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组织再生的临床研究进展_李治邦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严重的牙周病可以导致牙齿失去支撑力并最终丧失。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用于改善牙周病患者牙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主要包括使用生物学材料和细胞治疗,旨在恢复患者丧失的牙周组织和功能。
一种常见的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是使用骨替代材料。
骨替代材料可以填充骨缺损,并为新骨细胞提供支撑和增长的环境。
这些材料可以是人工合成的,如羟基磷灰石,或来源于患者自身的骨组织。
另一种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是使用膜覆盖术。
通过将膜覆盖在骨缺损区域,可以隔离和保护骨细胞和软组织细胞,促进它们的再生和修复。
这些膜可以是人工合成的,如聚乳酸骨膜,也可以是来源于患者自身的细胞。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还可以使用细胞治疗。
通过将生长因子、干细胞或造血干细胞引入患者的牙周组织中,可以促进再生和修复过程。
这些细胞可以促进骨细胞和软组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恢复牙周组织的正常功能。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研究表明,使用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可以显著减少牙周袋的深度,促进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改善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
这些技术不仅可以减轻牙周病患者的症状,还可以延长患者牙齿的寿命。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还有一些限制。
这些技术需要复杂的手术程序和昂贵的材料,增加了治疗的成本和风险。
不同患者对这些技术的反应有很大的差异,需要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这些技术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验证。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是一种有潜力的牙周病治疗方法,可以通过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来改善患者的口腔健康。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这些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为牙周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口腔医学中牙周再生材料的研究

口腔医学中牙周再生材料的研究牙周再生是一种重要的牙周治疗方法,旨在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在牙周再生过程中,牙周再生材料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口腔医学中牙周再生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
引言:牙周疾病是一类常见的口腔病,特征为牙齿周围组织的炎症和破坏。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牙龈刮治术、根面平整术等,但这些方法不能恢复已受损的牙周组织。
牙周再生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可以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从而使患者恢复正常的口腔功能和美观。
牙周再生材料的研究进展:牙周再生材料的研究经历了多个阶段。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天然材料的应用,如骨块、骨粉、骨膜等。
然而,这些材料存在着供体局限性和易感染的问题,限制了它们的应用范围。
近年来,随着生物材料科学的发展,人工合成材料逐渐成为牙周再生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羟基磷灰石(HA)是最为常见的材料之一,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
HA可以作为可吸收支架用于骨缺损修复,并可以与患者骨组织融合。
此外,生物胶原膜、纳米材料、生物陶瓷等也被广泛应用于牙周再生材料的研究中。
牙周再生材料的应用:牙周再生材料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植入法是最为常见的应用方式,通过直接将材料植入患者的骨缺损部位,促进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此外,材料也可以通过膜的形式应用,用于保护和促进骨缺损部位的再生,如生物胶原膜和聚乳酸膜等。
在牙周再生材料的应用中,还需要注意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
生物相容性是指材料与患者体内组织的相互作用。
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好,可以减少组织反应和感染的风险。
可降解性是指材料在体内逐渐降解和吸收的能力。
材料的可降解性好,可以避免二次手术和不必要的并发症。
牙周再生材料的研究前景:牙周再生材料的研究前景广阔。
随着材料科学和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牙周再生材料正在不断涌现。
比如,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用于修饰牙周再生材料,增强其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
仿生学的进展可以为材料的设计和合成提供新的思路。
探讨牙周炎患者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对口腔功能恢复的影响

探讨牙周炎患者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对口腔功能恢复的影响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是由于牙龈周围的牙周组织受到炎症的影响,导致牙龈红肿、出血、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牙周炎不仅影响口腔健康,还可能对全身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及早治疗牙周炎至关重要。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已经被证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改善牙周炎患者的口腔健康和功能恢复。
