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配制方法

合集下载

制备溶液的常见技巧和方法

制备溶液的常见技巧和方法

制备溶液的常见技巧和方法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工业生产都离不开溶液的使用。

制备溶液是一个基础的实验技能,掌握好制备溶液的技巧和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制备溶液的技巧和方法。

1. 准确称量试剂制备溶液首先需要准确称量所需的试剂。

在称量时,应使用准确的称量工具,如电子天平,避免使用不准确的千分秤。

对于固体试剂,应先用干燥的玻璃研钵称量,再转移到容器中。

对于液体试剂,应使用准确的移液器或容量瓶来进行准确的量取。

2. 溶剂的选择和纯度制备溶液需要选择合适的溶剂。

溶剂的选择应考虑溶质的性质和溶解度。

常用的溶剂有水、醇类、醚类等。

在选择溶剂时,还需考虑溶剂的使用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同时,为了保证溶液的准确性,应选择高纯度的溶剂,如特级纯、分析纯的溶剂。

3. 配制浓度溶液在配制浓度溶液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将溶质溶解于溶剂中。

为了提高混合均匀度,可先将溶质溶解于适量溶剂中,再将溶液转移到预先准备好的容器中,并用溶剂冲洗移液器或容量瓶,以确保溶质的完全溶解。

4. 调整溶液的pH值有时候,我们需要调整溶液的pH值。

对于酸性溶液,可使用酸来调整pH值;对于碱性溶液,可使用碱来调整pH值。

在调整过程中,应逐滴加入酸或碱,并经过充分搅拌,以避免过量添加的情况发生。

同时,应使用pH试纸、pH计等工具来监测pH值的准确性。

5. 溶解难溶性物质有时候,我们需要溶解一些难溶性物质。

这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增加溶解度:加热,利用热能增加分子间的能量,促进溶解;搅拌,通过机械作用来打破团聚体,增加分散度;添加辅助剂,如表面活性剂或络合剂,改变物质的溶解性质。

6. 注意溶液的稳定性溶液在制备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光、氧气、温度等。

为了保持溶液的稳定性,可以使用暗瓶来避免光的照射;在制备途中,尽量避免溶液与空气接触;在溶液的保存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

溶液的配制

溶液的配制

化学导学案备课人王雅丽上课时间3月7号审核人赵海新课题配制定量的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课型预习展示学习目标配制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重点难点配制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导学过程教师复备讨论: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方法方法一固体与水配制教师演示步骤:(1)计算: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克,水为毫升(水密度为1g/ml)(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的质量:在已调平的天平(100g)的左右两盘各放一等在的白纸,然后向盘中放 g砝码并将游码拔至 g;向盘白纸上加食盐至天平平衡。

小心将食盐倒入小烧杯内。

(3)量取:选用 ml量筒量取所需蒸馏水的体积(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里。

(选择量筒的依据是什么)(4)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5)贴标签;将配好的氯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试剂瓶上的标签应注明:名称(化学试)、浓度等评价与反思:(1)你觉得此次探究活动是否成功?你认为同组成员或自己哪些操作没有做好,应怎样做?这些错误操作是否导致实验有误差?(2)本次实验中,如果出现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5%。

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方法二溶液与水配制教师演示1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所需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水的质量2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和氯化钠溶液3 混匀: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4、贴标签:将配好的氯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试剂瓶上的标签应注明:名称(化学试)、浓度等题组训练1(1)用已配好的5%的NaCl溶液(密度约为1.03g/ml)配制50g 1%的NaCl溶液,需要5%的NaCl溶液______毫升,需要加水______毫升。

写出计算过程:(2)选用 ml量筒量取所需5%的NaCl溶液的体积,倒入烧杯里,再选用 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配制溶液的方法有

配制溶液的方法有

配制溶液的方法有
配制溶液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固体溶解法:将固体溶质加入到溶剂中,通过搅拌和加热使其溶解。

