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课标 说教材(课堂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研课标说教材ppt

较强的独 立识字能力 养成主动 识字的习惯 有主动识 字的愿望
阅读
识字与写字
习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
策划简单的校 园和社会活动 在老师指导下 组织语文活动
立 体 整 合
热心参加校 园社区活动
三、说建议
评价建议
教学建议 课程资源的开发 和利用
说 建 议
精读词句 积累语言 指导朗读 默读 放手于学生 激发欲望 注重规范 和指导
学校 内容
高度重视
教师
开展各类活动
课 程 资 源 开 发 和 利 用
课外学习资源
趣味语文(1、4) 成语故事(2、6) 展示台(3、7) 宽带网(5、8)
热爱生命 田园生活 大自然的启示 以诚待人 走遍千山万水 执着的追求 战争与和平 故事长廊 口语交际 习作 我的发现 日 积 月 累
课文
语文园地
教 材 结 构
修改习作并主动 与他人交换修改 学习修改习 作中有明显 错误的词语 在写话中乐于 运用学到词语
习 作
把握内容 简要转述
清楚明白的讲述见闻 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 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 用语言打动他人
能用普通话 与人交谈
口 语 交 际观察自然、社源自 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组织趣味活动, 学会合作 尝试运用语文知识 和能力简单问题
提出问题,搜集资料
共同讨论
综 合 性 学 习
二、说教材
编写体例 编排特点 编写意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四年级 下册
研课标
说教材
说教材
说课 标
研 说 内 容
说建议
一、说课标
第二学段目标
习 作 阅 读 识字与 写字 口语交际
综合性 学习
研课标 说教材[优质PPT]
![研课标 说教材[优质PPT]](https://img.taocdn.com/s3/m/b354bcac7cd184254b3535e3.png)
6、了解课八标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
主要内容容,结分构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
深的影响。
中华民族的
抗日战争
中
国
近
代
史
近代化的探索
列强侵略与 中国人民的抗争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 的在2、主中知要国道军近“事代新革百工化民命日业进主的维和程主兴新民中义起”用的的工地主业位要,和内作评容用价,。洋认务识运戊动 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 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 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
侵
抗日战争
略
与
抗
第18课 难忘九一八 第19课 全面抗战的兴起
争
第20课 血肉筑长城
第21课同仇敌忾 众志成城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第12课 清末民初新景
观
第7课戊戌变 法
第8课辛亥革 命
思想 科学化、理性化
社会生活 近代化
政治 民主化
整合 内容结构
第11课 创业的先声
第6课洋务运动
近 经济工业化 代
化 的 探 索
第10课 近代文化教育
的起步
教育 近代化
第21课 同仇敌忾 众志成城
近代科技 文学艺术
的发展
新民主 主义革命
第14课 开辟新纪元 第15课北伐战争 第16课星火燎原
第17课二万五千里长征 第18-22课抗日战争
三、说建议
解课放标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内5容、结认识构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6、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中主华要民史族实的;了 解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抗日战争
《研课标说教材》课件

学生通过PPT课件的互动 功能,进行自我检测和复 习,提高了学习效果。
学生实践3
学生在课后根据PPT课件 进行自主学习,拓展了学 习内容,提高了自主学习 能力。
教学反思
反思1
教师在使用《研课标说教材》PPT课 件后,发现课件的互动功能能够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反思2
反思3
教师认为《研课标说教材》PPT课件 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但也 需要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以达到 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特点
编写特色
介绍教材的编写特点,如语言风格、 图表设计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和吸收知识。
与时俱进
分析教材如何适应时代发展,更新内 容,保持时效性。
03
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
01
02
03
04
讲授法
通过教师讲授的方式,系统地 向学生传递知识,适合于传授 新知识。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 讨论,以交流观点、加深理解 ,适合于重点、难点知识的探 究。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利用 PPT课件的视觉效果,帮 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单词和 语法规则。
教学案例3
在历史课上,教师通过 PPT课件的图表和时间线 ,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历 史事件的发展脉络。
学生实践
学生实践1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 用PPT课件进行小组讨论 ,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 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学生实践2
测验和考试
定期进行测验和考试,检测学 生的学习成果和水平。
综合素质评价
结合学生的多个方面表现,进 行综合素质评价,包括知识技 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04
实践应用
教学案例
01
02
学生实践3
学生在课后根据PPT课件 进行自主学习,拓展了学 习内容,提高了自主学习 能力。
教学反思
反思1
教师在使用《研课标说教材》PPT课 件后,发现课件的互动功能能够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反思2
反思3
教师认为《研课标说教材》PPT课件 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但也 需要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以达到 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特点
编写特色
介绍教材的编写特点,如语言风格、 图表设计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和吸收知识。
与时俱进
分析教材如何适应时代发展,更新内 容,保持时效性。
03
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
01
02
03
04
讲授法
通过教师讲授的方式,系统地 向学生传递知识,适合于传授 新知识。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 讨论,以交流观点、加深理解 ,适合于重点、难点知识的探 究。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利用 PPT课件的视觉效果,帮 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单词和 语法规则。
教学案例3
