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功能锻炼业务学习
骨科业务学习计划

骨科业务学习计划目标本研究计划旨在帮助您全面了解和提升骨科业务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研究骨科专业知识,您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与骨科相关的临床问题和治疗方案。
研究内容1. 骨科基础知识- 研究骨骼结构和解剖学,包括骨骼的组成、生理特点和功能。
- 了解常见的骨骼疾病和损伤,如骨折、骨质疏松等,并研究相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2. 骨科手术技术- 研究骨科手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如骨折复位、关节置换等。
- 了解不同类型的骨科手术器械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骨科病理学- 研究骨科疾病的病因和病理变化,深入了解不同疾病的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
4. 骨科康复治疗- 研究骨科康复治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物理疗法、功能训练等。
- 了解骨科康复治疗在不同疾病和手术后的应用和效果。
研究计划1. 第一周:研究骨骼结构和解剖学知识,了解常见骨骼疾病。
2. 第二周:研究骨科手术技术,了解常见的骨科手术方法。
3. 第三周:深入研究骨科病理学,了解不同疾病的病因和病理变化。
4. 第四周:研究骨科康复治疗,了解康复治疗的原理和方法。
5. 第五周至第八周:综合研究前面几周的内容,加深理解,并进行相关练和案例分析。
研究方法- 阅读相关的骨科教材和研究资料。
- 观看骨科手术和康复治疗的视频教学。
- 参与骨科学术交流和病例讨论。
- 实践操作骨科手术器械和进行康复治疗的模拟训练。
效果评估- 每周进行一次研究总结,复和回顾所学知识。
- 参加骨科学术考试或模拟病例分析,检验研究成果。
- 定期与导师或同行进行经验交流和评估。
结束语通过本骨科业务学习计划,您将能够全面提升您在骨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希望您能够认真学习并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中,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骨科门诊业务学习计划

骨科门诊业务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1. 了解骨科门诊的基本业务流程和常见疾病诊疗方案2. 掌握骨科临床常用的检查和治疗技术3. 提高对骨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4. 增强对骨科患者的关怀和沟通能力5. 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二、学习内容1. 骨科门诊流程1.1 患者接待与登记1.2 医生诊疗1.3 检查和治疗1.4 结算与处方发放1.5 门诊后续随访和复诊2. 常见疾病诊疗方案2.1 骨折2.2 韧带损伤2.3 骨质疏松2.4 髋关节置换术2.5 脊柱疾病3. 检查和治疗技术3.1 X线检查3.2 CT和MRI检查3.3 骨科手术技术3.4 牵引和矫形术3.5 康复理疗4. 诊断和治疗能力提升4.1 多参与实际诊疗4.2 学习临床案例分析4.3 参加专业讲座和研讨会4.4 阅读专业文献和书籍5. 患者关怀和沟通能力5.1 学习与患者的交流技巧5.2 增加对患者的关心和理解5.3 学会倾听和沟通的技巧5.4 积极参与患者教育6. 提高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6.1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6.2 善于团队合作6.3 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6.4 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三、学习计划1. 了解骨科门诊的基本业务流程和常见疾病诊疗方案1.1 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和文献,了解骨科门诊的工作流程和常见疾病1.2 观摩骨科门诊实际工作流程,学习师傅们的工作经验1.3 参加骨科门诊的业务培训,了解门诊工作的具体流程2. 掌握骨科临床常用的检查和治疗技术2.1 参与各种检查和治疗操作,熟悉X光、CT、MRI等检查仪器的使用 2.2 参与手术的准备和手术操作,学习骨科手术的技术要点2.3 学习常用的牵引和矫形术,熟悉各种康复理疗技术3. 提高对骨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3.1 多参与临床诊断,学习临床骨科疾病的诊断技巧3.2 参与医生的诊疗计划,学习骨科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3.3 参加相关研讨会和学术交流,了解骨科疾病的最新诊疗技术4. 增强对骨科患者的关怀和沟通能力4.1 学习良好的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4.2 加强对患者的关怀和照顾,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4.3 积极参与患者教育,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疾病和治疗情况5. 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5.1 参与团队合作,学习与同事们的协作和配合5.2 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5.3 不断反思和总结工作中的经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四、学习方法1. 