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体徐变观测
梁体(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

梁体(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重点控制工程JHSKⅡ标大川屯3#特大桥40m+64m+40m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大桥局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重点控制工程JHSKⅡ标项目经理部二工区2013年06月目录一、总则 01.1、适用范围 01.2、工作依据 0二、组织管理 (1)2.1、职责分工 (1)2.2、工作程序 (1)三、通用要求 (2)3.1、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2)3.2、沉降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方式 (2)3.3、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4)3.4、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4)3.5、沉降变形监测观测具体要求 (5)四、专业要求 (8)4.1、梁体工程 (8)4.1.1、工程概况 (8)4.1.2、变形控制标准 (8)4.1.3、变形观测方案 (8)4.1.4、观测资料要求 (10)4.1.5、观测频次 (11)4.1.6、沉降评估 (11)4.1.7、其他 (12)五、人员设备及质量保证措施 (13)一、总则为了更好的对吉图珲客运专线路基(含过渡段)、桥梁、涵洞等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保证工程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本项目的测量工作,使测量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方案。
1.1、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吉图珲客运专线铁路土建工程梁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
1.2、工作依据1.《客运专线铁路有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2.《客运专线铁路有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4.《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5.《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6.《客运专线有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8.《客运专线有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9.吉图珲客运专线工程设计文件;10.铁道部有关规定。
梁体(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

新建京沪高速铁路梁体(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京沪高速铁路二OO八年目录一、总则 (1)1.1、适用范围 (1)1.2、工作依据 (1)二、组织管理 (2)2.1、职责分工 (2)2.2、工作程序 (2)三、通用要求 (3)3.1、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3)3.2、沉降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方式 (3)3.3、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4)3.4、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5)3.5、沉降变形监测观测具体要求 (6)四、专业要求 (9)4.1、梁体工程 (9)4.1.1、工程概况 (9)4.1.2、变形控制标准 (9)4.1.3、变形观测方案 (9)4.1.4、观测资料要求 (11)4.1.5、观测频次 (12)4.1.6、沉降评估 (12)4.1.7、其他 (13)五、人员设备及质量保证措施 (14)一、总则为了更好的对京沪高速铁路路基(含过渡段)、桥梁、涵洞等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保证工程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本项目的测量工作,使测量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方案。
1.1、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梁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
1.2、工作依据1.《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2.《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4.《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5.《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6.《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8.《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9.京沪高速铁路工程设计文件;10.铁道部有关规定。
11.《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细则》(铁道部总指)二、组织管理2.1、职责分工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参建各方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观测数据及评估结果的真实、可靠。
高速铁路桥梁梁体徐变的观测与计算

高速铁路桥梁梁体徐变的观测与计算
高速铁路桥梁梁体的徐变观测和计算是为了预测和评估桥梁使用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和安全状态。
徐变是指由于荷载作用引起的材料的变形现象,包括弹性徐变和塑性徐变。
观测徐变通常使用测量仪器,如应变计和位移仪器。
通过布设在桥梁梁体上的应变计,可以测量到不同部位的应变情况,从而间接估计梁体的变形情况。
位移仪器可以直接测量桥梁梁体的位移情况。
计算徐变一般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如有限元法。
有限元法将桥梁梁体分割成许多小的单元,每个单元的变形情况都可以通过计算来得到,然后将所有单元的变形情况组合起来得到整体的徐变情况。
在进行徐变观测和计算时,还需要考虑到桥梁梁体的材料特性、荷载情况和边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此外,对于长期使用的桥梁,还需要考虑到时间效应,即随着时间的推移,桥梁材料的徐变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
通过观测和计算桥梁梁体的徐变,可以评估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并及时采取必要的维修和加固措施,保证高速铁路桥梁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梁体徐变测量技术交底

梁体徐变观测技术交底
编号:HQKZ--20100902
梁体徐变观测方法
1.选一基准点,高程设置为固定值,如:选1号点,高程固
定为1米。
2.把仪器架在“一”位置,精确整平,此位置距离1,2,3,
4每个点的距离大概相等,确保到任何两点之间的距离差不大于1米。
3.采用线路观测方法,观测顺序为:
1-3-4-2-1,1-2-4-3-1(即:顺时针观测一次,逆时针观测一次,每次都闭合到1号点),观测完毕后把仪器搬至“二”点位置,同“一”观测,顺序为:
3-5-6-4-3,3-4-6-5-3. (即:顺时针观测一次,逆时针观测一次,每次都闭合到3号点)
4.外业观测数据整理,输入电脑,进行平差处理。
铁路桥梁工程专业沉降变形观测要求

