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_基于文学文本的意义探索

论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_基于文学文本的意义探索
论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_基于文学文本的意义探索

2008年2月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1期Feb.2008Journal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125 NO.1

论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

———基于文学文本的意义探索3

易 兰

(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基础部,重庆400030)

[摘要]意义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在文学文本中达到了融合,这种融合性是人类认知机能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语言意义美的展现。基于体验哲学的认知语言学的语义观是体验内在观,其认知模式通过对意义的动态解释来达到对意义确定性的寻求,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达到了人类认知两极间的融合。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确定性;不确定性;融合性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98(2008)01-0147-04

一、引言

语言意义是否具有确定性是语言哲学领域一个亘古常青的话题。早期的分析哲学家,如弗雷格、罗素等人,大多主张语言表达式应当具有确定的意义,他们认为自然语言往往是含义不清的,需要用完善的形式语言或逻辑语言来实现语言的确定性。50年代后,德里达、巴尔特、利科等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语言的不确定性。德里达等坚决反对传统的形而上学的二元论思想,认为意义应具有开放性、流变性、不确定性,想打破确定性的牢笼,力图消解逻各斯中心(logocentrism)。然而这种消解走向了语言意义的另一个极端,完全否认了意义的相对确定性。(涂纪亮,1996:347-357)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的认知语言学是一门坚持体验哲学观,以意义研究为中心的语言学,其意义观既重视客观性,认为意义基于对客观世界的体验(Meanings are on the bodily experience);又重视认知主体的主体性,认为意义在人们的头脑里(Meanings are in the head)。(王寅:2004:4)我们认为,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达到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客观性与主体性之间的融合。意义的融合性是人类认知机能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语言意义美的展现。下文将基于文学文本的意义分析来论证这一观点。

二、基于文学文本的意义探索

后期维特根斯坦认为文学是语言在特殊语境中的使用,对其深入的探寻有利于对语言的全面研究。(Gibson&Huemer, 2004:5)法国哲学家利科认为言语的力量就是“有限工具的无限运用”。(鲁枢元,1990:41)他认为诗歌语言是语言多义性的使用,在文学中不确定性的状态中产生人的创造力。文学文本实质是一个复杂的交际系统,它在与读者进行交流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激活人类认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其意义具有高度复杂性,意义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间的矛盾在文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文学文本的意义研究对于意义的探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文学文本中意义的两极性还能达到美学意义上的融合。

1.文学文本的意义分析

在文学文本的意义分析中,有两个方面:意义的趋异(diver2 gent)与趋同(convergent)。首先,文学语言(literary language)与日常所使用的语言(ordinary language)有很大的区别。俄国形式主义的代表人物Viktor Shklorskij曾指出,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在于其语言的文学性(literariness),即特殊的语篇结构和表达方式,陌生化(estrangment)的语言功能就在于能打破感受上的“自动化”(automatization),以便造成“前景化”(foregrounding),让读者去感知语言的艺术性(秦秀白:2001)。Leech(1969:5)曾提出八种语言的变异形式,包括词汇、语音、语法、书写、语义、语域、方言和历史时代变异,并指出语言的这种变异,蕴藏着作者的动机(motiva2 tion)。“一些最初看似难以接受的句子,在文学的背景下变得流畅而富有创意,具有极妙的效果。”(Cook,1994:27)不同的读者对于变异性的语言理解会有不确定性。

在文学作品中,语言的“所指”(signified)也由于其特殊性而变得具有多义性,作品中的文字激发了读者产生不同的意象(image2 ry)。意象与文字的关系并非是确定的,读者根据作者的暗示,通过推理加上作者可能赋予文字的意义而得到自身的阐释。Frege 指出“如果人们的意象之间没有某种密切的相似关系,艺术一定是不可能存在的。一旦把诗看作了艺术品,‘奥底修斯’有没有指称,

741

3[收稿日期]2007-11-17

[作者简介]易兰(1977-),女,四川资中县人,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基础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认知语用学,语言哲学。

对于我们而言就不重要了。”(涂纪亮编,1988:6-8)。也正是由于指称的多义性以及读者对于不同指称把握的不确定性,使“形”所蕴含的“意”充分显现,文学的魅力得到了最大的体现,所以读者读文学作品时才会被唤起的无穷尽的意象和热情所强烈的吸引。

“文本只是没有意义的文字符号,它们只有在理解中才能重新富有意义;同时理解还能参与文本意义的生成,使文本的意义处于永远开放的不确定之中。”(Gadamer,1960)正是由于文学语言的以上的一些特点,以及读者各自推理能力的差异,文学的意义往往具有不确定性。文学之所以具有永恒的魅力,就在于永远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和回味的愉悦。但需要明确的是,这种不确定性是受一定约束的,正如Leech(1969)所说“诗歌语言的变异是系统性的,受一定规则所约束的。”

文学文本意义的趋异并非是没有任何限度的,对于同样的文学文本,不同的读者最终还会是达到一定程度的一致性。“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对于哈姆雷特的理解会带有差异性,但始终还是会有哈姆雷特的一些共性特征的存在。人类对于事物的认知带有原型性(prototypicality)的特点,人们头脑中的知识概念有相对稳定的一面,否则将无法进行正常的交际。相对固定的知识内核在读者群体中形成了一种集体缺省(community default),有利于读者达到对同一文本的相对一致性。此外,意识形态(ideology)的形成也是形成文学文本确定性的原因之一,包括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等诸多因素。

涉及文本意义的多义性时,读者如何成功地实现对作者意图的理解呢?从关联理论(Sperber&Wilson,1995)的角度来看,交际双方互明(mutual-manifest)的认知语境(cognitive environ2 ment)是成功实现指称的前提,作者旨在提供最佳关联(optimal relevance),而读者也认为文本所涉及的所指是与作者意图相关的,可以在多义的所指中选取出具有最佳关联的一个。交际的双方以关联原则为基本准则进行明示与推理,以达到对所指的成功理解(关于关联理论对文学的解释力,详见另文)。当然,这种特殊的交际的成功只是相对而言,不同的读者在有一定共识的基础上仍会有一定差异的存在。对于文学文本意义的分析总结如下图所示:

我们用W.C.Williams的一首小诗来说明文学意义的特点: This is J ust to Say

I have eaten

the plums

that were in

the ice box

and which

you were probably

saving

for breakfast

Forgive me

they were delicious

so sweet

and so cold

(转引自Widdowson,1992:27)这首小诗相对确定性的意义即:“我”偷吃了冰箱里“你”准备早餐时吃的梅子,请“你”原谅,这梅子实在是太可口了,甜甜的、凉凉的。对这些基本意义,读者都能达成共识,但对它所蕴涵的其它意义,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阐释。以下提供可能的三种:(1)孩子写给母亲的诗:孩子吃了母亲预备在冰箱内的早餐,为了不惹母亲生气,将错误归于母亲准备的梅子太可口,太诱人了。将这首小诗贴在冰箱门上,让母亲原谅自己。孩子的调皮与童真跃然纸上。

