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第五课 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
高中美术_第5课 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教学目标:了解中西方静物画在表现方面的独特艺术思维特点和审美追求。
理解和认识中西方绘画的差异。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深入学习体会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认知书法与中国画“书画同源”和中国画的“墨分五色”。
教学难点:中国花鸟画如何追求“写物之生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根据前两课的学习,鉴赏美术作品要“一看二想三分析”,请大家看看想想这些中国画作品是属于中国画三大科的哪一科?山水、人物、花鸟?中国花鸟画从传统上分:花卉、蔬果、翎毛、草虫、畜兽等。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五课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
同学们给你们5分钟的时间,迅速认真看书,根据大屏幕出现的知识点,完善表格。
学生根据导学要求看书,确保高效。
二、学生展示学生分组学习讨论,分别找学生回答。
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善表格。
1、中国花鸟画写生含义:物之生意,要传其形似、贵其神似,对花鸟形象的生动感觉和审美联想的表达。
构图方法:折技法。
表现方法:墨分五色;书画同源。
审美表现: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2、西方静物画写生含义:直接以实物为对象的绘画方式对静止形象进行深入地观察与刻画。
构图方法:?表现方法:讲究色彩、光影、质感、空间。
审美表现:客观之真,理想之美。
教师根据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预习状况,灵活掌握,时间大约10分钟。
三、通过了解了本课的知识点,我们了解了中西花鸟艺术的差异。
中国画的起源和发展同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紧密相连,中国画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历来就倡导“天人合一”、“心物合一。
我们深入理清中国花鸟画的相关知识规律。
了解先从工具材料说起。
教师拿毛笔让学生认识。
(1)书画同源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毛笔,能干什么啊?(写字画画)既能写字也能画画。
也就是说写字与画画的工具材料一样。
书画同源的第一个特征1、中国文字与绘画在起源上相通之处;书法和绘画的工具相同—毛笔墨汁。
展示图片:《将军崖岩画》、《鹳鱼石斧图》、《象形文字》进一步了解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
高中美术 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

作
业
每人赏析一幅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
物画共两张,并将欣赏解析写在作业
本上,论述点可以包括作品背景、构
图、色彩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面
来阐述,完成赏析。
北宋中期 苏轼 《枯木怪石图》
西方静物画的发展历程
古希腊 古典时期 《海豚图》
古罗马帝国时期 《桃子与玻璃瓶》
17世纪 荷兰小画派
18世纪 法国 夏尔丹
19世纪末 后印象主义 塞尚
后期印象派代表 梵高
二、构图
三、写生
齐白石绘画故事
动
静
“画品惟写生最难,不特传 其形似,贵其神似”(明.莫 是龙)
PK
题材
构图 写生及 情感
绘画技法
审美追求
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
中国花鸟画
西方静物画
花卉、翎毛、蔬果、草虫、畜兽、鳞介等支科 花卉、蔬果、器皿、书册、食品和餐具等等
折枝法
虽寥寥数笔,却深刻地抒发了画家对生活的情 感,以花鸟喻人,来抒发情感
全景式组合构图法
经过精心地摆布和安排静物形象和色调都能 达到画家的绘画需求能传出物象内在的感情
墨分五色 书画同源 画面留白 写意 借物抒情
讲究色彩、光影、质感、空间 写实描绘 客观之真与理想之美相结合
课堂小结
中国花鸟画在不断的发展,更加多元化,所谓 多元表现在绘画观念、绘画语言以及艺术个性的多 样化。所以我们会有更多的创造自由。
花鸟画会不断的吸收融合,也会不断的蜕变, 总之中国花鸟画 会越来越好!
