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通小青龙汤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应用体会_黄臻

合集下载

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用药体会

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用药体会

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R541.6医学创新研究2008年8月第5卷第24期M E D I C I N E I N N O V A r l'I O N R E SE A R C H 7.,?:。

?。

.j.,j≯毒手莓7l矗÷rj a_。

j j砖j毒露.。

∥彰。

压≈?。

?:}I曩鼻,.j|t JjI.Ii_菇ri.≤÷^_:曩。

oIf;:I 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用药体会李安振邓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邓州4741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671-7821(2008}24-0062-01顽固性心力衰竭是指症状持续,且又对各种传统的治疗反应差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又称难治性心力衰竭。

主要见于终末期的严重器质性心脏病,但也有心外因素,各种并发症或治疗本身所致。

少见于风心病二狭二闭需要换瓣的患者,大面积心梗合并室壁瘤、扩张型心肌病、分流量大的先心病患者等。

1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①常是全心衰竭的病人;②既有左室收缩功能不全,还伴有左室舒张功能不全;③持续心率快,稍加洋地黄制剂则易出现洋地黄中毒;④顽固性水肿,且常伴有胸水、腹水、水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镁或稀释性低钠;⑤心源性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继发醛固酮增多;⑥倦怠乏力,肢体厥冷、紫绀、血压低,脉压小及少尿,提示心排血量明显减低;⑦或有心动过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等心律失常;⑧伴有肺部感染是心衰加重的因素之一,或是感染性心内膜炎。

2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处理原则2.1处理顽固性心力衰竭应包括去除引起顽固性心衰的不同诱因。

2。

2针对心排血量低,合理地选用洋地黄类制剂。

2.3对舒张功能障碍的心力衰竭,适当选用小剂量B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2,4对现有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和心舒张功能障碍的心衰,可增强心肌收缩功能亦可改善心肌舒张功能。

2.5分析心衰病人的血液动力学改变类型,分别选择不同的血管扩张荆,改善心脏负荷。

小青龙汤临床应用经验总结

小青龙汤临床应用经验总结

小青龙汤临床应用经验总结杨国栋主任医师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批名老蒙医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临床上擅长运用小青龙汤加减化裁治疗外感风寒而致的咳喘及痰饮等症,疗效显著,颇多心得。

兹将其临床用此方加减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例及体会总结如下。

病例一:于某,男,28岁。

初诊:2016年11月。

自幼哮喘,每于春秋季节易发作。

发作时大汗淋漓,不能平卧,咳嗽剧,白痰,量多。

病情严重时,静脉注射甲强龙、氨茶碱等治疗。

本次遇冷后大发作,西药效果不佳。

症见面色咣白,口唇青紫,舌淡胖,苔薄白润,脉细数,平素畏寒、汗少,易感冒。

急则治其标,治拟温肺化饮平喘。

方用小青龙汤加减,生麻黄15g,桂枝10g,白芍20g,干姜3g,细辛3g,五味子3g,半夏9g,炙甘草15。

每日1剂,水煎服,4付后复诊,咳喘明显减轻,汗亦减少。

又服7付,症状基本控制。

缓则治其本,后以香砂六君子加补肺纳肾之品善后,随访一年未再大发作。

病例二:齐某,女,40岁。

初诊:2017年3月。

l月前偶感风寒,鼻塞流涕,咽痒咳嗽,自服感冒药后数日后表症消失,惟咳嗽不解,且愈加严重,早晚尤甚,咳甚时伴干呕,胸闷憋气,咯白稀痰,口不渴,舌质暗,苔薄白,脉滑有力。

