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汽车后市场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形势分析及政策建议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形势分析及政策建议
市场渗透率取得突破。2023年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 别完成117.2万辆和119.1万辆,同比增长47.5%和46.4%,市场占有 率达到37.7%;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市场份额达40.9%和40.4%。 2024年4月1日至14日,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26万辆,同比增 长32%,而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为51.6万辆。这意味着,在4月1日 至14日这个统计周期内,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占比突破50%,达 到了50.39%。
今年,氢能产业首次作为前沿新兴产业被 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 下,多地积极抢占氢能新赛道,加快布局和发展 新质生产力。对于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而 言,还将迎来第三年度考核期。经济性方面,燃 料电池关键材料及核心部件国产化率提升带动燃 料电池系统成本持续下降。随着燃料电池核心零 部件技术加快突破,国产化率均超80%,燃料电 池系统成本已降至2000元/千瓦左右。
24
2024 . 05
益于规模化示范能力的基本形成,2022年以来 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快速提升,但总体规模依 然较小,规模化示范推广应用仍面临商业模式不 完善等挑战。
燃料电池汽车市场成长性显著。根据中汽 协发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 累计分别完成3626辆和3367辆,比上年分别增 长105.4%和112.8%。2023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 产销量分别达到5600辆和5800辆,比上年分别 增长55.3%和72.0%。根据终端上牌数据,2023 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销售7760辆,比上年增长 55%,年度销量再创新高。其中,2023年12月燃 料电池汽车销售2260辆,同比增长81%,创历年 月度销量新高。
最后,加强燃料电池终端汽车应用模式创 新。一方面,结合本地氢能资源禀赋特点,选择 相应的制氢、储运及加氢站建设运营方式,构建 适宜的氢能供应模式。另一方面,结合燃料电池 汽车示范运行等国家政策实施,加快探索适应燃 料电池汽车大规模推广的商业模式及氢气大规模 持续供应模式。构建燃料电池汽车运营方主导, 当地政府积极参与,大批量用户、主机厂、氢能 供应方、有实力的资本方等产业主体协同的示范 应用新模式。

2015-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及市场深度调查报告

2015-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及市场深度调查报告

2015-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及市场深度调查报告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