(2)丈夫写给妻子的诗:丈夫“贪吃”,心中知道妻子不会为此而责备自己,但为了表明对妻子准备的食品的赞赏,用乞求原谅的话语来讨得妻子的“一笑置之”。这“贪吃”的丈夫就像是一个淘气的孩子。夫妻间的生活情趣折射出俩人间的甜蜜爱意。(3)超越日常生活的象征意义:“plum”象征被提前所享受的乐趣;“ice box”是对这种享乐的限制;“sweet”是提前享乐的快乐;而“cold”就是快乐之后的心有余悸,或是一种畏罪感。人们得到了本不该当时得到的享乐,人性感到了享受无限自由的快乐,而这种快乐往往伴随着惶恐不安。

在语言字面意义确定的基础上,可以将这首诗的不确定意义无限地衍生下去。在读者不断地推理过程中,这首小诗表达的不再是简单的生活小事,而是从中所折射出的人类认知两极中美的碰撞与火花。在文学文本意义的两端,并非只是矛盾的表现,两者间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张力(tension),文学的魅力得到了最大的体现,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意义在文学的审美中达到了一种融合与协调。诗的审美价值取决于两个条件的满足:趋同(convergent)与趋异(divergent)。诗所创造的意象与现实越不一致,越能引发美感的产生,但这种趋异必须在诗本身要求趋同的约束下产生。趋同与趋异,单独任何一方都无法产生美学的价值。(参见Widdow2 son,1992:61)

2.审美的认知特点

美学的发展实质就是人类对于感性与理性的协调性的把握。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正式以“Asthetik”命名他所确立的一门感性认识的完善性的学科,这种感性认识的完善性即为“美学”,并第一次将其纳入哲学体系之中,包括美的艺术、美的思维等

841

领域。康德与席勒继承和发展了鲍姆加登的美学理念,认为审美是人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机能,不只是感性知识的模糊性带来的美,更重要的是感性在理性思维中所升华出来的美,是“感性在理性中得到的拯救”,“感性与理性的一种完满的融合。”(劳承万等,2001: 239)文学是美学考察的重点对象,文学的美不仅是模糊性的美,更重要的是人类思维在模糊性与确定性碰撞之间产生的巨大张力所体现出来的融合性的美。

黑格尔曾用纯粹理性吞并了感性,用绝对的理性主义来谋求感性与理性的和解,却使其美学趋向了死亡,认为只有理性才能是一切艺术的根本必然起源而贬低感性的作用。马克思美学消除了以往美学中的唯心成分,认为人是感性生命的真实存在,是历史生成的主体能力。“感觉通过自己的实践直接变成了理论家。”(同上:268)美的体验是人的认知将感性与理性融于实践而产生的自由思维的梦想。而我们所探索的意义的两极性,在这一美学的概念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融合。语言意义可以达到两极间的协调与融合,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应是耦合、互促及制衡的关系,而两者的融合性应该是语言意义的根本特征之一,是人类认知在有限与无限中达到的美的协调。

三、认知语言学中“意义”的融合性

认知语言学中的“意义”有没有达到意义两极间的融合性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embodied philosophy),该理论主要包括三项主要原则: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王寅,2002:83)人类的认知要以客观世界为基础,不可能脱离外界而单从人的心智来解释意义,意义要基于对外界的感知,这种感知既不是纯客观的,也不是纯心智的,而是两者相结合,是主、客体间的融合。

Lakoff(1987)肯定了原型理论的观点,认为其揭示了人类理性思维过程中范畴的内部结构特点,但是对于跨范畴概念结构的隐喻没有提供根本的解释力。由此提出了理想认知模式(ICM:Ide2 alized Cognitive Model),阐释了人类认知事物、形成概念知识的动态认知过程,并有力地证明了隐喻作为认知能力的重要作用。ICM是我们组织知识结构的模式,该模式是一个复杂的完形结构,通过四种结构组成:命题结构、意象—图式结构、隐喻及转喻的映现。每一个ICM就是一个Fauconnier所描述的心理空间,在不同的语境下,人们会选择不同的模式来进行思维的范畴化。

Lakoff认为概念性的知识结构由先概念性(preconceptual)的结构直接获得,先概念性的经验由完形感知(gestalt perception)、动觉(motor interaction)及意象(mental imagery)形成,更复杂、抽象的概念由隐喻、联想的能力进行建构(Lakoff,1987:267)。意义不是事物,而是我们在与世界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基于身体经验而获取的。基本概念、空间方位概念以及事件———结构概念等让我们成功地与世界进行互动,也因此形成了我们固定知识的基础(先概念性知识结构)。(Lakoff&Johnson,1999:196)更为抽象的概念结构通过隐喻与转喻的方式从先概念结构中获取,而且复杂的隐喻往往来源于简单的隐喻加上我们相对固定的知识结构,这些知识结构在人们头脑中已经成为了惯例化的(conventionalized)知识,具有相对的确定性,比如:文化模式或民俗化理论,简单地说,即一定文化团体内所普遍接受的知识或信仰等等。(同上:61)我们引用Lakoff与Johnson(1999)对复杂隐喻形成过程的解释来说明这一问题。

(a)A purposeful life is a journey. (b)Love is a Journey. 

(c)We’re driving in the fast lane on the freeway of love.(d)We’re spinning our wheels in this relationship.

基本隐喻(a)的构成基于身体经验(bodily experience)以及惯例化知识(conventionalized/common knowledge):每个人日常生活都会有一定的目标,要达到目标必须有身体的经历(比如:要通过步行或乘车才能去上班),其中基本身体隐喻包括“目的即目标”(Purposes Are Destinations),“行动即运动”(Action Are Mo2 tions);旅途要经历一系列目的才能到达,中途会遇到出其不意的困难等等。稍复杂的隐喻(b)建立在(a)的基础上,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旅途,两个相爱的人在人生的旅途中相遇并开始另一种爱的旅途。更复杂一些的是(c),在该例中,隐喻(a)、(b)成了进行推理的基础:爱是旅途,爱人是伴侣,有共同的目的地,爱的维系就是到达目的的交通工具,困难会出现在向目标迈进的中途……从源域(source domain:journey)向靶域(target domain:love)映射的过程中,新的推理可能产生而引发新的隐喻。隐喻(d)延伸到了习语的用法,在基本的有关域的映射中,进一步蕴涵了其它的惯例化知识及映射。“spinning our wheels”涉及有关车的常识:车被陷住了(在冰雪中或淤泥中),驾驶者为了要继续行驶必须要不停转动方向盘想摆脱目前的困境与沮丧。这种常识映射到爱的旅途,爱人间关系受阻时力图挽救的形象因为隐喻的使用而更生动。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类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总是借用相对固化的知识来映射更为复杂的事物,我们的思维是隐喻性的。在解释人类进行范畴化过程的知识总结时, Lakoff提出了ICM,“认知的(cognitive)”决定了该模式的认知主体的体验性,不可避免会有隐喻、联想等认知功能;“理想的(ideal2 ized)”决定了这是人类范畴化过程中的一种惯例(conventional)的组织概念结构的理想方式。既然是理想化的模式,在实际的认知操作中就不一定与所有的客观事实相符合。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仍是在确定性的基础上来寻求一种较完满的对范畴化动态过程(带有不确定性)的解释。