多参与实际工作,亲身体验和学习骨科门诊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技能2. 多和师傅们交流,学习他们的工作经验和技巧3. 参加相关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了解骨科门诊最新的技术和发展动态4. 多读骨科专业书籍和文献,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5. 坚持不断学习和提高,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和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服务质量五、总结骨科门诊业务学习计划旨在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在骨科门诊工作中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骨科业务学习培训计划

骨科业务学习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本次培训的目标是全面提升骨科医生和相关专业人员的骨科技术水平、临床诊疗水平、以及病人沟通技巧,使其在日常工作中更加娴熟地运用骨科技术、提高临床诊疗效果,并能更好地与患者进行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二、培训内容1. 骨科基础知识的学习- 解剖学知识- 生理学知识- 病理学知识- 病因学知识2. 骨科手术技术的学习- 骨折手术- 骨关节病病灶的处理- 骨肿瘤手术- 骨科疼痛病症的治疗3. 骨科临床诊疗技术的学习- 骨科病史获取技巧- 骨科检查技术- 骨科诊断技术- 骨科治疗技术4. 骨科术后康复护理的学习- 骨科手术后的护理技巧- 术后康复训练方法- 术后并发症的处理5. 患者沟通技巧的学习- 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如何处理患者疑虑和焦虑- 如何提高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信任度6. 骨科知识更新与案例讨论- 定期进行骨科疾病知识的更新讲座- 参与骨科疾病的典型案例讨论三、培训方式1. 课堂教学通过邀请专业的骨科专家进行骨科知识的讲解,让学员系统学习骨科基础知识、手术技术、临床诊疗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2. 实践操作安排学员到临床进行实际操作,由专业的骨科医生指导学员进行手术实操,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案例分析安排学员参加骨科病例讨论,让学员了解更多的骨科病例,提高诊疗能力。
4. 网络学习利用网络资源,提供相关学习资料,让学员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5. 进修学习安排学员到国内外知名医院进行进修学习,了解行业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
四、培训计划1. 第一周- 学习骨科基础知识- 学习骨科手术技术2. 第二周- 学习骨科临床诊疗技术- 学习骨科术后康复护理技术3. 第三周- 学习患者沟通技巧- 学习骨科病例讨论4. 第四周- 进行实践操作- 参加骨科病例讨论五、培训效果评估1. 学员答辩安排学员进行培训效果答辩,考察学员是否掌握了骨科知识、技术的掌握程度。
2. 临床实操评估安排学员到临床进行实际操作,由专业的骨科医生进行评估。
骨科护理人员业务学习计划

骨科护理人员业务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1. 掌握骨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2. 熟悉骨科手术前后的护理技术和护理常规;3. 掌握骨科患者的康复护理知识和技术;4. 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5. 不断学习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保持自己的学习和进步的状态。
二、学习内容1. 骨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1)了解骨科疾病的分类及病因,如骨折、骨质疏松、骨肿瘤等;(2)熟悉不同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如骨折的急救处理、骨折固定及后期护理等;(3)学习骨科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
2. 骨科手术前后的护理技术和护理常规(1)学习骨科手术前的患者准备工作,如术前护理、清洁消毒等;(2)熟悉骨科手术后的护理技术和常规,包括伤口护理、疼痛控制、并发症预防等;(3)学习骨科手术后的康复护理知识和技术。
3. 骨科患者的康复护理知识和技术(1)了解骨科患者的康复护理需求及护理技术,如功能锻炼、体位转换、心理护理等;(2)熟悉骨科康复护理的评估方法和实施技术,包括功能评定、护理计划制定等;(3)学习骨科患者康复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4. 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1)学习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包括倾听、表达和沟通技巧等;(2)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学习如何与医生、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员有效地协作,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