西 方 静 物 画
小组代表阐述课下准备的素材
• 1、收集中国花鸟画和西方静物画的图片 • 2、小组长代表各自小组讨论所收集结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了解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的 区别
第五课微教案

枣庄八中南校美术鉴赏第二单元微课教学案例微教案系列
课题: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
目标:了解中国花鸟画的题材及表现这种题材目的,明确中西方写生。
重点:理解中国花鸟画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及绘画特点
难点:理解中西方写生画面的“动静关系”。
教学过程:
一、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的绘画题材
1、花鸟画的题材:花卉、翎毛、走兽、草虫、蔬果、树石、鳞介、器物、林潭、
草地等
中国画家常用的花鸟画题材为:梅兰竹菊、荷花、松树、仙鹤。
2、西方静物画的题材:花卉、蔬果、器皿、书册、动物标本。
二、中西方关于写生的不同认识
中国:写物之生意,贵在“似与不似之间”。
体现在画面当中追求灵动的动态感觉。
西方:画家直接面对静物进行深入刻画。
体现在画面当中是将美好事物定格
在一瞬间。
三、通过画面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画家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借助事物的品质
和高雅抒发自己的感受与情绪,再就是通过自身的经历来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而西方画家则是画家直接面对静物进行深入刻画,追求一种真实再现。
四、微练习:可以根据徐渭《葡萄图》写一篇观后感。
五、微反思
对于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包括之前的两课的知识内容,我觉得不能单纯
的割裂开讲,但放在一块又太大,内容更多,这里我仅从题材、写生、上着
重进行区分,主要是我觉得这两点非常具有典型性,无论从教材内容的深度
和广度上都可以进行挖掘和与拓展。
各位同仁不妨也可以从这几点切入进行
多维度和高层次的开发和提升。
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

南宋、元代持续发展, 并出现以水墨为主的写 意花鸟。
《竹子和兰花》
《墨竹》
《荷花水鸟图》
明末实现了草书 入画,至清初达 到史无前例的高 水平。
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 (明)徐渭
《墨葡萄图》
《荷花水鸟图》
近现代名家辈出,继承祖 先优秀传统,形成了自立于民 族之林的独特艺术传统。
《花》
18-19世纪静 物画持续发展
《带兔子的静物》
特点: 风格日趋多样。
《铜水罐》
19世纪末进入新的探 索阶段,开启了现代 主义之门。
《向日葵》
《水果盘玻璃杯和苹果》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史
原始社会
《人面鱼尾纹画》
两汉兴起,粗具规模
代表作:《双鸦栖树图》
唐 、五代 、北宋 花鸟画发展成熟
《锦鸡图》
3、画上题诗或是题字,使诗、书、画汇合成一个整体, 给人以更加丰富的美的享受。 《菊竹图轴》《雨晴纪事图》《泼墨仙人图》
身世浑如泊海舟, 《菊竹图轴》 关门累月不梳头。 东篱蝴蝶闻来往, 看写黄花过一秋。
《雨晴纪事图》
入春连月雨淋漓, 一日雨晴春亦深。 碧沼平添三尺水l 绿榆新涨一池春。
《泼墨仙人图》
地行不识名和姓, 大似高阳一酒徒。 应是琼台仙宴罢, 淋漓襟袖尚模糊。
回顾
与 总结
西方静物画通过什么表现手法对景物作深入的描绘? 答:色彩 光影 质感 空间等
中国花鸟画的表现方法是什么? 答:不以模仿静物的外在形象为目的,而是借花鸟形象 和笔墨意趣表达自己的诗意情怀。
课的延深
为加深对本课的理解,同学们可以利 用网络和图书较深入的研究一两位中西画 家的作品,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审美欣赏能 力。
第5课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

第5课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第一篇:第5课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第5课《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你们好!我叫。
,是……美术教师,我抽到的说课题目是《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下面是我的说课内容: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
