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值对靛蓝染料染色的影响

合集下载

pH值在纺织印染上的应用

pH值在纺织印染上的应用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pH值在纺织印染上的应用
在家用纺织品的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印染过程中,pH值具有广泛而重要的作用,下面分精炼、漂白、染色、印花、后整理生产工艺分别进行介绍。

精炼方面
棉织物上的蜡质不易和烧碱作用,必须靠乳化剂(肥皂)将其乳化才能
去除,乳化应在适当的pH值范围进行。

去除真丝丝胶应通过皂碱精炼,但碱性不可过高,否则会影响手感和光
泽,适宜真丝精练的pH为9.5~10.5。

真丝在家用纺织品中的应用有头巾、手帕、床上用品、真丝蜡染(扎染)、装饰辅料(如流苏及彩穗)。

羊毛经炭化去杂后应经过碱性煮练,以去除脂肪,但羊毛是蛋白质纤维,
为防止破坏氨基酸结构,防止手感粗糙,应控制煮练pH值,pH值一般控制在10~10.5。

羊毛制作手编地毯、毛毯、艺术壁挂等家用纺织品的重要原料。

近年利用羊毛可制成床上用品,开拓了羊毛在家用纺织品领域的新途径。

涤纶织物碱减量是涤纶印花仿真丝头巾的重要生产工序。

碱减量工艺的
关键是烧碱的浓度的控制。

碱浓度过低,仿丝绸效果不好,悬垂性不明显;碱浓度过高,则织物强力受损,产生纰裂。

漂白方面
双氧水是棉布漂白常用漂白剂,漂白最适pH值是10.5~11,在此pH值,双氧水能够缓慢分解,起氧化漂白作用,除去棉织物上的色素,并且不会造成纤维素纤维强力的严重下降。

次氯酸钠漂白,pH值应控制在8.5~10,亚氯酸钠漂白,pH值应控制在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天然染色创新实验报告(3篇)

天然染色创新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天然染料研究的深入,天然染色技术在纺织、化妆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

天然染料具有无毒、环保、色彩丰富等特点,相较于化学染料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本实验旨在探索天然染料的染色效果,创新实验方法,为天然染料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二、实验目的1. 探索天然染料的染色效果;2. 创新实验方法,提高染色效率;3. 分析天然染料的染色原理,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材料1. 天然染料:紫甘蓝汁、胡萝卜汁、红曲、靛蓝等;2. 染色剂:无水乙醇、氢氧化钠、硫酸铜等;3. 染色对象:棉、麻、丝等天然纤维;4. 实验仪器:染浴锅、电子天平、温度计、pH计等。

四、实验方法1. 天然染料提取:将紫甘蓝、胡萝卜、红曲等天然植物原料进行粉碎,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后过滤,得到天然染液。

2. 染料筛选:将天然染液进行pH值、浓度、温度等条件的优化,筛选出最佳的染色条件。

3. 染色实验:将天然纤维放入染浴中,按照最佳染色条件进行染色。

4. 染色效果评价:观察染色后的纤维颜色、均匀性、耐洗性等指标,评价染色效果。

5. 染色原理分析:通过分析天然染料的化学成分和染色过程,探讨染色原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染色效果:本实验成功地将天然染料应用于纤维染色,得到的染色效果良好。

紫甘蓝汁染色的纤维呈蓝色,胡萝卜汁染色的纤维呈橙色,红曲染色的纤维呈红色,靛蓝染色的纤维呈蓝色。

2. 染色原理:天然染料中含有多种有机化合物,如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多酚等。

这些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使纤维着色。

具体反应机理如下:(1)类黄酮类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纤维中的蛋白质、纤维素等发生络合反应,使纤维着色。

(2)类胡萝卜素在碱性条件下,与纤维中的蛋白质、纤维素等发生缩合反应,使纤维着色。

(3)多酚类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纤维中的蛋白质、纤维素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纤维着色。

3. 染色效果评价:染色后的纤维颜色鲜艳,均匀性良好,耐洗性较高。

PH值对靛蓝染料染色的影响

PH值对靛蓝染料染色的影响

PH值对靛蓝染料染色的影响牛仔布是服装面料的重要部分,而靛蓝染色的牛仔布更是全球流行,无人不晓,由于靛蓝染料在棉牛仔布上的流行外观,它可能是惟一被大众所认识的染料。

用于靛蓝染料染色的连续经纱染色机已广泛使用,通过调整染色工艺,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染料渗透,由此而改变了后续摩擦或水洗褪色处理的效果。

pH值对靛蓝染色的影响非常重要,由于靛蓝染料在pH值约为10.5-11.5时是以单离子状态存在,而pH值为12.5以上时是以双离子形式存在。

在含有过量保险粉的高碱性浴中,双离子形式的靛蓝染料的亲和力较低,并随着pH值提高,棉纤维表面的负电荷也随之增加,从而加大了在双离子靛蓝染料与带电荷纤维表面之间的阴离子的排斥作用,降低了染料上染率。

