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旁的橡树》教案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优秀3篇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板书课题1、有位苏联的教育家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人们都为此感动,你想听吗?2、学生老师齐读课文。
3、读准要求认识的字。
二、认读课文,领悟道理1、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你能读懂哪一个自然段?3、还有什么不懂的吗?4、辩论:建筑计划可以修改吗?5、说说课文那些地方最使你感动?6、你同意“筑路工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这种说法吗?7、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8、师:你现在是一位乘客,坐车经过了这课橡树,你有什么话要说吗?三、总结升华1、你从建筑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2、爱护树木,正当环境小卫士,你有什么建议能给大家提出来吗?第二课时一、学生自由读课文二、积累词句,把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摘抄下来【教学反思】自习、预读课文以后,议论到工程师在树旁100米的地方,打了一个桩时,我让学生到黑板上在橡树和公路旁,画一画“桩”的位置。
竟然有许多种,讨论出正确的位置以后,再让学生画好公路在树旁边的走向及完整的样子,很好的解决了对课文意思的理解,感受到了人们爱护树木、保护环境、保护文物的良苦用心。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
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二、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
2、检查自读效果。
3、交流。
你们读懂了什么?谁能把这个故事说一说?(整体感知)三、练读、议读、质疑1、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欣赏的部分读给大家听?提要求:(1)把语句读流利;(2)读你自选的这部分,你想到了什么?2、议读与质疑。
《路旁的橡树》优秀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优秀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您精心整编的《路旁的橡树》优秀教学设计【最新7篇】,希望能够给您的写作带来一些的帮助。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篇一教学思路: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主要进行必要的引导。
首先解决生字生词问题,之后,就课文中的重点语句进行分析,分析这些句子时,首先由学生讨论,交流,最后由教师总结,并启发学生对环保问题进行思考。
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问导入新课1、筑路工人们正在修建一条公路。
突然,他们停了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2、板书课题:路旁的橡树。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想一想,这篇课文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课文,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2、理解词语:延伸:延长,伸展。
挺拔:直立而高耸。
沉重:分量大;程度深。
责备:批评指摘。
高尚:道德水平高。
沉默不语:不说话。
3、学生自由发言,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讨论。
四、再读课文,思考同学提出的问题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问题。
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按照顺序来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二、指导阅读第二至七自然段1、自读课文第二至七自然段,思考: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2、画出描写橡树的句子,读一读: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
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3、看到这样一棵高高的橡树,筑路人有什么反应呢?⑴工人们停了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
《路旁的橡树》教案15篇

《路旁的橡树》教案15篇《路旁的橡树》教案1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路旁的橡树》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路旁的橡树》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2.认识本课3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板书课题1、有位苏联的教育家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人们都为此感动,你想听吗?2、学生老师齐读课文3、读准要求认识的字二、认读课文,领悟道理1、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2、你能读懂哪一个自然段?3、有什么不懂吗?4、辩论:建筑计划可以修改吗?5、说说课文那些地方最使你感动?6、你统一“筑路工人有一课高尚的心”这种说法吗?7、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8、师:你现在是一位乘客,坐车经过了这课橡树,你有什么话要说吗?三、总结升华1、你从建筑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2、爱护树木,正当环境小卫士,你有什么建议能给大家提出来吗? 《路旁的橡树》教案2课文原文:从北方到南方的两座大城市之间,人们打算修建一条公路。
这条公路将会宽阔、平坦又漂亮。
开始筑路了。
一天,工人们来到田野上,那里长着一片不大的灌木林。
工程师批示未来的路要铺在哪里,工人们就往土里埋进排水管。
突然,工人们停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
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
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
工人们也沉默不语。
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
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
“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工程师说。
“橡树也不可以砍。
”工人们说。
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15篇)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板书课题1、有位苏联的教育家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人们都为此感动,你想听吗?2、学生老师齐读课文。