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判断行业投资价值揭示行业投资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依据2015-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及市场深度调查报告【出版日期】2015年【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网址】/b/qiche/Z87161E5JC.html报告目录:第一章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概述 201.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 201.1.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201.1.2新能源汽车的五大类型 201.1.3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分类 231.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概述 341.2.1混合动力汽车的定义 341.2.2混合动力汽车的分类 341.2.3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历程 351.2.4混合动力汽车的缺点 361.3纯电动汽车概述 371.3.1纯电动汽车的定义 371.3.2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 371.3.3纯电动汽车的实例 391.3.4纯电动汽车的优势 401.4燃料电池汽车概述 411.4.1燃料电池汽车的定义 411.4.2燃料电池汽车的实例 421.4.3燃料电池汽车的优点 431.4.4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正快速发展 451.5太阳能汽车概述 461.5.1太阳能汽车的定义 461.5.2太阳能在汽车上的主要应用途径 471.5.3太阳能汽车的实例 481.5.4太阳能汽车的劣势 491.6其他新能源汽车及其特点 501.6.1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 501.6.2醇类汽车 511.6.3气动汽车 511.6.4以植物油为燃料的汽车 54第二章2012-2015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环境分析 55 2.1宏观经济环境 552.1.12012年中国经济运行状况 552.1.22013年中国经济运行状况 602.1.32014年中国经济运行状况 662.1.4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712.2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 742.2.1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势头良好 742.2.22013年中国汽车工业运行状况 752.2.32014年中国汽车工业运行状况 802.2.42015年我国汽车行业产销状况 852.2.52015年国内汽车市场发展形势 862.3汽车工业面临的能源危机 922.3.1能源问题成中国汽车业发展短板 922.3.2未来汽车业发展将受资源和环境约束 93 2.3.3我国汽车能源消耗量大的成因分析 94 2.4汽车环保问题分析 962.4.1汽车排放污染形势严峻 962.4.2中国汽车污染主要特点 992.4.3机动车污染防治力度加大 1022.4.4中国汽车环保问题解决对策 1042.5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机遇 1082.5.1新能源汽车对中国汽车工业意义重大 108 2.5.2中国处于汽车动力技术变革机遇期 110 2.5.3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 1112.5.4中国具有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后发优势 112第三章2012-2015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114 3.12012-201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概况 114 3.1.1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解析 1143.1.2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1183.1.3201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消费情况 1203.1.4201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分析 123 3.1.5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显露分化趋势 1253.22012-2015年部分国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131 3.2.1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1313.2.2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 1363.2.3英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1403.2.4德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1413.2.5 法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1423.2.6印度新能源汽车产业 1433.3中国新能源汽行业发展综述 1443.3.1新能源汽车业跨越式发展 1443.3.2新能源汽车研发推广情况 1453.3.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化提速 1473.3.4国外新能源车企抢滩中国市场 1473.3.5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国际合作 1493.42012-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150 3.4.1201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综述 1503.4.2201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 1513.4.3201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 1523.4.4201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 1543.4.5201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动态 1553.52012-2015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区域动态 156 3.5.1深圳力推新能源汽车应用 1563.5.2广州新能源汽车推广提速 1573.5.3上海建设新能源车配套设施 1583.5.4天津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 1593.5.5江苏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扩张 1603.5.6山东省新能源汽车推广规划 1613.5.7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业发展特征 1623.6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发展分析 1643.6.1各国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比较 1643.6.2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分析 170 3.6.32014年特斯拉开放电动汽车专利 171 3.6.42015年丰田开放燃料电池车专利 1763.6.5我国新能源车专利保护亟待加强 1773.7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823.7.1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阻滞因素 1823.7.2中国新能源汽车存在的瓶颈 1853.7.3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挑战 1873.7.4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瓶颈 