5. 继续学习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1)不断了解骨科护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2)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培训班和讲座,不断学习和积累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3)关注和学习国内外骨科护理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三、学习方法1. 认真研读专业书籍和期刊,了解骨科护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2. 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培训班和讲座,与专家学者和同行交流和学习;3. 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如观看相关的视频教学、参与在线学习课程等;4. 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护理技能和护理质量;5. 主动与医生、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员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和进步。
骨科业务学习计划

骨科业务学习计划一、理论知识学习:1.骨科解剖学:学习人体骨骼、关节、肌肉、韧带等相关结构的解剖学知识,掌握骨科手术的解剖基础。
2.骨科病理学:学习骨科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临床表现,了解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法。
3.骨科诊断学:学习各种骨科疾病的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方法,熟悉常见骨科疾病的诊断流程。
4.骨科治疗学:学习各种骨科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包括内科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
5.骨科学术前沿:关注骨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临床水平。
二、临床技能培训:1.手术操作:掌握常见骨科手术的操作技术,包括骨折固定术、关节置换术、脊柱手术等。
2.疑难病例讨论:参与骨科门诊和病房的病例讨论,了解各种复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3.临床实习:参与临床实习,跟随经验丰富的骨科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工作,积累临床经验。
4.医疗知识和技能训练:学习和掌握常用的骨科医疗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手术操作的技能。
5.临床研究:参与骨科临床研究项目,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提高综合医学素质。
三、专业知识学习:1.骨科护理:学习骨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并掌握骨科患者的护理要点。
2.骨科康复:学习骨科患者的康复原则和方法,掌握常见骨科手术后的康复指导技巧。
3.骨科影像学:学习骨科影像学的基本知识,掌握X线片、CT片、MRI片的解读技巧。
4.骨科感染控制:学习骨科手术后的感染防控措施,提高患者术后感染的防治能力。
四、实践能力培养:1.参加医学竞赛和学术交流:积极参加骨科相关的学术竞赛和学术交流活动,展示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与同行交流互动,开阔眼界。
2.科研项目参与:积极参与骨科相关的科研项目,深入了解骨科前沿科技和理论发展情况,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3.志愿者服务:参与骨科患者康复活动和义诊活动,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也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四、培训计划安排:1.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理论课学习、临床技能培训、专业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等。
骨科功能锻炼业务学习

关节活动度练习
通过被动和主动的关节活动度练习, 增加膝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肌肉强化训练
针对大腿和小腿肌肉进行等长收缩和 等张收缩训练,增强肌肉力量。
有氧运动
适当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 和减轻膝关节负担。
03
骨科功能锻炼的技巧和方 法
功能锻炼的计划制定
评估患者情况
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
在制定功能锻炼计划前,需要对患者 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进行全面 评估,以便制定适合患者的锻炼计划。
及时调整康复计划,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案例三: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功能锻炼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功能锻炼需要关注患者的腰椎结构和 功能,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以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 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功能锻炼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 腰椎突出程度、腰椎结构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等因素制定个 性化的康复计划。康复计划应包括腰椎活动度训练、肌肉 力量训练、有氧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方面。在实施 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和康复进展,及时调整康 复计划,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实时监测