这是最常用的配制溶液的方法,比如将盐加入水中配制盐水。

2. 溶液稀释法:当需要调整溶液浓度时,可以通过溶液稀释的方法进行。

将已有的浓溶液取出一部分,加入适量的溶剂使其稀释,从而得到所需浓度的溶液。

3. 液体混合法:将两种或多种溶液混合在一起,通过计算混合前后的溶质浓度和容积,可以得到所需浓度的溶液。

这种方法常用于配制某些特定浓度的试剂液。

4. 稀酸稀碱稀化法:将浓度较高的酸、碱加入到大量的水中,通过稀化的方法得到所需浓度的酸碱溶液。

这种方法常用于配制实验室中的常用酸碱溶液。

5. 水合物溶解法:有些化合物具有结晶水,通过将结晶体加入到水中,可以得到溶解度较高的溶液。

这种方法常用于配制一些含水合物的溶液。

在配制溶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需要准确称量溶质和溶剂,以保证溶液浓度的准确性。

2. 溶质的溶解度和溶剂的性质需要考虑,确保溶解度足够高,否则溶质不易溶解或溶液浓度无法满足需求。

3. 在溶质溶解过程中,可以适当加热或搅拌促进其溶解,但需注意加热时避免溶液溢出或溶质分解。

4. 配制过程中,需要注意实验室安全,避免对身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总之,配制溶液的方法多种多样,具体选择哪种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溶质和溶剂的量,充分考虑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以确保得到所需浓度的溶液。

同时还需注重实验室安全,遵守操作规范,保证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

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一、概述。

标准溶液是在实验室中常见的一种溶液类型,它的浓度和成分都是经过严格计量和调配的,用于实验室分析和检测中的溶液标定、质量控制等方面。

正确的配制标准溶液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希望能够对实验室工作者有所帮助。

二、配制步骤。

1. 确定溶液浓度和成分,在配制标准溶液之前,首先要明确所需溶质的浓度和成分。

根据实验需求和相关标准,确定所需配制的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成分,这是配制标准溶液的基础。

2. 准备溶剂和容器,选择纯净的溶剂和干净的容器进行配制。

溶剂的纯度和容器的清洁度对于标准溶液的配制至关重要,任何杂质都可能影响标准溶液的准确性。

3. 称量溶质,根据所需溶质的质量,使用精密天平准确称量溶质。

在称量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溶质的挥发和吸湿,确保称量准确。

4. 溶解溶质,将称量好的溶质加入到溶剂中,通过搅拌或超声等方法充分溶解。

在溶解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确保溶质完全溶解。

5. 定容配制,将已经溶解的溶质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用溶剂定容至刻度线。

在定容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波动和溶液溅出,确保定容准确。

6. 校正浓度,通过分析检测方法,对配制好的标准溶液进行浓度校正。

校正的目的是确保配制的标准溶液符合实验需求和相关标准。

三、注意事项。

1. 严格控制溶剂和容器的纯净度和清洁度,避免外源杂质的影响。

2. 在称量溶质和溶解过程中,要使用精密的实验仪器,并注意避免挥发、吸湿和污染。

3. 定容配制时要注意避免波动和溶液溅出,确保定容准确。

4. 配制好的标准溶液要进行浓度校正,确保其符合实验需求和相关标准。

5. 配制标准溶液的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和实验室卫生,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和实验污染。

四、总结。

标准溶液的配制是实验室工作中常见的操作,正确的配制方法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在配制标准溶液时,需要严格控制每个步骤,确保溶液的浓度和成分符合实验需求和相关标准。

溶液的配制

溶液的配制

溶液的配制(一)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在化学实验中,标准溶液常用mol·L-1表示其浓度。

溶液的配制方法主要分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1.直接法准确称取基准物质,溶解后定容即成为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例如,需配制500mL浓度为0.01000 mol·L-1 K2Cr2O7溶液时,应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1.4709g,加少量水使之溶解,定量转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较稀的标准溶液可由较浓的标准溶液稀释而成。