胸部X线示:两肺纹理增粗、紊乱,余(一)。

曾服川贝枇杷止咳露及止咳祛痰类西药均无明显效果。

自述近3年来感冒后,常久咳不止,每年发作持续2-3个月不等,甚是苦恼。

诊断:慢性支气管炎。

辨证:外寒内饮,小青龙汤证。

治则:温肺化饮,兼以疏表。

方用小青龙汤加减:麻黄9g,桂枝6g,细辛3g,半夏10g,干姜9g,五味子9g,白芍6g,炙甘草9g,当归6g,桃仁6g。

每日1剂,水煎服,4付后复诊,咳喘明显减轻,汗出亦减少。

效不更方又服7付,症状基本控制。

后本“缓则治其本”、“未发以扶正气为主”的治则,后以六君子合玉屏风散加减善后,随访一年未再大发作。

今天,种子陆续破土而出。

白白的嫩茎大约长一厘米,像个小豆芽,有些嫩茎长大了,已经有两厘米长了,头上顶的叶子也变绿了。

加味小青龙汤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加味小青龙汤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加味小青龙汤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摘要】目的分析加味小青龙汤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58例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后以随机选择法分为观察组(n=29)、对照组(n=29)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小青龙汤治疗,并对比治疗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

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小青龙汤治疗,治疗效果显著,说明加味小青龙汤在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更具临床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加味小青龙汤;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Jiawei Xiaoqinglong Decoction on chronic heart failure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58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29) and control group (n=29) after admission.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supplemented Xiaoqinglong decoction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compared. The study starts and ends from January 2021 to January 2022. Results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mparis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Xiaoqinglong decoction was given to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was significant, indicating that Xiaoqinglong decoction has moreclinical advantages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 Flavored Xiaoqinglong Soup;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ronic heart failure慢性心衰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周围水肿和乏力。

【案例报道】小青龙合真武汤治肺心病并心衰的咳嗽、心慌气短

【案例报道】小青龙合真武汤治肺心病并心衰的咳嗽、心慌气短

【案例报道】小青龙合真武汤治肺心病并心衰的咳嗽、心慌气短《经方》杂志第20180915期小青龙合真武汤治疗肺心病并心衰的咳嗽、心慌气短作者/ 李江占河北省定州市清风店镇西市邑江占诊所《经方》欢迎来稿/经方原方、患友图片、诊疗精彩、案析精要的易投中~邢某,男70岁,身高170公分,体重55公斤,2018年3月5日中医初诊。

主诉:咳嗽、咳痰伴活动后心慌气短半月。

病史:半月前的晚上在家中去厕所突发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

当时意识不清、小便失禁,浑身是汗,四肢冰冷,双下肢浮肿。

患者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心衰。

叮嘱患者家属,病情危重,需要转院治疗。

家属执意不去医院,愿意在家治疗。

通知家属病危,患者病情严重,有可能过不了今天晚上,家属表示理解。

治疗:1、低流量持续吸氧。

2、强心利尿、改善循环、抗感染、活血化瘀静脉点滴治疗。

第二天早上,患者意识清楚,呼吸困难好转,继续静脉点滴治疗,连续治疗10天。

10天后病情明显好转,但咳嗽痰多、活动后心慌气短一直持续。

又治疗3天,病情变化不大。

我和患者家属沟通,用中药治疗。

既往史:患者患慢性支气管炎20年、肺气肿5年、肺心病2年,每年冬春季发病,每年住院2到3次,连续三年。

花光了患者所有的积蓄。

刻诊:患者面色晦暗,精神萎靡,怕冷,端坐呼吸,呼吸急促,夜间不能平卧,咳嗽痰多,痰液呈泡沫痰,量多稀。

饮食差,口不渴,睡眠差,大便可,小便少,双下肢水肿。

听诊双肺可闻及湿性罗音,触诊:剑突下可触及肿大的肝脏三指。

舌淡苔白,湿润、水滑,脉沉细无力。

处方:小青龙汤合真武汤。

麻黄10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细辛9克,五味子10克,甘草9克,白芍10克,姜半夏10克,茯苓15克,制附子12克,白术10克。

3剂,一日一剂,一日二次。

开水冲服【某厂中药组方颗粒】(3月5日一诊照片)3月8日第二诊:患者诉服上方3天后诸症明显见轻,效不更方,处方:小青龙汤合真武汤。

3剂继续服用。

浅谈小青龙汤临床应用的体会

浅谈小青龙汤临床应用的体会

浅谈小青龙汤临床应用的体会发表时间:2011-09-14T10:07:27.917Z 来源:《心理医生》2010年第12期供稿作者:贾永新[导读] 卡他性中耳炎属饮聚耳窍,见眩晕、耳痛耳胀、舌滑脉弦,重用半夏,加石菖蒲、制地龙。