本文将对牙周炎患者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对口腔功能恢复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牙周组织再生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牙周组织再生术是一种通过植入生物材料或细胞,促进组织再生和修复的手术治疗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生物材料或细胞在损伤部位诱导形成牙周组织,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常用的牙周组织再生术包括瓣膜术、骨再生术和膜技术等,这些术式都能够有效地促进损伤牙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在进行牙周组织再生术的结合正畸治疗能够进一步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正畸治疗可以通过调整牙齿的位置和咬合关系,减少对牙周组织的不良刺激,有利于牙周组织的愈合和恢复。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牙周炎患者的口腔健康和功能恢复。
二、临床效果1.改善牙周炎症状2.改善牙周组织结构3.提高口腔健康水平三、对口腔功能的影响牙周炎严重影响口腔功能,包括咀嚼、咽喉道通畅及发音等。
而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能够改善口腔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牙周组织再生术,可以修复和重建损伤的牙周组织,减少牙齿松动和脱落的风险。
正畸治疗可以调整牙齿位置和咬合关系,进一步提高口腔功能。
研究表明,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口腔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咀嚼功能和发音清晰度得到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牙周炎患者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改善炎症症状、提高口腔健康水平,促进牙周组织的恢复和重建。
能够显著提高口腔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

关键词:牙周炎;牙周组织再生术;临床疗效
一、 引言
牙周炎是口腔疾病中的常见类型,主要是由于微生物感
染引起,可导致牙槽骨、牙龈以及牙周膜损坏,并导致相应结
构的破坏,具有病程长且进展速度慢的特征。 患者多出现牙
龈出血、牙齿肿痛、牙齿松动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很可能会
引起牙齿错位畸形,影响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 目前,临床
入选标准:①年龄> 18 岁,符合牙周炎的诊断标准且符合口
腔正畸治疗适用证;②患者及其家属均对研究知情并签署同
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口腔疾病、免疫系统疾病以及近
期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
组( 采取正畸治疗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共计 63 例) 和对照
组( 采取常规正畸治疗,共计 63 例) 。
1.158
5.325
1.244
5.269
1.25±0.24
0.106
0.65±0.12
0.043
4.44±0.45
0.115
3.65±0.32
0.042
四、 讨论
牙周炎是口腔科的常见疾病,不但可导致牙齿错位,还
可导致牙周骨缺损,对患者的口腔健康与美观造成较大的影
响。 临床对于该病主要是采取正畸治疗,能够恢复错位牙齿
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的
临床效果探讨
苟蜀云
摘 要:目的:分析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 ~ 2020 年 4 月 126 例医院收治牙
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 采取正畸治疗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共计 63 例) 和对
而降低牙龈指数与牙周探针深度,值得推广使用。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摘要】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牙周病的治疗中。
本文从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的原理、步骤、优势、适用范围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通过对比传统治疗方法,发现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具有更高的成功率和更短的恢复时间,对于严重的牙周病患者尤为适用。
未来,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有望成为牙周病治疗的主流手段,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其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技术改进、材料的不断更新和临床实践的积累,有望为牙周病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提升。
【关键词】关键词: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牙周病治疗,原理,步骤,优势,适用范围,临床应用,前景,发展趋势1. 引言1.1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牙周病治疗方法,它通过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可以有效地恢复患者口腔健康。
该技术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并被证实具有显著的疗效。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可以帮助患者重建受损的牙周组织,恢复牙周结构的稳定性和功能性,进而改善口腔健康状况。
通过引导组织再生,可以有效修复牙周袋和牙周骨的损伤,提高牙周组织的生长和再生能力,促进牙周环境的恢复。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炎症反应,减轻疾病的症状,并且对于牙周病的治疗效果具有持久性。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在牙周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维护患者口腔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的原理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的原理是通过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和修复来治疗牙周病。
这项技术利用生物学原理和生物工程学技术,通过植入生物材料或生长因子等促进牙周软组织和骨组织的再生,恢复受损的牙周结构。
具体来说,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原理:通过牙周手术将受损的牙周组织清除干净,创造出良好的再生环境。