单离子形式的靛蓝染料在纤维表面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和较高的染色上染率,但这又降低了染料在纱芯内的渗透,在使纱线表面得色量大大增加。

当采用高pH值时,以双离子形式的靛蓝染料将具有低的亲和力,并因此在纱芯内有较大的染料渗透和较低的纱线表面得色率。

因此在靛蓝染色过程中,pH值随时间发生的变化会影响得色量以及后续靛蓝染色纱线的洗净性能。

用于连续棉经纱染色的Denim-Ox工艺,采用科莱恩公司的Diresul RDT染料,其工艺流程为:苛化处理→水洗→湿罩湿染色→固色→淋洗。

在60-90℃轧液,进行硫化染料的吸附,这过程包括使染料迁移和扩散的透风时间,再进行固色。

固色阶段加入醋酸,以防止染料溶落,为氧化剂(Diresul Oxdant BRI liq)提供所需的pH 值。

后者使染料分子内形成蒽醌基团,在被氧化阶段,产生最终色泽。

一种阳离子型固色基(Indosol E-50 liq)与染料中的巯基以及纤维发生反应,以离子键使染料固色。

工艺中还需加入硫酸钠和分散剂(Ekaline F liq.),硫酸钠可防止染料从纤维上解吸至固色浴中。

国内外牛仔裤的发展与市场分析

国内外牛仔裤的发展与市场分析

国内外牛仔裤的发展与市场分析一、牛仔的进展历史十九世纪中叶,一位名叫Levi Strauss的犹太裔商人把一种质地粗糙的面料引入美国,并用这种原本制作帐幕的帆布,为旧金山从事淘金业的矿工们制造出一种质地坚韧、耐用的工作服,并因其极佳的有用性能而迅速受到欢迎。

而由此引发的一连串演变,更使这种蓝色帆布面料的工装裤成为制造美国历史的一个神话。

Levi Strauss & Co是世界牛仔服的领导品牌,在110个国家进行销售。

自从1873年发明,Levi's®牛仔已经变成了服装业史上世界上最成功与最广为人知的服装业。

我们的Dockers®品牌,倡导商务休闲运动,自从1986年推出,已经引领了美国卡其类的潮流。

现在受到众多国家的欢迎。

在2003年,Levi推出Levi Strauss Signature™品牌,从他们信任的公司为有意识的品牌消费者高质量与时尚的时装。

2004年,Levi的净销售额为41亿。

而今,这种耐磨、耐脏且极为平民化的服饰正在深入上至富豪名流下至日常百姓等几乎全球人类的生活,并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其物质外表下蕴含的自然、环保与随性的特质也更加被这时装化后的光环所一一放大,并显得更加清晰。

比如那一批身家过亿的年轻新贵们,在制造网络时代财富神话的同时也制造了另一种新的富豪形象--硅谷形象(普通衬衫+牛仔裤+休闲鞋),因此,这种过去只是打工仔才穿的服装开始频繁出现在世界级IT高层论坛的会议桌旁;因此"我有个穿牛仔裤的灵魂"成为张曼玉那样的女子的个人论调,并为千千万人认同……与此同时,当这种"世纪之裤"的拥趸者遍及上及皇室贵胄,下至草根阶层,当然草根自然不必说它,我们要谈论的是"高贵化"与"时装化"后的它,同时也由于富豪们的选择与介入,彰显出它气质中朴拙率确实不一致凡响。

正如希尔顿掌门千金Palisi Xierdun 手指上的玻璃会被人们坚定地以为是2克拉的钻石一样……因此,原本有着明显的平民化烙印的这种服饰也开始登入时装的殿堂,其"身份"成为丈量牛仔裤含金量的标尺。

合成靛蓝染色实验报告

合成靛蓝染色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合成靛蓝染料,研究其染色性能,为牛仔布等纺织品的染色提供新的技术途径。

同时,通过实验验证合成靛蓝染料在染色过程中的环保性能。

二、实验原理靛蓝是一种古老的染料,具有独特的蓝色,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行业。

传统的靛蓝染料主要来源于植物提取,但植物提取的靛蓝产量低、成本高。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探索合成靛蓝染料,以期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本实验采用生物合成法,以L-谷氨酰胺为原料,通过链霉菌发酵生产靛蓝。