例如,光度分析中需用1.79×10-3mol·L-1标准铁溶液。

计算得知须准确称取10mg纯金属铁,但在一般分析天平上无法准确称量,因其量太小、称量误差大。

因此常常采用先配制储备标准溶液,然后再稀释至所要求的标准溶液浓度的方法。

可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高纯(99.99%)金属铁1.0000g,然后在小烧杯中加入约30mL 浓盐酸使之溶解,定量转入一升容量瓶中,用1mol·L-1盐酸稀释至刻度。

此标准溶液含铁1.79×10-2mol·L-1。

移取此标准溶液10.0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1mol·L-1盐酸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标准溶液含铁1.79×10-3mol·L-1。

由储备液配制成操作溶液时,原则上只稀释一次,必要时可稀释二次。

稀释次数太多累积误差太大,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2.标定法不能直接配制成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可先配制成溶液,然后选择基准物质标定。

做滴定剂用的酸碱溶液,一般先配制成约0.1mol·L-1浓度。

由原装的固体酸碱配制溶液时,一般只要求准确到1~2位有效数字,故可用量筒量取液体或在台秤上称取固体试剂,加入的溶剂(如水)用量筒或量杯量取即可。

但是在标定溶液的整个过程中,一切操作要求严格、准确。

称量基准物质要求使用分析天平,称准至小数点后四位有效数字。

溶液的配制步骤及其配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溶液的配制步骤及其配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溶液的配制步骤及其配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我们在学习初中化学时,有时候会碰到需要配制一定重量、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例如:配制100克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面对着这种物质,我们应该做呢?本文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配置溶液?配置溶液的步骤是什么?配置溶液需要注意什么事项?【配制溶液的分类】1.用气体配制溶液2. 用固体配制溶液3.用液体配制溶液注:初中只需掌握固体液体两类溶液的配制就可以。

【配制溶液的步骤】①实验用品:托盘天平、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药匙等。

②实验步骤:计算→称量药品→量取溶剂水→搅拌溶解具体步骤为:1.利用公式计算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

其中: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剂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由于溶剂一般是水,且密度为1g/cm3,所以溶剂的体积和质量在数值是相等的。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溶质,包含称取溶质的质量和量取溶剂的体积;首先用托盘天平(配用药匙)称量所需的溶质,倒入烧杯中;然后用量筒(配用胶头滴管)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溶质的烧杯中。

3.把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倒入盛有溶质的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溶解。

4.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的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注意标签向外)。

【溶液配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容量瓶是刻度精密的玻璃仪器,不能用来溶解2.溶解完溶质后的溶液需要冷却到常温再转移3.溶解过程中的烧杯以及搅拌、引流用的玻璃棒都需要在转移后洗涤两三次。

4.把小烧杯中的溶液往容量瓶中转移时,需要借助玻璃棒引流,因容量瓶瓶口较细,目的是避免溶液洒出。

5.定容时要注意溶液凹液面的最低处和刻度线相切,眼睛需与凹液面底部持平,否则就会导致读数偏大或者偏小。

6.如发现定容时溶剂水的体积过大,则实验失败。

切勿使用胶头滴管洗去多余水量。

溶液配制的步骤

溶液配制的步骤

实验室溶液配制的步骤
溶液配制的步骤包括以下几点:
1. 确定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2. 选择适当的容器,将溶剂(如水)加入容器中。

