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产业分类及产业链分析

合集下载

化学工艺学概论-碳一化学资料

化学工艺学概论-碳一化学资料

一、煤化工概念
煤:主要含C和H,还含有少量的N、S、O
等元素。煤主要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 杂混合物。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转化成气
体、液体和固体,并进一步加工成一系列化 工产品的工业过程。
二、煤化工分类
1、按煤的加工过程分,主要包括干馏、气化、液化和 合成化学品等。 2、按产品划分,煤化工包括焦炭、煤焦油等传统煤化 工和煤制油、煤制烯烃和甲醇制二甲醚等新型煤化工。 3、按加工深度上分,煤化工包括煤的一次化学加工、 二次化学加工和深度化学加工。 煤的焦化、气化、液化,煤的合成气化工、焦油化工和 电石乙炔化工等,都属于煤化工的范围。
煤化工产业存在的问题
问题1:资源和环境存在巨大压力 (1)煤炭资源: 预计2010 年全国甲醇产能达到5000 万t, 则需要煤炭资源1 亿t;而根据现在规划的煤 制油项目规模将超过3 000 t 以上,按4-5 t 煤制1 t 油、3 000 万t 产能计算,需要1.2 亿-1.5 亿t 煤炭。但按照我国煤炭工业“十 一五”规划,到2010 年,全国化工用煤也 只有1 亿多吨。
5.0
2.0
1.8
1.5
3.2
煤基替代能源特点
煤制油、煤制甲醇、二甲醚、烯烃等产品和石油产品比 较,具有明显的经济性和生物质能源比较成本优势更加 明显。
煤基替代能源替代范围广泛。 煤基替代能源可以利用粉煤甚至高硫煤作为原料,原料
分布广泛,价格低廉。 采用先进的煤气化技术制造的替代能源,能降低直接燃
碳一化学
什么是C-1化学?
C1化学又称一碳化学,研究以含有一个碳原子的 物质(CO、CO2、CH4、CH3OH及HCHO)为原料合成 工业产品的有机化学及工艺。
包括天然气化工、煤化工、合成气化工、CO化工、 CO2化工、甲醇化工等。

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细分

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细分

1化工板块根据工艺流程的不同, 煤化工行业主要分为煤焦化(包含电石法)、煤气化和煤液化三条分支。

其中,煤焦化及下游电石、 PVC, 煤气化后续的合成氨、尿素等为传统煤化工技术, 而煤气化制醇醚、烯烃, 煤液化则属于新型煤化工范畴。

三条产业链中煤液化技术壁垒最高, 而煤气化应用最广泛。

仅以煤制油为例,当煤炭价格在300元/吨、400元/吨、500元/吨时,对应的油价的盈亏平衡点为40美元/桶、48美元/桶、54美元/桶,所以煤化工相对于石化路线来讲具有成本优势。

我们认为,在高油价时代,煤化工将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在石化产品因成本上涨而推动产品价格的同时,煤化工作为替代品,其盈利能力将得到明显改善。

在高油价时期,我们看好与原油下游产品具有替代作用的PVC、BDO、乙二醇三类投资标的。

在PVC生产中,分乙烯路线及电石路线两种。

在BDO生产中分为乙炔法和石油法两种。

在乙二醇生产中分石脑油路线和煤制乙二醇路线两种。

目前电石价格已处于高位,进一步上涨空间不大,我们相信在国家以抗通胀为工作重点的前提下,煤炭价格的涨幅不会过大。

在PVC、BDO、乙二醇的石油法生产路线中,因其成本与原油价格正相关,其成本将逐渐提高,因此未来以电石法路线生产PVC、BDO、乙二醇企业的盈利能力将得到提升。

我们推荐天原集团(002386)、中泰化学(002092)、新疆天业(600075)、英力特(000635)、山西三维(000755)、丹化科技(600844)等标的。

煤化工板块股票:600096云天化600123兰花科创600740 *ST山焦600227赤天化000755山西三维000683远兴能源000912泸天化000627天茂集团600509天富热电600426华鲁恒升600392太工天成600423柳化股份000707双环科技600063皖维高新600725云维股份600408安泰集团000830鲁西化工高岭土:质纯的高岭土具有白度高、质软、易分散悬浮于水中、良好的可塑性和高的粘结性、优良的电绝缘性能;具有良好的抗酸溶性、很低的阳离子交换量、较好的耐火性等理化性质。

