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增值税税制改革研究论文

论增值税税制改革研究论文
论增值税税制改革研究论文

学生毕业论文

题目论增值税税制改革研究作者

院 (系) 管理学院

专业财务管理

指导教师

答辩日期2014年5月日

I

摘要

1994年我国开始实行增值税至今,增值税在我国筹集财政资金、加强宏观调控、促进资源高效配置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积极作用。但增值税作为一个对经济交易活动的重要征税方式,在我国实施的这十几年来,所存在的问题暴露了增值税税制设计中存在的不足。鉴于此,在我国逐步融入国际经济全球化之时,对增值税税制的改革也迫在眉睫。

本文从研究增值税内涵入手,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增值税的产生发展、特征作用以及合理增值税税制的基本标准,介绍了国外增值税制度的实践和应用,并从我国增值税制度的历史沿革剖析了我国增值税的现状,并综合国内学者以前的研究基础,以及借鉴国际增值税税制研究的理论现状和改革经验,对当前增值税税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进行实证研究,指出了现行增值税制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最后,提出了完善增值税制度的基本考虑和配套措施,包括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实行增值税转型、完善出口退税运行机制等增值税制度改革的相关措施和建议,并就增值税制改革应注意的问题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增值税;税制改革;完善对策

II

On the Reform of V AT tax

Abstract

1994 years since our country begins to implement value added tax,value-added tax in our country to raise financial capital, strengthen macro-control, promote 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etc has played a great positive role. But as a VAT tax on economic activity of important ways, in over a dozen years of implement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problems exposed to the defects of the value-added tax system design. In view of this, in our country gradually into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value-added tax system reform is imminent.

This article obtains from the research connotation of value added tax, comprehensively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ction of value-added tax and VAT tax system the basic standards of reasonab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oreign system of VAT of the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and from the value-added tax system in our country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value-added tax in our country, and the comprehensive domestic scholars previous research foundation, and draw lessons from the theory of status quo of study on international VAT tax and reform experienc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urrent value added tax system and perfect countermeasures for empirical research, points out the defects and deficiencie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value-added tax system.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basic consideration and improve the system of value added tax of supporting measures, including expanding scope of value-added tax levy, a VAT, improve the export tax rebate mechanism such as value-added tax system reform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nd value-added tax reform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thoroughly analyzed and discussed.

Keywords: Value-added tax;tax system reformation;Countermeasure

III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目录 (Ⅲ)

一、绪论 (1)

(一)研究增值税的意义 (1)

(二)国内外增值税的研究现状 (1)

1.国外研究综述 (1)

2.国内研究综述 (2)

(三)增值税改革的必要性及动因 (2)

1.增值税改革的必要性 (2)

2.增值税改革的动因 (3)

二、增值税的基本理论阐述 (4)

(一)增值税的内涵 (4)

(二)增值税的特征和作用 (4)

1.增值税的一般特征 (4)

2.增值税的作用 (4)

(三)增值税的分类 (5)

(四)增值税的一般原则 (5)

三、增值税制度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 (7)

(一)国际增值税制发展概况 (7)

(二)消费型增值税制的国际实践 (7)

1.增值税在欧洲国家的应用 (7)

2.增值税在美洲和非洲国家的应用 (7)

3.增值税在亚洲国家的应用 (8)

(三)增值税制度的国际经验借鉴 (8)

1.征税范围比较广泛 (8)

2.优惠小规模纳税人 (8)

3.增值税一般不减免 (8)

4.税率结构简单明了 (8)

四、我国现行增值税税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增值税征收范围偏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类型上属于生产型增值税 (10)

IV

1.生产型增值税存在重复征税问题 (11)

2.生产型增值税造成出口退税不彻底 (11)

(三)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较高 (11)

(四)出口退税政策制度不完善 (11)

1.出口退税与国内征税环节脱节 (11)

2.出口退税率设计目标随意性大 (11)

3.出口退税供给与需求脱节 (12)

(五)增值税征收管理中的漏洞 (12)

1.税收征管权限难以划分 (12)

2.税源监管难度增大 (12)

五、我国增值税税制的完善与优化 (12)

(一)扩大增值税的征收范围 (13)

(二)向消费型的全面转型 (13)

1.取消增量抵扣的办法 (13)

2.取消固定资产的行业限定 (13)

3.抓紧具体管理措施的完善 (13)

(三)科学界定增值税的纳税人 (14)

(四)健全增值税出口退税机制 (14)

1.实施彻底的出口退税 (14)

2.对进口产品实现普遍征税 (15)

3.建立征税与退税的一体化管理模式 (15)

4.科学设定出口退税率 (15)

(五)增值税征收管理方法的完善 (15)

1.完善管理制度 (15)

2.改革管理方式方法 (16)

3.优化征管手段 (16)

六、结论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V

一、绪论

(一)研究增值税的意义

2009年我国增值税转型的改革迈出了一大步,但这不代表着我国消费型增值税制度就可以一劳永逸。在全球处于金融危机的的非常时期,将固定资产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能进一步消除重复征税,降低企业负担,刺激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有利于企业发展,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的大幅度下滑。但任何事情都具有双面性,增值税在转型之后,也会对国家的总体经济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增值税转型改革还不够彻底。

本文通过对增值税制度的研究,从国内运行实际状况和国际管理的角度,对我国现行的增值税制度进行分析,全面了解了增值税的基本理论及增值税改型的必要性及动因。通过与国际增值税制度的比较及增值税在我国的产生、实践及发展状况,深入剖析我国现行增值税制度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从完善增值税制度的角度考虑,提出深化税制改革,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相关措施和建议。通过理论上的分析和研究,为我国的税制改革提供全新的视角和思路,更好地发挥增值税职能,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维护我国对外经济的利益。

