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叉口优化设计
道路工程中的交叉口设计与优化

道路工程中的交叉口设计与优化在道路工程中,交叉口的设计与优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交叉口是道路交通网络中连接不同方向流量的重要节点,合理的交叉口设计能够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升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首先,交叉口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交通流量、车辆种类、道路等级和交通需求。
通过研究交通流量统计数据,了解各个方向的交通量分布情况,可以确定交叉口的类型和形式。
目前常见的交叉口类型包括十字交叉口、T型交叉口和环形交叉口等。
而车辆种类的不同,也需要在设计中考虑相关因素,例如大型车辆回转半径的需求。
此外,道路等级和交通需求的差异也会导致交叉口设计的差异化,例如在城市主干道与支路的交叉口,需要考虑流量调控和交通信号灯等因素。
在交叉口的设计中,可利用各种交通工具,例如地下通道、天桥和立交桥等,来分离不同方向的交通流,减少交通冲突,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交通工具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交叉口的情况来决定,例如在车流量较大的交叉口,可采用立交桥形式,将主要流量分离,降低交叉冲突。
而在车流量较小的交叉口,使用地下通道或者天桥能够更好地满足交通需求。
此外,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等控制装置,也是交叉口设计的重要环节。
在道路交通网络中,交叉口的优化问题也备受关注。
交叉口的优化是为了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概率。
在交叉口优化中,主要有几个方面需要考虑。
首先,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是优化的核心。
通过合理设置车道宽度、转弯半径和转向车流的流量控制,可以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例如,在左转车道和直行车道之间设置大转角,能够提高转向车流的通行能力。
此外,设置合理的信号灯时长和相位配时也是交叉口通行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
其次,交叉口的可视性和安全性也是需要优化的方面。
在交叉口设计中,需要合理设置视线距离和交通标志信号,以保证车辆驾驶员的视野清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此外,通过设置减速带和反光镜等装置,能够提醒驾驶员减速慢行,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交叉口改善方案

交叉口改善方案1. 引言随着城市交通的日益密集,交叉口成为城市道路交通中的瓶颈和事故高发地段。
交叉口改善是提高交通流量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交叉口改善的几种方案,并分析其优缺点。
2. 信号灯控制信号灯控制是交叉口改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合理设置信号灯的时间和相位,可以优化交通流量,减少交通拥堵情况的发生。
信号灯可以根据交通流量来进行智能控制,如采用流量感应控制系统,根据路口车流量的变化来调整信号灯的时长,从而提高交通效率。
•优点:能够适应不同时间段和路况下的交通流量变化,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缺点:需要维护和管理信号灯系统,成本较高;如果设置不当,可能会引发交通事故。
3. 转盘改造转盘是解决交通流量大、交叉口通行效率低的一种有效措施。
通过设置圆形道路,车辆在转盘内按照规定的行驶方向行驶,减少交叉口行驶冲突,提高交通流畅度。
•优点:减少交叉口事故发生率,提高交通安全性;能够分流车辆流量,降低交叉口拥堵情况。
•缺点:相对于传统的交叉口形式,转盘需要占用更多的空间;驾驶员需要适应转盘行驶规则,可能造成驾驶困难。
4. 交通枢纽建设交通枢纽是改善交叉口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交通枢纽,可以实现多个道路的连接和交叉,方便车辆的流通和转换。
•优点:能够有效分流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方便车辆进出,减少交通拥堵。
•缺点:需要大规模的土地和资金投入;如果规划不合理,可能会导致车辆拥堵和交通事故风险增加。
5. 道路线形优化道路线形优化是通过改变道路的线形来提高交叉口效率。
可以采用减少转弯半径、加宽转角、优化车道划分等方式来改善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优点:能够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交通效率,减少拥堵情况的发生。
•缺点:需要大规模的道路改造和土地征用;如果设计不合理,可能引发交通事故。
6. 其他方案除了以上几种主要的交叉口改善方案之外,还可以通过设置虚拟车道、提高公交优先通行、建设非机动车道等方式来改善交叉口的通行情况。
城市道路交叉口平面优化设计探讨

城市道路交叉口平面优化设计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道路交通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交叉口作为道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平面设计的优化对于交通流畅和交通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城市道路交叉口平面优化设计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解决城市交通中交叉口平面设计所面临的问题。