语言的意义不仅是存在于头脑中的一种心理现象,更重要的是其基于身体体验的特点,是人类心智在与客观外界互动中所认知的。认知语言学的语义观是在批判继承语言外在论的合理成分基础上,充分考虑人类认知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关系,达到了对意义理解两极性(确定性、不确定性)的融合。“体验内在性语义观(In2 ternalist Semantics)主张心智加体验,客观结合主观的研究路子,

941

这也具有辩证法的思想。”(王寅,2002:29)

四、结语

基于本文对于文学文本的意义分析,意义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在文学文本中达到了融合,这种融合性是人类认知机能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语言意义美的展现。意义的融合性对于正确把握意义的认知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认知语言学的语义观是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的体验内在观,其认知模式通过对意义的动态解释来达到对意义确定性的寻求,该认知过程涉及人类的身体经验、概念形成中的范畴化过程、认知的推理等等,对于意义的探索,不能只寻求意义的确定性或不确定性,而要充分认识到其融合性。认知语言学的体验内在观达到了人类认知两极间的融合。

[参考文献]

[1]Cook,G.Discourse and Literatur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Gadamer,H.G.Truth and Method[M].New Y ork:

Seabury Press,1960.

[3]G ibson,J.and W.Huemer.The Literary Wittgenstein

[M].London:Routledge,2004.

[4]Lakoff,G.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 a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5]Lakoff,G.&M.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 ork:Basic Books,1999.

[6]Leech,G.N.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M].

London:Longman Group Ltd,1969.

[7]Sperber,D.And D.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95.

[8]Widdowson,H.G.Practical Stylistics[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9]劳承万等.康德美学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10]鲁枢元.超越语言———文学言语学刍议[M].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1990.

[11]秦秀白.英语语体和文体要略[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2001.

[12]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

与研究,2002,(2).

[13]王寅.语义外在论与语义内在论———认知语言学与

T G语法在内在论上的分歧[J].外国语,2002,(5). [14]王寅.认知语言学之我见[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5).

[15]涂纪亮主编.语言哲学名著选集(英美部分)[C].三联

书店,1988.

[16]涂纪亮.现代西方语言哲学比较研究[M].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1996.

[17]易兰.关联理论对文学的解释力[J].四川外语学院学

报,2006,(1).

[17]黄洁.第二语言模因认知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科版),2007,(6).

(责任编辑:杨 睿)

On interpretation of the meaning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Meaning exploration based on literary text s

YI Lan

(Depart ment of B asic Course Teaching,PL A L ogistics Engineering Universit y,Chongqing400016,China) Abstract:Determinacy and indeterminacy of t he meaning come to be integrated in literat ure text s and t his integration is high-rank stage of cognitive mechanism develop ment of human beings and is f ull expression of t he beauty of linguistic meanings.On t he basis of t hat semantic viewpoint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of embodied p hilosop hy is int rinsic viewpoint of embodiment,it s cognitive mode reaches t he search for meaning determinacy t hrough dynamic interp retation of t he meaning,as a result,t he mean2 ing viewpoint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reaches t he integration between two poles of cognition of human beings.

K eyw ords:cognitive linguistics;determinacy;indeterminacy;integration

051

走进认知语言学

走进认知语言学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近年来语言学的研究热点,它是在新的哲学观和认知观基础上,以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新兴语言学科。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产生发展、定义、基本假设、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五个方面浅谈了对该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认知;认知语言学;现代汉语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为了让语言更好的为人类的交际活动服务,我们必须要研究语言,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语言,运用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它的方方面面,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作为一名在读的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研究生,我需要掌握各种语言理论知识,不仅要了解旧的语言理论,更要关注最新的学术问题,为以后的现代汉语的学习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在语言理论的课堂上,我第一次认识、了解了一种新的语言理论——认知语言学。 一、我对认知语言学的认识 认知语言学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产生,经过了七八十年代的发展,形成的一个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产生与当时科学理论的大背景是一致的。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认知科学应运而生,它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计算机自然语言理解、人工智能语言学、心理学、系统论等多种学科,这其中也包括了认知语言学。 (一)认知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 认知语言学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自80年代中期以来,它的研究范围已扩展到了语言学的各个领域。认知语言学最初是针对“语义”的研究提出来的。美国生成学派以Langacker为首的语义学家们认为语义部分才是句法生成的基础,他们从底层语义关系的研究中得出结论,认为自然语言的句法不是自主的,不能独立于语义,而语义也不能独立于人的认知。至此,他们摆脱了乔姆斯基的句法形式研究,走上了认知语言学的道路,成为了认知语言学的奠基人。

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国内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认知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语言学流派。80到9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并被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学者所接受和采纳。国内语言学界自90年代开始接触认知语言学之初,就发现其在解决汉语具体问题上的可适用性,从而越来越多地关注这一学派的动向。三十年来,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也做出了许多贡献,同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此文主要就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同时简单回顾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方法。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国内研究,国外研究,综述 认知是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对人类思维过程的破译,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认知科学的研究。随着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学者们在语言学各领域研究的深入,他们越来越发觉自身理论和方法的局限,为了解决现有理论方法力所不及的问题,学者们开始寻求新的办法。认知科学无疑给语言学家们指明了一条道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就已经在语言学研究中加入了认知概念,他认为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认知与语言学的结合是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当这种趋势越来越显露,认知语言学的出现也就成为了必然。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从80到90年代开始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其发展势头大有成为继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学派之后又一个在语言学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学派,在21世纪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显学。国内语言学界和外语界从90年代开始陆续引进认知语言学派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三十年来,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也是势如破竹,几乎所有语言学的刊物中都会有相关论文。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都做出了许多贡献,特别是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来解释汉语中的具体问题方面。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最主要的是重理论引进和解释,轻创新。 一、何为认知语言学? 最早提出“认知语言学”这一术语的是Sidney Lamb,他在1971年就在论文中采用这一术语,并将其解释为:“用以指真正研究大脑中的语言,语言与心智、神经之间的关系。”对于认知语言学的界定,学者们从一开始就有所争议。于是跟其他的学科一样,学者们一般使用狭义和广义来区别不同的观点。认知语言学理论家Tayler(2002)在术语上用以区别狭义和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的办法是: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而将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显然作为心理学家的Sidney Lamb 的观点是广义的。在语言学领域里的讨论,一般都是从狭义的角度。国内学者王寅(2007)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可以定义为:“坚持体验哲学观①,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 ①王寅在《Lakoff和Johnson的体验哲学》文中提到,“Lakoff认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既不是经验主义,又不是理性主义,而是体验哲学。”

