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路旁的橡树教案范文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优秀3篇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板书课题1、有位苏联的教育家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人们都为此感动,你想听吗?2、学生老师齐读课文。
3、读准要求认识的字。
二、认读课文,领悟道理1、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你能读懂哪一个自然段?3、还有什么不懂的吗?4、辩论:建筑计划可以修改吗?5、说说课文那些地方最使你感动?6、你同意“筑路工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这种说法吗?7、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8、师:你现在是一位乘客,坐车经过了这课橡树,你有什么话要说吗?三、总结升华1、你从建筑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2、爱护树木,正当环境小卫士,你有什么建议能给大家提出来吗?第二课时一、学生自由读课文二、积累词句,把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摘抄下来【教学反思】自习、预读课文以后,议论到工程师在树旁100米的地方,打了一个桩时,我让学生到黑板上在橡树和公路旁,画一画“桩”的位置。
竟然有许多种,讨论出正确的位置以后,再让学生画好公路在树旁边的走向及完整的样子,很好的解决了对课文意思的理解,感受到了人们爱护树木、保护环境、保护文物的良苦用心。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
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二、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
2、检查自读效果。
3、交流。
你们读懂了什么?谁能把这个故事说一说?(整体感知)三、练读、议读、质疑1、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欣赏的部分读给大家听?提要求:(1)把语句读流利;(2)读你自选的这部分,你想到了什么?2、议读与质疑。
三年级下册语文《路旁的橡树》教案最新3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路旁的橡树》教案最新3篇三年级语文教案《路旁的橡树》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教育,培养爱护花草树木、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步骤:(一)揭示课题1、如果在修一条路时,前面遇到一棵树,你打算怎样办?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1课《路旁的橡树》。
(二)自学出示自学提示①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②一边读、一边想:每段讲的是什么?③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反复读。
(三)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说一说:每段讲的是什么?理解“][宽阔、平坦、沉重、不约而同、赞叹”等词语。
2、置疑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交流。
(四)再读课文1、一边读、一边想:为什么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说明了什么?2、大家讨论、交流。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总结学了这篇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在选择是保树,还是砍树修路时,筑路人毅然选择了保树,宁可多费力气,多花钱,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路旁的橡树》语文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读懂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并能就这件事发表自己的意见2感受到工程师与工人身上高尚的情操。
3培养孩子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并能想出具体的操作方法付诸以行动。
教学重点:能从具体的词句中感受到工人与工程师的高尚情操教学难点:能从具体的词句中感受到工人与工程师的高尚情操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小村庄的人为了眼前不错的生活,几乎砍光了树木,结果毁灭了家园。
下面这文章写的就是人与树的故事。
读读课文,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再交流一下对这件事的看法。
2、揭题:《路旁的橡树》二、自学课文1、自由读文,边读边想:这是一棵怎样的橡树?它的命运究竟是如何的?2、反馈:①出示句子: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A、请读读这句话,说说你的脑海中出现一棵怎样的树?B、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想想,这棵橡树会有多大的年龄,究竟对于我们的生存环境有什么样的关系?②这棵橡树将要遭遇什么呢?请结合文中的内容简要交流一下。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5篇(路旁的橡树板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5篇(路旁的橡树板书设计)下面是整理的《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5篇(路旁的橡树板书设计),供大家阅读。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感情朗读,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生:不要乱砍树木,爱护树木。
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片与树木有关的故事。
(板题读题)3、你见过橡树吗?它全身上写都是宝,木材可以做家具,树皮可以作染料,叶子可以喂蚕,蚕宝宝长大突出的丝可以做衣服。
听了老师的讲解,你觉得橡树是一种怎样的树?生:珍贵的树。
二、初读课文1、带着对橡树的喜爱,自由的读课文,把句子读顺,生字连词画下,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
2、请小老师领大家读读生字宝宝。
(正音)3、把生字宝宝读给同桌听听。
开火车读生字。
(检查读音)4、这些词语中,你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解释“楔子”与“沥青”。
“楔子”:建筑用作标示的工具,类似木桩的小木棍,一头削尖。
“沥青”:又称柏油,是铺路的材料,具有柔软性。
三、悟读课文1、带着生字宝宝读课文。
指名读。
(检查朗读)2、看图,你觉得公路是怎样的?橡树是怎样的?谁能读出它们的特点?3、从二句中,你发现了什么?生:二句都是比喻句。
4、把什么比做什么?如果没有比喻部分好不好?为什么?5、小组交流:为什么说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他们的高尚?用笔画一画,又脑想一想,有嘴读一读,评一评哪个小组找得既准确读得又有感情?6、指导朗读。
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分角色读。
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读出筑路工人的矛盾、担心、发愁,及决定后的轻松。
7、你从筑路人的行动中感受到了什么?生: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8、是啊!如此珍爱树木,怎能不说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说一说,我们该怎样做一个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环保小卫士呢?四、赏读课文带着你的感情,朗读全文。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优秀6篇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优秀6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筑路工人绕树修路,保护环境,给人们一个美好的家园的那种可贵的品质和高尚的心。
课前准备:1、课件图片2、搜集有关人类破坏或保护环境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的小村庄的人们为了眼前的“不错”的生活,几乎砍光了整座山的树林,结果用斧头建立起来的幸福的生活,又用斧头毁灭了美好的家园。
但是在现在这个故事中的人们却与他们的做法截然相反,这节课我们学习《路旁的橡树》,看看又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1、板书课题:路旁的橡树。
2、你们见过橡树吗?(出示橡树图片)橡树的另外一个名字叫栎树,结有果实。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全文,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吗?(主要写筑路工人为了保住橡树而绕开树铺路的故事。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平坦”是什么意思?2、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1)筑路工人为什么突然停下来?(课件出示句子)(因为筑路工人发现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结实挺拔,就像哨兵一样,所以筑路工人突然停下来。
)(2)“挺拔的橡树”是什么样?(直立而高耸)(3)为什么工程师不说话,工人们也沉默不语?(因为他们都看到长得这么粗壮的橡树,舍不得砍掉。
但如果按工程计划筑路,要保证公路笔直,就必须砍掉橡树,所以他们都沉默不语。
)3、分角色朗读五、六、七自然段。
(1)“责备”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吗?(责怪)(2)“计划不可以修改,橡树也不可以砍”这句话你怎么理解?他们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工程师的话陈述了一个客观的事实,因此他的语气比较平静。
路旁的橡树【优秀8篇】

路旁的橡树【优秀8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课文吧,课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课文的出现。