01
通过智能康复设备和传感器,实时监测患者的运动状态和功能
变化,为医生提供及时、准确的评估依据。
定期评估
02
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康复进展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和康复计划。
患者反馈
03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过程,及时反馈康复效果和感受,以便
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状况。
THANKS
功能锻炼需要时间和耐心,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坚 持进行功能锻炼,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骨科科室业务学习计划

骨科科室业务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1.了解骨科科室的基本业务范围和工作流程2.掌握骨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3.熟悉骨科手术的操作流程和术后护理4.提升骨科医生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5.加强骨科医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二、学习内容1.骨科基本知识了解骨科的定义、发展历程、业务范围和特点,熟悉骨科科室的组织结构和人员职责,了解骨科医生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2.常见骨科疾病学习骨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包括骨折、脊柱疾病、关节疾病等常见病种。
3.骨科手术学习骨科手术的相关知识,包括手术准备、手术操作、术后护理、并发症处理等内容,重点学习骨折内固定术、关节置换术、脊柱手术等常见骨科手术。
4.临床技能提升骨科医生的临床技能,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技能,熟练掌握各类骨科疾病的临床诊断方法。
5.团队合作与沟通加强骨科医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升团队工作效率。
三、学习方法1.理论学习通过阅读相关骨科学术期刊、专业书籍、网络资料等途径,系统学习骨科基本知识和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2.实践学习参与临床工作,亲身参与骨科患者的诊断治疗工作,积累临床经验,提高临床操作技能。
3.案例讨论开展骨科病例讨论,借鉴他人经验,加深对各类骨科疾病的诊疗思路和方法。
4.技能培训参加骨科手术操作培训班、临床技能培训班等,提升手术技能和临床技能。
5.团队合作培训参与团队合作培训课程,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学习计划1.第一周了解骨科科室的基本工作流程,参观骨科科室,了解各类医疗设备和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
2.第二周-第四周系统学习骨科基本知识,包括骨科学基础知识、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等内容。
3.第五周-第八周参与临床工作,积累临床经验,提高临床操作技能。
4.第九周-第十二周参加骨科手术操作培训班,提升手术技能。
5.第十三周-第十六周参与骨科病例讨论,深化对骨科疾病的诊疗思路和方法。
骨科科室业务学习计划模板

骨科科室业务学习计划模板一、学习目标1. 了解骨科业务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2. 提升骨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3. 掌握骨科手术的操作和风险管理;4. 提高对骨科疾病的健康教育和预防能力;5. 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学习内容1. 骨科基础知识和理论:(1)骨科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知识;(2)常见骨科疾病的病因、症状和病程;(3)骨科常用的检查方法和诊断技术;(4)骨科疾病的分类和分级标准。
2. 骨科临床技术和操作:(1)骨科手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2)骨科手术器械的使用和维护;(3)骨科麻醉和术中风险的识别和处理;(4)骨折复位和矫正的技术要点。
3. 骨科风险管理和安全防范:(1)骨科手术的风险评估和控制;(2)骨科手术的并发症和意外事件的处置;(3)骨科器械和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维护;(4)骨科院感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4. 骨科健康教育和预防知识:(1)骨科疾病的常识和健康常识传播;(2)骨科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3)骨科康复和锻炼的指导和推广;(4)骨科疾病的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
5. 骨科医患沟通和团队协作技能:(1)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和沟通技巧;(2)医患沟通的纠纷处理和危机干预;(3)骨科团队协作和分工合作的模式;(4)骨科院内外部协作和合作的机制。