城市道路交叉口处于道路网络的重要节点,是交通流量汇聚的关键地带。
交叉口的平面设计直接关系到交通流量的通行效率和交通安全的保障。
一方面,合理的平面设计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对交通参与者的安全出行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道路交叉口平面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城市道路交叉口平面设计存在的问题在实际的城市道路交叉口运行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包括交通流量不畅、行人过街不便、车辆交汇混乱等。
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交叉口平面设计的不合理导致的。
比如一些交叉口的转弯半径不足以容纳大型车辆的转弯需求,导致车辆转弯时需要多次调整姿态;又比如一些交叉口的行人过街线不清晰,导致行人无法顺利过街,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城市道路交叉口平面设计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针对城市道路交叉口平面设计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优化设计,以期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交通运行中所面临的困难。
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交通流量通行效率的优化在交通流量通行效率的优化方面,需要考虑到不同类型的交叉口的不同特点和通行要求。
比如在高速公路出入口处的交叉口,需要设置加速车道和减速车道,以便车辆能够顺利进入和退出高速公路,不影响高速公路的正常通行。
又如在市区的复杂交叉口,需要设置分流车道和导向标线,以便车辆能够快速准确地进入适合自己行驶方向的车道,避免造成交通拥堵。
在交通流量通行效率的优化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道路的实际情况和交通流量的特点,使得车辆能够顺利通行。
2.行人过街安全的保障在城市道路交叉口平面设计中,行人过街安全的保障是至关重要的。
交叉口优化的方法

交叉口优化的方法摘要:1.交叉口优化的重要性2.交叉口优化方法概述a.交通信号灯控制b.交通标志和标线c.交通监控系统d.公共交通优化e.道路拓宽和改造3.各优化方法的具体实施4.交叉口优化案例分析5.交叉口优化效果评估6.总结与展望正文:交叉口作为城市道路交通的重要节点,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交通系统的畅通与安全。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交叉口拥堵和事故频发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对交叉口进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交叉口优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信号灯控制: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的时序,使各个方向的车辆和行人能够在合适的时间通过交叉口,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根据实际交通流量调整信号灯配时,可实现智能化控制。
2.交通标志和标线:清晰、合理的交通标志和标线能够引导驾驶员和行人遵守交通规则,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标志和标线的设置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交通监控系统:利用摄像头、雷达等设备对交叉口交通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和处罚,同时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支持,便于分析交通状况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4.公共交通优化: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和覆盖范围,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私家车上路,从而缓解交叉口拥堵。
具体措施包括优化公交线路、提高公交运营效率等。
5.道路拓宽和改造:通过拓宽道路、调整车道数量或增设桥梁等方式,改善交通流量分布,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同时,对交叉口附近的交通设施进行改造,如增设停车场、优化公交站点布局等。
在实际操作中,各优化方法的具体实施需要根据交叉口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例如,在城市中心区域的交叉口,可以重点关注公共交通优化和交通监控系统建设;而在郊区道路交叉口,道路拓宽和改造等措施可能更为适用。
通过对交叉口进行优化,可以显著改善交通状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个典型案例:某城市中心交叉口优化前,高峰时段拥堵严重,交通事故频发。
城市老街区道路畸形交叉口的优化设计

城市老街区道路畸形交叉口的优化设计针对城市老街区现有路网中一些畸形交叉口存在的客观事实,从分析这些畸形交叉口带来的交通问题的角度出发,进而提出了对其交通改善的基本思路和策略。
标签:城市老街区道路;畸形交叉口;优化设计我国许多城市老街区都存在多条道路交叉呈不规则状的交叉口,往往成为城市道路交通优化和改善的难点。
若通过改变交叉口几何特征来改善畸形交叉口的问题,务必来带大幅度拆迁。
因此,如何能利用较少资金、较短时间解决城市路网中的“堵点”和“黑点”,是老街区交通管理的难点和重点。
