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梁徐变观测方案

合集下载

项目部制梁场沉降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

项目部制梁场沉降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

项目部制梁场沉降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制梁场生产期间制梁台座、存梁期间存梁台座的沉降观测,预制箱梁梁体徐变变形观测。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2.2外业技术准备电子准仪、两米条码尺均经过相关检测部门鉴定合格。

3.技术要求梁场建立独立的水准网,共布设6个工作基点,定期对水准网进行复测,若高差值之差在1mm以内,则认为工作基点稳定。

制存梁台座各设置4个沉降观测点:制梁台座:如连续观测的当次沉降量小于2mm时,可判定其沉降稳定。

以后每台座每生产10片梁进行一次观测。

存梁台座:有相邻两次的沉降量均小于0.5mm,并且不均匀沉降量小于2mm,则判定沉降已稳定。

4.施工程序和工艺流程4.1梁场水准监测网的建立;4.2制、存梁台座沉降观测标的埋设;4.3预制箱梁梁体徐变变形观测标的埋设;4.4生产期间制梁台座的沉降观测;4.5存梁期间存梁台座的沉降观测;4.6预制箱梁梁体徐变变形观测。

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检查工作基点完好情况,定期对水准网进行复测。

5.2施工工艺5.2.1水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梁场建立独立的水准网,共布设6个工作基点,定期对水准网进行复测,假如高差值之差在1mm 以内,则认为工作基点是稳定的。

5.2.2存梁台座观沉降观测(1)观测点布设在存梁台座设置4个观测点,台座浇筑前预埋直径18钢筋,钢筋外露混凝土面2cm 。

观测点位于横桥向台座中心线,距离存梁台座地基端部10cm 处,见图5-1。

图5-1 存梁台座沉降观测点布设示意图(2)观测周期每个存梁台座在首次存梁前进行观测并记录标高,落梁后立即观测,1h 、2h 各观测一次、第2天观测两次,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7天各观测一次;之后3天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汇总整理沉降观测记录。

(3)沉降评定相邻两次的沉降量均小于0.5mm ,并且不均匀沉降量小于2mm ,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则判定沉降已稳定,可停止连续观测。

箱梁徐变观测作业指导书1

箱梁徐变观测作业指导书1

目录一、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观测组织机构及人员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观测标志埋设及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观测精度要求及测量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变形规范及观测周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观测注意事项 (3)八、梁体徐变计算 (3)九、附表 (4)箱梁徐变观测作业指导书一、工程概况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景县制梁场位于衡水市景县王谦寺镇,景龙公路左侧,总占地面积约为180亩,共有制梁台座9个,存梁台座48个,检测台座1个。

梁场承担预制双线简支整孔箱梁538榀,其中32m箱梁521榀,24m箱梁17榀。

二、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7-2006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TB10601-20093、《工程测量规范》 GB0026-934、石济铁路施工图纸本方案适用于景县制梁场三、观测组织机构及人员设备景县制梁场配备天宝Dini-03电子水准仪一台观测梁体徐变,成立观测小组,设专职测量员两名及负责人一名:四、观测标志埋设及保护根据石济铁路施工设计图纸选用20mm钢筋,顶部磨圆,底部焊接弯钩,在绑扎梁面钢筋时将其焊接在钢筋上,设置六个观测标分别位于两侧支点,1/4腹板处及跨中腹板处,埋设深度不小于0.5m,露出砼面高度部分大约控制在20mm,为不锈钢材料。

五、观测精度要求及测量方法桥梁梁体徐变水准观测路线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闭合水准路线。

沉降变形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要求±0.5mm,相邻沉降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0.3mm。

梁体(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

梁体(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

新建京沪高速铁路梁体(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京沪高速铁路二OO八年目录一、总则 (1)1.1、适用范围 (1)1.2、工作依据 (1)二、组织管理 (2)2.1、职责分工 (2)2.2、工作程序 (2)三、通用要求 (3)3.1、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3)3.2、沉降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方式 (3)3.3、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4)3.4、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5)3.5、沉降变形监测观测具体要求 (6)四、专业要求 (9)4.1、梁体工程 (9)4.1.1、工程概况 (9)4.1.2、变形控制标准 (9)4.1.3、变形观测方案 (9)4.1.4、观测资料要求 (11)4.1.5、观测频次 (12)4.1.6、沉降评估 (12)4.1.7、其他 (13)五、人员设备及质量保证措施 (14)一、总则为了更好的对京沪高速铁路路基(含过渡段)、桥梁、涵洞等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保证工程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本项目的测量工作,使测量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方案。

