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8莫高窟
2024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8课《莫高窟》

分享交流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 向全班汇报本组的讨论结 果和见解,其他小组可以 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
教师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分享 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思 考和表达能力,同时指出 需要改进的地方。
20
总结归纳,加深对课文理解
总结归纳
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总 结归纳,概括出莫高窟的艺术特
第二句话介绍了莫高窟中的藏经洞,虽然面积不大,但却是莫高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句话 也暗示了藏经洞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2024/1/27
16
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补充
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世 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 教艺术地之一。
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以佛教题材为主, 同时也涉及了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 文化等多个方面,是研究古代中国历 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2024/1/27
10
03
知识点梳理与拓展
2024/1/27
11
生字词解析及运用举例
生字词
辉煌、瑰宝、壁画、佛像、神态各异、 惟妙惟肖、举世闻名、漫天遨游
瑰宝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辉煌
这座城市的辉煌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 年前。
2024/1/27
12
生字词解析及运用举例
腊艺术的独特魅力。
27
比较中西方石窟艺术在风格、技法等方面异同
风格差异
中西方石窟艺术在风格上存在显著差异。中国石窟艺术注重整体效果和意境表现,强调线条 的流畅和形象的生动;而西方石窟艺术则更加注重细节刻画和立体感表现,追求真实和精确。
技法差异
在技法上,中国石窟艺术主要采用浮雕、线刻等手法,注重平面效果和轮廓线的表现;而西 方石窟艺术则运用透视学、解剖学等科学原理,通过雕塑、绘画等手段塑造立体形象。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8 莫高窟|苏教版 (共46张PPT)

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 山的怀抱中,四周沙丘林立,492个 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
莫高窟 沙丘 蜂窝 一尊尊 彩塑 威风凛凛 描绘 强壮勇猛 神态安详 啧啧赞叹 栩栩如生 漫天遨游 翩翩起舞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有慈眉 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 壮勇猛的力士。一尊卧佛长达15米,侧身 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 尊神态各异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是什么呢?
是 一颗明珠, 是 辉煌灿烂的艺术殿堂, 是 举世闻明的艺术宝库,
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是 人间仙境
,
是 时光钟表
,
还是 艺术天堂
,
……
minz diantan baoku jiej
莫高窟是什么呢?
是 一颗明珠,
是 辉煌灿烂的艺术殿堂,
是 举世闻明的艺术宝库,
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慈眉善目的 菩萨 威风凛凛的 天王 强壮勇猛的 力士 神态安详的 卧佛
慈
威
强
眉
风
壮
善
凛
勇
目
凛
猛
的
的
的
菩
天
力
萨
王
士
神态安详的卧佛
慈眉善目的 菩萨 威风凛凛的 天王 强壮勇猛的 力士 神态安详的 卧佛
有
老虎
有
猴子
有
松鼠
有鳄鱼…… Nhomakorabea一尊卧佛长达15米,侧身卧 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一尊卧佛长达15米,侧身卧 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是
,
是
,
还是
,
……
它是人类的敦煌! 它是永远的敦煌!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8莫高窟∣苏教版(共34张PPT)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 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 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 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我们从这一组句子中读 出了飞天的各种样子。“有 的……”句式的连续使用, 并不是分类,而是作者在倾 尽笔墨,为我们描摹出飞天 的千姿百态。这种说明方法 叫“摹状貌”。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一想: 这段话可以分成几层?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精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 | 上册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 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 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 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 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 有 的彩带飘浮,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 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__________三部分内容。每部分都有一个体现本段
主要意思的句子,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它们在文
中起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根据板书编写课文提纲。
作业
布置作业:
江苏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 | 上册
初读
威风凛凛 艺术殿堂 瑰丽 记录 佛像 描摹 银弦
江苏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 | 上册
精妙绝伦 惟妙惟肖 腐败 敦煌 遨游 帛画
再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 | 上册
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课件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莫高窟面临着严重的保护问题。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 产,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监管、修缮石窟、推广宣传等。同时, 也积极推动莫高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这些艺术瑰宝。
04
图文结合,形象展示莫高窟魅力
插图欣赏与解读技巧指导
相关文化、历史知识点补充
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一处著名的佛教艺术胜地。它始建于十六国时期, 历经多个朝代的兴建和修缮,形成了现今规模宏大的石窟群。
莫高窟的艺术价值