本文提出畸形口的平面优化设计、信号控制等手段,最大程度地发挥原有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延误,并成功地应用于工程实践。
1、城市老街区道路畸形交叉口优化设计的基本思想1.1 交通渠化设计交通渠化可通过标线、绿化带或交通岛来分隔车道,使交通者按照规定的方向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的行驶。
最终目的是分离不同性质的交通流,进而达到减少冲突点目的。
渠化交叉口的关键之一是增设交通岛,主要分为用于行人过街的避车地点即安全岛;控制和指引交通的导流岛;分隔反向和同向车流的分车岛;用于车辆绕行的中心岛。
通常用高出路面的花岗岩缘石围砌。
关键点之二是合理设置人行横道位置,其间距和位置应适当,不但要尽可能靠近交叉口,且应设在驾驶员视距良好的位置。
當人行道大于16m时,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5m的二次过街安全岛,对于有中分带的道路,可利用中分带设置安全岛;对于无中分带道路,可通过减窄交通岛宽度或利用路口缘石转角曲线扩展空间作为过街安全岛。
1.2 右进右出交通右进右出交通通过限制左转向车流,简化交通流的同时提高节点通行能力。
交叉口处存在不同方向的转向行为,各转向交通流可用通行时间不足路段的一半。
且左转车在各转向车流中引起冲突点最多,对于一个规则的四路交叉口,禁左后车流冲突点可从16个减少至4个。
在左转交通量较大的路口实行全天或高峰小时禁左管理措施,可提高交叉口的交通安全及通行能力。
市政道路平面交叉口的优化设计方法

市政道路平面交叉口的优化设计方法摘要:近年来,人们对于出行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发展而持续增长,车辆私有化逐渐增加,并提高了对出行品质的要求。
随之而来的就是交通拥堵的现象持续发生,这类现象的发生主要就是由于道路建设的速度和建设管理水平远落后于交通运输的增长。
城市交通的发展可以带动一个地区的经济,甚至改变地区的产业布局。
但是落后的城市道路不仅导致安全事故频发,还会降低人们的出行体验,甚至制约城市经济发展。
对于城市道路而言,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的关键“节点”,且制约着整个城市交通路网的通行能力。
其是两条或两条以上道路的交汇点,由于交叉口处各个方向同时汇入,交通量大,转向多,极易导致交通秩序混乱。
因此,对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进行优化是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的关键。
关键词:市政道路;平面交叉口;优化设计方法1市政道路平面交叉口优化设计的意义(1)提升交通流效率。
优化设计可以合理规划交叉口的布局和信号控制,使交通流畅,减少交通拥堵和延误。
通过合理设置车道数量、左转专用道、右转专用道、人行横道等设施,能够更好地引导车辆和行人的通行,提高交通流的效率和吞吐量。
(2)保障交通安全。
优化设计可以提高交叉口的安全性能,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通过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等设施,增强交通参与者的意识和安全感,降低事故风险。
(3)提升交通环境质量。
优化设计可以减少排放污染和噪音,改善交通环境质量。
通过合理设置绿化带、缓冲带、隔音设施等,能够减少车辆排放的污染物和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升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4)促进交通可持续发展。
优化设计可以兼顾交通需求和环境保护,推动交通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规划交通流动和空间利用,可以减少交通拥堵、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5)提高城市形象和品质。
优化设计可以改善城市的交通形象和品质,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一个良好的交通系统和交叉口设计能够展示城市的现代化、便利性和人文关怀,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城市道路交叉口平面优化设计探讨

城市道路交叉口平面优化设计探讨城市道路交叉口是城市交通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交通流量集中、道路安全问题突出的地方。
对城市道路交叉口的平面优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道路交叉口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方法、问题与措施等方面对城市道路交叉口的平面优化设计进行探讨。
一、道路交叉口的基本概念城市道路交叉口是指两条或多条道路在一定区域内相交的地方。
根据交叉方式的不同,道路交叉口可以分为十字路口、T型路口、环形交叉口等。
二、道路交叉口的设计原则和方法1. 安全性原则:交叉口设计应注重保障行车安全,包括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设计时要考虑交通流量、能见度、车辆速度、道路平面等因素,尽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 通行效率原则:交叉口设计应考虑交通流量的流畅性和通行效率,尽量缩短车辆的通行时间,减少交通堵塞。
可以采取合理的信号控制、车道划分和转弯半径等方法提高通行效率。
3. 综合利用土地原则:交叉口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效益,尽量减少土地占用,可以采用桥梁、隧道等方式进行交叉。
4. 人性化原则:交叉口设计应考虑行人的安全和便利,设置过街设施、人行道等,满足行人的出行需求。
三、城市道路交叉口存在的问题与措施1. 交通拥堵问题:城市道路交叉口容易发生交通拥堵现象,主要原因是交通流量过大、信号灯设置不合理、转弯半径过大等。