煤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煤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中国煤化工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推测报告〔2021年〕报告编号:1532308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效劳,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开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能够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开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Cir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进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开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开展趋势。

一、全然信息报告名称:中国煤化工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推测报告〔2021年〕报告编号:1532308←咨询时,请讲明此编号。

优惠价:¥6750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咨询:4006-128-668、************、66182099:************Email:kf@Cir网上阅读:.cir/R_ShiYouHuaGong/08/MeiHuaGongDeFaZhanQuShi.html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煤炭是中国的要紧化石能源,也是许多重要化工品的要紧原料,随着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开展,近年来中国能源、化工品的需求也出现较高的增长速度,煤化工在中国能源、化工领域中已占有重要地位。

在国际油价急剧震荡、全球对替代化工原料和替代能源的需求越发迫切的背景下,中国的煤化工行业以其领先的产业化进度成为中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局部。

煤化工行业的投资机遇受到国际国内投资者的高度关注,煤化工技术的工业化不断取得突破、大型煤制油和煤制烯烃装置的建设进展顺利、二甲醚等相关的产品标准相继出台。

新型煤化工产品逐渐走向市场,并被市场同意。

煤炭行业研究报告

煤炭行业研究报告

煤炭行业研究报告一、产业链结构1.行业概述煤炭行业属于典型的周期性行业,与宏观经济周期保持高度正相关性,同时对宏观经济变化存在一定滞后性。

图表:煤炭行业产业链如图表所示,煤炭主要应用于电力、钢铁、水泥、化工四大行业。

既有能源属性,也有化工属性,其中电力行业是重要的下游行业,煤化工行业是利润的主要增长点。

从基本面来讲,短期中转地与下游行业的库存会对煤价走势有很大的影响。

但长期来说,煤炭行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行业景气度与宏观经济和投资密切相关,周期性十分明显,下游行业的景气程度直接影响着煤炭行业需求,进而影响行业供需关系,导致价格和产量的变化,而煤炭企业利润的变化也会对其的开工、增产能形成反作用,进而影响行业整体的供给水平。

在经历了“十五”后期和“十一五”期间爆发性增长的需求拉动周期后,2011 年四季度起,国民经济增速放缓,对煤炭下游需求形成抑制,同时,随着前期资源整合矿井产能集中释放,行业供给压力逐年上升,行业供需格局逆转,行业景气度显著下降。

另一方面,由于煤炭行业处于产业链的最上端,宏观政策传导需通过下游行业、中游行业(如钢铁、冶炼、化工等原材料生产)后最后传导到煤炭行业,所以其对宏观政策变动反映具有滞后性。

造成煤炭企业经营困境的主要外部原因为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导致下游需求减少以及行业本身集中度低造成的无序生产导致煤炭产量增长相对过快;同时,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以及环保等因素也对煤炭行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在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常态下,电力、钢铁、化工、水泥等重化工业行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下降,煤炭下游需求增速或将趋势性减缓。

另一方面,后资源整合时代的产能释放压力短期内仍然存在,供给价格弹性维持较高水平,对国内煤炭价格形成压制。

煤炭企业本身来看,煤炭生产资源的固定性是造成煤炭企业困境的重要内在原因。

煤炭企业资源禀赋条件具有先天性,生产成本主要受赋存条件影响。

其中,煤种、煤质决定下游客户类型并显著影响销售价格,矿区地理位置决定运输成本,开采条件决定开采成本与安全成本。

我国煤炭深加工产业政策解析

我国煤炭深加工产业政策解析

我国煤炭深加工产业政策解析韩红梅【摘要】结合我国煤炭深加工现状,对我国《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和《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两政策文件进行分析,涉及煤炭深加工产业的定位组成、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步骤、管理布局,以及环境等诸多方面.【期刊名称】《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年(卷),期】2017(000)012【总页数】6页(P5-9,42)【关键词】政策;煤炭深加工;资源;气化;液化【作者】韩红梅【作者单位】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北京10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26煤炭深加工是指以煤为主要原料,通过气化、液化、焦化等途径,生产多种清洁燃料和基础化工原料的煤炭加工转化产业,符合我国资源禀赋特点,是我国基础化工和能源化工的重要生产方式。

2017年2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国能科技〔2017〕43号)(简称《规划》),成为首个国家层面的煤炭深加工产业规划,也是“十三五”开局14个能源专项规划中唯一经由国务院批准的规划。

