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新走向
最新浙江普通高中新课程设置指导意见

最新浙江普通高中新课程设置指导意见引言针对当前高中教育改革的需要,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浙江省教育厅制定了最新的浙江普通高中新课程设置指导意见。
本文档旨在介绍浙江普通高中新课程设置的目标、原则和具体要求,促进高中教育的转型与发展。
1. 目标新课程设置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中生,使其能够适应社会需求、追求人生发展并为社会作出贡献。
2. 原则新课程设置的制定遵循以下原则:2.1 发展为本将学生的发展置于核心位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快速变化的需求。
2.2 平衡发展注重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学科与综合素养的平衡发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个性发展。
2.3 追求卓越鼓励学校和教师积极创新,贯彻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研究水平。
2.4 适应学生需求根据学生的兴趣、志向和个性特点,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和实践机会,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3. 具体要求3.1 学科设置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和学科知识体系的要求,设置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技术与设计等核心学科。
同时,鼓励设置跨学科的选修课程,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
3.2 学分要求优化学分设置,合理分配课程学分。
要求学生在完成核心学科的研究指标的同时,具备一定数量的选修学分,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3.3 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校应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机会,包括实验实践、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实践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4 教育资源保障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和设备,充实教学资源库,促进高中教育的质量提升。
3.5 教师培养加强教师培养和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水平。
学校应提供良好的教师培训机制和支持,吸引优秀教师加入高中教育,并为教师提供发展空间和机会。
结论最新浙江普通高中新课程设置指导意见旨在推动高中教育改革,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中生。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4.09.28•【字号】浙教基〔2014〕113号•【施行日期】2014.09.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中等教育正文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的通知浙教基〔2014〕113号各市、县(市、区)教育局:为适应我省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需要,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加强对学科教学的专业引领和指导,省教育厅组织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有关专家,在研究相关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基础上,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适当调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通知》(浙教基〔2014〕109号)及《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等文件精神,制定了《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以下简称《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
其中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3个学科因未作调整,仍沿用《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09版)》。
现将新制定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按学科汇编成册,印发给你们,请从2014级高中新生起始教学开始遵照执行。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是学科教学、学业评价、高考的基本依据,各地要将其及时转发给各普通高中学校。
各普通高中学校和广大教师应切实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认真依据《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开展教学,尤其要注意区分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发展要求”,合理控制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难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大力促进学生有选择、有个性地发展。
附件:1.浙江省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略)2.浙江省普通高中英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略)3.浙江省普通高中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略)4.浙江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略)5.浙江省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略)6.浙江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略)7.浙江省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略)8.浙江省普通高中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略)9.浙江省普通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略)10.浙江省普通高中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略)浙江省教育厅2014年9月28日。
浙江中考改革最新消息2024年

浙江中考改革最新消息2024年浙江中考改革最新消息发布2024年7月26日消息,浙江省教育厅发布《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省统一命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优质普通高中分配生招生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教育部工作部署和浙江省实际,从2024年起,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等5门学科由省级统一命题。
五科卷面总分为620分。
“社会”学科考试方式设置过渡期,另出开卷考试试卷,由省级统一命题,分值100分。
原采用开卷方式的地区2024年、2025年可继续选择开卷。
2026年起,全省统一采取闭卷考试。
浙江2024年中考为什么出台新政?省教育厅基教处负责人: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稳步推进中考省级统一命题。
教育部多次进行部署,明确要求最迟于2024年实施中考省级统一命题。
目前全国已有23个省份实现中考统一命题,2024年还有包括浙江在内的5个省份加入。
从我省来看,基层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对全省统一中考命题的呼声非常强烈。
这些年来各地市的中考自主命题总体做得不错,但地方命题存在人员有限、保密难度大等困难,各地每年组织实施中考命题的压力较大,组织管理投入也很大。
汇聚全省资源统一命题之后,更有利于提升中考命题质量,更好发挥评价改革指挥棒作用。
浙江2024年中考统一命题后的中考试卷难度会如何变化?省教育厅基教处负责人:从实际情况来看,各地的学情的确有所差异,科学把握试卷难度是明年首次实施中考全省统一命题面临的最大挑战。
可以明确的是,全省统一命题会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题结构,减少机械记忆试题和客观性试题比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
实行全省统一命题后,命题老师将从全省各地抽调。
总的来说,明年的中考试卷在难度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既要防止试卷过难增加学生学业负担,也要避免试卷过易难以体现区分度;也就是说,尽可能反映全省学生的学业水平,也能够将各地的一些差异和特色展现出来。
浙江新高考方案的现状分析及制度完善的建议