浅谈对语言学的认识

浅谈对语言学的认识 语言学如同它研究的对象——人类语言那样普通显现,没有什么特别艰涩的,这是大多普通人在第一感观中的认识。这样可以说是将语言学简单而且表面化,这是肤浅的理解,如此这样,就无法深刻的探索得语言学的本质。 那为什么大家会如此的认识而且还很固执的笃信自己的判断 呢?这是因为视野,大众只是看到了语言在自己存在的时代,自己生活的群体间的交流。也就因为视野决定了对语言格局的把握,决定了对语言区间的把握。 语言的区间存在多样性,有历史的区间,有地域的区间,特别还有未来的区间,而种种区间间有距离,有距离也就构成了交流的障碍。单从语言讲,它是用来沟通人类情感的,它是人类感情、思想、智慧的载体,而一种天然的距离阻隔了今日与历史的对话,本土与异域的交流,今天与未来的传承,那么语言学作为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就为消除这种障碍构筑彼此对接的轨道,以一种平台使他们交流畅通。交流才是语言的本质,交流流畅是语言学的功能所在。 我们若只认识到语言学在人类语言交流的本质职能,也无法深刻的理解语言学,而只是使语言学平面化,不能使其主动影响社会交流的功能,也就削减了它的职能。我们还要在语言发展的轨迹上,以一种科学态度审视,揭示其本质。 语言不仅是讲述客观事实,而更重要的是那是人类情感表达的载体。语言在传递中发生了变化,如遗失现象,还特别的是反义现象,

这些特点也就是语言学存在的意义,那么情感就为语言的发展的隐性动力,而情感抉择是人类价值观,世界观的外征,是自我意识的展示。这就是我们依语言的表现特征探知一个时期一个人群的情感特征,从而解读他们的心理。

语言的发展当然不只在主观因素,还有众多客观因素,而客观因素的共同特征就是:语言的不通存在,他们彼此要在碰撞中融合。例如我们中国语言,我们普通话是以北方语调为基础,而就在北方语言区上也依然存在历史进程中传递下来亦然消失的语言的痕迹,特别表现在口语上,更具体讲如陕西人说“快”它不是一个字,而是一连串的“音读”我们即就是用音标也无法注明。 语言学作为研究人类语言的学科,在不同历史环境下其研究的主体也发生变化,最早期以研究古代文献和书面语为主,由此,在教育部发达历史环境下,以此沟通学习者与先贤们智慧、情感上的共鸣。而今天,我们语言学则以当代语言和口语为主,为何?因为今天教育的发达普及,群体间拉近了沟通交流的重心,那么彼此重合度高了,而促使这一切发生的一个原因就是全球一体化,文化碰撞成为了一种必然,而彼此的抵触融合在所难免。我们的语言体系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而引进了音标,此为国际通用。还有在文化融合中我们自己的主观努力的结果,也是彼此有借鉴。如字体我们由过去繁体字表象功能更强,而简化字叙述性更强。而音标的引入,还有我们语言教育的一种取向,使我们汉语与英语这两种语言体系有彼此影响。用音标字母表示词语,而且还有讲汉语总是掺杂英文单词,这已是

英文文献综述样本 威尼斯商人

毕业论文 (或毕业设计)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题目 (中文小二号黑体居中或英文Times New Roman小二号加粗居中或日文明朝体小二号加粗)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二级学院专业名称 班级学号 年月日

(标题Times New Roman三号加粗)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Mystery of Antonio’s Sadness in The Merchant of Venice (正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1.5倍行距,各段首行空4个字符,书名用斜体加粗) Written sometime between 1596 and 1598, The Merchant of Venice is classified as both an early Shakespearean comedy (more specifically, as a "Christian comedy") and as one of the Bard's problem plays; it is a work in which good triumphs over evil, but serious themes are examined and some issues remain unresolved. In The Merchant of Venice , Shakespeare wove together two ancient folk tales, one involving a vengeful, greedy creditor trying to exact a pound of flesh, the other involving a marriage suitor's choice among three chests and thereby winning his (or her) mate. Shakespeare's treatment of the first standard plot scheme centers around the villain of Merchant, the Jewish moneylender Shylock, who seeks a literal pound of flesh from his Christian opposite, the generous, faithful Antonio. Shakespeare's version of the chest-choosing device revolves around the play's Christian heroine Portia, who steers her lover Bassanio toward the correct humble casket and then successfully defends his bosom friend Antonio from Shylock's horrid legal suit. Antonio, as the title character, is sad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of the play but never names the cause of his melancholy even when his friends ask him. Antonio plays the role as an outcast in the play. Shakespeare uses Antonio’s sadness simply as the device to set the tragic tone in the comedy or make Antonio be one of his melancholic characters in his works? Or Antonio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complicated human nature? Antonio's unexplained melancholy is a significant element in understanding the play. 1. Studies on The Merchant of V enice(Times New Roman + 四号+首缩进4字符,下同) Karl Marx once cited that Shakespeare is the greatest playwright in the world.

认知语言学 构式语法

1.2.3. 普通习语(pieces)按常见方式排列 第三种常规习语是由根据普通组合原则组合成的普通词项构成的,但这些原则都归属于成语解释。大量满足这些条件的习语包括hang/tie one on(意为“喝得大醉”),pull someone?s leg(取笑某人),和tickle the ivories(弹钢琴)。此范畴内的常规习语包括诸如某人拿起一盘饮料说now watch me drop it之类玩命词组及传递反面信息的修辞疑问句,如:Who?s gonnamake me? Am I invisible? When did I say you could do that?等。 2. 常规习语:以let alone为例 我们对研究常规习语很感兴趣。吸引我们的常规习语包括语法、语法外型和编码、解码型。这些类型不但包括前文中提到的the X-er the Y-er句型,而且也包括像例14表达中显示的结构: (14)a. There goes Charlie again, ranting and raving about his cooking. b. Look who?s here! c. what with the kids off to school and all d. Why not fix it yourself? e. He?s not half the doctor you are. f. Much as I like Ronnie, I don?t approve of anything he does. g. He may be a professor, but he?s an idiot. h. Him be a doctor? i. What do you say we stop here? j. It?s time you brushed your teeth. k. One more and I?ll leave. l. No writing on the walls! m. That?s not big enough of a box. n. It satisfied my every wish. 在断定上面每个句子都例证了一种特殊的语法结构或常规习语前,我们认为每个句子都可以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否定的回答。(1)此表达显示了根据已知的独立词汇构成性质和语法结构而完全预测的属性吗?(2)此表达值得在语言普通词库中列出并值得视为固定词组吗?也许没必要指出怎么去回答这两个问题有时是难以确认的。 细想例14h,它阐述了我们可能称为Incredulity Response Construction。这个特殊的句子例证了在Akmajian 1984中详细讨论的一无限大的英语句子集(Your brother help me? Her write a novel about the Spanish Inquisition?,…)。这些句子包含了一个主句,其主语使用宾格而谓语动词则用原形。如果某人讲得一口流力的英语但却从未碰到过此无限大集中的句子,很明显他就不能一个个地习得此集中的句子,而必须学会一普通规则,此规则需用特定的语用力量与特殊的句法形式(其显著特征是非名词性主语与非限制性主动词)相匹配。(粗略地讲,必须使用这些句子来挑战或质疑说话者刚刚提出的命题。)能完成此项任务的词或词组是无限的。这种规则我们称之为“常规习语”或“特殊的语法结构”。 2.1 引言 本文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结合词组let alone,使用英语中的语法策略,阐明对语法结构语用、语义和句法上的分析。当然,我们探究let alone结构性质的目的,是想发现这些性质能否构成让我们感兴趣的半独立语法结构类型的一个好例。let alone表达法拥有语言中其他许多结构类型和词条的性质,因此关于这些性质能否被看作是例示独立语法结构的争论还需要认真处理。我们认为let alone句型具有很多这种特殊表达家族所拥有的独一无二的属性,