2017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发改产业〔2017〕553号)(简称《方案》),成为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两个国家级文件的发布,为我国煤炭深加工、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为未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拓展石油化工原料来源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李冶强调,面对中央要求、市场需求、企业诉求和技术追求,“十三五”期间应科学谋划、慎重决策、稳步推进,使煤炭深加工产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规划》和《方案》在制定阶段充分征求了各方意见,不仅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和主要原则,成为整个行业的发展规范;也对“十三五”升级示范项目具体内容作了详细部署,在着力解决前期各种问题的基础上,明晰了走科学、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方向。

《规划》和《方案》既是煤炭深加工、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也是煤炭深加工、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基础蓝本。

煤炭行业深度报告:能源结构调整下的新周期

煤炭行业深度报告:能源结构调整下的新周期

行内偕作·行业深度2021年11月08日[Table_Title1]煤炭行业深度报告——能源结构调整下的新周期■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但区域供需错配。

2020年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为39亿吨和39.6亿吨,全球占比分别为50.4%和54.3%;进口量为3亿吨,全球占比为20.8%。

从结构上来看,规上企业产量为38.4亿吨,其中动力煤占八成以上。

2020年动力煤产量为31.7亿吨,占比为82.5%;炼焦煤产量为4.8亿吨,占比为12.5%。

从区域来看,产量在优化资源布局下向晋陕蒙大型煤矿集中;而下游消费则以电力为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消费量大。

旺盛的国内需求、供需错配、优质资源稀缺和国外价格优势等支撑煤炭进口。

往年我国进口对澳大利亚依赖度较高,2020年末澳煤禁运后,印尼和蒙古难以填补上缺口,对我国供需格局,特别是炼焦煤的供需格局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经济发展与行业政策驱动行业周期变化,近期价格上涨主要源于经济修复带来的旺盛火电耗煤需求和政策端对供给的约束。

2009年至今我国煤炭行业共经历两轮周期共四个阶段,分别为“四万亿”刺激期(2009-2011年)、产能过剩期(2012-2015年)、供给侧改革期(2016-2018年)、环保安全政策期(2019-2020年),驱动阶段变化的主要因素分别为经济发展-行业政策-行业政策-经济发展。

今年1-8月价格的快速上涨主要源于疫后经济修复带来的旺盛电力需求,以及供给端受到的多重限制,包括环保、安全监管、反腐政策对主产区的约束、澳煤禁运造成的进口缺口、暴雨天气对运力造成的冲击等。

从全年来看,经济修复带来的工业用电以及极端天气提升的居民用电将持续对煤炭需求形成支撑。

虽然保供增产政策将拉动产量增加,但安全环保政策以及澳煤禁运仍制约煤炭供给。

全年供需“紧平衡”格局依然延续,支撑价格在高位震荡。

■“双碳”下行业政策将成为周期轮动的主导因素,能源结构调整要求政策重心向高质量发展升级。

对现代煤化工意义及发展分析

对现代煤化工意义及发展分析

对现代煤化工意义及发展分析摘要:煤化工项目的大力发展在我国可持续能源发展中将扮演重要角色,这是我国近几十年发展的重要方向,对我国减轻煤炭污染和降低我国石油对国际的依赖度将起到积极作用,煤化工行业在中国面临着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

本文从发展现代煤化工的意义、我国现代煤化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对煤化工发展建议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现代煤化工意义发展一、发展现代煤化工的意义1.优化煤炭消费结构、保护生态环境我国煤炭消费分类占比是:发电用煤51% ,钢铁行业消费16% ,建材行业11% ,化工用煤约5% ,其他行业及居民生活消费17% 。

与直接燃烧的传统利用方式相比,现代煤化工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有害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排放,大幅提高煤炭转化效率和产品附加值,更符合煤炭绿色、高效、低碳的利用方向。

发展现代煤化工也有利于带动传统煤化工结构调整和优化,低效落后的煤炭利用方式将逐渐淘汰,清洁高效转化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

2.推进煤炭资源地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层次我国主要产煤地区地处中西部、东北等经济相对落后地区,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支持新疆、内蒙等省区发展一系列政策的深入实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力度逐步加大,延伸和丰富煤化工产业链的要求迫切。

但是,这些地区除能源与资源产业外,发展其它产业的比较优势不强,需要发展一定规模的现代煤化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3.推进现代煤化技术创新、建设煤炭强国随着现代煤化技术创新力度的加大和示范工程建设的加快,现代煤化工技术进步将不断加快,其工艺流程和方案设计将更加合理,技术经济指标将不断优化,资源环境方面的不利影响将逐步降低,产业竞争力将日益增强,为我国从煤炭大国向煤炭强国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和产业基础。