1.1、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梁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

1.2、工作依据1.《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2.《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4.《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5.《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6.《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8.《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9.京沪高速铁路工程设计文件;10.铁道部有关规定。

11.《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细则》(铁道部总指)二、组织管理2.1、职责分工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参建各方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观测数据及评估结果的真实、可靠。

箱梁徐变上拱度的观测

箱梁徐变上拱度的观测

箱梁徐变上拱度的观测对时速可达到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因言,高平顺性是行车安全的必要因素,而沉降观测工作则是确保线路的平顺性。

既评估是否满足铺设无碴轨道的重要基础工作。

在沉降观测工作中预制箱梁的徐变上拱观测有别于墩台、路基的沉降观测。

梁体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分为架设前和架设后两个位置,架设前也不能确定位置是一成不变的。

就拿我们梁厂来说由于叠梁的要求,这存放位置就有所变化。

而上拱数值既张拉前测得的初始反拱数据为基本数据,减去每次测得的中心支点高差便可得出该次测量的上拱数值。

所以我们采用的是无后视法观测,其要求如下:1.对原材料变化不大、预制工艺稳定、批量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徐变上拱观测可每30孔选择1孔进行,梁体变形观测点应设置在支点和跨中截面,每孔梁的测点数量应不少于6个。

如下图所示:2. 观测时间及频次要求:梁体徐变上拱观测需在梁体施工完成后开始布置测点,并在张拉预应力前进行首次观测,各阶段观测频次要满足下表要求。

梁体测量间隔表3.根据《客专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中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上部结构的变形规定:终张拉完成时,梁体跨中弹性变形不宜大于设计值的1.05倍;扣除各项弹性变形,终张拉60天后,L≤50m梁体跨中徐变上拱度实测值不应大于7mm,L>50m梁体跨中徐变上拱度实测值不应大于L/7000或14mm,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根据梁体变形的实测结果,确定梁体的实际弹性变形及徐变系数,并估算无碴轨道的铺设时间。

根据我厂按要求选择观测的箱梁的实测数据看,均符合要求。

结束语: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上拱的控制是为了保证高速铁路线路的高平顺性、旅客的高舒适度及高速列车的行车安全,而影响徐变上拱度的离散性因素很多,如混凝土的配置,预应力张拉、原材料的性能稳定、施工振捣质量等等,我们务必严格控制影响其变换的各个因素,以确保箱梁的收缩徐变上拱量不超标,消除直接对高速运行的列车带来不利的安全影响因素。

高速铁路简支箱梁徐变上拱控制和观测技术

高速铁路简支箱梁徐变上拱控制和观测技术
【 摘要 】对某高速铁路 预制无砟 轨 道后张法预应 力混凝土 简支箱梁
徐 变上拱控 进行了 控 制和徐 变观测方法进行了总结 , 为后期 无砟轨 道施工
提供依据
1 1 6 0 3 3
控制持荷 时间, 避 免因超 张 拉, 超持 荷对徐变造 成增长 。
4 . 箱梁 徐 变 的观 测 方法
制方 法可 以满 足施工需要 。 选用强度等 级为4 2 . 5 的普 通硅酸盐 水泥 。 3 . 2 骨料 N e v i l l e A. M. 通过 试验 发现骨 料的弹性 模量 越大 , 骨 料含 量越
高, 混 凝 土 的徐变 就 越 小。 箱粱 施 工时应 选用 弹性 模量 较高 的碎 石 和 适宜的级 配。 3 . 3 水灰 比 在单 位体积 混凝 土 的水 泥用量相 同时 , 水灰 比越 大则 收缩 越 大。 当含水量 不变时, 单位体 积混凝 土的水 泥用量 愈大则收 缩愈大 。 在 其它
程以 至整个服务期 , 终张 6 O 天 内的徐变变 型量在5 — 7 毫米, 平均 为6 . 3 毫 米左右 , 变异系数 为0 . 2 2 . 终 张后 l 5 天内发 展较快可完 成6 O 天徐变 量 的 8 0 %, 到3 0 天达  ̄ U 9 0 %, 此后 速度越 来越慢 。 徐变观测数 据表 明, 上拱控
1 . 引言 6 个。 观测 采用 电子水 准仪 天宝d i n i 0 3 , 按 照二等水准 观测 标 准进 行观 无砟桥 梁在 列车 活载作用下 的弹性 变形以 及长 期 横载作用 下的徐 测 , 参与观测 的人员必须经 过培训才 能上 岗, 并 固定 观测人 员和观 测的 为了将 观测 中的系统误 差减 到最小 , 达 到提 高精度 的 目的, 变 上拱 直接 影 响轨 道结 构 的受力平 顺和 行车安全 。 在不计 墩台基 础不 仪器设备。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徐变观测方案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徐变观测方案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徐变观测方案一、引言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的重要结构形式。

