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车湿式离合器的设计研究
湿式DCT自动变速箱离合器冷却流量控制策略的研究应用

10.16638/ki.1671-7988.2017.17.058湿式DCT自动变速箱离合器冷却流量控制策略的研究应用王烨,张友皇,朱成(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601)摘要:文章介绍了一种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离合器冷却流量控制方法,主要考虑离合器滑摩功、离合器油温和变速箱油温、换档状态等影响因素,根据整车实际工况计算得到期望的离合器冷却流量,恰到好处的为离合器提供适量的冷却流量,并在整车上进行了测试验证。
关键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冷却流量;油温;控制策略中图分类号:U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 (2017)17-155-04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clutch cooling flow control strategy for a wet DCTWang Ye, Zhang Youhuang, Zhu Cheng(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Anhui Hefei 230601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method of controlling clutch cooling flow for a wet dual clutch automatic transmission. It mainly consider the influence factors such as clutch slipping power, clutch oil temperature, transmission oil temperature and shift state and so on. According to vehicle actual condition TCU calculates expected clutch cooling flow, and TCU will provide proper cooling flow to clutch. This strategy has test on a vehicle.Keywords: Double clutch transmission; Cooling flow Oil temperature; Control strategyCLC NO.: U467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 (2017)17-155-04引言典型的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主要由油泵、湿式双离合器、电子控制系统、液压系统以及齿轮等硬件组成。
毕业设计(论文)-湿式离合器设计-含DCT湿式双离合器

以内燃机在作为动力的机械传动汽车中,离合器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而存在的。
通常离合器在发动机和变速器,它连接到发动机飞轮的活动部分之间安装时,传输是连接至驱动部。
对于所有类型的汽车被广泛使用湿式离合器,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可以依靠它们的主人,摩擦的驱动部之间来传递动力。
离合器的主要功能是切断,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实现平滑的参与,以确保顺利启动汽车; 移位中分离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减少了换档变速器的影响;受到在工作更大的动态负载时,以限制传动系的最大转矩经受份防止传动系统损坏由于过载;有效地降低传动系的振动和噪音。
关键字:湿式离合器离合器摩擦片减振盘第1章绪论1.1引言1.3. 3湿式离合器的优点 (6)第2章基本尺寸参数选择2.1离合器基本性能关系式 ......................................................... 8 2. 2后备系数的选择 .. (8)第1章绪论1.1 引言以内燃机在作为动力的机械传动汽车中,离合器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而存 在的。
通常离合器在发动机和变速器,它连接到发动机飞轮的活动部分之间安装 时,传输是连接至驱动部。
对于所有类型的汽车被广泛使用湿式离合器,实际上 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可以依靠它们的主人,摩擦的驱动部之间来传递动力。
离合目录1. 4设计内容 ....1.5方案选择 31.3湿式离合器的结构及其优点 (5)1.3.1湿式离合器的结构 (5)7器的主要功能是切断,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实现平滑的参与,以确保顺利启动汽车; 移位中分离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减少了换档变速器的影响;受到在工作更大的动态负载时,以限制传动系的最大转矩经受份防止传动系统损坏由于过载;有效地降低传动系的振动和噪音。
1.2 离合器的发展在离合器结构,最成功的锥形离合器的早期发展。
其原型已被安装在1889 年德国戴姆勒公司生产的汽车钢制车轮。
它是发动机飞轮的内孔锥形制成的离合器的积极成员。
CA7CH350D湿式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关键部件设计与集成

CA7CH350D湿式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关键部件设计与集成CA7CH350D是一款高效、可靠的自动变速器,是传动系统中的核心部件之一。
