能、线路设计、尺寸测量、设备安装与线路、布线与终端。 二、分标准工艺要点说明 1、安全——操作过程中个人的安全以及所有模块完成安装后的电气安全。 操作过程中按照第 43 届世界技能大赛组委会公布的《健康与安全手册》要 求以及我国规定的安全规范。 例如: (1)使用手枪钻、锯弓进行加工时,应佩戴劳保手套,防护眼镜。 (2)工作过程中全程穿戴防护工作服、安全鞋(钢头电工绝缘鞋)。 (3)施工作业完成后,确保物品无损坏,所有端盖、器件面板等全部牢固 固定。 (4)施工过程中保证场地卫生、物品摆放整洁,操作完成后打扫工作区域 卫生。 (5)施工过程中不浪费耗材,不损坏耗材,不需要再提供耗材。 (6)绝缘电阻测试方法正确,测试结果符合标注要求。 (7)接地连续电阻测试方法正确,测试结果符合标注要求。 2、功能调试 按照各模块所描述的功能指示,模块各功能进行测试、报告,以及调试的过 程。 在操作规定时间内自行进行编程、测试与功能调试,编程与功能调试需要通 电时。首先要确保所有线槽盖板、器件盒、配件全部安装完成,在其他人员(现 场专家裁判)监督下进行绝缘电阻、接地连续性电阻测试,按规范要求通过绝缘 电阻、接地连续电阻测试后,正确填写测试报告(测试报告中注明测量单位等信 息),方能接通电源并进行通电调试,否则不能通电调试。
第 13 页 共 33 页
E–06
PVC 线 槽末端 封堵 处 理
20~40 线槽间距<0.5m
E–07
线槽固定点最大间距 应符合要求
E–08
弯角(或折角)两端、进 盒 (箱) 处,直线槽 两端、进线槽处需有固 定点
第 14 页 共 33 页
E–09
线槽表面无施工痕迹 残留
E–10
线槽内导线不得打绞、 接头,不准将安装中的 多余导线塞进线槽
3、线路设计 线路设计的评分依据于线路所实现的功能和电线电缆的选择,兼顾安全性和 经济节约。 主要涉及:断路器型号、容量选择;导线规格、颜色选择(例如三相电源分 别用黄绿红等);电缆线选用;器件规格型号选择(如插座、开关、指示灯等); 器件参数设置(例如变频器);线路功能(与功能调试不重复)。 其它还有器件标示标注齐全、规范,金属桥架、金属配电箱正确接地,电动 机接线正确等。 4、尺寸测量 尺寸测量和水平垂直测量时,主要是比较图纸和实际安装结果之间的误差。 ● 水平:相对被检查的设备在水平线上位置; ● 垂直:相对被检查的设备在垂直线上位置; ● 所有的尺寸都必须依照特定的参考线(基准线或中心线); ● 电缆和管的尺寸是指向电缆或管的中心; ● 线槽和设备的尺寸是指向图纸上所显示的线槽或设备的中心或者边缘。
第 12 页 共 33 页
4.设备与线路安装
PP- Nr.
说明
ok
PVC 线 槽加工 与安装
部分
E–01
按图施工,线槽的中心 或边缘到参考线的尺 寸误差+/- 2mm 以内
E–02
线槽安装时要求水平/ 竖直
not ok
E–03 线槽加工处无毛刺
E–04 线槽连接缝隙小于 1mm
E–05
线槽需完全盖好,没有 翘起和未完全盖住现 象
PVC 线 管加工 与安装
部分
E–11
按图施工,PVC 线管的 中心到参考线的尺寸 误差+/- 2mm 以内
E–12
PVC 线管安装时要求水 平、竖直
第 15 页 共 33 页
E–13
终端点和弯曲处之间, 至少安装一个管卡
E–14
弯曲处和弯曲处之间, 至少安装一个管卡
E–15
终端点和终端点之间, 至少安装一个管卡,距 离超过 1m,每米需增加 一个管卡
主接地端和装置上所需接 B–02
地的任意一点之间的电阻
不能超过 0.5Ω
<0.5Ω
>0.5Ω
绝缘电阻测量
任意带电导体和任意接 B–03
地导体之间的最小电阻
不能小于 1MΩ
>1MΩ
<1MΩ
测试报告填写数值、单位 B–04
符合
插座极性符合国家标准, B–05 地线正确
(一般左零线、右相线)
第 9 页 共 33 页
固安装
A-09
施工过程中不浪费、不损 坏材料
第 7 页 共 33 页
场地整理 操作过程中保持施工区域 物品摆放整齐,操作结束 后清理场地
第 8 页 共 33 页
2.功能与测试部分
PP- Nr.