认知语言学主要内容

一、认知语言学的起源 二、主要内容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当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学科之时,语言的认知研究便已开始。1987年是认知语言学正式的诞生年,虽然此前已有一些零星的文章预示着一种新的语言学理论即将诞生。但是一般认为,这一年出版的Lakoff“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和Langacker“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标志着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独立语言学理论的诞生。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Langacker,Lakoff,Jackendoff, Taylor 和Talmy等人。 认知语言学包括认知音系学、认知语义学、认知语用学等分支,研究内容广,覆盖面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范畴化与典型理论 语言学在方法论和本质上都与范畴化(categorization)紧密相关。范畴化能力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能力之一,是“判断一个特定的事物是或不是某一具体范畴的事例”(Jackendoff , 1983∶77) 。 Labov和Rosch对范畴的研究,打破了范畴的“经典理论”或称“亚里士多德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经典理论”认为:范畴是由必要和充分特征联合定义的;特征是二分的;范畴有明确的边界;范畴内的所有成员地位相等。这一理论却

受到了认知科学的有力挑战。Rosch 还提出了“典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 ,认为大多数自然范畴不可能制定出必要和充分的标准,可以公认为必要的标准往往不是充分的;一个范畴的成员之间的地位并不相同,典型成员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视为该范畴的正式成员,非典型成员则根据其与典型成员的相似程度被赋予不同程度的非正式成员地位。例如,在“鸟”范畴内“知更,鸟”常被视为典型成员,而“企鹅”、“驼鸟”等则为非典型成员。当然,一个范畴的典型成员会因不同的人、文化、地理位置而有所不同,但一个范畴中总有典型的。 典型理论对认知科学最有价值的贡献在于它把注意力集中在内部结构上,集中在范畴具有“核心”和“边缘”这个事实上。目前,它已用于语音、句法、词义、语用、语言习得、失语症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概念隐喻 隐喻的认知研究可追溯到18 世纪。约在1725 年,意大利哲学家和修辞学家G. Vico就发现了隐喻的认知功能,后在其《新科学》一书中阐述了其认知观点。然而,把隐喻的研究纳入认知语言学领域的重要标志却是Lakoff &Johnson (1980)。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比喻性语言与非比喻性语言本质上无甚差别;日常语言中充满了隐喻,完全不带隐喻的句子大概只占极少数。隐喻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作者:————————————————————————————————日期: ?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语言学的重点,认知语言学能很好地解释一些其他语言学理论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反映了人类认知过程。英语倒装句作为复杂的语言学现象引起很多语言学家的关注。各种不同的语法学派,语言学家和学者在不同的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由于这一复杂的句法特征,很多研究不能系统地解释倒装句。本文以象似性理论为认知原理,对英语倒装句中全部倒装,部分倒装及修辞性倒装进行解释,认为象似性尤其是接近象似性原则和顺序原则是形成倒装的主要原因。 关键字:象似性;倒装句;象似性原则