在历史课上,教师通过 PPT课件的图表和时间线 ,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历 史事件的发展脉络。
学生实践
学生实践1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 用PPT课件进行小组讨论 ,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 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学生实践2
测验和考试
定期进行测验和考试,检测学 生的学习成果和水平。
综合素质评价
结合学生的多个方面表现,进 行综合素质评价,包括知识技 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04
实践应用
教学案例
01
02
《研课标说教材》课件

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1
信息传递
提供有效的信息传递,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2
学习导向
引导学生有目标地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
多样化
多角度、多样性的教材设计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研课标在教材中的应用
研课标是一种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方法,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制定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更
2
程目标和学习目标。
设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资源和教学
方法。
3
教学实施
根据设计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活动。
教材设计的要素
一个好的教材设计需要考虑以下要素:
清晰明确的目标
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合理的难度和层次
教材应该有明确的学习目
教材应该包含多种形式的教
教材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
学资源,如文字、图片、视
各种教学方法和资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1
个性化教学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习惯,设计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2
创新教学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3
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设计合理的难度和学习层次,
掌握知识。
频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
使学生能够逐步提升自己的
习需求。
学习能力。
实例分析
小组讨论
教师讲解
实践操作
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互
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知识和
设计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学生
动交流,共同探讨问题。
技能。
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1
信息传递
提供有效的信息传递,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2
学习导向
引导学生有目标地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
多样化
多角度、多样性的教材设计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研课标在教材中的应用
研课标是一种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方法,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制定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更
2
程目标和学习目标。
设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资源和教学
方法。
3
教学实施
根据设计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活动。
教材设计的要素
一个好的教材设计需要考虑以下要素:
清晰明确的目标
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合理的难度和层次
教材应该有明确的学习目
教材应该包含多种形式的教
教材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
学资源,如文字、图片、视
各种教学方法和资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1
个性化教学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习惯,设计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2
创新教学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3
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设计合理的难度和学习层次,
掌握知识。
频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
使学生能够逐步提升自己的
习需求。
学习能力。
实例分析
小组讨论
教师讲解
实践操作
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互
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知识和
设计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学生
动交流,共同探讨问题。
技能。
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研课标说教材ppt课件

第三方面:说建议 教学建议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数学 例如,在教学垂直与平行时,可以根据学生在体育场的现实情境中来引入新知。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我们可以在例题和练习题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3、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策略的多样化 在平时的练习题中可以鼓励学生解决问题多样化。
认识梯形
认识并会画 平行线
垂直与平行
平行四边形 高的画法 和梯形
四第 边四 形单 和元 梯平 形行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商是两位数
商是一位数
三位数除
商的变化规律
以两位数
用整十数除 整十数、几
笔算除法
百几十的数
口算除法
整理和复习
两第 位四 数单 的元 除除 法数
是
第六单元:统计
在生活中 对统计结果 的应用 进行分析
例如,在教学亿以内数的读写时,先在万以内数读写法的基础上教学整万数 的读写法,再教学含有两级的数的读写法,以便于学生的迁移类推,同时突出了 我国的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 (2) 、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 展学生的数感。
例如,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精心设计教学顺序,留给学生更大的 探索和思考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出现文 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 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加强估算教学,使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和 策略,体会估算的作用。