一、说教材:1、本课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我说课的课题是:高中美术鉴赏”选修一册中的第二单元“中西美术作品比较”中的第五课:《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
新的课程标准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使学生会欣赏又能评述美术作品,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教学指导思想:一、本节课通过讲述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的各自的发展史及其各自的写生观、构图、绘画技巧等方面的知识,结合大量图片,让学生加深对绘画的理解,加强对中外美术作品的感悟,对今后的独立欣赏美术作品起到指导作用。
二、加强学生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学生在积极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增强对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三、在教学中,紧紧把握一个思想: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学中占主体地位。
3、教学目标:通过讲述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的各自的发展史及其各自的写生观、构图、绘画技巧等方面的知识,结合大量图片,让学生加深对绘画的理解,加强对中外美术作品的感悟。
认知目标:让学生加深对绘画的理解,加强对中外美术作品的感悟,对今后的独立欣赏美术作品起到指导作用。
能力目标:1.使学生能独立欣赏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作品,并把对作品的感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在欣赏中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的历史,各自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传统有所认识,了解中西源远流长的文化艺术传统。
第5课 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鲁美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5课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鲁美版美术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花鸟画和西方静物画的发展历程;2.熟悉中国花鸟画的绘画技法和特点;3.熟悉西方静物画的绘画技法和特点;4.能够通过欣赏、比较和分析两种绘画形式,锻炼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美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熟悉中国花鸟画的绘画技法和特点;2.比较和分析中国花鸟画和西方静物画的绘画形式;3.利用欣赏、比较、分析练习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美术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中国花鸟画1.1 发展历程:中国花鸟画是中国画的一个流派,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经明、清两代大力发展,而后走向现代。
1.2 技法和特点:中国花鸟画的绘画技法主要包括用笔、用墨、用色和用纸等方面。
它的特点是: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富含着对自然的赞美和崇敬,表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尊重。
1.3 代表作品:代表作品有:徐渭的《画苑十二条》,郑板桥的《竹石图》和齐白石的《葫芦图》等。
2. 西方静物画2.1 发展历程:西方静物画(Still life)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最初以餐具、水果、花卉等生活中的物品为题材,后逐渐演变为表现生活、人类和世界的一种方式。
2.2 技法和特点:西方静物画的绘画技法主要包括构图、明暗、色彩和纹理等方面。
它的特点是:讲究逼真写实和人文精神,并具有深邃的哲思和文化内涵。