1883.8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对策及战略 189 3.8.1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对策 1893.8.2新能源汽车科技发展策略 1913.8.3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选择 1963.8.4新能源汽车专利标准化策略建议 198第四章2012-2015年混合动力汽车分析 200 4.12012-2015年全球混合动力车市场规模 200 4.1.1世界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综述 2004.1.2世界混合动力汽车销售情况 2044.1.3美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分析 2074.1.4欧洲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分析 2094.1.5日本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分析 2144.1.6韩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分析 2164.22012-2015年中国混合动力车的发展 217 4.2.1中国发展混合动力车最适合国情 2174.2.2中国混合动力汽车迎来黄金发展期 2184.2.3中国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发展壮大 2194.2.4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市场发展态势 2214.2.52013年我国混合动力车产量结构 2244.2.62014年国内混合动力车市场升温 2254.32012-2015年中国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研究 225 4.3.1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 225 4.3.2混合动力汽车核心技术及攻关难题 2264.3.3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研究 2324.3.4我国混合动力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2354.4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236 4.4.1成本和价格偏高 2364.4.2关键技术含量低 2374.4.3产业链支撑不完善 2404.4.4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策略 2414.5混合动力车的前景及趋势分析 2464.5.1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是大势所趋 2464.5.22020年全球混合动力车市场展望 2474.5.32025年欧洲上路新车都将是混合动力 2484.5.4未来混合动力车的发展趋势 248第五章2012-2015年纯电动汽车分析 251 5.12012-2015年世界纯电动汽车的发展 251 5.1.1世界纯电动汽车历史沿革 2515.1.2全球纯电动车技术区域格局 2555.1.32013年世界电动汽车市场规模 2585.1.42014年欧盟纯电动汽车销量增长 260 5.1.52014年北美电动汽车市场规模扩张 262 5.2中国纯电动汽车发展综述 2635.2.1纯电动汽车具备产业化基础 2635.2.2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探索 2645.2.3纯电动汽车带动新兴产业群发展 2655.2.4纯电动汽车成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 266 5.2.5纯电动汽车在出租车领域应用优势 267 5.32012-2015年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分析 268 5.3.12012年纯电动汽车市场销售态势 268 5.3.22013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市场规模 270 5.3.32014年国内纯电动汽车市场格局 270 5.3.42015年纯电动汽车迈入量产阶段 2735.42012-2015年纯电动汽车技术发展分析 273 5.4.1电动汽车标准化体系初步建立 2735.4.2我国纯电动客车技术已成熟 2755.4.3纯电动客车核心技术全球领先 2805.4.4未来纯电动汽车技术转型战略 2825.5中国发展纯电动汽车的瓶颈因素 2835.5.1技术争议 2835.5.2运行经济性 2835.5.3基础设施装备 2845.5.4政府政策支持 2855.6中国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策略 2865.6.1降低纯电动汽车成本路径 2865.6.2绿色电力解决电能生产污染 2885.6.3推动技术进步减少电池污染 2915.6.4充电设施建设寻求合作共赢 291第六章2012-2015年燃料电池汽车分析 292 6.12012-2015年世界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综述 292 6.1.1世界燃料电池汽车业总体概况 2926.1.2各国踊跃投身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 2956.1.3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面临新机遇 2956.1.4美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动态 2996.1.5英国大力推动氢燃料电池车发展 2996.1.6日本政企发力燃料电池汽车 3006.22012-2015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 302 6.2.1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取得的成果 302 6.2.2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概况 3036.2.3我国燃料电池车商业化进展分析 3046.2.4国内外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模式对比 304 6.2.5科研单位联合攻关燃料电池汽车技术 305 6.3氢燃料电池车的发展分析 3066.3.1工作原理介绍 3066.3.2环境效益分析 3076.3.3在现实中的应用 3096.3.4发展的阻碍因素 3096.3.5加速推广的对策 3106.4国内外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的比较分析 312 6.4.1燃料电池整车集成技术 3126.4.2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 3136.4.3高压储氢系统技术 3146.5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策略及前景趋势 3156.5.1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缺失 3156.5.2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建议 3166.5.3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前景分析 3216.5.4燃料电池汽车将加速氢能应用 323第七章2012-2015年其它新能源汽车分析 3247.1天然气汽车(NGV)和液化石油气汽车(LPGV) 324 7.1.1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发展优势 3247.1.2NGV车和LPGV市场影响因素 3277.1.3天然气汽车行业发展规模 3287.1.4液化石油气汽车市场空间 3297.1.5天然气汽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337.1.6液化石油气汽车发展的建议 3377.2甲醇汽车 3397.2.1国外甲醇汽车发展停滞的原因 3397.2.2我国甲醇汽车产业发展优势 3437.2.3我国甲醇汽车迎来新一轮发展 3447.2.4我国甲醇汽车发展面临的挑战 3457.2.5各地甲醇汽车推广应用建议 3457.3二甲醚汽车 3467.3.1中国二甲醚汽车的研发历程 3467.3.2《车用燃料用二甲醚》国标实施 3487.3.3我国二甲醚汽车推广尚待时日 3507.3.4二甲醚汽车的发展前景 3517.4太阳能汽车 3517.4.1光伏产业为太阳能汽车奠定基础 3517.4.2世界太阳能汽车的研究历史 3537.4.3中国太阳能汽车行业发展历程 3537.4.4太阳能汽车实用化对策及前景 354第八章2012-2015年国内外主要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发展 360 8.1丰田汽车公司 3608.1.1企业发展概况 