贾永新 (甘肃省赤金镇中心卫生院 735000)【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0)12-090-03【摘要】小青龙汤源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全方共8味药,药味轻灵简洁,配伍严谨,散中有收,开中有合,使风寒散,水饮解,宣降平。

共同达到解表除饮、平调阴阳的目的,为主治外感表寒、内聚水饮的经典方。

临床应用广泛,只要详辨舌,脉,色,痰及兼证等,就可以灵活使用小青龙汤治疗疾病。

【关键词】小青龙汤临床应用小青龙汤乃仲景所制之方,由麻黄、桂枝、细辛、半夏、干姜、五味子、白芍、甘草组成,其配伍聚收散升降为一体,共同达到解表除饮、平调阴阳的目的,为主治外感表寒、内聚水饮的经典方。

原载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和《伤寒论·太阳篇》《伤寒论》。

原文40条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1条曰:“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以渴者,此寒欲去也,小青龙汤主之”。

可见,小青龙汤是治疗水气病的重要方剂。

1 《伤寒论》小青龙汤组方精义小青龙汤源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其中指出:“麻黄去节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干姜三两,甘草炙三两,桂枝去皮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洗半升,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水,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

”本方药味轻灵简洁,方中麻黄、桂枝相须为君,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黄又能宣发肺气而平喘咳,桂枝化气行水以利里饮化。

干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兼助麻黄、桂枝解表祛邪。

然而素有痰饮,脾肺本虚,若纯用辛温发散,恐耗伤肺气,故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营养血,二药与辛散之品相配,一散一收,既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约诸药辛散温燥太过之弊;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亦为佐药。

中医在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运用

中医在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运用

【 文章 编号 ] 0 5 0 1 2 1 O — 2 — 2 2 9 — 6 6( 0 2) 1 1 2 0
慢性 收缩性心力 衰竭 是心脏疾 病发展 的最 终结果 , 也是 患
者治 疗 的最 后 时机 , 复发 作 的胸 闷 、 反 心悸 短 、 吸 困难 、 气 呼
A芍 1 炙甘 草 1 0 0g水煎 , 一 剂 , 晚分服 。方 中重 用 黄 l E 早
压 豆治疗 心 功能状 态 曾一度 明显 改善 , 活动耐 量增 加 , E症 近 1
多饮 , 反复 嘱控 制液体 摄入量但 仍不能控 制 , 小便不利 , 虽 但 舌
脉 征象 , 辨证为水 湿与热 互结而气 阴两虚 , 以阴虚为甚 , 跟 且 想
状 反复 , 感痛 苦之 症状 乃胸 脘痞 满 、 颇 甚夜 不能寐 、 少尿 , 合 结
1 明确病 机 病理 ,做 到 立法 有据
纵观慢性 收缩性 心力 衰竭 的整个病 理变化 过程 , 以心气 总
虚损 贯穿病 变始终 , 、 、 心 脾 肾阳气 虚衰为病 本 , 血 、 瘀 水湿痰浊 阻滞 为标 , 之 阳气 亏虚是 本病 的病 理基础 ㈧, 虚渐而 及 阳, 心 气
阳虚无 以化 气 , 不能 帅气 循行 及蒸 化水液 , 变生 瘀血 饮邪 而 遂 致 病情 加 重 至顽 固难愈 , 病位 看 似在 心 , 为 五脏 皆病 , 以 实 所
芪 以补 气升 阳 , 现代 研究 亦证 实其对 心 、 、 、 脾 肺 肾功能 均有 调 节作 用 , 其补 气 之功 可使 之受 益 ;附子 、 肉桂 配伍 温 补元 阳且
活动 耐力下 降 、 液体 潴 留等 , 患者深 感痛 苦 , 使 由于病情 反复 , 病势 迁延难 愈 , 最后 发 展成 顽 固性 心力 衰竭 , 如何 改善 心 功能 状态从 而提高好 转率 、 降低病 死率及再住 院卒是 其治疗热 点问 题。通过 临床实 践 , 笔者认 为在西 医治疗 基础上 辨证应用 中医