桥梁工程专业沉降变形观测具体要求1、一般规定(1)无砟轨道铺设前,应对桥梁沉降、变形作系统的评估,确认桥基础沉降、梁体变形等均符合技术标准要求。
(2)通过各施工阶段对墩台沉降的观测,验证和校核设计理论、设计计算方法,并根据沉降资料的分析预测总沉降和工后沉降量,进而确定桥梁工后沉降是否满足铺设无砟轨道要求。
(3)根据沉降资料分析,对沉降量可能超标的墩台研究对策,提出改进措施,以保证桥梁工程的安全;同时积累实体桥梁工程的沉降观测资料,为完善桩基础沉降分析方法作技术储备。
(4)观测期内,基础沉降实测值超过设计值20%及以上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进行地质核查,并根据实测结果调整计算参数,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修正或采取沉降控制措施。
2、桥梁变形控制标准(1)梁部梁部变形以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变形为主,轨道铺设后,无砟桥面梁的徐变上拱值不宜大于10mm。
(2)桥梁墩台桥梁墩台基础的工后沉降量不应超过下列允许值:墩台均匀沉降量(无砟轨道):≤20mm静定结构相邻墩台沉降量之差(无砟轨道):≤5mm对于高速铁路,控制桥涵沉降,主要是工后沉降,计算工后沉降的值,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偏差很大。
因此有必要进行实测验证,积累观测数据。
(3)框构桥、旅客地道及涵洞框构桥、旅客地道及涵洞的地基为压缩性土地层时,应计算其沉降,铺设无砟轨道时,工后沉降量不应大于相应地段路基的控制标准。
3、变形观测方案(1)观测点布置为了满足变形观测的需要,需要在梁部、桥墩及承台上设置观测标。
简支梁的一孔梁设置观测标6个;连续梁的一联根据联长的大小设置18~28个观测标;特殊结构桥梁根据施工图纸规定设置观测标;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
观测标具体埋设原则如下:1)对原材料变化不大、预制工艺稳定、批量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每30孔选择1孔设置观测标。
其余现浇梁逐孔设置观测标。
移动模架施工的梁,对前三孔进行重点观测,以验证支架预设拱度的精度。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徐变观测方案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徐变观测方案一、引言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的重要结构形式。
然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受荷载、环境因素等影响,箱梁的混凝土会发生徐变现象,导致结构性能发生变化。
为了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行,对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徐变进行观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实用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徐变观测方案。
二、观测方案目的1、监测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在施工过程中的徐变变化情况,为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2、通过对运营期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徐变进行长期观测,掌握桥梁结构性能的变化趋势,为桥梁维护和安全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三、观测方案实施步骤1、准备工作:在观测前,应收集相关的设计文件、施工记录和环境条件等资料,了解桥梁的基本情况。
同时,根据桥梁的实际情况,确定观测点位和观测频率。
2、观测点布设: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关键部位(如跨中、支点等)设置观测点,利用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水准仪等)进行初始高程测量。
每个观测点应进行编号并记录相关信息。
3、施工期观测:在箱梁施工过程中,对各个观测点进行定期测量,记录各阶段徐变变化情况。
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需要,可适当调整观测频率。
4、运营期观测:桥梁投入使用后,按预定频率进行长期观测。
根据实际情况,可与施工单位或运营管理部门合作,定期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5、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收集到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关键指标(如挠度、曲率等),评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徐变状况及其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结合设计值和其他实测数据,判断桥梁的整体性能及安全性。
6、结果反馈与调整:将观测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以便对桥梁进行针对性的维护和加固。
同时,根据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对原设计进行评估和优化,提高桥梁的设计质量和施工水平。
四、注意事项1、观测点的布设应考虑桥梁的结构特点和实际施工情况,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在施工过程中,应对观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技术交底,确保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客运专线预制箱梁梁体徐变观测与计算

客运专线预制箱梁梁体徐变观测与计算客运专线预制箱梁梁体徐变观测与计算1. 引言在现代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下,铁路交通作为重要的交通方式,其建设和维护必不可少。
而在铁路建设中,预制箱梁作为一种重要的构件,在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其中,梁体徐变观测与计算作为预制箱梁施工中的重要一环,对保障梁体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 预制箱梁梁体徐变观测预制箱梁的梁体徐变是指在受到一定载荷后,由于混凝土的压缩变形和钢筋的应变,使得梁体产生一定变形。
梁体徐变观测是在预制箱梁的施工过程中进行的重要工作,通过对梁体的实时监测和观测,可以及时了解梁体在受载过程中的变形情况,有利于保障施工过程中梁体的安全和稳定。
3. 预制箱梁梁体徐变计算除了通过观测来了解梁体的变形情况外,预制箱梁的梁体徐变还需要进行计算。
在徐变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混凝土的材料特性、预应力筋的作用、支座的变形等多方面因素,以准确地评估梁体在受载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梁体的安全和稳定。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文章写手,我个人认为预制箱梁梁体徐变观测与计算在铁路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及时的观测和准确的计算,可以保障预制箱梁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为铁路交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预制箱梁梁体徐变观测与计算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为铁路建设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5. 总结在铁路交通建设中,预制箱梁作为重要的构件之一,其梁体徐变观测与计算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对梁体的实时监测和准确计算,可以及时了解梁体在受载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梁体的安全和稳定。
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预制箱梁梁体徐变观测与计算技术也在不断提升,为铁路交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以上就是对客运专线预制箱梁梁体徐变观测与计算的深入说明,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预制箱梁梁体徐变观测与计算是铁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梁体的实时监测和准确计算,可以及时了解梁体在受载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梁体的安全和稳定。
俆变观测方案