进行分析
数的除法 纵向复式条
体验统计 在生活中 的应用
数与计算
形统计图
绘制方法
复式条形 横向复式条
统计图
初中数学研课标说教材PPT课件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 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 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 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一 、
目 标 要 求
(二)阶段目标
体会模型
建立意识
数学思考
知识技能
阶
段
目
标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 情感态度
数学活动
课题学习
体会数学 价值
(三)内容标准
图形的性质
图形的变化
图形与坐标
环境与工具
生成性资源
文本资源
利资 用源 建开 议发
和
记得肖川教授说过:完美的教学能够唤
起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封闭 的心智。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 利用学生这无形的资产,让每一节课都透射 出生命的活力。
MODE
RN
谢谢大家
1、虽然信念有时薄如蝉翼,但只要坚 持,它 会越来 越厚的 。 2、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 不努力 却什么 改变也 没有。 3、人生那么多事可以做,鸡毛蒜皮并 不足以 成为你 的全世 界。 3、在我们的一生中,没有人会为你等 待,没 有机遇 会为你 停留, 成功也 需要速 度。 4、生活不能游戏人生,否则就会一事 无成; 生活不 能没有 游戏, 否则就 会单调 无聊。 5、你要求的次数愈多,你就越容易得 到你要 的东西 ,而且 连带地 也会得 到更多 乐趣。 6、把气愤的心境转化为柔和,把柔和 的心境 转化为 爱,如 此,这 个世间 将更加 完美。
MODE RN
北 中学部
师 大
zhongxuebu
版
本
李梦君
说课流程
编写意图
内容标准
内容整合
说教材
教学建议
《整式的乘除》研课标说教材PPT

螺旋上升的思 想
知识横向联系
联系实际形成 应用
整
式
将整式的运算法则与“探究
的
规律题”,“图形面积问
运
题”,等相联系,体现了数 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与生活
算
的思想
发展学生
有条理的
思考与表 达
发展学生 符号感
发展学生 的推理能
力
保证基本运 算技能,避 免繁杂运算
教 学 建 议
理解与应 用
积极、主 动
学习过程
会进行整式 的运算
整
知识与技能
式
的
理解幂的 运算性质
运 算
了解数学 的价值
发展用数学 的信心
问 题 情 境
想 一 想
做 一 做
议 一 议
猜 一 猜
为学生提供 探索、交流 的时间与空 间
数
问
学
题
模
情
型
境
展现数学 知识的形 成与应用 过程
求
解
分解因式
模
型
整式的运算
字母表示数
知识编排 上螺旋上 升
与实际生活和 其他学科联系
黑
洞
装饰物面
积
编 写 特 点
习题编排
读一读
练习 习题
带
﹡ 复
习 题题
知 识 点 回 顾
复习题
激发兴趣
性经 学历 习研
究
应体 用会 价数 值学
的
问 题 情 境
问 题 串
想 一 想
做 一 做议
一 议
增加学习 信心
正文
读一 读
介绍 与正 文相 关的 背景 知识
课题
学习
研课标说教材 ppt课件

Unit1询问玲玲
任务
的三餐
话题
Unit2
全班同学推举出一名 “健康饮食之星”。
Unit1
学会询问和回答
一日三餐。
运用
Unit2在信中介绍了 Sam吃了什么。
Unit2
Module 一般过去时态的正确运用。 3
说教材
呈现主要学习内容
Listen,read and act out.
听说重点对话、句型
义务教育阶段 英语课程的总 目标是:
➢通过英语学习使学 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 言运用能力,促进心 智发展,提高综合人 文素养。
义
务
三级目标 7-9年级
教
育
阶 段
二级目标
5-6年级
目
标
一级目标
3-4年级
能根据要求 为图片、
实物等写出 简短的
能根据拼读规 律读出 简单的单词。
口头表达中做到 描述。
发音清楚、重音
坚实的基础。
并复习强化了
动词过去式的 五年级上册 不同变化。 Module2
五年级上册
变化。
Module1
四年级下册
Module6
在已有知识的基
螺 础上,将一般过 旋 去时态运用于询
问和回答一日三
上 餐。学生知识得 升 以强化,情感得
以升华。
五年级下册 Module3
说目标
说教材
第 三 模 块
说教学
Unit 2
Module 3
模 块 编 写 体 例
陵城镇东关小学
话题设置接近生活, 倡导听说与表演,形
学生交流简单。
成良好的学习策略。
教材内容生活化, 学生容易接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与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能力,倡导学生主 动参与、勤于思考, 善于合作、乐于交流 展示。
课标规定及要求
中 国 近 代 史
6
2、认识抗击外来侵 略、捍卫国家主权和 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 的优良传统;
1、认识外国列强的侵略、 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 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 本原因;
。
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
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课。标
3、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内争容的结胜构利进军。
4、了列解强侵南略京与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5、中知国道人民南的昌抗起争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
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中军和农村革
命根据地的意义。
6、了解课八标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
主要内容容,结分构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
深的影响。
中华民族的
抗日战争
中
国
近
代
史
8
近代化的探索
列强侵略与 中国人民的抗争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 的在2、主中知要国道军近“事代新革百工化民命日业进主的维和程主兴新民中义起”用的的工地主业位要,和内作评容用价,。洋认务识运戊动 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 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 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
3、简述第二次鸦新片民战主争主期义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俄国通过不平等革条命约的割兴占起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 实。
4、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5、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
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
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Leabharlann 18第9课 新文化运动
第12课 清末民初新景
观
第7课戊戌变 法
第8课辛亥革 命
思想 科学化、理性化
社会生活 近代化
政治 民主化
整合 内容结构
第11课 创业的先声
第6课洋务运动
近 经济工业化 代
化 的 探 索
第10课 近代文化教育
的起步
教育 近代化
第21课 同仇敌忾 众志成城