3、读准要求认识的字。
二、认读课文,领悟道理1、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你能读懂哪一个自然段?3、还有什么不懂的吗?4、辩论:建筑计划可以修改吗?5、说说课文那些地方最使你感动?6、你同意“筑路工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这种说法吗?7、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8、师:你现在是一位乘客,坐车经过了这课橡树,你有什么话要说吗?三、总结升华1、你从建筑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2、爱护树木,正当环境小卫士,你有什么建议能给大家提出来吗?第二课时一、学生自由读课文二、积累词句,把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摘抄下来【教学反思】自习、预读课文以后,议论到工程师在树旁100米的地方,打了一个桩时,我让学生到黑板上在橡树和公路旁,画一画“桩”的位置。
竟然有许多种,讨论出正确的位置以后,再让学生画好公路在树旁边的.走向及完整的样子,很好的解决了对课文意思的理解,感受到了人们爱护树木、保护环境、保护文物的良苦用心。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感情朗读,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生:不要乱砍树木,爱护树木。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15篇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15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宽阔、平坦、沉重、不约而同、赞叹”等词语的意思。
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德育目标:让学生学习文中工人和工程师爱护树木的好品质。
4、创新目标:理解筑路工人的心灵美,知道爱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
【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内容平凡情节简单的小故事,但却耐人寻味,蕴含着很深的道理。
__赞美了珍爱绿色,保护大自然的筑路人,教育学生爱护树木。
2、学生分析:学生通过对前一课的学习,对于本课会比较容易理解,但文中别样的深意同样能给三年级孩子以心灵的震动,让他们感受文中人物的灵魂美。
3、确定五点:⑴重点:理解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的原因。
⑵难点:理解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的原因。
⑶创新点:①还有比这个办法更好的吗?②小树如果会说话,它会说一些什么?⑷德育点:大家为什么说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⑸空白点:①还有比这个办法更好的吗?②小树如果会说话,它会说一些什么?【学具的选择与使用】教学挂图和教学课件,这样的教具有利于学生观察图画。
【主要技术】留空白、加深体验、激励创新等技术。
【教学过程】一、导引目标请同学们阅读自学提示,并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课文,激发兴趣。
同学们从提示当中的几个问题入手后,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创设条件1、请同学们自由汇报,当小教师,给大家讲课。
2、现在请同学们进行朗读,读出最高水平。
3、说说橡树是一棵怎么样的树,理解公路“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这句话的深意。
自主参与:⑴学生在当教师的体验中,学会了知识。
⑵通过各种读法对学生进行朗读的训练。
⑶携引学生读懂课文,深入体会课文内容,领会人物动作语言所包涵的深意,理解工人们“沉默不语”“沉重地叹着气”。
三、组织研究讨论:提示中的两个问题你会吗?请小组合作讨论一下,拿出小组的意见。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3篇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运用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词句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交流自己的看法。
3、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难点: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的一颗高尚的心。
一、课前交流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方面的课文?(环保、动物)2、第7课,小村庄里的人们,为了眼前“不错”的生活,几乎砍光了树木,结果毁灭了家园,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人和树的故事。
3、齐读课题:从课题中,我们能知道这是一篇什么课文?(略读)4、以往我们都是怎么学习略读课文的?(弄清导读问题)二、学法迁移1、明确问题:今天我们还要用这种方法来学习第8课。
①自读导读:画出要解决的问题②汇报板书:我们要思考什么问题?a主要内容b谈看法2、回顾学法: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两个问题?①主要内容——(谁干结)②看法——(上下文重点词句)三、自学反馈1、自学:①问题清楚了吗?方法明白了吗?②我们先来看看测试要求。
自学测试:1、下面几句话是对主要内容的表述,选出你以为正确的答案。
试着说说理由。
(10+5分)a、课文主要写:围绕橡树发生的故事。
(太笼统,不具体)b、课文主要写筑路工人与工程师,为了保护橡树,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儿,圆满地完成了筑路任务。
c、主要写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儿来修路。
2、交流我对这件事的看法。
(每答对一点得10分)温馨提示:我的看法是(),我是从第()自然段,()句话体会生活的,我抓住了(),这个词(句),的意思是(),从中看出()。
答案:我的看法:(1)①工人不想砍树,他们有环保意识。
②工程师不想砍树,他们也有环保意识。
③把路设计成马蹄形,既保护了橡树又完成了计划,足以看出工程师的聪明才智,考虑周全。
④路过的人赞同工人和工程师的做法,可见他们也有一颗爱护花草树木的心。
2、小组交流:师:还有两分钟时间,第。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优秀4篇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优秀4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
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二、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
2、检查自读效果。
3、交流。
你们读懂了什么?谁能把这个故事说一说?(整体感知)三、练读、议读、质疑1、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欣赏的部分读给大家听?提要求:(1)把语句读流利;(2)读你自选的这部分,你想到了什么?2、议读与质疑。
其他同学对于别人的朗读和发言,给与评价,提出不同的见解。
如有疑问也可提出。
一点要通过读书、思考、议论去认识。
(1)如选读“筑路工人突然停下来”这段课文时,要把你对高大、挺拔的橡树的兴趣、爱惜之情读出来,要拿高大的橡树引起筑路工人的关注和爱惜的心理读出来。