然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受荷载、环境因素等影响,箱梁的混凝土会发生徐变现象,导致结构性能发生变化。

为了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行,对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徐变进行观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实用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徐变观测方案。

二、观测方案目的1、监测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在施工过程中的徐变变化情况,为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2、通过对运营期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徐变进行长期观测,掌握桥梁结构性能的变化趋势,为桥梁维护和安全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三、观测方案实施步骤1、准备工作:在观测前,应收集相关的设计文件、施工记录和环境条件等资料,了解桥梁的基本情况。

同时,根据桥梁的实际情况,确定观测点位和观测频率。

2、观测点布设: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关键部位(如跨中、支点等)设置观测点,利用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水准仪等)进行初始高程测量。

每个观测点应进行编号并记录相关信息。

3、施工期观测:在箱梁施工过程中,对各个观测点进行定期测量,记录各阶段徐变变化情况。

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需要,可适当调整观测频率。

4、运营期观测:桥梁投入使用后,按预定频率进行长期观测。

根据实际情况,可与施工单位或运营管理部门合作,定期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5、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收集到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关键指标(如挠度、曲率等),评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徐变状况及其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结合设计值和其他实测数据,判断桥梁的整体性能及安全性。

6、结果反馈与调整:将观测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以便对桥梁进行针对性的维护和加固。

同时,根据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对原设计进行评估和优化,提高桥梁的设计质量和施工水平。

四、注意事项1、观测点的布设应考虑桥梁的结构特点和实际施工情况,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在施工过程中,应对观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技术交底,确保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梁体徐变观测

梁体徐变观测

一徐变观测1 质量标准⑴观测精度±1mm,读数取位至0.01mm,高程中误差±1.0mm,相邻点高程误差±0.5mm。

⑵观测点的布置和埋设徐变上拱变形观测点设置在箱梁四个支点和跨中截面两侧腹板梁顶处,每孔梁的测点数设置6个,具体布置位置如图2徐变上拱观测点平面布置示意图所示。

图2 徐变上拱观测点平面布置示意图变形观测点观测标采用Φ20mm的不锈钢棒,钢棒露出外面部分需要磨圆处理,设置位置参考见图3。

图3 徐变观测标示意图⑶箱梁徐变观测频次见表12表12 箱梁徐变观测频次表注:架桥机(运梁车)通过时观测要求:每1次/1天,连续2次;其后每1次/3天,连续3次,以后1次/1周。

2 检查方法由测量人员成立专门徐变观测班组,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按照观测频率进行测量。

观测仪器应采用DS05或DS1型电子水准仪,仪器在使用前均需经专业计量检定单位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每次测量均采用此套仪器,采用定人定机观测。

对于每孔箱梁可以将梁部某一个观测点设置为基准点,然后假设该点的标高为0.00mm,以此计算其它五个点的相对标高并计算箱梁的徐变上拱变形量。

每孔箱梁采用两站观测,即每次测量时仪器架设两次,仪器架设位置分别在箱梁桥面中心线的L/4和L3/4处,一次测量1、2、3号点,一次测量5、6号点,均以跨中4号点为工作基点。

3 注意事项每套移动模架施工的梁前6孔进行重点观测,以验证预设攻读的精度。

验证达到设计要求后,可每10孔选择1空设置观测标,当实测弹性上拱度大于设计值的梁,前后未观测的梁应补充观测标,逐孔进行观测。

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闭合水准路线。

箱梁徐变观测方案

箱梁徐变观测方案

中铁五局京沈客专辽宁段TJ-6标二工区箱梁徐变观测方案(中铁五局京沈客专辽宁段TJ-6标朝阳梁场)编制:审核:批准:中铁五局京沈客专辽宁段TJ-6标二工区经理部2014年7月中铁五局(集团)京沈客专辽宁段TJ-6标二工区箱梁预制徐变上拱观测方案目录1工程概况 (1)2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 (2)3观测组织机构及人员设备 (2)4观测元件的埋设及保护 (3)5观测精度要求及测量方法 (4)6变形规定及观测周期 (4)7观测注意事项: (5)8梁体徐变计算 (5)9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上拱观测资料汇总表 (6)1工程概况朝阳梁场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桃花吐镇境内的京沈铁路客运专线顾洞河特大桥线路右侧(东侧),中心位置对应京沈铁路客运专线正线里程DK432+739,通过提梁站提梁上桥的方式上线供梁,承担京沈铁路客运专线辽宁段TJ-6标段DK414+525~DK453+803段654榀箱梁(其中32m箱梁621榀,24m箱梁33榀)供梁任务。