可以采取增设转弯道、调整信号灯时长、优化车道设计等措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3. 行人出行不便问题:城市道路交叉口存在行人过街不便的问题,主要原因是行人通行设施不完善、信号灯设置不合理等。
可以增设过街天桥、人行地下通道、设置合理的信号灯等措施改善行人出行条件。
四、结语通过对城市道路交叉口的平面优化设计的探讨,我们可以发现道路交叉口设计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交通安全、通行效率、土地利用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
只有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安全、快捷、便利的城市道路交叉口。
交叉口优化设计与交通流平衡研究

交叉口优化设计与交通流平衡研究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设计和管理直接影响着交通流的顺畅程度和交通安全。
交叉口的设计不仅需要考虑交通流量的变化和交通工具的种类,还需要兼顾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需求。
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如何通过优化交叉口设计来实现交通流的平衡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交叉口设计的原则交叉口的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交通流的平衡和交通安全的保障。
首先,交叉口设计应该尽量减少车辆的停留时间,提高交通效率。
在选择交叉口类型和设计参数时,需要根据不同的道路等级和流量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避免造成拥堵和交通事故。
其次,交叉口设计应该考虑到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需求,设置合适的人行横道和非机动车通行设施,保障他们的安全和便利。
二、交叉口设计的优化方法为了实现交通流的平衡和提高交通效率,可以通过优化交叉口设计来改善交通状况。
首先,可以通过调整交叉口的几何设计,包括车道数量、转向车道设置、转弯半径等,来提高交通流的通行能力和流线性。
其次,可以利用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技术来实现交叉口信号灯的优化调整,根据交通流量和需求,自动调整信号灯的时序,提高交通效率。
三、交通流平衡的研究方法交通流平衡是指交叉口上的车辆流量和信号灯配时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
在研究交通流平衡时,可以通过交通仿真模拟和实地调查等方法,对交叉口的交通流量和信号灯配时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估。
同时,可以利用数据采集设备和智能交通系统,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和交通状况,及时调整信号灯配时,提高交通流平衡的水平。
四、实例分析及案例展示以某城市中心区域的一个复杂交叉口为例,通过对该交叉口的现状分析和交通仿真模拟,发现其存在交通拥堵和信号灯配时不合理等问题。
在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后,通过重新调整信号灯配时和转向车道设置等措施,成功实现了交通流的平衡和交通效率的提升。
该案例表明,通过交叉口优化设计和交通流平衡研究,可以有效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工业大学创新论文题目: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交通设计院(系):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学生姓名:王颍航王飞苏金云刘长春伊力其孙桂强宋凤来马海明孙琦刘海斌高畅贾淑指导教师:傅明明目录1 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简介 (1)2 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交通现状调查与分析 (1)2.1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几何数据 (1)2.2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流量调查 (2)2.3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交通现状分析 (6)2.3.1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标志标线设置情况分析 (6)2.3.2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信号配时现状分析 (8)3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交通优化设计 (10)3.1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交通设计原则 (10)3.2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渠化 (10)3.3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信号配时 (11)3.3.1新配时参数计算 (11)3.3.2新旧配时方案比较分析 (18)论文总结 (20)1 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简介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网中的瓶颈,是制约道路通行能力的咽喉,决定着城市道路系统通行能力、行程时间、行车延误和营运效率及安全。