链霉菌具有高效的靛蓝合成能力,其代谢途径包括L-谷氨酰胺、L-色氨酸等前体的缩合反应。

通过优化发酵条件,提高链霉菌的靛蓝合成能力,从而获得高纯度的合成靛蓝染料。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1)L-谷氨酰胺:分析纯,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链霉菌:由某生物科技公司提供;(3)酵母抽提物、葡萄糖、硫酸铵、碳酸钙、氯化钠: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4)靛蓝染料标准品:分析纯,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纯棉牛仔布:市售。

2. 实验仪器:(1)发酵罐:2L、5L、20L,上海仪电科学仪器有限公司;(2)恒温振荡器:DHG-9140A,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3)离心机:TGL-16G,上海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2550,日本岛津公司;(5)天平:FA1004N,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四、实验方法1. 发酵培养基的制备:(1)酵母抽提物10g、葡萄糖20g、硫酸铵5g、碳酸钙2g、氯化钠1g,加蒸馏水至1000mL;(2)121℃高压灭菌30min。

2. 链霉菌发酵:(1)将活化后的链霉菌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接种量1%;(2)37℃、200r/min恒温振荡培养24h;(3)将发酵液离心分离,收集菌体;(4)用无菌水洗涤菌体3次;(5)将菌体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37℃、200r/min恒温振荡发酵48h。

植物靛蓝染料染色及固色工艺研究

植物靛蓝染料染色及固色工艺研究

植物靛蓝染料染色及固色工艺研究
植物靛蓝染料是一种天然色素,可以从靛蓝酸中提取。

靛蓝染料具有良好的耐光性、耐水性和牢度,是一种优良的染色剂。

在纺织工业中,靛蓝染料被广泛用于染色各种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以及混纺织物,如丝绸、棉花、麻等。

靛蓝染料染色的主要困难是靛蓝染料溶解度较低,且容易氧化。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提高溶解度:可采用钠水玻璃等碱性物质将靛蓝染料溶解于水中。

2.添加还原剂:靛蓝染料容易氧化而失去颜色,添加还原剂(如亚硫酸钠)将其还原,可保证染色效果。

3.染色条件:靛蓝染料只在酸性条件下才可被染色,pH值应保持在
4.5-
5.0之间。

固色是靛蓝染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其目的是增强染色剂在织物中的附着力和牢度,防止染色剂在洗涤和日光暴晒中褪色。

靛蓝染料的固色方法包括:
1.水洗固色法:将染色后的织物用清水洗涤,使染色剂分子与纤维表面结合。

2.盐水固色法:将染色后的织物浸泡在含盐水的溶液中,可增强染色剂在织物中的附着力。

3.浸渍硫酸铵固色法:将染色后的织物浸泡在浓硫酸铵中,可使染色剂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增强染色的固定性。

综上所述,靛蓝染料染色及固色工艺研究需要综合考虑溶解度、酸碱度、还原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固色方法,提高染色剂的附着力和牢度,以达到理想的染色效果。

植物靛蓝染料在蚕丝上的染色性能研究

植物靛蓝染料在蚕丝上的染色性能研究

关键 词 :植物靛蓝染料;蚕 丝 ;染 色 值 ;强力
中图分类号:TS 193.62
文 献 标 志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00-4033(2 0 1 7 )11-0056-04
Study of Dyeing Properties of Silk by Plant Indigo Dyes
Zhu Chen ,Yang Ying
Key words:Plant Indigo Dyes; Silk;Dyeing; K/S Value; Strength
近 年 来 ,合成染料由于其价格 低 廉 、色谱全和色牢度高等优点得 到 了 广 泛 的 使 用 ,但 是 ,一部分合 成 染 料 在 合 成 和 使 用 的 过 程 中 ,不 仅 对 身 体 有 害 ,而且会 严 重 地 污 染 环 境 。天然染料的研究对解决这一 系列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 56 •
印染技术
2017年 第 11期
^
65 g/m2)。
染 化 料 :靛 蓝 植 物 染 常 州
美胜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保险 粉 、
Na0 H、NaC0 3(均为分析纯,上海联 试 化 工 试 剂 有 限 公 司 )%皂 片 。
仪器:C P 电子天1(奥豪斯仪 器有限公司) 、 Color 07分光测色仪 ( 美 国 爱 色 丽 公 司 ) 、 LC -7200B
本课题使用植物靛蓝染料对 蚕 丝 织 物 进 行 染 色 ,探 讨 植 物 靛 蓝
染料对蚕丝织物的染色性能。植物
靛蓝染料需在碱性条件下, 用
原 法 染 色 ,而 蚕 丝 织 物 碱 性 不
, 其在高 碱 用 下 , 力
[1]。为探讨蚕丝织物采