特别是现代煤化工技术的发展,也将带动煤气化技术及生物质能综合利用技术的进步,催生了煤炭气化、煤气净化等现代通用技术,带动了二氧化碳捕获利用、特种装备制造技术的发展[1]。

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_安福_煤化工发展趋势及关注问题

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_安福_煤化工发展趋势及关注问题
Econ i m s D D op oem R R arch n ti tit , S SI PE P E c o n o m oc s i c& & e v eelv e lm p n te n t e s ee s e a r cIh sI ntsu t eu t e ,I N ON O C E C
中中 国 石 化 集 团 公 司 经 济 技 术 研 究 院 国 石 化 集 团 公 司 经 济 技 术 研 究 院
Econ i m s D D op oem R R arch n ti tit , S SI PE P E c o n o m oc s i c& & e v eelv e lm p n te n t e s ee s e a r cIh sI ntsu t eu t e ,I N ON O C E C
发展煤化工需关注的几个问题探讨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安福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化咨询公司
发 展 战 略 研 究 所
经 济 政 策 研 究 所
市 场 营 销 研 究 所 信 息 研 究 所
基 础 部 部 估
评 院
党 教
人 财 务 处 处
行 政 营 处 部



中 国 石 油 化 工 信 息 学 会
Econ i m s D D op oem R R arch n ti tit , S SI PE P E c o n o m oc s i c& & e v eelv e lm p n te n t e s ee s e a r cIh sI ntsu t eu t e ,I N ON O C E C
一、煤化工基本概念 — 分类及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化工特点
基础研究多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岩学等) 工程开发多技术(化工、热工、环工、材料等) 工业产业多投资(技术密集、经济生产规模大)
煤的主要利用模式和效率
发电
40%
85%
直接液化
58%
煤 类型,煤阶
成煤条件
性质
>60%
气化
焦化 直接利用
净化
45%
54%
IGCC
合成气
甲醇合成
煤的利用途径
★煤-电石-乙炔路线
由乙炔可以生产醋酸乙烯、氯乙烯、1,4-丁二醇(BDO)、乙醛/醋酸等
★煤-合成气-化工产品路线
煤气化至合成气,生产甲醇、氨等,进而生产尿素和氮磷钾复合肥,醋 酸、甲基丙烯酸甲酯、MTBE和各种氯化溶剂,甲醇制乙烯和丙烯等
煤化工—产业链
★煤-合成气-燃料路线
煤制成合成气,合成气制取甲醇、二甲醚、以及汽柴油等燃料,也可以 制取乙烯、丙烯等
煤化工产业分类及产业链分析
煤化工—内涵及特点 煤的主要利用模式和效率
煤的利用途径 煤化工—产业链 煤化工—发展现状 煤焦化、煤焦油加工
煤气化 煤制合成氨 煤液化—甲醇、合成油
煤化工—内涵及特点
★传统的煤化工
煤的气化、液化、焦化及焦油加工、电石乙炔化工等
★新一代煤化工技术
以煤气化为龙头、以碳一化学为基础,合成各种燃料油和化工产品 的煤炭洁净利用技术
“煤—甲醇”化工及替代石油技术

气化 焦化 气
甲醇燃料 MTP MTO
汽柴油替代燃料 丙烯/聚丙烯 丙烯酸/聚丙烯酸盐 乙烯/丙烯
甲醇
DME
柴油 石油 化气替代燃料
DMC Mpower
MTH 燃料 MTG
MTBE替代 技
替代
石油
术 成


醋酸乙烯
汽油
煤炭液化合成油
★直接液化
H2
循环 H2
气体 回收
煤制甲醇
★国内情况
甲醇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甲醇广泛用于生产塑料、合成纤维、合成 橡胶、染料、涂料、香料、医药和农药等。目前甲醇主要下游产品有甲 醛、醋酸、甲基叔丁基醚(MTBE)、甲胺类、氯甲烷类、对苯二甲酸二 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二甲醚等 。
★世界情况
2010年全世界甲醇的总生产能力为3714万吨/年,总能力的80%是以天然 气为原料。其中南中美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甲醇生产地区,占世界总生产 能力的21.8%。预计,到2007年,全世界甲醇的生产能力将达到43004500万吨/年。世界最大甲醇生产厂家是加拿大的Methanex公司,其甲醇 的生产能力占世界总量的17%左右。
煤+催化剂
液化 反应
溶剂循环
★间接液化
分离 残渣
催化剂

