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临床疗效观察

1 I 3 观察指标
治疗 6周后 ,对 2组运动功能 、平衡 功
能、 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认知 功能 , 进行 观察 和比较 。日常生活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风后 遗症治 愈率为 1 5 . 0 %, 显效率 为 5 4 . 8 %, 总有 效率 9 5 . O %,
这是一个可喜 的成就 , 显示了 中西医结合治疗 的优越性 。在今 后 的工作 中我们将在 中医理论 的指导下 , 不断 实践总结 , 为患 者提供更加完善 的治疗方案 。
参考文献 [ 1 】 苏红梅.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 3 6 例疗效 观察『 J 1 . 甘肃 中医杂志 , 2 0 0 7 , 2 0 ( 5 ) : 2 7 . [ 2 ] 郭 晓华 , 季培秀 , 赵宏斌. 脑血管意外的康 复治疗 叨. 基层医学论坛 ,
2 0 1 2年 1月一 1 2月我 院诊 治 6 4例脑卒 中患者 , 随
机将其分 为对 照组 ( 常规 治疗 ) 和观察组( 针 灸康复治疗 ) , 每组 3 2例 , 治疗 6周后 对 2组运动 功能、 平衡 功能、 日常生活能 力以
及认知功 能, 进行观 察和 比较 。 结果 与对照组相 比, 观察组运 动功 能、 平衡 功能 、 日常 生活能力、 认 知功 能评分 均明显升 高 ,
中风后遗症 以半身不遂 、 舌强语蹇 、 口眼喁斜 为表现 , 证 见
气虚、 痰阻 、 血瘀 、 脉络不通 ; 治疗 以益气血 、 清痰 火 、 通经络 为 大法 。针刺 以手足 阳明经 穴为主 , 辅 以太 阳、 少 阳经 治半身不 遂; 取手足 阳明经穴 、 足厥 阴经穴 为主治面瘫 。自拟化瘀 汤中黄 芪补气 , 桃仁 、 当归 、 赤芍 、 地龙养血 凉血 、 活血 化瘀 , 桂枝温 阳

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60例临床观察

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60例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 王鹏虎 , 留生. 和锐3 R 1 】 宋 诺 0 治疗 初发2 型糖 尿病6 例的 临床 观察 O
[. 用糖 尿病杂 志, 0 , 1: . J实 】 2 9 () 4 0 4 6
之功效 。通 心络通过使纤溶活性 增强 、抗凝 ,维持 血管通畅 ,防止血
管 内膜增 生 ,维护正常血 管功能 ,使血管痉 挛解除 ,周 围神经 的生长 条件和 再生微环境改善 ,进而修复受损 的神 经组织 ,并促进轴 突再生 和髓鞘形成 ,使D N的症状 改善 ,神经传导速度增加 。 P
岛素联合通心络治疗D ,是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方法。 N 总 之 ,应用 中药联合 胰岛素治疗糖 尿病神经病变 ,可 以显著提高 患者疗效 ,改善 患者的生命质量 ,且安全性较高 ,值得在 临床 中推广
使用 。
人参 、土鳖虫 、全蝎、蝉蜕 、蜈 蚣等 ,具有使全血黏 度降低 、抗血液
黏稠 ,微循环 改善 ,抑制微血栓 形成及小板 聚集 ,解除微血管痉 挛
全有效 的,可作为首选降糖药物。本研究中两组间相 比,治疗 后实验组 患者总有效率 ( 显效+ 有效 )为9- 高于对照组的8. (<0 5 3% 3 O % P . ), 0 0
与刘国用 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且未发现明显不 良 ] 反应 ,表 明赖脯胰
养的血管发生病变而闭塞 ,导致神经营养障碍,再加上神经细胞肿胀
两组 惠者 的肢体 运 动 功 能均有 不 同程度 的 改善 ,差 异有 统 计学 意 义 ( < 0 5 。治疗 后 两组 之 间进行 比较 ,观 察组 患者肢 体运 动功 能明 P .) 0
显优 于对 照组 , 差异有 统 计学意 义 ( < O 5 。结论 采 用康 复训 练配合 针 灸治疗 中风后 偏瘫 , 以取 得 较满意 的 临床疗 效 , 推广 应 j P .) O 可 值得 千 j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一、中医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作用机制1. 改善血液循环:针灸能够增加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功能,提高供氧供血能力,从而改善脑组织损伤。

2. 调节神经系统:针灸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度,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

3. 改善炎症反应:针灸可促进炎症反应的消退,减轻神经炎性损伤组织的炎症反应。

4. 缓解痉挛:针灸能够调节肌肉张力,缓解因神经、肌肉和韧带短缩所致的肢体痉挛症状。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