白华村特大桥连续梁徐变观测方案1工程概况(DK214+269.98)白华村特大桥起止里程为DK213+789.5~DK214+750.4,全长960.84m。
全桥孔跨布置为20-32m+1-(40+64+40)m连续梁+3-32m+2-24m,桥址于DK214+419.27~DK214+555.27处跨越G205国道,铁路跨越G205国道里程为1476K+600处夹角为30°,设计为1联(40+64+40)米连续梁。
连续梁全长145.5m,计算跨度为40m+64m+40m,箱梁顶建筑总宽12.28m,底宽6.7m。
中支点处截面梁高梁高6.05m,跨中10m直线段及边跨13.75m直线段梁高 3.05m,梁底下缘按二次抛物线y=0.0045245x2变化,边支座中心线至梁端0.75m。
连续梁下面G205国道沥青路面宽为12m,桥下净高大于10m。
连续梁施工方法: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
纵向预应力钢筋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为1860Mpa的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公称直径15.2mm,其技术条件符合GB/T5224-2003标准。
纵向预应力筋分为12-7φ5mm、18-7φ5mm两种。
锚固体系采用自锚式拉丝体系,锚具采用M15-12、M15-18二种,管道采用金属波纹管,直径φ90mm、φ100mm两种,连接器采用ML15-15型,张拉采用YDC3500型千斤顶。
横向预应力采用4-7φ5mm预应力筋。
横向预应力体系采用BM15-4及BM15-4(P)锚具及锚固体系,张拉采用YCQ25型千斤顶,采用内径70×19mm扁形金属波纹管。
竖向预应力筋采用直径25mm的精扎螺纹钢,型号PS830,极限强度fpk=830Mpa,屈服强度σ0.2=785Mpa,伸长率σs≥7%,10h松驰率<1.5%,锚固采用JLM-25型锚具,张拉采用YC60A型千斤顶,管道形成采用内径φ35mm铁皮管成孔。
连续梁位于直线段,纵向坡度为4.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徐变观测
1 质量标准
⑴观测精度±1mm,读数取位至0.01mm,高程中误差±
1.0mm,相邻点高程误差±0.5mm。
⑵观测点的布置和埋设
徐变上拱变形观测点设置在箱梁四个支点和跨中截面两侧腹板梁顶处,每孔梁的测点数设置6个,具体布置位置如图2徐变上拱观测点平面布置示意图所示。
图2 徐变上拱观测点平面布置示意图
变形观测点观测标采用Φ20mm的不锈钢棒,钢棒露出外面部分需要磨圆处理,设置位置参考见图3。
图3 徐变观测标示意图
⑶箱梁徐变观测频次见表12
表12 箱梁徐变观测频次表
注:架桥机(运梁车)通过时观测要求:每1次/1天,连续2次;其后每1次/3天,
连续3次,以后1次/1周。
2 检查方法
由测量人员成立专门徐变观测班组,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按照观测频率进行测量。
观测仪器应采用DS05或DS1型电子水准仪,仪器在使用前均需经专业计量检定单位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每次测量均采用此套仪器,采用定人定机观测。
对于每孔箱梁可以将梁部某一个观测点设置为基准点,然后假设该点的标高为0.00mm,以此计算其它五个点的相对标高并计算箱梁的徐变上拱变形量。
每孔箱梁采用两站观测,即每次测量时仪器架设两次,仪器架设位置分别在箱梁桥面中心线的L/4和L3/4处,一
次测量1、2、3号点,一次测量5、6号点,均以跨中4号点为工作基点。
3 注意事项
每套移动模架施工的梁前6孔进行重点观测,以验证预设攻读的精度。
验证达到设计要求后,可每10孔选择1空设置观测标,当实测弹性上拱度大于设计值的梁,前后未观测的梁应补充观测标,逐孔进行观测。
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闭合水准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