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组织再生治疗中牙源性干细胞的研究进展_陈茜
牙髓干细胞在牙髓牙本质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牙髓干细胞在牙髓牙本质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牛玉梅;何丽娜
【期刊名称】《口腔医学研究》
【年(卷),期】2018(34)9
【摘要】近年来,以牙髓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实现牙髓牙本质再生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学者们应用组织工程技术,从支架材料、生长因子以及共同的微环境等多方面进行探索,试图寻找到更理想的方法将牙髓干细胞应用于牙髓牙本质再生。
本文将概述牙髓干细胞在牙髓牙本质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总页数】5页(P923-927)
【关键词】牙髓干细胞;牙本质再生;牙髓再生
【作者】牛玉梅;何丽娜
【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牙体牙髓科,口腔生物医学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0.2
【相关文献】
1.促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在牙髓干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和牙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J], 林颖;秦伟;邹瑞;林正梅
2.牙髓干细胞与牙本质再生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J], 韦曦;凌均棨
3.牙源性干细胞应用于牙髓牙本质再生研究进展 [J], 马学娟;陈旭
4.新型牙髓再生干细胞MDPSCs的筛选及其在牙髓再生中的应用 [J], 陈国庆
5.牙髓干细胞修复再生同质异体大鼠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研究 [J], 铁晓敏;刘佳;王丽萍;王璇;李伯琦;刘奕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牙髓干细胞 研究进展综述

牙髓干细胞1牙髓干细胞概念牙髓组织位于牙齿内部的牙髓腔内,是牙体组织中唯一的软组织。
2000年Gronthos[1]等通过对人牙髓细胞的研究,发现了一种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着极其相似的免疫表型及形成矿化结节能力的细胞,细胞中形态呈梭形,可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有着较强的克隆能力。
这些由牙髓组织中分离出的成纤维状细胞就称为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
现在普遍认为牙髓组织中具有形成细胞克隆能力和较强增殖能力的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即DPSCs[2]。
2牙源性干细胞至今,已从人类牙齿相关组织中分离和鉴定出7种干细胞:(1)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DPSC)[1],来自恒牙牙髓;张巍巍等[3]以人牙髓干细胞为种子细胞与PLGA支架材料在体外进行复合培养,表明PLGA 有利于于牙髓干细胞的粘附与增值。
Lindroos等[4]得到DPSC与其他间充质源性干细胞具有相似的表面标志物和骨相关性的标志物的结论,支持DPSC在硬组织再生方面的可能性。
从成人第三磨牙牙髓中分离的DPSC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诱导分化为有功能活性的神经细胞,并在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神经组织专有的标志物[5],为治疗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提供了新的途径。
DPSCs不表达成牙本质细胞特征性蛋白DSP、DMP,则表明DP-SCs尚处于未分化状态[6]。
我国学者通过对根髓和冠髓进行比较时发现:DPSCs 存在于全部牙髓之中,在根髓中的密度更高[7]。
(2)人类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tem cell from the pulp of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 SHED),来自儿童脱落乳牙的牙髓;Miura等[8]研究发现,正常脱落的乳牙牙髓中的细胞经培养会表现出成纤维细胞样生长,其增殖率和群体倍增数均比骨髓基质干细胞(BMMSC)、DPSCs高,于是首次提出了SHED的概念。
牙周组织工程中牙龈成纤维细胞的研究进展

牙周组织工程中牙龈成纤维细胞的研究进展陈嵩【摘要】随着牙周组织工程学的发展,如何选取理想的种子细胞已成为组织修复成功与否的关键.目前,牙周组织工程中应用包括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s)、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cells,DPSCs)和牙周膜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PDLCs).它们的种子细胞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文中就近年来牙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应用现状及牙龈成纤维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eriodontal tissue engineering, to achieve ideal seed cells is becoming a key to the success of tissue repair. At present, the seed cells applied to periodontal tissue engineering include bone marrow stem cells,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dental pulp stem cells and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 each with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is review updates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of seed cells in periodontal tissue engineering and the researches on gingival fibroblasts.【期刊名称】《医学研究生学报》【年(卷),期】2013(026)003【总页数】3页(P293-295)【关键词】牙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牙龈成纤维细胞【作者】陈嵩【作者单位】210002,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口腔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20 引言近年来,随着生物材料、组织工程技术及理论的发展,将牙周组织工程技术应用于临床已成为修复牙周骨缺损的趋势。