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在针灸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的康复训练,包括肌力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以下列举了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几项临床效果:1. 提高肢体运动功能: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可通过增强肌肉张力和肌肉协调性,提高肢体运动功能,使患者肢体运动能力逐渐恢复。

2. 改善步态功能:中医针灸可通过调节脑神经系统,改善步态协调性,使患者行走更加稳健。

3. 缓解疼痛: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可通过刺激穴位,缓解肢体痉挛等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4. 提高生活质量: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遗症,使患者的生活能力逐渐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信心。

三、注意事项1. 适宜选用专业的中医针灸师,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效果。

2. 合理选择针灸穴位,针灸疗程周期不得过长,避免反复针灸导致身体过度疲劳。

3. 康复训练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强度。

4. 康复训练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防止因训练不当造成患者二次伤害。

四、结论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治疗脑卒中偏瘫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通过调节神经系统、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反应等作用机制,可有效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然而,针灸治疗并非万能药,患者需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通督调神针刺对脑中风患者康复作用的疗效观察

通督调神针刺对脑中风患者康复作用的疗效观察
—23l
中风后偏瘫肢体的治疗,针灸具有独特的优势。 早在《内经》中就被称为“偏枯、身偏不用”,记载见于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 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 使人偏枯。”督脉属奇经之一,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 有在督脉经上、头顶中央灸治病的记载。《史记・扁鹊 仓公列传》记有春秋战国时期,扁鹊取“三阳五会”治虢 太子“尸厥”的案例。督脉循行于后背正中,背为阳,督 脉与全身阳经均交会于大椎,又藉肾与元阳密切关联, 故日督脉为阳脉之海,统领一身阳气,调节阳经脉气。 临床相关研究应用督脉治疗中风后偏瘫均取得较好疗 效,临床有研究【6]用治督益脑法治疗中风后患者,主穴 取百会、风府,配以颞三针治疗,研究结果表明治督可 协调阴阳,经气汇合流通畅利,对五脏六腑、十二经脉 都有重要影响和积极治疗作用。还有人【7J选用督脉百 会、风府、哑门、大椎、命门、腰阳关为主要穴位针刺治 疗中风后恢复期患者,认为针刺督脉经穴可以调节全 身五脏六腑的功能,疏通阻滞经脉之气血,取督脉经之 穴,起到了疏通多条经脉的作用。有人【8J从脑卒中之 病乃真阴亏虚、痰瘀阻络之本虚标实之候出发,用养阴 通督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以百会、大椎为主穴, 结合极泉、少海、尺泽、内关、三阴交、太溪等养阴宁心 之穴,共奏养阴填精、通督健脑、疏经活血之功,使肾精 足,髓海充,肝风熄,脉气通,脑与肢体有所养,以利于 偏瘫康复。本项临床研究应用的针法是以安徽中医学 院张道宗教授的“通督调神法”为主,局部取穴为辅治 疗中风后偏瘫。 在本研究的结果中,通督调神针法优于单纯康复 疗法,与针刺加康复组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别。通 督调神针刺法是基于从整体出发,在中医理论的指导 下,结合现代医学和康复理论的有关知识,确立的针刺 选穴原则和处方。通督调神法用于治疗“窍闭神匿”的 各种心、脑、神志病,尤以中风及中风后遗症效果显著。 督脉,循身之背,背为阳,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督促 的作用,有“阳脉之海”之称;它循行于背部正中线,督 脉的脉气与手足三阳经及带脉、阳维脉交汇,所以督脉

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对患者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对患者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对患者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研究对象60例为脑卒中偏瘫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B(n=30)两组,两组均接受康复训练治疗,B组联合针灸治疗,并对比疗效,研究起止2021年4月-2022年4月。

结果 B组较A组治疗效果更好,中医症候积分更低,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展开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不仅可以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同时亦可以积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最终良性影响生活质量与疾病预后水平,值得被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针灸;康复训练;脑卒中;偏瘫;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神经内科疾患,该病最常伴的表现是运动功能障碍。

该病患者是因为中枢神经机能损伤,协调功能和身体控制能力都会出现一定的下降,故而需要在住院期间中进行康复训练以改变其身体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1]。

但也有些研究者认为,虽然运动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水平,但疗效仍达不到临床期望,而将中医干预手段与康复训练相结合则能够达到更为理想的疗效[2]。

中药针灸疗法作为传统的干预措施,对于提高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生存质量有着特殊的意义[3]。

而此次为了进一步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意义,特将60例患者纳入组间对照研究中,以期获得临床满意预期。

现做如下报告: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60例为脑卒中偏瘫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B (n=30)两组,研究起止2021年4月-2022年4月。