(二)国内外增值税的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综述

税收中性思想、最优税收理论是国外研究的与增值税相关的主要理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研究和分析成果,并对世界各国增值税税制改革产生重大影响。

(1)税收中性思想。税收中性是指国家征税以不干预市场经济运行,平等对待所有纳税人为目标的一种税收制度。确信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具有充分效率是其理论基础。其基本内涵是:经济是在一个纯粹竞争性的结构中运转,国家在课税时,使人民除因纳税而承受税收负担,不要再让人民承担其他额外负担或经济损失。

(2)最优税收理论。最优税收理论包括最优商品税理论和最优税制结构理论两种。该理论在个人效用上可以累加,在税收工具(税种)确定,政府税收收入水平确定的情况下,研究哪一种税收能够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最优税收理论是在许多假设前提下展开研究的,主要有三个假设条件:(l)完全竞争市场假设;(2)

1

行政能力假设;(3)标准福利函数假设。在以上前提下,最优税收理论认为政府不可能毫无代价地征收到所需的收入,而这种代价体现为税收影响资源配置时产生的经济效率损失,即超额负担。所以应该找到一种既可以征收到所需收入、又能让超额负担最小的税收工具。[1]

2.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对增值税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如何从优化税收制度的角度完善和调整我国现行增值税制;二是通过对增值税税制改革的分析,探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措施。[2]

贾康完善我国税制的主体框架是: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合理调整税率结构,完善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服务发展的税收政策。同时提出完善结构性减税,推动增值税“扩围”改革,实行合理性增税的建议。[3]李红红认为,“税种结构不仅与税收制度中的税种结构相关,也与各税种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有关联。”我国税收收入在高速增长的同时,税制结构也比较稳定,可还存在不完整、不公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现有税种,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配置,提高税制的有效性等改善对策。

王延春撰文指出,“消费型增值税改革不是增值税改革的终结。”[4]增值税作为我国第二大税种,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通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增长、就业、投资和对外贸易等因素来反映的。通过对2004-2008年数据的分析,证实了增值税转型对国家经济增长的价值,思考消费型增值税改革带来的问题:刺激外延扩大再生产、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引起投资热、就业压力、短期财政收入减少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三)增值税改革的必要性及动因

1.增值税改革的必要性

(1)实行生产型增值税不利于我国产品与外国产品竞争

在生产型增值税的制度下,由于固定资产所含的税金不得抵扣,相当于产品在生产成本之外又加征了一道“投资税”,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削弱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抑制出口,不利于我国企业更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

(2)生产型增值税会导致重复征税,加重企业税收负担

生产型增值税对购入的固定资产所支付的增值税不作任何扣除,实质上是对生产过程的固定资产耗费支出部分进行了重复课征,虽然保证了财政收入的稳定,

2

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复课税,导致抑制投资的现象发生。而消费型增值税将购入固定资产所含税金一次扣除,避免了重复课税,降低了企业整体税负。

(3)生产型增值税不利于企业扩大投资和技术创新

由于生产型增值税对固定资产所含税金不允许扣除,使产品成本中包含了这部分税金,提高了投资成本,降低了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对投资起到了限制作用。特别是对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高科技和基础产业,这种作用更加突出。[5](4)生产型增值税不利于保障我国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生产型增值税降低了投资的预期收益率,阻碍了企业发展,不利于保障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虽然短时间之内减少了税收,但从长期来看,消费型增值税不仅可以刺激企业扩大投资力度,加快发展,而且又能增加税收。

2.增值税改革的动因

一直以来,增值税被认为是一种“优良税种”而被世界140多个国家采用。其优良性主要表现为适用面光、税基光、税率单一等特点,尤其是采取税款抵扣,彻底排除了流转税重复征税的弊端,具有调节中性、税负公平、收入有效、征管严密的特点。然而,我国原增值税不仅达不到上述优点,还与当前经济发展要求不适应。

试点实行的这几年,试点转型政策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效果明显,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和发展。不仅带动了东北地区投资规模的扩大,使投资与发展良性循环,而且对试点转型产生的影响有了准确的把握,也为全面推开增值税转型改革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实践基础。[6]但是增值税是中性税种,具有产业链条长、环节多、关联度大的特点,不宜长时间对不同地区、不同产业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采用试点转型的办法虽然稳健,但却扭曲了增值税中性,在一定程度上对整体经济的良性发展产生影响,与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要求相悖,因此促使全国推行增值税转型的呼声越来越高.

而且,当前适逢金融危机肆虐全球之际,我国由于对外依存较高,实体经济尤其外贸出口产业受损严重,此时增值税转型改革在全国铺开,可谓是打开了税收改革的机会之窗,既是正当之时,又是迫在眉睫。

3

二、增值税的基本理论阐述

(一)增值税的内涵

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和劳务服务的各个环节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在我国,增值税是对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以其货物销售或提供劳务的增值额或进口货物金额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因为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和流通中各个环节的新增价值征税,所以叫做增值税。[7]

(二)增值税的特征和作用

1.增值税的一般特征

(l)中性、公平。增值税在创造和实现价值增值额的各领域中,对一切货物与劳务普遍征收,且一般采用单一税率,即对所有货物与劳务一律平等征税。

(2)不重复征税。主要体现在增值税只是对生产过程中纳税人创造的增值额进行征税,也就是只对货物或劳务销售额中没有征过税的那部分增值额征税,对销售额中属于转移过来的、以前环节已征过税的那部分销售额则不再征税。