在交叉口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之间的干扰较多,因此,如何科学地规划、设计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合理地进行交叉口信号配时显得尤为重要。
图1 人民街与延安路交叉口如图1为人民街与延安路的交叉口三维图,南北为双向四车道,东边为双向四车道,西边为双向三车道,人民街与延安路均为锦州的主要道路,东边链接火车站,南边有新玛特等大型娱乐场所,北边有附属医院,都是吸引大量车流和人流的大型单位。
2 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交通现状调查与分析2.1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几何数据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的几何数据属性如表1所示。
表1 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几何数据表相交道路交叉口形状控制方式进口方向宽度(m)机动车道非机动车数量单车道宽度(m)数量单车道宽度(m)南(东)北(西)解放路人民街“十”字相交信号控制东19 4 3 2 3.5 3.5西15 3 3 2 3 3南19 4 3 2 3.5 3.5北19 4 3 2 3 32.2 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流量调查在对该交叉口调查之前,首先对这个交叉口进行了初步的观察了解,为了能够充分的体现出该交口的优劣两面,我们选取了早高峰时间段(7:00-9:00),每15分钟为一个小段。
其次,我们通过观察得知此交叉口的机动车有:小汽车、大客车、摩托车;非机动车有:自行车、人力车、电动车。
最终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流量调查表如下:表2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东进口交通量2.3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交通现状分析2.3.1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标志标线设置情况分析通过对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进行实际调查,结合autoCAD 辅助绘图软件,绘制出该交叉口的各进口渠化图,如图2所示。
图2 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几何平面图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4个进口道方向均设置了相应的交通标志,经过调查汇总,该交叉口主要设置的交通标志以及设置方式如表6所示表6 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各进口交通标志设置情况根据实际观测,目前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交通拥堵问题比较严重,这也直接地反映出当前交叉口的相位设置及交叉口渠化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交叉口改善。
依据实际观测和调查所掌握的数据和查阅相关资料,对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目前存在的交通拥堵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几点原因:1)西进口的交通标志只有一个不够完善,其他各个方向的交通标志也有所缺失,导致一些需要禁止的车辆没有得到禁止从而影响交通。
2)各个进口的交通量分布不均匀:由于此交叉口的东边链接火车站,故来往车辆特别多,北进口的左转车和南进口的右转车也较多;又北边有较多的学校,对来往交通量的吸引也非常的大。
3)缺少公交车专用车道:人民街与解放路交叉口东边链接火车站,往东边走的公交车也非常的多,但是这个交叉口却没有公交车左转专用车道。
尤其在高峰时段里,公交车堵在此处许久都不能挪地方。
4)大部分非机动车占用车道:人民街与延安路的交叉口左右转弯均比较齐全,但是却有许多非机动车(尤其电动车和自行车)占用右转车道,导致后面右转车无法通过从而引起较重交通的拥挤。
此外还有一些非机动车在等红灯的时候没有停在停车线以内,导致对面绿灯的车辆无法以最快的车速通过。
综上所述,目前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标志标线主要存在交通量分布不均,交通标志缺失,非机动车不按照规定行驶,缺少公共交通专用车道等问题。
2.3.2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信号配时现状分析(1)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各相位信号显示时间如表7所示。
相位通行权信号周期s显示红灯s显示绿灯s显示黄灯s全红时间s启动损失s绿信比一东西直行160 118 40 2 2 3 0.25 二东西左转160 123 35 2 2 3 0.21 三南北直行160 118 40 2 2 3 0.25 四南北左转160 133 25 2 2 3 0.16 由表7可知: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现有周期时长为160s。
(2)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相位配时图如图3所示。
图3 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现行信号配时图(3)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相位图如图4所示:图4 目前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相位设置示意图经过对交叉口信号配时数据的调查和对交通参与者的调查问询,我们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查阅相关资料,综合分析,导致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交通拥堵问题的原因除了交叉口交通标志标线不合理,交通参与者交通素养低之外,还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效绿灯信号时长太短和交通车道太窄。