3. 测量出溶质(如盐)的质量。

4. 将溶质加入溶剂中,搅拌均匀。

5. 继续搅拌,直至溶质完全溶解。

6. 检查溶液的浓度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可以适当调整溶质的质量或体积。

7. 最后,将溶液稀释或浓缩至所需的浓度。

注意:
溶质和溶剂的比例要根据需要来确定,不同的溶质和溶剂有不同的溶质质量和溶剂体积的比例。

在溶质溶解过程中要防止溶质积聚,要保持搅拌均匀。

一些溶质需要加热或高压条件下才能完全溶解。

在溶质加入溶剂之前要注意安全措施,避免危险化学反应的发生。

溶液的配制实验步骤详细

溶液的配制实验步骤详细

溶液的配制实验步骤详细配制溶液分三种情况:第一情况是用固体配制溶液;第二情况是用液体配制溶液;第三情况是用气体配制溶液。

初中只需掌握前两种溶液的配制。

例1、配制100克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步骤:1、计算配制100克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10%=10克,所需水的质量=100g-10g=90g,所需水的体积=90g/(1g/ml)=90ml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10克的氯化钠,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30353631倒入烧杯中。

3、溶解用量筒量取90毫升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4、贴标签贮存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例2:用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p=1.84g/ml)配制500克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的实验步骤:1、计算配制500克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要浓硫酸的质量=(500g*20%)/98%=102g需要浓硫酸的体积=102g/1.84g/ml=55.4ml所需水的质量=500g-102g=398g所需水的体积=398g/(1g/ml)=398ml2、量取(此步与固体配制溶液不同)用量筒量取398ml水,倒入烧杯中。

3、稀释(此步与固体配制溶液也不同)用量筒量取55.4毫升的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

4、贴标签贮存把配好的溶液冷却后装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配制方法一、指示剂配制1.0.3%二甲酚橙指示剂:称取0.15g二甲酚橙,加5ml无水乙醇,用水稀释至50ml。

2.5g/L液体铬黑T:称取0.5g铬黑T和2.0g氯化羟胺,溶于乙醇,用乙醇稀释至100ml,此使用前配备。

贮存于100ml棕色试剂瓶中。

3.固体铬黑T:称取1.0g铬黑T和100g氯化钠研磨混合均匀,贮存于100ml棕色广口瓶中备用。

4.1%紫脲酸胺:1g紫脲酸胺与100g固体氯化钠混合,研磨,烘干。

5.1g/L酚酞指示剂:称取0.1g酚酞指示剂,加乙醇100ml溶解混合。

6.10 g/L酚酞指示剂:称取1.0 g酚酞指示剂,加乙醇100ml溶解混合。

7.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1份2g/L甲基红乙醇溶液与三份1g/L溴甲酚绿乙醇溶液混合。

8.甲基红-亚甲基蓝指示剂:一份甲基红乙醇溶液(1g/L)与两份亚甲基蓝乙醇溶液(1g/L)混合。

9.品红试剂(0.15%):称取0.15g酸性品红,加75ml水,加热到品红溶解,冷却到室温,加4ml盐酸搅拌。

再加15ml10%亚硫酸钠溶液搅匀,放置过夜,加活性炭过滤于100ml容量瓶中。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1.钴标准溶液:称取3.000g金属钴(99.98%)置于250ml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润湿,盖上表面皿,缓慢加入20ml硝酸,加热溶解完全后,洗表面皿及烧杯壁于烧杯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1ml含钴3.000mg。

2.铁氰化钾标准溶液:C﹝K3Fe(CN)6﹞=0.03mol/L,称取9.9g铁氰化钾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摇匀,贮存于棕色瓶中。

3.硫酸钴标准溶液:C(CoSO4)=0.15mol/L,称取4.2g硫酸钴(CoSO4·7H2O)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摇匀,此溶液1ml含钴大约0.9mg。

4.锂标准贮存溶液:称取 5.3228g光谱纯级碳酸锂(预先于110℃、烘2个小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置于250ml烧杯中,加少量水润湿,盖上表面皿,沿杯壁缓慢加入15ml盐酸,待溶解后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

该储存溶液每毫升含锂1000µg。

5.锂标准溶液:C(Li)=100µg/L,移取50.00ml锂标准贮存溶液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

6.铁标准贮存液:ρ(Fe)=1000µg/ml,称取高纯三氧化二铁1.4297g,用20ml盐酸(1+1)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