(3)税基广阔。从生产经营的横向关系看,无论工业、商业或者规定的劳务服务活动。只要有增值收入就要纳税;从生产经营的纵向关系来看,每一货物无论经过多少生产经营环节,都要按各道环节上发生的增值额逐次征税。

(4)税负转嫁。由于采用税款抵扣制,商品流通中各环节的经营者作为纳税人购进货物时随同购进货物的价款向销售方支付进项税额,销售时随同销售产品的价款向购买方收取销项税额,再将销项税额扣除进项税额的差额作为应纳税额交给政府,这样,在流转过程中纳税人本身并不承担增值税税款。税款抵扣环节环环相连,随着各环节交易活动的进行,增值税税负具有逐环节向前推移的特点,作为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者并不是增值税真正的负担者,只有最终消费者才是全部税款的负担者。

2.增值税的作用

(1)有利于稳定国家财政收入。实行增值税后,税收征管比以前更加严密,税收收入也不会因商品流通环节变化和企业结构变化而产生波动,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4

浅谈增值税扩围改革

浅谈增值税扩围改革 摘要:随着增值税转型的完成,增值税扩围问题的讨论也渐渐"热"起来,将营业税纳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这一改革将克服我国现行税制中的一些弊端,进一步优化我国的税制;但改革的推行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阻力,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运筹,才能解决改革中的瓶颈问题。 关键词:增值税;扩围;营业税 增值税是指以生产经营者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和进口货物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间接税。目前,世界上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征了增值税,但由于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体制和税收征管能力的不同,增值税征收范围的宽窄有所不同。第一类征收范围仅限于工业制造环节;第二类征收范围包括工业制造和货物批发两个环节;第三类征税范围包括工业制造、货物批发和货物零售三个环节,我国现行的增值税就是采用这种方法确定的征收范围;第四类征税范围在第三类的基础上扩展到了服务业,即在制造、批发、零售三个环节实行增值税的基础上,将服务业也纳入了增值税的征收范围,这一类的征税范围最广,是最完善的增值税,也是我国增值税改革的方向。 2009年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完成,由生产型增值税转变

为消费型增值税,增值税扩围改革,就是把现在营业税征收的范围纳入增值税范围,进而取消营业税。以逐步完善我国增值税以及流转税体系,促进我国税制的进步与发展。 一、现行税制存在的弊端 (一)我国增值税征税范围偏窄,部分货物、劳务在流转过程中抵扣链条中断,造成重复征税和税负不公等问题理论上最完善的增值税其征税范围应包含制造、批发、零售以及劳务服务,应就其货物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新创造出来的价值和实现的价值增值征税。我国现行的增值税并未对劳务(除加工、修理修配以外)征收增值税,而是另行征收营业税。营业税对大多数税目以营业额全额征税,且没有实行税款抵扣制度,营业税纳税人交营业税,而不交增值税,其购进的货物与增值税应税劳务所负担的增值税就无法作 为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因而承担了这部分的增值税,导致了增值税抵扣链条的中断。 营业税税制最大的弊病在于重复征税。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抵扣,营业额又以全额计征,无疑是对同一课税对象既征收了增值税又征收了营业税,这就造成了重复征税,违背了税收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例如,销售自行建造的不动产要全额计征营业税,但外购的材料用于该不动产的在建工程所负担的增值税是不允许作为进项税额抵扣的,作为不动产成本的这部分外购材料,在购入时缴纳了增值税,在出售

中国税制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税法随堂论文信工吴鹏20102450126 论当前税制改革内容与意义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后,为了建立一套适应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税制体系,充分发挥税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5年来中国的税制改革迈出了重要的步伐,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税制改革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又为税收收入的连年增收开辟了广阔的税源。从2006年到2011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35822.8亿元增至249529.9亿元,增长了83.7%,年平均增长率为16.4%;中国的税种从24种减少到20种(实际开征19种),减少了4种;中国的税收收入从20017.3亿元增至45622.0亿元,增长了127.9%,年平均增长率为22.9%;中国的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4.7%上升到18.3%,提高了3.6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国家采取了大量的、多种形式的税收优惠措施,支持农业、能源、交通、外贸、金融、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改革和特定区域的发展(如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等),几乎涉及所有税种。下面挑三个简单说一下 农村税费改革的内容及意义 (一)确立国家对农民“多予少取”的原则,坚持以减轻农民负担为改革目标,农村税费改革“费改税”的方案虽有不足,但它为解决“三农”

问题找到了一个突破口。通过这种形式的改革,从制度上制止了各种名目的收费,确立了税收作为处理国家与农民之间分配关系的主导方式,摒弃了其他非规范的方式;也为加强农业税收征管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所以,作为整体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步,这一改革措施必须全面推行。从目前试点情况看,需要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逐步导引出从中央政府到省级政府、到市县级政府加大对农村税费改革的财政投入机制。 然而,也需要明确,要真正建立起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的制度和体制,必须调整农村税费改革的思路,着眼于农村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着眼于农业税收制度的现代化。 (二)建立规范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 在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要打破农村基层机构与农民之间的“零和不对称博弈”局面,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必须加大外部资金注入力度,中央财政在这方面应当率先垂范。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完善中央、省、市、县、乡镇之间财政分配体制。首先,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尤其要明确省以下特别是县、乡级政府的支出责任。 (三)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税收制度 通过上述税制改革,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将进一步规范、合理,对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将产生一系列的积极效应。 第一,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改为对农产品商品征收增值税,