浙江新高考方案的现状分析及制度完善的建议作者:徐胜强金宜友杨振宇来源:《物理教学探讨》2018年第01期摘要:浙江省高中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于2014年正式实施,新课改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
但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选学物理的学生萎缩严重),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通过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以“需求”决定“市场”的制度完善方案。
关键词:“七选三”模式;制度完善;等级赋分;学考;选考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8)1-0051-31 浙江省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特色为了促使我国教育事业进一步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文件)。
上海、浙江作为新课改试验区率先进入高中教学新一轮的改革,浙江的高考教育改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启动的。
此次改革有三大亮点:(1)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为高考必考科目,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七科中任选三科参加高考,不再分文、理科,增大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性;(2)引进技术这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作为高考科目,改变学校传统教育只重视理论教学,忽视技术传授与研究的局面;(3)在“七选三”模式下,每所学校每届学生有多种组合,打破了原来文、理分科两种单一的教学模式;避免了平行班之间相互比成绩的残酷局面,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真正推行与落实。
2 浙江高考“七选三”模式下的选课现状浙江省高中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已在2014 级学生中正式实施,2017年7月第一批考生进入高校招生录取阶段。
这一轮试验提出了很多新理念,已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新问题。
2.1 选学物理的学生人数萎缩严重据初步统计,浙江某所重点中学,2016级高中生在2017年确定选考科目时,该所中学近800人中只有80个学生选考物理;选择政治作为选考的学生有533人,选择地理的有556人。
浙江省高考新方案解读及高中教学的新思考教材

(五)新方案的新困惑
热点一:高考改革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问题:
1.高考改革是否会对深化课改有冲击?
2.课改哪些要求要坚持,哪些要调整?
3.四类课程比例是否需进一步要调整?
4.课程该如何根据学生志愿选择开设?
5.如何克服片面追求考什么,教什么?
——科学合理安排课程 ,主动应对高考招生 改革挑战,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三)新方案的新特点
多元选拔——统一高考招生、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
招生、三位一体招生。
自主选择 ——学校、考生双向选择权。 多样科目——半数科目可选考,多数科目两次机会。 综合评价——评价方式由单一向综合转变。 确保公平——全面监管、阳光招生。
双向对接——基教高教对接更加紧密。
热点三:关于考试评价
问题:
1.学考考什么,选考考什么?
2.学生选考科目什么时候考合理?是否会导致偏科? 3.选考要考两次,学校是否提供复习? 4.能否让学生7门选考科目必修、限定性选修模块都学一下, 然后再选考?能否跨文理选考?
5.为什么把学考纳入高考评价体系?
6.英语究竟怎么考?
热点四:关于学生生涯规划指导
问题:
1.学生刚进高一,对高中教学和高中生活不了解, 如何选课? 2.学校缺乏生涯规划指导专门教师,怎么指导? 3.指导学生选课选考关键点是什么? 4.生涯规划有否专门教材?
二、高中教学的新思路
明确一个原则 关注两个节点 研究三个热点 解决四个困惑 避免五个倾向
1.明确一个原则——把握考试改革的意义 (1)多样性:7选3,共有35种选择,打破了传统、狭隘的 文理分科模式。以某校学生(杭州师大附高)模拟选考为例: 理化生28.95%; 理化地7.25%; 理化技6.05%; 理化史9.25% 化生史7.05% 政史地5.5%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