倒装句作为一种语法形式,是当今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理论对倒装的研究忽视了语言外部的因素,未重视认知对语序的制约作用,研究不够全面。 本文以认知理论为基础,对英语倒装句进行分析研究,以象似性原理为理论为依据,对英语中的不同倒装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在对句首倒装成分做出解释的基础上,本文对倒装句中动词全部活部分出现于主语之前的情况进行了解释,认为邻近象似性是英语倒装句中动词或全部或部分地随着突显成分提到主语之前的原因。 2 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做出了很多贡献,如王寅著的《认知语言学》,赵艳芳的《认知语言学概论》,Lackoff. G& M. Johnson’s MetaphorsWe Liveby等等。所以,以期刊、论文方式讨论倒装句的研究出了许多成果。传统研究主要是从修辞、句法、语用和语篇的角度进行的。徐盛桓,以语料统计为依据,研究英语倒装句,认为倒装是为实现句中各种成分的信息状态合理分布的调节装置,通过调节,使语句的成分有恰当的错位,达到全息的语用目的。余笑,从Verschuern提出的语用综观说出发,探讨英语和汉语中倒装语序的语用功能。发现英汉倒装语序均具有焦点分离突出和情景设定的功能。 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英语倒装句日益增多。杨壮春,用射体(trajectory)-界标(landmark)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对倒装句的焦点突显功能作出解释,认为倒装句是该理论在语言学中的现实化,它把“射体-界标”转化为“界标-射体”结构形成句末焦点,以使人们注意的焦点落在新信息上,从而达到英语倒装句的凸显效果。更多的是以图形与背景理论为视角,对英语倒装句的焦点凸显功能进行重新阐释,认为英语倒装句符合图形-背景理论中的凸显原则,如王冰营,吕娜;刘先清;王海欧等。 用传统的修辞、句法、语用和语篇的角度进行的分析有其自身的缺陷,仅仅将倒装句认为是一种表示强调手段的句子。而用图形与背景理论分析可以解决为什么句子应该倒装即英语倒装句起始部分的问题,但是却解决不了为什么动词或者功能词应该放在主语前面这样的问题。象似性作为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的概念,可以进一步研究英语倒装句中的问题。 3倒装句 英语句子的正常语序是主语位于谓语之前,然后是宾语或表语或其他句子成分。如果将全部谓语或谓语的一部分,或将宾语、表语、宾语补足语提到主语之前,就称为倒装语序(Inverted Order)。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种新范式, 它包含许多不同的理论、方法及研究课题。认知语言学肇始于20 世纪70 年代, 80 年代中期以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言学中的许多领域, 如句法、意义、音系以及语篇等。其成熟的重要标志是1989 年春在德国杜伊斯堡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1990 年出版的5认知语言学6杂志。自诞生之日起, 认知语言学就把自己置于认知科学这一大学科中, 与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神经科学等结下了不解之缘, 并逐渐成为当代语言学中的一门显学。 在过去20 多年里, 认知语言学研究在几个重要领域里已卓有成效, 如范畴化、概念隐喻、转喻、多义性、拟象性以及语法化等( 参见文旭1999, 2001) 。尽管认知语言学家内部在具体方法、感兴趣的课题、研究的切入点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别, 但他们的研究目标和基本原则有许多共同之处。为了进一步理解并准确把握这一新的认知范式, 本文拟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基本原则、研究方法作一些解释与探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最明确的方式之一。从/ 表达观念和思想0的角度来研究人类语言, 这种观点就是通常所说的/ 认知观0。这种观点认为, 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 而认 知系统由感知、情感、范畴化、抽象化以及推理等组成。这些认知能力与语言相互作用并受语言的影响,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研究语言实际上就是研究人类表达或交流观念和思想的方式。 当代语言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对认知现实主义( cognitive realism) 的承诺, 即确认语言是一种心理或认知现象。语言学诸多门派都以探索隐藏在大脑中具有普遍性的人类语言机制作为终极目标, 换句话说, 语言分析的目的不只是描写人们的语言行为, 而是解释引起语言行为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 揭示语言行为背后内在的、深层的规律。像乔姆斯基、杰肯道夫(R. Jackendoff) 、兰格克(R. Langacker) 、雷科夫(G. Lakoff) 、比尔沃思(M. Bierwisch ) 以及赫德森(R. Hudson) 这些代表不同理论方法的语言学家, 他们的研究都具有这一目的。如果仅从这一目的来看, 那么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杰肯道夫的概念语义学、赫德森的词语法(word gram2 mar) 与兰格克、雷科夫等人的认知语言学是完全一致的, 这样他们的理论似乎可以合法地称为/ 认知语言学0。然而/ 认知的承诺0只是一个纲领性的东西, 它本身对语言理论的具体研究原则和方法并不起支配作用, 对语言描写的内容和形式也未作具体的要求。因此, 尽管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杰肯道夫的概念语义学、赫德森的词语法与兰格克、雷科夫等人的认知语言学都许下认知的承诺, 但前者与后者代表的却是两个极端, 所以前者也就不属于今天公认的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主要包括雷科夫、兰格克、菲尔莫(C. Fillmore) 、约翰逊(M. Johnson) 、杰拉茨(D. Geeraerts) 、福科尼耶(G. Fauconnier) 以及塔尔米(L. Talmy) 等人的语言学理论或方法。它认为自然语言是人类心智的产物, 其组织原则与其他认知领域中的组织原则没有差别。语言作为人类认知的一个领域, 与其他认知领域密切相关, 并且本身也是心理、文化、社会、生态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反映。语言结构依赖并反映概念的形成过程, 而概念的形成过程又以我们自身的经验为基础, 即是说, 语言不是一个由任意符号组成的系统, 其结构与人类的概念知识、身体经验以及话语的功能相关, 并以它们为理据。语言单位( 如词、短语、句子) 是通过范畴化来实现的, 而范畴化通常以典型( prototype) 为基础, 并且涉及隐喻和转喻过程。语言单位的意义以身体经验为基础, 其描写需参照相关的认知结构, 如通俗模型( folk models) 、文化模型( cultural models) 以及认知模型( cognitive models) 。把语言使用置于人类经验基础之上的最重要结果之一, 就是要首先强调意义的研究。正如维尔茨比卡(Wierzbicka 1988: 1) 指出: / 语言是一个整合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一切都通力协作, 传递意义) ) ) 词、语言结构以及言外手段( 包括语调) 。0费斯米尔( Fesmire 1994: 150) 也指出, 认知语言学摆脱了主流生成语言学的传统, / 尽力解决人类是如何理解自己世界的意义这一问题0, 并且把自己/ 置于人类经验这一潮流中, 而不是纯粹的形式王国里0, 因此, 认知语言学/ 发展了一套人类理解的生态理论0。简言之, / 认知语言学明确地承诺要把意义的身体维度、文化维度以及想象维度( imaginative dimension) 结合起来0。很明显, 意义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而隐喻就成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焦点。语言学也就不再是对语言内部特征的一种自足的解释, 而是揭示和解释人类认知的一种有力工具。 据上论述, 我们大致可明确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寻找不能脱离形体的概念知识的经验证据, 探索概念系统、身体经验与语言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意义和认知之间的关系, 即所谓的/ 关系问题0( the relationship question) , 发现人类认知或概念知识的实际内容, 从而最终揭示人类语言的共性、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认知的奥秘。显然, 认知语言学的这一宏伟目标与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四大课题之一/ 揭示人类智能的奥秘0完全一致。 三、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 认知语言学中虽有不同的理论方法, 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一致的, 具有共同的理论原则。兰格克( 1987: 2) 曾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概括为三个重要主张: 第一, 语义结构并不是普遍的, 在很大程度上因语言而异。语义结构建立在约定俗成的意象( conventional image) 基础之上, 其描写与知识结构有关。第二, 语法或句法并不构成一个自主的表征形式层次, 相反, 语法实际上具有符号性, 存在于语义结构的规约符号化中。第三, 语法与词汇之间没有意义上的区别。词汇、形态和句法形成一个符号结构的连续统, 这些符号结构虽因不同的参数有别, 但可以任意划分为不同的成分。雷科夫从更基本的层次阐述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不过, 他是用/ 承诺0 ( commit2 ments) 来谈的。他( 1990: 3) 认为, 认知语言学有 两个根本承诺: 第一, 概括的承诺: 对支配人类语言各个方面的一般原则进行描写; 第二, 认知的承诺: 从语言学以及其他学科出发, 使对语言的解释与有关心智和大脑的一般知识一致。当然, 兰格克和雷科夫提出的理论原则只代表两家之言, 并未囊括认知范式中所有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 至少有六个基本原则可以把认知语言学中的不同理论方法联系起来: 1) 概念语义原则 意义等同于概念化( conceptualization) , 即心理经验的各种结构或过程, 而不是可能世界中的真值条件: 一个表达式的意义就是在说话人或听话人的大脑里激活的概念, 更为具体地说, 意义存在于人类对世界的解释中, 它具有主观性, 体现了以人类为宇宙中心的思想, 反映了主导的文化内涵、具体文化的交往方式以及世界的特征。这一原则表明, 意义的描写涉及词与大脑的关系, 而不是词与世界之间的直接关系。 2) 百科语义原则 词及更大的语言单位是进入无限知识网络的入口。对一个语言表达式的意义要进行全面的解释, 通常需要考虑意象( 视觉的和非视觉的) 、隐喻、心理模型以及对世界的朴素理解等。因此, 一个词的意义单靠孤立的词典似的定义一般来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必须依赖百科知识方可达到目的。 3) 典型范畴原则 范畴并不是由标准) 属性模型( criterial2at2 tribute models) 定义的, 也不是由必要和充分特征定义的(Lakoff 1987; Taylor 1989) ; 相反, 范畴是围绕典型、家族成员相似性, 范畴中各成员之间的主观关系组织起来的。 4) 语法性判断的渐进原则 语法性判断涉及范畴化。一个话语的语法性或可接受性并不是二分的, 即要么可接受, 要么不可接受, 而是渐进的。因此, 语法性判断是渐进的, 并且同语境、语义以及语法规则密切相关。认知语言学家并不像生成语法学家那样, 要把语法写成是一部生成一种语言中所有并且是唯一合乎语法的句子那样的语法, 因为语法性判断具有渐进性、可变性以及语境的依赖性, 要实现生成语法学家所期望的目标显然十分艰难。 5) 语言与其他认知机制相关原则 认知语言学之所以为认知语言学, 是因为它要在一般的认知中寻找语言现象的类似物。认知语言学家积极吸收心理学关于人类范畴化、注意以及记忆等的研究成果来丰富自己的理论, 从而使认知语言学更加具有活力。由此可见, 语言与其他认知机制具有密切的关系。