3608.1.2技术路线解析 3618.1.3布局中国市场 3628.1.4混合动力车销量 3648.1.5推出新型燃料电池车 3658.2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658.2.1企业发展概况 3658.2.2新能源汽车研发进程 3668.2.3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 3668.2.4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进程 3678.2.5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目标 368 8.3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3698.3.1企业发展概况 3698.3.2新能源汽车发展成就 3708.3.3新能源汽车对外合作 3738.3.4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 3748.3.5新能源汽车业务策略 3758.4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3778.4.1企业发展概况 3778.4.2奇瑞新能源汽车业务 3808.4.3奇瑞新能源汽车成就 3818.4.4新能源汽车研发进展 3828.4.5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 3848.5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385 8.5.1企业发展概况 3858.5.2长安新能源汽车成果 3878.5.3长安发展新能源观光车 3898.5.4长安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 390 8.5.5长安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 3918.6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3948.6.1企业发展概况 3948.6.2企业核心竞争力 3958.6.3新能源汽车市场地位 3988.6.4布局海外新能源车市场 3998.6.5西安新能源车基地投产 4018.6.6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战略 4028.7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4068.7.1企业发展概况 4068.7.2新能源汽车业务进展 4078.7.3新能源客车基地投运 4078.7.4纯电动轿车市场化起航 408第九章2012-2015年车用替代燃料的发展 4109.1煤直接液化(CTL-CDD)和煤间接液化合成油(CTL-FTD) 410 9.1.1煤直接液化简述 4109.1.2煤间接液化简述 4129.1.3中国煤直接液化工艺的研发 4139.1.4中国煤间接液化技术的研发 4169.1.5国内煤炭液化技术商业化进展 4189.2甲醇 4209.2.1甲醇作为车用燃料的可行性分析 4209.2.22013年中国甲醇市场运行状况 4229.2.32014年中国甲醇市场发展态势 4249.2.4发展甲醇汽车符合中国国情 4289.2.5甲醇燃料技术创新成效显著 4299.2.6中国甲醇燃料市场前景展望 4339.3二甲醚(DME) 4359.3.1二甲醚作为车用燃料的可行性分析 4359.3.2中国二甲醚市场发展现状 4419.3.3二甲醚行情受液化气影响 4509.3.4中国二甲醚发展面临的难题 4519.4生物质燃料 4539.4.1生物质燃料的发展概况 4539.4.2生物质成型燃料规模化发展 4559.4.3国内燃料乙醇市场分析 4579.4.4生物柴油市场持续扩张 4599.4.5生物质液体燃料前景展望 460第十章2012-201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市场的发展 46210.1车用锂电池 46210.1.1车用锂电池的应用优势 46210.1.2中国车用锂电池投资升温 46310.1.3车用锂电池市场竞争格局 46410.1.4车用锂电池标准体系分析 46610.1.5车用锂电池推广的制约因素 47010.1.6未来车用锂电池市场前景预测 47410.2车用燃料电池 47510.2.1燃料电池概述 47510.2.2中国车用燃料电池技术发展 47810.2.3成本高影响车用燃料电池推广 47910.2.4车用燃料电池的发展前景 48110.3车用镍氢电池 48210.3.1车用镍氢电池的优越性 48210.3.2中国镍氢电池知识产权体系 48310.3.3中国车用镍氢电池发展动态 48610.3.4政策支持镍氢动力电池发展 48810.3.5 车用镍氢电池迎来发展机遇 490第十一章2012-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分析 49111.1电动汽车充(换)电站 491 11.1.1充(换)电站市场规模 491 11.1.2充(换)电站竞争格局 493 11.1.3充(换)电站建设路径 495 11.1.4充(换)电站服务模式 496 11.1.5充(换)电站运营模式 499 11.1.6充(换)电站综合效益 505 11.2LNG加气站 50711.2.1LNG加气站发展规模 507 11.2.2LNG加气站区域分布 508 11.2.3LNG加气站建设提速 519 11.2.4LNG加气站竞争格局 520 11.2.5LNG加气站气源渠道 522 11.3加油站 52411.3.1加油站发展规模 52411.3.2加油站竞争格局 52511.3.3加油站经营模式 52711.3.4加油站选址布局 53011.4其他配套设施分析 53511.4.1CNG加气站 53511.4.2LPG加气站 53711.4.3 甲醇燃料加注站 540第十二章2012-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背景解析 542 12.1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研究 54212.1.1我国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政策 54212.1.2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54712.1.3健全和完善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对策思路 54812.2201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发布实施动态 55012.2.12012年起鼓励投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 55012.2.22012年国家对部分燃料电池车实行税收优惠 554 12.2.32012年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标准生效实施 55712.2.42012年国家扩大混合动力客车推广范围 55812.2.52012年国家安排专款扶持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 561 12.2.62012年开展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验收 56112.2.72012年各地新能源汽车购车细则陆续出炉 56212.3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发布实施动态 56512.3.12013年新能源汽车列入“十三五”重大创新基地建设规划 56512.3.22013年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转向政务用车 56712.3.32013年地方政府出台相应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 56912.3.42013年相关政策利好新能源汽车发展 57212.4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解读 57312.4.12014年7月发布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新政 573 12.4.2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国内新能源车企扶持力度 577 12.4.3破除地方保护构建新能源汽车有序竞争环境 578 12.4.4放宽新能源汽车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579 12.4.5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 58012.5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导向 58112.5.1新能源电池产品免征消费税 58112.5.2完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体系和产业链 58312.5.3加快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 58412.5.4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门槛提升 59012.5.5第三轮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出台 59112.