牙囊细胞及其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的应用

牙囊细胞及其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的应用杨洋;徐燕【摘要】Derived from ectodermal mesenchyme, dental follicle cells(DFCs) are periodontal tissue precursor cells that exhibit heterogeneity and multilineage differentiation potential through osteogenic, cementogenic, chondrogenic, adipogenic, and neurogenic differentiation. DFCs are extensively used for periodontal tissue regeneration, because they can be easily harvested from the attached dental follicles, which are separated from the calcified teeth after the impacted third molar extractions. DFCs are suitable seeding cells that can be combined with scaffold to generate periodontal-like tissues and can be co-cultured with other seeding cells or provide microenvironments favorable for tissue regeneration.%牙囊细胞(DFC)来源于外胚间充质,是牙周组织的前体细胞,具有异质性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可以成骨、成牙骨质、成软骨、成脂和成神经向分化.DFC可通过组织块法、酶消化法或两者结合的方法获得,可通过细胞形态鉴定、透射电镜观察和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物检测鉴定,其增殖能力较强.DFC既可以作为种子细胞,复合支架材料形成类似牙周组织的相关结构,也可与其他种子细胞共培养或利用其条件培养液提供的微环境诱导其他种子细胞进行牙周组织的再生,因此在牙周组织再生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期刊名称】《国际口腔医学杂志》【年(卷),期】2017(044)003【总页数】4页(P332-335)【关键词】牙囊;干细胞;牙周组织;再生【作者】杨洋;徐燕【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安徽省口腔疾病研究中心实验室合肥 230032;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安徽省口腔疾病研究中心实验室合肥 23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51牙囊是包绕于发育期牙齿成釉器和牙乳头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来源于外胚间充质,在牙齿的萌出和牙周组织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1-3]。
牙髓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综述)

牙髓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综述)邹朝晖;沈静燕;刘士有【期刊名称】《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年(卷),期】2006()S1【摘要】牙齿的再生现在已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而牙髓干细胞作为牙齿再生的主要种子细胞,对其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笔者就牙髓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做一综述。
牙髓干细胞的提出Gouble用β-磷酸甘油诱导牙髓细胞分化成牙本质细胞,证实了牙髓组织中成牙本质细胞前体的存在。
2000年Gronthos利用collagenase type I和dispase消化法,将人的第三磨牙牙髓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并培养,获得了具有细胞克隆能力和高度增殖能力的细胞,与骨髓基质干细胞相比较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将其与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粉末混合并接种于免疫耐受小鼠背部皮下形成了牙髓牙本质复合体样结构,因此提出了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DPSCs)的概念。
【总页数】2页(P66-67)【关键词】牙髓干细胞;特异性;牙本质;牙髓组织;骨髓基质干细胞【作者】邹朝晖;沈静燕;刘士有【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9【相关文献】1.牙源性干细胞应用于牙髓牙本质再生研究进展 [J], 马学娟;陈旭2.牙髓干细胞在组织工程及再生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王付燕;杜立群3.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在口腔颌面部组织再生及免疫调节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J], 陈宁馨;赖光云;汪俊4.恒牙牙髓干细胞在周围神经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段德庆;王鹏;张红艳5.恒牙牙髓干细胞在周围神经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段德庆;王鹏;张红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釉基质蛋白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研究进展

釉基质蛋白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研究进展李昕怡;董伟【摘要】釉基质蛋白(EMP)可促进牙周膜细胞(PDLC)的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
在EMP的作用下,PDLC中与合成细胞外基质功能相关的基因表达提高,PDLC的矿化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提高。