朝阳梁场供梁顺序为:1#架桥机往大里程方向先供梁76榀后,然后架桥机调头往小里程方向供梁299榀(最大运距18.17Km);2#架桥机再条件具备后上线,大里程方向供梁279榀(最大运距21.10Km)。

根据朝阳梁场总体规划,朝阳梁场采用横列式布置,通过跨墩提梁上桥的方式上线供梁,简支箱梁钢筋采用整体绑扎、整体吊装;模板采用整体式固定外侧模、液压收缩式内模;混凝土浇筑采用近距离泵送、布料机布料、一次浇筑成型、自然养护工艺(冬季施工采用蒸汽养护);箱梁初张拉完成后采用1台900t搬梁机出梁,箱梁架设采用2台提梁机跨墩提梁上桥装车、运梁车运输、架桥机架设工艺。

朝阳梁场共设置制梁台座12个(其中32m箱梁台座10个,32m箱梁与24m箱梁共用台座2个),月最大生产能力72榀;设置双层存梁台座60个(其中32m箱梁存梁台座51个,32m箱梁与24m箱梁共用存梁台座6个,32m箱梁发梁台座2个,32m箱梁与24m箱梁共用发梁台座1个,发梁区外的存梁台座均具备静载试验条件),最大存梁能力120榀;配置外模12套(其中32m箱梁外模10套,32m 箱梁与24m箱梁共用外模2套),液压内模6套(其中32m箱梁内模5套,32m箱梁与24m箱梁共用内模1套);设置钢筋绑扎胎具6套(其中32m箱梁钢筋整体绑扎胎具4个,32m箱梁与24m箱梁共用钢筋整体绑扎胎具2个),钢筋加工车间2个(单个面积5292平米),受用地限制,混凝土搅拌站设置于梁场生产区往线路小里程端约200m处,设搅拌楼4座,配置HZS120搅拌机4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铁五局京沈客专辽宁段TJ-6标二工区
箱梁徐变观测方案
(中铁五局京沈客专辽宁段TJ-6标朝阳梁场)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五局京沈客专辽宁段TJ-6标二工区经理部
2014年7月
中铁五局(集团)京沈客专辽宁段TJ-6标二工区箱梁预制徐变上拱观测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 (2)
3观测组织机构及人员设备 (2)
4观测元件的埋设及保护 (3)
5观测精度要求及测量方法 (4)
6变形规定及观测周期 (4)
7观测注意事项: (5)
8梁体徐变计算 (5)
9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上拱观测资料汇总表 (6)
1工程概况
朝阳梁场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桃花吐镇境内的京沈铁路客运专线顾洞河特大桥线路右侧(东侧),中心位置对应京沈铁路客运专线正线里程DK432+739,通过提梁站提梁上桥的方式上线供梁,承担京沈铁路客运专线辽宁段TJ-6标段DK414+525~DK453+803段654榀箱梁(其中32m箱梁621榀,24m箱梁33榀)供梁任务。

朝阳梁场供梁顺序为:1#架桥机往大里程方向先供梁76榀后,然后架桥机调头往小里程方向供梁299榀(最大运距18.17Km);2#架桥机再条件具备后上线,大里程方向供梁279榀(最大运距21.10Km)。

根据朝阳梁场总体规划,朝阳梁场采用横列式布置,通过跨墩提梁上桥的方式上线供梁,简支箱梁钢筋采用整体绑扎、整体吊装;模板采用整体式固定外侧模、液压收缩式内模;混凝土浇筑采用近距离泵送、布料机布料、一次浇筑成型、自然养护工艺(冬季施工采用蒸汽养护);箱梁初张拉完成后采用1台900t搬梁机出梁,箱梁架设采用2台提梁机跨墩提梁上桥装车、运梁车运输、架桥机架设工艺。