临床治疗顽固性心衰的体会

临床治疗顽固性心衰的体会

临床治疗顽固性心衰的体会1.1本组病例男30例,女22例,年龄55-80岁,均确诊为慢性心功能不全,并属顽固性心衰。

按照心脏病协会分级标准,52例病人中,心功能Ⅲ级22例,Ⅳ级30例。

其原发病分别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46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伴有窦性心动过缓10例,ⅡAV-B4例预激综合症伴房颤I例,室性早搏4例,快速房颤和频发房性早搏共6例。

1.2临床特点:(1)慢性心动功能不全,左右心衰的表现同时存在;(2)诱因大多伴有高血压病急骤上升未控制,摄入碘盐过多,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也有其它如不适当应用利尿剂,长期应洋地黄类强心药和利尿剂而未补充钾,镁离子等;(3)去除诱因经常规治疗原心衰未纠正;(4)心脏超声检查左室内径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1.3治疗和转归,全部病例都经积极治疗原发病和控制加重因素包括降血压,限制钠盐摄入,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控制严重心律失常。

52例中16例伴有缓慢心率房室传导阻滞、预激综合症者、较早应用正性肌力药多巴酚丁胺治疗,其他在口服地高辛治疗效不佳时加用该药。

利尿和扩血管治疗根据情况调整药物和剂量,按疗程静点环磷腺苷并补充钾镁离子。

治疗后心功能Ⅲ级转为Ⅱ级者22例,Ⅳ级转为Ⅲ级者16例,转为Ⅱ级者12例,未愈1例因合并糖尿病下肢外伤感染坏疽死亡。

2 讨论2.1应用正性肌力药多巴酚丁胺治疗顽固性心衰是有效的,临床上在已用洋地黄治疗无效或有洋地黄禁忌症时,尤其需要用该药。

观察多巴酚丁胺的治疗剂量以(5-7)ug.Kg-1.min-1,每日总量(2.5-3.5)mg/kg最有效。

每日用药1次重心衰纠正,一般需一至两周。

本组例先天性心脏病心衰伴有腹水,患者体重50公斤,经常规治疗无效,开始给予多巴酚丁胺每日总量80mg连用数日无效,以经改为每日160mg(即3.1mg/kg)时,心衰纠正腹水消退,效果显著。

另例患者的治疗总量加重每日3.8mg/kg未见疗效。

李可:小青龙汤破解世界医学难题——心衰、哮喘

李可:小青龙汤破解世界医学难题——心衰、哮喘

李可:小青龙汤破解世界医学难题——心衰、哮喘导读:医界有一句话“医生不治喘,治喘丢了脸”。

无论现代医学还是中医,对喘证大多是束手无策。

说来惭愧,这一世界难题,远在一千九百多年前,医圣张仲景已完全解决,他的武器便是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破解世界医学难题作者/李可小青龙汤的组成处方:桂枝(去皮),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各三两(各45克),五味子半升(38克),半夏(汤洗)半升(65克),(生姜65克)(见半夏注)药物用量讲解用经方大剂治病,今人颇多疑虑。

今一一破疑解惑,拨乱反正,以利临证应用。

1、剂量换算。

据1981年出土之“东汉大司农铜权”,汉代一斤为十六两,一两为十钱,汉代一斤合现代250克,汉代一两合现代15.625克,汉代一升,液体为现代200毫升(十升为一斗,十合<读如ge>为一升)不同药物(花、叶、籽、实、矿物类药)由于形状大小,质地坚硬、疏松之不同,经上海柯雪帆等多位专家分别称量核实,可为临床应用依据。