EMP可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成骨向分化,上调其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BMSC中的AKP活性提高。
EMP通过上调连接蛋白-43和神经钙黏着蛋白等细胞间交流黏附因子增强成骨细胞分化。
EMP可促进未成熟的成骨细胞聚集,这种聚集对连接蛋白-43和神经钙黏着蛋白上调有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成骨细胞的分化和矿化活性。
EMP可促进牙骨质形成,促进上皮细胞的增殖、活性和迁移。
明确EMP的作用机制并利用机制调控产物,可为牙周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The proliferation and multi-directional differentiation ability of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PDLC) can be p romoted by enamel matrix proteins(EMP) and by the expression of genes rela ted to the synthesis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mineralization of PDLC, and the ac tivity of alkaline phosphatase(AKP). Similarly, the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up regulation of the gene expression, and AKP activity of bone marrow mese nchymal stem cells can also be improved. Adhesion factors, such as connexin -43 and neural cadherin, could be upregulated by EMP to enhance the differen tiation of osteoblasts. In addition, the aggregation of immature osteoblasts c an be promoted by EMP,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upregulation of connexin-43 and neural cadherin, and further increases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minerali zation of osteoblasts. Moreover, the formation of cementum and proliferatio n, activity, and migration of epithelial cells can also be improved by EMP. Resu lts provide new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eriodontal tissu e defectsby discovering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EMP’s activity and the r egulation of its products.【期刊名称】《国际口腔医学杂志》【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6页(P600-605)【关键词】釉基质蛋白;牙周组织再生;细胞行为;活性成分;细胞因子【作者】李昕怡;董伟【作者单位】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华西口腔医院牙周科四川大学成都610041;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华西口腔医院牙周科四川大学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51常规的牙周病治疗措施可有效地去除感染并阻止病损进一步发展,但却无法真正恢复牙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而牙周组织再生,即实现牙槽骨和牙骨质以及锚定在二者之间的牙周膜结构及其功能的重建,是牙周病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牙周组织工程研究进展

牙周组织工程研究进展苗雷英;孙卫斌【摘要】牙周炎是炎症破坏性疾病,会导致牙周韧带、牙骨质、牙槽骨等牙齿支持组织破坏吸收.牙周炎也是成人失牙最主要的原因.在控制感染的基础上重建牙周组织是牙周病治疗的最终目标.牙周组织重建过程涉及多种软、硬组织(牙周韧带、牙龈、牙骨质和骨),其关键是牙骨质、牙槽骨及牙周韧带锚定结构的重构.该文对牙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支架的三维结构、支架的抗菌性、牙骨质再生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虽然近年来牙周组织工程领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迄今为止,这些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牙骨质及其与牙周膜界面的修复再生还未能实现.牙周组织再生治疗的有效技术尚需大量动物实验、临床实验验证效果.【期刊名称】《医学研究生学报》【年(卷),期】2016(029)001【总页数】7页(P3-9)【关键词】牙周组织工程;CEMP1;三维支架;静电纺丝【作者】苗雷英;孙卫斌【作者单位】210008 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210008 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苗雷英,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南京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病理学专委会青年委员;江苏省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委会委员。
入选2015年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
主要从事口腔颌面部硬组织组织工程再生的研究。
发表SCI论文10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面上项目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
孙卫斌,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前任国际牙医师学院(ICD)院士、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委、江苏省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来自牙囊干细胞的小细胞外囊泡为牙周组织再生提供新的策略?