2.3 代表作品:代表作品有:梵高的《向日葵》,莫奈的《睡莲》和毕加索的《昆虫》等。
3. 欣赏、比较和分析通过欣赏、比较和分析中国花鸟画和西方静物画的绘画形式,进行审美体验和美术鉴赏能力的锻炼。
引导学生观察、品味和领略两种不同绘画形式所呈现的意象、情感和文化内涵。
四、教学方法本课教学采用讲授、欣赏、比较和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讲授发展历程、技法和特点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比较、分析两种绘画形式,锻炼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美术鉴赏能力。
五、教学流程1.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历程和技法特点的讲解;2.西方静物画的发展历程和技法特点的讲解;3.欣赏中国花鸟画和西方静物画的代表作品,并比较分析;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比较分析结果;5.总结和归纳两种不同绘画形式的审美意蕴和文化内涵;6.作业布置。
第5课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

双 喜 图 中 国 画 宋 崔 白
兔子 油画 法 夏尔丹
写生观不同
中国花鸟画
突出“动 生动效果
表现神 抒发情怀
西方静物画
突出“静 形象刻画
表现形 实景再现
喜鹊在民间美术中是好运和福气的象征, 有着美好的寓意,年画和剪纸作品中常有 “喜上眉梢”、“双喜临门”等作品。
中国花鸟画审美追求:
托物言志 借物抒情
兰: 幽芳高洁的情操
梅: 不畏严寒,惊风傲雪
竹:
正直的气节, 虚心的品质
菊: 与世无争的隐士
比较两幅作品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出水芙蓉图》 刻画的工整细致,色彩艳丽
《墨荷图》
破笔泼墨,风格大变,有水 墨融成奇趣的独特风格。
《白海棠图》 邹一桂
折枝构图法
白海棠图 中国画 清 邹一桂
书画同源
中国绘画与书法使用工具相同
水墨画的用笔方法与书法用笔有相通 之处
郑
燮
作
品
《
竹
石
写竹竿用篆法
图 》
写枝用草书法 写叶用八分法
墨色的变化
通过墨的深浅变化我们能感受到画面中虚实远近的变化
墨分五色
焦、浓、重、淡、清,每一种墨色又有 干、湿、浓、淡的变化。
墨 葡 萄 图 轴 中 国 画 明 徐 渭
蓝色花瓶里的花束 油画 弗兰德斯 扬.博鲁盖尔
构图手法不同
中国花鸟画
折枝构图
抓住最生动的部分进行刻画
西方静物画
完整构图
展现逼真的视觉效果
花篮图 中国画 宋 李嵩 水果篮 油画 意大利 卡拉瓦乔
塑造方法不同
中国花鸟画 :
以线造型 平面化
鲁美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

不要求直面主体物,画家心中的情趣表达。
生动
有情趣
直接面对景物观察并进 行形象刻画。
沉静 写实
静
威廉卡尔夫 静物
动
齐白石 虾
花鸟画与静物画
题材
写生
花 鸟 画
花卉、翎毛(鸟类)、 畜兽、蔬果、 鳞介(鱼、龙、虾、蟹)、
画面形象的生动效果。
动 “写生即写物之生意”
“画品惟写生最难,不
草虫、器具等
特传其形似,贵其神似”
《五牛图》 唐 韩滉
《层叠冰绡图》 宋 马麟
弗洛里斯·凡·迪克作品《有奶酪的宴席》
扬·凡·海瑟姆作品《花瓶中的蜀葵》
绘画题材 写生
花鸟画与静物画
题材
花 鸟
花卉、翎毛(鸟类)、 畜兽、蔬果、
画
鳞介(鱼、龙、虾、蟹)、
草虫、器具等
静 物 画
花卉、蔬果、器皿、 书册、食品、动物标本等
写生
“写生即写物之生意” “画品惟写生最难,不特传其形似,贵其神似”
借花鸟形象和笔墨意趣, 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色彩、光影、质感、空间 美满、真挚、热烈、华丽 客观的真实和理想中美好的结合。 弗洛里斯·凡·迪克 《有奶酪的宴席》
扬·凡·海瑟姆 《花瓶中的蜀葵》
构图
花 鸟
折枝法
画
静 物 组合法 画
花鸟画与静物画
表现技法 工笔 写意
审美追求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 不拘泥于形似,借花鸟虫鱼 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体会特征回顾欣赏美术作品中国西方中国西方人物画山水画人物画风景画区别相同之处造型特点造型手法多用线条理想美和写多采用光影体积美术形象都是客观与主观表现的结合中西古典人物造型的特点视觉特征造型手段造型特点空间表现色彩创作理念风景画山水画真实意向抽象风景画和山水画的特点色彩明暗体积线条写实不拘泥于形似焦点透视散点透视注重光与色的关系色彩丰富以墨为主以色为辅尊重现实真实再现追求意境之美讲究笔墨情趣中国西方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家庭幼儿园社区是孩子发展的三大环境但长期以来在狭隘的教育思想观念影响下大多数人认为孩子的教育即幼儿园教育忽视了家庭社区两大环境的存在陷入了幼儿教育的误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理念