论增值税税制改革研究论文

学生毕业论文 题目论增值税税制改革研究作者 院 (系) 管理学院 专业财务管理 指导教师 答辩日期2014年5月日 I

摘要 1994年我国开始实行增值税至今,增值税在我国筹集财政资金、加强宏观调控、促进资源高效配置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积极作用。但增值税作为一个对经济交易活动的重要征税方式,在我国实施的这十几年来,所存在的问题暴露了增值税税制设计中存在的不足。鉴于此,在我国逐步融入国际经济全球化之时,对增值税税制的改革也迫在眉睫。 本文从研究增值税内涵入手,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增值税的产生发展、特征作用以及合理增值税税制的基本标准,介绍了国外增值税制度的实践和应用,并从我国增值税制度的历史沿革剖析了我国增值税的现状,并综合国内学者以前的研究基础,以及借鉴国际增值税税制研究的理论现状和改革经验,对当前增值税税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进行实证研究,指出了现行增值税制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最后,提出了完善增值税制度的基本考虑和配套措施,包括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实行增值税转型、完善出口退税运行机制等增值税制度改革的相关措施和建议,并就增值税制改革应注意的问题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增值税;税制改革;完善对策 II

On the Reform of V AT tax Abstract 1994 years since our country begins to implement value added tax,value-added tax in our country to raise financial capital, strengthen macro-control, promote 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etc has played a great positive role. But as a VAT tax on economic activity of important ways, in over a dozen years of implement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problems exposed to the defects of the value-added tax system design. In view of this, in our country gradually into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value-added tax system reform is imminent. This article obtains from the research connotation of value added tax, comprehensively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ction of value-added tax and VAT tax system the basic standards of reasonab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oreign system of VAT of the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and from the value-added tax system in our country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value-added tax in our country, and the comprehensive domestic scholars previous research foundation, and draw lessons from the theory of status quo of study on international VAT tax and reform experienc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urrent value added tax system and perfect countermeasures for empirical research, points out the defects and deficiencie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value-added tax system.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basic consideration and improve the system of value added tax of supporting measures, including expanding scope of value-added tax levy, a VAT, improve the export tax rebate mechanism such as value-added tax system reform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nd value-added tax reform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thoroughly analyzed and discussed. Keywords: Value-added tax;tax system reformation;Countermeasure III

增值税改革论文

增值税扩围改革论文:浅谈增值税改革与完善 摘要:随着增值税转型的完成,增值税扩围问题的讨论也渐渐"热"起来,将营业税纳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这一改革将克服我国现行税制中的一些弊端,进一步优化我国的税制;但改革的推行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阻力,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运筹,才能解决改革中的瓶颈问题。关键词:增值税;改革;完善;扩围;营业税 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增值税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税种之一,增值税的收入占中国全部税收的60%以上,是最大的税种。增值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税收收入中75%为中央财政收入,25%为地方收入。进口环节的增值税由海关负责征收,税收收入全部为中央财政收入。 1.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内容 增值税转型改革从2009年1月1日起,我国的增值税将由1994年开始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本文称之为“增值税转型改革”。 也就是说,在维持现行增值税税率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其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由于此次改革是在全球经济增长出现明显衰退的背景下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为了预防改革中可能出现的税收漏洞,把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排除在上述设备范围之外。同时,作为转型改革的配套措施,将相应取消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 2.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局限性 2.1由征营业税改为征增值税的各个行业会因改革而导致税负变化不均衡 在我国现行的营业税制中,按行业设计了不同的税率,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和文化体育业的税率是3%,金融保险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税率是5%,而娱乐业实行5%~20%的幅度比例税率。 若通过改革将以上营业税9个税目改为增值税的征收范围,按增值税统一的比例税率来征收,各行业因其自身性质和特点不同而导致税负的变化程度各异:对原本税率不同而税负相同的行业实施统一的增值税税率,可能导致税负变化幅度不同而造成改革后税负出现差异;对原本税率、税负都相同的行业实施统一的增值税税率,也可能导致改革后税负出现差异,因为增值税实行抵扣制度,进项税额较多的行业在改革后会抵扣较多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相对于进项税额较少的行业税负会较轻。税负变化不均衡的问题,是有悖于税收公平原则的。(三)目前我国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比例低、抵扣制度实施范围小,不利于增值税扩围改革的推行 增值税纳税人按其应税销售额的大小和会计核算水平的高低,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达到税法规定的标准且会计核算水平较高,对其采用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制度;而小规模纳税人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年应税销售额没达标、会计核算不健全,对其采取简易征收的办法,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虽然现行的增值税制一般纳税人标准较以前有所降低,但是对于一些规模小、会计核算不健全的小企业来说,现行的标准还是难以达到。这导致了一般纳税人的比例较低,增值税环环抵扣的制度难以在所有的增值税纳税人中实施、这样一种相互制约的机制难以在大范围内推广。也就是说,如果实行增值税扩围改革,在由营业税纳税人转变为增值税纳税人后,在这

税制改革论文

河北联合大学 <中国税制>课程论文 题目:中国税制改革——分税制改革学院: 专业:金融学 班级:12金融 姓名: 学号: 2014年 12 月 22 日

中国税制改革——分税制改革 1994年的税制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范围最广,程度最深,影响最大的一次税制改革。——《中国税制》P25面 这次税制改革,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按照“统一税制,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保证财政收入”的指导思想,选择以流转税制和所得税制为重点,建立起一个多税种,多次征,主次分明的复合式税制体系。 ——《中国税制》P25面 学完《中国税制》这门课,我对于我国税制改革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但课本主要讲的是各种税的情况,对于具体税制改革的资料却不怎么清楚。现结合教材及相关资料来对于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说明,表明我国税制改革的措施以及成果。同时结合教材P29与P30面法国增值税改革的案例,说明我国税制改革的不足之处。这一次自主探究的课程论文,意义在于使自己对于94年的税制改革,实施分税制的做法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对于今后的税制改革能有一个自己的想法,不管成不成熟,终归是自己的东西。对于已学的《中国税制》,也能得到更多的收获。 通过《改革30年》中的一段话,简单了解94年税制改革的基本背景。“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中央财政陷入了严重危机,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迅速下降,中央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弱中央”的状态。正是这场财政危机,让党中央、国务院痛下决心——1994年,一场具有深远影