其中A组男18例(60.00%)/女12例(40.00%);年龄49-78岁,均值(62.69±5.74)岁;病程1-3月,均值(1.53±0.51)月;体重53-89kg,均值(65.26±7.08)kg。

中医护理干预措施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医护理干预措施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基层医学论坛2018年11月第22卷第33期【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用于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

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低血糖发生率、空腹血糖(FBG )、餐后2小时血糖(2hPG )、糖化血红蛋白(HbA 1c )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能够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提高依从性,维持血糖值于理想水平。

【关键词】糖尿病中医护理干预血糖依从性DOI :10.19435/j.1672-1721.2018.33.067糖尿病属于终身性、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疲乏、消瘦、多食、多尿、多饮等症状。

从中医角度分析,糖尿病属于“消渴”等范畴,主要是因燥热偏盛、阴律亏损引起,加以辨证施护,能够避免中风、疮疡、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1]。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医护理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优势,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60例。

入选标准[2]:①患者均符合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且经葡萄糖试验确诊。

②患者均了解、同意、知情本次试验。

③患者均能够配合医务人员完成各项操作。

观察组平均病程(5.12±0.78)年,平均年龄(68.45±3.02)岁,男34例,女26例,随机血糖(12.16±2.85)mmol/L 。

对照组平均病程(5.83±0.91)年,平均年龄(68.01±3.65)岁,男33例,女27例,随机血糖(12.59±2.03)mmol/L 。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 黄卫玲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   黄卫玲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黄卫玲发表时间:2017-08-24T15:02:54.240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2期作者:黄卫玲[导读]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资中县中医医院四川内江 641200)摘要:目的研究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4年9月到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

其中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试验组采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

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针灸;康复训练;脑中风后遗症;临床效果[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the treatment of stroke sequelae. Methods:80 patients with sequela of apoplexy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4 to December 2016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est group,each with 4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compared with P < 0.05 i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stroke sequelae,and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high clinical value.[Keywords] Acupunctur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Sequelae of stroke Clinical effect脑中风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不同针刺取穴方法结合系统康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_王寅

不同针刺取穴方法结合系统康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_王寅

文章编号:0255-2930(2002)02-0083-02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A临床研究不同针刺取穴方法结合系统康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王 寅 杨 涛 郭玉峰 刘元石 郭宝娟 邢文台孙书臣 赵 宏 刘 军 叶永铭 黄 漫(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摘 要] 方法:将135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83例,以龙虎交战手法针刺天宗穴。

对照组52例,常规取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

两组患者针后均进行康复训练连续两个疗程。

结果:①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治疗组上肢总积分高于对照组10分左右。

②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亦较明显(P<0.01)。

结论:龙虎交战针刺手法可有效缓解肩手综合征所致的疼痛。

针灸可促进损伤的神经再生。

[主题词] 龙虎交战针刺手法;肩手综合征;穴,天宗;中风后遗症/针灸疗法Observation on Therapeutic Effects of Different Acupoint Selection Methods Combined with Systemati-cal Rehabilitation on Shoulder-Hand Syndrome After ApoplexyWang Y in,Y ang Tao,Gu o Yufeng,et al(Guan g'an men Hospital,China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53,China)[Abstract] Methods One hundered and thirty-five cases of postatroke shoulder-hand syndrom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 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In the treat ment group(83cases),acupuncture was given at Tianzong(SI11)with dragon-tiger' s alternate fight manipulation method,and in the control group(52cas es),routinely selected acupoints were needled with uniform reinforcing-reducing method.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ook rehabilitation exercises after acupuncture treatment.Treatment was giv-en for two courses,once a day,one month constituting one couse.Results For Fugl-meyer motion function assess ment,the total cumulative score of upper limb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about10point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 trol group;and after treatment, cond uction velosity of motor nerve had a significant change(P<0.01).Co nclusion Dragon-tiger's alternate fight method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or kill pain induced b y s houlder-hand syndrome,and acupuncture can promote regeneration of damaged nerves.[Key words]Dragon-tiger's Alternate Fight/acup manip;Shoulder-Hand Syndrome/acup ther;Point(Tianzong);Poststroke Syndrome/acup ther 肩手综合征是由于脑、心肌血液循环障碍或外伤后致使支配上肢的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可突然出现,也可呈缓慢、隐匿性发病,直至病变不可逆转时才被发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6-05-12T16:35:15.143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20期供稿作者:钱亿飞
[导读] 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苏常熟 215500)脑中风后遗症主要表现在语言障碍、认知障碍、行动障碍等方面,对脑中风后遗症的研究是现代医学界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

钱亿飞
(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苏常熟 215500)
【摘要】目的:研究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