莫高窟的石窟内保存了大量精美的佛教艺术作品,包括彩塑、壁画和佛像等。这些作品不 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是研究中国古代宗教、文化、历史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创作意图
作者希望通过《莫高窟》这篇文章,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时引发读者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和传承。此外,作者还希望通过对莫高窟的描绘,展现人类艺术的伟大和魅 力,激发读者对于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总分总结构
文章开头总述莫高窟的地位和重要性,中间 分别介绍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最 后总结全文,表达对莫高窟的赞美之情。
激发学生保护文化遗产意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介绍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价 值,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文化遗
产的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和面临的挑战,激发他们的保护
意识。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 行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如何践行保护文化遗产行动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身边的文物和古迹,不乱涂乱画,不随意破坏。 积极参加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公益活动,如志愿服务、宣传推广等。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莫高窟》课件

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
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 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 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 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 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 ,漫天遨游; 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莫高窟的壁画上,处处可见漫天飞舞的 美丽飞天——敦煌市的城雕也是一个反弹琵 琶的飞天仙女的形象。飞天是侍奉佛陀和帝 释天的神,能歌善舞。墙壁之上,飞天在无 边无际的茫茫宇宙中飘舞,有的手捧莲蕾, 直冲云霄;有的从空中俯冲下来,势若流星; 有的穿过重楼高阁,宛如游龙;有的则随风 悠悠漫卷。画家用那特有的蜿蜒曲折的长线、 舒展和谐的意趣,为人们打造了一个优美而 空灵的想象世界。
18 莫高窟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 煌市东南25公里处。是我国著名的石窟,是 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 术宝库。现存石窟492洞,里面保存着彩塑 3000多尊,壁画4.5万平方米。1986年敦煌 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87 年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于世界文化 遗产证书,1998年敦煌市被评为“中国优秀 旅游城市"。
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 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强勇猛
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 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假如你是一位游客,看到这些美妙绝伦的
彩塑,你会怎样称赞它呢?
莫高窟保存着
塑 达 尊尊 , ,他 。有 的天王,还有
。这些彩
的菩萨,有 。看到这一 。 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
,眼睛微闭,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8.莫高窟》课件

遗产的珍视之情。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核心问题:
莫高窟为什么被称为“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1)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公元336年,一个和尚来到这里。他叫乐樽,戒行清虚,
执心恬静,手持一支锡杖,云游四野。到此已是傍晚时分, 他想找个地方栖宿。正在峰头四顾,突然看到奇景:三危山 金光灿烂,烈烈扬扬,像有千佛在跃动。是晚霞吗?不对, 晚霞就在西边,与三危山的金光遥遥相对应。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4.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 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
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áo)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
起舞……(排比)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 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此处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壁画的典 型代表——“飞天”,展现了壁画的宏伟瑰丽。作者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积累:
“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逼真。你能再写出几 个表示这个意思的成语吗? 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活灵活现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3.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
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这句话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 上文的同时又自然地引出下文的“宏伟瑰丽的壁画”。 在内容上,这又是一个中心句,总领本段的内容。
பைடு நூலகம்
3 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
4 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 “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 族自豪感。(难点)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莫高窟》课件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莫高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莫高窟》。
文章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壁画和彩塑,展现了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精美和灿烂,表达了作者对敦煌莫高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美。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壁画和彩塑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特点和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敦煌莫高窟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敦煌莫高窟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可以和同桌交流,也可以向老师请教。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壁画和彩塑的特点,让学生理解敦煌莫高窟艺术的价值。