湿式双离合器是该变速器的关键部件之一。
湿式双离合器是一种通过摩擦副来实现离合变速的装置,它具有快速换挡、平稳舒适、燃油经济、驾驶操作简单等优点。
本文将重点阐述CA7CH350D湿式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关键部件设计与集成的技术细节,旨在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1.双离合器的结构与原理双离合器是一种运用两个离合器和一个单轴行星轮组成的装置,其中一个离合器用于传递动力,另一个离合器用于变换传动比。
这种结构可以达到比普通变速器更快的换挡速度,同时也避免了传统液力耗能的缺陷。
2.湿式双离合器的优势湿式双离合器与干式双离合器相比,具有更高的传动效率和更好的驾驶舒适性能。
湿式双离合器通过使用油液来冷却离合器盘片,可以实现更长寿命、更高的传动效率和更好的驾驶油耗。
此外,双离合器还具有更小的体积、更轻的重量和更高的负载能力。
3.湿式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的设计CA7CH350D湿式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的设计中,关键部件的选材和制造工艺非常关键。
双离合器上的离合器盘片需要使用高强度、高耐磨的特殊材料,这是确保离合器盘片寿命和传动效率的关键。
此外,双离合器的缸体需采用高强度铝合金,这不仅有助于抵御扭矩和应力,同时也使离合器更加轻量化。
在制造方面,湿式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要求制造精度极高,以确保双离合器的严密封闭和准确的离合。
制造过程中需要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和高精度设备,以确保精确的尺寸和高质量的内部表面。
4.湿式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的集成湿式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与发动机和车辆之间的接口十分重要。
它们需通过复杂的控制系统实现对发动机输出和车辆行驶速度的调整和协调。
基于此,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集成了丰富的传感器和控制模块,以实现高精度的调节和控制。
此外,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也支持行车模式选择、自动启停、Eco 驾驶模式等先进的功能。
湿式离合器设计计算

湿式离合器设计计算
1.转矩传递计算:湿式离合器的主要作用是传递动力,因此需要计算
离合器的转矩传递能力。
转矩传递计算需要考虑摩擦片的摩擦系数、接触
面积和压力等因素。
2.离合器片数计算:湿式离合器通常由多个摩擦片组成,片数的设计
需要考虑到传动功率和摩擦片的承载能力。
片数过少会导致传动效率下降,片数过多则可能导致离合器尺寸过大。
3.摩擦片材料选择:摩擦片的材料选择对于湿式离合器的性能至关重要。
常用的摩擦片材料有石棉板、摩擦片和钢制板等。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
的摩擦系数和耐磨性能,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4.冷却系统设计:湿式离合器在传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
需要设计有效的冷却系统,以保证离合器的正常工作。
冷却系统可以采用
利用油液进行冷却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风扇和散热片等被动式冷却方式。
5.润滑系统设计:湿式离合器的工作需要有良好的润滑条件。
润滑系
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离合器内部各个摩擦副之间的润滑需求,以确保离合
器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摩擦副过热、磨损或润滑不良的问题。
以上是湿式离合器设计和计算的一般步骤和要点。
在实际应用中,还
需要根据具体的传动需求和设备条件进行合理设计和计算。
湿式离合器的研究及展望

观也桶I魁盂严湿式离合器的研究及展望乐晨旭(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摘要:为进一步研究湿式离合器的工作机理、调速控制及稳态工作控制,在总结国内外湿式离合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摩擦副材料、渗透、表面粗糙度、摩擦盘沟槽、热效应等对工作特性的影响;并针对调速控制、稳态工作控制、产晶研发等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此为基础提出湿式离合器未来研究和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湿式离合器摩擦副沟槽调速控制中图分类号:TH132;TH133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886(2020)02-0076-06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wet clutchYUE ChenxuAbstract: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peed control and steady state control of the wet clutch,we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results on wet clutch at home and abroad,introduced the influence of friction pair material,infiltration, surface roughness,friction plate groove,thermal effect,etc.