如五味子一升为76克,半夏一升为130克。

这是伤寒论成书时的国家通行计量标准。

为方便应用,去掉小数点以下尾数,则汉代一两合现代15克,三两合现代45克,每一两与原著相差0.5克强。

基本符合医圣用药原貌。

我在1961年至1981年二十年间,为救心衰垂死病人,迳用原方原量(解放初期沿用一斤等于十六两,一两等于十钱的旧制,尚未改用克制),实际超过汉代用量1/2。

为求稳妥,遵医圣“中病则止,不必尽剂”的原则。

采用每剂药煮一次,分三次服,服一次若病退大半,则止后服,停药糜粥自养,不效则叠加,随症情变化,消息进退之法,确有“一剂知,二剂已”的神效。

平均计算,药量仍在汉代剂量的范围之内。

但已超过现代用量的10倍,24小时附子的用量则超过现代用量60倍。

由于超过法定药典的剂量,我在60年代治重危急症的处方,有两次是经院长、公安局长双签才得以配药。

最初二十年的探索,在误打误撞中在剂量上的突破,(一位心衰垂死病人的家属误将3剂药并作1剂,2小时内服附子四两半,合现代135克,得以救活,后活到80多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中医杂志 2011 年第 38 卷第 8 期
·1651·
镇守中州,大队麻、桂、乌、附为将,斩关夺门,无后顾之 虞。服药过程中患者除汗出、尿增、便通之外,还出现 呕吐大量白黏痰涎、癫痫发作等排病反应,随之精神好 转,肿喘咳痰俱消,正是全身正邪交争之实据。 3 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衰
黄某,男,55 岁。主诉: “反复胸闷、气促 3 年,加 重伴咳嗽咯痰 10 天”。既往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 病变( 二尖瓣、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 ,全心扩大,中度 肺动脉高压。长期门诊口服强心、利尿剂。刻诊: 活动 后胸闷、气促明显,无法平卧,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咳嗽咯痰,痰少色白难咯,腹胀大如鼓,小便量少,大便 稀烂,夜间无法入睡。舌淡苔薄黄腻,脉促沉滑。辨证 阳虚水泛,予破格救心汤加北芪、茯苓、白术、麻黄温阳 利水,健脾宣肺,服药后患者出现头项强痛,恶寒,脉浮 等太阳经输不利表现,原方加入桂枝、细辛、葛根以助 太阳经开解。药后患者气促减轻,咳嗽咯痰减少,夜间 无发作呼吸困难,头项强痛和腹胀较前好转,考虑表邪 已解,遂予去麻黄、细辛、葛根,不料气促再次反复,恶 寒较前更甚,予加服 1 剂麻黄附子细辛汤助阳散寒解 表,服药后患者微汗出,可入睡。请示李可老后中药调 为变通小青龙汤加减,药用: 桂枝 45g,麻黄 45g,蝉蜕 45g,赤芍 45g,干姜 45g,细辛 45g,茯苓 45g,白术 45g, 紫菀、款冬花、五味子 30g,北杏 25g,生半夏 130g,生姜 90g,炙草 60g,红参 30g,生山萸肉 120g,生龙骨 30g,生 牡蛎 30g,磁石 30g,射干 15g,生附子 30g,大枣 50g,葱 白 4 寸,煎至 300mL,分 3 次温服。服药 1 剂后,出现 尿量增多,水样便日 10 余次,夜间可平卧入睡,气促较 前减轻; 遂守方中药味不动,细辛、生附子日加 5g,层 层推进,前后共进 30 余剂。服药过程中,患者夜眠安 稳,精神日渐转佳,腹水消减,体重减轻,如获重生。
按 李老认为,风湿性心脏病是寒湿之邪伏匿于 三阴之最重者,此例风心心衰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 太阳经输不利的表现,不排除伏匿于三阴之寒湿,在运 用破格救心汤温阳益气之后被托透外出的可能,此时 应是开太阳,解表邪、祛伏寒的最佳时机。从药味加减 可见,运用麻、桂、葛、辛,患者喘平肿消眠佳,减开解之 药,气促恶寒再发亦是佐证。所以治疗方向明确,运用 变通小青龙汤固本与开解并用,剥茧抽丝,终获良效。 4体会