近代科技 文学艺术
的发展
新民主 主义革命
第14课 开辟新纪元
第15课北伐战争
第16课星火燎原
第17课二万五千里长征 第18-22课抗日战争 19
国
6、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近会红军的革
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代的艰难曲折
。
史
中华民族的 抗日战争
10
新民主主义
近代化的探索
革命的兴起
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
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
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3、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
中华民族的 抗日战争
11
二、说教材
教材编写 意图和体例
知识结构和逻辑 关系
说 教 材
12
教材编写意图
6、尊重传统 史学,内容
整合更合理
5.转变传统 的教学与学 习的方式
1.注重培养 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
编写
意图
4.注重培养学 生的学习能力
3.注重减轻 学生的负担
2.增强教材 的趣味性、生动
性和启发性
研课标 说教材
冀教版八年级历史 上册
怀安城中学 张艾琴
1
教学目标
编写意图 体例安排
单元分析 立体整合
说教材
教学建议
说课标
课标要求
说教材内容
中 国 近 代 史
说建议 评价建议
课程资源
2
一、说课程标准
知识与技 能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近 代 史 目 标
3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五大学习主题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课标规定及要求
中
国
近
代
史
4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近代 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 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 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知识与能力
能力目标:能够初步阅读、 理解和归纳一些基本的历 史材料,从不同角度思考 和解释历史问题。
课标规定及要求
中
国
近
代
史
5
通过查找、补充相关历史 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 象的资料,学会客观公正 的解释、评价历史问题。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整合 内容结构
背景、义和 团运动、八 国联军侵华 罪行、条约 及危害
第5课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第1课 鸦片战争
原因、经 过、条约、
影响
第18—22课
侵
抗日战争
略
与
抗
第18课 难忘九一八 第19课 全面抗战的兴起
争
第20课 血肉筑长城
第21课同仇敌忾 众志成城
抗战从此开始。
课标
4、讲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内罪行容,结认构识
日本列强军侵国略主与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5中、国讲人述民中的国抗争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
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中勇顽强
、不怕牺牲的精神。
国
6主7、、要了探内解讨容中抗。国日共战产争党胜第利七的次历全史国意代义表。近代史大会的
13
时序
结合
主题
编写体例
教
材
编
写
体
例
14
教材体例
教材的体例
教材结构
单元结构
课文结构
说明、目录、 主题课文、主题活动、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近代部分)
附录、后记构成
单元主题页 主题课文 主题活动
导入框、 正文宋体、 小字楷体、文献资料 图表、想一想、读一 读、温故知新、问题 与探究、日积月累
15
教材编写 意图和体例
知识结构和逻 辑关系
说 教 材
16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兴起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
抗日战争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教材 内容结构
中 国 近 代 史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的胜利
17
原因、侵华 罪行、结果、
危害
背景、过程、 结果、意义
第3课 边疆危机与收复新疆
背景、重 要战役、 条约、影 响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课标规定及要求
中 国 近
3、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 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坚定为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代
的信念。
史
7
近代化的探索
列强侵略与 中国人民的抗争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
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
响。
2、知道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解课放标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内5容、结认识构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6、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中主华要民史族实的;了 解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抗日战争
7、中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 俗国方面的变化。
近 代 史
9
近代化的探索
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兴起
1、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能力,倡导学生主 动参与、勤于思考, 善于合作、乐于交流 展示。
课标规定及要求
中 国 近 代 史
6
2、认识抗击外来侵 略、捍卫国家主权和 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 的优良传统;
1、认识外国列强的侵略、 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 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 本原因;
。
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
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课。标
3、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内争容的结胜构利进军。
4、了列解强侵南略京与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5、中知国道人民南的昌抗起争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
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中军和农村革
命根据地的意义。
6、了解课八标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
主要内容容,结分构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
深的影响。
中华民族的
抗日战争
中
国
近
代
史
8
近代化的探索