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 593 12.6.1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59312.6.2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59412.6.3技术路线和主要目标 59512.6.4主要任务 59612.6.5保障措施 60012.7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 60212.7.1发展形势与需求 60212.7.2发展战略与目标 60312.7.3科技创新的重点任务 60312.7.4 组织与保障 605第十三章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前景趋势分析 60613.1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60613.1.1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景展望 60613.1.2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预测 61013.1.3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61013.1.4主要区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 61313.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前景及趋势 61413.2.1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空间广阔 61413.2.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景展望 61513.2.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61513.2.4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 61713.3“十三五”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形势 62013.3.1“十三五”我国将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 62013.3.2“十三五”规划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加速 622 13.3.3“十三五”我国新能源客车迎来发展新机遇 623附录 625附录一: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625附录二: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 627附录三: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 632附录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637 附录五: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640 附录六: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644附录七: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 647图表目录图表 1 消费者角度分类 23图表 2 技术角度分类 23图表 3 三级模块体系 25图表 4 VCU组成 26图表 5 VCU技术参数 27图表 6 MCU组成 28图表 7 MCU技术参数 28图表 8 电池包组成 29图表 9 应用层软件架构 30图表 10 BMS技术参数 31图表 11 电池和充电参数 31图表 12 充电系统组成 32图表 13 2011-2013年月度汽车销量及同比变化情况 75图表 14 2011-2013年月度乘用车销量变化情况 76图表 15 2011-2013年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量变化情况 77图表 16 2013年国内汽车销售市场占有率 78图表 17 乘用车系别市场份额比较 78图表 18 2012-2014年月度汽车销量及同比变化情况 82图表 19 2012-2014年月度乘用车销量变化情况 82图表 20 2012-2014年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量变化情况 83图表 21 2012-2014年商用车月度销量变化情况 83图表 22 2014年乘用车系别市场份额比较 84图表 23 2014年国内汽车销售市场占有率 84图表 24 全球新能源汽车相关主要政策 115图表 25 主要汽车生产国新能源汽车规划目标 118图表 26 2009-2013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 119图表 27 2010-2013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 120图表 28 2009-2013年日本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 120图表 29 201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十国家 120图表 30 全球主要国家2014年电动乘用车销量统计 123图表 31 日本2013年1月-2014年11月日产及三菱电动汽车销量统计(单位:辆) 139图表 32 英国2013年1月-2014年11月电动汽车销量统计(单位:辆) 140图表 33 德国2013年1月-2014年11月电动汽车销量统计(单位:辆) 141图表 34 法国2013年1月-2014年11月电动汽车销量统计(单位:辆) 142图表 35 2013年我国混合动力车产量结构 224图表 36 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结构 234图表 37 2013-2014年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电动汽车销量情况(单位:辆) 258图表 38 电动车与燃油车运营成本对比 267图表 39 全球主要组织、国家和企业投入燃料电池汽车和氢能研发资金统计表 306图表 40 国家财政补贴与车辆成本统计表 319图表 41 2013-2015年我国天然气汽车产量统计 329图表 42 燃烧室部件蚀磨情况 336图表 43 1997-2014年丰田汽车混合动力车销量分析 364图表 44 2013年1-12月中国精甲醇产量分省市统计 423图表 45 煤制甲醇与煤制油投资比较 437图表 46 各种汽车燃料常规排放量比较 438图表 47 非常规排放量比较 439图表 48 汽油、柴油、甲醇汽车排放物种类数 439图表 49 2014年二甲醚与液化气价差走势 450图表 50 生物质成型燃料供热示范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项目条件 456图表 51 镍氢电池在华专利申请的国家和地区分布 485图表 52 镍氢电池在华专利申请量历年走势分析 485图表 53 已有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地区 495图表 54 正在建设或将要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地区 496图表 55 国外充电站综合服务模式 497图表 56 国外典型专业服务模式 497图表 57 2013-2015年5月我国LNG加气站发展规模统计分析 508 图表 58 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名单第一批 554 图表 59 免征车辆购置税的纯电动乘用车名单第一批 555图表 60 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单位:万元/辆) 564图表 61纯电动客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客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单位:万元/辆) 564图表 62 2014年14省市新能源汽车补贴细则表 570艾凯行业产品订购单您好,欢迎选购艾凯行业产品!请盖章回传产品订购单确认,同时填写您的详细联系信息(包括单位名称、地址、电话、邮编、电子邮件及收件人)至sales@,以便我们尽快安排发送报告,谢谢您的合作!银行汇款开户行:工行北京八角支行账户:北京艾凯德特咨询有限公司帐号:02002 18709 20002 7301电子邮件地址:sales@市场行业报告相关问题解答1、客户我司的行业报告主要是客户包括企业、风险投资机构、资金申请评审机构申请资金或融资者、学术讨论等需求。