探讨牙周炎患者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对口腔功能恢复的影响

探讨牙周炎患者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对口腔功能恢复的影响【摘要】本文探讨了牙周炎患者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对口腔功能恢复的影响。
通过分析牙周组织再生术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和正畸治疗在口腔功能恢复中的作用,发现联合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
临床效果分析和口腔功能恢复评估结果显示,患者的牙周炎症状明显减轻,牙列畸形得到纠正,口腔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结合患者术后护理及注意事项,指出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对口腔功能恢复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临床应用前景。
该研究为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关键词:牙周炎、牙周组织再生术、正畸治疗、口腔功能、临床效果、护理、功能恢复、研究方向、临床应用、患者、重要性1. 引言1.1 牙周炎与正畸治疗的关系牙周炎与正畸治疗的关系是牙周病与牙齿畸形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方面。
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牙周疾病,主要由于牙菌斑和牙石引起的牙龈炎症,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牙周组织损伤和牙齿松动。
而牙齿畸形则是指牙齿排列不整齐、咬合关系异常等问题,严重影响口腔功能和美观。
牙周炎患者往往会出现牙齿移位、牙槽骨吸收等症状,进而影响正常的咀嚼和发音功能。
正畸治疗可以纠正牙齿畸形,调整咬合关系,改善口腔功能和美观。
对于患有牙周炎的患者来说,进行正畸治疗不仅可以解决牙齿排列不整齐的问题,还可以改善牙周炎引起的口腔功能障碍。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可以更全面地恢复患者的口腔健康和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在实际临床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1.2 牙周组织再生术的原理牙周组织再生术是一种通过促进受损牙周组织再生和修复的治疗方法,旨在恢复牙周结构和功能。
其原理主要包括清除病变组织、促进新生组织生长和修复、保护再生组织、促进愈合等步骤。
在牙周组织再生术中,首先需要清除病变组织,包括牙龈袋内的菌斑、牙结石等,以保持手术区域的清洁。
口腔医学中牙周组织再生的研究

口腔医学中牙周组织再生的研究摘要:牙周组织再生是口腔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旨在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牙周组织再生的关键步骤涉及牙周膜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基质的再生。
本论文将综述牙周组织再生的研究进展,包括牙周膜细胞的来源、牙周组织工程支架的设计和应用、生物修复剂的使用等。
最后,本文还对牙周组织再生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牙周组织再生;牙周膜细胞;牙周组织工程支架;生物修复剂1. 引言口腔疾病中,牙周病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了口腔健康和生活质量。
牙周组织再生是牙周疾病治疗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牙周组织再生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
2. 牙周膜细胞的来源牙周膜细胞是牙周组织再生的关键细胞,来源包括自体和异体牙周膜细胞。
自体牙周膜细胞来源于患者自身,具有较低的免疫排斥反应和较高的生物相容性,但存在获取困难的问题。
异体牙周膜细胞来源于捐赠者,具有较高的可获得性,但容易引发免疫排斥反应。
目前,研究者正在寻求更好的牙周膜细胞来源,以提高牙周组织再生的效果。
3. 牙周组织工程支架的设计和应用牙周组织工程支架是牙周组织再生研究中的重要技术之一,旨在为牙周膜细胞提供一个合适的生长和分化环境。
牙周组织工程支架的设计需要考虑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机械强度和生物降解性等因素。
目前,常用的支架材料包括聚乳酸、明胶和羟基磷灰石等。
牙周组织工程支架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的应用有助于促进牙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4. 生物修复剂的使用生物修复剂是牙周组织再生研究中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常用的生物修复剂包括生长因子、干细胞和基因治疗等。
生长因子可以刺激牙周膜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
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可以分化为牙周膜细胞以及其他牙周组织细胞。
基因治疗通过转染特定基因来促进牙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生物修复剂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回复速度。
牙周组织再生技术的研究进展

牙周组织再生技术的研究进展高丽娜【摘要】牙周炎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首要原因,也是危害人类口腔乃至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随着对牙周病理、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牙周炎的治疗已经从单纯的阻止病变进一步发展,发展到利用生物学手段和方法促进牙周组织的重建和再生.本文就近年来牙周组织再生技术的进展作一综述.%Periodontitis is a periodontal tissue infectious disease and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tooth loss in adults. It also has been linked to many systemic disorders, such a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troke and diabetes. With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eriodontal disease pathogenesis, periodontal treatment has been shifted from stopping disease progression to promoting periodontal tissue reconstruction and regeneration.