经过调查,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得到导致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交通拥堵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1)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各个相位绿灯时间的分配不合理,160s的信号周期对这个交叉口是够用的,然而此处交通拥挤严重。
2)车道数不够用,通过对该交叉口的调查可以看出车辆排队过长,拓宽车道将大幅度的提高绿灯通过的交通量,即减少排队的车辆。
3)北进口左转专用相位有效绿灯时间太短,而且只有一个左转专用车道,明显不够。
4)信号灯间隔时间不够,即全红时间太短,这增加了该交叉口的事故率。
3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交通优化设计3.1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交通设计原则1.分离原则:渠化设计应尽可能减少不同交通流之间的干扰,通过交通标志标线引导交通参与者按照车道分离、机非分离、人车分离的通行方式,促进各行其道。
2.疏导原则:明确不同交通流的行驶轨迹、通过单向交通、变向交通、专用车道、禁止左转等措施疏导交通流。
3.2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渠化现行交叉口各个进道口具体划分如下:东进口:一条右,一条直行,一条左转;西进口:一条右,一条直行,一条左转;南进口:一条右,一条直行,一条左转;北进口:一条右,一条直行,一条左转。
参见图2根据实际观测和现有交叉口的状况,重新渠化后各个进口道均有4条机动车道,车道宽为3m。
具体划分如下:东进口:一条直右,一条直行,一条直左,一条左转;西进口:一条直右,两条直行,一条左转;南进口:一条直右,两条直行,一条左转;北进口:一条直右,一条直行,一条直左,一条左转。
因为东西方向的延安路和南北方向的人民街是锦州市的主要道路,直行车较多,又因为东边链接火车站,故西进口方向安排两条直行车道;北进口方向左转至东进口的车也特别多,故北进口安排两个左转车道;由于该交叉口以北有好几家医院和好几所大学和中学,每天的来往车辆也比较多,其中直行车特别多,故在南北进口均安排三个直行车道。
图5 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新渠化图3.3延安路与人民街交叉口信号配时3.3.1新配时参数计算延安路与人民街高峰小时的确定;采用叠加法进行计算,最终整理的数据如表8所示:表8 延安路与人民街各时间段的流量汇总表由表8可以看出四个方向的最高交通流量均在7:00-8:00这个时间段内,故把7:00-8:00作为最高小时流量。
把7:00-8:00时间段的细致交通量及设计小时交通量绘制时间方向7:00-8:00 7:15-8:15 7:30-8:30 7:45-8:45 8:00-9:00 东1704 1704 1658 1624 1593西635 637 632 615 607南1335 1282 1211 1165 1113北1340 1298 1235 1233 1179在一个表格中,如表9所示:表9 延安路与人民街高峰小时流量汇总表(1)设计饱和流量的计算:(,,,,)n S r f G w δ=其中:nδ—表示车道所处位置,1n δ=表示靠边车道,n δ=表示非靠边车道;G δ—坡度虚拟变量,1G δ=时表示上坡,0G δ=时表示下坡;G —坡度;w —车道宽度(m );f —转弯车所占比例; r —转弯半径(m )。
已知:东边和南边为下坡,坡度是3度;西边和北边为上坡。
那么:46.012271046/1046=+=)(东f 36.0)540307/(307=+=西f19.0)1436344/(344=+=南f 13.0)1558244/(244=+=北f左西直西)(S h S ==⨯+⨯⨯=/pcu 18621536.05.1125-3142-0-2080左东直东)(S h pcu S ==⨯++⨯⨯=)/(19651546.05.1125.3-3100042-0140-2080左南直南)(S h S ==⨯+=/pcu 20171519.05.1125-0-0-2080左北直北)(S h S ==⨯+⨯⨯=/pcu 19041513.05.1125-3142-0-2080(2)流量比计算:i i i S q y =20.0319651227=⨯=直东y ;09.031862540y =⨯=直西;23.0320171436y =⨯=直南;27.0319041558=⨯=直北y27.021*******=⨯=左东y ;16.01862307y ==左西;17.02017344y ==左南;06.021904244=⨯=左北y(3)流量比总和计算:∑∑====j j jj j dd j d d jj S qS q y y Y 11'',...])(,)max[(,...],max[ 9.0≤Y 其中:Y ——组成周期的全部信号相位的各个最大流量比j y 或'y j 值之和; j ——一个周期内的相位数; j y 、'y j ——第j 相位的流量比; q d ——设计交通量,pcu/h ; S d ——设计饱和交通量,pcu/h 。
当Y 值大于0.9时,需要改进进口道设计或信号相位方案,重新设计。
东西直相位:Y 直东西=max(y 直东,y 直西)=max(0.20,0.09)=0.20 东西左转相位:Y 左东西=max(y 左东,y 左西)=max(0.27,0.16)=0.27 南北直相位:Y 直南北=max(y 直南,y 直北)=max(0.23,0.27)=0.27 南北左转相位:Y 左南北=max(y 左南,y 左北)=max(0.17,0.06)=0.17 Y 总= Y 直东西+ Y 左东西+ Y 直南北+ Y 左南北=0.20+0.27+0.27+0.17=0.91>0.9 由上述计算可知不满足条件,需要改进现行的信号相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