202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202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一、行业概况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问题的日益突出,全球各国纷纷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推广力度。

在中国,政府也一直将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202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成为引领汽车行业变革的新动力。

二、市场规模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约50万辆,同比增长近80%。

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据绝大多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也有所增长。

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表明了人们对于环保型汽车的需求逐渐增加。

三、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是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2024年,中国政府推出了更多扶持政策,包括购车补贴、免征购置税、免交高速公路费等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直接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成本,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此外,政府也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力求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效率。

四、竞争格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也逐渐形成。

在中国市场,特斯拉以其技术创新和品牌影响力占据一席之地,并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导者。

同时,国内汽车制造商也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推出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竞争的加剧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五、市场前景展望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市场前景依然广阔。

首先,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新能源汽车的可行性将越来越高。

其次,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将不断增加,进一步降低购车成本,推动行业发展。

再次,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也将促使更多人选择新能源汽车。

最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将进一步提高续航里程,充电效率,以及智能化等方面的用户体验,进一步吸引消费者。

总之,202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竞争格局逐渐形成。

在政府的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以及消费者需求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行业有望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成为汽车行业的新风口。

2023年新能源汽车后服务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新能源汽车后服务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新能源汽车后服务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正在逐渐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主流。

新能源汽车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减少对有限自然资源的依赖。

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其中,新能源汽车后服务行业也必将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而迅速发展。

具体来说,新能源汽车后服务行业要包括汽车维修、保养、充电等各项服务。

首先,目前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的普及率较低,因此维修市场需求相对较小。

但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增加,其维修市场也必将随之增长。

因为与传统汽车不同,新能源汽车涉及到的技术相对较为复杂,普通维修技师难以处理。

因此,专业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服务将成为这个市场的重要一环。

面对这一市场,维修厂家可以引入更多的智能化设备,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其次,新能源汽车保养市场也非常重要。

保养市场主要包括车辆保养、零部件更换、内饰清洁等。

新能源汽车相对传统汽车有更少的易损易坏部件,因此保养市场需求量较小,但要保证其安全性和长期使用寿命,保养也必不可少。

因此,服务商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保养服务,通过提供车辆远程监测和预警、车辆不定期上门检测等服务,让用户更舒适地享受汽车生活。

最后,电池充电服务是新能源汽车后服务行业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电量有限,因此充电服务需求将越来越大。

而为了提高用户的便利性,服务商可以在城市的重要路段增设充电站,让用户随时随地进行充电。

此外,充电服务商还可以对充电站进行优化,使其智能化、安全性更高,让用户的充电过程更加舒适和安心。

总体而言,新能源汽车后服务行业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需要更多的服务商加入到这一领域,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和专业化的服务。

同时,服务商要保证服务质量和安全性,提高用户的体验度和满意度。

2014年全国汽车产销量概述及2015年市场预测

2014年全国汽车产销量概述及2015年市场预测

2014年汽车市场运行情况概述及2015年汽车市场形势预测一、2014汽车工业产销情况2014年,全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372万辆和2349万辆,同比增长7.3%和6.9%。

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为1992万辆和1970万辆,同比增长10.2%和9.9%;商用车产销分别为380万辆和379万辆,同比下降分别为5.7%和6.5%。

二、2014年汽车市场的主要特点1.全年汽车销量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速低于年初预期全年汽车销量达到2349万辆,再创历史新高,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但由于受到增长基数高、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增大及商用车市场下降等原因影响,使今年国内汽车销量增速有较大回落,且低于年初行业预计的8%-10%的增长速度。

2.行业前十企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速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2107.7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8.9%,高于全行业增速2个百分点。

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9.7%,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

3.乘用车销售增速平稳,SUV、MPV继续高速增长2014年乘用车销售1970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9.89%。

其中轿车增速放缓,SUV、MPV依旧保持高速增长,交叉型乘用车则继续下降。

乘用车分车型看:轿车销售1238万辆,同比增长3.1%;SUV销量为408万辆,同比增长36.4%;MPV销量为191万辆,同比增长46.8%;交叉型乘用车销量为133万辆,同比下降18.1%。

市场结构上,轿车占乘用车比重62.8%,比去年下降4.2个百分点;SUV占比20.7%,比去年提高4个百分点,MPV占比9.7%,比去年提高3个百分点;交叉型乘用车占比为6.8%,比去年下降2.4个百分点。