议读时要对筑路工人自觉保护橡树的心理有所感悟,意识到“砍树容易栽树难”的道理。
(2)“如选读工程师与工人沉默”的部分——第4-6自然段时,要从工程师和工人的神态、动作、言语中体会他们的心理。
工程师要执行自己设计的工程计划,工人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
他们在保护橡树上获得了一致。
(3)如选读最后几段课文时,要对公路上弯曲城马蹄形有所认识、有所感悟。
重点是读好人们的赞叹,体会保留橡树在人们心中的广泛影响。
同时放开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认识——由课文引向学生生活,由他律诱发自律。
四、练习地方实例,说说你读后的感想。
可启发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寻找有关的实例或资料来说说感想。
教后小结: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类课文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交流合作,读懂课文。
学习本课,按照练读——选读——质疑——议读等方式,促使学生生生互动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使学生受到了环保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关注自然、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路旁的橡树教案(优秀8篇)

路旁的橡树教案(优秀8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能正确朗读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悟出课文蕴含的道理。
2、情感态度: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工人高尚的心。
3、德育: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爱护花草树木。
【教学重难点】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表现出的高尚的心。
【教学准备】查字典,理解“高尚”一词的意思。
联系生活及读书经历,想想哪些行为是高尚的。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师:我们在刚学过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那些乱砍滥伐的村民,最终被大自然惩罚的事,同学们还记得吗?可是在有的地方,人们却不是那样做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个关于树木的故事—《路旁的橡树》(板书题目)。
2、揭示课题:以“路旁的橡树”为题,点明了课文的内容与“路”和“橡树”有关。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认读下列词语。
橡树延伸挺拔楔子沥青马蹄形高尚3、指名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三、思考讨论、深入理解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事情的起因是什么?2、读第二、三自然段。
⑴ 交流第一个问题:筑路工人为什么突然停下来?⑴ 挺拔的橡树是什么样子的?(看插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3、读第四至第七自然段。
⑴ 为什么工程师不说话,工人们也沉默不语?⑴ 工程师最终想出解决方案了吗?你从哪看出来的?4、读第八、九自然段。
⑴ “只在一个地方”指的是哪里?⑴ 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⑴ 为什么人么赞叹筑路工人有一颗高尚的心?⑴ 现在,你们就是坐车路过这里的人,看到了路旁的橡树和这马蹄形的路,你有什么话要说?(先让学生练说,再指名说。
)5、总结:① 你从筑路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③ 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爱树护树,争当环保小卫士,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布置作业(任选一题)1、抄写你喜欢的一段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旁的橡树》教案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案设计学科:语文设计者:第二小学郭彬教材分析:本文讲述的是一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的故事,表现了人们对一草一木的珍惜,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环境保护意识。
本文语言质朴,情节简单,所反映的人们的行为非常高尚。
课文另一个突出特点是,通过对一件平常小事,处理却不同寻常的做法的描写,读者在读后内心受到震动和感染,自然而然的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学生分析:这是本学期学生接触到的第二篇略读课文,在学习前篇略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完全可以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路人高尚的心。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的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课文,我要知道:为什么路人赞叹修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一、揭题、解题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
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二、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
2、检查自读效果。
3、交流。
你们读懂了什么?谁能把这个故事说一说?三、练读、议读、质疑1、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欣赏的部分读给大家听?提要求:把语句读流利,读你自选的这部分,你想到了什么?2、议读与质疑。
其他同学对于别人的朗读和发言,给与评价,提出不同的见解。
如有疑问也可提出。
一点要通过读书、思考、议论去认识。
如选读“筑路工人突然停下来”这段课文时,要把你对高大、挺拔的橡树的兴趣、爱惜之情读出来,要拿高大的橡树引起筑路工人的关注和爱惜的心理读出来。
议读时要对筑路工人自觉保护橡树的心理有所感悟,意识到“砍树容易栽树难”的道理。
“如选读工程师与工人沉默”的部分——第4-6自然段时,要从工程师和工人的神态、动作、言语中体会他们的心理。
工程师要执行自己设计的工程计划,工人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
他们在保护橡树上获得了一致。
如选读最后几段课文时,要对公路上弯曲城马蹄形有所认识、有所感悟。
重点是读好人们的赞叹,体会保留橡树在人们心中的广泛影响。
同时放开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认识——由课文引向学生生活,由他律诱发自律。
四、练习地方实例,说说你读后的感想。
可启发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寻找有关的实例或资料来说说感想。
板书设计:8、路旁的橡树工程师筑路工人高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