从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到认知语言学的演进及其思考

从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到认知语言学的演进及其思考 本文从语言学理论学习者的角度梳理了乔姆斯基的语言观的三大假设、研究方法以及五个发展阶段,对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进行了叙述,并阐述了认知语言学与乔姆斯基语言观的关系。 标签:乔姆斯基认知语言学演进思考 一、乔姆斯基语言理论综述 在语言学的发展史上,先后出现了多种研究流派、研究学说,而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占据了语言学领域的特殊地位。乔姆斯基《句法结构》于20世纪50年代问世,标志着生成语法的创立。自此,生成语法打破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在语言研究领域中的垄断地位,引起了语言学界的一场大变革。语言学从一门分类科学变成了如化学、物理学一样的自然科学。语言研究的方法从以观察归纳法为主,变革为以演绎推导法为主。语言从只被当作交际的手段,发展到也被看作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并且被看作是人类特有的属性。 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虽然经历了许多发展阶段,并且在各个阶段都有一些修改完善,但是基本上围绕着三大假设:1.人的语法知识是天赋的;2.所有的人类语言都是一个演绎的形式系统,即普遍语法;3.大脑有专门的语言机制——语言官能。 为了验证这三大基本假设,乔姆斯基语言理论在采用基本观察归纳法的同时,还进一步使用了演绎推导法。演绎推导法能够使语言学研究人员充分解释语言的知识系统。乔姆斯基认为科学的任务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而本质和规律是人的感官所不能直接感受到的,人的感官必然会形成经验主义。转换生成语法沿用了“假设-求证-再假设-再求证”的过程和方法。 二、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历程 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主要经历了第一语言模式阶段、标准理论阶段、修正扩充标准理论阶段、管辖和约束理论阶段、最简方案阶段。 (一)第一语言模式阶段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中的许多事实都是无法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方式和方法来解释的,并且人类运用语言的能力是不能够通过经验性的归纳来进行验证的。他特别强调句法的生成性,认为一种语言的语法能够生成并且只能生成这种语言的无限的句子。他提出每个人都内在具有语言习得的能力,这种内在的能力在人们适当发展时期某一次听到语言时开始被激活并且被运用。 (二)标准理论阶段

Goldberg认知构式语法的基本观点_反思与前瞻

2010年5月May 2010第33卷第2期Vol.33No.2 现代外语(季刊) Modern Foreign Languages (Quarterly )* 本文系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基金“构造语法研究”(项目编号:2008-YY10)及四川外语学院社科规划项目基金“基于多重压传观的现代汉语新词语构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在此衷心感谢王寅先生、《现代外语》编辑部及匿名审稿人对本文提出的宝贵意见。 1 CCxG 实际上可视为一个广义术语,即:只要循着“现实-认知-语言”这一基本原理,从体验哲学与狭义认知语言学视角展开的构式语法研究皆可视为CCxG 。为讨论方便,本文的CCxG 仅指Goldberg 的构式语法进路。 1.引言 认知构式语法(CCxG )1是Goldberg 对 其语法理论的最新命名,以别于其他构式语法理论。该理论旨在建立描写与解释不同层面语言现象的统一分析方法。2006年出版的《工作中的构式———语言概括性的本质》(Constructions at Work :The Nature of Generalization in Language ,以下简称为《构式》)更是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界的高度关注,发表的相关书评就有9篇(参见Acu觡-Fari觡a 2006;王寅2006a ;Bybee 2007;Boas 2007;van Valin 2007;梁君英2007;石毓智2007;Ariel 2008;Kidd 2009,等)。2009年时值《认知语言学》创刊20周年之际,该刊第20-1期掀起了对《构式》一书讨论的热潮,共发表了9篇与之相关的论文,分别从不同的学术视角对CCxG 的相关研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参见Goldberg 2009a ,2009b ;Bod 2009;Borsley &Newmeyer 2009;Crain et al.2009;Croft 2009;Langacker 2009;Lieven 2009;Lidz &Williams 2009,等)。本文以大 量最新相关文献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来解读和评论Goldberg 有关CCxG 的基本观点,并指出该理论亟待解决的问题。 2.语言心智观与创新观 宏观上,CCxG 与TG (转换生成语法)都以揭示语言的“知”、“获”、“用”为其理论目标,试图阐释“何为语言知识”、“何以习得语言知识”、“何从解释语言知识的使用”等问题。根据Goldberg (1995:7,2006:4)的观点,两派理论对上述问题的切入都以语言心智观和创新观为基本取向。但这一评述过于笼统,因为CCxG 与TG 对语言心智观与创新观的阐释有着本质的区别,反映着大相径庭的语言哲学观。因此,必须从根本上廓清这两个概念,才能避免原则性误导。 首先,TG 的语言心智观是在批判语言行为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旨在从认知和语言的关系出发来解释语言运作的机制。该观点冲 Goldberg 认知构式语法的基本观点 ———反思与前瞻* 四川大学/四川外语学院 刘玉梅 提要:认知构式语法(CCxG )最早出现于Goldberg 2006年出版的《工作中的构式———语言概括性的本质》一书,是作者对其语法理论的最新命名。作为从体验哲学和狭义认知语言学视角展开的构式语法研究的一个分支,CCxG 旨在通过构式建立描写与解释不同层面语言现象的统一分析方法,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界的极大关注。本文以大量最新相关文献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来解读和述评CCxG 的语言心智观和创新观、表层概括假说、构式观及构式关系表征等基本观点并指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CCxG 、基本观点、回顾、思考[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05(2010) 02-0202-08

0903012234陈绿清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院系:外语系 年级专业:09英语 姓名:陈绿清 学号:0903012234 题目名称:英语诗歌象似性的语用分析