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et clutch,and elaborated on the speed control,steady state control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of the wet clutch.Finally,the research direction and prospect of wet clutch were proposed.Keywords:wet clutch,friction pair,groove,speed control早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开始,伴随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以及整体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增加。
湿式离合器设计计算

3.2多片湿式离合器的设计 3.2.1摩擦副元件材料与形式离合器的结构中,摩擦片对离合器工作性能影响很大,而摩擦片材料的选择就尤为重要。
下面进行摩擦副元件的选择:离合器摩擦副元件由摩擦元件及对偶元件两部分组成。
其特点是:可在主、从动轴转速差较大的状态下接合,而且接合时平稳、柔顺。
离合器摩擦副(又称摩擦对偶)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金属性的,它的摩擦衬面具有金属性质,如钢对钢,钢对粉末冶金等;第二类是非金属性的,它的摩擦衬面摩擦材料具有非金属性质,如石墨树脂等,它们的对偶可用钢和铸铁。
对于坦克离合器摩擦副,由于其工况和传递动力的要求,选择金属型摩擦材料。
目前广泛应用的是铜基粉末冶金,它的主要优点是:1、 有较高的摩擦系数,单位面积工作能力为0.22千瓦/Fp FAA =厘米2;2、 在较大温度变化范围内,摩擦系数变化不大;3、允许表面温度高,可达350C ,非金属在250C 以下。
故高温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4、 机械强度高,有较高的比压力;5、导热性好,加上表面开槽可获得良好冷却,允许较长时间打滑而不致烧蚀。
此次设计选择摩擦副材料为钢对铜基粉末冶金,根据坦克设计180页表6—1可得:可取摩擦副的摩擦系数μ=0.08,许用压强[]p =4MPa 。
3.2.2摩擦转矩计算多片摩擦离合器的摩擦转矩fc T 与摩擦副数、摩擦系数、压紧力和作用半径有关。
其关系式为:e fcz T Fr μ=式中fc T —摩擦转矩()N M ⋅;μ—摩擦系数,从动力换档传递扭矩出发,取动摩擦系数;F —摩擦片压紧力()N ;e r —换算半径,将摩擦力都换算为都作用在这半径上;z —摩擦副数。
下面求换算半径e r :(如下图示)一对摩擦副上一个单元圆环的摩擦转矩为:fc dT p dA μρ=⋅⋅⋅式中p —单位压力或比压;ρ—圆环半径;dA —单位圆环面积。
而 2dA d πρρ=⋅ 带入前式可得22fcdT p d πμρρ=摩擦副全部面积的摩擦转矩为ρυπd p u T Rrfc ⎰=22式中r 、R —分别为摩擦片的内外半径。
关于湿式离合器几个工作特性研究

关于湿式离合器几个工作特性研究摘要:湿式离合器以其工作平稳,转矩容量大,散热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众多优点,正不断地被世界各大汽车生产商开发与利用。
湿式离合器的安全可靠性已经成为自动变速技术发展的一个关键,。
湿式离合器的工作特性也对自动变速系统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对湿式离合器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自动变速系统性能,乘客舒适性、车辆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及车辆燃油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湿式离合器几个工作特性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湿式离合器;工作特性前言从国内外离合器的发展动向来看,随着车辆性能的发展,发动机的功率和转速断提高,对离合器的传递转矩能力和使用寿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湿式离合器以它独有的优点和特性正在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1、湿式离合器空损特性研究湿式多片离合器在拥有众多优点的同时,也存在其不可忽视的缺点,即存在带排转矩。
所谓湿式多片离合器的带排转矩,就是指当湿式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而空转时,由于湿式离合器的摩擦副间隙中存在冷却润滑油,润滑油在各摩擦副间隙中形成润滑油膜,摩擦副的摩擦片与对偶钢片的相对旋转,必然要对摩擦副间隙中的润滑油膜形成剪切作用,这种由于剪切润滑油膜而产生的转矩称之为带排转矩。
为了保证湿式离合器的正常工作,摩擦副表面必须不断的供油,使润滑油循环通过摩擦表面,对湿式离合器起到冷却与润滑的作用。
所以带排转矩是湿式多片离合器本身的固有缺点,只要冷却润滑油存在带排转矩就不可避免。
带排转矩的存在,不仅降低了湿式离合器的传动效率和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而且会引起离合器的磨损和润滑油的温升,为系统的散热带来困难。
因此,从湿式离合器的结构设计和使用上都应尽可能地减小带排转矩。
2、湿式离合器磨合磨损特性的研究在湿式离合器摩擦副的整个工作过程中,摩擦磨损可以分为磨合磨损、正常磨损、剧烈磨损三个阶段。
磨合磨损阶段磨损率较大,但随时间的延长磨损率逐渐降低;稳定磨损阶段的磨损率较小,且磨损率基本上不随时间变化;剧烈磨损阶段的磨损率最大,且磨损率随时间的延长而迅速增大.磨合磨损是湿式离合器摩擦副工作过程中的第一个磨损阶段,在这一阶段,湿式离合器摩擦副表面由原始加工状态逐渐向相互匹配、相互适应的状态过渡,最终使摩擦副表面达到稳定低磨损率的动态应力平衡状态,该阶段的磨损结果将极大地影响后续的两个磨损阶段,乃至影响到湿式离合器摩擦副整个工作过程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湿式换挡离合器离合器试验毕业论文