响的分税制改革在中国拉开了序幕。” 总的来说,94年发生在我国的税制改革又称分税制改革。通过查询有关的资料,分税制定义是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收入来源一种财政管理体制。也是市场经济国家的一般惯例。从小的方面说,分税制使纳税人明明白白纳税,对于企业等个体的税负也减轻了,可以有更多的资金去发展,进而推动社会各行各业的加速发展。从大的方面说,分税制实施后,为中央政府做好全国性宏观调控腾出了可用资金、时间、精力,便于中央政府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发挥中央政府对全国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当然,由于我国改革前税制繁琐,改革注定是一场长时期的变动。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遗留下一些问题。但我相信,税制改革会一直与税收伴随,并随着不同的形势而不断改革,1994年税制改革所遗留的问题,会在以后的税制改革中得到解决。无论是2006年正式实行的取消农业税,还是即将实行的营改增,本质上都是税制改革,而1994年,则是起点。 具体来说,94年税制改革措施有很多具体的内容,这次税务改革涉及我国税收制度的方方面面,影响深远,所实行的措施也极多。由于知识水平有限,本人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说明我国的税制改革,并结合各方面的具体内容与成果予以说明: 1.重新划分地方税,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从而保证中央有更多的税收收入。这是我个人认为很重要的一点。缓解上面所提到的中央财政危机。主要通过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为中央税;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并充实地方税税种,增加地方税收收入等措施来改变中央和地方税收来源的比例,达到克服中央财政危机的目的。通过以上改革,中央与地方直接组织财政收入的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根据资料,中央财政直接组织的收入将占

增值税改革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影响.doc

增值税改革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影响 摘要:自2018年底“减税降费”在财政工作会议上提出后,我国税收政策发生巨大改变,2019年“减税降费”全面升级,深化增值税改革成为重要一环。本次改革的要点是再次下调增值税税率,除6%一档暂保持不变外,其他两档均有所下降,其目的就是减轻税负,确保我国税制往简化方向迈进。以某些行业为例,探析深化增值税改革引起的正面影响,并提出了增值税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应措施。 关键词:增值税;深化改革;企业发展;问题;措施 一、深化增值税改革的正面影响 1.引起某些行业销售价格下跌,吸引消费者,拉动内需。增值税作为一种价外税,是附加在产品本身计税价格之外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增值税的最终承担者是消费者,也就是说,增值税税率下调可以采用税负转嫁手段影响到某些行业的销售价格,从而影响到大众消费。通常来说,销售方提供给购买方的销售价格为含税销售价格,这个计算本身非常简单,即含税销售价格(产品最终售价)=不含税价格×(1+增值税税率),假定企业本身的成本以及利润率不变,那么不含税价格通常也不会改变,而影响到最终售价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增值税税率,那么税率下降将会直接导致产品销售价格下跌,从而吸引更多的购买者,拉动内需。我们通过计算的方式,以汽车制造业的奔驰品牌汽车为例来直观地看一下增值税税率下调对于销售价格的影响。按照新的

增值税税率,制造业增值税税率由16%下调到13%,车型为S500L4MATIC,计税价格为1493800元,增值税调整前按照16%计算,销售价格应为1493800×(+16%)=1732808元,调整后按照13%计算,销售价格应为1493800×(+16%)=1692800元,我们查阅了奔驰厂商给予的建议零售价格调整前后的价格分别为1732800元和1692800元,降低40000元,降幅达到2.3%,大致符合这个计算结果。2.扩大企业的利润空间,增加企业资本积累。根据wind数据库中所提供的宋雪涛团队的测算结果,如果以某些行业上市公司2017年的财务数据为基础,采取16%降至13%的方案,计算减税总额和其占税后利润的百分比,我们得知采掘、化工、汽车、医药生物、机械设备、钢铁、电气设备等行业减税总额分别为365.6亿元、277.7亿元、184.3亿元、144.1亿元、134.3亿元、124.3亿元和106.6亿元,占税后利润的26%、16.5%、13.3%、12.9%、17%、15.7%和20%,其他比如计算机、食品饮料、家用电气、电子、防治服装、轻工制造等行业相比前面的行业减税总额和占税后利润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是总体来说,金额都比较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增值税税率再下调给予大部分行业带来的税负减少效果明显。当然,增值税是否能够真正影响企业利润还取决于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之间的议价能力。企业议价能力的高低与行业集中度正相关关系,一般而言,行业集中度高,垄断程度高,那么在行业内规模越大的企业议价能力越好,从税率下调中获取的利好越多;相反,其他不具备较好议价能力的企业可能获取利好比较少。另外,根据《2019世界纳税报告》我们可以得知,我国税负总成本占企业利润的65%,而绝大部分企业的利润率却低于10%,可见税务压力极其严重。我们知道,增值税税率是造成销售溢价的一个重要原因,税率的下