英语诗歌象似性的语用分析文献综述 【内容摘要】:本文意在研究象似修辞在诗歌当中的运用,研究象似性修辞的运用给诗歌带来什么样的效果,本文将具体从象似修辞的不同方面,语音象似性,数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等等入手,着重研究某个诗人的诗歌。在前期资料的搜寻中,发现王寅先生在象似性这方面,做的研究相较其他学者的多。对于象似性的研究,在句法,方面研究的较多,在诗歌方面,研究的人相较于前者还是比较少的。 【关键词】:象似性诗歌语用分析 导言 本文意在研究英美诗人在诗歌写作当中的对象似性修辞的应用。本人旨在着手分析某个具体的诗人。从这个诗人诗歌的篇章,用词,句法结构的对称加以分析。象似性是许国璋先生首先从英文的iconicity翻译成象似性。最先涉及到象似性的研究的有C.S.Peirce,peirce首先提出了象似符这个概念,Haiman对象似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将象似性分为成分象似和关系象似。而索绪尔认为语言的能指和所指是任意性的。索绪尔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里说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具有任意性,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他还进一步解释说,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任何自然地联系,两者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或无可理据的。但是随着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开始发现语言间存在着象似性。即语言的形式和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Haiman,J.(1980).The iconicity of grammar:isomorphism and motivation.Language,56:。515-516Haiman, J.1985. Iconicity in Syntax: Proceedings of a Symposium on Iconicity in Syntax, Stanford, June 24-6,1983.stanfold: John Benjamins Haiman,J.(1 985a). Iconicity of sequence: A corpus-based analysis of the positioning of temporal adverbial clauses in English. Cognitive Linguistics, 19, 3, 468Zhou Siyan [周思言],2012, on the iconicity in John Keats’ poetry ,西南大学硕士论文,10 Hong Qi [洪琪],2009,弗罗斯特诗歌的象似性研究,《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6,1:13Hu Zhuangling [胡壮麟],2011,《语言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Huang Qinggui [黄清贵],2009.《从语言到语用:理论与实践》,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Li Han[李涵],2009,iconicity in E.E.Cumming’s Poetry,四川师范大学,16Lu Weizhong

认知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认知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对语言本质特征的认识,决定着对语言习得过程的认识和对语言教学基本原则的选择。认知语言学强调语言的理据性,洞察性学习比机械性学习要有效得多。語言系统中的各种理据对外语教学具有许多重要的启示意义。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化理论、概念隐喻和转喻理论对全面培养语言、文化和思维能力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认知语言学和基于使用的语言理论模型为解释人类怎样学会语言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模型与方法。 标签:认知语言学语言教学启示 一、语言能力与语言习得 语言能力是一个结构有序的具有规约性意义的符号单位组成的清单库,词库与语法构成一个连续体。结构有序意指语言具有系统性和层级性;规约性意义意指与各种知识、语言实际使用密切相关;清单库意指语言本身不具有创造性,创造性是语言使用者的特征;符号单位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的全部内容。能用来描写语言系统的单位是:实际出现的语义、音系或符号单位;允准结构的图式。 语言能力是人类总体认知能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的语言能力与人的社会、文化、心理、交际、功能相互作用。语言能力观意味着语言能力以具体的语言项目为基础,具有社会文化的特征,语言项目之间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语言项目是一个一个习得的。 二、语言识解与语言产出 语言使用事件是一个实际的语言使用行为,无论是语言表达式的选择、语言资源的利用,还是非语言资源如记忆、规划、问题求解能力、各种知识以及对社会、文化和话语语境的把握,都是由语言使用者控制的。易言之,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使用者的主体性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语言使用中的语义建构离不开语言使用者的识解。语言使用者的识解对解释外语学习中的语言产出具有核心意义。只有从语言使用和说话者识解的视角来考察语言习得者的语言型式才能充分理解基于使用的理论模型与语言习得的良性互动关系。(王寅,2005) 语义是语言的核心,而语义的核心又是识解。识解使得语言使用者可以用各种不同方式来看待相同的和不同的事件和语言行为。语言由此而变得更加复杂和灵活。人们使用语言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隐喻的。隐喻是思维和语言运行的基本方式之一。隐喻在词和构式的多义性、习语的形成、语篇的建构、表达方式的选择、新词新语的创造等各个方面都无所不在。(刘正光,2010) 语言表达式的意义取决于语言学习者的识解,一方面意味着语言的约定性本质,另一方面表明使用者对话语中语言表达式的分布具有选择决定权,即语言使用者处于语言使用事件的中心地位。学习者不断发现所学语言的理据性结构和原

认知语言学的语境观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认知语言学的语境观 谢 应 光 (重庆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047) 摘 要:本文在有关学者对认知语言学论述的基础上,讨论认知语言学框架中的语境概念。按照认知语言学,人的心智是体验的,是在人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而这种相互作用又依赖于理解并参与这种相互作用的人的心智。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认知语言学的经验主义语境观、“激活”语境观和典型语境观。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语境;经验主义;心智;相互作用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936(2003)03-0103-05 语境是语用学中常用的概念。在认知语言学中,概念化被认为是语言意义和语法的基础,这似乎与语境概念没有多大关系。其实,认知语言学自有其独特的语境观。为了澄清这个问题,Langacker(1997)曾专门写了一篇论文,题目就叫“认知语义学的语境基础”,说明语言意义的概念观为什么和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以语境概念为基础。他(1997:240)指出,虽然认知语言学以对心智的研究为中心,但也可以把它描写为社会的、文化的和语境的语言学。本文的目的是在有关学者对认知语言学论述的基础上,讨论认知语言学框架中的语境概念。 一、经验主义的语境观 语用学中关于语境的论述很多。例如,有人把语境看作是上下文,即单词或句子前后出现的语言材料;Searle把语境定义为对理解话语所必须的一组背景假设;(Ungerer&Schmid:,1996:45)Levins on(1983: 22-23)指出,语境指的不是话语的实际情景,而是所选择的在文化和语言上与产生和解释话语有关的那些特征;S perber和Wils on(1995:15)则认为语境是一种心理建构,是听话人对世界所作的假设的一个子集,正是这些假设而不是客观世界的实际状态影响对一句话的解释。在这个意义上,语境并不局限于直接的物理环境或前面刚刚说过的话语,对未来的期待、科学假设、宗教信仰、对往事的回忆、一般性的文化假设以及对说话人心理状态的猜想都可以在对话语的解释中起作用。 虽然上述关于语境的论述也提到了理解话语时的一些主观因素,但R obins on(1997:256)指出,语用学中关于话语理解的假设一般都体现了客观主义的立场,即在谈论语言时,把语言中的规则和结构假定为关于客观世界的客观事实,假定它们是真实而独立于观察者的,把根据这种观察立场所创立的结构转变为心理的结构。认知语言学采取经验主义的语义观对客观主义持批评的态度。而Lakoff和Johns on (1980:192-193)否认有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他们指出,真理是相对于我们的概念系统的,而我们的 收稿日期:2002-11-06 作者简介:谢应光(1949—),男,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