列强侵略与 中国人民的抗争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 的在2、主中知要国道军近“事代新革百工化民命日业进主的维和程主兴新民中义起”用的的工地主业位要,和内作评容用价,。洋认务识运戊动 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 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 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
3、简述第二次鸦新片民战主争主期义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俄国通过不平等革条命约的割兴占起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 实。
4、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5、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
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
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Leabharlann 18第9课 新文化运动
第12课 清末民初新景
观
第7课戊戌变 法
第8课辛亥革 命
思想 科学化、理性化
社会生活 近代化
政治 民主化
整合 内容结构
第11课 创业的先声
第6课洋务运动
近 经济工业化 代
化 的 探 索
第10课 近代文化教育
的起步
教育 近代化
第21课 同仇敌忾 众志成城
近代科技 文学艺术
的发展
新民主 主义革命
第14课 开辟新纪元
第15课北伐战争
第16课星火燎原
第17课二万五千里长征 第18-22课抗日战争 19
国
6、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近会红军的革
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代的艰难曲折
。
史
中华民族的 抗日战争
10
新民主主义
近代化的探索
革命的兴起
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
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
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3、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
中华民族的 抗日战争
11
二、说教材
教材编写 意图和体例
知识结构和逻辑 关系
说 教 材
12
教材编写意图
6、尊重传统 史学,内容
整合更合理
5.转变传统 的教学与学 习的方式
1.注重培养 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
编写
意图
4.注重培养学 生的学习能力
3.注重减轻 学生的负担
2.增强教材 的趣味性、生动
性和启发性
研课标 说教材
冀教版八年级历史 上册
怀安城中学 张艾琴
1
教学目标
编写意图 体例安排
单元分析 立体整合
说教材
教学建议
说课标
课标要求
说教材内容
中 国 近 代 史
说建议 评价建议
课程资源
2
一、说课程标准
知识与技 能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近 代 史 目 标
3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五大学习主题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课标规定及要求
中
国
近
代
史
4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近代 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 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 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知识与能力
能力目标:能够初步阅读、 理解和归纳一些基本的历 史材料,从不同角度思考 和解释历史问题。
课标规定及要求
中
国
近
代
史
5
通过查找、补充相关历史 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 象的资料,学会客观公正 的解释、评价历史问题。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整合 内容结构
背景、义和 团运动、八 国联军侵华 罪行、条约 及危害
第5课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第1课 鸦片战争
原因、经 过、条约、
影响
第18—22课
侵
抗日战争
略
与
抗
第18课 难忘九一八 第19课 全面抗战的兴起
争
第20课 血肉筑长城
第21课同仇敌忾 众志成城
抗战从此开始。
课标
4、讲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内罪行容,结认构识
日本列强军侵国略主与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5中、国讲人述民中的国抗争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
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中勇顽强
、不怕牺牲的精神。
国
6主7、、要了探内解讨容中抗。国日共战产争党胜第利七的次历全史国意代义表。近代史大会的
13
时序
结合
主题
编写体例
教
材
编
写
体
例
14
教材体例
教材的体例
教材结构
单元结构
课文结构
说明、目录、 主题课文、主题活动、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近代部分)
附录、后记构成
单元主题页 主题课文 主题活动
导入框、 正文宋体、 小字楷体、文献资料 图表、想一想、读一 读、温故知新、问题 与探究、日积月累
15
教材编写 意图和体例
知识结构和逻 辑关系
说 教 材
16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兴起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
抗日战争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教材 内容结构
中 国 近 代 史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的胜利
17
原因、侵华 罪行、结果、
危害
背景、过程、 结果、意义
第3课 边疆危机与收复新疆
背景、重 要战役、 条约、影 响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课标规定及要求
中 国 近
3、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 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坚定为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代
的信念。
史
7
近代化的探索
列强侵略与 中国人民的抗争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
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
响。
2、知道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解课放标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内5容、结认识构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6、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中主华要民史族实的;了 解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抗日战争
7、中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 俗国方面的变化。
近 代 史
9
近代化的探索
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兴起
1、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