4. 互动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讨论敦煌莫高窟的美。
5.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敦煌莫高窟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敦煌莫高窟历史壁画彩塑艺术价值七、作业设计1. 课后再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画一画你心中的敦煌莫高窟,并写一段话描述你的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敦煌莫高窟的了解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但在课堂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对于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特点和价值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者艺术展览,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艺术的魅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莫高窟》。
文章通过描绘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壁画和彩塑,展现了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精美和灿烂,表达了作者对敦煌莫高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莫高窟》教学课件ppt

彩 带 飘 拂
倒 悬 身 子
壁画上的飞天, 有的 有的 ; ;
有的
……
;
自读第四自然段: 课文怎样介绍“藏经洞”的发现? 它们遭帝国主义掠夺情况是否严重?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 面积不大的洞窟——藏 经洞。洞里 藏有我 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 书、帛画、刺绣、铜像 等 六万多件。由于清王 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 的文物被帝国主义份子 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 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 处。
彩塑 壁画
,
, 。
藏经洞 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作业布置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背诵课文2. 3两段。
huá ng
zūn
lù
xiá n
煌
尊
录
弦
(敦煌)(尊重) (录用) (弓弦)
xiù
fǔ
王)
读一读:
慈眉善目
威风凛凛
强壮勇猛
断崖绝壁 引人注目
啧啧赞叹 神态各异
宏伟瑰丽 举世闻名
自读第一段: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 珠。她座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 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 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地理位置: 坐落在我国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 洞窟数量: 492个
地理环境: 四周布满沙丘,断崖绝壁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这一段写了莫高窟的什么?是围绕哪句话写 的?用横线画出来。 2、文章介绍了哪些类型的彩塑,作者是怎样描 写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莫高窟保存着三千多尊彩塑。这 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 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 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 16米,他侧身卧着,左手托着头,眼 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 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称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莫高窟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掌握多音字“佛”,理解“威风凛凛”、“宏伟瑰丽”等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莫高窟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知文中介绍的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难点: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莫高窟“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在祖国的西北部,在古老的丝绸路上,在茫茫的沙漠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
你们想亲眼看一看吗?
2.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板书课题),“窟”是什么意思?(洞穴)为什么叫莫高窟?
3.介绍莫高窟的来历。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自读课文要求:
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并把课文读正确。
②圈画出带生字的词语,能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也可请教同学或老师)。
③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莫高窟?
(1)学生自读,自学。
(2)这篇课文生字新词较多,你能读正确吗?出示生词。
逐行识读,注意生字的读音及字形。
强调“佛”字是多音字。
同桌互读互纠,指名读,纠正读不准的字音。
(3)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的预习单,交流书写情况。
2.检查自学效果:
①分自然段读课文,相机正音。
②提问: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精读感悟,走进莫高窟
1.课文第一节中有句话概括描述了莫高窟外貌的句子,谁来读一读?
2. 思考:茫茫沙海,陡峭的山壁,蜂窝似的洞窟里究竟藏着什么?
过渡:莫高窟的艺术是融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结晶,其造诣之精深,想象之丰富十分令人惊奇,请同学们自由朗读2—4自然段,哪部分给你留下的印象更深?
预设一:欣赏彩塑,触摸“艺术”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这一自然段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点出: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这就是围绕中心句来写段落的方法。
(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彩塑的?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
学生交流质疑,教师相机点拨。
①引导学生浏览各种神态的彩塑,想像彩塑不同的样子,借助图理解“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等词。
②对照插图试着做出这些样子。
能把你自己对莫高窟的“彩塑”的理解和感悟读出来,让人也好像看到这些样子吗?(指名读、范读、齐读)
③你能用“有……有……还有……”的句式来说一说这些彩塑还有哪些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神态吗?
④这些彩塑非常逼真,课文中用了哪个词来形容?还有哪些词也是这个意思?