湿式换挡离合器离合器试验毕业论文湿式换挡离合器离合器试验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I Abstract . (II)第一章湿式离合器在国外的发展---概述 (1)1.1引言 (1)1.2湿式离合器简介 (1)1.2.1湿式离合器的特点 (1)1.2.2湿式离合器的材质 (2)1.3湿式离合器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2)1.3.1湿式离合器的发展趋势 (4)1.4湿式离合器研究的意义 (4)第二章湿式离合器摩擦片的设计 (6)2.1引言 (6)2.2摩擦片的材料 (6)2.3摩擦偶件数量P (7)2.4摩擦副Z (8)2.5摩擦片表面沟槽 (8)2.6摩擦片外径 (8)2.6.1金属型摩擦片外径: (9)2.6.2储备系数 (9)2.6.3非金属型摩擦片外径为 (10)2.7液压缸尺寸的估算 (11)2.8压板行程 (11)2.9摩擦片的外向压紧力 (11)2.10离心油压作用力 (11)2.11液压缸的油压 (13)2.12花键的设计 (13)2.13摩擦片的厚度 (14)第三章轴的设计 (15)3.1引言 (15)3.2轴的材料 (15)3.3轴最小半径的计算 (16)3.4轴的设计 (17)第四章回位弹簧的设计 (18)4.1引言 (18)4.2回位弹簧的种类和材料 (18)4.2.1回位弹簧的种类 (18)4.2.2回位弹簧的材料 (18)4.3圆柱螺旋回位弹簧的设计 (19)4.3.1已知条件的分析 (19)4.3.2确定弹簧各参数 (20)第五章湿式离合器其它零部件的选择 (22) 5.1引言 (22)5.2轴承的选择 (22)5.2.1轴承的选用 (22)5.3密封装置 (23)5.3.1密封装置的种类 (23)5.3.2密封圈的选择 (24)5.4湿式离合器的润滑 (24)5.4.1润滑的意义 (24)5.4.2润滑的方式 (24)5.4.3润滑的选择 (24)第6章湿式离合器参数的校核 (25)6.1轴的校核 (25)6.2轴承的校核 (27)6.2.1轴承的失效形式主要有 (27)6.2.2轴承的寿命 (27)6.2.3轴承6012的校核 (28)6.2.4轴承6010的校核 (28)第7章湿式离合器试验台的设计 (30)7.1引言 (30)7.2试验台设计的要求 (30)7.3试验台的设计 (30)7.3.1试验台结构的设计 (30)7.3.2电机的选择 (31)7.3.3转速转矩传感器的选择 (33)7.3.4联轴器的选择 (34)7.4.5测功机的选择 (35)第八章总结与展望 (38)8.1工作总结 (38)8.2展望 (38)参考文献: (39)致谢 (41)附录 (42)第一章湿式离合器在国外的发展---概述1.1引言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分析了湿式离合器在现实社会的意义,湿式离合器的国外发展情况,湿式离合器的特点、湿式离合器的材质、湿式离合器的摩擦系数以及湿式离合器的发展趋势等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 变矩 器共 同工 作 输 出特 性 的 最 大 扭 矩 计 算 出 的 车 辆 主 动 轮 的转 矩 , 可能 因 为 附 着 条 件 的 因 素 而 不 能 实 现 动力 的 平 稳 传 递 。此 时 的 额 定 转 矩 应 是 以车 辆 刚 启 动 时 主 动 轮 的转 矩 ,可 通 过 下 式 “ 计 算 :
身 零 部 件 寿命 提 高 ,更 易 于 实 现 系 列 化 、标 准 化 。本 文 对
牵 引 车 的换 档离 合器 进 行 了设 计 并 通 过 台架 试 验 验 证 了设
计 的正 确 性 。
2离 合 器 的 结 构 及 工 作 过 程
图 】 示 为 3吨 牵 引 车 所 用 的 倒 档 离 合 器 。 主 要 是 所
中 圈 分 类 号 :U 6 .1 4 32 1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0 —4 2 (00 7 0 4 — 4 0 9 9 9 2 1)0 — 0 8 0
I 言 引
工 程 机 械 传 动 系 统 广 泛 采 用 液 力 传 动 形 式 , 即在 发 动 机 和 变速 器 之 间 配置 液 力 变矩 器 .并 在 变 速 箱 内采 用 液 力
控 制缓 冲 阀使 压力 油经 由离合 器 油道 进 入油 缸 。然 后 ,
压 力 油 推 动 活 塞 压 缩 回 位 弹 簧 使 摩 擦 片 和 从 动 片 相 互 接
触 并 压 紧 ,此 时 离 合 器 通 过 摩 擦 力 将 主 、 被 动 齿 轮 连 接 并 进 行 传 递 动 力 : 当车 辆 需 要 换 档 时 ,通 过 控 制 单 元 使 缓 冲 阀 的进 油 口 与 输 出 油 口 接 通 ,离 合 器 在 回 位 弹 簧 的 作 用 下 实 现 分 离 ; 同 时 ,在 换 档 阀 的 配 合 下 实 现 油 路 切 换 .使 其 他 离 合 器 充 油 1 作 。 为 了 消 除 旋 转 油 缸 中 油 液 二
旋 转 产 生 的 附 加 离 心 油 压 对 分 离 的 不 良 影 响 .并 实 现 离
合 器 快 速 分 离 ,在 离 合 器 活 塞 上 设 计 了 卸 压 孔 ( 向 单 阀 ) 离 合 器 放 油过 程 中 ,活 塞 在 回位 弹 簧 的 作 用 下 , 与 。 紧 贴 活 塞 的 从 动 片 形 成 间 隙 , 卸 压 孑 打 开 , 快 速 回 油 起 L 到 及 时 消 除 离 心 油 压 的 作 用 , 从 而使 摩 擦 片 与 从 动 片 快 速 分 离 ; 离 合 器 充 油 后 ,卸 压 孔 封 I ,使 离 合 器 油 缸 内 牙 J
由轴 承 、主 动 齿 轮 、被 动 齿 轮 、活 塞 、摩 擦 片 、 从 动 片 、
传 动 轴 、 回 位 弹 簧 及 密 封 装 置 等 组 成 。 摩 擦 片 与 主 动 齿 轮 是 通 过 花 键 相 连 接 , 从 动 片 是 通 过 离 合 器 外 壳 与 被 动
齿 轮 相 连 接 。 当 车 辆 挂 人 倒 档 时 ,首 先 , 电 子 控 制 单 元
31离合器 的计 算转 矩和摩 擦转 矩 .