说明
B-01 通电调试
ok
not ok
一次通电调试成功
不需更改电路进行第二次、 第三次通电调试
接地连续性电阻测量
E–69
电缆的弯曲半径应为 电缆外径的 5-8 倍
第 25 页 共 33 页
E–70
电缆绝缘部份应在电 缆接头内
软管制 作与安

E–71
按图施工,软管进入盒 箱处的中心到参考线 的尺寸误差+/- 2mm 以 内
E–72
终端点和弯曲处之间, 至少安装一个管卡
E–73
弯曲处和弯曲处之间, 至少安装一个管卡
第 16 页 共 33 页
E–16
线管应完全压入管卡 内
E–17
转弯处两端管卡应对 称
E–18
线管直接进盒(箱), 进盒(箱)前的固定管 卡中孔与盒(箱)边距 离大于 80mm
E–19
线管弯曲处光滑,无皱 纹、变形
第 17 页 共 33 页
E–20
线管的弯曲半径应为 线管外径的 4-6 倍
E–21
第 3 页 共 33 页
附件 1:电气装置项目专业技术规范
1.个人与安全部分
PP- Nr.
说明
ok
工作服 A-01 施工过程中始终穿着紧身
工作服
not ok
A-02
安全帽 登高作业时需戴安全帽
第 4 页 共 33 页
防护手套 A-03 在使用手枪钻、挫、锯等
操作时必须带防护手套
防护眼镜、防护耳塞
部分
E–50
按图施工,电缆桥架的 中心或边缘到参考线 的尺寸误差+/- 2mm 以 内
E–51
电缆桥架安装时要求 水平、竖直
E–52
电缆桥架直线段两端 必须安装支架
E–53
电缆桥架表面无施工 痕迹残留
E–54
电缆桥架剪切处不突 出,且光滑无毛刺
第 22 页 共 33 页
E–55
电缆桥架上采用电缆 布线
线管入槽(盒、箱)时 必须加接连接件
E–22
根据施工图,线管入盒 时,必须对准盒的中心
E–23
PVC 线管表面无施工痕 迹残留
金属线 管加工
E–30
按图施工,PVC 线管的 中心到参考线的尺寸 误差+/- 2mm 以内
第 18 页 共 33 页
与安装 部分
E–31
金属线管安装时要求 水平、竖直
E–32
F–06 导线弯曲半径均匀
第 31 页 共 33 页
接地双色线外侧颜 F–07
色一致
不允许损伤导线绝
终端接 F–08 缘,铜导线上无刻痕
线
或切割损伤
连接处不漏铜 F–09
(90 度方向观察)
第 32 页 共 33 页
连接处不允许压绝 F–10 缘
同一接线端子接线 F–11 不能超过两根 F–12 接线牢固不松动
PP- Nr.
说明
ok
not ok
配线箱
箱内布线应规范美
布线工 F–01 观,不凌乱

第 30 页 共 33 页
柜门布线工艺整洁 F–02 大方,绑扎美观,导
线之间不缠绕
配电箱内部与柜门 F–03 连接处,需留开关门
余量
配电箱外部线路需 F–04 经 过接线端子接入
配电箱
接线端引出线排列 F–05 整齐
第 10 页 共 33 页
3.线路设计和安装
PP- Nr.
说明
ok
not ok
C-01
根据设备负载功率正确选 用断路器
正确选择导线颜色 如:三相为黄、绿、红 C–02 N 线为淡蓝 PE 为黄绿双色线
第 11 页 共 33 页
C–03 器件标示标注齐全、规范 确保所有需接地的设备、
C–04 金属器件良好接地
E–56
电缆桥架上布线必须 进行绑扎,间距均匀, 间距 100mm 适宜
E–57
金属电缆桥架必须接 地处理
电缆布 线
E–60
按图施工,电缆进入盒 箱处的中心到参考线 的尺寸误差+/- 2mm 以 内
第 23 页 共 33 页
E–61
终端点和弯曲处之间, 至少安装一个电缆卡
E–62
弯曲处和弯曲处之间, 至少安装一个电缆卡
缝隙小(缝隙小于 1mm),无毛刺。线槽水平、垂直度符合要求。
(4)PVC 和金属线管安装安全固定、无晃动,线管水平、垂直度符合要求,
第 2 页 共 33 页
弯曲处光滑无皱纹,弯曲半径大于 4R,在下列情况下必须至少安装一个管卡: ● 终端点和弯曲处之间; ● 弯曲处和弯曲处之间; ● 终端点和终端点之间; ● 如果任意弯曲处或终端点之间距离超过 1m,每 m 需额外添加一个管卡; ● 相同长度的管卡间距一致,均匀。 (5)盒、箱、器件固定牢固、无松动 (例如缺少安装螺丝、接头松动等) 。
E–63
终端点和终端点之间, 至少安装一个电缆卡
E–64
至少每 300mm 使用一个 电缆卡
第 24 页 共 33 页
E–65
电缆进入盒箱须安装 电缆接头
E–6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