⑤如果说菩萨、天王、力士的镜头是一闪而过,那么卧佛的镜头就是特写了,这就是我们写作文时常说的详略得当”。
这是一尊怎样的卧佛呢?哪里看出来的?
⑥面对这一尊尊想象力之丰富,色彩之绚丽,气魄之宏伟的彩塑,游人在观光时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
⑦怎样读才能让人也好像看到这些彩塑的样子?
⑧朗读体会,指导背诵。
(4)总结学法:
①找中心句②读文质疑③品读背诵
第二课时
(四)复习回顾,引入情景
导语:千年的石窟沉睡在苍茫大漠上,高远而深遂,宁静而亲切。
它就像一面镜子,透过它,我们看到了中国的百年沧桑;透过它,我们看到了人类文明演进的艰辛与辉煌。
这节课,让我们带着自豪的心情进一步领略莫高窟的魅力与风采。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预设二:读赏壁画,领略艺术
(1)过渡: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想一想,它给你什么启示?
(2)课文的哪些地方让我们体会到壁画的“宏伟瑰丽”呢?请大家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
(3)交流。
(出示)“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
①学生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
(抓住“四万五千多平方米”,
壁画的内容)
②课件出示,学生欣赏壁画。
③想像画面,指导朗读。
过渡:丰富多彩的壁画内容中飞天是最引人注目的,你了解飞天吗?让我们一起去瞧瞧这神奇瑰丽的飞天吧。
课件播放飞天图片。
(4)欣赏后,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觉得这些飞天怎么样?
让我们走进文字再次领略他的风采。
出示描写飞天的文字。
①引导学生朗读。
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了什么?读着读着,你仿佛闻到了什么?把你闻到的、看到的、听到的读出来。
②师范读:同学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想来读一读。
③引导美读。
(5)想象飞天形态。
指多名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三:走进藏经洞,激荡情感。
观赏莫高窟,有一个地方不得不去!(藏经洞)这里曾藏有大量的珍贵文物轻声读读第4节,哪些字眼让你的心情难以平静?
(1)课件出示图片。
那个曾经装得满满的藏经洞现在空空如也了,那些曾经被封存近900年的文物,包括唐玄奘不远万里取来的“真经”全都不在了!它们被帝国主义者掠走了!
(2)补充介绍相关资料。
(3)藏经洞见证了中华民族曾经的屈辱和沧桑,让我们带着这些情感,再读第四小节。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五)回归整体,迁移运用
大凡历史名胜,总有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禀赋,如今的莫高窟展现出迷人的魅力,令世界各地的游客云集敦煌。
如果你是莫高窟的小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游客介绍呢?
板书设计:
彩塑(精妙绝伦)艺术宝库
18、莫高窟壁画(宏伟瑰丽)智慧的结晶
藏经洞(珍贵文物)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张扬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对于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我在课堂教学中重视了这一点。
如,我在引导学生体会莫高窟的彩塑精妙绝伦和欣赏精美的飞天时,让学生喜欢哪里就说哪里,说出自己的体会。
学生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阅读课文,他们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进而使课堂充满生机,畅所欲言,无疑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2.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展示莫高窟的彩塑、壁画,特别是美仑美奂的飞天图,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享受,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如学习彩塑的一部分时,在学生不理解“神态”,只会想动作的时候,我适时通过播放彩塑的各种神情,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有关神态的词语:如威风凛凛、慈眉善目等。
结合学生搜集有关莫高窟的文字、图片资料;课上仿照例句,展开想象,用“有的……有的……有的……”描摹飞
天的形象。
水到渠成地对学生进行了说话和想象训练。
本课的学习,更好地引导了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不足之处:在学生练习仿写说话训练时,出现了内容单调的现象,在调动学生参与及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方面做得还不到位。
另外,学生朗读水平的培养仍是重中之重。
该怎样朗读,朗读这一环节究竟该怎样穿插在课文中还需要好好去摸索。
对于课文背诵,在课堂上没有能设计出一些好的环节来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