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periodontal tissue regener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prospect are reviewed.【期刊名称】《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年(卷),期】2012(022)009【总页数】6页(P537-542)【关键词】牙周组织;再生;组织工程;细胞膜片;细胞移植【作者】高丽娜【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陕西西安7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0.2牙周炎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类口腔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因此牙周炎的预防和治疗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容性,而且其表面利于细胞生长,能够参与组织的修 复。但其力学性能较差,易于塌陷,因此,临床上常常 与植骨材料联合使用。
临床上 GTR 多应用于窄而深的骨内袋,尤其是三 壁骨袋,可能因为三壁骨袋的牙周膜细胞来源丰富而 且易于提供牙周膜细胞生长空间,故效果最好; 窄而深 的二壁骨袋也是较好的适应证。另外,二度根分叉病 变为主要 适 应 证[2],但 必 须 要 有 足 够 的 牙 龈 高 度,以 便能够覆盖术区。杨泓等[3]通过 GTR 联合骨粉治疗 老年牙周病患者骨内缺损结果表明,相比于单纯的翻 瓣术,GTR 的临床效果更明显。但是,目前对于 GTR 联合应用植骨术的临床疗效,国际上还未能形成统一 的定论。二者的联合应用与单独应用植骨术,临床效 果也无很大的差异。Vouros 等对 34 个临床病例进行 了长达 10 年的临床观察,发现引导组织再生术与植骨 术联合应用,能够明显的降低患者骨内袋的深度,相比 临床 上 单 纯 的 应 用 翻 瓣 术 有 显 著 的 临 床 效 果[4]。 Gonca 等将 12 名牙周病患者分为 2 组,实验组应用 GTR 联合植骨术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单纯的植骨术治 疗。术后 6 个月,临床检查与影像学分析显示: 实验组 与对照组的牙周状况较术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但是实 验组与对照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5]。
2 GTR 治疗的临床应用概况
GTR 生物膜主要包括不可吸收和可吸收膜材料。 聚四氟乙烯是研究最早、应用最广的不可吸收屏障膜 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良好的力学性能,可以 单独使用。但是由于该类膜材料的不可降解性,需要 二次手术取出,增加患者痛苦,因此临床上倾向于使用 可吸收膜。以胶原膜为代表的可吸收膜是目前临床应 用最广泛的,而且其中许多已商品化如 Bio-Gide、Biomend、BME-10X 等[1]。胶原膜不仅具有良 好 的 生 物
檵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J Pract Stomatol) 2015 Nov,31( 6)
檵檵檵檵殝 综述
·855·
檵檵檵檵殝
檵殝
牙周组织再生的临床研究进展
李治邦 高丽娜 毕春升 综述 陈发明 审校
【摘要】 近年来,生物信号分子的开发与组织工程技术的研究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给牙周再生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该文将就 牙周组织再生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述,重点介绍世界范围内生物信号分子和干细胞治疗牙周病的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和进展。
3 生物信号分子治疗
3. 1 临床前研究 信号分 子 包 括 生 长 因 子、分 化 因 子、黏 附 因 子
等[6]。多种生 物 活 性 分 子 已 被 证 明 具 有 较 强 的 促 进 牙周组织修复的功能,它们包括 EMD、转化生长因子 β(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 、血小板源性生长 因子(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 、碱性成纤 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 / FGF-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 等。研究表明: bFGF 能促进牙周膜细胞冠向生长,但是它们可以诱导 胶原酶合成而减少胶原形成,这是否会影响牙周膜形 成目前尚不清楚。体外细胞培养研究表明,TGF-β 为 最佳骨基质形成刺激因子,但它对牙周膜细胞无趋化 功能,单有牙槽骨新生而不伴有牙周膜细胞冠向生长 可能导致骨粘连。PDGF 对牙周膜成骨细胞和成纤维 细胞有趋化活性,在骨细胞培养中能促进非胶原蛋白 合成,而 IGF-1 能促进胶原合成,二者联合应用具有协 同作用。可见单独的一种信号分子无法满足牙周组织 再生。
【关键词】 牙周再生; 临床研究; 生长因子; 细胞治疗; 富血板血浆( PRP) ; 釉基质衍生物( EMD)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es of periodontal tissue regeneration in clinical research LI Zhibang,GAO Li'na,BI Chunsheng,CHEN Faming. 710032 Xi'an,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ilitary Stomatology, School of Stomatology,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hina
第一代牙周组织再生是在传统牙周治疗的基础上 通过植骨术( bone grafts) 、GTR 等方法实现牙周组织 的再生。植骨术是将骨或骨替代品等移植材料植入因 牙周炎造成的牙槽骨缺损处促进骨再生的方法。目的 是通过移植材料来促进新骨的形成,修复骨缺损,恢复
·856·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J Pract Stomatol) 2015 Nov,31( 6)
【Abstract】Along with recent advances in biological signal molecule and tissue engineering technology,periodontal regeneration has been gained more and more new opportunities,but also faces many challenges.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es the preclinical and clinical studies of periodontal tissue regeneration,highlighting the latest achievement and progress in the clinical study of biological signal molecules and stem cell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odontal disease worldwide.