在应用变通小青龙汤后,笔者发现患者排出伏邪 的途径不一。李老认为服药后或汗或吐或下,是变通 小青龙汤得效之关键。据观察,较多见的排邪反应有 汗出,尿量增加,呕吐清水或黏液痰涎; 少见的有咯吐 暗红血痰,消化道出血排出黑便; 而癫痫发作更少见, 笔者仅见过 1 例,且目前未见报道过。如何判断是否 排病反应? 如果患者排邪后欲寐能寐,身体轻快,精神 好转,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退,则属于排病反应。欲寐 能寐是阳能入阴的表现,提示邪去正气欲复; 尿量增加 与汗出均为太阳表邪开解的征兆,“得畅汗,或汗虽不 畅而小便通利,亦 为 中 病 ”。 只 需 守 方 或 主 药 药 量 每 剂递增,稳步推进,不必疑虑。
曾某,女,38 岁。主诉: “全身进行性浮肿 1 月余”。
收稿日期:2010 - 12 - 10 基金项目:广州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基金项目( 11CX078) 作者简介:黄臻( 1977 - ) ,女,浙江宁波人,主治医师,博士研究生,研究
方向: 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急危重症及疑难杂症。
患者既往病毒性心肌炎病史 10 年。产后逐渐出现双下 肢浮肿,由下往上进展,渐至双上肢、头面、腰背重度凹陷 性水肿,行走困难,不能平卧,夜间咳嗽明显,服用中西药 效果欠佳。心脏彩超提示: EF: 58% ,房间隔水平异常左 向右分流( 小房间隔缺损不排除) ,右心肥大,肺动脉扩 张,中度肺动脉高压,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刻诊: 全身 水肿,头部困重,咳嗽,咯白色稀薄泡沫痰,不能平卧,舌淡 胖苔薄白,脉沉细滑数。辨为痰饮证,方选真武汤合苓桂 术甘汤温阳化气利水,服药 1 剂后患者全身浮肿减轻,但 继服水肿反复,咳嗽咯痰较前加重。住院期间患者因不 慎受寒出现发热,无汗而喘,头身困重,咳吐清水痰涎,予 小青龙汤口服后,少量汗出,咳嗽咯痰较前缓解,夜可安 睡。电话请示李可老中医后,认为外寒内饮乃是此病之 主要病机,予变通小青龙汤开太阳,散水邪,合三生饮温 化寒痰。药用: 桂枝 45g,麻黄 45g,蝉蜕 45g,赤芍 45g,干 姜 45g,细辛 45g,茯苓 45g,紫菀 45g,款冬花 45g,五味子 30g,生半夏 130g,生姜 75g,炙甘草 60g,红参 30g,射干 15g,生附子 30g,生川乌 30g,生南星 60g,芥子 30g,大枣 45g,防风 30g,黑小豆 30g,加麝香 0. 5g,蜂蜜 150mL,加水 3000mL,煎至 500mL,分 5 次温服。药后患者腰部、左下肢 水肿明显减轻,头部困重感、咳嗽咯痰减少,虽无汗出,但 尿量明显增加,前方去生川乌、生南星、防风、黑小豆、蜂 蜜,将生附子、干姜、细辛加量,并加入生山萸肉、生龙牡、 磁石,白术、北杏、葱白,加强温敛、通阳力度,连进 2 剂,药 后患者全身微微汗出,解烂便数次,浮肿较前消退,身可 平卧。原方麻黄、蝉蜕减至 10g,余药不变。7 剂后,患者 精神好转,全身上下水肿消退,面色转红润,脉象由沉滑 转细弦。憾因经济条件限制,出院时未行心脏彩超复查。 随访 1 个月余,患者未再复发。
临床上,心力衰竭多表现为喘促、水肿等外候,中 医辨证常归因于肾虚不能摄纳,阳虚不能利水,治疗上 以温肾纳气,温阳利水,潜镇浮阳为法则,但上述 3 例 患者运用这类常规思路却疗效欠佳。笔者认为,患者 素体寒邪内伏或表寒外束是这类顽固性心衰的变机。 这一病理因素单纯运用温阳利水、潜阳敛降之中药,或 是利用现代医学强心、利尿、扩管药物是无法消除的, 而变通小青龙汤的通阳散寒、扶正托透才是解决这一 变机的正途。
李老治疗急危重症以复方多法、用药峻猛为特点。 变通小青龙汤即是在小青龙汤基础上根据病情合入四 逆汤、来复汤、破格救心汤,加强了温敛固摄的力度; 另 外,方中药物均依据汉代经方用量,大多三两( 即 45g) 起手。李老反复强调: “仲景不传之秘在剂量”,“一首 方剂,除了辨证准确无误,理法恰合病机之外,基础有 效剂量,便是一个突破口。达不到这个量,既不能治大 病,也不能救人命”。笔者认为,李老方中虽不乏大毒 重剂,但对配伍的解毒药物却是考虑周全,绝不孟浪。 凡用生川乌,方中必配伍黑小豆、防风、蜂蜜; 凡用生半 夏、生南星,必配生姜; 凡用大剂麻黄则配伍等量蝉蜕。 笔者所在科室,以救治心肺脑危急重症为主攻方向,具 备先进的监护仪器和抢救设备,在保障病人生命安全 的前提下,探索中医经典之路。一年来,我们遵循李老 思路,遵守经方原方原量,发现只要辨证准确,均效如 桴鼓。更重要的是,在现代医学的辅助下,我们系统观 察这些运用“大方重剂”的危重患者,无一例因药物中 毒出现肝肾功能或生命体征恶化,恰恰相反,随着伏邪 排出,症状好转,相关实验室指标也随之好转,甚至可 恢复正常。实在令人啧啧称奇。