方法:选择来我院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患者48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24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针灸治疗,每周五次,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可以明显看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精神质量,患者恢复速度较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针灸;康复训练;脑中风后遗症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0-0043-02
随着现代社会的急速发展,脑中风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脑中风是心脑血管疾病中致残率以及致死率较高的一种,当前已经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其恢复的程度较慢,时间较长[1]。

脑中风后遗症主要表现在语言障碍、认知障碍、行动障碍等方面,对脑中风后遗症的研究是现代医学界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

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临床治疗中,针灸可促进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新的神经元,有效缓解和治疗患者的后遗症[2]。

本院对近年来收治的脑中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治疗,发现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可以有效治疗患者的脑中风后遗症,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10月来我院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患者48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34至81岁,平均年龄(59.7±3.8)岁,病程周期2个月至13个月,平均病程周期(6.3±3.9)个月。

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24例。

其中对照组中男13例,女11例,患者年龄35至81岁,平均年龄(59.1±3.7)岁,病程周期2个月至13个月,平均病程周期(6.5±3.1)个月。

治疗组中男性12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34至80岁,平均年龄(56.2±4.3)岁,病程周期2个月至12个月,平均病程周期(5.8±4.4)个月。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包括:运动治疗法与舒尔氏刺激治疗法。

运动治疗法训练的内容包括:由一开始的卧床转变至坐立,这样可以锻炼患者的平衡力与耐力,再而转变至站立,当可以独立站立时,需要家属搀扶行走,当患者可以独立行走时,可以进行台阶,起蹲等动作。

舒尔氏刺激治疗法:利用卡片、语言指令等形式练习患者的语言功能、认知功能以及理解功能。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针灸治疗,针灸治疗需每周五次,主要在外关穴、内关穴、合谷穴、足三里穴、命门穴、三阴交穴、手三里穴、阳陵穴、悬钟穴、梁丘穴、大椎穴、膻中穴、百会穴、气海穴、曲泽穴、肩髃穴位留针三十分钟,如语言障碍者加配廉泉穴、哑门穴;嘴角歪斜者配颊穴、地仓穴;身体痉挛者配申脉穴、照海穴、跗阳穴、居髎穴;吞咽困难者配哑门穴、水沟穴;弛缓者配昆仑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

两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

1.3 评价标准
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比,如经过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的各项指标显示正常,恢复正常生活,后遗症情况基本消失则为康复;如患者神经功能的各项指标开始慢慢好转,基本生活可以自理则为有效;如患者神经功能的各项指标无任何明显变化,生活自理能力与治疗前无任何差别则为无效[3]。

1.4 统计学软件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配对χ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P<0.05表示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34%,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6%,显而易见,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

表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在中医上脑中风称为脑卒中,是由阴阳失调、运化不畅与气血逆乱导致的,所以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时,需要以调节气血,顺气舒血,平衡阴阳,越早治疗效果会越好,一般在治疗2个月后患者会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研究表明[4],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脑中风后遗症的不同程度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运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是现代医学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最有效地治疗方法。

康复训练是可以通过日常的行为习惯,使患者维持肌群生理功能,在建立运动平衡系统时,帮助患者重新建立正确的运动思维,使原本睡眠的脑细胞恢复正常功能,本研究中显示,对照组在单纯的通过康复治疗来治疗患者时,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虽然都有转好迹象,但其治疗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而治疗组,在康复训练的同时联合针灸治疗,可以明显的看出患者在生活与精神上的好转。

针灸是中国中医理论治疗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针灸各个穴位来达到舒经活血、温阳益气、解痉缓急、疏通经脉、平衡阴阳等方法来治疗疾病。

现代医学理论中表示[5],针灸对恢复机体运动功能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针灸可以快速的使局部神经系统达到
肌肉兴奋,有效的提高机体中枢神经的兴奋性。

本研究中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34%,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6%,显而易见,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李岗[6]等人研究显示的结果一致,这也充分的表明了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后可以显着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以及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可以为患者带来显著临床治疗,同时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连建平,乔绕英.醒脑开窍针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4):82-83.
[2]宋琳琳,冯晓东,刘承梅,等.改良铺灸法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肱二头肌肌张力增高31例随机对照研究[J].中医杂志,2015,56(14): 1224-1227.
[3]韩淑凯,郝海燕,刘风辉,等.经筋排刺法结合皮肤针对脑卒中后上肢偏瘫患者痉挛状态的影响: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世界针灸杂志,2015,25(01): 13-18.
[4]黄晓辉,邓国辉.化瘀通痹汤联合针刺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97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07): 44-45.
[5]章显宝,孔红兵,郭晓利.项丛刺针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大鼠BDNF、NGF以及神经行为学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02): 181-184.
[6]李岗,谢福恒,闫咏梅.醒脑解郁胶囊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疗效评价[J].光明中医,2014,29(01):36-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