7.铁标准溶液:ρ(Fe)=20µg/ml,移取10ml铁标准贮存液于500ml容量瓶中,加入20nl盐酸(1+1)用水定容。

8.铜标准贮存液:ρ(Cu)=1000µg/ml,先用10%硝酸将金属铜片(99.99%)表面氧化物溶去,蒸馏水洗涤,再用无水乙醇淋洗两次,吹干。

称取已处理的铜片1.0000g于250ml烧杯中,盖上表面皿,加入10ml盐酸(1+1)、10ml硝酸(1+1),低温加热,待铜片溶解完全后,冷却,移入10ml容量瓶中。

9.铜标准溶液:ρ(Cu)=20µg/ml,移取10ml铜标准贮存液于500ml容量瓶中,加入20ml硝酸(1+1),用水定容。

10.铁标准溶液:C(Fe)=1µg/ml、2µg/ml:移取12.5ml、25.0ml 铁标准溶液于两个250ml容量瓶中,各加盐酸5ml,用水定容。

11.铜标准溶液:C(Cu)= 1µg/ml、2µg/ml:移取12.5ml、25.0ml 铜标准溶液于两个250ml容量瓶中,各加盐酸5ml,用水定容。

12.钙标准贮存液:ρ(Ca)=1000µg/ml,称取2.4972碳酸钙基准试剂于250ml烧杯中,盖上表面皿,沿杯壁加入20ml盐酸(1+1),待溶解完全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

13.钙标准溶液:ρ(Ca)=20µg/ml,移取10ml钙标准贮存液于500ml容量瓶中,加入20ml盐酸(1+1),用水定容。

14.镁标准贮存液:ρ(Mg)=1000µg/ml,称取800℃灼烧的高纯氧化镁1.6583g溶于20ml盐酸(1+1),待溶解完全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

15.镁标准溶液:ρ(Mg)=20µg/ml,移取10ml镁标准贮存液于500ml容量瓶中,加入20ml盐酸(1+1),用水定容。

16.钙、镁混合标准溶液系列:分别移取钙、镁标准溶液各0.00、5.00、10.00、15.00、20.00ml,置于5个100ml容量瓶中,加4ml盐酸,用水定容。

该标准溶液系列每毫升分别含钙、镁0.00、1.0、2.0、3.0、4.0µg。

17.铬标准储存液:ρ(Cr)=1000µg/ml,称取3.7678g基准试剂重铬酸钾(于150-160℃烘2h)溶于20ml,待溶解完全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

18.铬标准溶液:ρ(Cr)=20µg/ml,移取10ml铬标准贮存液于500ml容量瓶中,加入20ml盐酸(1+1),用水定容。

19.铬标准溶液:ρ(Cr)=1µg/ml,2µg/ml:移取12.5ml,25.0ml 铬标准溶液于两个250ml容量瓶中,各加盐酸5ml,用水定容。

20.铅标准贮存液:ρ(Pb)=1000µg/ml,称取高纯铅 1.0000g 于烧杯中,加入20ml硝酸(1+1),加热溶解,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

21.铅标准溶液:ρ(Pb)=20µg/ml,移取10ml铅标准贮存液于500ml容量瓶中,加入20ml硝酸(1+1),用水定容。

22.铅标准溶液:铅标准溶液:ρ(Pb)=1µg/ml,2µg/ml:移取12.5ml,25.0ml铅标准溶液于两个250ml容量瓶中,各加硝酸5ml,用水定容。

23.锌标准储存液:ρ(Zn)=1000µg/ml,称取1.2447g基准氧化锌(于105-110℃烘2h)加25ml盐酸,加热溶解,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