附件2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意见(试行)为了切实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文件精神,建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组成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促进我省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规范、有序的建设,促进学生全面而又主动地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普通高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或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综合性课程。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所必需的课程体系,对于完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努力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重视提高学生综合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关注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注重学校教师的专长,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要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实际,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二、课程目标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根据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全面的发展。
1、加强课程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生社会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地方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
2、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
3、拓展学生知识领域,增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关注自我生活,发展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成功经验】浙江普通高中选课走班的经验总结和方法探索

浙江普通高中选课走班的成功经验和具体方法浙江是国家确定的新高考首批试点地区之一,2017年高考将采取3+3的新模式进行考试和录取。
高中“走班制教学”符合“因材施教”的理念,是新高考改革下的新形势,也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浙江普通高中学校是探路先锋,早在2013年就开始尝试选课走班制,通过搭建多层次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这几年作为新高考政策试点,浙江省普通高中学校在选课走班方面逐步形成了一些富有特点的做法。
在新高考的大背景下,全国已有16省份先后出台了本地区高考改革方案,分别为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江西、浙江、山东、辽宁、河北、贵州、湖南、海南、广西、甘肃、宁夏、西藏。
我们应当积极主动地总结和探索浙江省现已取得的选课走班制教学方面的成绩和经验,为以后的发展和改革作铺垫。
一、浙江普通高中选课走班的成功经验有哪些?高中“选课走班制”教学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在选择适合自己的选考科目之后,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成绩,得到综合发展。
首先,在学生选课方面,学生需要在任课老师指导下选择适合的课程。
选课需要专业的指导老师,必须对每一位学生都有了解。
选课指导老师需要跟同学介绍清楚课程的方方面面。
让学生有计划为将来更好地发展而选择适合的课程。
其次,在班级管理方面,每个教师都是不可替代的,高中教师课堂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高中教师负责起自己所教的教学班。
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教学班的任课教师尽快熟悉教学班的所有学生,促进师生交流,提高教学效率。
浙江万朋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一整套的新高考教育管理系统,能帮助老师更高效的管理学生,提高教学水平。
智慧考务管理系统不仅提供考试信息集中管理,还提供全面学生成绩分析数据,更好的帮助老师进行教学。
最后,在教学方面,学校要根据需求来配置师资。
在“走班制教学”中应该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中心”的课堂教学思想,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课程的自主选择权。
浙江中考改革2024最新消息

浙江中考改革2024最新消息浙江中考改革2024最新消息公布7月26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省统一命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
其中提到,从2024年起,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等5门学科由省级统一命题,五科卷面总分为620分。
浙江2024年中考《征求意见稿》内容梗概《征求意见稿》指出,《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所设定的除综合实践活动外的全部科目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各地应促进学生认真学好每门课程,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学业。
结合浙江实际,确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和体育与健康等6门学科为全省统一考试科目,成绩计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总分。
艺术、劳动等学科暂不列入全省统一考试科目,可以按等级制列入考核,具体由各设区市自主实施。
综合素质评价是高中段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是否赋分计入录取总分由各设区市自主决定。
其中,“社会”学科考试方式设置过渡期,另出开卷考试试卷,由省级统一命题,分值100分。
原采用开卷方式的地区2024年、2025年可继续选择开卷。
2026年起,全省统一采取闭卷考试。
“英语”学科卷面分值120分,其中笔试100分,听力20分。
英语听力部分可以用人机对话替代,分值20分,由设区市教育局自行选定,并自行组织命题。
选择英语人机对话的地区,英语笔试考试时间为85分钟。
“体育与健康”的考试方式、项目和标准等由各设区市教育局制定;考试时间不迟于5月底,分值在30—50分之间。
《征求意见稿》指出,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不得超标命题和随意扩大、压减考试内容范围,严禁将高中课程内容、学科竞赛试题以及校外培训内容作为考试内容。
各地要进一步完善中考标准化考点建设,实现考点考场图像实时视频监控、全程录像。
浙江2024年中考《征求意见稿》什么时候结束据悉,《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省统一命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即日起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3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