三、学习方法1. 系统学习骨科专业的课程和教材;2. 参与临床实践和手术操作的指导;3. 参加骨科学术会议和讲座的学习交流;4. 开展骨科案例讨论和病例分析的学习;5. 参与骨科病例演练和操作技能的训练;6. 进行骨科问题解决和技术创新的探索。
四、学习评估1. 骨科基础知识考核和理论水平测试;2. 骨科临床技术操作考核和手术操作评估;3. 参与骨科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的撰写;4. 指导医师和主治医师的指导和反馈;5. 参与骨科业务指导和团队建设的评估。
五、学习资源1. 医院骨科科室的专业师资和学术资源;2. 医学院校骨科专业的教学资源和图书馆藏书;3. 网络医学平台的骨科学习资源和案例病例;4. 骨科专业的学术会议和国际学术交流资源;5. 骨科器械设备厂商和培训中心的专业培训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用尽可能大的力度绷紧肌肉5秒,再放松算1次。每个小时做50-100 次,争取能达到每天1000次。
也可以用2 / 3以上最大力量的强度来收缩股四头肌,次数采用Tens法 则,就是10秒钟收缩(其中2秒逐渐增加力度,6秒钟保持用力收缩,2 秒钟逐渐放松);之后用10秒钟休息;每重复10次为1组;10组连续练 习。这样每天练习3-5回,差不多也还是500-1000次。
还可以把股四头肌收缩绷劲之后,一直保持这种紧张状态,直到非常 疲劳为止,放松休息算1次,休息5秒之后再做,如此循环10次为1组, 每天练习3-5组,或者每个小时练习1组。
实用文档
股骨颈骨折
术后第二周开始在保持股骨不旋转、不内收情况下 做髋与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
实用文档
股骨颈骨折
3周后可主动做屈伸患肢练习,方法是坐在床边,小 腿下垂,双脚踩地或脚蹬地,练习用双臂撑起上身 和抬起臀部。
4周后病人可作手指爬墙和手高举摸头顶锻炼。即病 人面对或健侧身体对墙而立,患手摸墙,用手指交 替上爬直至肩关节上举完全正常。手高举摸头顶是 指患侧手摸头顶后逐渐向对侧移动,患侧手越过头 顶触到对侧耳朵,或锻炼用患手触摸对侧肩胛骨, 使肩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实用文档
肩关节脱位
3、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
☺但在骨折2周
内应避免做大幅度的 肩内收与前屈练习。
实用文档
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要 坚持锻炼,活动 幅度和力量要循 序渐进。在内固 定或外固定期间 禁做肩关节前屈 、内收动作。
锁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 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 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 、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可增 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 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 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骨折愈合后的锻炼:骨折愈合后,增加前臂旋转活 动及用手推墙动作,使上、下骨折端产生纵轴挤压 力
实用文档
尺桡骨骨折
3、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要
坚持锻炼,活动 幅度和力量要循 序渐进。肿胀消 除后可行肩、肘 伸屈活动,但不 宜做旋转活动。
实用文档
(四)股骨颈骨折
1、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
循环,消除肿胀 ,加速周围软组 织损伤的修复, 防止下肢肌肉萎 缩、关节僵硬、 神经肌肉粘连等 并发症;可增加 两骨折端在重轴 上的挤压力,防 止骨断端分离, 促进骨折愈合, 防止脱钙。
(五)股骨干骨折
实用文档
1、目的:
股骨干骨折越 靠近膝关节,对 膝关节功能的损 害越大,血肿易 使股中间肌粘连 引起膝关节功能 障碍,因此须早 期开始功能锻炼 ,以促进血肿吸 收,减少粘连形 成,增强肌力。
股骨干骨折
2、功能锻炼方法: 骨折早期,做下肢股四头肌静止收缩,踝关节伸屈 活动。 4周后可以练习坐在床边进行髋、膝、踝部的主动运 动(锻炼方法同股骨颈骨折)。
实用文档
股骨颈骨折
2、功能锻炼方法: 骨折复位固定后即可早期做趾与踝关节的主动伸屈 、旋转活动练习,股四头肌静止收缩。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
习就是大腿前面肌肉群的绷劲练习。所谓等长收缩,指的就是肌肉在收缩时,肌肉的长度 不变,不会产生关节的运动,只是肌肉内部张力增加。因为肢体和关节不用动,所以又叫 做静力性收缩。
实用文档
肩关节脱位
去除悬吊带后:①肩外展、后伸和外旋的主动运动 练习,动作应缓慢、柔和,幅度逐渐扩大;②肩前 屈、内收、内旋的练习。
实用文档
肩关节脱位
3周后病人可进行弯腰、垂臂、甩肩锻炼,即病人弯 腰900,患肢自然下垂,以肩为顶点作圆锥形环转 运动,开始范围小,逐渐扩大划环的范围。
实用文档
肩关节脱位
实用文档
胫腓骨骨折
2、功能锻炼方法: 外固定后早期,疼痛减轻即刻进行股四头肌静止收 缩运动,髌骨被动活动及足部跖趾关节和趾间关节 活动。
实用文档
胫腓骨骨折
外固定去除后,伤口愈合,可充分练习下肢各个关 节活动,并逐步去拐行走。增加髋、膝、踝关节活 动练习,可做起立与坐下练习,健肢站立,患肢做 髋屈伸、内收、外展活动,膝、踝关节屈伸活动, 踝关节内外翻抗阻活动。
实用文档
锁骨骨折
骨折后2周:抗助力的肩外展、旋转运动
实用文档
锁骨骨折
骨折后3周可增加抗阻的肘屈伸于前臂内外旋转 ;仰卧位,头与双肘支撑做挺胸练习
实用文档
锁骨骨折
骨折愈合解除外 固定后,应开展全面 练习肩关节活动练习 : 1、站立位上肢向患 侧屈,做肩前后的摆 动 2、患肢上举爬肩梯 ,抗阻牵拉肩、肘屈 伸练习
实用文档
肘关节脱位