浅析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意义及对企业的影响

浅析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意义及对企业的影响 一、增值税概述 增值税是以商品或劳务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税。增值税自开征以来,以其具有其它商品税所不具备的优点保证了税收的公平合理。由于其税基广泛,能够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因而受到各国的普遍欢迎,成为世界商品税制改革的方向。目前,世界上已有140多个国家开征了增值税。 自增值税产生以来,各国在增值税实践中,对增值税的扣除范围存在一定的差别,根据对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税金扣除方式的不同,可把增值税制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三种类型。生产型增值税是以销售收入减除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等投入的中间性产品价值后的余额为课税增值额,不允许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已征增值税,其计税基数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收入型增值税则允许扣除外购固定资产当期折旧所含的增值税,其计税基数相当于国民收入;消费型增值税是以收入减除投入的中间性产品价值和一次性扣除同期购入的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其计税基数相当于最终消费。综合来看,三种类型增值税中生产型的税基最大,重复征税也最严重,收入型次之,消费型的税基最小,消除重复征税也最彻底。在目前世界上开征增值税的国家中,绝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是消费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次之,而极少国家采用生产型增值税。 二、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意义 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当时出于财政收入的考虑,同时为了抑制投资膨胀,故选择了生产型增值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必要性越来越突出,各界要求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的呼声很高。在这种情况下,国务院决定适时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并自2004年7月1日起,在一些地区先后实行了改革试点,试点工作进展顺利,达到了预期效果。因此,国务院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维持原来增值税税率不变的前提下,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可以结转到下期继续抵扣。同时,取消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经测算,实施该项改革将减少2009年增值税收入约1200亿元、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约60亿元、教育费附加收入约36亿元,增加企业所得税约63亿元,增减相抵后将减轻企业税负共约1233亿元。 增值税转型后,允许企业抵扣当期外购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将消除我国原来生产型增值税制重复征税的问题,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有利于鼓励投资和扩大内需,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目前世界金融危机正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形势下,我国适时推出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于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克服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增值税转型改革是我国历史上单项税制改革减税力度最大的一次,这一政策的出台将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企业的影响 增值税转型改革后,将对我国企业的经营决策及税务处理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将大幅降低企业税负,推动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创新。增值税转型改革后,外

增值税纳税浅析-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关于增值税税务筹划浅析 学院桂电信科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2 年3 月5 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本课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已融入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纳税筹划越来越得到企业的关注、认可与重视。财务以及相关人员掌握纳税筹划知识与技能,对企业和个人的发展都已经非常重要。 依法纳税是纳税人应尽的义务,但是很多企业有余内部缺乏纳税筹划人才,或是没有聘请外部财税专家进行纳税筹划,导致企业不看税负,升至严重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另外还有一些企业采用不合法的手段,偷税、逃税、骗税、抗税,最终一败涂地。现实中很多企业该缴的税未缴,不该缴的税却缴了,不仅企业总体税负很重,而且存在严重的纳税风险。而纳税筹划解决的正是这些问题。它用来帮助企业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使得企业该缴的税一定要缴,不该缴的税一定不缴。可缴可不缴的税尽量创造条件不缴,从而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税负,而且降低了纳税风险,甚至实现了涉零税风险,让企业老板心里踏实,财务及相关人员工作安心高效,企业各个部门和谐运转,最终使得企业发展稳步向前。 1.2目的及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市场竞争已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而且随着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资本利润率的摊薄,企业整体税负的高低越来越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如何降低税负,增加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已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目标。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下,企业要在这大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想着避免税收或者少缴是不肯能,而是通过合理的税务筹划可以降低税负,使降低企业的成本。所谓税务筹划就是法律许可的条件下,企业利用税法赋予的税收优惠或选择机会,根据自身经营活动的特点,通过事先筹划,对各项应税方案进行优化选择,做好纳税前的一系列前瞻性规划工作,相对降低企业税负。按现行税收实体法的规定,几乎每个税种都有筹划空间,只是企业之间因行业性质不同,生产经营各有特点,税收筹划的侧

我国增值税的现状分析

我国增值税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 摘要:本文从目前我国的经济环境出发,分析了我国增值税与目前的环境之间存在的不适应之处及其原因,提出了我国增值税改革和完善的方向。 关键词:增值税;生产型;消费型 增值税在我国实施10多年来,对促进经济发展和保证财政收入方面都收到了积极效果。当时增值税改革所处的环境是通货膨胀,我国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即商品的销售收入或劳务收入减除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等投入的中间性产品的价值后的余额为课税增值额,但对投入的固定资产及其折旧不予扣除。课税依据等于工资、利润、利息、地租和折旧数之和。增值税除我国实行的生产型外,通常还包括收入型和消费型。收入型增值税的税基为销售收入减除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等投入生产的中间性产品价值和资本品折旧后的余额,相当于工资、利润、折旧之和。消费型增值税的税基是销售收入减除用于生产的中间性产品的价值和同期购入的资本品的全部价值后的余额,相当于国民收入中的消费部分。从国民经济整体看,税基中只包括全部消费品的价格,不包括固定资产等一切资本品的价值。根据联合国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资料,在目前实行增值税的68个国家中,有57个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有7个国家选用收入型,实行生产型的国家包括我国在内只有4个国家。 自1998年东南亚经济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出口增长乏力,国内需求不足,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局面。1998年下半年,为了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我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一系列以增加投资、扩大内需为主要内容的财政政策,对确保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战略,是党中央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21世纪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全国发展的大战略、大思路。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是十六大提出的重要目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面临新的竞争环境,对我国税收体制提出新的要求。1994年所确立的增值税征收模式与现在的环境已明显地反映出一种不适应。这种不适应突出表现在: (一)我国目前实施的增值税的税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重复征税因素。在我国现行增值税制度下,企业在购入固定资产以前,该项资产便已在销售时缴纳了一道流转税,且已一并记入其原值,如再将该项资产的折旧并入税基计征增值税,势必导致重复课税。对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技术密集型行业或企业来说,单位产品折旧含量大,将折旧计入税基,造成其税负大大高于其他行业或企业,对运用高、精、尖技术的机电设备、计算机等高科技企业尤为突出。这种税负不合理形成有利于资本有机构成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企业而不利于先进技术企业发展的局面,这与我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政策不符。 (二)1998年以来我国一直处于通货紧缩时期,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投资、扩大内需。我国现行增值税对固定资产进项税及折旧不允许抵扣,人为地加大了投资成本,