PRP 是自体血通过离心分离浓缩的富含血小板的 血浆。它来源于自身全血,具有无毒、无免疫原性、内 含多种高浓度的生长因子、能促进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J Pract Stomatol) 2015 Nov,31( 6)
·857·
的增殖、且 PRP 内的生长因子的含量与年龄性别无 关[7 - 8]等优势 而 备 受 学 者 们 的 青 睐。但 是 已 知 PRP 包括的生长因子有: PDGF、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 等。 但 是 PRP 的临床前研究所表现出的作用还不是很明确。就 PRP 对骨组织再生的影响而言,不同的试验其结果也 不尽相同,可能是受到实验条件、试剂、动物、或者其他 原因的影响[9 - 10]。尽管 PRP 在试验中的作用并不明 确,但确定的是 PRP 不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因此需要 在现有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优化试验方法,力求对 PRP 的作用达成共识。相较于 PRP 作用的不确定性,釉基 质蛋白( enamel matrix protein,EMP) 在临床前研究中 所表现出的作用相对比较明确。EMP 能够诱导形成 新的牙骨质,在形态结构和生物学功能上接近于正常 牙周组织,并且在形成牙骨质与牙周组织黏附中起重 要 作 用,因 而 被 认 为 可 以 用 来 诱 导 牙 周 组 织 的 再 生[11]。实验也表明 EMPs 在治疗人工 Ⅱ 度根分叉病 变中有显著促进再生的作用,而且可促进无细胞性牙 骨质的形成[12],在 现 阶 段 的 大 动 物 实 验 研 究 中,更 多 的研究结果发现联合 GTR 与 EMP,对于牙槽骨和牙骨 质的形成可能存在促进作用[13 - 14]。
【Key words】 Periodontal regeneration; Clinical research; Growth factors; Cell therapy; Platelet-rich plasma( PRP) ; Enamel matrix derivative( EMD)
牙周病是口腔两大主要疾病之一,在世界范围内 均有较高的患病率,在我国,牙周病的患病率更是在龋 病之上。牙周病不仅危害口腔健康,导致牙齿丧失,还 与全身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牙周病已被列为糖 尿病的第六并发症。自 19 世纪显微镜问世以来,人们 对牙周病的组织病理学有了深入的了解。病原微生物 随着牙周袋的深入诱发深部组织的感染,从而导致牙 周附着丧失、牙周袋的形成、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脱 落。因此,1902 年俄国 Znamensky 提出去除牙石及刮 治袋壁的方法治疗牙周炎。20 世纪初牙周手术发展 成为牙周病治疗的重要手段,经历了切除性手术、重建 性手术、再生性手术 3 个发展阶段。切除性手术,其目 的在于切除“坏死感染”组织,不仅要去除“病变的牙 龈”和炎症组织,还要清除“感染和坏死的牙骨质”,消 除牙周袋; 重建性手术,其目的不再是消除牙周袋,而 是使牙周袋变浅,重建牙槽骨和牙龈生理外形,以有利 于菌斑控制; 再生性手术,其目的是促使牙周附着结构 的再生,即在病变部位的牙根表面形成新的牙骨质,使 有功能性排列的牙周膜主纤维附着其中,并与新生的 牙槽骨相连,形成新的牙周附着。20 世纪 80 年代引 导组织再生术( guided tissue regenenration,GTR) 的提
牙槽骨的解剖形态,达到理想的骨再生和新附着的愈 合。GTR 是指在牙周手术中利用膜性材料作为屏障, 阻挡牙龈上皮在愈合过程中沿根面生长,并为牙周膜 细胞的增殖分化提供一定的空间,引导具有形成新附 着能力的牙周膜细胞优先占领根面,形成新附着促进 牙周组织的再生。 1. 3 第二代牙周组织再生
生长因子是一类存在于体内的生物活性因子,通 过与靶细胞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调节细胞生长、伤口愈 合及组织再生的有关基因,从而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 生。因此,为了促进新的附着形成,提高根面的生物相 容性及增强牙周前体细胞生物活性,在 GTR、植骨术、 翻瓣术中应用注射装置在根面涂抹生长因子后缝合软 组织,以增强牙周手术的术后效果。目前已应用于临 床研究的生长因子主要包括: 富血小板血浆 ( platelet rich plasma,PRP) 、釉基质衍生物( enamel matrix derivative,EMD) 、碱 性 成 纤 维 细 胞 生 长 因 子 ( fibroblasts growth factor-2,FGF-2) 等。 1. 4 第三代牙周组织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