3、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
渐进,锻炼时应注意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活动时 动作应轻柔,以不引起剧烈疼痛为度,以免引起骨 化性肌炎而加重肘关节僵硬。
实用文档
The end,thank you!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肱骨干骨折
外展、外旋运动:上臂外展、外旋,用手摸自己的 头后部
实用文档
肱骨干骨折
双臂轮转:患肢屈肘,前臂置于胸前,掌心向后、向上;健侧上肢伸 直,外展于体侧,掌心向下。患肢向外上方经外下方再向内划弧圈, 回至原处;同时健侧上肢向下经内上方向外划弧圈,回至原处。如此 循环往复。此法可使肩、肘、腰、腿、颈部均可得到锻炼。以上锻炼 方法每次15分钟,每天3-4次。
渐进,活动范围以不引起患肩疼痛为限。
实用文档
(十)肘关节脱位
1、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 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 症。
实用文档
肘后三点失常
肘关节脱位
2、功能锻炼方法: 固定期间可做伸指、握拳等锻炼,同时在外固定保 护下做肩、腕关节的活动。
实用文档
肘关节脱位
外固定去除后,练习肘关节的屈伸活动,增强肘关 节周围肌力。可利用握小球帮助锻炼。
实用文档
肱骨干骨折
功能锻炼的方法: 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
缩活动
实用文档
肱骨干骨折
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2-4周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应 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其方法是:将健手托住患肢腕 部,做肩、肘前屈、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上臂 后伸
实用文档
肱骨干骨折
旋转肩关节:病人身体向患侧倾斜,肘关节屈曲 900以上,健手握住患侧手腕部,做肩关节旋转动 作,即划圆圈动作
实用文档
(六)髌骨骨折
1、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
环,消除肿胀,加 速周围软组织损伤 的修复,防止下肢 肌肉萎缩、关节僵 硬、神经肌肉粘连 等并发症。
实用文档
髌骨骨折
2、功能锻炼的方法: 术后早期疼痛稍减轻后,病人即可开始练习股四头 肌静止收缩,髋、膝、踝、趾关节主动运动。
实用文档
髌骨骨折
固定后3-5天可两腿直腿抬高和膝关节屈伸运动, 扶拐进行患肢负重练习。
实用文档
股骨颈骨折
在骨折恢复期,术后1个月要加强髋、膝、踝部的肌 力,以恢复行走能力, 加强下肢的稳定性。主要方 法是进行坐位与站位转换活动练习,以锻炼髋关节; 踝关节主动屈伸、旋转活动,以及下蹲起立。
实用文档
3、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 要坚持锻炼, 活动幅度和力 量要循序渐进 。
股骨颈骨折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肱骨干骨折
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要
坚持锻炼,活动 幅度和力量要循 序渐进。在内固 定或外固定期间 禁做肩关节前屈 、内收动作。
实用文档
(三)尺桡骨骨折
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
循环,消除肿胀 ,加速周围软组 织损伤的修复, 防止上肢肌肉萎 缩、关节僵硬等 并发症;可增加 两骨折端在重轴 上的挤压力,防 止骨断端分离, 促进骨折愈合, 防止脱钙。
实用文档
(一) 锁骨骨折
1、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
,加速周围软组织损 伤的修复,防止上肢 肌肉萎缩、关节僵硬 等并发症。
实用文档
锁骨骨折
2、功能锻炼的方法: 骨折1周内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腕绕环、肘 屈伸、前臂内外旋等主动练习,幅度尽量大,逐渐 增加用力程度。
实用文档
锁骨骨折
骨折后2周可增加捏小球,抗阻腕屈伸运动及被动运 动
实用文档
髌骨骨折
石膏固定的病人,4-8周可去除石膏,此时可做髌 骨倾向被动活动,做主动屈膝活动练习,6-8周可 负重行走。
实用文档
髌骨骨折
3、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
锻炼,活动幅度和力 量要循序渐进。术后 初下床行走的病人应 注意保护,以防摔倒 、摔伤。
实用文档
(八)胫腓骨骨折
1、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 环,消除肿胀,加 速周围软组织损伤 的修复,防止下肢 肌肉萎缩、关节僵 硬、神经肌肉粘连 等并发症。
实用文档
胫腓骨骨折
3、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要
坚持锻炼,活动 幅度和力量要循 序渐进。外固定 早期禁止在膝关 节伸直的情况下 旋转大腿,以免 影响骨折稳定。
实用文档
(九) 肩关节脱位
1、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
,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实用文档
肩关节脱位
2、功能锻炼方法: 即日开始在胸前固定位做指、腕、肘关节的主动练 习,每个动作重复5-6次,可每天增加抗阻练习和 在悬吊带内做肩前屈、内收和内旋的摆动练习,即 病人用健侧肢体缓慢推动患肢做外展与内收活动, 活动范围以不引起患肩疼痛为限。
实用文档
骨折类型
上肢骨折:锁骨骨折、肱骨干骨折、尺桡骨骨折 下肢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干骨折、髌骨骨折、胫腓骨骨折 肩关节脱位 肘关节脱位
实用文档
动——静 结合
动:功能锻炼 静:功能位摆放 循序渐进、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