24.锌标准溶液:ρ(Zn)=20µg/ml,移取10ml锌标准贮存液于500ml容量瓶中,加入20ml盐酸(1+1),用水定容。

25.锌标准溶液:ρ(Zn)=1µg/ml,2µg/ml:移取12.5ml,25.0ml 锌标准溶液于两个250ml容量瓶中,各加盐酸5ml,用水定容。

26.钾标准贮存液:ρ(K)=1000µg/ml,称取1.9067g经180℃烘2小时,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的氯化钾(光谱纯),经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转移到带有内盖的塑料瓶中贮存。

27.钾标准溶液:ρ(K)=20µg/ml,移取10ml钾标准贮存液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转移到带内盖的塑料瓶中贮存。

28.钠标准贮存液:ρ(Na)=1000µg/ml,称取2.5421g经180℃烘2小时,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的氯化钠(基准试剂),经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转移到带内盖的塑料瓶中贮存。

29.钠标准溶液:ρ(Na)=20µg/ml,移取10ml钠标准贮存液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转移到带内盖的塑料瓶中贮存。

30.钾、钠混合标准溶液系列:分别移取钾、钠标准溶液各12.50、25.00ml,置于2个250ml容量瓶中,10ml盐酸,用水定容。

转移到带内盖的塑料瓶中贮存。

该标准溶液系列每毫升含钾、钠1.0、2.0µg。

31.钴标准溶液:称取3.000g金属钴(99.98%),置于250ml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润湿,盖上表面皿,缓慢加入20ml硝酸(1+1)加热溶解完全后,洗表面皿及烧杯壁于烧杯中,移入1000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1ml含3.0000mg。

三、试剂的配制1.硫酸铵-柠檬酸铵-氨水混合试剂:称取100g硫酸铵和60g柠檬酸铵,加蒸馏水溶解至总体积500ml,再加入500ml氨水(ρ=0.88g/ml)混匀2.硫酸钴标准溶液:/.C(CoSO4)=0.015mol/L,称取4.2g硫酸钴(CoSO4·7H2O)溶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000ml,摇匀,此溶液1ml含钴大约0.9mg。

3.铁氰化钾标准溶液:C [K3Fe(CN)6]=0.03mol/L,称取9.9g 铁氰化钾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摇匀,贮存于棕色瓶中。

4.EDTA溶液0.035mol/L配制:称取13.02gEDTA二钠盐溶于1000 ml热水中,冷却。

5.硫酸亚铁铵0.040mol/L配制:称取160g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6H2O],溶于500ml硫酸溶液(20%)中,加500ml水,摇匀。

6.标准盐酸溶液:2L容量瓶中装满半瓶去离子水,用量筒量取37%的盐酸1.65ml,缓慢加入水中,搅拌,加去离子水到刻度,测得盐酸溶液的实际浓度。

7.碳酸钠:工作基准试剂,使用前在105℃—110℃干燥至恒重。

8.氯化钡溶液33%:165g氯化钡溶于水中,最后加水至总体积500ml。

9.氯离子标准贮存溶液:准确称取0.8242g在500℃灼烧15min氯化钠(G.R)溶于水中,移入1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

此溶液氯离子含量为0.5mg/ml。

10.氯离子标准溶液ρ(Cl-)=20ug/ml:吸取氯离子标准贮存溶液(500 ug/ml)20ml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该试液每毫升含20微克氯。

11.硫酸根标准贮存溶液:称取 1.8142g在105℃烘干恒重K2SO4(G.R)溶于水中。

移入1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

12.硫酸根标准溶液ρ(SO42-)=200ug/ml:吸取硫酸根标准贮存溶液(12)2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

该溶液为每毫升含200ug SO42-的标准溶液。

13.高锰酸钾—磷酸溶液:称取3g高锰酸钾于250ml烧杯中,加75ml水,加热到高锰酸钾溶解,取下冷却到室温,加85%磷酸15ml,搅匀转移到100ml棕色容量瓶中。

备用。

14.PH=5.4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称取六次甲基四胺(AR)400g溶于1000ml水中,加盐酸(AR)100ml,混匀。

15.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称取氯化铵54g溶于适量水中,加入氨水350ml,稀释至1000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