那么你有了解过课文吗?牛牛范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8篇路旁的橡树,如果能帮助到您,牛牛范文将不胜荣幸。
《路旁的橡树》篇一课题:8*、路旁的橡树课时:1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教学重点: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的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准备:有关课文的插图学生搜集有关资料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时间一、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提示:sup2; 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根据提示自学根据要求,自学课文二、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1、指导朗读2、交流思考题sup2; 交流看法sup2; 引导交流:为什么说筑这条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sup2; 总结: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自由认读指名朗读课文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交流学习,体会感情三、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朗读四、抄写练习sup2; 抄写喜欢的一句话抄写词语完成练习积累语言板书:8*、路旁的橡树遇到橡树——停止埋排水管大家沉默——深恐伤害橡树高尚的心想好办法——绕开橡树修路小学三年级语文《路旁的橡树》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合作的方式基本解决字词。
2、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绿色,热爱生命,保护环境,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准备:1、查字典,理解“高尚”一词的意思。
联系生活及读书经历,想想哪些行为是高尚的。
课文《路旁的橡树》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路旁的橡树》,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橡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通过描绘事物的方法,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教育学生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培养感恩之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课文中的情节,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课文描绘,理解橡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路旁的橡树》的作者及背景。
(2)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所描绘的画面。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学习生字词,并尝试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情节,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作者对橡树的热爱,对大自然的敬畏。
(2)教育学生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培养感恩之心。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树木的短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课文《路旁的橡树》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路旁的橡树》,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风景和人物,体会作者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描绘风景和人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课文描绘风景和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课的学习产生期待。
(2)板书课题《路旁的橡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确保发音准确。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辅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描述的风景和人物。
5. 课堂小结:(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描绘一幅自己喜欢的风景画,并附上简短的文字说明。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准备:1. 课文《路旁的橡树》文本及配套图片。
2. 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3. 生字词卡片。
4. 学生作业本。
七、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生字词。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路旁的橡树9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路旁的橡树9篇路旁的橡树 1课前诵读角:参天大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绿色卫兵、绿意盎然、高大挺拔、(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词都用来形容树。
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树。
(出示橡树图)这种树叫橡树。
(板书橡树)简介橡树。
你能用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它吗?2.这棵橡树就在一条公路旁,让我们走进这棵路旁的橡树,看看这是一棵怎样的橡树。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放声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然后找一找课文中形容公路和橡树的词。
2.交流讨论:(随机板书,读一读)橡树:粗壮结实挺拔公路:宽阔平坦漂亮马蹄形(看图理解)先读词语,后读所在的句子。
(写在插图旁)3.默读课文,围绕公路与橡树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出示填空题:在修建公路时,工程师和工人们发现(),为了(),他们把这段公路()。
(读后交流)4.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了一棵树而拐了一个弯儿(板画),你对此有什么看法?(简单交流看法,引出最后一段)5.那么过往这里的人又有什么看法呢?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最后一段话: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1)坐车过往这里的人的看法是什么?他们是怎么赞叹的?“不约而同”说明了什么?(他们的做法大家很赞同,认为很好)2)这些筑路的人指哪些人?(板书:筑路人)为什么赞叹他们有一颗高尚的心呢?三、研读筑路人的高尚言行过路人为什么说他们有一颗高尚的心呢?我们走进这些筑路工程师和工人。
1. 我们到筑路工地上去看一看他们是怎样做的?请读3-7节,把描写他们动作、神态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
(读后交流)出示3—7节2.请选择其中一句读读,想想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或为什么会有着这种神态?(边读边可以圈圈画画句中的关键词)3.全班交流:⑴“突然,工人们停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
”工人为什么停下来?他们看到什么在想什么呢?(他们看到这么充满活力、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被震撼了,他们舍不得、不忍心砍掉这棵大树,就停了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路旁的橡树教案范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一课时。
自读自悟,讨论交流。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师:在我的家乡,我看到人们为了烧火或拿到集市上去卖,就不顾有关规定盲目地上山砍树,我小时候看到的一片林子不见了,山上只留下光秃秃的裸露的泥土,我的心里很难过。
有一位苏联的教育家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的故事
2、揭示课题:路旁的橡树。
3、学生和教师一起初读课文,读准要求认识的生字。
4、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
1、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你能读懂哪一个自然段?先说说,然后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3、有什么不懂吗?
4、讨论:建筑计划可以修改吗?
5、说说课文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
6、你同意筑路工人有一颗高深的心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7、你认为还有哪些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8、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9、师:现在你们就是坐车路过这里的人,看到了路旁挺拔的橡树和这里的.路,你有什么话要说?
三、总结课堂,迁移升华
1、你从筑路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
2、如果你到了教师的家乡或者到了第十课中的那个小村庄,面对着不加节制的砍伐者,你怎么对他们说?
3、你能给人们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吗?
【课文路旁的橡树教案范文】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