4.商用车销量降幅较大受宏观经济和相关政策法规影响,今年的商用车市场销量降幅较大。

全年商用车销售完成379万辆,同比下降6.5%,分车型看,其中货车销售318万辆,同比下降8.9%,客车销售61万辆,同比增长8.4%。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趋势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趋势

任务三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二、国内外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
(2)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整车产品
该项目的总体布局是建立以燃料 开发
各类整车产品

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 整车动力系 燃料电池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
纯电动汽车

统集成技术 动力系统技术平台 动力系统技术平台 动力系统技术平台 燃

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为“三纵”
2011 年,国内微车领域唯一的一款混合动力产品——长安金牛星混合动力汽车下线。长安汽 车公司已与全国25 个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试点城市建立了良好关系,目前已累计投放约500 辆。
任务三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二、国内外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
3.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近况 (3)一汽集团
“十一五”期间,一汽集团开发出解放牌全混合动力城市公交客车,比传统客车节油38%、排 放达到欧Ⅳ标准。同时,一汽集团还将混合动力技术运用到卡车上。商用车的油耗和排放远大于 轿车,混合动力商用车的开发对节能和减排意义重大。
项目10 新媒体营销
学习 目标
任务 分解
任务 描述
任务 解析
任务 实施
任务 小结
课后 自测
任务1:认识新媒体营销
任务描述
“三只松鼠”的新媒体营销运作。“三只松鼠”上线仅65天, 其销售数量在淘宝天猫坚果行业跃居第一名,花茶行业跃居前十名, 发展速度之快创造了中国电子商务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在2012年天 猫“双十一”大促中,成立刚刚4个多月的“三只松鼠”当日成交 近800万元,一举夺得坚果零食类冠军宝座,并且成功在约定时间 内发完10万笔订单,打破了中国互联网食品历史。2013年1月份, 单月业绩突破2 000万元,轻松跃居坚果行业全网第一。食品袋上 印有可爱松鼠的“三只松鼠”因互联网极大地缩短了厂商和消费者 的距离与环节,这也是“三只松鼠”坚持做“互联网顾客体验的第 一品牌”和“只做互联网销售”的原因。

新能源汽车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报告1

新能源汽车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报告1

新能源汽车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报告新能源汽车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报告一.引言——————洪文豪二.宏观环境分析——陈春三.市场环境分析——洪文豪四.竞争环境分析——曾燕五.市场机会和威胁分析——陈春六.战略与策略的建议——曾燕、洪文豪一.引言(1)总体状况:世界之窗开启在全世界范围内,汽车制造商正处于剧烈变化之中。

当他们看到销售和利润正被吞噬,他们不得不为下一代个体移动工具做准备,这需要通过引入驱动系统技术的根本性创新。

大多数汽车制造商已经在发展技术例如发展混合和电动车辆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当前的形势需要行动。

消费者需求正在向环境友好型转移,但是很多公司的沟通和市场营销活动没有达到使自己品牌区别于其它品牌的目标。

结果,随着技术创新者的出现和企业对消费者在市场中缺乏定位引导,处于领先地位的竞争者正经受失去地位的风险。

丰田,加上一些新型细分市场竞争者例如Telsa,在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他们证明了提高公共意识,建立富有吸引力的形象和加强有影响的合作关系是可能的。

这给公司现任者增加了压力。

汽车制造商必须立刻对当前的市场情形做出反应。

他们必须将新的驱动系统技术完全整合到他们的战略计划和商业周期计划中。

对于有替代能源驱动系统技术的汽车,具备健全的市场营销和商业战略是释放汽车制造商和他们品牌全部潜能的关键。

市场前景尽管对替代能源驱动技术有很高的公众期望,传统的内燃机仍将会在下一十年中主导汽车市场。

即使到了2020年,传统的发动机仍预计会占整个市场的70%的份额,非插入功能的混合动力汽车到2020年会占大约9%到12%的全球市场份额,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会更成功,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5%到17%,全电动汽车会占市场份额的5%左右。