增值税税制改革3000字论文

关于我国增值税税制改革的影响分析 摘要: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存在着税率较高、税基不尽合理,抵扣标准与征收 范围较为严格、重复征税,政策与法规条例繁杂以及法律级次较低等诸 多问题。进一步深化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出路在于适当降低税率,扩 宽税基,适度放开抵扣标准与征收范围,实现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 值税的真正转变。加快增值税的正式立法,提高法律级次并形成强有力 的增值税相关保障机制,正确应对组织增值税收入与结构性减税之间的 矛盾,构建新型增值税体系。 关键词:增值税税制转;消费性增值税;经济影响;问题与对策 Abstract:The existence of the VAT reform of higher tax rates, tax base is not reasonable to offset the more stringent standards and the scope of charge, double taxation, policies and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the legal grade of the lower complex, and many other issues. Further deepen the reform of China's VAT is the proper way to cut tax rates, widening the tax base, moderate offset release standards and tax, to achieve production of value-added tax to consumption-type VAT real change. Speed up the official value-added tax legislation, improve the legal level meet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strong value-added tax related to safeguard mechanism, the correct response organizations, value-added tax revenues and structural conflicts between tax cuts and build a new VAT system. Keywords:VAT tax transfer consumer value-added tax economic impact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增值税改革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539765378.html, 增值税改革论文题目 一、最新增值税改革论文选题参考 1、从税收征管中发现的问题看增值税改革 2、增值税改革的影响分析 3、深化增值税改革的关键在于建立严密的征扣税机制 4、关于物流业推行增值税改革的政策建议 5、浅谈增值税改革的影响 6、增值税改革应确立清晰明确的目标 7、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对水利施工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8、上海增值税改革试点户税负有减有增 9、我国金融业增值税改革模式研究 10、金融业增值税改革的困境 11、从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效果谈我国的增值税改革 12、增值税改革:问题与建议 13、增值税改革对融资租赁业的影响 14、增值税改革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 15、议增值税改革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影响 16、与增值税改革联动的消费税制度创新 17、纳税人结构与增值税改革 18、浅谈企业如何应对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试点 19、关于增值税改革的影响与成效分析 20、增值税改革的制度困境与路径选择

https://www.360docs.net/doc/539765378.html, 二、增值税改革论文题目大全 1、以上海试点为例浅议增值税改革对融资租赁业的影响 2、我国增值税改革的税制框架设计 3、消费型增值税:增值税改革的必然选择 4、增值税改革对小规模纳税人影响刍议 5、试论增值税改革及其会计处理 6、增值税改革对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7、转轨过程中我国税收体系的基本演进及当前增值税改革的现实意义 8、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增值税改革方向 9、浅议增值税改革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10、浅议增值税改革 11、增值税改革试点引发的思考 12、浅析我国即将实行的增值税改革 13、增值税改革对上海交通运输行业税负的影响 14、我国增值税改革的“四步曲” 15、增值税改革对水运业的影响 16、基于收支流量法的我国金融服务业增值税改革 17、欧盟邮政电信服务增值税改革趋势和启示 18、增值税改革对地方税收收入影响"最小化"的对策选择 19、东北增值税改革的政策取向与风险防范 20、从东北三省增值税改革成效论增值税转型 三、热门增值税改革专业论文题目推荐

增值税改革小论文

增值税改革意义 我国现在在上海实行的增值税改革是在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基础上,新增了11%和6%两档低税率。租赁有形动产等适用17%税率,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适用11%税率,其他部分现代服务业适用6%税率。 增值税改革其实就是对目前较高的税负的一个减税的落实,首先是个税起征点的提高,降低了大多数低收入人民的税收压力,调节了贫富差距,有利于贫富差距的缩小,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由于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我国果断地实施一系列涉及范围广、实施力度大、针对性强的减税政策,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我觉得减税的地区应尽快扩大、减税的行业范围要有所扩大、后续的政策力度要不断扩大。如今,当欧债、美债危机来袭之时,我国对中小企业、对部分行业在税收方面予以支持,正是对结构性减税的最好的落实,这次的税收改革既可以促进产业转型,又可以减轻企业税负之重。 其次,增值税改革有助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正如财政部相关人士所言,按照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要求,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利于完善税制,消除重复征

税;有利于社会专业化分工,促进三次产业融合;有利于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有利于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另外,这也与国家目前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相匹配。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是多方面的,税负重、融资难、成本高。此次增值税改革,对原增值税纳税人来说,由于抵扣范围扩大,税负势必降低。这将明显减轻该类企业的税负,引导和帮助小型微型企业稳健经营,增强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对企业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促进就业、鼓励创业降低失业率和提高劳动报酬。 此次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其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改革产生的传导作用,会对普通个人带来好处等。但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完善我国税制,从而增强经济活力,产生更多效益。第一是商贸零售。增值税改革,试点后商贸零售业最为受益。这有利于增强流通领域在扩大消费中的作用。二是建筑业。建筑业与生产密切相关,有较大额固定资产进项,但因为不在增值税范围内,所以不能进行固定资产进项抵扣,而本次改革试点的目的,就在于让相关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可以享受增值税抵扣政策,此对于建筑业形成利好。三是选择交通运输和现代服务业。作为增值税改革的试点,体现了国家对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持。 总而言之,增值税改革是利民的措施,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增值税改革:现在与未来