真实 意向 抽象
色彩明暗体积
写实
线条
不拘泥于形似
焦点透视 散点透视
注重光与色的 关系 色彩丰富
尊重现实 真实再现
以墨为主 以色为辅
追求意境之美 讲究笔墨情趣
中国 人物画 山水画 花鸟画
西方 人物画 风景画 静物画
结合中西绘画的各自特点
理解花鸟画和静物画的区别
《五牛图》 唐 韩滉
《层叠冰绡图》 宋 马麟
弗洛里斯·凡·迪克作品《有奶酪的宴席》
扬·凡·海瑟姆作品《花瓶中的蜀葵》
《红寥水禽图》宋徐崇矩纨扇
《杨柳乳雀图》 宋 佚名
扬·勃鲁盖尔 佛兰德斯《蓝色花瓶里的花束》
亨利·方丹-拉图尔作品《春天的花、苹果和梨》
绘画题材 写生
花鸟画与静物画
题材
花 鸟 画
花卉、翎毛(鸟类)、 畜兽、蔬果、 鳞介(鱼、龙、虾、蟹)、
组 合
法
不 同 的 审 美 追 求
折
关
枝
注
留
审
白
美
注 重
客 体
意
注
境
重
表
写
达
实
托 物
再 现
言
志
构图
花 鸟
折枝法
画
静
物
组合法
画
花鸟画与静物画 表现技法
审美追求
花篮图 宋 李嵩
寿菊 齐白石
工
写
笔
意
花
花
鸟
鸟
画
画
严
简
谨
练
细
概
致
括
工
的
整
手
法
绘
写
对
象
菊
竹 图
墨分五色
轴
笔墨力度 虚实变化
徐
渭
色彩 光影 空间 质感 真实的描绘
娜 埃 莲 诺 尔 》
·
俄 希施金 松树林
宋
明
郭
沈
熙
周
《
《
早
庐
春
山
图
高
》
图
》
中西古典人物造型的特点
区别
造型特点
造型手法
相同之处以形写神
国
多采用光影、 体积
多用线条
美术形象 都是客观与主 观表现的结合
风景画和山水画的特点
风景画 山水画
视觉特征
造型手段
造型特点
空间表现
色彩
花 鸟 画
静 物 画
花鸟画与静物画 表现技法
审美追求
对 比 感 受 不 同
体会不同的构图特征
折
枝
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折下来的部分花枝。
法
构
图
抓住最生动的刻画,不受具体观察角度与环境限制。
讲究立意 布局 意在笔先
寻找最生动的角度
不是拍摄全部 角度与姿态
有目的的组合摆放,看得见摸得着的进行写生
草虫、器具等
静 物 画
花卉、蔬果、器皿、 书册、食品、动物标本等
写生
“写生即写物之生意” “画品惟写生最难,不特传其形似,贵其神似”
不要求直面主体物,画家心中的情趣表达。
生动
有情趣
直接面对景物观察并进 行形象刻画。
沉静 写实
静
威廉卡尔夫 静物
动
齐白石 虾
夏尔丹 兔子
静
动
崔白 双喜图
花鸟画与静物画
卡拉瓦乔
构图
花 鸟
折枝法
画
静
物
组合法
画
花鸟画与静物画 表现技法 工笔 写意
色彩、光影、 质感、空间
审美追求
竹石鸳鸯 鹿
托物言志 借物抒情
孤傲不群、愤世嫉俗 枯索冷寂,凄凉悲清
借花鸟形象和笔墨意趣, 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色彩、光影、质感、空间
美满、真挚、热烈、华丽 客观的真实和理想中美好的结合。 弗洛里斯·凡·迪克 《有奶酪的宴席》
扬·凡·海瑟姆 《花瓶中的蜀葵》
构图
花 鸟
折枝法
画
静
物
组合法
画
花鸟画与静物画
表现技法 工笔 写意
审美追求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 不拘泥于形似,借花鸟虫鱼 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色彩、光影、 质感、空间
注重客观写实,将现实美 与理想美结合。
重于写实 重于写意
中国画与西方画
区别
造型特点
造型手法
西
理想美和写
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
因文化而产生的艺术差异
高一美术鉴赏:李阳
中国 人物画 山水画
西方 人物画 风景画
回顾欣赏美术作品
体会特征
《 查 布 罗 什 人 写 信 给 苏 丹 王 》 列 宾 ( 俄 )
《文苑图》 周文矩(五代)
《 八 仙 图 》 黄 慎 ( 清 )
《
加
拉
的
玻
林
安 格 尔 ( 法 )
方
实美
画
色彩、光影、 质感、空间
中
以形写神
国
画
多用线条 写意和工 笔
相同之处
美术形象都是 客观与主观表 现的结合
课外欣赏
各个时代的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
美无处不在
提高审美观 了解历史文化
会鉴赏美术作品至少说明了很有文化
李阳 : 2019年3月
题材
写生
花 鸟 画
花卉、翎毛(鸟类)、 畜兽、蔬果、 鳞介(鱼、龙、虾、蟹)、
画面形象的生动效果。 “写生即写物之生意” “画品惟写生最难,不
动
草虫、器具等
特传其形似,贵其神似”
静 物 画
花卉、蔬果、器皿、 书册、食品、动物标本等
静 直接以事物为对象绘画。
直接面对景物的观察, 完成对形象的刻画。
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