市场开发的驱动因素对于插入式混合动力汽车和全电动汽车而言,很多问题仍然没有被解决。

这些问题包括电池技术,电动机的供应和成本以及合适基础设施的可获性。

油价怎样地成长也会对电力驱动技术的扩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盈利能力分析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4)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二、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6)2.1 行业发展历程 (7)2.2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8)2.3 主要政策环境分析 (9)三、新能源汽车行业盈利模式分析 (11)3.1 成本结构剖析 (12)3.2 收入来源及构成 (13)3.3 盈利模式创新与实践 (14)四、新能源汽车行业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16)4.1 市场竞争格局 (17)4.2 技术创新能力 (18)4.3 政策法规变动 (19)4.4 原材料价格波动 (21)五、新能源汽车行业盈利能力实证分析 (22)5.1 数据选取与处理 (24)5.2 指标选取与计算方法 (25)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26)六、新能源汽车行业盈利能力提升策略建议 (27)6.1 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 (28)6.2 优化成本结构与运营管理 (29)6.3 拓展市场份额与品牌影响力 (31)6.4 利用政策支持与产业协同 (32)七、结论与展望 (33)7.1 研究结论总结 (34)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35)一、内容概括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行业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对于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企业经营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政策、市场竞争等方面分析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整体盈利状况。

通过对行业内主要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梳理,揭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盈利水平、增长速度以及盈利能力的优劣势。

本文还将关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投资机会和潜在风险,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行业信息。

本文将重点分析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成本结构和利润来源,以揭示行业盈利能力的内在驱动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汽车后市场新能源汽车行业
分析报告
2015年1月
目录
一、行业整体判断:景气度可能继续有所下滑 (4)
1、2015 年汽车销量增速可能继续有所回落 (4)
(1)2014 年汽车行业整体增速有所回落,SUV 延续高增长 (4)
(2)宏观经济和房地产市场预期悲观,15年汽车销量增速或略有回落 (5)
(3)可能导致 2015 年销量增速好于预期的因素为油价继续下调 (6)
(4)预计 2015 年汽车行业整体增速约为5%,相比2014 年略有回落 (8)
2、SUV/MPV 有望继续快速增长,德美系有望持续走强 (9)
(1)SUV 持续获得市场所青睐,行业未来仍有较大空间 (9)
(2)德美系强者恒强、日系持续衰弱、自主品牌渐趋稳健 (10)
(3)自主品牌压力与动力并存,市场份额有望保持稳定 (11)
(4)德系依然强势,份额有望小幅提升 (12)
(5)新车型投放力度不减,美系份额有望稳中有升 (12)
3、行业产能增长仍然较快,整体盈利增长可能放缓 (13)
(1)产能整体增速略大于需求增速 (13)
(2)部分合资企业产能增长较快值得重视 (14)
(3)库存已超警戒线,持续走高风险需警惕 (15)
(4)终端价格优惠已处较高水平,2015 年可能进一步加大 (16)
(5)行业盈利增速或进一步下滑 (17)
二、后市场:独立化、电商化趋势不可逆转 (18)
1、国内汽车后市场变革发展的“黄金年代”已来临 (18)
(1)成熟市场汽车产业链中后市场利润占比高,我国比例还较低、发展空间大 . 18 (2)预计汽车后市场2020 年市场规模可突破10000 亿元 (19)
2、独立化、电商化将成为汽车后市场的主要发展趋势 (20)
(1)成熟国家汽车后市场普遍以独立模式为主 (20)
(2)反垄断及政策扶持将促进国内独立汽车售后企业发展 (21)
(3)O2O 正加速改造传统售后服务企业,电商化趋势不可逆转 (22)
3、三类企业有望受益汽车后市场变革发展 (24)
三、新能源汽车:政策持续驱动,销量有望继续高速增长 (27)
1、政策成行业发展重要推动因素,后续有望持续发力 (27)
(1)政策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向好的重要推动因素,明年有望持续发力 (27)
(2)免征购置税带来实际购车优惠 (27)
(3)充电设施建设奖励有望切实推动充电设施建设迟缓问题 (28)
(4)电动汽车生产牌照放开将带动新能源汽车领域新的投资热情 (28)
(5)未来补贴退坡放缓显示了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坚定信心 (28)
2、销量环比持续改善,预计 2015 年可达20 万辆左右 (30)
(1)新能源乘用车月销量环比持续增长 (30)
(2)2014 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较快,今年有望继续维持高增长 (31)
3、看好优质整车公司和核心系统总成供应商 (34)
(1)部分整车公司仍可能因新能源汽车获得估值提升 (34)
(2)零部件领域重点看好核心系统总成供应商 (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