中国增值税改革:现在与未来 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这次改革是继2009年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之后,货物劳务税收制度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关于增值税合并营业税的改革,在2008年出台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中,已经正式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为第一类立法项目,争取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任期内提请审议。增值税改革与立法的内容之一是扩展增值税的课税范围,最终将营业税全部纳入其中。 现行增值税存在的问题 我国1994年新税制改革,引进了现代化的增值税制,而今增值税成为我国的第一大税种,占国家税收收入的三分之一。增值税能让税收收入快捷入库,在国际上被讽喻为“挣钱机器”(Money Machine)。由于增值税对于稳定国家财政收入至为关键,我国1997年刑法竟然动用死刑来捍卫增值税。我国《刑法》中税收犯罪适用死刑的情形主要集中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包括虚开并骗取税款和伪造与出售伪造两个方面。 美国是经合组织唯一没有引进增值税的国家。2005年小布什总统任命的专家组出台了《美国税法改革报告》。该报告认为美国引进增值税的时机尚不成熟,主要原因是:(1)增值税具有累退性,在税率上采用单一的比例税率,造成收入越高的阶层实际承担的税负占总收入的比重越低,收入越低的阶层实际承担的税负占总收入的比重越高的累退现象,与纵向公平原则相违背。(2)引进增值税将增加纳税人的遵从成本和税务机关的行政成本。(3)增值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仍无法消除逃避税现象,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也是一件令税务部门头疼的事情。(4)美国联邦税制的特点也是引进增值税的一大障碍。 增值税是对货物与劳务的消费课税。理论上,增值税应该覆盖到销售货物和提供劳务的所有领域。但目前,中国增值税征税范围偏窄,绝大部分服务业、销售不动产、转让无形资产等仍然属于营业税征税范围,这就破坏了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增值税与营业税交叉时难以准确界定各自的征税范围,过多的争议直接降低了税务行政效率,不符合简便征管原则。营业税以毛收入为计税依据,具有明显的不公平,将最终退出历史舞台,为增值税所取代。 我国的增值税直接借鉴欧洲模式,当时的欧洲增值税由于受到成员国协调约束与立法技术的滞后,欧洲增值税也是一个不完美的立法模本。制定出来的欧洲增值税被许多专家认为是其他国家不能加以借鉴的一种模式。它的这种特点可以从欧盟特有的政治结构,以及制定单一规则来指导27部有本质差异的法律的艰难中得到解释。此外,这种模式还必须与这样一个多管辖区的统一市场相适应,而这是在世界上其他地方不存在的独特的经济安排。 既然增值税与营业税割裂了统一的商品与服务税,并因此带来了许多弊病,为何1994年新税制改革不能实行统一的增值税呢,今天看来是否当时犯了历史性错误?对此,笔者认为当时增值税与营业税的分立是迫不得已,并曾经有过历史性意义。当时国内对于增值税的理论相当陌生,倘若要就不动产交易、金融交易、服务业等悉数纳入增值税处理,既无直接的国际经验可供完全借鉴,自身又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自发研究,旷日持久,其结果就是大为推迟增值税的引入时间。增值税与营业税的分立,还暂时解决了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分成问题。正是引进了增值税,有了出口退税,才让中国转瞬发展为出口大国。两税分立,为中国实现现代税制的成型赢得了时间。 增值税合并营业税为何艰难 十几年的风雨悄然逝去,我国对增值税的研究一直跟不上改革步伐。或许是增值税青春尚短,制度变革过于频繁,影响了增值税理论的提升。但在我国所得税成功变法之后,增值税法改

资源税制论文 税制改革论文

资源税制论文税制改革论文 浅析我国资源税的改革问题 摘要:近年来,资源税的改革无疑是我国税改争论的热点问题。我国现行资源税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资源税制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调节级差收入方面的功能已经被削弱,因此改革资源税制已经刻不容缓。文章通过分析我国资源税制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一些改革资源税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资源税制;现状;政策建议 一、前言 我国现行资源税是在1994年税改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最初开征资源税原因是为了体现原油、天然气、煤炭以及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等诸多国有资源的有偿使用,并且国家可以通过开征资源税来调节资源因地域等问题所形成的级差收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是以高能耗、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基础的,这种以能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成为制约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由于我国对资源类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偏低的资源税率和从量计征的征税方式又造成了资源的廉价,这时,传统资源税制在调节资源级差收入方面的功能被削弱,以致于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改革资源税制已是刻不容缓。

二、资源税的发展演进 建国初期,我国的资源税实行的是资源无偿开采制度而未开征,1984年的税改中开始施行《资源税条例草案》,开始对原油、天然气、煤炭和铁矿石进行征税。此时开征资源税是以实际销售收入为计税依据的,1984年资源税开征的初衷仅是调节级差收益。到了1994年,我国进行了一次全国性大规模的财税体制改革,在资源税方面,对1984年的资源税进行了重大修改,最显著的就是把盐税并入了资源税中,且扩大了征收范围。修改后的资源税不再按超额利润征税,而是按矿产品销售量征税。近几年来,我国在资源税方面也进行了一些调整,例如从2004年起,我国陆续调整了煤炭、原油、天然气,锰矿石等部分品目的资源税税额标准;2006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取消了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税减征30%的优惠政策,恢复了全额征收;2007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3月份上调了焦煤资源税率、调整了盐资源税收政策,又在7月份下发通知,规定自8月1日起对铅、锌矿石、铜矿石以及钨矿石产品资源税率加以提高。从这些调整上我们可以看出,资源税并没有实现根本上的变革。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与1994年税制改革时的已经大不相同,因此作为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资源税制应当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进行相应的变革。 2010年,资源税改革开始升温。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资源税改革”,发改委《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出台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