311 合 器 的计 算 转 矩 .. 离
分离 不 彻 底 、不 均 匀 ,空 转 时 造 成 较 大 的 带 排 扭 矩 ,另 一
方 面 会 导 致 摩 擦 片 结 合 时 压 力 分 布 的不 均 匀性 增 大 ;而 加
大摩 擦 副 径 向 尺 寸 会 导 致 摩 擦 片 圆周 速 度 过 大 ,以 至 于 摩
收 稿 日期 :2 1 — 1O 000一7 1轴 承 . 2被 动 齿 轮 . 7传 动 轴 . 3活 塞 . 4摩 擦 片 . 5从 动 片 .
6回位 弹簧 .
8主 动 齿 轮 .
图 l 湿 式 离 合 器 结 构
研 究 与
3离 合 器 关 键 零 部 件 参 数 的 设 计
器 ,是 把 发 动 机 经 液 力 变 矩 器 传 递 的 最 大 扭 矩 作 为 额 定 转
矩 ( = 8 N・ 。 同 时 还要 考 虑 ,有 时 按 照 发 动 机 与 液 5 2 m)
内 外 径 的 比值 C的 取 值 要 适 当 ,如 果 该 值 过 大 , 意 味 着
内 外 径 相 差 较 小 , 在 外 径 D 一 定 的 条 件 下 有 效 面 积 减 :
牵 引 车 湿 式 离 合 器 的 设 计 研 究
马庆丰 ,葛琳莉 ,王永 国,刘 兵
( 徽 叉 车 集 团公 司 , 安徽 舍 肥 2 0 0 ) 安 30 0
合 器 的 工 作 过 程 及 结 构 特 征 , 并对 其 主 要 参 数 进 行 了设 计 。 通过 在 实 际 工 况 下 的 试 验 .验 证 了湿 式 离 合 器 设 ;摩 擦 片 ;参 数 ;设 计
达 到 预 定பைடு நூலகம்的压 力 。
湿 式 离 合 器 ( 下 简 称 离 合 器 ) 进 行 档 位 切 换 和 动 力 中 以
断 。离 合 器 是 传 动 系 统 的重 要 组 成 部分 ,传 动 系 统 通 过 它 与 动 力 源 连 接 ,可 以 使 车 辆 平 稳 起 步 ,减 小 车辆 的换 档 冲 击 度 .对 传 动 系 统 还 起 到 过 载 保 护 的作 用 . 同 时 压 力 油 的 循 环 还 可 以 降 低 摩擦 片 的 温 度 .从 而 大 大 提 高传 动 系 统 零 部 件 的 使 用 寿命 。 与 普通 干 式 离 合 器 相 比 ,液 力 离 合 器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降低 了摩 擦 片 的摩 擦 与 磨 损 ,散 热 性 较 好 , 自
在 设 计 时 . 首 先 应 该 确 定 离 合 器 应 该 传 递 的 最 大 扭
矩 ,这 是 设 计 换 档 离 合 器 的必 要 条 件 。对 于 牵 引 车 用 离 合
擦 副 间 局 部 热 流 密 度 过 大 而 出现 过 热 , 发 生 摩 擦 偶 件 烧 蚀
或 裂 纹 现 象 。 此 外 ,在 确 定 摩 擦 副 径 向尺 寸 时 ,还 要考 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