染 色 的 最 佳 工 艺 条 件 ,本

束染(绳状)靛蓝母液制作过程的问题分析与解决

束染(绳状)靛蓝母液制作过程的问题分析与解决

束染(绳状)靛蓝母液制作过程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营口奔牛纺织服饰有限公司,辽宁营口 115000摘要面对束染生产过程中突出的问题,从影响色泽的工序入手,把制作靛蓝母液(特别是把靛蓝还原成隐色体钠盐)作为关键工序进行分析和解决,使牛仔布的色泽达到均匀一致,提高产品质量。

关键词束染;靛蓝母液;隐色体钠盐中图分类号ts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0-0054-02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使牛仔布的色泽达到均匀一致。

特别是能够满足客户对色泽的要求,努力争创名牌产品。

根据目前束染生产过程中突出的问题,我们从影响色泽的工序入手,把制作靛蓝母液(特别是把靛蓝还原成隐色体钠盐)作为关键工序进行分析和探讨。

为什么要把制作靛蓝母液作为目前的关键工序来抓?目前,营口奔牛纺织服饰有限公司牛仔布特别突出的质量问题是色泽不稳定,时深时浅,尤其是水洗之后暴露出来色泽浅,是影响质量的潜伏因素。

造成客户不满意,损害了企业的信誉,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从产品和生产过程来看,颜色的深浅是由上染牛仔布的染色牢度决定的。

水洗老杜不好,靛蓝染料没有真正上染到棉纤维(也就是说,不是以分子结合的形式上染的),而是靛蓝沾附在棉纤维上。

从染色下机的纱线颜色来看,水洗牢度不好的染色纱线发红萎暗。

沾附在纱线上的靛蓝,从光学角度说,微小颗粒直径越大,越呈现红色波长反射。

由于靛蓝染料在水中(没有被充分地还原成黄色的隐色体钠盐)不能直接地上染棉纤维,造成水洗牢度不好,色泽时深时浅。

那么靛蓝染料如何能充分地、完全地上染棉纤维就是我们解决此问题的关键,由此,我们必须从靛蓝染料的染色原理来分析探讨如下几点问题:1)靛蓝染料是如何上染到棉纤维?2)靛蓝染料是在什么条件下转化成隐色体钠盐的?3)什么条件下靛蓝染料上染的效果最好?1 靛蓝染料如何上染到棉纤维靛蓝染料是什么?靛蓝染料不溶于水,靛蓝染料在水中是以颗粒形式的悬浮体,不能上染棉纤维,只能沾附在纤维上,或者说沾在纱线之间的缝隙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H值对靛蓝染料染色的影响
牛仔布是服装面料的重要部分,而靛蓝染色的牛仔布更是全球流行,无人不晓,由于靛蓝染料在棉牛仔布上的流行外观,它可能是惟一被大众所认识的染料。

用于靛蓝染料染色的连续经纱染色机已广泛使用,通过调整染色工艺,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染料渗透,由此而改变了后续摩擦或水洗褪色处理的效果。

pH值对靛蓝染色的影响非常重要,由于靛蓝染料在pH值约为10.5-11.5时是以单离子状态存在,而pH值为12.5以上时是以双离子形式存在。

在含有过量保险粉的高碱性浴中,双离子形式的靛蓝染料的亲和力较低,并随着pH值提高,棉纤维表面的负电荷也随之增加,从而加大了在双离子靛蓝染料与带电荷纤维表面之间的阴离子的排斥作用,降低了染料上染率。

单离子形式的靛蓝染料在纤维表面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和较高的染色上染率,但这又降低了染料在纱芯内的渗透,在使纱线表面得色量大大增加。

当采用高pH值时,以双离子形式的靛蓝染料将具有低的亲和力,并因此在纱芯内有较大的染料渗透和较低的纱线表面得色率。

因此在靛蓝染色过程中,pH值随时间发生的变化会影响得色量以及后续靛蓝染色纱线的洗净性能。

用于连续棉经纱染色的Denim-Ox工艺,采用科莱恩公司的Diresul RDT染料,其工艺流程为:苛化处理→水洗→湿罩湿染色→固色→淋洗。

在60-90℃轧液,进行硫化染料的吸附,这过程包括使染料迁移和扩散的透风时间,再进行固色。

固色阶段加入醋酸,以防止染料溶落,为氧化剂(Diresul Oxdant BRI liq)提供所需的pH 值。

后者使染料分子内形成蒽醌基团,在被氧化阶段,产生最终色泽。

一种阳离子型固色基(Indosol E-50 liq)与染料中的巯基以及纤维发生反应,以离子键使染料固色。

工艺中还需加入硫酸钠和分散剂(Ekaline F liq.),硫酸钠可防止染料从纤维上解吸至固色浴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