来自牙囊干细胞的小细胞外囊泡为牙周组织再生提供新的策略来自牙囊干细胞的小细胞外囊泡为牙周组织再生提供新的策略。
原标题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rom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 provide biochemical cues for periodontal tissue regeneration,近日(20220303)发表在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作者来自中国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云南省口腔重点实验室口腔科等。
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行业信息背景基于干细胞衍生的小细胞外囊泡(sEV) 的治疗已被探索为牙周再生中基于干细胞移植的治疗的替代方案。
牙囊干细胞(DFSCs) 在再生医学应用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然而,尚不清楚源自DFSCs 的sEVs (DFSCs-sEVs) 是否可用于牙周再生。
该研究调查了 DFSCs-sEVs 是否可以再生受损的牙周组织及其潜在的潜在机制。
方法DFSCs-sEVs被分离和鉴定,牙周膜干细胞(PDLSCs)与分离的sEVs共培养。
使用EdU 测定、CCK-8 测定、细胞周期分析、伤口愈合、茜素红染色、qRT-PCR 和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查DFSCs-sEVs 对PDLSCs 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RNA测序和功能富集分析用于检测参与DFSCs-sEVs对PDLSCs影响的信号通路。
PDLSC 用 ERK1/2 或 p38 MAPK 抑制剂预处理,以研究 ERK1/2 和 p38 MAPK 通路的可能参与。
此外,将DFSCs-sEVs与胶原海绵结合并移植到SD大鼠的牙周缺损处,然后使用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和显微CT检查牙周组织的病理变化。
结果PDLSCs 可以内化 DFSCs-sEVs,从而增强使用 EdU 测定、CCK-8 测定和细胞周期分析评估的增殖。
DFSCs-sEVs 显着增强了 PDLSCs 的迁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3年10月第7卷第5期ChinJStomatolRes(ElectronicEdition),October2013,Vol.7,No.5
牙周炎是对牙周系统完整性破坏最大的一种病理情况,累及四种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1]。牙周骨移植和引导组织再生(guidedtissueregeneration,GTR)为牙周病治疗和牙周缺损修复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在恢复牙周组织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上还远未达到所期望的目标。组织工程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其基本方法是将体外培养的高浓度、功能相关的活细胞种植于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的细胞外基质材料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将这种细胞与生物材料复合体植入机体病损部位以形成新的具有其原来特殊功能和形态的相应组织和器官,达到修复创伤和重建功能的目的。所以,将组织工程技术引入牙周组织再生治疗,为牙周病的治疗和牙周缺损的修复开辟了新的研究空间。干细胞是组织工程学研究的基础。牙源性干细胞中的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ligamentstemcell,PDLSC)、牙髓干细胞(dentalpulpstemcell,DPSC)、牙根尖乳头干细胞(stemcellsfromapicalpapilla,SCAP)和牙囊前体细胞(dentalfollicleprogenitorcell,DFPC)具有再生和分化潜力好及免疫原性低的特点,因而成为牙周组织再生的种子细胞[1-3]。
本文将针对以上细胞的一些重
要特征及其现阶段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牙周膜干细胞牙周膜存在于牙齿和牙槽窝内壁之间,是围绕、支持牙齿的纤维结缔组织。人类的牙周膜包含着一个干细胞子群,
负责维持和再生牙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这些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称为牙周膜干细胞[4]。2004年,Seo等[5]采用酶消化培养法将其组织消化成单细胞悬液后接种于培养皿,利用间接免疫磁珠法筛选细胞,首次分离出PDLSC
。
PDLSC是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MSC)
的成
员,因其具有多能性和自我更新能力,成为牙周组织再生和修复的一个重要来源。它可被诱导分化成纤维样、成骨样、
成牙骨质样、脂肪样、软骨样和肌样细胞[4-5]。但是,
PDLSC
的特异性表面标志物尚不明确,只能从相关生物学特性上进行鉴定或者借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
stemcell,BMMSC)的表面标志物(STRO-1、STRO-3、CD146、
CD13、CD29、CD44、CD90(Thy-1)、CD105、CD106、CD166、OCT-4、SSEA-1、SSEA-4)来检测PDLSC[6]。另外,Sununliganon等[7]
报道在牙周膜高度分化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
)、
·综述·牙周组织再生治疗中牙源性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陈茜唐倩【摘要】牙周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它可以破坏牙周组织,甚至导致牙齿丧失。随着对其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牙周治疗的重点已从阻止疾病发展转变为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和重建。牙周组织工程技术已成为牙周组织再生治疗的发展方向。干细胞群体的选择是组织工程最关键的部分之一。牙源性干细胞因其优良的再生和分化潜能,成为牙周组织再生治疗的重要来源。本文就牙周组织再生治疗中牙源性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牙周组织;牙源性干细胞;再生;分化
ResearchprogressondentalstemcellsofperiodontalregenerationtherapeuticsCHENXi,