变通小青龙汤的创制源于李可老中医在临床实践 中对某些心肺顽症病机的思考和摸索。小青龙汤是医 圣治喘神剂,主 治“伤 寒 表 不 解,心 下 有 水 气”、“病 溢 饮”、“咳逆倚息不得卧”、“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 脉浮者”,根据李可老中医的理解,主证 只“咳 喘”二 字,病在肺脏,日久由肺入肾,病机为“本气先虚,外寒 内饮”,治疗大法为“发汗利水,表里双解”。但在临床 实践中,李老发现由于人体本气已虚,外邪屡屡入侵, 寒邪由表入里,由浅入深,正气愈虚,邪陷愈深,层层藏 匿于三阴之里,成为痼疾,非得反复扶正托透,伏邪难 以尽出。病机 中 内 因 之“水 饮 ”,实 即 痰 饮 之 演 化,痰 饮之成,“脾 为 生 痰 之 源 ”,人 体 本 气 先 虚,脾 失 健 运, 饮食不化精微,反成痰浊,浸渍于心胸肺胃间。“肺为 贮痰之器”,喘咳之内因,实缘于此。这是李老对变通
梁某,男,68 岁。主诉: “反复咳嗽咯痰 5 年,气促 3 年,加重 5 天”。此次发病前有受寒史。症见: 静息 状态下气促,端 坐 呼 吸,无 法 平 卧,消 瘦 颧 红,咳 嗽 咯 痰,痰白黏稠,动则加重,口干口苦,不欲饮水,四肢不 温,舌淡红,苔薄黄腻,少津,右脉浮大,左脉细弦。肺 功能提示极重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分级 4 级。诊 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失代偿期) 。辨证: 中土虚 衰,相火上炎。予敛降相火之引火汤服用,服后患者颧 红稍退,但咳喘不减,舌脉未变。思索其外有表寒,内 有伏饮,逼阳上越。遂更方变通小青龙汤散寒蠲饮,佐 加温敛相火之品。药用: 桂枝 45g,麻黄 45g,蝉蜕 45g, 赤芍 45g,细辛 45g,茯苓 45g,白术 45g,紫菀 30g,款冬 花 30g,炙草 30g,五味子 30g,生附子 30g,射干 15g,生 半夏 130g,生姜 70g,人参( 生晒参) 30g,干姜 90g,生 山萸肉 120g,服药当晚患者全身微汗出,肠鸣漉漉,解 出大量烂便,尿量明显增加,气促颧红较前缓解。确认 首方得畅汗后,原方麻黄减至 10g,并缩短给药时间以 巩固疗效。服药 2 周后患者已无明显气促,咳嗽咯痰 减少,可以平卧,夜眠改善。舌淡红苔薄白,脉象和缓, 改温补脾肾之法调理善后。
·1650·
辽宁中医杂志 2011 年第 38 卷第 8 期
变通小青龙汤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应用体会
黄臻,颜芳,徐国峰,陈党红,李菁雅,关晓芳
( 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临床应用研究基地,广东 广州 510370)
摘 要:变通小青龙汤是李可老中医在小青龙汤的基础上结合危重症实战经验创制的治疗肺心重症的经验方,临床 应用发现其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瓣膜病所致的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凡病机属“本气先 虚,外寒内饮”者均可选用。
关键词:变通小青龙汤; 心力衰竭; 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 - 1719(2011)08 - 1650 - 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