朝阳梁场共设置制梁台座12个(其中32m箱梁台座10个,32m箱梁与24m箱梁共用台座2个),月最大生产能力72榀;设置双层存梁台座60个(其中32m箱梁存梁台座51个,32m箱梁与24m箱梁共用存梁台座6个,32m箱梁发梁台座2个,32m箱梁与24m箱梁共用发梁台座1个,发梁区外的存梁台座均具备静载试验条件),最大存梁能力120榀;配置外模12套(其中32m箱梁外模10套,32m 箱梁与24m箱梁共用外模2套),液压内模6套(其中32m箱梁内模
5套,32m箱梁与24m箱梁共用内模1套);设置钢筋绑扎胎具6套(其中32m箱梁钢筋整体绑扎胎具4个,32m箱梁与24m箱梁共用钢筋整体绑扎胎具2个),钢筋加工车间2个(单个面积5292平米),受用地限制,混凝土搅拌站设置于梁场生产区往线路小里程端约200m处,设搅拌楼4座,配置HZS120搅拌机4台。

2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
1、主要技术依据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3.《京沈客运专线铁路线下工程沉降与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细则》;
4.《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 5.京沈铁路客专工程设计文件;
3观测组织机构及人员设备
3.2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
为了加强对监测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工区成立徐变上拱变形监测组。

组长:李知国
副组长:高天霄
成员:王刚、叶昊
监测组职责:
1、协调、监督、指导箱梁徐变上拱变形观测工作;
2、设置徐变上拱变形监测点,进行观测,并及时采集、观测数据并提交观
测数据和相关资料;并对观测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负责;
3、负责观测设施的保护,确保施工过程不受扰动和破坏;
4、负责梁场观测人员的培训工作。

3.2主要仪器配置表(按一个监测组配置)
序号仪器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
1 水准仪Dini03 台 1
2 铟钢尺3m 把 2
3 电脑台 1
4 钢卷尺50m 把 2
5 钢卷尺5m 把 2
6 遮阳伞把 2
7 计算器台 1
4观测元件的埋设及保护
选择Φ20mm钢筋,顶部磨园,底部焊接弯钩,在帮扎梁面钢筋时将其焊接在钢筋上,设置6个观测标,分别位于两侧支点腹板处及跨中腹板处,埋设深度不小于0.3m,露出砼面的部分大约控制在
3mm,并做好顶面防锈处理。

元件埋设好后不得破坏,在施工过程中不得碰闯,吊装过程中必须有专人看管。

5观测精度要求及测量方法
桥梁梁部徐变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闭合水准路线。

沉降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0.5mm ,相邻沉降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0.3mm 。

沉降观测点位布设及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测点1,2,3,4构成第一个闭合环,测点3,4,5,6构成第二个闭合环,将仪器架设在闭合环的环中,仪器操作选择单点测量,由于数据不多可选择手工记录和计算。

梁体徐变沉降变形的观测精度为±1mm ,读数读取至0.01mm 。

6变形规定及观测周期
6.1终张拉完成时,梁体跨中弹性变形不易大于设计值的1.05倍;扣除各项弹性变形、终张拉60天后,L ≤50m 梁体跨中徐变上拱度实测值不应大于7mm ,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根据梁体变形的结果,确定梁体的实际弹性变形及徐变系数,重新估算无砟轨道的铺设时间。

6.2对原材料变化不大、预制工艺稳定、批量生产的预应力砼预制梁,每30孔选择一孔设置观测标,当实测弹性上拱度大于设计值的梁,前后未观测的梁应补充观测标,逐孔进行观测。

梁体观测点
观测方向
6.3观测频次
7观测注意事项:
(1) 观测人员要明确职责,指定专人做好连续观测,观测员请假前应做好观测交接工作。

(2) 观测人员作好观测记录,填好观测记录表格,观测日期等齐全。

(3) 实行“五固定”即“固定水准基点、工作基点、固定人、固定测量仪器、固定监测环境条件、固定测量路线和方法”,以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4) 观测人员将签字齐全的观测数据记录表整理存档。

(5) 观测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

8梁体徐变计算
对于梁体的徐变变形观测,每孔梁支点之间的梁体徐变变形应以
两支点的连线为基准线进行观测计算,由于下部结构沉降变形的影响,该基准线的位置会发生变化,梁体观测点至该基准线的垂直距离利用几何方法计算取得,垂直距离差值就是梁体徐变变形量。

由于在对梁体徐变观测时采用了两个观测环线,其中3、4号点为两个环线的公共点,在计算徐变时须利用3、4号点将两个环线的观测数据归化到一个平面进行计算。

9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上拱观测资料汇总表
桥梁梁部徐变观测汇总表
施工标段:施工单位:
桥梁名称:桥梁起始里程:
填表:复核:技术负责人:监理签字: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