TANGQian.StomatologyDepartment,TheThirdAffiliatedHospitalofSunYat-senUniversity,Guangzhou510630,ChinaCorrespondingauthor:TANGQian,Email:doodooer@126.com【Abstract】Periodontitisisachronicinflammatorydiseasewhichcanleadtothedestructionofperiodontiumandeventhelossofteeth.Withthein-depthstudyonitspathogenesis,thekeytoperiodontaltreatmentshasgraduallyturnedfrompreventingthediseasedevelopmenttopromotingtheperiodontiumreconstructionandregeneration.Periodontaltissueengineeringtechnologyhasbecomeanemergingdirectionofperiodontaltissueregenerationtreatment.Theselectionofstemcellgroupisoneofthemostcriticalpartsofthispotentialtechnology.Odontogenicstemcellshasbecomeaimportantsourceofperiodontaltissueregenerationtherapyduetoitsexcellentregenerationanddifferentiationpotential.Thisarticlemainlyintroducestheodontogenicstemcellsusedinperiodontalregenerationtherapy.【Keywords】Periodontaltissue;Periodontalstemcells;Proliferation;Differentiation
DOI:10.3877/cma.j.issn.1674-1366.2013.05.019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2011B031300011)
作者单位:51063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口腔科通信作者:唐倩,电子邮箱:doodooer@126.com
419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3年10月第7卷第5期ChinJStomatolRes(ElectronicEdition),October2013,Vol.7,No.5
整合分子β1(ITGβ1)、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的表达明显升高。生长因子具有促进或抑制细胞分裂、增殖、迁移和基因表达的作用,其与细胞外基质共同形成干细胞生存增殖和分化的微环境。生长因子在细胞间以及细胞与微环境间的信号转导中起到了重要作用[8]。目前,与牙周组织再生相关的生长因子包括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釉基质蛋白(enamelmatrixprotein,EM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growthfactor,I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和Wnt基因家族等[9]。Liu等[4]研究发现,通过Wnt3a激活Wnt信号通路后,PDLSC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表达明显增强,细胞明显增多,提示Wnt信号通路可能在PDLSC增殖和成骨细胞方向分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Seo等[5]将人PDLSC以羟磷灰石/磷酸三钙(hydroxyapatite/tricalciumphosphate,HA/TCP)为载体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的背部皮下和免疫抑制大鼠实验牙周病损处发现,PDLSC能在体内形成牙骨质-牙周膜复合体,同时有类似穿通纤维穿行其中,有形成牙周新附着和修复牙周缺损的潜能。Feng等[10]经过一系列细胞培养和动物实验后,利用自体细胞和骨移植材料等混合物,进行了临床实验。实验中,将自体牙周韧带祖细胞(periodontalligamentprogenitor,PDLP)和羟基磷灰石混合物植入3例牙周炎患者的牙周袋中。分别在植入后的第3、6、12、26、32、42和72个月对患者进行复诊,主要对其牙齿动度、探诊深度、相对附着水平、牙龈萎缩等方面进行检查和记录。结果显示,2例患者术后牙周组织恢复健康,并实现有效的牙周组织再生。一系列研究表明,PDLSC在牙周组织的发育、稳定和再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DLSC几乎无免疫排斥反应,是迄今为止最常见的研究细胞群,并成为牙周组织再生的很好资源,与其他间充质干细胞相比似乎有更大的产生牙周相关结构的潜力,非常适用于牙周组织再生治疗[3-4]。二、牙髓干细胞牙髓是一种疏松结缔组织,由纤维、血管和细胞组成。牙髓中的细胞主要包括成纤维细胞、成牙本质细胞、神经祖细胞、巨噬细胞和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2000年,Gronthos等[11]采用新鲜成体牙髓组织,以酶消化法体外培养获得集落状生长的细胞,该细胞可被诱导分化为成牙本质样细胞和形成牙本质样结构,从而证实了该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并提出了牙髓干细胞的概念。DPSC可以从健康的牙齿,乳牙以及炎症感染牙齿的牙髓腔中获取,可被诱导分化成骨样(骨样)、软骨样、脂肪样、神经样和心肌样细胞[1,11]。Gronthos等[11]利用体外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DPSC表面分子标记,并同骨髓基质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BMSC)比较,结果显示DPSC和BMSC有很大的相似之处。DPSC表面标志物有STRO-1、CD29、CD44、CD73、CD105、CD106、CD146[6]。DPSC相关生长因子如:转移生长因子家族(TGF-βsuperfamily)的主要成员TGF-β1可以促进DPSC
ALP的表达,参与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BMP-2能够刺激DPSC分化表达成牙本质细胞[12]。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matrixprotein1,DMP-1)也可促进DPSC的增殖,且对DPSCALP活性的促进作用呈浓度依赖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皮生长因子(EGF)等细胞生长因子亦参与DPSC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过程的调节[13]。腺苷A1(AdenosineA1)受体(A1R)刺激人DPSC,
8d
后,A1R激动剂2-氯-N(6)-环戊基腺苷(CCPA)和A1R拮抗剂8-环戊基-1,3-二丙基黄嘌呤(DPCPX)均可通过Wnt信号通路影响RUNX-2和ALP的表达,从而提示Wnt信号通路可能在DPSC成骨细胞方向分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