气化
CO+ H2
FT
净化
合成
提质 加工
汽油、柴油、 航空煤油、 LPG、酚类、 苯类、氨类等
分馏(离) 提质加工
汽油、柴油、 石脑油、乙烯、 丙烯、含氧类、 蜡类、燃料气等
☆氮肥生产合成氨消耗量约占全国总量的87%,其中尿素和碳酸氢铵分别占 60%和15%;其他方面(包括硝酸、硝酸盐、纯碱、制冷剂等化工产品)消耗比 例约13%
★未来合成氨技术的主要趋势是大型化、低能耗、结构调整、清洁生产、 长周期运行
☆山西天脊集团的煤头制氨装置全套引进德国、法国等国的专利技术和先 进设备,目前合成氨装置日产量1500吨,年产能力45万吨
★炼焦技术
炭化室高于4m以上的焦炉为主,产能占总量的70.5% 捣固焦炉迅速增多,2001年捣固焦产量达333万吨,2010年马钢5#、山西茂盛 4.3m等一大批中型捣固焦建成投产 干法熄焦、地面除尘技术应用有进展,如武钢140t/h、首钢65t/h、武钢新3#焦 炉“三年”联锁自动定位、装煤地面除尘、低水分熄焦等
★煤-合成气-发电(IGCC)及化工产品联产
多联产技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煤化工—发展现状
★煤炭焦化,煤气化-合成氨-化肥为主
★基于国内石油消费的增长和供需矛盾的突出,煤 制油、甲醇制取烯烃技术的引进、开发和产业化建 设速度加快,重点项目已启动
★煤基多联产系统及相关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国家 已立项支持并列入发展规划
煤焦化
电力和蒸汽
燃烧 焦化
油品
直接液化



类型 煤阶
性质
气化
FT合成 电力和蒸汽
醋酸
脱硫净化 合成气 甲醇
焦炉气
转化
焦油
焦油加工
焦 炭 乙炔 聚氯乙烯
等离子
直接 利用
煤浆 型煤 炭材料
煤填充高分子 复合材料
城市煤气 合成氨 尿素
二甲醚、DMC等
煤化工—产业链
★煤焦化路线
煤焦油可以生产轻油、杂酚油、萘、蒽和沥青等。粗苯可以生产苯、甲苯、 乙苯和二甲苯等,煤气可以生产甲醇和氨等
THANK YOU
SUCCESS
2019/6/13
煤气化
★发展趋势
大型化、加压、适应多种粉煤、低污染、易净化是煤气化的发展方向 国外现有加压气化炉型主要分为三类:加压固定床气化炉(如Lurgi炉)、 加压流化床气化炉(Winkler HTW, KRW, U-gas)和加压气流床气化炉 (Texaco,DOW, Shell ,Prenflo) 产业化程度以鲁奇(Lurgi),德士古(Texaco)最为成熟,达到日处理 400-1650吨的量级
★产量及消费
●2010年全国生产焦炭2.43亿吨,同比增长约17.9%约占世界总量50%,“十一五” 期间,年平均增幅达14.82% ● 2010年全国焦炭表观消费约23043万吨,同比约增长20.54%,出口焦炭1276万 吨,同比减少225万吨,下降15%。“十五”的五年来我国焦炭表观消费量年均递 增16.66%
★国内状况
国内较为成熟的是常压固定床气化技术。 近年来引进加压Texaco水煤浆气化,Shell粉煤气化以及U-gas气化技术 国内自行开发的水煤浆气化,灰熔聚气化技术,多喷嘴对置水煤浆气化技 术取得重要进展
煤制合成氨
★2005年全国合成氨产量4545万吨,比上年增产约320万吨,以煤油和天 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产量分别约占总产量的64%,14%和22%,并继续向以 煤为原料方向调整
煤焦油加工
★加工水平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 国内集中加工能力低、单套加工量小、产品品种少,规模为5-26万t/a, 最大13万t/a,10余种 国外集中加工规模150万t/a,单套加工量50万t/a,提取品种200多种
★工艺路线
德国为代表的以最大提取单体产品为主的路线 日本为代表的以生产碳素原料(制品)为主的路线 工艺路线选择既受冶金工业制约,还要受化学工业影响,应二者兼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